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晓梅跨文化交际全书要点总结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8176031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32.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祖晓梅跨文化交际全书要点总结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祖晓梅跨文化交际全书要点总结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祖晓梅跨文化交际全书要点总结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祖晓梅跨文化交际全书要点总结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祖晓梅跨文化交际全书要点总结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祖晓梅跨文化交际全书要点总结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祖晓梅跨文化交际全书要点总结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祖晓梅跨文化交际全书要点总结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祖晓梅跨文化交际全书要点总结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祖晓梅跨文化交际全书要点总结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祖晓梅跨文化交际全书要点总结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祖晓梅跨文化交际全书要点总结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祖晓梅跨文化交际全书要点总结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祖晓梅跨文化交际全书要点总结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祖晓梅跨文化交际全书要点总结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祖晓梅跨文化交际全书要点总结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祖晓梅跨文化交际全书要点总结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祖晓梅跨文化交际全书要点总结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祖晓梅跨文化交际全书要点总结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祖晓梅跨文化交际全书要点总结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祖晓梅跨文化交际全书要点总结文档格式.docx

《祖晓梅跨文化交际全书要点总结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祖晓梅跨文化交际全书要点总结文档格式.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祖晓梅跨文化交际全书要点总结文档格式.docx

跨文化交际学的成熟(20世纪80年代后)

成熟标志:

各种理论模式的诞生和研究方法的探索

Gudykunst(2003)总结了跨文化交际的15种理论,如:

不确定性的减少理论;

文化身份的协商理论;

面子协商理论;

归因理论;

跨文化交际网络理论、适应理论、文化尺度理论---提供理论框架

Bennett(1998)指出跨文化交际学领域存在两种学派:

理论-理论学派主要阵地:

传播学

理论-实践学派侧重应用和跨文化训练

如:

跨文化交际与外语教育、商务管理

 

跨文虎交际学的理论基础:

Hart(1999)经调查,对其影响最大的学科:

人类学、心理学、语言学、社会学、传播学

人类学

最早影响

三大贡献:

1、文化定义

2、文化与语言的关系(萨丕尔-沃尔夫假说)

3、文化相对主义的态度(平等无贵贱)

心理学——跨文化心理学

主研:

主观文化、文化适应研究(模式、策略、休克)

语言学——社会语言学和语用学

Leech的礼貌原则;

Brown和Levinson的面子与礼貌策略

社会学——社会心理学

传播学——主要阵地和学科归属

贡献:

建构跨文化交际理论

Gudykunst:

陌生人理论;

焦虑-不确定性的减少理论;

TingToomey:

面子协商理论

跨文化交际研究方法

人类学背景:

观察、访谈

心理学、社会学背景:

量化大规模数据调查

语言学背景:

话语分析(文化含义和使用规则)

综合:

以实证研究为主、尤其是量化的方法

客位(旁观者视角)(一般文化)(系统外部)(创建文化模式)

主位(从圈内人的角度)(特殊文化)(系统内部)(发现文化模式)

本尼迪克特《菊与刀》斯图尔特与贝尔特《美国文化模式》

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

20世纪80年代引入

胡文仲等学者最先介绍

北外、哈师大、福建师大最先开课

1995哈工大召开中国第一届跨文化交际研讨会,并成立中国跨文化交际学会

集中研究:

中西习俗对比、中西经营管理模式、国民性、价值观、

非语言交际

影响著作:

关世杰《跨文化交际学》

林大津《跨文化交际研究:

与英美人交往指南》;

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

胡文仲《跨文化交际概论》

总之:

起步晚;

范围窄,主要集中在外语教育和对外汉语教学领域,研究成果主要是跨文化语用学,实证性研究少

汉语教师学习跨文化交际的必要性:

1、更好地理解祖国文化

2、建立敏锐的跨文化意识

3、提高文化适应能力

4、建立开放宽容尊重的文化态度

5、建立在异域环境教汉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6、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的策略

