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第二轮专题复习 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何作者的观点态度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8317679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5.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语文第二轮专题复习 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何作者的观点态度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高考语文第二轮专题复习 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何作者的观点态度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高考语文第二轮专题复习 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何作者的观点态度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高考语文第二轮专题复习 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何作者的观点态度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高考语文第二轮专题复习 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何作者的观点态度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高考语文第二轮专题复习 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何作者的观点态度Word文件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高考语文第二轮专题复习 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何作者的观点态度Word文件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高考语文第二轮专题复习 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何作者的观点态度Word文件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高考语文第二轮专题复习 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何作者的观点态度Word文件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高考语文第二轮专题复习 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何作者的观点态度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高考语文第二轮专题复习 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何作者的观点态度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语文第二轮专题复习 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何作者的观点态度Word文件下载.docx

《高考语文第二轮专题复习 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何作者的观点态度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第二轮专题复习 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何作者的观点态度Word文件下载.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考语文第二轮专题复习 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何作者的观点态度Word文件下载.docx

任何学作品都是作者生活时代的产物,都不可避免地带有时代的烙印,因此,要用历史的辩证的眼光看待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不要故意拔高或贬低,更不要将今人的观点强加给古人。

(4)要力求做到古人所说的“知人论世”。

就是说要了解清楚作者所处的耐代及作者的生活经历,这就要求我们真正读懂这首诗究竟写了什么,理解作者写诗的目的,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受。

此外,还应注意从标题了解诗歌丰富的内涵,即“题眼”,如杜甫《春夜喜雨》这一标题中的“喜”字;

抓住诗词中传达主旨的关键词、关键句,即诗眼、词眼;

从注释中捕捉信息,注释往往解释词语和典故,介绍作者及时代背景等,有利于对内容的理解及主旨的把握。

()要整体把握作品的基调和主旨。

就是说要在认真辨读诗词中的字句的基础上,体会作者如何遣词立意,品味作者如何营造意境,领悟出其中蕴涵的感情。

比如说李清照的伯《梦令&

#8226;

昨夜雨疏风骤》,我们可以透过疏雨、骤风,浓睡、残酒,绿叶的“肥”、红花的“瘦”这些字眼,去体味作者所寄寓的那股浓得化不开的伤春、惜春的感情;

从“不消”“应是”等词语,去领悟委婉曲折的表现手法。

2.关于作者的观点态度作者的观点态度古代诗歌的作者以诗歌作为载体表达的情感、主张、观点和态度。

其表现方式有别,手法各异:

或直白张扬,或含蓄隐晦,或开门见,或卒显志。

因此,正确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必须建立在广泛阅读和准确理解的基础上,必须准确分析诗歌的具体内容,这样才能概括出作者在作品中表达的观点和态度。

一般而言,诗作者表达观点态度有两种方式:

一是直接表达,如杜牧的《行》(远上寒石径斜)一诗先写景后抒情,语言直白畅达,对秋景的赞美和对自然的喜爱之情表露无遗。

观点态度很鲜明。

这类诗歌,对作者观点态度的评价与诗歌内容的鉴赏处于同一能力层面,有了正确的鉴赏,也就有了对作者观点态度的准确评价;

二是间接表达。

作者观点态度的间接表达也有两种方式:

①寓情于景,借景抒情。

如白居易的《暮江吟》: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通过对眼前“残阳”“霹”和“月”等自然景象的描写,诗人表达了对“九月初三夜”的喜悦之情。

诗人当时外调离京,脱离官场的排挤倾轧,不由觉得一身轻松。

其观点态度已渗透在对自然之景的描写之中了;

②侧身诗外,暗寄褒贬。

如金昌绪的《春怨》:

“打起黄莺儿,莫叫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这首诗中,作者与诗歌的抒情主人公并不同一,诗人侧身诗外,将其褒贬之情暗寄于“妾”这一形象上。

