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专题2网上教学活动文本1105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830352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54 大小:55.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汉语专题2网上教学活动文本1105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汉语专题2网上教学活动文本1105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汉语专题2网上教学活动文本1105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汉语专题2网上教学活动文本1105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汉语专题2网上教学活动文本1105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汉语专题2网上教学活动文本1105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4页
汉语专题2网上教学活动文本1105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4页
汉语专题2网上教学活动文本1105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4页
汉语专题2网上教学活动文本1105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4页
汉语专题2网上教学活动文本1105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4页
汉语专题2网上教学活动文本1105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4页
汉语专题2网上教学活动文本1105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4页
汉语专题2网上教学活动文本1105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4页
汉语专题2网上教学活动文本1105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4页
汉语专题2网上教学活动文本1105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4页
汉语专题2网上教学活动文本1105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4页
汉语专题2网上教学活动文本1105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4页
汉语专题2网上教学活动文本1105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4页
汉语专题2网上教学活动文本1105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4页
汉语专题2网上教学活动文本1105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4页
亲,该文档总共5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汉语专题2网上教学活动文本1105Word文档格式.docx

《汉语专题2网上教学活动文本1105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汉语专题2网上教学活动文本1105Word文档格式.docx(5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汉语专题2网上教学活动文本1105Word文档格式.docx

因此,我们这门课程的教学要求和考试方式与古代汉语有所不同。

要学好古代汉语知识教程,首先要了解的这一点。

请记住下面这两句话:

教学要求:

熟悉这门课程讲授的知识。

考试方式:

开卷考试。

要根据这两句话来安排学习。

如何学好《古代汉语知识教程》

(2)

很多同学都问,如何学好这门课程?

所谓“学好”,一个基本标准就是顺利通过考试,因此我们先谈考试。

一.试题的类型、特点、考试的方式

1.试题的类型和特点

现在先看一份曾经考过的试卷:

一、解释下列名词(10分):

1.古隶

2.会意字

3.平水韵

4.本原词

5.使动动词

二、简要回答下列问题(共30分):

1.教材所说的“汉字可以径称之为表意文字”与西洋学者认为汉字是表意文字的概念有什么不同?

2.汉字字体的演变大约经历了那些阶段,各个阶段的特点是什么?

3.《中原音韵》韵母系统跟《切韵》之间的重大差别是什么?

4.通名和专名的关系有哪几种情况?

5.遗传义素对分析词义变化有什么意义?

6.充任状语的自指化谓词性成分有几种类型?

三、用汉语拼音注出下列《广韵》反切的被切字的现代普通话读音(4分)

雨元切方问切

许斤切乌感切

四.解释下列加线词的句中义和今义,并说明古今的意义发生了什么变化,如果有区别字,也请写出:

(14分)

1.是何祥也?

吉凶安在?

(《左传•僖公十六年》)

2.边伯之宫近于王宫,王取之。

(《左传•庄公十九年》)

3.取妻如之何?

必告父母。

(《诗经•齐风•南山》)

4.冬日则饮汤,夏日则饮水。

(《孟子•告子上》)

5.虽疏食菜羹,必祭。

(《论语•乡党》)

6.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

(《战国策•齐策》)

7.董狐,古之良史也。

(《左传•宣公二年》)

五.说明下列句中的词类活用(原来是什么词,活用作什么,什么意义):

(10分):

1.左右欲兵之。

(《史记•伯夷列传》

2.晋侯饮(yì

n)赵盾酒。

3.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论语•季氏》)

4.不如小决使道,不如吾闻而药之也。

(《左传•襄公三十一年》)

六.指出下列句中的名词状语并说明其作用(8分):

1.少时,一狼迳去。

其一犬坐于前。

(《聊斋志异•狼》)

2.以千百就尽之卒,战百万日滋之师。

(韩愈《张中丞传后叙》)

3.群臣有后应者,臣请剑斩之。

(《汉书•霍光传》)