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定义:

Fantini(2006):

与异文化的人们进行有效而得体的交往所需的综合能力。

四要素:

跨文化交际知识、技能、态度、意识

对外汉语教师tips:

任教国的历史、政治、宗教、教育、风俗习惯、工作方式、对待外国人的态度、生活设施和服务

第二章文化与交际

文化定义

文化是心灵的软件。

(G.Hofstede&

G.J.Hofstede,2004)

文化是交际,交际是文化。

(Hall,1959)

1、SamovarPorterMacDaniel,2010:

历史、宗教、社会组织、语言

2、G.Hofstede&

G.J.Hofstede,2004:

把文化比喻成洋葱:

象征符号、英雄人物、礼仪、价值观

文化的分类:

1.客观文化与主观文化

斯图尔特与贝内特(2000)

客观文化:

文化的社会制度与人工制品

主观文化:

文化的心理特征(观念价值思维方式)

2、主导文化dominantculture与亚文化subculture

主导文化:

掌握权力的人群

亚文化:

分享主导文化又体现独特的文化特征

亚文化又叫共文化:

强调平等性与身份的双重性

文化的特点:

1.文化是后天习得的

2.文化是共享的,并世代相传

3.大部分文化是无意识的

4.文化是象征性的

5.文化是动态的

交际的要素:

传送者、信息、编码encoding、解码decoding、媒介。

反馈、噪音

交际的特点

象征性、动态、涉及意义的协商和共建、发生在意义的各个层面、在特定的语境中发生

第三节文化对交际的影响

霍尔(Hall,1959)文化是交际,交际是文化

文化与交际的区别:

文化关注的是结构,交际关注的是过程。

文化是如何影响交际的呢?

三个方面:

文化影响人们的感知、语言行为、非语言行为(中国人给客人递茶一般用双手,而伊斯兰国家的人给客人递东西绝对不用左手)

文化与感知

文化影响人们对外部刺激的

选择:

北极对雪の分类

分类:

uncle:

叔伯舅姑父姨父

意义联想:

美国学生:

黑色(死亡邪恶悲伤性感)绿色(嫉妒贪婪金钱)粉色(女性羞涩可爱温柔)红色(生气炎热爱情性)黄色(谨慎幸福阳光温暖)白色(美好纯洁和平无辜)

文化与交际行为

文化影响饮食行为:

法国人吃蜗牛

韩国人吃狗肉

穆斯林不吃猪肉

信仰印度教的人不吃牛肉

许多信教的人饭前作祈祷

吃西餐喝汤端碗无教养

日本人吃饭时必须端碗才得体

文化还影响人的穿着打扮、居住方式(榻榻米与四合院)、出行方式

第三章价值观与文化模式

在文化的诸多要素中,价值观对跨文化交际影响最大

价值观是文化的核心,体现一种文化的本质特征

什么是价值观:

1、不是行为是规则

2、一套什么是真善美的标准系统

3、不是个人喜好是集体文化意识

价值观的种类:

Rokeach(1973):

终极性价值观

关乎生命生存等终极目标terminalvalues

工具性价值观instrumentalvalues

关乎道德与能力

价值观的特点

1.属于深层文化霍尔把文化比喻成冰山,价值观位于底层。

比成洋葱的位于核心

2.价值观是人们行为的指南

女士优先是尊重女性的价值观体现

韩国人不在长辈面前抽烟是受敬老爱老的价值观的指导

4、价值观是稳定的,也是变化的

中国人的和谐仁义孝顺观

西方人征服自然随全球变暖而变化

5、不同文化的价值观有相同也有不同

儒家: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基督教:

你想人家怎样对你,你也要怎样待人

6、价值观被违背时易引起文化休克

问西方人收入西方人尴尬

价值观的理论研究

三个代表:

Kluckhohn与Strodtbeck,1961:

价值取向理论valueorientation

Hofstede2001:

文化尺度理论culturedimension

霍尔1976:

高语境与低语境文化;

highcontext&

lowcontext

Kluckhohn与Strodtbeck人类学家,1961:

20世纪30年代对美国的5个社团的进行研究:

必须面对的5个基本问题:

1.人性的本质

西方原罪说性恶佛教儒家性善美国:

曾经信性恶,现在认为有善有恶,可以通过约束和行善,最终完美

2.人与自然的关系

征服顺从和谐

天人合一(四合院的天井);

道家:

顺应自然、无为而治

3.时间的取向(强调过、现、未来)

过去:

中日韩英(保留贵族制度和君主政体)

现在:

墨西哥

美国文化:

未来

法国、美国黑人文化:

过去与现在并重

4.行动的取向(强调行动、静止的存在、发展的存在)

行动:

以成就衡量人,不考虑背景:

美国见面:

howareyoudoing?

是你正在做什么而不是你是什么人,喜爱变化竞争户外运动

静止:

不是消极,而是更重当前的欲望:

拉美墨西哥文化

发展:

更重人格的成长与发展、喜欢沉思冥想(信佛)泰国(祈祷坐禅冥想日常生活悠闲)

5.人与人的关系

权威取向:

承认等级,重视出身及地位(阿拉伯国家:

接受国王和王室特权)

集体取向:

东亚中韩家庭关系尤其重要

个人主义:

美国西欧文化

Hofstede荷兰心理学家2001:

Hofstede荷兰心理学家最早运用大量统计数据对价值观进行研究的学者,出版《文化的影响》Culture’sConsequences

四种文化尺度:

1.个体主义(强调个人实现、隐私、首创性;

美国、西欧、澳大利亚、新西兰——现代工业化国家)

与集体主义(强调对集体的归属、融合与忠诚;

亚洲、非洲、拉丁美洲,传统农业化国家,寻求一致性,不突出自己,以谦虚为美德)

自我介绍,中国人先介绍学校家乡,最后谈自己的爱好

2.权利距离

定义:

地位低的人对社会上权利不平等的接受程度

权力距离大的文化:

地位低的承认这个基本事实,接受自己卑微;

地位高的则可以强化这种差别

权力距离小的文化:

虽然有不等,但尽量被淡化。

应该一切依法

3.男性文化与女性文化

丹麦瑞典等北欧国家,女性文化特征明显

日本意大利菲律宾,男性文化特征明显

美国偏男性特征,玻璃天花板glassceiling形容女性在职场上可望而不可及的职业前途

4.不确定性回避

一种文化对不可预测的情况感到紧张的程度

不确定回避程度低的文化特征(美国、北欧国家):

容易接受不确定性

经常换职业

鼓励冒险

冲突被看成是正面的

期待创新

不确定回避程度高的文化特征(日本秘鲁希腊葡萄牙):

认为不确定性因素是威胁

职业稳定

冲突被看成是负面的

维持现状

长期导向与短期导向Hofstede

关于价值观最有影响力的理论模式被广泛应用于东西方文化比较

这个尺度涉及等级、秩序、坚忍、克制、勤劳、忠诚,又叫儒家动力

ConfucianDynamism

长期导向:

亚洲新兴工业化国家:

中国日本韩国新加坡儒家文化圈国家

短期文化导向:

菲律宾、加拿大、美国、巴基斯坦、尼日利亚

保护个人面子,以消费为中心

美国专栏作家Friedmanwe’reNo.1!

同年在《时代周刊》发表《美国可以向中国学习的五件事》:

雄心、重视教育、照顾老人、大量储蓄、放长眼光。

高语境(绕弯子,顾及别人的感受和面子;

网状思维;

以听话者为中心,此时无声胜有声)与低语境(直截了当、诚实whatisyourpoint;

线性思维;

以说话者为中心)文化;

中国文化模式:

集体主义;

以家庭为中心;

尊重传统;

等级观念;

重视人情;

面子观

美国文化模式:

个人主义;

平等观念;

强调变化和进步;

物质享受;

科学与技术;

竞争意识;

工作与娱乐Workhardandplayhard.

