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三历史教案届高考历史二轮专题《世界近现代国际关系史》教案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816590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336.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高三历史教案届高考历史二轮专题《世界近现代国际关系史》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人教版高三历史教案届高考历史二轮专题《世界近现代国际关系史》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人教版高三历史教案届高考历史二轮专题《世界近现代国际关系史》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人教版高三历史教案届高考历史二轮专题《世界近现代国际关系史》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人教版高三历史教案届高考历史二轮专题《世界近现代国际关系史》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人教版高三历史教案届高考历史二轮专题《世界近现代国际关系史》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6页
人教版高三历史教案届高考历史二轮专题《世界近现代国际关系史》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6页
人教版高三历史教案届高考历史二轮专题《世界近现代国际关系史》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6页
人教版高三历史教案届高考历史二轮专题《世界近现代国际关系史》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6页
人教版高三历史教案届高考历史二轮专题《世界近现代国际关系史》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6页
人教版高三历史教案届高考历史二轮专题《世界近现代国际关系史》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6页
人教版高三历史教案届高考历史二轮专题《世界近现代国际关系史》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6页
人教版高三历史教案届高考历史二轮专题《世界近现代国际关系史》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6页
人教版高三历史教案届高考历史二轮专题《世界近现代国际关系史》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6页
人教版高三历史教案届高考历史二轮专题《世界近现代国际关系史》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6页
人教版高三历史教案届高考历史二轮专题《世界近现代国际关系史》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6页
人教版高三历史教案届高考历史二轮专题《世界近现代国际关系史》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6页
人教版高三历史教案届高考历史二轮专题《世界近现代国际关系史》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6页
人教版高三历史教案届高考历史二轮专题《世界近现代国际关系史》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6页
人教版高三历史教案届高考历史二轮专题《世界近现代国际关系史》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6页
亲,该文档总共3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高三历史教案届高考历史二轮专题《世界近现代国际关系史》教案文档格式.docx

《人教版高三历史教案届高考历史二轮专题《世界近现代国际关系史》教案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高三历史教案届高考历史二轮专题《世界近现代国际关系史》教案文档格式.docx(3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版高三历史教案届高考历史二轮专题《世界近现代国际关系史》教案文档格式.docx

联合国。

a、雅尔塔体系原则上倡导自由、民主,对战后世界各国的和平运动和政治民主化进程起了推动作用,对战后国际关系的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如主张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共处与合作有利于东欧各国建立人民民主政权,有利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等)。

b、雅尔塔体系是建立在美苏实力均势基础之上的,事实上划分了美苏的势力范围,深深打上了大国强权的烙印,对战后国际关系的发展也产生了消极影响(如对朝鲜的北纬38度分界线,对德国的分区占领,美国单独占领日本等)。

c、雅尔塔体系的确立标志着近代以来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关系格局被美苏两极格局所取代,现代国际关系开始进入一个新阶段。

(3)多极化趋势(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后)

苏联解体,美国霸主地位动摇,西欧、日本崛起,第三世界国家崛起。

东欧巨变,苏联解体。

总趋势走向缓和,但天下并不太平,呈现出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荡并存的局面。

政治上暂时形成一超多强;

经济上呈现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区域经济集团化的趋势。

④评价:

使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主题,但霸权主义依然存在,经济全球化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新一轮资本扩张,第三世界面临机遇与挑战。

2.重要国际政治组织

(1)反法同盟

反法同盟对法国的战争,前期主要是干涉法国革命,维护法国的封建统治秩序,后期的战争既有干涉法国革命维护欧洲封建统治秩序的一面,又有英、俄等欧洲国家与法国争夺欧洲霸权的一面。

(2)国际联盟

①提出:

美国总统威尔逊在“十四点原则”中提出建立国际联盟的建议。

②建立:

巴黎和会决定建立国联,1920年1月,在日内瓦成立,为英法所操纵。

③宗旨:

促进国际合作,保证国际和平与安全。

④实质:

英法控制下维护凡尔赛体系的工具。

⑤主要活动:

对日本侵略中国东北,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德意入侵西班牙采取纵容侵略的政策。

⑥解体:

二战期间,国联名存实亡。

1946年,联合国成立后,国联宣告解散。

(3)法西斯同盟

①形成:

德意秘密签订《德意议定书》(1936年)形成“柏林—罗马轴心”。

德日签订《反共产国际协定》一年后意大利加入,德、意、日三国正式形成。

1940年秋,德国与日本、意大利正式结成军事侵略同盟。

②活动:

1937年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1938年德国吞奥地利。

1939年德国吞并捷克。

1939年德国突袭波兰。

1940年春夏之交,德国攻占北欧和西欧的丹麦、挪威、卢森堡、荷兰和比利时等国。

1940年6月法国投降。

1940年秋德国猛攻英国。

1941年德军进攻苏联。

与此同时,意德军队进攻北非。

1941年12月,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二战达到最大规模。

1943年意大利投降,法西斯集团开始瓦解。

1945年5至8月德国、日本投降,法西斯同盟最终瓦解。

(4)世界反法西斯同盟

①原因:

随着法西斯国家侵略战争规模的扩大,法西斯势力已成为全世界人民最凶恶的敌人,同时也对英美等国的利益构成最大的威胁。

②过程

a、二战爆发后,美国改变中立态度,对英国等进行援助

b、1941年8月,罗斯福、丘吉尔发表《大西洋宪章》,倡导自由、和平,反对侵略

c、同时,美英开始援助苏联

d、1942年初,中、美、英、苏等26国在华盛顿签署《联合国家宣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

③意义:

大大增强了反法西斯国家的力量,鼓舞了世界人民反对法西斯的斗志,加速了二战的胜利进程

(5)联合国

①建立:

1945年春天,中、美、英、苏等50个国家的代表在美国旧金山开会,筹划建立联合国。

10月,《联合国宪章》正式生效。

联合国成立。

总部设在纽约。

②主要机构:

联合国大会和安全理事会(安理会是联合国中惟一有权采取行动来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的机构)。

③常任理事国:

中、苏、美、英、法。

④宗旨:

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发展各国间的平等友好关系,促进国际合作,协调各国运动。

⑤原则:

《联合国宪章》规定了各会员国必须遵守的原则,如主权平等,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和平共处等。

⑥作用:

初期联合国实际为美国所操纵。

后来成为第三世界国家伸张正义的舞台。

(二)新课标版

1.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01):

巴黎和会

(1)凡尔赛宫里的勾结与争夺:

①和会的召开:

参加会议国家的类型,都是战胜国,但不包括苏俄;

德奥等战败国也被排斥在外。

美、英、法三国(“三巨头”:

英国首相劳合·

乔治,法国总理克里孟梭和美国总统威尔逊)操纵着会议,并决定了会议的一切重大问题。

②大国的目的:

美国企图依仗其雄厚的经济实力,谋求扩大在国际关系中的影响力,逐步建立世界霸权。

英国首先要尽一切努力,掠夺德国殖民地;

其次,联合美国遏制法国称霸欧洲;

再次,在东亚地区利用美日矛盾,维护在这一地区的既得利益。

法国一是最大限度地制裁德国,甚至要求肢解德国;

二是要谋求建立防范德国的安全体系,确立法国在欧洲大陆上的霸主地位。

日本只想把从德国手中夺取的中国山东和太平洋上的那些岛屿变成自己的既得利益,巩固在中国扩张的地位。

③对德问题上的争斗:

法国出于长远的安全考虑,极力主张最大限度制裁德国,甚至建议将德国莱茵河西岸的领土分割出来,建立一个受法国保护的“莱茵共和国”,以实现肢解德国的目的。

英国出于传统的“均势外交”政策,不想把欧洲政治平衡打破,不愿因过分削弱德国而导致法国称霸欧洲的局面出现,因此极力反对法国的主张,特别是建立“莱茵共和国”的主张。

美国的想法比较复杂,且有所矛盾。

美国反对过分制裁德国,特别是建立一个法国控制的“莱茵共和国”的建议。

但又不能不考虑到法国未来的安全,只能与英国一起承诺一旦遭到德国的进攻,将联合援助法国。

④在山东问题上勾结:

日本希望把在战争期间从德国手中夺来的山东据为己有。

中国则要求收回山东主权,并在会上对日本进行了一定的抗争。

英法与日本缔结密约,支持日本对山东的要求。

而美国虽然反对日本的要求,但由于私利的考虑没有坚定地支持中国的合理要求。

最终导致日本实现了自己的意图。

帝国主义的行径激怒了中国人民,引发了中国的五四运动爆发。

参加和会的中国代表,在五四运动的影响下和人民反对和约的压力下,最终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2))《凡尔赛和约》:

①《凡尔赛和约》的主要内容:

德国及其同盟国应承担战争罪责;

德国的疆界问题(阿—萨两省归还法国,莱茵河西岸德国领土由协约国占领15年,萨尔区由法国开采15年后再由公民投票决定归属,德国承认奥地利独立且德奥永不合并,德国承认捷克斯洛伐克独立,波兹南、但泽归波兰,从东普鲁士划出一条“波兰走廊”为出海口);

德国海外殖民地问题(全部以委任统治形式被英、法、澳、日等战胜国瓜分);

限制德国军备问题(不得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陆军人数不超过10万人,不得拥有军用飞机和潜艇,莱茵河东岸50公里范围内为非军事区);

赔款问题(未能达成最后协议,决定由赔款委员会决定赔付总额和支付方式)。

②凡尔赛和约》的性质:

是一个强加给德国的苛刻的和约。

③对和约的评价:

和约在一定程度上暂时缓解了帝国主义战胜国与战败国,也缓和了战胜国之间的矛盾,使它们通过这个和约达成了利益的妥协,初步建立了帝国主义战后国际关系的新体系。

和约潜藏着新的危机,对德国残酷的经济掠夺,不仅损害了德国资产阶级的利益,也使德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受到严重影响,这必然会引起德国整个社会对《凡尔赛和约》的抵触情绪。

法西斯势力以后轻易地利用了人民的这种情绪,打着挣脱《凡尔赛和约》束缚的旗号而崛起。

此外,德国是一个有着很强经济潜力和军事能量的国家,一旦德国从战争的破坏中恢复过来,它必然会谋求摆脱和约对它的种种束缚。

而在一个弥漫着复仇情绪和具有军国主义传统的国家,战争是难以避免的。

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凡尔赛和约》在国际关系的土壤中,埋下了滋生下一场战争的种子。

2.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02):

凡尔赛体系与国际联盟

(1)凡尔赛体系的形成:

协约国还与其他战败国签约,这些和约有对奥地利的《圣日耳曼条约》、对保加利亚的《纳伊条约》、对匈牙利的《特里亚农条约》、对土耳其的《色佛尔条约》,这些和约的共性有:

都对这些战败国的军备进行了极其严格的控制;

都要求它们支付大量的战争赔款;

都将它们的领土不同程度地分割给周边邻国,结果使这些战败国的领土面积不同程度地缩小;

对其中的一些国家,为了保证这些国家能顺利支付赔款,还对它们实行了财政监督(如对奥地利和土耳其)。

在土耳其的凯末尔新政府打败英国支持的素丹政府军和入侵的希腊军队后,1923与协约国集团另订《洛桑条约》,条约承认土耳其的领土完整和关税独立,废除了领事裁判权,关税自主,取消了赔款,但维持了有关海峡管理的规定和有关属地委任统治的规定。

(2)凡尔赛体系的实质及其不稳定性:

①体系的构成:

即由《凡尔赛和约》和上述四项掠夺性和约一起构成。

②体系的范围:

是帝国主义战后在欧洲、非洲和中东地区的国际关系新秩序。

③体系的实质,即是帝国主义战胜国在宰割战败国和相互妥协基础上安排的战后世界国际体系。

④体系的作用:

暂时缓和了帝国主义在欧洲、非洲和中东地区的矛盾,使资本主义发展进入相对稳定时期;

改变了欧洲的政治格局,出现了一系列新兴民族国家;

一定程度了改变了国际政治格局,欧洲地位削弱,美、苏、日崛起。

⑤造成体系不稳定性的主要矛盾,即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的矛盾、战胜国之间的矛盾、资本主义国家与社会主义苏联之间的矛盾、资本主义国家与被压迫国家被压迫民族之间的矛盾等。

⑥体系不稳定性的体现:

战败国特别是德国滋生了强烈复仇情绪,成为后来法西斯上台的重要原因;

因没有真正按照民族自决原则安排领土,引起中、东欧新兴国家间的矛盾;

在帝国主义被削弱的条件下,土、印、中等国的民族解放运动高涨起来;

