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行导学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8248261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80.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琵琶行导学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琵琶行导学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琵琶行导学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琵琶行导学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琵琶行导学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琵琶行导学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琵琶行导学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琵琶行导学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琵琶行导学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琵琶行导学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琵琶行导学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琵琶行导学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琵琶行导学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琵琶行导学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琵琶行导学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琵琶行导学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琵琶行导学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琵琶行导学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琵琶行导学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回来以后,写下了著名的叙事长诗《琵琶行》。

2.背景资料

《琵琶行》作于唐宪宗元和十一年(公元816年)秋,时白居易四十五岁,任江州司马。

白居易在元和十年以前先是任左拾遗,后又任左赞善大夫。

元和十年六月,唐朝藩镇势力派刺客在长安街头刺死了宰相武元衡,刺伤了御史中丞裴度,朝野大哗。

藩镇势力在朝中的代言人又进一步提出要求罢免裴度,以安藩镇的“反侧”之心。

这时白居易挺身而出,坚决主张讨贼,认为否则国将不国。

白居易这种主张本来是对的,但因为他平素写讽喻诗得罪了许多朝廷的权贵,于是有人就说他官小位卑,擅越职分。

再加上有人给他罗织罪名,于是贬之为江州司马。

江州的州治在今江西省九江市。

司马是刺史的助手,听起来也像是不错,但实际上在中唐时期这个职位是专门安置“犯罪”官员的,是变相发配到某地去接受监督看管的。

这件事对白居易影响很大,是他思想变化的转折点,从此他早期的斗争锐气逐渐销磨,消极情绪日渐其多。

《琵琶行》作于他贬官到江州的第二年,作品借着叙述琵琶女的高超演技和她的凄凉身世,抒发了作者个人政治上受打击、遭贬斥的抑郁悲凄之情。

在这里,诗人把一个倡女视为自己的风尘知己,与她同病相怜,写人写己,哭己哭人,宦海的浮沉、生命的悲哀,全部融和为一体,因而使作品具有不同寻常的感染力。

诗前的小序介绍了长诗所述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琵琶女其人,和作者写作此诗的缘起,实际上它已经简单地概括了后面长诗的基本内容。

自主课堂

一、字音

湓(pé

n)铮(zhēng)贾(gǔ)悯(mǐn)徙(xǐ)谪(zhé

)荻(dí

)幽咽(yè

)虾蟆(há

ma)绡(xiāo)钿(dià

n)篦(bì

)春江花朝(zhāo)呕哑嘲哳(ōuyāzhāozhā)

二、实词

1.一词多义

①言

②命

③数

④暂

⑤拨

点拨

 ①名词,话/名词,字/动词,说 ②动词,吩咐,命令/动词,命名,题名 ③数词,几/名词,数量 ④副词,暂时/副词,一下子,忽然 ⑤动词,拨动/名词,拨子,弹奏弦乐所用的工具

2.古今异义

①明年秋,送客湓浦口。

古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今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因为长句,歌以赠之。

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整顿衣裳起敛容。

④老大嫁作商人妇。

⑤铁骑突出刀枪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凄凄不似向前声。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⑦如听仙乐耳暂明。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古义:

第二年。

今年的后一年。

②“因为”古义:

于是写

了。

连词,表示原因。

“长句”古义:

唐代习惯把七言诗叫做长句。

长句子。

③古义:

整理。

整治,治理。

④古义:

年纪大了。

排行第一的。

⑤古义:

突然冲出。

超出一般。

⑥古义:

刚才。

朝前面。

⑦古义:

突然,一下子。

暂时。

3.词类活用

①闻舟中夜弹琵琶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遂命酒:

③商人重利轻别离:

 ①时间名词作状语,在夜里;

②名词用作动词,摆酒;

③形容词“重”“轻”均带宾语,用作动词,看重,轻视。

二、虚词

1.于

2.为

 1.介词,引出动作的处所,译为“在”/介词,表示比较,译为“比”/介词,在被动句中引出动作的主动者 2.动词,做/动词,当作,作为/介词,给/动词,弹奏 

三、句式

1.送客湓浦口:

2.转徙于江湖间:

3.感斯人言:

4.本长安倡女:

5.使快弹数曲:

 1.省略句,省略虚词,于。

同时是倒装句,正常语序为:

于湓浦口送客。

2.倒装句,正常语序为:

于江湖间转徙。

3.被动句,意思是:

被这个人的话感动。

4.判断句。

本来是长安倡女。

5.省略句。

使其快弹数曲。

问题探究

1.阅读小序和第一段,说说这个小序和第一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①小序:

交代时间、地点、人物和故事梗概,概述歌女的悲凉身世,说明了写作的背景动因,并为全诗定下了凄切的感情基调。

②第一段:

“浔阳江头夜送客”,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

再用“枫叶荻花秋瑟瑟”渲染出一种悲凉的气氛,为全诗定下了基调。

“主人”四句,写饯别时的凄凉情景。

“举酒欲饮无管弦”,“醉不成欢惨将别”,一个“惨”字点出了凄凉环境。

最后借江边月影,烘托出主客相对无言,黯然神伤的心情。

“忽闻”两句对忽然传来的琵琶声悠然神往,从感情上由忧转喜,引起下文。

2.乐声描写是第二段中尤为精彩的部分,根据乐声的起伏、感情的变化,它可以分为几个小层次?

