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考二轮历史练检测三Word版含答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2925684 上传时间:2023-06-09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66.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高考二轮历史练检测三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届高考二轮历史练检测三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届高考二轮历史练检测三Word版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届高考二轮历史练检测三Word版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届高考二轮历史练检测三Word版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届高考二轮历史练检测三Word版含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届高考二轮历史练检测三Word版含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届高考二轮历史练检测三Word版含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届高考二轮历史练检测三Word版含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届高考二轮历史练检测三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届高考二轮历史练检测三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届高考二轮历史练检测三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届高考二轮历史练检测三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届高考二轮历史练检测三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届高考二轮历史练检测三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高考二轮历史练检测三Word版含答案.docx

《届高考二轮历史练检测三Word版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考二轮历史练检测三Word版含答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届高考二轮历史练检测三Word版含答案.docx

届高考二轮历史练检测三Word版含答案

2020届高考专练之自我检测(三)

1、曲阜原为商人聚居之地,《礼记》记载:

“成王以周公为勋劳于天下,是以封周公于曲阜……命鲁公世世祀周公以天子之礼乐。

”“凡四代(虞、夏、殷、周)之器、服、官,鲁兼用之”,《诗经》记载:

封鲁公“以为我周家之辅。

谓封以方七百里,欲其强于众国”。

这反映了周初分封鲁国的动因有()

①协助王室,控制地方

②继承并推广周的文化

③论功行赏,奖励周公

④继承商的祖宗祭祀体系

A.①②B.①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

2、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领域出现了重要变革,突出表现在(   )

 ①铁工具得到使用和牛耕逐步推广

②兴建大型水利工程

③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应运而生

④出现职业商人和货币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3、九品中正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主要实行的选官制度,它是汉代察举制度的一种延续和发展。

以下关于九品中正制的表述,正确的是( )

A.“中正”指在中央设置的负责评定等级的中正官

B.“九品”指中正官依据人的才能按九等进行评定

C.“中正”所评定的品级即被评人所授官职的品级

D.选官方式的封闭性便利了世家大族对官场的垄断

4、顾炎武指出:

“若有明一代之人,其所著书,无非窃盗而已。

”认为凡做学问,“必古人之所未及就,后世之所不可无,而后为之。

”在此,顾炎武()

A.认为前人研究成果不可超越B.提倡经世致用的学术精神

C.否定明代学术成果重视实践D.强调学术研究的自主创新

5、下图是光绪(1875年即位)二十六年九月十五日(这一年旧历闰八月)外国侵略军以“未按职分保护外国人”等罪名在保定处斩三位清政府官员的布告(局部)。

由此得出(   )

A.反映了列强对中国内政的粗暴干涉

B.表明中国的司法主权开始遭到破坏

C.说明清政府已失去对地方政府的控制

D.这一情形出现在英法联军侵华期间

6、1956年初,在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不断取得胜利的形势下,毛泽东做了《论十大关系》的报告。

该报阐述了“在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问题上,要用多发展一些农业、轻工业的办法来发展重工业;在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问题上,要充分利用和发展沿海的工业基地,以便更有力量来发展和支持内地工业”等问题。

据此判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独立自主的探索精神

B.此时我国的经济建设中出现“左”倾苗头

C.这是“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的表现

D.这是学苏联建设经验的体现

7、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到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现在( )

①提出“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

②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③对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实行赎买政策

④提出“一国两制”伟大构想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④       D.①②③④

8、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时,中国方面要求:

尼克松可以坐自己的专机到中国,但在中国境内则必须乘坐中国方面提供的飞机。

经协商后,最后达成协议:

总统专机先飞到上海,上海飞往北京时,不必转乘中国专机,但是中方要派先遣小组带领一名领航员登机。

这说明此时中国外交()

A.仍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性B.表现出了强烈的主权意识

C.意在表明中国的主导地位D.蕴含了反对霸权主义倾向

9、在雅典共和国最繁荣的时期,公民总数从30000人降至21000人。

而在罗马共和国末期,公民总数从公元前86年的463000人,增加到了公元前70年的900000人。

这种差异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A.罗马的政治制度比雅典的更灵活

B.共和制只适用于小国寡民国家

C.罗马不再实行直接民主政治

D.罗马的公民权利比雅典更广泛

10、美国的立法权由国会行使,但是国会通过的法案必须有总统签字生效,同时总统可以通过政党影响国会的立法;司法权属于最高法院,可以对总统做出不利裁决,宣布国会和总统法案违宪。

由此可知,美国()