4.余年少,父事张耳,两人相与为刎颈之交。

(《史记•张耳陈余列传》

七.说明下列句中加线的词的词性、在句中的意义和语法作用:

(10分)

1.夫物之不齐,物之情也。

或相倍蓰,或相什伯,或相千万。

(《孟子•滕文公上》)

2.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为政》)

3.秦人,其生民也陿厄,其使民也酷烈。

(《荀子•议兵》)

4.因其富厚,交通王侯。

(《汉书•食货志上》)

5.晋公子重耳之及于难也,晋人伐诸蒲城。

(《左传•僖公十三年》)

八、标点和翻译古文(14分):

原文:

邹忌八尺有余身体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我孰与徐公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我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试卷题目有六种类型:

一、简要回答下列问题(共20分):

二、说明下列诗的韵脚和韵部:

(4分)

三.解释下列黑体字在句中的意义:

四.说明下列句中的词类活用(原来是什么词,活用作什么,什么意义):

五.指出下列句中的宾语前置并说明其类型(10分):

六、翻译下列古文(46分):

一、

题目有如下特点:

1.题目考察的知识有两大类,一是知识性的,比如解释名词、简答题就是知识性的;

二是分析语言现象的,比如解释加点的词语。

2.目涉及面广,覆盖了文字、词汇、语法、语音四个方面。

3.目比较细密。

这八道大题除了第八道以外,都是由若干小题组成的。

而这些小题既有名词概念,又有语言实例。

答案的依据就是《古代汉语知识教程》。

不同的学术观点可以在学习时讨论,但回答问题则要以教材为依据,至少首先要说明教材的观点。

这样考试的目的,就是看对《古代汉语知识教程》的理解和掌握的情况。

什么叫掌握,如果是闭卷考试,那“掌握”的意思就是把答案装进脑子里。

但这门课程是开卷考试,“掌握”的意思就是能够知道在哪里可以找到答案。

换句话说,就是熟悉教材。

因此,我在这里特别要强调,一定要理解考试方式带来的学习方式的变化,这样可以事半功倍,否则就会事倍功半。

如何学好《古代汉语知识教程》(3)

二.学习要求

学习要求就是一句话:

扎扎实实地透彻理解和熟悉教材的内容。

什么叫扎扎实实?

所谓扎扎实实就是学习教材时不要一目十行,而是要逐字逐句地学习。

尤其要注意重要的知识点和各种例证。

比如音韵部分“反切的系联”中讲到了反切系联的方法,我们不能仅仅知道“反切的原理是:

把反切上字的声母跟反切下字的韵母和声调相结合,合成另外一个音节,就是被切字的读音。

它的前提是:

反切上字跟被切字的声母相同,反切下字的韵母和声调跟被切字相同。

”对教材中讲到的“被切字是零声母时,反切上字必须是零声母字,但是介音不一定跟被切字一致,被切字的介音还要凭切下字来决定。

”等问题也要掌握,否则你就无法运用反切的原理来拼出字音。

再比如例证。

如果要求解释“近臣谏,远臣谤。

”中“谤”的意思,回答不出来就说明学习不扎实,因为这些都是教材中讲解过的。

什么叫透彻理解?

所谓透彻理解,就是能够从各个角度理解教材所讲授的知识,而不是死记硬背。

比如,教材文字部分中讲到“春秋晚期以后,金文中出现一些美术字体,一是故意将笔划拉长,甚或作曲折宛转之势。

这种曲折宛转不是按物体的形态“随体诘诎”,增强形象性,而是故作姿态。

”如果问:

“金文中出现一些美术字体和象形字有什么区别?

”那么至少应该知道“金文中美术字体的曲折宛转不是按物体的形态“随体诘诎”,而是故作姿态。

象形字是按物体的形态“随体诘诎。

”这样学习教材就是我们所说的“透彻理解”而不是死记硬背。

什么叫“熟练掌握”?

