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之战的教案高一语文教案模板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8061541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1.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赤壁之战的教案高一语文教案模板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赤壁之战的教案高一语文教案模板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赤壁之战的教案高一语文教案模板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赤壁之战的教案高一语文教案模板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赤壁之战的教案高一语文教案模板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赤壁之战的教案高一语文教案模板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赤壁之战的教案高一语文教案模板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赤壁之战的教案高一语文教案模板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赤壁之战的教案高一语文教案模板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赤壁之战的教案高一语文教案模板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赤壁之战的教案高一语文教案模板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赤壁之战的教案高一语文教案模板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赤壁之战的教案高一语文教案模板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赤壁之战的教案高一语文教案模板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赤壁之战的教案高一语文教案模板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赤壁之战的教案高一语文教案模板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赤壁之战的教案高一语文教案模板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赤壁之战的教案高一语文教案模板Word文档格式.docx

《赤壁之战的教案高一语文教案模板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赤壁之战的教案高一语文教案模板Word文档格式.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赤壁之战的教案高一语文教案模板Word文档格式.docx

操军吏士皆出营立观。

②使成。

足以立事。

③即、立即。

公子立自责,似无所容者。

  乃:

①是。

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

②于是。

乃罢会。

③才。

骑乃得过。

④乃至。

蒙冲斗舰乃以千数。

  夷:

①削平。

今操芟夷大难。

②平坦。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③古代我国少数民族名。

西和诸戎,南抚夷越。

  走:

①快跑、逃跑。

操引军从华容道步走。

②使逃、驱赶。

可烧而走也。

  卒:

①士兵。

以疲病之卒御孤疑之众。

②死。

鲁肃闻刘表卒。

③终于。

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

  

(二)容易误解的语言现象——二字相连却并非双音词。

  ①地方(土地纵横各……)[例]地方数千里。

  ②妻子(妻和儿女)[例]子布、元表诸人,各顾妻子。

  ③北面(面向北)[例]北面而事之。

  ④交通(相交而后通达)[例]阡陌交通。

  ⑤无论(不要说)[例]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⑥于是(在这件事上)[例]吾祖死于是。

  (三)本文突出了孙权什么性格、特点?

  分析:

在曹操大军压境的时候,孙权不甘心受制于人,坚持采取对抗的方针,表现了他的英雄性格。

但又持谨慎态度:

对刘备,在了解他的兵力后,才和他结成联盟;

对臣下,允许他们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即便是主张迎降,也不加以责罚。

而在充分比较了敌我双方的优势劣势,作了最后决断之后,则坚决制止迎降的言论。

他的深思熟虑和坚决果断的作风,使他掌握了战争的主动权,成为赤壁之战中的关键人物。

  三、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

  要求学生说出《史记》的体裁特点(纪传体通史,分为本纪、世家、列传、书、表)。

  读“自读提示”,指出《资治通鉴》是编年体通史。

《赤壁之战》的材料则来自纪传体断代史《三国志》。

  (说明:

在谈到本文的选材和布局时将对此作比较详细的介绍。

  

(二)介绍时代背景。

  东汉末年,朝政紊乱,宦官和外戚斗争激烈,人民痛苦加深,爆发了历史上著名的农民起义——黄巾军起义。

各地军阀乘势而起,扩大自己的军事实力,争夺地盘,形成大分裂的局面。

  (三)检查预习作业。

  1、先查第二题,由学生叙述,教师可根据下表作适当补充。

  以下均208年事,只标出月份。

  七月曹操南下。

  八月刘表卒,刘琮屯襄阳,刘备屯樊城。

  九月曹军抵新野、襄阳,刘琮降曹。

刘备南走,与鲁肃会于当阳,用肃计,进住鄂县之樊口。

曹军大败刘备于当阳长坂。

  十至十一月曹军自江陵东下。

孙刘联盟形成。

周瑜从柴桑出军,与操遇于赤壁。

黄盖火攻成功,操败走,经华容道至江陵,引军北还。

  2、检查预习第一题:

划分第一部分层次。

  第一层(1、2段):

在曹操大军压境的情况下,鲁肃、诸葛亮策动孙刘联盟。

  ①鲁肃向孙权献策并劝说刘备联吴抗曹(第1段);

