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综合开发农业部专项安徽省南陵县食用菌良种生产及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究报告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8312966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55 大小:55.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业综合开发农业部专项安徽省南陵县食用菌良种生产及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究报告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农业综合开发农业部专项安徽省南陵县食用菌良种生产及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究报告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农业综合开发农业部专项安徽省南陵县食用菌良种生产及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究报告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农业综合开发农业部专项安徽省南陵县食用菌良种生产及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究报告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农业综合开发农业部专项安徽省南陵县食用菌良种生产及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究报告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农业综合开发农业部专项安徽省南陵县食用菌良种生产及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究报告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5页
农业综合开发农业部专项安徽省南陵县食用菌良种生产及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究报告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5页
农业综合开发农业部专项安徽省南陵县食用菌良种生产及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究报告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5页
农业综合开发农业部专项安徽省南陵县食用菌良种生产及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究报告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5页
农业综合开发农业部专项安徽省南陵县食用菌良种生产及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究报告Word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5页
农业综合开发农业部专项安徽省南陵县食用菌良种生产及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究报告Word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5页
农业综合开发农业部专项安徽省南陵县食用菌良种生产及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究报告Word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5页
农业综合开发农业部专项安徽省南陵县食用菌良种生产及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究报告Word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5页
农业综合开发农业部专项安徽省南陵县食用菌良种生产及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究报告Word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5页
农业综合开发农业部专项安徽省南陵县食用菌良种生产及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究报告Word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5页
农业综合开发农业部专项安徽省南陵县食用菌良种生产及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究报告Word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5页
农业综合开发农业部专项安徽省南陵县食用菌良种生产及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究报告Word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5页
农业综合开发农业部专项安徽省南陵县食用菌良种生产及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究报告Word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5页
农业综合开发农业部专项安徽省南陵县食用菌良种生产及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究报告Word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5页
农业综合开发农业部专项安徽省南陵县食用菌良种生产及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究报告Word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5页
亲,该文档总共5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农业综合开发农业部专项安徽省南陵县食用菌良种生产及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究报告Word下载.docx

《农业综合开发农业部专项安徽省南陵县食用菌良种生产及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究报告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业综合开发农业部专项安徽省南陵县食用菌良种生产及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究报告Word下载.docx(5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农业综合开发农业部专项安徽省南陵县食用菌良种生产及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究报告Word下载.docx

一、项目建设背景......一.…............。

...............5

二、项目区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现状…。

.....................6

三、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及目的意义.………...。

.............8

第三章建设条件............。

..........................13

一、项目区概况.…......………............….......13

二、项目实施的有利条件...………............…...….14

三、主要障碍因素及解决方案…………..…...……….16

第四章建设单位基本情况………………....……….17

一、建设单位简介.…....…….…..............…一..17

二、研发能力………………………………….…18

三、企业财务状况……..………。

...........…....…19

第五章市场分析与销售方案…………...…..。

……...20

一、市场分析一............….........................20

二、产品市场及销售方案……………...….……。

.….21

三、销售策略和营销模式....。

…..........................21

四、销售队伍和销售网络建设。

……….................…22

第六章项目建设方案…………………。

..…….….23

一、建设任务和规模…….………...........…....…23

二、项目规划和布局….....……….....。

.....….。

.…23

三、生产技术方案及工艺流程…一.……..…..……..…25

四、项目建设标准和具体建设内容……..........…....…26

五、项目实施进度安排….7.….…一。

.........…...…29

第七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30

一、投资估算依据.......................................30

二、项目建设投资估算........。

.........................30

三、资金来源和筹措.................。

...................31

四、资金使用和管理.....................................31

五、运行管理及维护.............…。

...........。

....。

...32

第八章财务评价.....……....….….….。

.....33

一、财务评价依据...............…....。

....33

二、销售收入和销售税金及附加估算….……..…..。

......33

三、总成本及经营成本估算.…...…...……...........一33

四、财务效益分析........…...…..。

….…........….34

五、不确定性分析(双孢蘑菇生产)………………….….34

六、财务评价结论..........….…….……。

.......一..35

第九章环境影响评价……….……………......….37

一、环境影响.,j.…。

..….………….……....….…37

二、环境保护与治理措施......………………........。

.37

三、环保部门意见….…………….………...…….38

第十章农业产业化经营与农民增收效果评价..…...........39

一、农业产业化经营...…...……….……...一....…39

二、农民增收……………..……………………..40

三、其它社会影响..。

...................….......。

.....40

第十一章项目组织与管理.........…..……............41

一、组织机构与职能划分.........。

..…。

.…....。

........41

二、项目经营管理模式。

......…..…………...........41

三、经营管理措施................…....................41

四、技术培训.....一..。

...................。

.......。

..43

五、劳动保护与安全卫生….....。

..………...........。

第十二章可行性研究结论与建议…………….。

.….....44

一、可行性研究结论。

一….……………….…..。

.…44

二、问题与建议.......................。

...............。

.44

安徽省2O07年农业综合开发农业部专项项目

南陵县食用菌良种生产及示范基地建设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总论

一、项目提要

1、项目名称:

2、建设性质:

扩建

3、项目建设单位:

安徽芜湖东源集团有限公司

法人代表:

汪廷才

所有制形式:

有限责任公司

4、建设地点:

许镇镇

建设规模:

年产双孢蘑菇菌种100万瓶,满足100万m2的基地生产用种;

建立周年化生产示范基地种植面积6000m2。

标准化生产基地种植面积8.6万m2。

,年产优质双孢蘑菇1100吨。

建设期限:

一年

建设内容:

新建年产100万瓶的制种厂,新建菌种培养房

3000m2、接种室lOOm2,周年化生产示范基地建设面积1500m2,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建筑面积14500m2(钢架大棚4500m2,竹木大棚10000m2)。

5、项目申报单位:

南陵县农业委员会

负责人:

王玉春

6、投资规模及资金构成:

项目拟总投资562万元,其中申请中央财政200万元,地方财政配套100万元(其中省级配套80万元),企业自筹262万元。

7、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1)达产年的产量:

菌种100万瓶,双孢蘑菇1100吨。

(2)销售收入:

740.4万元

(3)年平均销售收入:

(4)年总成本:

542.5万元

(5)年利润:

132.59万元

(6)投资利润率:

23.6%

(7)内部收益率:

19.16%

(8)财务净现值:

1293.33万元

(9)静态投资回收期:

4.2年

8、项目辐射范围及带动能力

项目建成达产后,可以充分利用本县优越的自然资源,劳动力资源及食用菌加工技术、市场营销、企业管理等优势,组织农民发展食用菌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进一步壮大食用菌产业。

食用菌制种可吸纳300人短期就业,周年化生产可吸纳20人长年就业,人均年工资增加0.6万元;

生产基地可吸纳劳动力250人,菇农人均增加收入2000元。

项目建成后,不仅带动全县,还可辐射周边宣城、安庆、

巢湖、铜陵、马鞍山等地发展双孢蘑菇生产,提高种植水平,

使本地双孢蘑菇生产再上新台阶。

二、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1、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

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发[2006]1号);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3、安徽省人民政府《安徽省“十一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规划(2006—2010年)》

4、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关于扶持多种经营项目的有关政策;

5、《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

6、国家现行政策、法规及有关设计规范;

7、《南陵县“十一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规划(2006—201O年)》;

8、南陵县《关于进一步壮大食用菌产业的意见》。

三、综合评价和论证结论

1、综合评价

本项目利用南陵县优越的自然资源和发达的双孢蘑菇生产条件以及食用菌加工技术、市场营销、企业管理等优势,与县食用菌技术协会密切合作,向农民供应优质菌种,发展食用菌生产,建立标准化生产基地,进一步壮大食用菌产业。

产品经精深加工,大部分出口,市场前景非常广阔。

项目建设将进一步提高我县食用菌种植的科技含量,解决由于菌种生产工艺落后,长期制约我县食用菌产业扩大的瓶颈问题。

项目建设顺应了当前国际蔬菜市场的发展趋势,符合国家产业政策。

2、论证结论

本项目设计科学,工艺先进,经济指标合理,科技含量高,各项指标均高于行业标准,项目的建设可充分发挥该企业自身优势和当地的资源优势,推动当地蘑菇等种植业的发展,提高农民收入,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并能为当地提供一定的就业岗位,为社会减轻一定的就业压力,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及生态效益。

因此,本项目建设必要的、可行的。

四、存在问题与建议

1、鉴于工程正在建设的紧迫性,要求各级政府尽快评审

立项。

2、评审通过后,相关优惠政策及配套资金及时足额到位。

3、通过“龙头+基地”的方式联结农户,充分发挥了龙

头企业的示范带头作用,对增加公司和农民的收入有着重要的

作用。

建议以上部门给于资金支持。

第二章项目背景及必要性

一、项目建设背景:

本项目建设符合国家现行政策、法规及有关设计规范。

顺应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和省政府任海深常务副省长在调研南陵蘑菇产业发展时的讲话精神“南陵县农业产业化发展规划、南陵县委、县政府《关于进二步壮大食用菌产业的意见》、《南陵县2006年食用菌产业发展工作意见》等。

食用菌被公认为绿色食品、是一种具有营养和保健功效的

食品。

目前,我国食用菌产业发展趋势,一是南菌北移,食用菌产业从总体上由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转移;

二是向反季节

生产方向发展;

三是向名贵食用菌方向发展。

我县发展食用菌

产业比较优势明显:

(1)恰逢产业转移的机遇期;

(2)区位优势明

显;

(3)离大中城市近,便于抢占市场;

(4)资源丰富生产蘑菇所需要稻草、毛竹等资源充足;

(5)经济效益可观。

按目前的产

量和价格计算,一个标准蘑菇大棚(1O00平方米)年纯收入为

1.5万元以上,是种植水稻的数倍乃至数十倍;

(6)基础较好通

过数年的发展,我县已有一批菇农掌握了食用菌种植技术,建

立了一支从事食用菌加工销售的农民经纪人队伍,特别在九发

股份落户我县后,为推动我县食用菌产业上规模、上档次,进

行周年化生产创造了良好的机遇。

我县食用菌品种主要有双孢

菇、香菇、平菇、木耳、灵芝、金针菇等,2005年已达15O

万m2(袋、棒)。

蘑菇鲜货在苏、浙、沪及本省周边大中城市

市场占有率已达3O%以上,尤其是南京市市场占有率高达70%以上,2005年食用菌直接产值近0.5亿元,加工后的产值达1.5亿元左右,直接利润0.25亿元。

从事食用菌生产、加工、运输、销售的约有O.6万人。

实施这一循环经济示范片(户)工程,能合理有效地利用我县每年生产农作物秸秆、稻草等。

仅2005年,全县就消耗和利用稻草37500吨、棉籽壳200吨、畜禽粪3000吨、树椴、锯木屑1800吨、其它植物秸秆、生物垃圾2000吨,仅在稻草一项上就可增收900余万元,大大促进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县域循环经济发展。

二、项目区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现状

南陵县委、县政府明确提出将优质米、蘑菇确定为我县两大主导产业。

优质米产业化经营水平全省领先,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生产水平较高。

“十五”期间广全县年均水稻种植面积69.4万亩,占粮食作物面积83.2%,稻谷总产28.96万吨,占粮食总产95%,水稻商品量17万吨以上,商品率59%。

2004-2005年,由于国家大力发展粮食生产的政策支持,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积极性,水稻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高。

水稻种植面积年均76.6万亩,比2000年增加12.8万亩,增幅达2O%;

单产437公斤,比2000年增加57公斤,增长15%;

总产33.47万吨,比2000年增加9.19万吨,增长37.9%。

二是优质稻安全生产与品牌建设稳步推进。

东源集团在籍山镇建立了100OO亩绿色食品生产基地,兴农优质米公司。

在云里镇建立了3OOO亩无公害水稻生产基地,在许镇镇建立寸10000亩绿色食品生产基地,雄发米业公司在许镇镇林都圩建立了5万亩生产基地。

县稻米产业协会申报了弋江、许镇、籍山镇30万亩无公害水稻生产基地认定、注册了“南陵大米”集体商标,“云谷贡"

、“云谷堂’’、“陵贡”、“景红"

、“乡下人”一等商标正式注册,“小丫山”、“文平”、“冬兰”、“老农夫”、“水龙湖”、“小格里”等商标受理公示。

东源集团“云谷贡”标二粳米获省名牌农产品称号。

全国劳动模范程太平同志培育的优质新品种皖稻143填补了我省早、晚稻兼用型水稻育种的空白。

三是大米加工与销售长足发展。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县共有大米加工厂200余家,年加工能力100多万吨,实际加工量5O多万吨。

年产10OOO吨以上的厂家15家左右,有8家左右生产品牌大米。

拥有日产100吨成套加工设备的厂家25家左右,有色选设备的8家,有烘干设备的2家。

优质稻马坝小占是南陵独有的畅销品种,每年种植面积10万亩左右,总产4万吨以上,产品畅销珠江三角洲及周边大中城市。

我县双孢菇生产起步于1994年,规模由小到大,逐步发

展,金县发展食用菌生产及产业化经营的长效机制已经建立。

2OO1年全县双孢菇种植面积为14.3万平方米,2005年已迅速扩大到15O万m。

蘑菇鲜货在苏、浙、沪及本省周边大中城市市场占有率已达3O%以上,尤其是在南京市市场占有率高达70%以上,2005年食用菌直接产值近O.5亿元,加工后的产值达1.5亿元左右,直接利润O.25亿元。

