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研究论文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8192419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研究论文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研究论文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研究论文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研究论文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研究论文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研究论文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研究论文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研究论文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研究论文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

 江泽民总书记曾经说过:

“21世纪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

21世纪对人才的要求不仅仅要有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学会生存,学会共同生活,学会与他人合作。

在实际工作中要想做好每一项工作及重大的科研项目,都需要方方面面的人才配合才能完成。

所以从小就要培养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的能力,与他人合作的意识。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作为三大学习方式之一的“合作学习”,自课改以来,已成为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

合作学习是指在学生独立学习,并对所学知识充分感知的基础上,通过讨论和互相帮助,共同解决问题。

它作为对传统教学组织形式的一种突破和补充,也越来越受到广大教师的关注和使用。

为此,我们有必要对合作学习做一些探讨。

一、合理安排小组活动

1、一定要准确把握教材,把握教材的科学体系和逻辑结构;

把握教材的重点内容和非重点内容;

把握教材的难点和疑点。

只有逐章、逐节、逐句钻深、钻透教材,才有可能掌握教材的主诣、主题和精神实质。

然后才能在终于教材和尊重教材的前提下,研究相关的学习策略、学习者策略,设计各种新颖的活动形式,使学生能够学得轻松、有趣。

2、小组合作活动要有明确的目的并具有可操作性。

3、小组合作活动要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为出发点,内容和方式要尽量真实。

4、小组合作活动要有利于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发展数学技能,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小组合作活动应积极促进数学学科和其他学科间的相互渗透和联系,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像能力、协作能力和创新精神等综合素质得到发展。

二、通过小组讨论式的合作学习,提高课堂效率。

在合作学习之前,教师首先要有一个估测:

提出的问题,有没有合作的必要。

对于那些学生能独立解决的问题,就不需安排合作学习。

只有那些学生一人不能独立解决的、并能最大限度发挥学生之间优势互补的问题,才有合作的价值。

具体操作中至少应注意这样几点:

1、分工明确。

让每一个学生在小组学习中都有事可做,发材料、做实验、记录、发言、总结、汇报等等都由不同的学生承担,使每人在小组学习中都有表现自己的机会,使每个成员都意识到自己是小组中不可或缺的一份子,让人人都成为小组学习的主人。

2、建立机制。

必须有意识的强化“学习小组”的集体荣誉感,让每个成员感到自己的行为会影响整组的学习结果,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别人的述说,尊重别人的意见,从而使组内出现“互动、互助、互勉、互进的局面。

3适时引导。

合作过程中学生活动相对分散,干扰因素相对增多,教师要成为学习小组的一员,参与学习活动,并通过提示、点拨、引导等形式,保证合作为提高课堂效率服务。

三、小组合作学习中值得注意的地方

  

(一)合作学习离不开教师的参与与指导

  著名特级教师斯霞曾说过;

“在我们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时候,也正是一部分学生趁机玩的时候,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我们的教师没有真正的参与到学生的学习活动中去。

”在提供小组讨论的信息材料时,教师是一位组织者,引导者。

在小组开展合作与交流时,教师又应该是一位参与者和合作者。

有时也根据学习任务的难度充当指导者,在内容、时间、学生的情绪等方面适时进行调控,以达到互相学习,互相提高的目的。

例如:

教学“商不变的性质”在学生掌握了商不变的性质后,出示一道讨论题:

(100÷

□)÷

(20÷

□),□里填几?

在小组间引发了一场唇枪舌战的争议。

一位学生说:

“根据商不变的性质,两个□里只要填相同的数,而这两个□都没有确定数,因此可以填任何相同的数。

”另一位学生反驳道:

“我不同意,如果□里填3,不能整除怎么办?

我们算不出结果,怎么知道商不变呢?

”这时,前一位学生仍振振有词,只可惜拿不出证据。

当小组中这几个同学争论不休时,旁边的一个同学也正玩的起劲。

这时,教师进行了恰当的引导:

“100÷

3,20÷

3虽不能整除,但一定会得到一个新数,只不过我们还没有学到。

等到你们学会了循环小数、分数的乘除之后,就自然明白了。

现在我们根据商不变的性质,□里填任何相同的数,你们觉得怎样呢?