  ②诸葛亮使吴,劝说孙权联刘抗曹(第2段)。

  第二层(3、4、5段):

孙权接受周瑜、鲁肃的主张,决心抗曹,计划出兵。

  ①东吴内部“和”“战”两派意见分歧,鲁肃再次说服孙权,坚定抗曹决心(第3段);

  ②孙权召回周瑜,周瑜分析敌我力量对比,促使孙权决策抗曹(第4段);

  ③周瑜进一步分析曹操兵力,促使孙权出兵与刘备并力抗曹(第5段)。

  教师根据上述各段大意及学生回答作一口头小结即可,不必将段意抄在黑板上。

  (四)讲读第1段。

  1、学生齐读第1段。

  2、归纳这一段的内容要点。

(①鲁肃向孙权献策;

②鲁肃劝说刘备与孙权联合抗曹;

刘备采纳鲁肃意见,进住樊口。

  3、分析第1点内容。

  引导问;

鲁肃为什么要去荆州?

是不是为了吊唁刘表?

孙权为什么同意他去?

  补充问:

鲁肃的战略目标是什么?

用什么策略达到他的目标?

他的近期目标是什么?

  讨论后再小结如下:

  ①鲁肃的战略目标是夺取荆州,作为孙权帝业的根基(要注意他反复提到“帝王之资”“大事”“天下可定”等语)。

  ②他有两种策略:

如荆州内部稳定,则“与结盟好”;

否则用另外的方式夺取或留待将来夺取。

  ③他认为当前最危险的敌人是曹操。

  ④孙权也想成就帝业,所以同意鲁肃的策略方针。

  重读“荆州与国邻接……恐为操所先”这一段话。

  4、分析第2点内容。

  引导问:

鲁肃的“说辞”有什么特点?

刘备为什么采纳了鲁肃的建议?

刘备欲投吴巨,是不是他的真实意图?

鲁肃是怎样取得刘备信任的?

  ①鲁肃劝刘备“自结于东”是为了对付当前的大敌曹操,符合他的战略策略思想;

  ②刘备的“投吴巨”之说纯系遁辞,他当时唯一可依靠的力量只有孙权;

  ③鲁肃与诸葛亮“共定交”,表现了他的诚意。

  5、小结第1段:

孙、刘联盟是鲁肃的本谋,这表现了鲁肃的政治远见,他一直是这一联盟的维护者。

这一联盟的建成对赤壁之战中击败曹操起了重要作用。

  (五)讲读第2段。

  1、学生齐读第2段。

  2、归纳这一段内容要点(①诸葛亮智激孙权;

②诸葛亮对刘、孙、曹三方力量对比的分析以及对形势发展的预测。

诸葛亮第一段话“海内大乱……祸至无日矣”的要害是什么?

(劝孙降曹)

先指出孙、刘与曹操“共争天下”暗含什么意思?

为什么要夸大叙述曹操的威力?

怎样表示求援之意?

哪一句话击中孙权的要害?

答孙权“何不遂事之”一问,妙在哪里?

  ①强调“共争天下”,君臣之分未定;

  ②针对孙“内怀犹豫之计”,以“北面事之”相激;

  ③以田横“守义不辱”、刘备“不为之下”为孙树立对抗的榜样。

就下面两个题目作简要说明:

  

(1)诸葛亮对刘、曹、孙各方实力的分析。

  刘——关羽水军一万,刘琦一万。

  曹——主力已疲,不习水战、降卒不服。

  孙——兵数万。

  

(2)对未来形势的预测:

破操后天下三分。

  5、小结第2段:

诸葛亮以友军代表身份向孙权进言,保持了不卑不亢的态度,他针对孙权尚未最后决策的情况智激孙权,初步实现了联吴抗曹的目的,说明他是一个卓越的外交家和战略家。

  (六)讲读第3段。

  1、学生齐读第3段。

(①曹操下战书;

②迎降派的观点;

③鲁肃劝孙权勿迎。

  问:

曹操这封战书的意图是什么?

