无砟轨道路基支承层施工作业指导书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8042926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26.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无砟轨道路基支承层施工作业指导书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无砟轨道路基支承层施工作业指导书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无砟轨道路基支承层施工作业指导书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无砟轨道路基支承层施工作业指导书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无砟轨道路基支承层施工作业指导书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无砟轨道路基支承层施工作业指导书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无砟轨道路基支承层施工作业指导书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无砟轨道路基支承层施工作业指导书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无砟轨道路基支承层施工作业指导书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无砟轨道路基支承层施工作业指导书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无砟轨道路基支承层施工作业指导书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无砟轨道路基支承层施工作业指导书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无砟轨道路基支承层施工作业指导书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无砟轨道路基支承层施工作业指导书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无砟轨道路基支承层施工作业指导书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无砟轨道路基支承层施工作业指导书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无砟轨道路基支承层施工作业指导书Word文档格式.docx

《无砟轨道路基支承层施工作业指导书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无砟轨道路基支承层施工作业指导书Word文档格式.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无砟轨道路基支承层施工作业指导书Word文档格式.docx

(3)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对参加施工人员进行上岗前技术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

3.2外业技术准备

(1)路基基床表层级配碎石、护肩、电缆槽、接触网基础、相关四电工程已施工完毕并验收合,特别要注意预埋过轨的检查和验收。

(2)CPIII点已经埋设,CPIII点控制网已经测设完成,并经过评估可以使用。

(3)混凝土用原材料产地、质量等级、类型等应与试验配合比用原材料一致。

应特别注重原材料的质量稳定,并保持适度储备。

(4)计量设备检查。

对生产系统的各计量仪器设备进行监督,制定保证各项试验以及施工工艺中各项测试数据准确措施。

(5)施工机械检查调试。

对混凝土拌和、运输、灌注、振捣设备及模板、工具进行调配和维修保养,以满足生产需要。

4.技术要求

(1)无砟轨道路基支承层施工要符合下列规范和标准:

《客运专线铁路无砟轨道支承层暂行技术条件》(科技基【2008】74号);

《高速铁路轨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754-2010);

《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2010);

《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建设【2010】241号);

《高速铁路轨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建设【2010】241号);

《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TB10005-2010);

《铁路混凝土与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

《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601-2009﹞;

《铁路轨道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10305-2009)。

(2)兰新铁路新疆有限公司和上级部门下发的相关文件;

(3)兰新铁路第二双线有关设计文件及资料;

(4)设计院下发的设计图;

《兰乌二线施(轨)09》

5.施工方案及顺序安排

本管段正线无碴轨道路基段支承层混凝土设计等级为C15干硬性混凝土,混凝土由3#搅拌站就近供应。

其性能满足《客运专线铁路无砟轨道支承层暂行技术条件》(科技基【2008】74号)要求。

采用立模(25cm槽钢)现场浇筑的方法施工。

支承层采用左右线交替施工,先进行左线支承层施工,左线施工100mm后再进行右线支承层施工然。

支承层养护7天以上且待砼强度达到80%时,道床作业班组开始施工道床。

6.施工程序与工艺流程

6.1施工程序

按照规范、兰新公司要求对本段路基进行变形沉降评估,评估通过后,进行CPIII点的埋设和测设工作,CPIII测量控制点路基段设在接触网基础上,CPIII控制网评估通过后进行路基支承层施工。

6.2工艺流程

路基段支承层采用模筑法施工,工艺流程见“图5.2-2路基段支承层施工工艺流程图”。

图5.2-1路基段支承层施工工艺流程图

6.2.1沉降变形评估

在施工轨道支承层前,通过兰新公司组织的沉降变形评估,确保路基沉降及承载力满足要求、评估结果合格后,方可进入下道工序的施工。

6.2.2下部结构物的检查

在施工支承层前,对基床表层进行一次全面和彻底的检查,检查验收合格后,方可进入下一工序。

如有不合格项,必须经过处理合格后方可进一步施工。

检查核实内容如下:

1)在支承层施工前还应认真核查是否有路基预埋过轨管是否有漏埋、错埋情况,如有不合格项,必须经过处理合格后方可进一步施工;

2)路基护肩、电缆槽和相关四电工程施工完成后;

表3.1路基预埋件一览表

序号

项目

备注

1

通信、信号、电力电缆槽安装完成

预制场集中预制

2

接触网及拉线基础施工完成

3

综合接地贯通电缆及分支电缆埋设完成

4

电力过轨HDPE管φ100mm埋设完成

5

通信、信号过轨热浸塑钢管φ100mm埋设完成

6

通信、信号Ⅰ电缆井

净空0.9×

1.2×

1.2m施工完成

通信、信号Ⅱ电缆井

1.5m施工完成

7

电力电缆井净空0.9×

1.8m施工完成

8

路基护肩施工完成

9

各种测量变形观测点位齐全

3)在支承层施工前应对基床表层进行一次系统的复核,合格后方可进行支承层混凝土施工。

复核内容有:

检测基床表层级配碎石压实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路基面中线、高程、宽度及平整度符合设计要求。

6.2.3测量放样

支承层施工测量以CPⅢ控制点为依据,每10m放一个断面,每个断面4个点。

放出的点位用水泥钉标识,并洒上石灰粉保护,作为模板安装控制的依据。

6.2.4基底的清理和湿润

对将要浇筑轨道支承层的基底,进行清理和压实,确保基底坚固后,洒水湿润。

局部不合格,应做最后修补,压实,由试验室检测合格后出具试验报告,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6.2.5模板安装

模板采用[25槽钢加工成定型钢模,每节模板长度为6m。

模板两侧采用销钉固定并用斜撑加固模板,每1m一道通过直径20mm的钢钎打入基床表层级配碎石内固定,接缝必须严密,不得漏浆,模板与混凝土的接触面需清理干净并刷脱模剂,模板的拼缝采用双面胶进行堵塞,底部采用砂浆堵缝,以防止混凝土水泥浆跑浆,烂根,影响混凝土的质量和外观。

图6.2-1支承层模板安装图

混凝土支承层模板安装的精度要求见下表:

表6.2-1模板安装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检查项目

允许偏差(mm)

检验方法

中线位置

全站仪

顶面高程

+2,-5

水准仪

宽度

+10,0

尺量

模板经现场施工员、技术员检查合格后,报安质部及监理检查,合格后方能进行混凝土浇筑。

6.2.6混凝土施工

1)拌制运输

各种原材料检查合格后,按设计配合比拌制混凝土。

混凝土采用自卸车运输,运输时车顶盖篷布,以防风吹或暴晒。

混凝土拌制出站至入模时间间隔不得大于1h。

混凝土运至现场后专人指挥均匀卸至模内,尽量使其将来铺开后略高于支承层顶面标高。

离析、泌水,坍落度过大时须经试验工程师采取科学有效措施方可用于施工,否则应予报废。

2)摊铺及振捣

混凝土卸完后,采用小型挖机摊铺并整平,人工给予配合。

摊铺后的松散混凝土顶面比模板略高3~5cm以使其捣固后混凝土顶面略高于模板顶面3~6mm。

混凝土采用捣固棒振捣密实后,采用平板振动器加强振捣并整平。

振捣从两侧模板向中间进行,每工作班安排4人进行振捣,避免过振、漏振。

振捣按照快插慢拔的原则,以混凝土不下沉,无气泡,表面泛浆为准。

振捣时混凝土高程过高时,人工刮除多余部分,混凝土高程过低时,人工在振捣梁前随时补充同等级混凝土,以保证振捣梁走过后,支承层顶面平整,密实。

然后采用自制的振动器进行压槽,见“图6.2-2支承层压槽”。

图6.2-2支承层压槽

6.2.7支承层养护

混凝土浇筑完成后约30分钟后采用塑料膜覆盖,以防混凝土表面水份蒸发过快,初凝后将塑料膜掀开,用土工布覆盖洒水浸湿后,将塑料膜覆盖在土工布上并包裹严实,并每天检查土工布的潮湿状态,必要是需要进行补水,潮湿养护时间为7天,且养护期间禁止任何车辆通行。

图6.2-3支承层养护

6.2.8模板拆除

模板拆除应在混凝土强度达到2.5MPa以上,并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模而受损时,方可拆模。

6.2.9切缝

切缝应在12小时内进行,切缝位置一般每隔3.9m切一道横向假缝(调整段根据计算确定)并与道床板伸缩缝或假缝位置相对应。

缝深至少为90mm,宽度不大于5mm,伸缩缝位置应在两根轨枕的正中间,避免伸缩假缝处于轨枕块的下方,误差不超过30mm,每个工班结束时施工缝安排在切缝处。

切缝具体位置需要根据工程部放线确定。

图6.2-4支承层假缝切割

6.2.10表面清洁及质量检查

清除表面、接缝、结构伸缩缝、边角、内部、两侧等处杂物、油污,以免影响轨道板的施工。

完后,对其进行测量等检验,并符合“表5.2-2支承层外形尺寸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的要求。

按照兰新公司要求,对支承层混凝土进行28d强度取芯检测,每500m现场取芯进行检测,混凝土强度要求应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表6.2-2支承层外形尺寸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厚度

±

20

10

+15,0

+5,-15

平整度

4m直尺

7.质量控制措施

(1)模板安装必须稳定牢固,接缝严密,不得漏浆。

模板与混凝土的接触面必须清理干净并涂刷隔离剂。

混凝土浇筑前必须将模板内的杂物清理干净。

混凝土浇筑前1小时对基床表层级配进行洒水湿润。

(2)混凝土浇筑应连续进行,如需断开施工缝应设置在道床板的伸缩缝下,和道床板的伸缩缝要一致。

(3)混凝土表面应密实、颜色均匀、不得有蜂窝、孔洞、疏松、麻面和缺棱掉角等缺陷。

(4)夏季施工时混凝土入模温度不得超过30℃;