汉语教师tips:

理解价值观是影响跨文化交际最主要的文化因素,遇到误解要先尝试从文化价值观的角度去解释,不要简单归结为人性的缺点和不良动机。

要理解别人的文化,先得了解自己的文化。

文化模式是动态的。

且有亚文化存在。

以文化相对主义的态度来看问题。

第四章跨文化的语言交际

语言不仅是交际的工具;

而且是文化的载体。

一、语言与文化

二、萨皮尔沃尔夫假说

萨皮尔是著名人类学家博厄斯的学生;

研究对象:

北美印第安人得语言

他认为:

词语分类的详略程度反映了人们对周围世界的兴趣和感知程度。

沃尔夫是萨皮尔的学生。

火灾理赔员empty汽油

萨皮尔沃尔夫假说:

语言不仅表达和反映了思想,而且塑造了人们的思想和世界观。

强调了语言对思维的决定作用。

这个强势假说又叫“语言决定论”。

后来沃尔夫修正,是影响而非决定,“语言与文化相互影响”,又叫“语言相对论”。

包含三层含义:

不同语言划分世界不同;

不同语言的人感知世界不同;

一个人使用的语言结构影响他感知和理解世界的方式。

三、语义与文化

造成误解往往不是概念意义,而是附加意义。

更多学者把词汇意义简单分为“指示意义denotation”和“内涵意义connotation”

关世杰1995:

跨文化使用的词汇分为五种:

重合、平行、全空缺、半空缺、冲突,后两种最易引起误解。

颜色词:

色情:

汉语黄色;

日语粉色;

韩语:

红色;

英语:

蓝色

印尼皮影戏:

红色:

贪婪;

黑色:

紧张;

白色:

高贵

日本韩国崇尚白色

英语中黄色不表色情,黄页yellowpages(电话号码簿)

黄皮书yellowpaper

牛:

日本表示懒惰愚蠢;

越南?

泰国?

水牛是骂人

4:

日本韩国医院和高级公寓不标第四层

9:

在日语与苦同音,不爱4994

单数:

日本韩国最爱;

避免离婚

三:

在越南是不吉利的

7:

西方表示完成和圆满七宗罪七大奇迹七月七日结婚的人多2012伦敦奥运会7月27开幕

十三星期五最倒霉

禁忌与委婉语

死:

restinpeace;

jointheangels;

departthislife;

gotoheaven

TB结核病;

VD性病;

BigC癌症

四、语用于文化

陌生人:

Sir;

Madam

不熟悉的女性:

Ms.+姓(不考虑年龄、结婚与否)

西方中小学:

Mr.+姓;

Ms.+姓;

大学里:

Dr.+姓;

Professor.+姓

西方称赞语高度格式化:

Youareingoodspiritstoday.

Ilikeyourscarf.

Thisisabeautifulhouse.

回答感谢欧美是一致原则,中国人遵循谦虚原则。

拥挤、打嗝—Excuseme;

Sorry

在西方人看来,请+祈使句,是粗鲁的。

第五章文化的非语言交际

非语言交际的特点:

互动性;

可能无意;

模糊性;

受语境制约

1.体态语bodylanguage(外貌服饰、面部表情、眼神交流、手势、身体接触)

2.副语言paralanguage(伴随语言)没有固定语义的声音,包括音量、音高、语速、话轮转换turn-talking

3.时间观念chronemics(时间学)准时、预约、计划性、最后期限

4.空间利用proxemics(距离学)人体距离、座位安排、家具陈列

在泰国,摸别人头部是严重冒犯;

西方人禁忌男性与男性的亲吻

非语言交际功能:

1.传达真实的内在情感

2.营造交际印象(1992老布什与克林顿在电视辩论中频频看表,给选民留下不耐烦的印象)

3.进行会话管理(指引解释强化)奥巴马用控制手势强调自己的主张;

罗姆尼喜欢张开双臂频频点欢迎听众

非语言交际的主要功能之一:

支援语言交际

重复repeating补充complementing代替substituting规范regulating;

否定contradicting

体态语与文化

1.外貌服饰Bythehuskyoumayjudgethenut.