(威吓孙权:

“奉辞伐罪”表示师出有名;

“旌麾南指,刘琮束手”说明所向披靡;

“水军八十万”宣扬实力。

  小结:

企图“不战而屈人之兵”。

  试归纳张昭等人主张迎降的理由。

(①政治因素——曹操“挟天子以征四方”,拒之不顺;

②地理因素——操占荆州,与吴共有长江之险;

③军事因素——实力相差悬殊。

  从这里看出什么问题来?

(曹操的战书起了作用;

东吴内部意见分歧。

  5、分析第3点内容。

鲁肃所说的“大事”是指什么说的?

孙权既然同意他的意见,为什么不作决断?

“鲁肃独不言”说明了什么问题?

他的话为什么立即得到孙权的赞同?

孙权的那番话说明了什么问题?

  讨论后小结如下:

  ①鲁肃在关键时刻向孙权陈说迎降唯独对他不利,希望他“早定大计”;

  ②孙权主战,但对内部意见分歧持慎重态度。

  (可附带提一件史实:

破曹后鲁肃先回,孙权持鞍下马欢迎他。

  6、本段小结。

  ①曹操以咄咄逼人的口气致书孙权,企图不战而屈人之兵,骄矜之心溢于言表;

  ②东吴迎降派一时占上风,使孙权难以作最后决断;

  ③鲁肃“逮独断之明,出众人之表,实奇才也”。

  (七)讲读第4段。

  1、学生齐读第4段。

  2、过渡问:

①“肃劝权召瑜还”的目的是什么?

(增强主战派的力量。

)②“拔刀斫前奏案”意味着什么?

(孙权作最后决断。

  3、归纳本段内容要点(①周瑜分析敌我力量对比;

②孙权作最后决断——出兵抗曹。

  4、分析第1点内容。

  先诵读周瑜的话“操虽托名汉相……保为将军破之”。

要求指出哪些话是驳斥迎降派的(开头至“而可迎之邪”)、哪些话是分析曹操的劣势的(“请为将军筹之”至结尾)。

周瑜的观点跟投降派是针锋相对的,他指出孙权方面有哪些优势?

他的观点跟诸葛亮、鲁肃在大体上是一致的,但又有所不同,不同的地方在哪里?

可就周瑜的用语“横行天下”“除残去秽”“操自送死”“将军禽操,宜在今日”等提出问题,进行比较。

  讨论后可小结如下:

  ①孙权的优势:

政治上——为汉家除残去秽;

地理上——割据江东,地方数千里;

军事上——兵精足用,英雄乐业。

  ②曹操的劣势:

有后患,不习水战,天时不利,军粮不足,士兵不服水土。

  最后要求学生有表情地朗读这一小段。

  5、分析第2点内容。

  此点分析从简,但要指出孙权的政治眼光、好胜的性格;

要跟上文“内怀犹豫之计”“甚失孤望”作比较,指出这最后的决断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6、小结这一段。

  ①周瑜一出场就显示出他在孙权决策中的作用,使主战派完全压倒了迎降派,东吴内部归于统一。

  ②孙权当机立断,显示了他是一位天才领导人,他的好胜性格也进一步表现出来。

  (八)讲读第5段。

  1、学生齐读第5段。

  2、归纳本段内容要点(①周瑜再陈方略;

②孙权再表决心)。

  3、问:

周瑜为什么夜见孙权?

(孙权虽作最后决断,但信心不足,周瑜深知这一点。

)周瑜这段话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双方兵力对比和能以少胜多的道理,揭露曹操的虚声恫吓和不可克服的弱点。

  4、问:

孙权说的“独卿与子敬与孤同耳”反映了什么问题?

(主张迎降的人很多。

)哪些话反映了东吴的弱点?

(五万兵难卒合,已选三万人,说明兵力不足。

)“卿能办之者诚决……孤当与孟德决之”这段话反映了孙权当时是怎样的心态?

(对胜利还没有绝对的把握,但有决一死战的决心。

)统观孙权说的这些话,他的目的是什么?

(跟周瑜推心置腹,对周瑜表示绝对信任,这就为周瑜在指挥作战中发挥最大的才智创造了条件。

  5、小结这一段。

先提出问题:

上文写孙权拔刀斫前奏案,已作最后决断,下面再接着写领导人事安排(即“遂以周瑜、程普为左右督……助画方略”这句话),行文岂不更加简练?