冬季施工混凝土入模温度不得低于5℃。

(5)安排专人负责混凝土的振捣,确保混凝土振捣密实。

(6)混凝土在拌制过程中,对混凝土拌和物性能进行检测,检测值要符合理论配合比的要求。

(7)混凝土拌制前,应测定砂、石含水率,并根据测试结果、环境条件、工作性能要求等及时调整施工配合比。

(8)混凝凝土浇筑后及时进行覆盖养生。

(9)及时对混凝土进行横向假缝的切割。

8.机械配备:

表8.1无砟轨道支承层施工机械设备

名称

规格型号

单位

数量

2″级

DSZ2

钢卷尺

50m

砼运输车

8m3

洒水车

20t

砼切缝机

挖掘机

0.5m3

移动电站

120kW

9.人员配备:

表9.1无砟轨道支承层施工人员

模板工

砼工

电工

普工

试验工

测量工

汽车司机

修理工

12

10.支承层验收标准:

严格按照《高速铁路轨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754-2010);

进行,确保使用的材料全部合格,符合设计要求。

施工误差满足精度要求。

1)支承层的密实度不小于98%。

2)模板安装质量标准

表10.1支承层模板检查标准

容许偏差(mm)

+2

-5

+10,0

3)支承层外形质量标准

表10.2支承层检查标准

11.文明施工、环境保护措施

11.1.文明施工措施

(1)按照文明工地建设的有关要求,建立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树立铁路施工企业的良好形象。

(2)临时设施因地制宜,布局合理,整齐有序,安全卫生。

(3)各项建筑材料及周转料分类别、分规格、分品种堆放,放置整齐,标识齐全。

(4)施工场地要清洁卫生,排水畅通。

施工运输车辆要文明行驶,礼貌开车。

(5)施工要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做到有序开展,工完料尽,及时恢复平整场地。

(6)设置必须的安全警示牌。

(7)尊重当地人民的风俗习惯,遵守当地政府的有关规定,加强对职工的管理教育,与当地政府携手共建文明工地。

11.2.环境保护措施

(1)凡对环境有污染的废物,如生产垃圾、废弃材料等,必须征得建设单位和当地环保部门的同意后,在指定的地点排放、堆放、掩埋或销毁,不得污染当地水源和环境。

(2)注意施工现场噪音对居民的影响,必须在夜间从事有噪音污染的施工,发安民告示,取得当地居民的同意后,方可进行施工。

(3)工程完工后,认真组织清理施工现场,拆除临时建筑,临时租用的土地立即归还复耕,做到完工时料尽场清。

(4)清洗拌和站、混凝土运输车、的污水经过沉淀后方可排出场外。

(5)施工现场道路指定专人洒水,防止道路扬尘。

(6)禁止在施工现场焚烧油毡、橡胶、塑料、皮革、树叶、等废弃物以及其它会产生有毒、有害烟尘和恶臭气体的物质。

12.职业健康安全保障措施

12.1.组织管理措施

项目队成立职业健康安全保障领导小组,做好工地食堂、饮食、饮水卫生管理、传染病防治及工地劳动卫生监督检测,组织人员定期进行健康体检,协助处理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对发生的传染病及时报告。

12.2.保障措施

(1)劳动保护是为了保障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的安全和健康而采取的各种保护措施,在施工中,加强行政管理,搞好劳动保护工作;

利用工地板报、宣传栏、班前点名等形式加强劳动卫生防护知识教育,提高个人防护意识。

施工管理者加强监督,并建立奖惩制度;

建立工作时间的限制和休息时间,规定休假制度,从时间角度保护劳动者的安全和健康;

采取各项劳动安全与卫生措施,从作业场所、环境条件保护劳动者的安全和健康;

施工前与施工技术人员密切联系,使施工组织措施符合劳动卫生保障要求。

合理组织劳动力,严格按照劳动定额组织施工。

(2)视施工需要、施工场所中危害因素和劳动安全与卫生要求,合理配备足够、齐全的劳保防护用品;

选择齐全防护用品,如安全帽、安全带、雨靴、手套等,既要使用方便,又要对危害和危险具有较好的防护效果;

选购防护用品符合国家标准,并且保证质量,选购时应审核其产品的生产许可证,产品合格证,安全鉴定证。

在使用前用简易方法进行质量检查,发现不合格,及时更换;

劳保用品必须提前采购,配置充足,统一发放。

(3)夜间浇筑混凝土时,应有足够的照明设备

(4)使用各类电器设备前应检查电源电压,必须安装漏电保护器,不能硬拉电线,更不能在钢筋和其它锐利物体上拖拉,防止割破拉断电线而造成触电伤亡事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