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练习专题六+文言文阅读12+Word版含答案doc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831535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9.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练习专题六+文言文阅读12+Word版含答案doc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练习专题六+文言文阅读12+Word版含答案doc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练习专题六+文言文阅读12+Word版含答案doc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练习专题六+文言文阅读12+Word版含答案doc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练习专题六+文言文阅读12+Word版含答案doc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练习专题六+文言文阅读12+Word版含答案doc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练习专题六+文言文阅读12+Word版含答案doc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练习专题六+文言文阅读12+Word版含答案doc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练习专题六+文言文阅读12+Word版含答案doc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练习专题六+文言文阅读12+Word版含答案doc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练习专题六+文言文阅读12+Word版含答案doc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练习专题六+文言文阅读12+Word版含答案doc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练习专题六+文言文阅读12+Word版含答案doc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练习专题六+文言文阅读12+Word版含答案doc文档格式.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练习专题六+文言文阅读12+Word版含答案doc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练习专题六+文言文阅读12+Word版含答案doc文档格式.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练习专题六+文言文阅读12+Word版含答案doc文档格式.docx

 ④〔越绋〕指不受私丧的限制,在丧期参加祭祀天地社稷的典礼。

 ⑤〔禘〕一种盛大祭祀。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荆襄之间/沿汉上下/膏腴之田七百余里/若选良将领/部曲镇之/招集流亡/务农种谷/寇来则御/寇去则耕/不过三年/兵食自足/

B.荆襄之间/沿汉上下/膏腴之田七百余里/若选良将领/部曲镇之/招集流亡/务农种谷/寇来则御寇/去则耕不过三年/兵食自足/

C.荆襄之间/沿汉上下/膏腴之田七百余里/若选良将领部曲镇之/招集流亡/务农种谷/寇来则御寇/去则耕不过三年/兵食自足/

D.荆襄之间/沿汉上下/膏腴之田七百余里/若选良将领部曲镇之/招集流亡/务农种谷/寇来则御/寇去则耕/不过三年/兵食自足/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参知政事,唐初开始出现参知政事职衔,宋代曾成为常设官职,职权、礼遇相当于副宰相。

B.河南,宋代将全国划分为若干个行省,河南是其中之一,地域与现在的河南省相当。

C.经筵,指汉唐以来帝王为研习经史而专门设立的御前讲席,宋代开始称经筵。

D.《公羊传》是我国古代阐释《春秋》的著作,相传为战国时齐人公羊高所著。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朱震学识渊博,为官清正廉洁,著名学者胡安国非常器重他,将他推荐给宋高宗,但朱震以身体有病为由,没有接受宋高宗的征召。

B.赵鼎入朝担任参知政事,向皇上推荐了朱震,皇上召见朱震并听了他的对答后很高兴,提拔他担任祠部员外郎,兼任川、陕、荆、襄都督府的详议官。

C.朱震认为造成虔州一带老百姓偷盗成风的根本原因在于各级官员贪腐扰民,他建议皇上,应由当地百姓自行选择有仁爱之心的人担任太守。

D.宋徽宗去世后还没有举行祭祀于祖庙的典礼,太常少卿吴表臣奏请朝廷举行明堂祭祀大典,朱震认为丧期未满,不应该举行。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时郭千里除将作监丞,震言:

”(5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国朝景德二年,真宗居明德皇后丧,既易月而除服。

(5分)

二、[2017·

长沙高三模拟]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王守仁,字伯安,余姚人。

父华,成化十七年进士第一。

华有器度,孝宗甚眷之。

华性孝,士论多之。

守仁娠十四月而生。

祖母梦神人自云中送儿下,因名云。

五岁不能言,异人拊之,更名守仁,乃言。

登弘治十二年进士。

正德元年冬,刘瑾逮南京给事中御史戴铣等二十余人。

守仁抗章救,瑾怒,廷杖四十,谪贵州龙场驿丞。

瑾诛,量移庐陵知县。

入觐,迁南京刑部主事。

十四年六月,命戡福建叛军。

行至丰城而宁王宸濠反,知县顾佖以告。

守仁急趋吉安,与伍文定征调兵食,治器械舟楫,传檄暴宸濠罪,俾守令各率吏士勤王。

七月壬辰朔,宁王袭下九江、南康,薄安庆。

或请救安庆,守仁曰:

“不然。

今九江、南康已为贼守,我越南昌与相持江上,二郡兵绝我后,是腹背受敌也。

不如直捣南昌。

贼闻南昌破,必解围自救。

逆击之湖中,蔑不胜矣。

”众曰“善”。

宸濠果自安庆还兵。

乙卯遇于黄家渡。

明日,宸濠方晨朝其群臣,官军奄至。

以小舟载薪,乘风纵火,焚其副舟。

宸濠舟胶浅,仓卒易舟遁,王冕所部兵追执之。

凡三十五日而贼平。

帝时已亲征,命安边伯许泰为副将军,偕提督军务太监张忠将京军数千,溯江而上,抵南昌。

忠、泰故纵京军犯守仁,或呼名谩骂。

守仁不为动,抚之愈厚。

病予药,死予棺,遭丧于道,必停车慰问良久始去。

京军谓“王都堂爱我”,无复犯者。

忠、泰轻守仁文士,强之射。

徐起,三发三中。

京军皆欢呼,忠、泰益沮。

世宗甫即位,拜守仁南京兵部尚书。

守仁不赴,请归省。

守仁病甚,疏乞骸骨,举郧阳巡抚林富自代,不俟命竟归。

行至南安卒,年五十七。

守仁天资异敏。

谪龙场,穷荒无书,日绎旧闻。

忽悟格物致知,当自求诸心,不当求诸事物,喟然曰:

“道在是矣。

”遂笃信不疑。

其为教,专以致良知为主。

学者翕然从之,世遂有“阳明学”云。

(节选自《明史·

王守仁传》)

5.下列对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华性孝,士论多之 多:

赞美

B.宁王袭下九江、南康,薄安庆薄:

攻击

C.逆击之湖中,蔑不胜矣逆:

迎战

D.守仁不赴,请归省省:

探望

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进士第一,即状元。

在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元、明、清时期,贡士经殿试后,及第者皆称进士,且分为三甲,一甲称为状元,二甲称为榜眼,三甲称为探花。

B.刑部,是三省六部制中的一部,主管全国刑罚、律令及审核刑名;

“三省”即中书省、尚书省和门下省,“六部”即指吏部、礼部、兵部、户部、刑部和工部。

C.朔,是指农历每月的初一。

在庄子的《逍遥游》中有“朝菌不知晦朔”的句子,其中“晦”指农历每月的最后一天,“朔”即农历每月的第一天。

D.乞骸骨,是自请退职的委婉说法,意为请求使骸骨归葬故乡,回老家安度晚年;

与“致仕”有区别,“致仕”是指官员因为年龄原因而退休,把官职交还给皇帝。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王守仁为人正直、敢于进言。

刘瑾逮捕戴铣等人后,他上疏论救,反遭贬谪;

后来刘瑾被诛,他才得以升迁。

B.王守仁很懂兵法。

在宁王军队逼近安庆时,王守仁不去救援安庆而去攻打南昌,这一战术与围魏救赵的战术和效果是一致的。

C.王守仁宽厚仁慈。

张忠、许泰等人放纵京军冒犯他时,他不为所动,对其更加宽厚,最终感化了京兵。

D.王守仁虽然是一介文士,射箭却能三发三中,赢得京军一片欢呼,张忠、许泰对他更加佩服。

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宸濠舟胶浅,仓卒易舟遁,王冕所部兵追执之。

(2)忽悟格物致知,当自求诸心,不当求诸事物,喟然曰:

三、[2017·

太原高三模拟]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曹修古,字述之,建州建安人。

进士起家,累迁秘书丞、同判饶州。

宋绶荐其材,召还,以太常博士为监察御史。

奏曰:

“唐贞观中,尝下诏令致仕官班本品见任上,欲其知耻而勇退也。

比有年余八十,尚任班行,心力既衰,官事何补?