战胜国之间因分赃不均产生新的矛盾(意大利不满,美国不批准和约)。

(3)国际联盟的建立:

①由来:

首先由美国总统威尔逊在“十四点原则”中正式提出。

1920年国联盟约正式生效,国联正式成立,总部设在瑞士的日内瓦。

③盟约一致内容:

维护和平(宗旨是促进国际合作,保证和平与安全,承担不从事战争的义务,裁减军备);

集体安全(任何侵略,视为对所有成员国的行为,会员国应对其进行经济制裁);

委任统治(殖民地不能由旧主统治,应由国联委托某些先进国家进行统治)。

④机构:

最高机构是全体大会;

执行机构是行政院和秘书处。

⑤实质:

是由英法操纵的维护凡尔赛体系的工具。

⑥成员:

苏俄与战败国德奥最初被排斥在外,后相继加入;

中国较早加入了国联;

因未实现称霸目标,及受孤立主义影响,美国未加入国联。

3.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03):

华盛顿会议

(1)列强在亚太地区的争夺:

①华盛顿会议召开的背景:

美国在巴黎和会上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把注意力集中到东亚和太平洋地区;

日本在亚太地区的扩张,对美英利益构成威胁,限制日本扩张,成为美国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

美英日三国也希望限制海军军备竞赛;

平息中国人民的反帝怒潮,维护列强在中国的利益,也成为会议的重要目的。

②《四国条约》:

规定相互尊重各自在太平洋地区属地和领地的权利,英日同盟解散;

对美国,拆散英日同盟,扫除了它在这一地区争霸的障碍;

对英国,维持与美日的表面关系,但随着英日同盟解体,英日矛盾激化;

对日本,因英日同盟解体而利益受损,但也获得了与英美平起平坐的大国地位;

对中国,仍然处于被帝国主义列强瓜分、掠夺的境地。

(2)海军军备的重新安排(《五国条约》):

①它规定了五国主国舰的总吨位比例和舰空母舰的总吨位限额,但未规定其他舰种的限额。

②它是近代历史上大国间订立的第一个裁军协议。

③它是美国外交的胜利,使美国与英国海军处于同等地位,还限制了日本海军进一步扩大。

④该条约暂缓解了帝国主义的海军军备竞赛,但不能消除列强间的根本矛盾。

(3)中国山东问题:

①过程:

中国提出在会上讨论收回山东主权,废除“二十一条”的要求,日本要求会外解决;

在英美压力下,日、中在会外签订《解决山东问题悬案条约》及《附件》。

②内容:

中国收回山东主权,赎回胶济铁路,日本被迫放弃“二十一条”中的一些条款。

③评价:

这是对《凡尔赛和约》关于中国山东问题不公正条款的修正,是中国取得的外交成果。

《九国公约》:

①背景:

山东问题的解决为《九国公约》的达成创造了条件。

声称尊重中国领土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

实际上使美国的“门户开放”政策。

③影响:

使美国“门户开放”在中国变为现实,打破了日本独霸中国的局面,使中国又回到了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

华盛顿会议是巴黎和会的继续,它建立起帝国主义国家在亚洲、太平洋地区的统治秩序,即华盛顿体系。

“凡尔赛——华盛顿会议”建立在帝国主义战胜国剥夺战败国和利益再分配的基础上,它有暂缓和帝国主义列强矛盾的作用,但它建立的和平不可能长久。

4.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01):

两极世界的形成

(1)从盟友到对手: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在雅尔塔等国际会议上关于处理战争遗留问题和战后和平等问题,达成了若干协议。

以美、苏为主导的国际关系新体系——雅尔塔体系确立,它奠定了战后世界两极格局的框架。

二战后,美苏两国在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上的矛盾也日益加剧,苏联成为美国称霸世界的最大障碍。

继丘吉尔在美国发表演说后,1947年3月,美国总统杜鲁门在国会发表演说,提出要以“遏制共产主义”作为国家政治意识形态和对外政策的指导思想,这些政策和纲领后来被称为“杜鲁门主义”。

此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了除武装进攻之外的一切敌对行动,美苏“冷战”从此开始。

(2)美苏“冷战”:

为了帮助西欧恢复经济,美国开始实施国务卿马歇尔提出的对欧洲经济援助计划,以扶持和控制西欧国家。

1949年,美,英,法等国在华盛顿签订了《北大西洋公约》,成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简称“北约”。

北约是一个反对苏联和东欧国家的军事政治集团。

它的成立加剧了“冷战”的程度。

同年,苏联、保加利亚等国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以打破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世界对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封锁。

1955年,苏联和波兰,阿尔巴尼亚,保加利亚等国在波兰首都华沙签署《友好合作互助条约》,组成华沙条约组织,简称“华约”。

从此,欧洲出现了北约和华约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的局面,美苏两极格局形成。

(3)“冷战”阴影下的国际关系:

“冷战”开始后,美国对社会主义国家进行军事包围,在具有战略意义的地区不惜以武力相威胁,从而加剧了世界的紧张局势,形成了全面“冷战”和局部热战的局面。

随着“冷战”的开始,德国首先成为美苏“冷战”的焦点。

1949年,在美国和苏联的支持下,德国西部和东部先后成立了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德国被一分为二。

二战后,在朝鲜半岛南部和北部分别建立了大韩民国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从此朝鲜半岛处于分裂状态.朝鲜战争爆发后,中国人民志愿军与朝鲜军民把“联合同军”打回到“三八线”附近,美国被迫签订停战协定。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法国殖民者重返越南。

越南人民英勇抗击,迫使法国殖民者撤出。

1961年,美国发动越南战争,在越南军民的英勇抗击下,美军被迫于1973年撤出越南。

1962年,苏联开始向古巴运送导弹,准备在古巴建立导弹基地,以改变苏联在核力量对比中的不利地位。

战争一触即发。

经过对峙和谈判,苏联最终从古巴撤走导弹,危机结束。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虽然世界在全面“冷战’和局部热战间交替,但是,美苏两国未发生大规模的直接武装冲突,从而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

5.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02):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1)走向联合的欧洲:

第二次世界大战使西欧丧失了世界政治经济中心的优势地位。

在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过程中,西欧国家间的联系日益密切,逐渐走上了联合的道路。

1951年,法,意、荷、比,卢、联邦德国六国签订了《巴黎条约》,决定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

这个共同体促使政治宿敌法德之间的矛盾化解。

后来,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成立。

1967年,这三个共同体合并为一个机构——欧洲共同体.欧洲共同体成立后,西欧国家不断加强经济合作,经济实力大大增强。

西欧国家开始摆脱美国的控制,推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从20世纪70年代起,欧共体国家在一系列重大国际问题上采取了共同政策,对外尽量“用一个声音说话”,进一步加强了政治上的联合。

(2)日本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在强制日本拆迁工业设备、赔偿战胜国的同时,又推动日本政府进行民主改革,以铲除军国主义的社会经济基础,进一步消除生产关系中的封建落后因素。

这就为日本经济恢复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随着“冷战”的加剧,美国开始帮助日本恢复经济。

美国首先是一再削减直至免除日本对美国的战争赔偿,井将已拆迁的工业设备全部发还日本。

同时,美国还向日本提供恢复生产急需的资金和物资。

朝鲜战争促使西方各国扩军备战升级,掀起了一股采购物资热,这又为日本商品进入世界市场敞开了大门。

日本政府根据国内外经济形势,制定出合乎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

日本加强政府投资,重视教育。

日奉还提出“贸易立国,出口第一”的口号。

这些都促进了日本经济的发展。

到20世纪80年代,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实力的增强,日本开始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3)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20世纪五十年代中期开始,新独立的广大亚非拉国家为了摆脱美苏的控制和维护自身的独立,主张团结起来,相互支持,不结盟运动兴起。

1961年,在南斯拉夫等国的倡议下,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在南斯拉大首都贝尔格莱德举行,不结盟运动正式形成。

不结盟运动奉行非集团、不结盟的政策,推动了民族解放运动深入发展,加速了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崩溃。

同时,将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作为不结盟运动的行动纲领。

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在一定程度上冲击着两极格局。

中国一贯重视与不结盟运动的关系,在国际事务中与不结盟运动保持着良好的合作。

6.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03):

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

(1)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1985年,戈尔巴乔夫当选为苏共中央总书记,他进行的政治改革以“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取代科学社会主义,提倡所谓“民主化”和“公开性”,使苏联改革走进了误区。