”经过教师的一参与,全组的学生立刻会意,而在玩的哪个同学也被吸引了过来,加入了讨论的行列。

  

(二)小组合作学习中培养团体意识

  往往在教学中会碰到这样一些情况:

即在学生进行小组汇报时,站起来回答讨论结果的同学说:

“经过讨论,我认为这个问题是这样的…”等。

其实站起来回答问题的同学应该说:

“经过讨论,我们小组的结果是这样的…”,因为这个同学所回答的问题的结果是他们学习小组的成果,是大家群策群力的体现,是集体的智慧,是整个小组的意见,而不是个人的观点。

教师适当的加以纠正,学生在细小处养成了一种团体意识。

事实上通过合作学习,让每一个成员都有所参与,从而体会参与乐趣,分享成功。

  (三)合作中培养学生倾听的习惯

  合作讨论中发表自己的意见时,很多学生往往是一涌而上,你说你的,我说我的,到后来谁也不知说了什么。

因此合作时要训练和教会学生如何倾听别人的意见,如何把别人的意见归纳起来,怎样在别人意见的启发下完善和发展自己的观点,怎样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见,怎样大胆地提出自己的不同见解,鼓励学生开展争论和辩论,并以一种什么样的态度接受别人的正确意见。

在实际教学中,小学生往往不习惯听别人的发言,急于发表自己的观点。

因此,教师应参与到小组学习中去,引导学生学会倾听。

如《圆柱体侧面积》教学片段

教学行为

(第一次前后四人小组讨论)导入部分老师复习了圆柱的相关知识,在新授部分拿出圆柱体模型,让学生观察并提出:

要给这个圆柱体的侧面包上包装纸那要多大?

提完问题后,学生前面两人转身和后面的两人组成四人小组,有的学生很认真地说着自己的想法,然后教师让学生都停止,开始组织学生交流和汇报。

对话

师:

怎么办?

生:

剪曲面

怎么剪?

剪高;

垂直剪……

为什么剪高展开就是包装纸的面积?

生:

因为底面周长乘高师追问:

底面周长乘高是求的什么呢?

生:

是曲面的面积

师继续追问:

你是怎么知道底面周长乘高就是曲面的面积?

剪开是长方形。

场景观察

在刚才讨论的基础上,学生开始动手剪开曲面,并展示学生的作品。

老师问学生怎么剪的,生有的讲沿高剪;

有的说用尺子找,师追问怎么找?

生回答垂直,沿着高剪,师用模型边剪边示范。

(第二次四人小组讨论)师拿着刚剪好的圆柱体侧面和与之相同未剪的圆柱体,先让学生观察剪开的圆柱体侧面图与未剪开的图,然后以小黑板的形式出示了一下四个问题:

1、长方形的长等于圆柱的什么?

2、长方形的宽等于圆柱的什么?

3、展开后长方形纸的面积就是圆柱体的什么面积?

(四人小组很热烈的讨论着,大概5分钟后师让学生进行全班交流。

第一个问题答案是什么?

长方形的长等于圆柱的周长

你能演示给大家看吗?

(师指名一生演示)

谁再来一边演示一边说呢?

一生先指了指长方形的长,再指着圆柱的底面绕了一圈。

(师再次演示)

第二个问题答案是什么?

长方形的宽等于圆柱的高

为什么是高呢?

因为是沿着高剪的。

要知道长方形的面积就要知道什么?

长和宽,长方形的面积=长×

宽(师板书)

我们知道长是圆柱的周长,宽是高,长方形的面积就是圆柱的底面面积,那公式可以怎么写呢?

圆柱侧面积=底面面积×

高(师板书)

是不是每次都要把侧面积展开?

不要,只要知道底面面积和高就行

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内容:

圆柱体的侧面积(板书)

(第三次小组合作)教学了圆柱侧面积的基础上,教师提出:

同桌说说怎样求圆柱侧面积的推导过程。

交流后请学生说。

通过这次学习,学生除了知道了怎么求圆柱的侧面积的方法和公式外,他们还获得了合作的经验,它打破了课堂上学生个体学习之间的隔阂,给予他们更多的合作、交流机会,通过师生、生生的讨论交流,学生的思维得到碰撞,这都是有效讨论带来的硕果。

四、充分发挥教师作用

小组合作学习实际上是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赋予了更大的责任。

学生进行小组合作的时候,教师应该做些什么呢?