请下有司,敕文武官年及七十,上书自言,特与迁官致仕,仍从贞观旧制,即宿德勋贤,自如故事。

”因著为令。

修古尝偕三院御史十二人晨朝,将至朝堂,黄门二人行马不避,呵者止之,反为所詈。

修古奏:

“前史称,御史台尊则天子尊。

故事,三院同行与知杂事同,今黄门侮慢若此,请付所司劾治。

”帝闻,立命笞之。

晏殊以笏击人折齿。

“殊身任辅弼,百僚所法,而忿躁亡大臣体。

古者,三公不按吏,先朝陈恕于中书榜人,即时罢黜。

请正典刑,以允公议。

久之,擢尚书刑部员外郎、知杂司事、权同判吏部流内铨。

未逾月,会太后兄子刘从德死,录其姻戚至于厮役几八十人,龙图阁直学士马季良、集贤校理钱暧皆缘遗奏超授官秩,修古与杨偕、郭劝、段少连交章论列。

太后怒,下其章中书。

大臣请黜修古知衢州,余以次贬。

太后以为责轻,命皆削一官,以修古为工部员外郎、同判杭州。

会赦复官,卒。

既没,人多惜之。

家贫,不能归葬,宾佐赙钱五十万。

季女泣白其母曰:

“奈何以是累吾先人也。

”卒拒不纳。

太后崩,帝思修古忠,特赠右谏议大夫,赐其家钱二十万。

修古无子,以兄子觐为后。

曹氏自修古以直谅闻,其女子亦能不累于利,世以是贤之。

曹修古传》)

9.下列对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宿德勋贤 勋贤:

美好贤能

B.自如故事故事:

旧日的典章制度

C.请付所司劾治劾治:

审查治罪

D.宾佐赙钱五十万赙钱:

为助办丧事而赠送给丧主的钱财

10.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进士,中国古代科举考试中通过礼部会试者称为进士,根据排名,分为进士及第、进士出身、同进士出身。

B.御史在秦以前仅为负责记录之史官,自秦汉至清,则专司监察,监督巡查中央及地方官吏。

C.汉有黄门令、小黄门、中黄门等官职,侍奉皇帝及其家族,皆以宦官充任,故后世亦称宦官为黄门。

D.右谏议大夫,官名。

秦代置谏议大夫之官,专掌论议。

为郎中令之属官,掌论议,有数十人之多。

汉初不置。

汉武帝元狩五年(前118年)初置,属光禄勋(郎中令改名)。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曹修古精明强干,力除积弊。

他担任监察御史时,上奏皇帝,要求效仿贞观年间的做法,汰除心力已衰的官员,皇帝采纳了他的这条建议。

B.曹修古据理而争,捍卫尊严。

他与御史们一起去上早朝时,在路上遭到两名宦官的羞辱,他认为这有损天子的尊严,请求将两名宦官依法治罪。

C.曹修古正直无私,不畏权贵。

马季良、钱暧都因临终前留下奏章而使其亲属被越级提拔,他联合杨偕、郭劝等人上奏此事。

D.曹修古两袖清风,教女有方。

他去世后因为家境贫穷而无法归葬,生前的部属和幕僚想要帮助他的家人,而他的女儿却最终拒绝了大家。

1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殊身任辅弼,百僚所法,而忿躁亡大臣体。

(2)曹氏自修古以直谅闻,其女子亦能不累于利,世以是贤之。

参考答案

一、

1.D (这个语段是朱震的进言,主要内容是分析“荆襄之间”地理区位的优势,语脉明显。

“若选良将领部曲镇之”中,“良将”和“部曲”为上下级关系,“领”是动词,意为“带领”,后面需要有宾语搭配,“领”后不能断开,故排除A、B两项。

“寇来则御”“寇去则耕”在结构上构成对应关系,意为“贼寇来了就抵御,贼寇走了就耕作”,句意完整,排除C项。

故选D项。

2.B (元朝开始设立“行省”,文中“河南”指黄河以南。

3.C (“由当地百姓自行选择有仁爱之心的人担任太守”错误,根据文章可知,是让当地百姓自行选择有仁爱之心的人替代那些贪赃枉法的官吏。

4.