从事食用菌生产、加工、运输、销售的约有O.6万人。

2005年种植双孢菇消耗稻草37500吨,仅此一项就可增收9O0余万元;

双孢菇收获后,培养基是极好的有机肥源;

双孢菇加工后的下脚料,经处理后既可作为水产和畜禽养殖的饲料添加剂,又可用于生产沼气。

同时,畜禽的粪便也可用来种植双孢菇。

通过这样的循环利用,我县食用菌.(双孢菇)产业形成了生态产业链条,提高了农业资源的综合利用率,大大促进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县域循环经济发展。

2O04年,山东九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投资1.2亿元,在南陵工业园区内建立了大型蘑菇加工基地,为东源集团食用菌良种生产及示范基地建设项目的实施创造了更加有利的外部环境。

三、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及目的意义

1、发挥优势农产品战略,要求发展蘑菇产业

双孢蘑菇为食用菌主要品种,食用菌属微生物范畴,其产

品营养丰富,味道鲜美,早已被国内外.公认为低脂肪高蛋白质

的优质食品。

随着未来食品朝营养保健无污染方向发展,食用

菌产业已成为二十一世纪的新兴产业。

我国是世界上栽培食用

菌最古老的国家,春秋时代的《周礼》到后魏的((齐民要术》,

至元代王祯的《农奔》等,均有食用菌栽培的详细记载。

食用

菌悠久种植历史的上下传承,使我国食用菌在品种发源,品种

数量和区域范围上,占有不可比拟的优势。

据有关资料分析,

从2O0O年起,我国食用菌年产量6OO万吨以上,年均产值22O亿元以上,年出口5O万吨左右,出口创汇7O亿美元左右,我国已成为世界食用菌第一生产大国和出口大国。

目前我国从事食用菌生产的有2000万人,年总产值超过茶业和蚕业,居农业生产第六位,排在粮、棉、油、果、糖之后,成为我国农业经济中项重要产业。

2001年11月,我国已正式加入WTO,为参与国际食用菌市场竞争提供了更宽广的舞台。

食用菌属于园艺蔬菜生产,其产品比我国粮棉油产品参与国际竞争,更具有成本优势和价格优势。

食用菌产品是劳动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结合产品,劳动力成本直接决定着产业的优势有无,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生产成本低廉,使产品优势通过成本和价格凸现出来。

据有关资料分析,我国食用菌产品价格大体相当于国际市场的1/3,生产成本普遍低于其它主产国,生产总成本是欧美国家的35%,是日本的3O%,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和廉价的劳动成本将会在今后相当长时间处于有利地位。

发展食用菌产业有利于发挥自己的潜在优势,把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对增加出口创汇,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需要发展蘑菇产业

“农业人多,人均耕地少,资源相对不足”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如何根据这一现实,扬长避短,壮大农业,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在南陵县发展食用菌一蘑菇生产,有着十分深远和现实的意义。

一是节约土地,耕地利用率高。

蘑菇实行菇棚叠层立体种

植,同平面可种植7—1O层,占用耕地少,比种植传统粮棉油

提高土地利用率7—1O倍,同时还可以吸纳较多的劳动力,促

使农业生产由粮棉油类土地密集型向劳动密集型发展。

二是利用资源,农副产品利用率高;

蘑菇生产原料主要为稻草、谷壳等,据测算:

生产1公斤鲜蘑菇可利用稻草2.5公斤,谷壳0.3公斤,而稻草、谷壳通常只作劣质燃料或丢弃浪费,通过生产蘑菇将这些农副产品下脚料综合利用变废为宝,促使农业生产由资源消耗型向资源利用型发展。

三是延长产业链,增加产品附加值。

鲜蘑菇是一个初级产

品,可以直接上市,但更重要的是可以通过生产盐渍菇、蘑菇

罐头、蘑菇酱油等高级产品,延长加粗产业链,增加产品附加

值,促使传统农业的自给自足型、粗放型向商品型和集约型发

展。

3、农民增加经济收入,需要发展蘑菇产业

党的“十六大"