A.法院是实际的权力机关B.总统掌握了真正的立法权力

C.国会的立法权徒有虚名D.权力机构之间实现制约平衡

11、1926年苏联开始“社会主义工业化”,其进程是集中全部力量生产枪支、弹药等军工产品;之后,这种着眼于备战和打仗的“社会主义工业化”进程,以更强的势头继续发展。

由此可知斯大林模式(  )

A.为其他各国工业化提供了新模式

B.是国内环境影响的结果

C.表明国家工业化并不等于国家现代化

D.极大地提高了经济实力

12、  世界贸易组织法律条款规定,“缔约方产品以低于其正常价值的办法进入另一缔约方商业,并且因此对某一缔约方领土内工业造成实质损害……这种倾销应该受到谴责”,还规定各缔约方国内反倾销法的内容不能与该规定相抵触。

这表明世界贸易组织(  )

A.保护了发展中国家的对外贸易

B.实现了全球范围内贸易的自由化

C.促进了国际贸易的法制化进程

D.使缔约国丧失了国内立法自主权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行政方面,要求绝对统率和指挥自中央朝廷到地方各级行政系统及—应官吏,要求各系统、各部门彻底根据皇帝的意志和指令办事。

一切由皇帝发出的诏、诰、赦、旨、上谕、朱批等,都被赋予神圣不可侵犯的地位,不允许有任何抗拒违犯或坚持异议。

为此,明清两代都对官制做过重要的改变,对指导各级国家机关进行工作的各种典章和则例,做过频繁的修订补充。

任用、奖惩和升贬文武官吏的人事权,例应由皇帝亲自掌握。

以各级官吏作为主要监管对象的监察工作一再得到加强。

——摘编自韦庆远、柏桦《中国政治制度史》

材料二在美国的任何一个州里,中央政府至今只管理少数值得它特别注意的事务。

它不参与管理社会的次要事务。

它甚至没有这样的想法。

多数虽然越来越专制,但没有给中央政府增加特权,而一直把一切大权留给自己。

因此,专制在一个点上可能是大大加强了,但未扩及面上。

全国的多数,尽管其激情动人,其倡议振奋人心,也无法在全国各地以同样方法在同一时间使全体公民服从它的意志。

当代表多数的中央政府发布国家命令时,必须责成一些官员去执行命令,这些官员并不总是隶属于它,它也不能每时每刻予以指导。

 

——摘编自〔法]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清时期中国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与古代中国相比较,美国政治制度的进步性,并对此进行简要评析。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热词,作为一种词汇现象,反映了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在一个时期内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和事物,具有时代特征。

下面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不同时期的主要热词汇编。

    年代

         主要热词

1949年10月至20世

纪50年代中期

新中国、当家作主、五年计划、苏联

老大哥、中山装

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

60年代中期

右派、大跃进、公共食堂、票证、雷锋

20世纪60年代中期至

70年代中期

夺权、红卫兵、知青、乒乓外交、两弹

一星、绿军装

20世纪70年代末期至

80年代末期

法制、大包干、万元户、“五讲”“四

美”、高考、银河-丨号、喇叭裤

 20世纪90年代

海选、下海、菜篮子工程、超市、大哥

大、上网、休闲装

21世纪初

小康社会、新农村建设、科学发展

观、“八荣八耻"、短信、杨利伟、入

世、博客、上合组织

2012年党的十八大

以来

中国梦、新时代、“四个全面”、供给

侧改革、精准扶贫、人类命运共同体、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网购

 根据上述材料,从不同时期若干有关联的热词所反映的历史信息中提炼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

(要求:

任选一个角度确立论题,论述要史实准确,史论结合)

1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到了19世纪60年代,俄国的弱点暴露无遗,内部很不稳定,对外则比想象中虚弱许多。

其关键弱点既是政治的,又是经济的。

亚历山大二世所推行的改革与其说是振衰起敝的灵丹妙药,不如说是显露疾病的症状。

——摘编自[美]艾瑞克·霍布斯鲍姆《资本的年代》

   材料二历史学家爱德华·拉津斯基这样写道:

“对俄国来说,亚历山大二世属于一种新型的改革者,他像是两面神亚奴斯,一张脸孔望着未来,一张脸孔望着过去……”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俄国农奴制改革发生的原因。

2.结合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内容,简要分析亚历山大二世改革“一张脸孔望着未来,一张脸孔望着过去”的含义。

1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日海防力量(世界位次)变化:

1894年,中国大约排在第6位,日本排在第16位;1922年,曰本排在第2位,中国海防力量全面丧失。

材料二 美国国会批准,扩充海军计划,1924年将拥有38艘主力舰。

日本每8年内增加8艘主力舰和8艘新式巡洋舰。

英国将花掉最后一个金币,使海军优于美国或任何国家。

                                                           ——劳合·乔治

材料三 华盛顿会议为太平洋两岸两个大国的下一场战争埋下了第一批火种。

                                                             ——列宁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二及所学知识,指出“一战”后列强在太平洋地区争霸的结果。

2.材料三中列宁指的是哪“两个大国”?