(1)当时郭千里(被)授职将作监丞,朱震说:

“郭千里侵占强夺老百姓的田地,曾经受到追究惩处,希望(皇上)停止(对他的)新的任命。

”(“除”“寝”各1分,句意3分。

) 

(2)本朝景德二年,真宗皇帝处于明德皇后的丧期,过了一个月之后就除去了丧服。

(“居”“易”各1分,句意3分。

〖参考译文〗

朱震,字子发,荆门军(宋代地方行政单位)人。

应试考中政和年间进士,在州县任职时以廉洁著称。

胡安国一见到他后就非常器重他,将他推荐给宋高宗,高宗征召他为司勋员外郎,朱震称病没有赴任。

恰逢江西制置使赵鼎进入朝廷担任参知政事,皇上向他征询当代的人才,赵鼎说:

“我所了解的朱震,学问渊深广博,清廉正直、恪守正道,在读书人中首屈一指,让他担任讲读的职位,一定会对陛下有所裨益。

”皇上于是下令征召朱震。

朱震到了之后,皇上用《易经》《春秋》的意旨来考问他,朱震全都用自己的所学来对答。

皇上(听了之后)很高兴,提拔朱震担任祠部员外郎,兼任川、陕、荆、襄都督府的详议官。

朱震于是上书说:

“荆州、襄阳之间,沿着汉江上下,肥沃的田地绵延700多里,如果挑选优秀将帅率领军队镇守这里,召集流落逃亡的老百姓,发展农业生产,种植粮食,贼寇来了就抵御,贼寇走了就耕作,不超过三年,军粮就会自给自足。

(然后)选择有利的时机出击,席卷黄河以南,这样以逸待劳,是万无一失的计策。

”(不久)朱震升任秘书少监兼御前侍讲。

当时郭千里(被)授职将作监丞,朱震说:

”皇上采纳了他的意见。

这时,虔州(很多)老百姓做盗贼,皇上对这件事感到担忧,于是挑选优秀的太守前往虔州(任职)以安抚当地百姓。

在新太守将要赴任时,朱震对(皇上)说:

“如果让当官的人廉洁奉公而不侵扰老百姓,那么老百姓自然安定,即使引诱他们当盗贼,他们也不会做的。

希望皇上诏令新太守一到任,就把本郡及其所属各县中贪赃枉法、行为不端的官吏一一列出,(将他们)全部罢免,听凭老百姓自主选择慈爱和善有仁德之心的人(担任官职),有政绩的人加以优待奖励。

”皇上听从了他的建议。

按照先例,皇上正逢丧期不能参加祭祀庙堂的典礼。

当时徽宗去世后还没有被供奉于祖庙,太常少卿吴表臣就奏请皇上举行明堂祭祀典礼。

“《礼记》说‘(天子)居丧三年之内不举行祭礼,(期间)只有祭祀天地社稷,可以在服丧期参加行祭’。

《春秋》上写着‘夏五月乙酉,这一天是吉日,大祭庄公’。

《公羊传》解释说‘这是讥讽不实行三年的丧制啊’。

本朝景德二年,真宗皇帝处于明德皇后的丧期,过了一个月之后就除去了丧服。

(因为)当时没有实行三年的丧制,专门实行以一天代替一个月的制度,(真宗皇帝的做法)是可以的,在(实行了三年丧制的)今天再这样做就是错误的。

”宋高宗绍兴七年,朱震因病辞去职务而自请充任祠禄官(祠禄官为主管祭祀的闲职,一般由年老不能任事的大臣担任),随即任礼部贡举,不久生病去世。

二、

5.B (薄:

迫近,逼近。

6.A (进士分为三甲:

一甲三人,赐进士及第;

二、三甲,分赐进士出身、同进士出身。

其中一甲三人分别为状元、榜眼、探花。

7.D (“让张忠、许泰对他更加佩服”错,原文说的是“忠、泰益沮”,意为“让张忠、许泰更加懊丧”。

8.

(1)朱宸濠的船只搁浅,匆忙换了条船逃跑,王冕所率领的士兵追上去抓住了他。

总共35天叛军就被平定。

(“胶浅”“执”各1分,句意3分。

) 

(2)(王守仁)忽然领悟到推究事物原理以获得知识,应当求助于自己的内心,不应当求助于外在事物,他感叹说:

“道理(原来)就在这里啊。

”(“格物”“致知”各1分,句意3分。

父亲王华是成化十七年的进士第一名。

王华有才华,气度不凡,孝宗很器重他。

王华生性孝顺,士人在议论时都赞美他。

守仁被孕育14个月才生下来。

祖母梦见神人从云中送子下凡,于是给他取名叫云。

5岁还不能说话,怀有异才的人抚摩他,为他更名叫守仁,才会说话。

弘治十二年考取进士。

正德元年冬天,刘瑾逮捕了南京给事中御史戴铣等20多人。

王守仁刚正地向皇帝上奏章营救,刘瑾大怒,在朝廷上把守仁杖责了40下,贬到贵州的龙场做驿丞。

刘瑾被诛杀,王守仁遇赦酌情移至近处,调迁到庐陵做知县。

王守仁入京朝见皇帝,升任为南京刑部主事。

正德十四年六月,受命平定福建叛军。

行军到丰城时,宁王朱宸濠反叛,知县顾佖把这个消息告诉他。

守仁急忙赶到吉安,与伍文定征集调动兵马粮草,准备作战器械和舟船,传布讨贼檄文公布朱宸濠的罪状,让太守县令各自率领官吏士兵为王事尽力。

七月壬辰日初一那天,宁王的军队偷袭攻下九江和南康,迫近安庆。

有人请求救援安庆,守仁说:

“不能这样。

现在九江、南康已经被叛贼把守,如果我们绕过南昌和他们在江上相持,两个郡的军队断绝我们的后路,那我们就腹背受敌了。

不如直接攻打南昌。

叛军听到南昌被攻破,一定会解除安庆的围困来回救。

我们在湖中迎面攻击他们,没有不胜利的。

”众人说“好”。

朱宸濠果然从安庆回兵,乙卯日两军在黄家渡相遇。

第二天早晨,朱宸濠正在召见他的群臣,官军突然杀到。

官军用小船装满柴草,趁着风势点火,烧了叛军的副船。

朱宸濠的船只搁浅,匆忙换了条船逃跑,王冕所率领的士兵追上去抓住了他。

当时皇帝已经亲自出征,任命安边伯许泰为副将军,和提督军务太监张忠率领数千京兵,逆江而上,抵达南昌。

张忠、许泰两人故意放纵京兵冒犯守仁,有的叫着守仁的名字谩骂。

守仁不为所动,抚慰他们更加宽厚。

病了的给他们医药,死了的给他们棺椁,在路上遇到他们办丧事,一定停下车慰问好久才离开。

京兵们都说“王都堂爱护我们”,没有再冒犯他的人。

张忠、许泰轻视守仁是文士出身,强迫他射箭。

守仁慢慢起身,射了三支箭,三次都射中靶心。

京兵都大声欢呼,张忠、许泰更加懊丧。

世宗刚即位,任命守仁担任南京兵部尚书。

守仁不赴任,请求回家探望父母。

守仁病重,上书请求辞官回乡,举荐郧阳巡抚林富代替自己,不等诏命回复就回乡。

走到南安病逝,享年57岁。

守仁天资特别聪明。

贬谪到龙场的时候,穷荒之地没有书籍,每天整理以前所学。

(王守仁)忽然领悟到推究事物原理以获得知识,应当求助于自己的内心,不应当求助于外在事物,他感叹说:

”于是坚信不疑。

他从事教育,专门以“致良知”为主。

求学的人一致听从他,世间于是有了“阳明学”的说法。

三、

9.A (勋贤:

有功劳的、贤能的人。

10.A (“通过礼部会试者”错,应为“通过殿试者”。

会试考中者叫“贡士”,第一名叫会元。

11.C (“马季良、钱暧都因……越级提拔”理解错误,原文是说马季良、钱暧因为刘从德的遗奏被越级提拔。

12.

(1)晏殊身为辅政大臣,是百官效法的对象,却因为忿恨急躁有失大臣的体统。

(“辅弼”“法”各1分,句意3分。

) 

(2)曹家从曹修古以来凭借正直诚信闻名于世,他家的女子也能不被利益拖累,世人因此认为他们一家人很贤能。

(“谅”“贤”各1分,句意3分。

进士出身,屡经升迁为秘书丞、同判饶州。

宋绶因他有卓越的才能而举荐他,他被召回朝廷,以太常博士的身份兼任监察御史。

上奏说:

“唐朝贞观年间,曾经下诏令,规定退休官员朝班的位置在本品现职官员的上列,目的是让官员知耻辱而勇于退职。

近来有人年纪已经超过80岁,仍然站在朝班行列,精力已经衰弱,对做官任职有什么益处呢?