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中

共中央、国务院《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

设的若干意见》强调要求,大力调整农业结构,千方百计增加

农民收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新阶段农村的中心工作。

全面实现小康日标,重点在农业,难点在农村,焦点在农民。

近几年,南陵大多数地区的粮棉油生产,在市场农业的形势下,

承受着自然灾害风险和产品市场风险双重压力,单位面积产出

低,农民普遍存在增收困难的问题。

大力调整农业结构,发展

高效经济作物,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已成为提高农业效益,

增加农民收入的当务之急。

南陵县许镇镇近几年通过引进蘑菇种植新技术,开发蘑菇产业,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骄人业绩,2005年蘑菇种植人均增收2200元。

通过种植大户调查,户平均创收1万元达95%以上,人平均年增收在4OOO元左右,是种植传统粮棉油收入的9.5倍,农民尝到了从未有过的增收甜头。

项目区发展蘑菇产业是南陵农村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

4、资源综合开发利用,需要发展蘑菇产业

南陵是农业大县,全县耕地面积5O.1万亩,现阶段大面

积仍以粮棉油为主,粮棉油副产品资源丰富,作为生产蘑菇主

要原料的稻草、谷壳、饼粕年均达45.1万吨,可为兴办食用菌产业、发展蘑菇生产奠定可靠的物质基础。

同时生产蘑菇后的废培养料和菇蒂可作肥料还田。

生产蘑菇后的废培养料主要成份是稻草、谷壳和残存肥料等,经过了两次发酵过程,分解充分,是一种含有多营养元素的优质有机肥料。

据测定:

蘑菇废弃培养料有机质含量75%,100公斤废麟料含纯N1.1公斤,P2O51.9公斤,K202.4公斤,折合尿素2.4公斤、过磷酸钙13.6公斤、氯化钾4公斤,同时还含有一定量的硼、钼、锰等微量元素。

将生产蘑菇废料作为农田肥料,可为农业生产开辟良好的肥源,增产节支作用将十分明显。

发展蘑菇生产既可以利用农副产品资源,又可开发生物有机肥料,综合利用价值高。

5、提高人们生活质量,需要发展蘑菇产业

食用菌风味独特,营养丰富,味道鲜美,被人们赞誉为“植物性食品顶峰”,自古以来列为皇室贡品,宫廷佳肴。

食用菌含有高蛋白质,低醋肪和人体必需的氨基酸,矿物质,维生素等营养成份,并富含有一般蔬菜缺乏的亮氨酸,赖氨酸,苏氨酸和蛋氨酸等8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

它具有四大医疗保健作用:

一是能降低胆固醇;

二是增强免疫功能;

三是抑制肿瘤;

四是有抗衰老功能。

鲜蘑菇蛋白质含量高达8.5%,2公斤蘑菇相当于1公斤牛肉,蛋白质含量高;

低脂肪,脂肪含量仅为2%,为猪肉的1/16;

维生素全面,人日均吃鲜蘑菇100克即可满足全部维生素的需求,中老年常吃蘑菇能增强肌体抵抗力,起到防病保健的作用。

蘑菇生产还具有病虫少、农药使用少的特点,其产品无污染,食用安全,无毒无副作用,在日益增强保健意识的今天,备受消费者青睐。

随着社会的进步,广大城乡居民要提高生活质量,膳食,消费离不开食用菌食品,商品化社会需要蘑菇专业化生产,食用菌食品的有效供给,对改善人们物质生活,提高身体素质,将会发挥积极的作用。

综上所述,本项目建设将充分利用项目企业的生产优势,充分利用本地的资源优势,顺应国际市场发展需求,进一步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

第三章建设条件

一、项目区概况

1、地理位置及区域范围

南陵置县于西汉,有两千余年历史。

历来以生产水稻为主,

是我国四大米市之一一芜湖的重要粮仓。

被农业部先后确定

为“七五”全国优质米基地、“八五"

全国商品粮基地县和全国500个粮棉大县之一。

南陵县位于长江中下游以南,安徽省东南部,地跨东经117。

57、43”至118。

3O’54∥,北纬3O。

38,27,至31。

10’42∥,东西经差33’11∥,南北纬差32,15,,。

全县南北长56.9公里,东西宽约51.4公里,总面积1263.7平方公里。

东和东北隔长江支流青弋江与宣城市、芜湖县相望,北靠繁昌,西接铜陵,南和西南与泾县、青阳毗连。

耕地面积50.14万亩,其中水田46.23万亩,旱地3.91万亩。

辖8个镇,159个村委会。

总人口54.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8万人,乡村户数14.8万户,农业劳动力28.5万人。

2005年,全县实现国内生产总值32:

5亿元,财政收入2.4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940元。

2、项目关联产业的发展现状:

食用菌生产逐渐由发达地

区逐步向欠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