为什么要加上周瑜和孙权这一番对话?

(表现周瑜的精明以及孙权和周瑜之间的亲密关系——这也是东吴获胜的一个重要原因。

  (九)讲读第6、7段。

  1、教师作提示后,学生齐读第6、7段。

  提示:

这两段是写战况的。

作者写这一场惊心动魄的大战,仅用三百余字,读后仍使人觉得它历历如在眼前。

这种笔法称为“史笔”。

“史笔”不同于小说,在《三国演义》中,庞统献连环计、黄盖献苦肉计、蒋干中计、阚泽下诈降书、诸葛亮借东风等情节都写得十分具体细致,而在本文中只用“操方连船舰”“先以书遗操,诈云欲降”“时东南风急”等语带过。

可见史笔既要尊重客观事实,不能有一丝一毫的虚构成分,又要分清事情的轻重,这是最基本的原则。

请大家朗读时用心体会“史笔”的特点。

  2、讨论“史笔”的特点。

  

(1)这两段话内容的重点是什么?

(火烧曹营——决定性的战斗。

)次重点是什么?

(曹操败退时的狼狈情形。

)略写的是什么?

“进,与操遇于赤壁”写了什么?

(略写进军过程,交待决战地点。

)“初一交战……瑜等在南岸”交待了什么?

(略写初战,交待两军方位,为下文”东南风急”,风助火威作铺垫)。

“操乃留征南将军曹仁……引军北还”交待了什么?

(战败后曹操的部署。

  由此总结出”史笔”的第一个特点:

详略分明,既再现历史事件的全过程,又突出地描述其中的重要史实。

  

(2)在赤壁之战中,像黄盖这样的部将当以数十乃至上百计,为什么作者只提黄盖一人?

(在决战中以火攻破曹,源于黄盖倡议,有大功,非同寻常。

)关于刘备,为什么只用一语带过?

(决战中的主力是东吴部队,刘备仅处在配合地位。

  由此总结出“史笔”的第二个特点:

评价人物在历史过程中的作用,寓褒贬于叙事。

  (3)说说下面各句话有什么含义。

  “时操军众已有疾疫”(证实周瑜的预言正确。

  “操军吏士皆出营立观,指言盖降”(反映曹军的骄傲情绪以及由此而产生的麻痹心态)

  “时操军兼以饥疫。

死者大半”(证实周瑜的预言正确。

  这些都从一定的侧面说明了曹操失败的原因。

  由此总结出“史笔”的第三个特点:

在叙事中显示历史事件发展过程的必然规律。

  (十)选材和布局分析。

  1、选材的分析。

  教师先介绍选材的大致情况:

选自《吴书·

周瑜传》的材料最多(包括第4段以及第3、7段中的一部分);

其次是《吴书·

鲁肃传》(包括第1、3段中的大部分),再次是《蜀书·

诸葛亮传》)。

如此选材的目的是什么?

(这三个人对推动孙权联刘抗曹起了重要作用,他们对形势的分析也极其正确。

这些材料的价值在什么地方?

(极其生动地再现了历史发展的进程,补正史之不足。

  2、布局的分析。

本文在布局上的显著特点是什么?

(详写决策过程,略写战斗情况;

写决策过程,以孙权贯穿始终。

这样布局有什么好处?

(未战而“庙算”已胜,战斗乃“庙算”之余事;

对刻画孙权的形象有很大的作用。

  (周宗孔设计)

病梅馆记

龚自珍

[教学目标] 

1. 

了解本文托物言志的写法;

2. 

理解本文的比喻意义和写法。

3. 