请下诏给主管部门,命令文武官员,凡年龄达70岁者,自己上书提出申请,朝廷特别给予升官退休,仍沿用贞观年间的旧制度,即便是德高望重和功勋卓著的官员,自应按照先例退休。

”朝廷于是据此制定了法令。

曹修古曾同三院御史一行12人早上入朝,快要到达朝堂的时候,有两名宦官骑马不肯回避,有人斥责让他们停止,反而被(他们二人)责骂。

曹修古上奏说:

“先前的史籍说,御史台有尊严,天子才有尊严。

按照先例,三院御史同行的规格与知杂事相同,现在这宦官如此怠慢,请将他们交付主管官员审查治罪。

”皇上听说此事,立即下命令鞭打宦官。

晏殊用笏板打人,把那人的牙齿都打断了。

“晏殊身为辅政大臣,是百官效法的对象,却因为忿恨急躁有失大臣的体统。

古时候,三公犯法不交官吏查办,前朝时陈恕在中书省打人,当即就被罢黜官职。

请依照典法对晏殊予以惩治,来平息舆论。

很长时间以后,提升为尚书刑部员外郎、知杂司事,并代理同判吏部流内铨。

不到一个月,恰逢太后的侄子刘从德死了,朝廷录用他的亲族连同仆役差不多有80人,龙图阁直学士马季良、集贤校理钱暧,都按遗书上奏的名单被破格授予官阶,曹修古与杨偕、郭劝、段少连纷纷上奏章批评。

太后大怒,把他们的奏章交付中书省论罪。

大臣请求贬曹修古为衢州知州,其余官员依次降职。

太后认为责罚过轻,命令全部削去官阶一级,任命曹修古为工部员外郎、同判杭州。

恰逢天下大赦,官复原位,他却去世了。

曹修古逝去之后,许多人为他惋惜。

他家中贫困,不能把灵柩运回故乡安葬,他生前的部属和幕僚捐50万钱为他治丧。

他的小女儿哭着对母亲说:

“不能因为这件事损害我父亲的名誉。

”最终拒绝没有接受。

等到太后去世,皇上想到曹修古的忠贞,特别追赠他为右谏议大夫,赏赐他家人20万钱。

曹修古没有儿子,过继侄子曹觐为后嗣。

曹家从曹修古以来凭借正直诚信闻名于世,他家的女子也能不被利益拖累,世人因此认为他们一家很贤能。

情感语录

1.爱情合适就好,不要委屈将就,只要随意,彼此之间不要太大压力

2.时间会把最正确的人带到你身边,在此之前,你要做的,是好好的照顾自己

3.女人的眼泪是最无用的液体,但你让女人流泪说明你很无用

4.总有一天,你会遇上那个人,陪你看日出,直到你的人生落幕

5.最美的感动是我以为人去楼空的时候你依然在

6.我莫名其妙的地笑了,原来只因为想到了你

7.会离开的都是废品,能抢走的都是垃圾

8.其实你不知道,如果可以,我愿意把整颗心都刻满你的名字

9.女人谁不愿意青春永驻,但我愿意用来换一个疼我的你

10.我们和好吧,我想和你拌嘴吵架,想闹小脾气,想为了你哭鼻子,我想你了

11.如此情深,却难以启齿。

其实你若真爱一个人,内心酸涩,反而会说不出话来

12.生命中有一些人与我们擦肩了,却来不及遇见;

遇见了,却来不及相识;

相识了,却来不及熟悉,却还要是再见

13.对自己好点,因为一辈子不长;

对身边的人好点,因为下辈子不一定能遇见

14.世上总有一颗心在期待、呼唤着另一颗心

15.离开之后,我想你不要忘记一件事:

不要忘记想念我。

想念我的时候,不要忘记我也在想念你

16.有一种缘分叫钟情,有一种感觉叫曾经拥有,有一种结局叫命中注定,有一种心痛叫绵绵无期

17.冷战也好,委屈也罢,不管什么时候,只要你一句软话,一个微笑或者一个拥抱,我都能笑着原谅

18.不要等到秋天,才说春风曾经吹过;

不要等到分别,才说彼此曾经爱过

19.从没想过,自己可以爱的这么卑微,卑微的只因为你的一句话就欣喜不已

20.当我为你掉眼泪时,你有没有心疼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