华盛顿会议是怎样“埋下了第一批火种”的?

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拿破仑曾说:

“将领的个性是必不可少的,他就是头脑,他也是全军。

高卢人不是为罗马兵团所征服的,而是为凯撒所征服的。

使罗马感到战栗的并不是迦太基的军队,而是汉尼拔。

侵入印度的不是马其顿的方阵,而是亚历山大。

材料二   恩格斯指出,著名统帅的活动,首先是由不依其意志为转移的物质前提决定的。

因此,他们的作用就在于,找到并善于使用军队的由客观历史发展所创立的进行战争和战斗的样式和方法,最有效地利用军事技术手段,利用由于社会制度变革的影响在军队编成和战斗素质方面发生的变化。

没有拿破仑,法国未必不能横扫欧洲。

            ——以上两则材料均摘编自《从恩格斯谈拿破仑看统帅如何影响战争的胜负》

1.比较材料一、二,说明拿破仑与恩格斯观点的异同。

2.你同意恩格斯“没有拿破仑,法国未必不能横扫欧洲”的观点吗?

请说明理由。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及解析:

答案:

C

解析:

根据题干“以为我周家之辅。

谓封以方七百里,欲其强于众国”可知分封鲁国的目的在于协助王室,以更好地控制地方,故①正确;根据题干“凡四代(虞、夏、殷、周)之器、服、官,鲁兼用之”,再结合“曲阜原为商人聚居之地”可知为了更好地控制商的旧地,鲁国还具有继承并推广周代文化的历史责任,故②正确;根据题干“成王以周公为勋劳于天下,是以封周公于曲阜”可知周公被分封,是周成王论功行赏、奖励周公的结果,故③正确;宋国继承殷商的祖宗祭祀体系,而不是鲁国,故④错误,选C项符合题意。

2答案及解析:

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査学生再认、再现历史事件的能力,属容易题。

抓住关键词“经济领域”,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不断提高,表现在铁农具的使用、牛耕的推广、水利工程的兴建,可判断①②项正确;此阶段的经济模式是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所以③项也正确;此时还没有出现职业商人,货币出现了,④项错。

排除含④的选项,所以选A。

3答案及解析:

答案:

D

解析:

“中正”是在地方上设置的负责评定人才等级的中正官,多由世家大族担任,故A项错误;“九品”指中正官依据人的才能、家世等按九等进行评定,故B项错误;“中正”所评定的品级仅作为授官的依据,故C项错误。

本题选D项。

4答案及解析:

答案:

D

解析:

材料“必古人之所未及就,后世之所不可无,而后为之”说明顾炎武强调学术研究的创新和独立思考,故D项正确;A项与材料中的“必古人之所未及就”不符,排除;材料中没有体现出经世致用的精神,故B项排除;顾炎武只是针对明代学风的弊病发表看法,故C项与材料不符,排除。

5答案及解析:

答案:

A

解析:

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最大限度地解读题干信息。

一是可以结合光绪二十七年来判断,二是结合处斩清政府官员的理由分析。

结合这些信息分析,这是《辛丑条约》签订后列强对义和团运动中镇压不力的官员进行的处罚。

外国侵略军对中国清政府官员的处斩说明当时列强不仅仅是干涉中国的司法主权,而且对中国内政进行直接粗暴的干涉。

6答案及解析:

答案:

A

解析:

根椐材料中1956年毛泽东所做《论十大关系》报告的内容可知,我国的经济建设是在学习苏联建设经验的基础上,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独立自主的探索精神,故A项正确、D项错误;材料体现了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实事求是的精神,故B项错误;我国的“一五”计划是在1953年开始的,C项与材料信息“要用多发展一些农业、轻工业的办法来发展重工业”不符,故排除。

7答案及解析: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査学生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

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并不是中国共产党人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体现,其余三个备选项都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

8答案及解析:

答案:

B

解析:

由材料“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时”可知中国摒弃意识形态的对抗,中美关系逐步走向缓和,故A项错误;由材料“在中国境内则必须乘坐中国方面提供的飞机”可知中国旨在维护领空权,表现出强烈的主权意识,故B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中国维护主权的意识而非中国的主导地位,故C项错误;材料未体现反对霸权主义,故D项错误。