认识作者对清朝封建统治者残酷摧残压抑人才的愤慨、痛恨之情和迫切要求改良的愿望。

[教学重点]

文言词语的用法。

[教学难点]

比喻意义和写法。

[媒体设计]

多媒体.课件以声音画面渲染气氛,突出教学目标。

[课时安排]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引入课题:

由龚自珍的诗“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引入新课。

二.介绍作者作品。

龚自珍(1792~1841),字璱人,号定盦,清代仁和(现浙江杭州市)人。

自幼崭露才华,38岁中进士后在北京担任国史馆校对、内阁中书、礼部主事、宗人府主事等。

48岁辞官回南方。

《病梅馆记》是南归后寓江苏昆山时所作。

后来他先后在杭州紫阳书院和江苏丹阳的云阳书院讲学。

1841年逝世于云阳书院。

龚自珍是清代后期著名的思想家和文学家,是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先驱者之一。

他生当清代“乾嘉盛世”的后期。

当时清朝统治的衰败现象已日益显露。

他最早预感到清皇朝的末日即将来临。

他反对帝国主义侵略中国,支持林则徐查禁鸦片。

他对清朝严酷的思想统治和腐败的政治深感不满,力主“更法”,“改图”,废科举,重真才,以1微挽救危局。

他同林则徐、魏源等人组织宣南诗社,讲求经世致用之学,宣传改良主义思想。

但即使是改良主义也为保守派所不容,所以他一再遭受排挤打击。

在北京展转十年,都只是当小官,最后还被迫弃官归乡。

但他的革新思想在当时曾产生很大的社会影响,并对后来的维新派政治改良运动起了推动作用。

龚自珍著作丰富,有散文三百多篇,诗词近八百首,在这两方面都有出色的成就。

他的散文大都表现他的政治主张和社会思想,才气横溢,意气飞扬,但由于看不到变革现实的社会力量,散文中也反映出一些消极退隐的思想。

他的诗词表象了对黑暗现实的深刻不满和要求改革的渴望,气势磅礴,色彩瑰丽。

他的作品收集在《龚定盦全集》里。

三..写作背景:

清朝封建统治者为了加强思想统治,奴役人民,一方面以八股文作为科举考试选用人才的法定文体,以束缚人们的思想,另一方面大兴文字狱,镇压知识分子。

在长期严酷的思想统治下,人才遭受严重的压抑和摧残。

本文写于1839年,正是鸦片战争前夕,作者托梅议政,形象地揭露和抨击了清朝封建统治者束缚人们思想,压抑、摧残人才的罪行,表达了作者要求改革政治,打破严酷的思想统治,追求个性解放的强烈愿望。

四.认读课文。

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以欹( 

)为美 

明诏( 

)大号 

斫( 

)直 

遏( 

)其生气 

甘受诟( 

)厉 

多暇( 

)日 

鬻( 

)梅

五.分析课文。

(一)第一段补充注释:

1.梅以曲为美,直则无姿 

姿:

风姿

2.以欹为美,正则无景 

景:

景致

3.以疏为美,密则无态 

态:

神态

4.此文人画士心知其意 

此:

这些;

知:

明白

5.未可明诏大号以绳天下之梅 

以:

来;

绳:

名词动用,约束

6.斫直,删密,锄正 

直,密,正:

形容词作名词,……的枝条

7.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 

夭,病:

动词使动用法,使……曲折,使……成为病态

8.又非蠢蠢求钱之民能以其智力为也 

智力:

智慧,力量

9.明告鬻梅者 

鬻:

10.而江浙直梅皆病,文人画士之祸之烈至此哉 

而:

于是;

烈:

厉害

(二)分析课文

1.文章开头一句话在文中有何作用?

答:

从梅的产地起笔,引出本文论述的对象,即“梅”。

2.文人画士品梅的标准是什么?

以梅之“曲”之“欹”之“疏”为美。

3.文中的“梅”“文人画士”“鬻梅者”的本来含义是什么?

“梅”指人才(病梅:

即委曲、奸佞和毫无生气的庸才和奴才;

“直”梅即正直的人才,“正”梅即有骨气的人才,“密”梅即有生气的人才);

“文人画士”指反动的统治者;

“鬻梅者”指培养人才的人。

4.文人画士及其帮凶“夭梅、病梅”的手段是什么?

“斫其正,养其旁条,删其密,夭其稚枝,锄其直,遏其生气”。

5.文人画士的罪恶行经造成了怎样的后果?

“江浙之梅皆病”。

6.本段最后一句话有何表达效果?