最起码的要求是知道知识点在教材中的位置。

比如看到“金文字体与甲骨文有什么不同”这道题目,你就应该知道它在教材的第几章第几节。

当然,这也不需要死记硬背,只要学习教材时做好笔记,把重要的名词概念以及重要问题做个索引就行了。

如何学好《古代汉语知识教程》(4)

三.学习方法

1.熟悉教材

2.做好索引

3.有条件的利用网上资源

4.做好期末复习中的练习题

1、2、3、4可结合起来。

如何结合?

在辅导帖子中已经提出问题,在教材中找答案。

四.需要注意的问题:

1.在学习教材《古汉代语知识教程》的同时注意与《古代汉语》文选的学习结合起来。

2.自始至终要以理解和掌握《古汉代语知识教程》为主,为准。

不要过多地扩展或深化,也不要纠缠学术上有不同意见或与《古代汉语》教材意见不一致的问题。

3.要善于提出问题和回答问题。

我们在网上辅导中提出一些问题,可以作为个人对教材熟悉程度的测试。

由于对古代汉语比较生疏,很多同学总担心考试过不了关。

其实,只要认真、扎实地学好教材,透彻理解和熟练掌握教材内容(至少要熟悉教材所讲授的知识点的位置),顺利通过考试应该是不成问题的。

文字部分重点问题

(1)

文字部分一共五章,讲述汉字的性质、产生、字形结构及发展演变的基本知识,主要注意掌握相关的知识和概念,同时注意理解和掌握教材所举的例证。

简答题:

第一章汉字的产生

1.什么是文字?

2.什么是结绳?

什么是契刻?

什么是八卦?

它们和文字的产生有什么关系?

3.什么是文字画?

文字画的作用是什么?

为什么说文字画还不是文字?

4.什么是图画文字?

图画文和文字画的区别是什么?

5.为什么说大汶口期的陶器刻划符号是文字了?

6.文字的产生和逐步成熟与社会历史的进程是什么关系?

7.为什么说殷商后期的甲骨文是很成熟的汉字体系?

8.如何判断一种文字的性质?

9.为什么说文字体系没有高级阶段与低级阶段之分,没有优劣之分?

10.为什么汉字没有演变成拼音文字?

能不能用行政命令的手段把汉字改成拼音文字?

11.为什么说汉字是表意文字?

12.教材所说的“汉字可以径称之为表意文字”与西洋学者认为汉字是表意文字的概念有什么不同?

13.为什么说要想抛弃汉字的表意体系,用表音文字去取代它,是完全没有必要的,也是行不通的?

第二章汉字的字体演变

1.秦书八体的名称和各体的含义是什么?

2.秦书八体是如何分类的?

3.大篆的名称始见于哪里?

4.什么是籀文?

籀文和大篆是什么关系?

5.汉字字体的演变大约经历了那些阶段,各个阶段的特点是什么?

6.为什么说从小篆到隶书,是字体变化最大的一次,是古文字变为今文字的转折点?

7.什么是楷书?

什么是草书?

什么是行书?

8.什么是甲骨文?

什么是甲骨卜辞?

王懿荣和甲骨学有什么关系?

9.每一片完整的卜辞记载的内容有哪几个方面,各方面的名称是什么?

10.卜辞记录的行款主要有哪些?

11.从字的形体上看,甲骨文主要有哪些特点?

12.甲骨文分几个时期?

13.研究甲骨文的重要著作有哪些?

14.什么是金文?

什么是钟鼎文?

15.最早搜集研究金文的著作是什么?

16.金文字体有什么特点?

17.金文字体与甲骨文有什么不同?

18.春秋晚期以后金文中出现的美术字体有什么特点?

这些字体主要流行在什么地区的国家?

19.什么是秦系文字?

其特点是什么?

20.什么是石鼓文?

21.石鼓文、小篆与西周金文有什么关系?

22.为什么说小篆不是李斯创造的?

李斯对文字所作的整理主要有哪些?

23.六国文字有什么特点?

24.什么是隶书?

隶书是如何产生的?

25.古隶和今隶有什么区别?

26.隶书对篆书字形结构的改造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27.“隶定”和“隶变”有什么不同?