西方已婚戴戒指表忠贞避免尴尬。

Cleannessisnexttogodliness.整洁仅次于圣洁。

面部表情facialexpressions

拉美国家和西班牙国家面部表情丰富

阿拉伯人往往比较夸张地表现自己的喜怒哀乐

西班牙意大利男性在公共场合哭泣很自然

中国人面部不可捉摸inscrutable

眼神交流eyecontact

美国从小培养公共演讲没眼神交流扣分!

阿拉伯人讲话也直视对方眼睛,以示尊敬;

男性长时间注视是得体的;

在日本是无礼;

在美国易被视为同性恋

东亚拉美:

直视对方是不敬,尤其对上级,日本教师指导面试叫人注视鼻子和下巴之间

手势gestures

竖大拇指美国-没问题;

日本-男人、您的父亲;

阿拉伯-侮辱性动作,与美国伸中指相似

食指与中指交叉:

英语国家-祝好运;

越南-表示下流

大拇指与食指围成圆圈:

美国-OK;

日韩-钱;

中国,有时表WC;

拉美-表示下流

V(二战中丘吉尔首先使用)VICTORY

假如手心朝内,在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表示下流

后来V在美国民权运动中发展出peace的意思

姿势postures(包括站立蹲跪)

在日本、韩国,盘腿坐是男姓常见动作,女性只能跪着坐,否则视为不文雅

身体接触touch

西方学者曾把世界文化分为接触文化和非接触文化

地中海文化(包括法国、西班牙、葡萄牙、意大利)、阿拉伯文化、拉美文化都是高接触文化。

日本、柬埔寨、泰国不习惯握手,只是鞠躬,基本没有身体接触

西方人握手是单手紧握,马上松开

在泰国柬埔寨,头是心灵神圣不可侵犯的地方,是心灵的住所

穆斯林认为左手是不干净的,用左手是对别人的侮辱,因此吃饭和与别人交往一定要用右手

与气候有一定关系

生活在温暖地区身体接触多,如阿拉伯国家和地中海国家都在温暖地区

生活在寒冷地区身体接触少,如北欧、英国例外:

俄罗斯属于高接触文化,在各个场合拥抱亲吻较普遍。

中韩女孩手挽手很普遍,西方……

注意:

虽然阿拉伯人见面常互相拥抱、亲吻,但男性一般不与女性握手

在地中海国家,贴面礼一般适用于异性之间或女性之间,不熟悉的男性之间一般不行贴面礼

法国贴面礼是两次或四次;

比利时人和瑞士人是三次

三、时间观念与文化

霍尔1976

单时制文化与多时制文化

单时制文化:

通过计划和预约来控制时间,强调准时、预约、最后期限

习惯于建立短期关系

典型:

北欧、西欧、北美、澳大利亚、新西兰

多时制文化:

遵循的不是物理时间,而是生理时间,同一时间做多件事,重人情而不是计划

(高语境文化)(倾向于建立长期甚至终生关系)

典型:

非洲、西亚、南亚、东南亚、拉美等地区

东亚、南欧、东欧同时具有两种时制的特点

五、空间利用与文化

1、个人空间Aman’shomeishiscastle.(隐私)

日本留学生误入民宅被杀,不懂freeze

Tips:

与别人身体距离别太近;

翻别人书要征得同意;

在公共场合就坐时要询问:

这是空位吗?