请结合文章试作分析。

 第二段乐声的描写可以分为三个小层次:

第一层:

诗人用了一连串的比喻描写乐声。

以“急雨”“私语”“大珠小珠落玉盘”三组比喻,描写乐声由急骤粗重而急促轻细,而纷繁清脆。

感情由悲愤而凄苦,而悲愤凄苦倾泻而出,达到演奏的第一个高潮。

第二层:

以“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三个比喻,描写乐声由上层纷繁清脆的高潮,转入婉转低回艰涩难通,低到无声,达到演奏的低潮。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这常被引用的名句,体现着诗人对“声暂歇”艺术效果的深刻感受和高度赞美,弹者已将听者带入乐声意境中去。

第三层:

用“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两个比喻描写突然发出的乐声不但雄壮,而且激越;

“四弦一声如裂帛”写出猛然煞住的乐声。

感情由激愤而凄厉。

这一层乐声在上层低潮中,奇峰突起,再掀高潮又戛然而止;

感情上由上层凄楚无声,转入激昂愤慨,恣肆奔腾,进而凄厉无尽,演奏在高潮中陡然结束。

这段乐声描写,运用一连串贴切形象的比喻,描写琵琶声声情并茂,恍如江潮迭涌,奇峰层出,不愧历来被誉为古典诗歌中描写乐声

的绝唱。

3.诗人为何发出“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慨叹呢?

结合全诗内容和白居易的生平来谈一谈。

 白居易与琵琶女有类似的遭遇,琵琶女“曲罢曾叫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昔日在京城可谓红极一时;

诗人29岁进士及第,后授翰林院学士,草拟诏书,参与国家机密,过去在朝廷也可以说是春风得意。

琵琶女年老色衰,本不是她自己的过错;

诗人惨遭贬官,原因是他正直敢言,同样不是自己的过错。

琵琶女晚年是“嫁作商人妇”而独自“守空船”;

诗人现时的处境是“谪居卧病浔阳城”“往往取酒还独倾”。

琵琶女与诗人有着完全相同的无奈和不完全相同的屈辱,琵琶女无意中拨动了诗人最敏感的心弦。

悲人,怜己;

伤人,伤己。

两重感伤交融一体,积累沉淀,悲怆满怀,忍不住泪洒青衫,发出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的千年浩叹。

4.如何评价琵琶女这一人物形象?

 琵琶女的身世是具有典型意义的悲剧,它概括了冷酷的封建社会中下层妇女,特别是歌女的不幸遭遇。

“梦啼妆泪红阑干”是对当时社会的强烈控诉。

但是诗人笔下的琵琶女不但没有认识到昔日卖笑承欢、醉生梦死的生活是一种被侮辱、被摧残的痛苦生涯,相反还抱着炫耀、追恋、惋惜的态度。

她只是悲叹红颜易老、繁华早逝,却没有从自己的不幸遭遇中得到觉

醒。

5.诗歌往往少不了风物的描写,同样,本诗歌前后贯穿了几处风物描写的文字。

这些风物有什么作用呢?

请结合具体内容简要分析。

 篇首的“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叙述了江东送客时的环境。

秋夜的江水、枫叶、荻花,构成清晰如画的意境,令人顿感秋凉袭身,传达出诗人凄凉愁惨的心情,为全诗奠定了感情基调。

“别时茫茫江浸月”,叙述别时景象,景中含情。

茫茫江水,溶溶月色,无不弥散着诗人的离愁别绪,仿佛诗人的心情融化其中,与自然风物有了感应。

“唯见江心秋月白”,写音乐结束时寂静的环境。

音乐结束,但其感情仍在扩散,一直渗入被秋月照亮的江心,又仿佛江心秋月也在为音乐中的感情所打动。

情景交融,烘托了音乐效果,形成令人回味的意境。

另外如“绕船月明江水寒”,写琵琶女独守空船时的环境,渲染了琵琶女冷落凄凉的心情;

“黄芦苦竹绕宅生”,写诗人的生活环境,渲染诗人被贬后的孤寂悲凉。

感悟总结

一、中心主旨

《琵琶行》是我国文学史上著名的长篇叙事诗,是白居易的代表作品之一。

诗人借一个年老色衰、漂泊江

湖的歌女形象,抒发自己沦落之感,发出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慨叹!