受苏联改革和国内经济困难的影响,自20世纪80年代后期起,东欧各国的执政党纷纷丧失政权,社会制度随之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1989年,波兰成为第一个发生剧变的东欧国家。

1990年10月,民主德国并入联邦德国,实现了两德的统一。

1990年,苏共中央全会决定放弃党的领导地位,实行多党制。

1991年底,俄罗斯等11个苏联加盟共和国的领导人宣布成立独立国家联合体。

这样,苏联不复存在,两极格局也随之瓦解。

(2)和平与动荡并存:

“冷战”结束后,东西方力量对比的失衡,一些地区和国家内部长期压抑的矛盾相继爆发。

美国试图独霸全球,不断插手别国事务和地区争端。

世界形势出现了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荡并存的局面。

1999年,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打着“人权高于主权”的旗号,向南联盟发动了长达78天的狂轰滥炸,这次北约在没有联合国安理会授权的情况下对南斯拉夫动武,也是北约成立50年来首次进攻一个主权国家。

“冷战”结束后,国际恐怖主义也呈现泛滥趋势,对世界和平和地区安全造成厂严重威胁。

世界各国部加强了反恐斗争。

(3)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冷战”结束后,世界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

美国极力构筑以自己为主导的单极世界,其他国家则主张推进多极化进程。

1993年,欧洲联盟正式成立。

随着实力不断增强,欧盟的国际地位也不断提高。

日本将两极格局的瓦解视为跻身政治大国的大奸时机,极力争取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联邦取代了苏联在联合国的地位,并拥有可以与美国匹敌的军事力量。

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致力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新秩序,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世界格局呈现出“一超多强”的局面,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发展。

至今为止,世界格局的多极化仍然只是一个发展趋势。

多极化格局的形成,将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

 

7.联合国的历史作用简表

时期

国际形势

历史作用及评价

1945年到20世纪60年代前半期

美苏成为超级大国,两极格局形成,美苏“冷战”展开;

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美苏争霸局面形成

积极作用:

自1948年始进行“维和行动"

进行原子能管制和裁军;

通过《世界人权宣言》消极作用:

成立之初被美国控制,通过出兵朝鲜的决议;

成为美苏争夺世界霸权的工具和政治斗争的场所

20世纪60年代后半期到20世纪80年代

一大批亚非拉发展中国家加入联合国,使美国对联合国的控制逐步减弱

推动非殖民化;

展开人道主义援助;

解决难民问题;

保护妇女、儿童权益等。

联合国不再是美苏争夺世界霸权的工具,日益成为发展中国家伸张正义的国际讲坛

20世纪80年代以来

人们希望联合国在维护世界和平、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防止局部武装冲突;

裁军和防止核扩散;

在推动地区性和平方面,达成了一系列协议

二.规律小结

1.20世纪以来三次国际格局变动时中国的国际地位:

(1)第一次:

巴黎和会上,中国提出收回山东主权,废除“二十一条”,遭到拒绝。

华盛顿会议签订的《九国公约》,肯定了美国提出的“门户开放”政策。

作为战胜国的中国仍处在帝国主义列强共同支配之下。

(2)第二次:

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的完全胜利,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重大贡献,中国成为联合国创始国和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

(考生若答出美国妄图在中国建立亲美政府,继续控制中国;

新中国成立,极大增强了世界社会主义力量。

可酌情加1-2分,但总分不得超过8分。

(3)第三次:

中国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成为建立国际新秩序中的重要力量之一。

2.国际关系格局的变动与主要大国的实力变化和世界经济、政治的基本走势密切相关。

3.国际关系的基本格局往往是多种力量斗争与妥协的结果,但它们各自的隐含矛盾又导致这种平衡局面是相对而暂时的。

必然在不平衡发展规律的作用下打破旧格局,发展成为新格局。

4.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从战时盟友变为“冷战”对手。

北约和华约的建立,标志着两极格局的形成。

“冷战”时期,虽然世界局部地区爆发了热战,但美苏两国间并没有发生大规模的直接武装冲突。

5.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欧国家走联合自强的道路,向独立自主方向发展。

20世纪80年代,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并开始谋求政治大国的地位。

广大亚非拉国家通过不结盟运动,成为国际政治舞台上的一支相对独立的力量。

6.东欧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