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13最后一次讲演 》两课时 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8210095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38.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13最后一次讲演 》两课时 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新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13最后一次讲演 》两课时 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新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13最后一次讲演 》两课时 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新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13最后一次讲演 》两课时 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新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13最后一次讲演 》两课时 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新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13最后一次讲演 》两课时 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13最后一次讲演 》两课时 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新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13最后一次讲演 》两课时 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13最后一次讲演 》两课时 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新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13最后一次讲演 》两课时 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1.阅读课下注释,了解背景,争取通过自己的揣摩,尝试模拟他的口吻进行演讲。

2.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今天,我们共同来学习闻一多先生的《最后一次讲演》,(板书课题及作者)。

闻一多先生是什么人?

他的这篇讲演是在什么情况下作的?

为什么说是“最后一次讲演”?

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本上的题注,准备回答问题。

(在引导学生阅读题注、回答问题的基础上,教师适当补充介绍时代背景)。

讲演词,也叫演讲词、演说词,它常在各种大型的群众集会或较为隆重的场合使用,而且讲话人所讲的都是些较为重大的问题或是讲话人就某个专门问题进行的论述。

讲演词具有宣传、鼓动和教育作用,它可以把讲演者的观点、主张与思想感情传达给听众及读者,使他们信服并在思想感情上产生共鸣。

二、作者简介

闻一多(1899-1946年),原名闻家骅,字友三,生于湖北黄冈市浠水县。

自幼爱好古典诗词和美术。

1912年考入北京清华学校,1919年五四运动中,积极参加学生运动。

1922年7月赴美留学。

年底出版与梁实秋合著的《冬夜草儿评论》,代表了闻一多早期对新诗的看法。

1925年5月回国,曾在北京艺术专科学校、武汉大学、清华大学、西南联大等学校任教。

1923年9月出版第一本新诗集《红烛》,1928年1月出版第二本诗集《死水》。

还著有《神话与诗》、《楚辞补校》,1944年加入中国民主同盟。

1946年7月15日在悼念李公朴先生的大会上,愤怒斥责国民党暗杀李公朴的罪行,发表了著名的《最后一次讲演》,当天下午即被国民党特务杀害。

三、文本链接

1.抗日战争胜利后美帝国主义和蒋介石反动政府内外勾结,疯狂策划反共反人民的内战,妄图使中国永远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

这种倒行逆施,自然遭到全国人民的反对,一个“反内战、反独裁”的爱国民主运动在全国范围内蓬勃兴起,国民党反动派冒天下之大不韪,一方面撕毁《停战协定》,派兵向解放区大举进攻,另一方面,在他们暂时统治的区域里制造白色恐怖,甚至采取暗杀手段疯狂镇压人民。

1946年7月11日,著名的爱国民主战士李公朴先生在昆明遇害。

7月15日,云南大学召开追悼李公朴先生的大会,闻一多先生主持了这次会议,会上由于混入了国民党特务分子,在李公朴夫人血泪控诉的过程中,他们毫无顾忌,说笑取闹,扰乱会场,使人们忍无可忍,当李夫人刚离开讲台,闻一多先生就拍案而起,满腔悲愤地发表了这篇讲演。

会后闻一多先生又到《民主周刊》社参加了记者招待会,在他离社返家途中,被特务分子暗杀了。

这篇讲演就成了他的“最后一次讲演”。

2.李公朴,江苏人。

青少年时便关心国家大事,五四运动时,在上海发起组织爱国团,“五卅”运动时任上海学联工人科科长,1926年到广州参加北伐军。

“四一二”政变后,愤然离开军队,“九一八”事变后,积极参加抗日救国运动,1938年到延安,抗日战争胜利后,他继续坚持战斗,积极从事民主和平运动。

1946年1月重庆“校场口血案”中被特务殴打伤,5月初到昆明,全国内战开始后,与闻一多积极发动“呼吁和平宣言”万人签名运动。

7月11日晚,于回家途中,被国民党反动派的特务杀害。

四、整体感知

快速朗读课文,扫除阅读障碍,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闻一多演讲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闻一多在李公朴的追悼会上,义正辞严地当众揭露、痛斥反动派的罪恶和卑劣,表达了对民主和平的坚定信心。

2.这篇演讲词有什么特色?