通过对被压迫、被蹂躏的弱女子的同情,反映、揭露封建社会对人才志士的打击和迫害。

二、写作特色

1.以喻写声。

把抽象无形的音乐变成形象可感的实体。

例如:

“大弦嘈嘈如急雨”(粗重急促);

“小弦切切如私语”(亲切细柔);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错落有致、清脆圆润);

“间关莺语花底滑”(婉转优美);

“幽咽泉流冰下难”(低沉凝涩);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激越雄壮、高亢激昂);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凄厉)。

2.侧面烘托。

写听众的反映,突出了琵琶曲感人的艺术效果。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

座中泣下谁最多

江州司马青衫湿。

3.曲中含情。

带着感情去描摹音乐也是本诗描摹音乐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

“未成曲调先有情”,“似诉平生不得志”,“说尽心中无限事”,“别有幽愁暗

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4.明暗线索。

本文运用明暗两条线索,扩大了写作空间,并且结构严谨。

歌女的遭遇、身世是一条明线,诗人的感受是一条暗线。

明线从具体现象反映主题,暗线则从事物的本质上来揭示主题。

也可以说是一条反映民间的变化,一条反映朝政动乱的变化。

一虚一实,虚实相连,使结构在严谨中见出错落。

三、结构图解

同是天涯沦落人

相逢何必曾相识

当堂检测

一、基础知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悯然(mǐn)     憔悴(qiá

ocuì

 湓浦口(fǔ)商贾云集(ɡǔ)

B.转徙(xǐ)迁谪(zhé

 铮铮然(zhēnɡ)东船西舫(fānɡ)

C.幽咽(yè

)铁骑(jì

 水浆迸(bè

nɡ)钿头银篦(bì

D.红绡(xiāo)阑干(lá

n)

 悄无言(qiāo)轻拢慢捻(niǎn)

答案 C解析 A项“浦”读pǔ。

B项“舫”读fǎnɡ。

D项“悄

”读qiǎo。

2.下列诗句中错别字最多的一项是(  )

A.间关鹰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B.冰泉冷瑟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C.沉吟放拔插弦中,整顿衣裳起脸容。

D.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

答案 C解析 A项鹰-莺。

B项瑟-涩。

C项拔-拨,脸-敛。

D项无错别字。

3.下列加点词释义有误的一项是(  )

A.明年(次于今年)      快弹(快速)

 长句(长诗)莫辞更坐(换座位)

B.左迁(贬官、降职)转徙(迁移)

 年长色衰(容貌)出官(〈京官〉外调)

C.暗问(悄悄的)耳暂明(突然,一下子)

 感斯人言(这)四弦一声(同时)

D.命酒(吩咐摆酒)声声思(悲,伤)

 乍破(突然)颜色故(衰老)

答案 A

解析 明年:

快:

畅快。

长句:

指七言诗,唐代的习惯说法。

更坐:

再坐下。

4.下列句中加点的“为”字,与例句中的“为”字词性不同的一项是(  )

例句:

初为《霓

裳》后《六幺》

A.委身为贾人妇B.因为长句

C.为君翻作《琵琶行》D.霓为衣兮风为马

答案 C解析 A、B、D三项与例句都为动词,读wé

i;

C项为介词,读wè

i。

5.默写。

(1)诗中写琵琶女内心的犹豫和被邀出场后神情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中生动描绘了琵琶女弹奏乐曲旋律的变化,其中用__________描绘曲调的婉转悠扬;

用__________比喻突然发出的乐声雄壮激越;

用__________比喻弦声愈来愈低沉以至于停顿。

(3)运用侧面烘托,说明船上的人们都沉浸在“余音绕梁”的境界中的诗句是:

答案 

(1)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2)间关莺语花底滑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冰泉冷涩弦凝绝

(3)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阅读下列文段,完成6~9题。

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

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

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

其间旦暮闻何物?

杜鹃啼

血猿哀鸣。

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

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难为听。

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

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

感我此言良久立,却坐促弦弦转急。

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

座中泣下谁最多?

6.对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又闻此语重唧唧(鸟叫声)

B.往往取酒还独倾(独自饮酒)

C.弦弦掩抑声声思(悲、伤)

D.为君翻作《琵琶行》(写作)

答案 A解析 “唧唧”意为“叹息声”。

7.与“却坐促弦弦转急”一句中“却”的意义相同的是(  )

A.却匈奴七百余里

B.相如因持璧却立

C.却看妻子愁何在

D.试问

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答案 B解析 B项和例句均为“后退”意。

A项击退,C项回头,D项但是。

8.后来人们用“江州司马青衫湿”形容什么?

答案 “青衫”,黑色单衣,唐代官职低的服装为青黑色,后人常

用“司马青衫”来形容悲伤凄切的情感。

9.“座中泣下谁最多?