教师应对各个小组的合作学习进行现场的观察和介入,为他们提供及时有效的指导。

小组活动出现问题时,教师应及时进行干预和指导。

对小组的任务还不清楚时,教师要再耐心地向学生说明;

小组讨论偏离主题或讨论一时受阻时,教师应及时发现,及时制止,或为小组讨论提供及时的点拨,使小组讨论顺利开展……教师深入到小组中去,了解学生合作的效果,讨论的焦点,认知的进程等等,从而灵活地调整下一个教学环节。

如在教学《图形的认识》时,安排学生讨论:

生活中有哪些东西是我们学过的这几种形状的?

(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球)由于这个问题与生活接近,学生讨论得异常激烈。

我也来到他们中间倾听。

发现有几个小组在说到讲台桌上那个墨水盒时,都发生了争论,有的认为那是正方体的,有的则认为那是长方体的。

我特意观察了一下那个墨水盒,原来,墨水盒的正面是正方形,侧面则是一个长方形,严格来讲它应是长方体。

这个争论的出现,说明还有很大一部分孩子不能正确区别正方体和长方体。

于是我立即决定将原定的下一个有趣的游戏环节取消,改为再一次深入讲解正方体和长方体的区别,其间运用让学生观察、触摸、比较等形式。

最后学生们异口同声地说:

“这墨水瓶是一个长方体!

”教师及时从学生的讨论中去发现问题,及时调整教学环节,解决问题,让学生真正掌握知识,这才是教学的目的。

五、通过探究性学习提高课堂效率。

教师和学生是知识获取过程的共同参与者、知识的共同收集和分享者;

教师是这一节课的课题主任,学生与教师一起负责研究、发现、设计和建造。

在探究性学习过程中,教师先要让学生感受到问题的存在,对存在的问题进行筛选,将那些中等难度的、与学生旧知联系紧密的、具有探究价值的问题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学会利用各种原始数据去进行分析、思考,展开探索,提出假设,进而检验假设,得出结论。

在探究性学习过程中,教师还要为学生的知识建构提供充足的时间保障。

因为在学习者面对一个新问题时,必然先要求他们用自己的头脑独立思考,在有了一定的想法和努力方向之后,开始尝试用一些方法对该问题展开探索。

根据尝试后的结果,学习者还需准备自己在小组中需要交流的信息,必要时甚至要写出书面的提纲。

在探究性学习过程中,教师还要为学生的知识建构提供空间上的便利。

把孩子们编排成一些工作小组,从空间上给予一定的调整,孩子们会十分乐于彼此进行交流、倾听、解释、思考他人的观点以及自己进行反思,从而更有效地完成对知识的建构。

六、通过客观、公正、及时的评价提高效率。

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学习的过程。

要善待学生出现的错误,一旦发现学生的解题结果与标准答案不符,一定要引导学生说出解题思路,然后才能作出相关的评价。

对那些有错误,但又蕴涵创新思维的、不满足常规的解法,在指出不足的同时,也要充分鼓励,保护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新火花。

  总之,合作学习是在新课程理念下学生的一种重要学习方式。

有效的合作学习,能够唤醒学生沉睡的潜能,激活封存的记忆,开启幽闭的心智。

随着新课改向纵深发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已经成了一个战略性问题,这就要求每一位教师处理好创新与继承的关系,抛开形式主义的束缚和功利主义的诱惑,潜心钻研,勇于探索,最终有效的完成教学任务。

参考文献:

[1]谢仕进的《自主探索 

合作交流 

促进发展》、《小学数学教育》、2002年第8期。

[2]王结朝的《学生合作意识的培养》、《小学数学教育》、2003年第9期。

[3]魏亚明的《对合作学习的思考》、《小学数学教育》、2002年第6期。

[4]高清的《让合作学习走进小学数学课堂》、《小学数学教育》、2003年第6期。

[5]李伟的《小学数学合作学习有感》、《小学数学教育》、2004年第11期。

[6] 

顾徐达的《小学数学合作学习的探索》、《小学数学教育》2003年第1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