感情强烈,爱憎分明,富有战斗力和感染力。

3.这篇演讲稿表现了闻一多先生对李公朴烈士和爱国民主运动怎样的思想感情?

对国民党特务又是怎样的思想感情?

这篇讲演表现了闻一多先生强烈的爱憎感情。

对李公朴先生被暗杀十分悲痛,赞扬了李公朴先生和昆明人民,他们为争取民主和平献出宝贵生命是昆明无限的光荣,高度评价他们的斗争精神。

对国民党特务的罪恶行径质问、痛斥,面对面地揭露反动派的虚伪本性和险恶用心,指出反动派必然灭亡的可耻下场。

五、课文精读

方法:

教师提出问题,启发学生思考、讨论。

1.闻一多先生在讲演中一再痛斥敌人卑劣无耻,同学们说说它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表现在三个方面:

(1)李先生只不过说出和写出“一个没有失掉良心的中国人的话”就“竟遭此毒手”,可见敌人的卑劣无耻。

(2)“要打要杀”,“又不敢光明正大地来打来杀,而是偷偷摸摸地来暗杀”更见敌人的卑劣无耻。

(3)“杀死了人,又不敢承认,还要诬蔑人”,嫁祸于共产党以推其罪责,最是卑劣无耻。

2.与敌人卑劣无耻恰成对比的是李先生的光荣,李先生的光荣表现在什么地方?

为民主和平而献身,将会赢得更强大的革命力量。

3.作者是怎样揭露反动派的虚弱本质,指出反革命的末日来临的?

揭露——虚弱本质:

自己在恐怖、慌、害怕,指出——末日来临:

完了、快完了。

4.闻一多先生预言敌人“快完了”,人民一定胜利,有什么根据?

请从文章中找答案。

第一,他们这样疯狂地来制造恐怖,正是他们自己在慌!

在害怕!

自己制造恐怖,其实是他们自己在恐怖;

第二,杀死一个李公朴,会有千万个李公朴站起来;

第三,历史上没有一个反人民的势力不被人民毁灭的。

5.闻一多先生对进步青年提出了什么样的号召?

号召进步青年发扬云南光荣的历史,决不让反动派蛮横下去,完成争取民主和平的任务。

6.文末表达了闻一多先生怎样的斗争决心?

表达了义无反顾,随时准备献身的决心。

7.闻一多先生的遗愿,上一代青年人完成了,他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了一个崭新的世界,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同学们,我们新中国青年一代的任务又是什么呢?

怎样才能对得起革命先烈呢?

我们新中国的青年一代肩负着刻苦学习,掌握本领,开拓未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重任。

我们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警惕资本主义的“和平演变”,立志成才,报效祖国,这样才能无愧于为共和国的诞生而英勇斗争、光荣献身的无数革命先烈。

第二课时

一、复习提示

闻一多面对敌人的手枪拍案而起,体现了中国人威武不屈的骨气,令我们中华儿女敬佩不已。

那他拍案而起痛斥国民党反动派的言辞究竟有怎样的特点呢?

让我们继续聆听他那令人振聋发聩的讲演吧。

二、巩固理解

再读课文,进行研读探究。

1.第一自然段的中心是什么?

本篇的这个开头与平常一般的悼词有何不同?

第一自然段的中心是第一句话:

“这几天,大家晓得,在昆明出现了历史上最卑劣最无耻的事情!

闻先生讲演一开始就痛斥反动派,这是因为当时闻先生见到在追悼大会进行中特务无理取闹,搅扰会场,他忍无可忍,虽然事前从安全考虑没有安排闻先生讲话,他当即拍案而起,挺身走上讲台,喷发出胸中的怒火,倾吐出心中的激情。

这个开头不同于平常一般悼词开头之致哀或述亡者生平。

2.第五自然段的中心是什么?

作者是怎样展开演讲的?

本段的中心是:

“我们有这个信心:

人民的力量是要胜利的,真理是永远存在的。

围绕这个中心,先指出“我们的力量大得很,强得很!

”并列举事实证明。

然后又与世界和历史联系起来,用希特勒、墨索里尼为例,强调反人民的势力终会被人民毁灭,从而强调国民党反动派必败,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

3.思考:

闻一多先生批驳反动派用了什么样的语气?

