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八年级数学下册193 2 第1课时 菱形的性质同步练习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8289746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12.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沪科版八年级数学下册193 2 第1课时 菱形的性质同步练习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沪科版八年级数学下册193 2 第1课时 菱形的性质同步练习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沪科版八年级数学下册193 2 第1课时 菱形的性质同步练习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沪科版八年级数学下册193 2 第1课时 菱形的性质同步练习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沪科版八年级数学下册193 2 第1课时 菱形的性质同步练习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沪科版八年级数学下册193 2 第1课时 菱形的性质同步练习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沪科版八年级数学下册193 2 第1课时 菱形的性质同步练习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沪科版八年级数学下册193 2 第1课时 菱形的性质同步练习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沪科版八年级数学下册193 2 第1课时 菱形的性质同步练习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沪科版八年级数学下册193 2 第1课时 菱形的性质同步练习Word文档格式.docx

《沪科版八年级数学下册193 2 第1课时 菱形的性质同步练习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沪科版八年级数学下册193 2 第1课时 菱形的性质同步练习Word文档格式.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沪科版八年级数学下册193 2 第1课时 菱形的性质同步练习Word文档格式.docx

图3

A.

B.10

C.12D.

6.如图4,在边长为10的菱形ABCD中,P为CD上一点,BP⊥CD,连接AP,若DP=4,则AP的长为(  )

图4

A.12B.2

C.14D.2

二、填空题

7.如图5,菱形ABCD的周长是8cm,则AB的长是    cm. 

图5

8.如图6是根据四边形的不稳定性制作的边长为15cm的可活动的菱形衣架,若墙上两钉子间的距离为AB=BC=15cm,则∠1的度数为    . 

图6

9.[2019·

广西]如图7,在菱形ABCD中,对角线AC,BD交于点O,过点A作AH⊥BC于点H,已知BO=4,S菱形ABCD=24,则AH=    . 

图7

10.如图8,菱形ABCD中,AC交BD于点O,DE⊥BC于点E,连接OE.若∠ABC=140°

则∠OED的度数为    . 

图8

11.如图9,已知菱形ABCD的两条对角线长分别为6和8,M,N分别是边BC,CD的中点,P是对角线BD上一动点,则PM+PN的最小值为   . 

图9

三、解答题

12.[2019·

百色]如图10,菱形ABCD中,作BE⊥AD,CF⊥AB,分别交AD,AB的延长线于点E,F.

(1)求证:

AE=BF;

(2)若点E恰好是AD的中点,AB=2,求BD的长.

图10

 

13.如图11,四边形ABCD是菱形,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且AB=2.

(1)求菱形ABCD的周长;

(2)若AC=2,求BD的长.

图11

14.如图12,在菱形ABCD中,P是边AB上的一个动点(不与点A,B重合),连接DP交对角线AC于点E,连接BE.

∠APD=∠EBC;

(2)若∠DAB=60°

则当点P运动到什么位置时,△ADP的面积等于菱形ABCD面积的

?

并说明理由.

图12

15.如图13,在Rt△ABC中,∠BAC=90°

D是BC的中点,E是AD的中点,过点A作AF∥BC交BE的延长线于点F,连接CF.

△AEF≌△DEB;

(2)若AC=4,AB=5,求四边形ADCF的面积.

图13

答案

1.[解析]C 对角线相等是矩形具有的性质,菱形不一定具有,故A错误;

对角线互相平分是菱形和矩形共有的性质,故B错误;

对角线互相垂直是菱形具有的性质,矩形不一定具有,故C正确;

邻边互相垂直是矩形具有的性质,菱形不一定具有,故D错误.故选C.

2.[答案]D

3.[解析]A ∵四边形ABCD为菱形,∴BC=

=5,且O为BD的中点.又∵E为CD的中点,∴OE为△BCD的中位线,∴OE=

BC=2.5,故选A.