9答案及解析:

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查古代希腊和古代罗马的政治制度。

雅典民主制下,对公民身份有严格限制,而罗马共和国时期不断地放宽对公民身份的限制,是罗马共和国立足于社会现实变化而对政治制度作出的调整,体现了罗马政治制度更具灵活性,故A项正确;共和制只适用于小国寡民国家表述绝对,且与历史和事实不符,故B项错误;根据所学,罗马共和国时期并未实行直接民主制,故C项错误;材料叙述的是公民数量的差异而非公民权的范围,故D项错误。

10答案及解析:

答案:

D

解析:

依据材料信息可知,这体现了美国行政权、立法权和司法权之间的相互制衡状况,因此D选项正确。

A选项错误,依据材料看不出法院是实际的权力机关。

结合所学可知,法院只是掌握司法权;B选项错误,美国总统没有立法权,在美国立法权属于国会;C选项错误,美国国会掌握立法权是实至名归的,不是徒有虚名。

故正确答案为D选项。

11答案及解析: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斯大林模式。

从材料“这种着眼于备战和打仗的‘社会主义工业化’进程”可看出苏联重点进行国防工业建设,现代化是指经济、政治、思想、社会生活等方面的现代化,所以苏联的这种工业化并不等于国家现代化,故C项正确。

A项“各国”说法错误;斯大林模式是国内外环境共同影响的结果,B项错误;斯大林模式在一定时期内极大地提高了苏联经济实力,二战后弊端暴露,越来越阻碍苏联经济的发展,故D项排除。

12答案及解析:

答案:

C

解析:

“法律”条款规定意在直接表明世界贸易组织促进了国际贸易的“法制”化进程,即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A在材料中并没有明确的表述,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强调的是贸易的法制化而非自由化,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世界贸易组织并未使缔约国丧失了国内立法自主权,选项D自身就是错误的说法,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

点睛:

本题解题的关键点在于要明白“法律”条款和“法制”化进程是吻合的,所以选C。

13答案及解析:

答案:

1.特点:

①君主专制空前加强;②官制变动频繁;③各级监察力度增强;④地方无条件服从中央;⑤中央和地方行政体系趋向完备。

2.进步性:

①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②中央与地方的关系相对宽松;③地方官员和公民享有一定的自主权利。

评析:

①未经历封建君主专制、深受启蒙思想的熏陶,这是决定美国中央与地方关系的主要因素;②1787年宪法是美国中央与地方关系的一个重要转折点;③联邦制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的稳定发展。

解析:

1.根据材料一“各系统、各部门彻底根据皇帝的意志和指令办事”“一切由皇帝发出的……不允许有任何抗拒违犯或坚持异议”“做过频繁的修正补充”“以各级官史作为主要监管对象的监察工作一再得到加强”等信息进行概括。

2.第一问,根据材料二中“中央政府至今只管理少数值得它特別注意的事务”“也无法在全国各地以同样方法在同一时间使全体公民服从它的意志”“必须责成一些宫员去执行命令”“这些官员并不总是隶属于它”等信息并结合美国的联邦制政体分析作答。

第二问,结合材料信息和美国1787年宪法、联邦制政体的特点及其影响,从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等角度分析作答。

14答案及解析:

答案:

论题:

建国以来中国民主政治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论述:

新中国的成立,开启了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历程。

六十多年来,我国建立并不断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

然而,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历经坎坷和曲折,“文化大革命"使民主和法制遭到践踏,民主政治制度遭到严重破坏。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共产党拨乱反正,依法治国,民主法制建设进人一个新的时期。

尤其进人新时代,“四个全面”进一步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向着更高水平发展。

总之,建国以来我国民主政治建设在探索中不断发展,既有曲折和失误,又有长足发展并取得了丰硕成果。

示例二

论题:

建国以来中闰社会经济的曲折与发展

论述:

新中国成立后,在党的领导下,我国用三年时间恢复了国民经济,经过三大改造和一五计划,社会主义制度建立起来,社会主义建设全面展开,由此我国进人了计划经济时期。

中共八大对国内矛盾和当前主要任务作出了正确分析,但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由于急于求成,后来出现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的失误,不久又发生了给国民经济发展带来浩劫的“文化大革命”。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实行改革开放,走上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二十年间,从计划经济模式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民经济高速、稳定、健康发展,到21世纪初,已总体达到小康水平。

尤其进人新时代,我们不断深化改革,提出要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民族复兴的中国梦正逐步实现。