28.什么是草书?

广义草书和狭义草书的概念有什么区别?

29.说明楷书和今隶的异同。

30.行书是怎样产生的?

行书有什么特点?

第三章汉字的字形结构

1.什么是六书?

2.说明汉儒对六书的说明的异同?

3.清代学者戴震对六书是造字之本提出质疑的根据是什么?

他提出了什么理论?

对后世有什么影响?

4.唐兰为什么提出“三书说”?

5.说明唐兰、陈梦家、刘又辛的三书说的异同。

6.什么是象形字?

7.如何分析象形字?

(注意掌握教材分析的象形字)

8.什么是指事字?

与象形字、会意字有什么不同?

9.什么是会意字?

会意字有哪些类型,特点是什么?

10.如何判断会意字?

11.什么是形声字?

12.形声字的出现有什么意义?

13.如何认识声旁的表意作用?

第四章汉字的应用和发展

1.什么是假借?

2.什么是本字?

什么是假借字?

什么是假借义?

什么是通假字?

3.为什么说没有本字的假借,在文字产生的早期是一种重要的形式?

4.没有本字的假借,在其应用和发展过程中,主要有哪些情况?

5.从假借字被借去表示的词的数目看,假借又可以分为几类?

6.构成假借字的条件是什么?

7.假借与引申有什么区别?

8.字义与词义有什么区别?

9.汉字在发展中为什么会出现分化的现象?

10.汉字的分别字主要有哪些情况?

11.什么是古今字?

古今字是怎样产生的?

12.汉字的简化主要有哪些方式?

13.为什么说汉字简化要有一定限度,不能一味简化,越简越好?

14.什么是异体字?

异体字与古今字有什么不同?

15.异体字构成方式有哪些?

第五章汉字的历史贡献

1.如何认识汉字的历史贡献?

2.为什么说汉字促进了汉民族共同语的形成和稳定,巩固了中华民族的团结和统一?

3.汉字书写为什么能成为一种艺术?

文字部分重点问题

(2)

重要名词概念:

文字画图画文字仓颉字符甲骨文甲骨卜辞金文钟鼎文秦书八体大篆小篆刻符虫书摹印署书殳书隶书古文奇字佐书缪篆鸟虫书籀文楷书真书正书草书章草今草狂草行书石鼓文古隶隶定六书三书四体二用

本字假借字假借义古今字

文字部分重点问题提示

(1)

第一章汉字的产生和性质

第一节.汉字的产生

关于汉字的产生,主要注意掌握以下问题:

一.字产生与发展的原因。

随着人类生活的日益丰富和复杂化,有声语言受到时间和空间的制约,越来越显出它的局限性。

为了克服有声语言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局限,人类最终创制了记录有声语言的视觉符号系统——文字。

随着物质财富有了剩余,社会对财富的占有也出现了差距,于是出现了阶级分化,人类进入奴隶制社会。

奴隶主阶级强烈需要使用文字来管理国家。

在这种情况下,文字快速发展起来,逐步趋于完善和成熟。

二.结绳、契刻和八卦与汉字起源的关系。

原始人类曾采用各种实物辅助手段(其中最重要的是结绳和契刻)帮助记忆。

中国古代还有八卦,有人认为它是文字的起源。

这种看法是没有根据的。

八卦是一套符号系统,这些符号是巫人用来占卜吉凶的算筹的各种排列方式,用来象征世上的各种事物。

八卦的产生远在文字产生之后,甚至是在文字相当发达的时候。

八卦不是文字,与文字没有关系。

三.图画与文字起源。

文字起源本于图画。

文字画通过画面表达画者的思想意图,具有辅助记事和交际的作用。

但文字画没有跟语言发生直接的对应关系,它没有固定的读音,看画的人可以用各自所操的语言去解读。

所以文字画不是文字。

四.文字画与图画文字。

文字画进一步发展,经过相当长的时间,形成图画文字。

图画文字是文字的雏形,或者称作原始文字。

它与有声语言有直接联系,它记录了语言中词的声音和意义。

五.石器时期陶器上刻画的符号的类型及其特点。

两种类型:

一类是在仰韶文化时期的西安半坡遗址等发现的,一类是在大汶口文化时期陵阳河遗址等发现的。

对仰韶半坡文化的刻画符号的认识主要有两种意见。

郭沫若认为是具有文字性质的符号。

裘锡圭认为只是一些记号,这些记号跟象形为基础的古汉字不是一个系统,但他们对古汉字的形成有一定的影响,古汉字的数字就是从那里吸收来的。

对大汶口文化主要刻划符号的认识:

(1)唐兰的观点:

他们是已经进步的文字。

(2)于省吾的观点:

是原始文字由发生而日趋发展的时期。

(3)裘锡圭的观点及其变化:

起初认为跟古汉字一脉相承,是原始文字。

后来认为把这些符号看作原始文字根据不足。

可以看作是原始文字的先驱。

(4)教材的观点:

大汶口期的陶器刻划符号是目前所发现的最早的汉字。

一是它具有与甲骨金文一样的象形意味;

二是它已经出现合体会意字,三是不同的地方有共同的形体,显然是的残缺。

这说明这个字形在不同的地域已经固定化。

文字部分重点问题提示

(2)

第二节、汉字的性质

关于汉字的性质主要掌握以下问题:

一.如何判定一种文字的类型。

文字的类型,是由构成这种文字的字符的特点来决定的。

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字符的特点,以判定这种文字所属的类型。

(1)从字符的表意、表音作用来划分,文字可以分为象形文字、表意文字、表音文字;

(2)从字符与语言中各要素的关系来划分,文字可以分为句意文字、表词文字、语素文字、音节文字、音素文字(字母文字)。

二.构成汉字的三种字符。

构成汉字的三种字符是:

表意字符、表音字符、记号。

从汉字字符的性质看,主要是表意字符和表音字符,某些记号字本来也是从表意字和表音字变化来的。

表音字符又大多含有意义,因此汉字可以称之为意音文字。

三.教材所说的“表意文字”的概念与西洋学者所用的“表意文字”的概念有什么不同。

西洋学者所用的表意文字的概念是用来贬低汉字的,他们认为汉字是表意文字,是文字发展的低级阶段的一种形态。

我们则认为表音、表意是文字发展的两个不同方向。

西洋学者的文字发展阶段论是以研究印欧语的文字体系为标准而得出的结论,不是一般文字的发展规律。

四.汉字文字体系的形成。

汉字是一种成熟的完善的文字体系,这种文字体系在商代后期甲骨文时代已经基本形成,周秦之交已经完全形成。

汉字是适应汉语的需要而产生的。

汉语是一种非黏着的孤立型语,或称作单音节语,它的结构单位本身没有语法的变化。

汉语的音节,与印欧语不同,是直接与意义相联系,是表意的语音单位,汉民族语音感知单位是声韵调而不是音素,声韵调是能够区别意义的。

汉语的这种语言结构特点决定了汉字的性质。

独立形成的文字体系如古埃及文字、两河流域的楔形文字、汉字,都是以表意为主的意音文字。

古埃及圣书文字和楔形文字,后来都消亡了。

汉字不但没有消亡,而且一直沿着固有的方向发展,突出其表意功能。

发展成熟完善的表意文字体系,所以,要想抛弃汉字的表意体系,用表音文字去取代它,是完全没有必要的,也是行不通的。

关于汉字的性质或类型既是一个比较大的理论问题,同时也是具有实际意义的现实问题。

比如西方学者的观点对中国学者有什么影响,对现代汉字的发展演变有什么影响等等就是很实际的问题。

学习的时候首先要理解教材的基本观点,同时应该注意理论联系实际,通过研究,对这个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

文字部分重点问题提示(3)

这章涉及的基本概念比较多,学习时要注意掌握以下问题。

一.秦书八体及其分类方法。

各体名称的涵义。

秦书八体是:

大篆、小篆、刻符、虫书、摹印、署书、殳书、隶书。

这八种字体,是从两个不同的角度来分类的。

大篆、小篆、隶书是汉字发展不同时期的字体,而刻符、虫书、摹印、署书、殳书是不同用途的特殊字体。

刻符是刻在符契上的文字;

虫书又叫鸟虫书,是用于旗幡上的文字,笔画屈曲细长有如鸟虫;

摹印是印章上的文字;

署书是用于封检签署的文字;

殳书是兵器上的文字。

这几种字体的基础都是篆书,只是在形体上加些艺术色彩而已。

二.新莽时代的“六书”及各书的涵义或用途。

新莽时代的“六书”是:

一曰古文,孔子壁中书也;

二曰奇字,即古文而异者也;

三曰篆书,即小篆也;

四曰佐书,即秦隶书;

五曰缪篆,所以摹印也;

六曰鸟虫书,所以书幡信也。

三.大篆与小篆。

大篆的名称始见于汉书艺文志。

小篆是用以区别于大篆,指秦始皇书同文字,向全国推行的一种字体。

四.汉字字体演变的阶段及其特点

汉字字体演变有三个阶段:

1、从甲骨文金文到小篆。

2、从小篆变为隶书。

3、从隶书变为楷书。

各个阶段的特点是:

1.骨文、金文更接近图画的写实象形,而小篆笔划圆转规整,逐渐与物形疏远。

甲骨文刀刻的痕迹明显,金文则铸型肥厚,它们形体比较随意,笔画少的字占的地方小,笔画多的字占的地方大,小篆形体整齐,笔画多少都占一格。

2.小篆到隶书,是字体变化最大的一次,是古文字变为今文字的转折点。

小篆的字形结构被打破,象形意味淡薄,符号性加强。

小篆的圆转笔势到隶书一般变为方折及横、撇、捺等笔画。

小篆变为隶书,现代文字笔画的基本格局已经形成。

3.隶书到楷书,除用笔有些变化,字体结构基本没有什么变化。

第一节。

甲骨文。

1.甲骨文的发现及其意义

甲骨文(又叫甲骨卜辞)是目前所知道的最早的汉字体系。

甲指龟甲,骨指兽骨。

甲骨文即指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

甲骨文是在1899年被金石学家王懿荣偶然发现的。

从此甲骨文得到广泛注意,收集、考释甲骨文一时形成风气,通过甲骨文研究古代社会历史开拓了史学的新领域。

出现了一门新兴的学科——甲骨学。

2.完整的甲骨卜辞记载的内容、行款的特点,识读教材中举的例子。

每一片完整的卜辞,大概记载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占卜的日期和占卜人,称作“叙辞”;

二是要占卜的事,称为“命辞”;

三是审视兆纹,作出吉凶的判断,称作“占辞”;

四是事后应验的情况,称作“验辞”。

3.为什么说甲骨文已是成熟的成体系的文字,

甲骨文已是成熟的成体系的文字,其基本字形是象形字,不过有相当数量的假借字,这些假借字也是借用象形字的字形去表示一个同音词,这个字与词的关系是借音。

同时又有近五分之一的形声字,既表意又表音,这是汉字后来的发展方向。

4.甲骨文形体的特点。

从字的形体上看,甲骨文主要的特点是:

(1)象形程度比较高,接近图画文字。

(2)字体不规范。

主要表现在:

有的字方位可以颠倒;

一个字可以有若干不同的形体;

偏旁可以不同。

5.董作宾《甲骨文断代研究例》将甲骨文分为五个时期,盘庚、小辛、小乙、武丁为第一期,祖庚、祖甲为第二期,廪辛、康丁为第三期,武乙、文丁为第四期,帝乙、帝辛(纣)为第五期。

6.甲骨文研究的几部著作的特点

刘锷的《铁云藏龟》是第一部著录甲骨文的书,孙诒让的《契文举例》是第一部考释甲骨文的书。

于省吾的《甲骨文字诂林》是考释方面集大成的著作,郭沫若主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