最后一句满怀义愤的议论,无情地痛斥了封建统治者摧残人才的罪行。

五.分析讲解第二三段。

(一)补充注释

1.予购三百盆,皆病者,无一完者 

病:

病残;

完:

完好

2.既泣之三日,乃誓疗之 

泣:

为动用法,为……哭泣;

乃:

于是

3.必复之全之 

复,全:

动词使动用法,使……恢复,保全

4.辟病梅之馆以贮之 

辟:

设立;

贮:

安置

5.安得使予动暇日 

安:

怎么;

得:

能;

暇:

空闲

6.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 

穷:

形容词使动用法,耗尽

(二)联系背景,体会第二段中语句的含义。

1.“泣之三日”

为病梅而泣,正是为人才被扼杀而痛苦,无限悲愤之中显示了对被扼杀的人才的深切同情。

2.“纵之顺之,毁其盆,悉埋于地,解其棕缚”

就是说要破除封建统治阶级对人才的束缚,扼杀,让人们的才能获得自幼发展。

3.“以五年为期,必复之全之”

就是一定要恢复梅的本性,保全梅的自然、健康的形态。

4.作者写自己疗梅与反动的文人画士的病梅形成对比,试说说这一对比的好处。

(讨论)

5.“呜呼……”最后一段的感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一是叹病梅之多;

二是叹个人能力之有限;

三是叹时光匆匆。

但还是最充分地表现出了“疗梅”到底的战斗意志。

六.本文的表现手法

1.托物言志的写法

巧妙地以“物”喻人,以“物事”喻时事,含蓄而讽刺深刻。

2.用词准确、形象。

一是反义词对照使用,使之与对比法切合;

二是动词与宾语相对应。

补充练习

1.选出下列词语活用相同的语句( 

)( 

以绳天下之梅 

以夭梅病梅为业

既泣之三日 

乃誓疗之

必复之全之 

穷予生之光阴

2.下列各句中划线的词语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

斫其直,养其旁条

辟病梅之馆以贮之

以其智力为也 

以五年为期

3.指出“文人画士之祸之烈至此哉”一句翻译准确的一项

文人和画家(造成)的灾祸厉害到了这样的地步啊

所谓文人画士所遭受

少年情怀都是诗

——诗歌语言的鉴赏与运用

广铁一中 

杜莉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活动,培养语文学习的兴趣。

2、朗读诗歌,体会诗歌语言特点,提高鉴赏诗歌的能力。

3、通过改诗活动,在实践中加深对诗歌语言的理解。

教学重难点:

通过改诗活动,在实践中加深对诗歌语言的理解。

教学准备:

1、“少年情怀都是诗”系列活动课共四次:

读诗——赏诗——写诗——改诗,分别渗透诗歌意象、诗歌抒情方式、细节描写及诗歌语言鉴赏四个方面的知识。

在这一节课前,已经进行了前三个活动,学生对诗歌有了一些粗浅的了解。

2、全班同学自选一张照片,为照片配一首短诗。

3、预习扩展阅读《中国现代诗歌四首》,划出诗歌中你最喜欢的句子或词语,在旁边写上感悟或理由。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教师导入

二、结合预习,以小组为单位推选代表发言:

你最喜欢四首诗歌中的那个句子或词语,为什么?

三、大家齐来改

以一首学生的诗歌作品为例,请大家提出自己的修改意见,引出诗歌在语言上的四个特点:

抒情性、形象性、凝练性、音乐性。

四、改诗活动

把课后为相片配的短诗交错发到小组,以诗歌语言的四个特点为标准,小组讨论,对诗歌进行修改。

小组展示修改后的诗歌,讲出修改的理由。

少年情怀都是诗由范文先生网教案频道https:

//搜集整理,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教案示例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学习本文精彩的人物语言——说理透辟,善于辞令,以及起伏跌宕,生动活泼的情节。

  2.掌握文章中出现的古汉语常识,注意多义词在不同语境中的不同意义和用法。

  

(二)能力目标

  1.训练学生古文句读能力和概括能力

  2.通假字的准确识别运用

  (三)情感目标

  1.正确认识烛之武在国家危难之际,临危受命,不避险阻,只身说服秦君,维护了国家安全的爱国主义精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