总之.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闰社会经济发展尽管历经曲折,但不断取得新发展,尤其改革开放以来,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了健康、全面、可持续发展。

示例三

论题:

建国以来中国外交政策的调整与发展。

论述: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彻底结束了近代百年的屈辱外交,揭开了对外关系的新篇章。

新中国成立之初,为了在两极世界中不处于孤立地位,我国坚

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实行“一边倒”;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上产生了深远影响,积极参加日内瓦和万隆会议,日益步人世界外交舞台。

20世纪70年代,随着世界局势的变化.中国外交有了重大突破。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美关系正常化,国际上掀起广泛同中国建交的热潮,打开了中国外交的新局面。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适应新的形势,对外交政策和国际战略作出重大调整,积极参加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外交活动,取得辉煌成就,尤其进入新时代,中国积极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人类共同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总之,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始终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面对不同时期的国际国内形势,适时调整外交政策,不断开拓外交新局面。

解析:

就表格中每个时期同一类别的关键词进行提取,然后从某一角度分析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发展历程即可。

本问答案具有开放性,从表格信息中

提炼主题,然后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言之有理即可。

15答案及解析:

答案:

1.原因:

国内社会矛盾尖锐;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政治上沙皇专制的腐朽统治;经济上农奴制阻碍了俄国的发展

2.“一张脸孔望着未来”指改革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颁布了解放法令,废除农奴制,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必要劳动力、市场和资金;在政治体制方面建立地方和城市的自治机构,参照西方司法制度进行改革,带有一定的民主化倾向。

“一张脸孔望着过去”指改革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改革没有从根本上触动地主土地所有制,保留了沙皇专制制度

解析:

1.根据材料一信息“内部很不稳定”“对外则比想象中虚弱许多”“关键弱点既是政治的,又是经济的”,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农奴制改革的原因从对内对外两方面分析:

国内社会矛盾尖锐,政治上沙皇专制的腐朽统治,经济上农奴制阻碍了俄国的发展;对外,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

2.本题考查了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影响,“一张脸孔望着未来”即农奴制改革的进步性,改革使俄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经济方面,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市场、资金,政治方面,建立地方和城市的自治机构,带有民主化倾向;“一张脸孔望着过去”即农奴制改革的局限性,改革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没有从根本上触动地主土地所有制,保留了沙皇专制制度。

考点:

历史上的改革·俄国农奴制改革·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内容及影响

16答案及解析:

答案:

1.结果:

①巴黎和会,德国的全部海外殖民地由英、法、日等战胜国以“委任统治”方式加以瓜分。

②在华盛顿会议上,美、英、日、法、意签署了《五国条约》,规定五国主力舰总吨位的比例和各国航空母舰的总吨位限额。

2.国家:

美日。

方式:

在华盛顿会议上,美国拆散了英曰同盟,限制了日本的海军力董,成为最大的贏家;而日本在军备和中国问题上受到限制,从而为后来的美日之间的太平洋战争埋下了火种。

解析:

1.注意结合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的有关内容回答。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7答案及解析:

答案:

1.同:

肯定将帅的作用。

异:

拿破仑把将帅的作用放在第一位,甚至忽视了战争的客观因素;恩格斯认为战争的客观条件是第一位的,将帅的作用在于充分利用各种有利的客观条件来争取战争的胜利。

2.同意。

法国大革命摧毁了专制等级制度,激发了人民群众参军保卫革命果实的积极性,他们踊跃参军,给法国带来大量优秀的兵员;大革命使法国由专制走向民主,对军队的构成(以忠于民主自由的下层民众为主)和士兵的战斗素质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所以没有拿破仑,法国未必不能横扫欧洲。

不同意。

法国大革命虽然扫荡了专制等级制度,激发了人民群众参军保卫革命果实的积极性,由专制到民主的转型对军队的构成和士兵的战斗素质产生了积极影响,但是如果缺乏杰出将帅的统领,也是不可能横扫欧洲的。

解析:

1.根据材料一中的“高卢人……而是为凯撒所征服的”“使罗马感到战栗的……是汉尼拔”“侵入印度的……是亚历山大”及材料二中的“他们的作用”概括两者观点的相同点;比较材料二中“物质前提”“客观历史发展所创立的进行战争和战斗的样式和方法”“社会制度变革的影响在军队编成和战斗素质方面发生的变化”和材料一突出强调凯撒、汉尼拔、亚历山大的作用即可得出两者观点的不同点。

2.开放性试题,言之成理即可。

如同意,则应侧重战争的客观因素,如法国大革命的影响等方面作答;如不同意,则应侧重杰出将帅的领导作用方面作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