人体距离:

霍尔1959

亲密距离、有身体接触

私人距离、友好关系

社会距离、不熟悉的人社交场合

公共距离、疏远关系演讲、与地位高的人见面

常见教室布局方式:

1.一字型排列

2.马蹄形排列

3.圆圈型排列

第六章跨文化适应

加拿大跨文化心理学家JohnBerry

跨文化适应策略

同化assimilation(放弃本有)

分离separation(避免接触)

融合integration(最理想)

边缘化marginalization(独来独往,与同胞都不怎么接触)

Oberg(1960)首先提出文化休克的概念

短期旅居者:

蜜月期;

挫折期;

恢复期;

适应期

影响文化适应的因素:

跨文化心理学有两大理论

1.文化学习理论(culturelearningapproach)

2.焦虑处理理论(stressandcopingapproach)

1.文化距离

自身文化与目的文化之间的差异

2.个人性格特点

对模糊性的容忍程度;

内在动机;

灵活性;

幽默感;

内向与外向

3.期望值

许多中国教师期望学生尊重老师遵守纪律

4.社会支持(朋友和社交网络)

5.目的文化的知识

Alder(1997)文化休克本质上是一种跨文化的学习,自我认识和改变。

Brislin,文化休克的经历不仅不阻碍文化适应,还可能会使文化适应更有效率。

Tipsforcultureshock.

1.广交朋友,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2.学习目的国语言;

3.了解目的文化的知识

4.做自己感兴趣的事

5.参加社会文化活动immersion

6.改变自己的思维—我来这里就是为了接受挑战的

返乡休克(re-entryshock)

分享出国经历

寻找出国伙伴

第三节文化适应与第二语言学习

一、文化适应假说Schuman(1986):

学习者只有适应了第二文化才能习得第二语言。

社会距离决定第二语言学习者与目的语接触的数量;

二是决定第二语言学习者对于可获得语言输入的开放程度。

二语习得中关键期假说(criticalperiodhypothesis)

一个人从出生到青春期(12岁)是学习外语的最佳时期,错过了这个时期,第二语言学习者很难达到母语者水平。

文化关键期假说Brown(1980),后又发展成“最佳距离模式”:

第二语言和文化学习的最佳时期出现在文化适应的第三个阶段——恢复期。

第七章跨文化与人际交往

中国学生出于好意不断关心外国生病好友,而外国朋友觉得自己受到干扰。

在土耳其,如果陌生人突然造访,主人会将其看成“安拉的客人”而热情招待。

集体主义文化比较严格区分圈内圈外,

中国人把精力放在家人朋友熟人上,美国人习惯与陌生人打交道,一方面源于基督教的影响,因为基督教宣扬博爱,而且美国是移民国家,常换工作或搬家。

见面寒暄

在日本人看来,接过名片后得先认真阅读一下,然后整齐地摆放在自己的桌子上。

西方人喜欢谈论的话题:

体育运动、旅游、职业、爱好、新闻、天气;

西方人禁忌的话题:

年龄;

婚姻状况;

收入;

家庭财产

汉语志愿者遇到敏感提问时的策略:

不做过多解释,放在课下处理;

用事实说话,不要使用武断过激和情绪化的语言;

在原则问题上表明立场,但是不强迫对方接受自己的说法。

西餐餐具摆放规则:

BMW

左边面包中间是主菜右边是酒

左边是叉右边是刀和勺子横在前面的是吃甜食的叉和勺

中餐的上菜顺序:

凉菜;

热菜;

汤;

水果

西餐上菜的顺序:

开胃菜;

沙拉;

主菜;

甜点

中国人是吃完菜再喝汤;

西方人是一开始就喝汤

中餐规则:

茶壶嘴不能对着客人;

双手递茶酒

西餐规则:

1.吃饭时声音要小,嘴里有东西莫说话

2.咀嚼不出声

3.不能把盘子端起来吃

4.胳膊肘不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