4.[解析]A ∵四边形ABCD为菱形,∴AD∥BC,AD=AB,∴∠A+∠ABC=180°

∴∠A=180°

-120°

=60°

∴△ABD为等边三角形,∴BD=AB=2.故选A.

5.[解析]A 连接AC交BD于点O.

∵四边形ABCD是菱形,

∴OA=OC=

AC,OB=

BD=12,AC⊥BD,

∴∠AOB=90°

∴OA=

=

=5,

∴AC=10.

∵菱形的面积=AB·

CE=

AC·

BD,

即13×

×

10×

24,

解得CE=

.

故选A.

6.[解析]D ∵四边形ABCD是菱形,

∴AB=BC=CD=AD=10,AB∥CD.

∵PD=4,

∴PC=6.

∵BP⊥CD,

∴BP⊥AB,

∴∠CPB=∠ABP=90°

在Rt△PCB中,∵∠CPB=90°

PC=6,BC=10,∴PB=

=8.

在Rt△ABP中,∵∠ABP=90°

AB=10,PB=8,∴PA=

=2

故选D.

7.[答案]2

[解析]∵四边形ABCD是菱形,∴AB=BC=CD=DA,∴4AB=8cm,∴AB=2cm.

8.[答案]120°

9.[答案]

10.[答案]20°

[解析]因为四边形ABCD是菱形,所以BD平分∠ABC,OD=OB,所以∠DBC=

∠ABC=70°

.因为DE⊥BC于点E,O为BD的中点,所以OE=OB,所以∠OEB=∠OBE=70°

所以∠OED=90°

-70°

=20°

11.[答案]5

[解析]作点M关于BD的对称点Q,则Q为AB的中点.连接NQ,交BD于点P,此时PM+PN的值最小.连接AC交BD于点O,求出OC,OB的长,根据勾股定理求出BC的长,证出PM+PN的最小值=QN=BC,即可得出答案.

12.解:

(1)证明:

∴AB=BC,AD∥BC,

∴∠A=∠CBF.

∵BE⊥AD,CF⊥AB,

∴∠AEB=∠BFC=90°

∴△AEB≌△BFC,

∴AE=BF.

(2)∵E是AD的中点,且BE⊥AD,

∴直线BE为AD的垂直平分线,

∴BD=AB=2.

13.解:

(1)∵四边形ABCD是菱形,AB=2,

∴AB=BC=CD=DA=2,

∴菱形ABCD的周长=2×

4=8.

(2)∵四边形ABCD是菱形,AC=2,AB=2,

∴AC⊥BD,AO=1,BD=2OB,

∴BO=

∴BD=2

14.解:

∴AB∥DC,AB=BC=DC=AD,CA平分∠BCD,∴∠BCE=∠DCE.

又∵CE=CE,∴△BCE≌△DCE,

∴∠EBC=∠EDC.

∵AB∥DC,∴∠APD=∠EDC,

∴∠APD=∠EBC.

(2)当点P运动到AB边的中点时,S△ADP=

S菱形ABCD.

理由:

连接DB.

∵∠DAB=60°

AD=AB,

∴△ABD是等边三角形.

∵P是AB边的中点,∴DP⊥AB,

∴S△ADP=

AP·

DP,S菱形ABCD=AB·

DP.

∵AP=

AB,

AB·

DP=

15.解:

∵AF∥BC,

∴∠AFE=∠DBE.

∵E是AD的中点,

∴AE=DE.

在△AEF和△DEB中,

∴△AEF≌△DEB(AAS).

(2)连接DF.由

(1)知,△AEF≌△DEB,则AF=DB.

∵D是BC的中点,∴DB=DC,∴AF=DC.

又∵AF∥BC,∴四边形ADCF和四边形ABDF都是平行四边形,

∴DF=AB=5.

∵∠BAC=90°

D是BC的中点,

∴AD=DC=

BC,

∴四边形ADCF是菱形,

∴S四边形ADCF=

DF=

5=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