鼓励有志青年勇往直前又用了什么样的语气?

提示:

(1)批驳反动派是语气强烈,情绪激动,表达对反动派的憎恨。

例如:

你站出来!

是好汉的站出来!

你出来讲!

凭什么要杀死李先生?

(2)鼓励有志青年时语气坚决,铿锵有力,表达对青年人的殷切希望以及必胜的信念。

历史赋予昆明的任务是争取民主和平,我们昆明的青年必须完成这任务!

4.讲演者在讲演中不断变换人称,这是为什么?

在讲演中使用的人称不断变换,对表达讲演者的思想感情起到了有力的配合作用。

对敌人正面指斥、揭露,用“你”“你们”,显示出讲演者的毫无畏惧;

向听众揭露敌人的罪行或揭穿他们的用心时,用“他们”,流露出讲演者极端的愤怒感情和轻蔑情绪。

鼓舞人们团结斗争时用“我们”,表现出讲演者与群众亲密战斗的感情。

特别是把“我们”与“你们”相连相对地使用时,更表达出讲演者感情的鲜明,立场的坚定。

三、文章脉络

第一部分(1~3自然段):

高度赞扬了李公朴先生和昆明人民为争取民主和平而斗争的精神,痛斥国民党反动派暗杀李公朴先生的罪行,揭露其虚伪的本性。

第二部分(4、5自然段):

剖析国民党反动派的虚弱本质,指出人民必胜,光明就在眼前。

第三部分(6~12自然段):

号召昆明人民发扬革命优良传统,坚持斗争,并表达自己为正义而献身的决心。

四、文章主旨

闻一多先生在这次即席讲演里,揭露并痛斥了反动派制造白色恐怖,无耻暗杀进步人士的卑鄙行径和罪行,揭示了反动派必败、真理必胜的历史规律。

鼓舞人民为争取民主和平而斗争的信心和勇气,表达了自己热爱祖国、为革命事业不惜献身的斗争精神。

五、写作特点

本文语言的口语,具有强烈的感情色彩。

其表现如下:

(1)运用近义词、反义词使感情色彩强烈。

如第一自然段中用“打”“杀”“暗杀”等近义词,揭露了敌人的暴行,使语言富于变化,表达了演讲者对特务暴行的憎恨。

第二自然段用“无耻”和“光荣”这对反义词,词义上的鲜明对比,增强了语言的感情色彩,表达了演讲者爱憎分明的感情。

第五自然段用“光明”和“黑暗”这对反义词,表明了演讲者冲破黑暗、争取光明的强烈思想感情。

(2)运用感叹句、反问句、递进句表达了强烈的感情。

如第四自然段“特务们,你们想想,你们还有几天?

你们完了,快完了!

”连用反问句和感叹句,指出了特务们的可耻下场,表达了强烈的憎恨感情。

第一自然段“为什么要打要杀,而且又不敢光明正大地来打来杀,而偷偷摸摸地来暗杀!

”用递进复句,步步紧逼,增强了揭露敌人的力量。

(3)运用反复、对比的修辞方法,使感情色彩强烈。

如第二自然段“无耻啊!

无耻啊!

这是某集团的无耻,恰是李先生的光荣!

”既用反复修辞方法揭露敌人的无耻,又用对比方法突出李公朴先生为进步事业而死的光荣。

第五自然段“你们杀死一个李公朴,会有千百万个李公朴站起来!

”用“一个”和“千百万”对比,突出人民的力量,打击敌人,对未来充满信心。

(4)运用语调抑扬顿挫的变化来表达感情色彩。

如第一自然段“有事实拿出来说啊!

(闻先生声音激动了)为什么要打要杀,……”第二自然段“凭什么要杀死李先生?

(厉声,……)”。

六、布置作业

完成《作业本》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讲演稿慷慨激昂,义正词严。

如果按照一般课文处理,本文的特色就要大打折扣。

怎么教读此文呢?

我选择了“小组合作,扮演角色,模拟讲话场景”的教学方法,效果很好,连平日不大学的几个学生也忍不住参与进来,同学们对此颇感兴趣,大家都很投入地扮演各自的角色。

课堂容量大,教学有难度。

但学生学习效果很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