”请问白居易为什么在一个素不相识的琵琶女面前泪洒青衫?

答案 诗人泪洒青衫,源于感动和愤慨。

诗人早年才华横溢,誉满天下,因直言敢谏,被诬被贬,沦落天涯,听琵琶女弹奏和自诉身世后,顿生“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感慨。

诗人的这“千古一泪”既反映出一个封建士大夫对沦落天涯的歌女如此看重的民主思想,又反映了作者对被压迫妇女的同情和尊重,抒发了自己被排挤、遭贬谪的郁愤悲苦之情。

二、文本阅读读下面文字下列问题。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

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

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1、在琵琶女演奏之前诗人先写她的调弦动作和神情这有什么作用?

2、这节诗中运用了大量的比喻来描写琵琶乐曲,请按乐曲的表现特点的不同填空。

“大弦嘈嘈如急雨”表现了乐声的

“小弦切切如私语”表现了乐声的

“间关莺语花底滑”表现了乐声的

“幽”咽泉流冰下难”表现了乐声的。

3、这部分对音乐的描写十分成功,请谈一谈比喻的修辞手法在其中产生的艺术效果。

4、这节诗用“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结尾你觉得有什么作用?

三、课堂延伸

1、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下列问题。

《李凭箜篌引》

李贺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注:

此诗大约作于元和六年(811)至元和八年,当时,李贺在京城长安,任奉礼郎。

李凭是梨园弟子,因善弹箜篌,名噪一时。

“天子一日一回见,王侯将相立马迎”,身价之高,似乎远远超过盛唐时期的著名歌手李龟年。

他的精湛技艺,受到

诗人们的热情赞赏。

李贺此篇想象丰富,设色瑰丽,艺术感染力很强。

清人方扶南把它与白居易的《琵琶行》、韩愈的《听颖师弹琴》相提并论,推许为“摹写声音至文”(见方扶南《李长吉诗集批注》卷一)。

(1)江娥,就是湘妃,传说中的湘水女神。

在斑竹林中悲啼洒泪,为舜的去世而悲痛欲绝。

(2)十二门的百姓。

唐代的都城长安方圆70多里,呈正方形四面每面三门,共十二门。

人们陶醉在美妙的弦乐声中,连深秋时节的风寒露冷也感觉不到。

请分析本诗的艺术手法。

2、(2004年天津)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听蜀僧濬弹琴

李白

蜀僧抱绿绮①,西下峨眉峰。

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

客心洗流水②,余响入霜钟③。

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

【注】①绿绮:

古代名琴。

②流水:

借用“高山流水”典故。

③霜钟:

《山海经·

中山经》载,丰山有九钟,霜降而鸣。

(1)诗的第二联中“一挥手”和“万壑松”分别表现了什么?

(2)结合全诗谈谈你对第四联“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的理解。

3、依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两句话,要求使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

梅花在冰天雪地的季节吐蕾,意在教导我们:

学会坚强;

昙花于万籁俱寂的深夜绽放,意在提醒我们:

不要张扬。

【写作素材】

点点空白,悠悠情思

千载兴衰风雨,你,静静地伫立于万千苍生之上,仰天长望,惟有无字碑留下了你的慨叹。

抚摸着那凹凹凸凸的碑身,沧桑而感慨。

你,只是略略扬起那时柔时刚的嘴角。

此时,风,依旧凛冽,苍穹依旧浩渺,你无语,碑无字,却完整地记下了你的不凡。

青史依旧为你长流,在那看似空白的无字碑上,却无限延伸着你,那个唐朝女皇的博大与智慧。

……十分灵动,十分深沉,空白的妙处就在于将有限的山水湖月,有限的喜怒哀愁,幻化出许多无限的思维碰撞。

琵琶女“此时无声胜有声”,引得那个江州司马青衫湿。

何等契

合,不需过多的倾诉,那一瞬间,也许我们也会穿越百年时空,仿佛面前坐着个抱着琵琶潸然泪下的女子。

同情、哀愁、凄清、柔美,这一切无限的情思,又岂是那几个字所能表现的?

智者总是在有意无意之间,给人们一点空间,给人们一点空白。

那个部分,才是人人共有的财富;

那份空白,才会巧妙将不同的人,不同的事如穿针引线般串联起来。

在空白中,我们与历史对话,与先哲交流,留点空白给自己,给别人,这是思想上的跃进,境界上的提升

琵琶行之父母有情(湖南10年高考满分作文)

孩子是父母爱的结晶,是由爱情转为亲情的结点。

于是,我的爸妈便将我视作上帝赐予他们的天使。

在母亲的肚子宫殿里,我开始了家庭教育的第一课。

听轻音乐,做有氧体操,嘿嘿,都是我的必修课。

在温暖亲切的环境下,我快乐地成长着。

  [大弦嘈嘈如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