由于这个独立的、富有个性的形象的存在,作者情感与诗歌抒情主人公的情感也就不一致了。

诗人通过动作和心理描写,表现了“思妇”的相思之苦,巧妙地借思妇的形象,婉转表达了对人民的同情和对战争的厌恶。

复习应考的方法

1.迅速准确地把握诗歌内容的方法

(1)读标题、注释。

不少古代诗歌的标题或概括诗歌的主要内容,或暗示诗歌的感情基调,抓住它就会抓住诗的感情脉络。

注释往往解释词语和典故,而诗人又往往用典故表达广泛而深刻的主题。

(2)联系作者、背景。

只有了解作者生平经历、思想观点、写作风格,才能做到知人论世,依人察情。

(3)析意象、品意境。

从意象(创作中作品内容依托的主体,是凝聚作者思想感情的具体形象)去分析诗的情趣、基调、社会意义等。

阅读时要充分调动生活积累,展开联想和想像,去再现、补充诗的内容。

(4)评技法。

在深入理解内容的基础上把握诗歌所运用的表现手法等,有利于更加深入地体会诗歌的特征和思想感情。

2.解答古代诗歌鉴赏题应注意的问题

读懂所给的诗歌固然重要,但将思考成果用字表达出也不容忽视,应注意准确、规范。

具体说,有以下几个方面:

(1)紧扣要求题目怎么问就怎么答,问表现手法就答表现手法,不要答非所问。

要紧扣要求,具体作答,切忌笼统、空泛。

(2)吃透提示有时出题人为让考生准确把握题意,给了一定的提示,对这些提示一定要吃透,不可轻易放过,这往往是引导我们答题的路标。

(3)要点齐全高考阅卷一般采点给分,因此要注意表达字的切人点。

要点要全,组织答案要完整,评价要恰当。

不管有无要求,都要联系诗作具体内容,不要架空分析。

(4)表达流畅要做到句通顺,先后有序,用语准确,表达到位;

要尽量使用鉴赏用语,不说外行话”。

还要注意书写工整,面整洁。

(二).答题技巧

提问方式:

这类题的提问方式:

“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表现力怎样的情趣”,“主旨是什么”。

或结合意境提问,或就某句某联发问。

答题步骤:

①所抒感情:

通过什么内容+抒发(“寄寓”或“揭示”)什么感情;

②概括诗歌主旨:

这是一首什么样的诗+诗歌各句分别写了什么+通过什么手法+抒发什么情感+评价(总分总式)

【知识链接】

古代诗词中常见的思想情感:

1.忧国伤时

①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如:

杜牧《过华清官》。

②反映离乱的痛苦如:

杜甫《春望》。

③同情人民的疾苦如: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白居易《卖炭翁》。

④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如:

杜甫《登楼》:

“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

锦江春色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寇盗莫相侵。

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甫吟。

”这是一首感时抚事的诗。

作者写登楼望见无边春色,想到万方多难,浮云变幻,不免伤心感喟。

进而想到朝廷就像北极星座一样,不可动摇,即使吐蕃入侵,也难改变人们的正统观念。

最后袒露了自己要效法诸葛亮辅佐朝廷的抱负,大有澄清天下的气概。

全诗即景抒情。

2.建功报国

①建功立业的渴望。

如:

曹操《龟虽寿》、陆游《书愤》。

②保家卫国的决心如:

王昌龄《从军行》。

③报国无门的悲伤如:

辛弃疾《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丑奴儿&

少年不识愁滋味》。

④河沦丧的痛苦如:

陆游《示儿》、天祥《过零丁洋》。

⑤年华消逝,壮志难酬的悲叹如:

苏轼《念奴娇&

赤壁怀古》。

⑥揭露统治者穷兵黩武如:

杜甫《兵车行》。

⑦理想不为人知的愁苦心情如:

屈原《涉江》。

3.思乡怀人

①羁旅愁思。

孟浩然《宿建德江》、温庭筠《商早行》。

②思亲念友。

王维《九月九日忆东兄弟》、苏轼《江城子&

十年生死两茫茫》。

③边关思乡。

范仲淹《渔家傲&

塞下秋风景异》。

④闺中怀人。

王昌龄《闺怨》、欧阳修《踏莎行&

候馆梅残》、李白《乐府》(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4.生活杂感

①寄情水、田园的悠闲。

王维《居秋暝》,孟浩然《过故人庄》。

②昔盛今衰的感慨。

刘禹锡《乌衣巷》、姜夔《扬州慢》。

③借古讽今的情怀。

李商隐《贾生》、辛弃疾《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④青春易逝的伤感。

李清照《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

⑤仕途失意的苦闷。

白居易《琵琶行》、苏轼《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

⑥告慰平生的喜悦。

杜甫《春夜喜雨》《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辛弃疾《西江月&

明月别枝惊鹊》。

.长亭送别

①依依不舍的留念。

柳永《雨霖铃》、王维《渭城曲》、李白《金陵酒肆留别》。

②情深意长的勉励。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③坦陈心志的告白。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这是一首送别诗。

诗的构思新颖,淡写朋友的离情别绪,重写自己的高风亮节。

首两句苍茫的江雨和孤峙的楚,烘托送别时的孤寂之情;

后两句自比冰壶,表达自己开朗的胸怀和坚强的性格。

全诗即景生情,寓情于景,含蓄蕴藉,韵味无穷。

【考题例析】

阅读欧阳修《采桑子》,分析这首词的内容主旨。

天容水色西湖好,云物俱解。

鸥鹭闲眠,应惯寻常听管弦。

风清月白偏宜夜,一片琼田。

谁羡骖鸾,人在舟中便是仙。

【导析】答案示例:

这首诗描写西湖月夜,湖水天光相映,柔风习习,夜鸟闲眠,一片宁静、美好,好似人间仙境。

抒发了诗人爱恋西湖风光和现实生活的美好情怀。

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认真阅读诗句,整体感知诗歌写得大致意思;

其次是明确诗中提到地点(西湖)、时间(月夜),人物(诗人)、事(荡舟西湖)和主要景物(天容水色、鸥鹭闲眠、风清月白),归纳时要善于摘录诗中词语组合;

第三步,根据“卒显志”的特点揣摩诗人的思想主旨,抓住重点词语或短语“谁羡”、“便是仙”进行解读,诗句结尾句不再描写,而是议论,这正是解读主旨的关键。

前面景色描写非常宁静、美好,才会有“人在舟中便是仙”的感觉。

这种鉴赏题在解答时,通常“切分”为两点,一是根据诗句描述内容,二是揭示主旨。

采用的作答形式是“描写了……抒发了……”。

【能力训练一】

1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6分)

菩萨蛮李白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一带伤心碧。

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

何处是归程?

长亭更短亭。

关于这首词表达的内容,有人认为是“游子思归乡”,有人认为是“思妇盼归人”,也有人认为二者兼有。

你的看法如何?

请简要说明理由。

2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江汉杜甫

江汉思归客,乾冲一腐儒。

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扰壮,秋风病欲苏。

古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有人认为这首诗洋溢着诗人自强不息的精神,也有人认为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的怨愤之情,你同意哪种看法?

请说明理由。

亦可另抒己见。

3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

如梦令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

问:

这首词表达了词人什么样的情感?

4面这首诗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江雪柳宗元

千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注:

本诗约作于谪居永州期间。

指出下面这首诗所蕴含的哲理。

题西林壁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真面目,只缘身在此中。

6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后面的问题。

丑奴儿书博道中壁辛弃疾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

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

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这首词是辛弃疾被劾去职,闲居带湖时所作。

这首词以“说愁”贯穿始终,作者说“如今识尽愁滋味”,作者愁什么?

7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剑门道中遇微雨陆游

衣上征尘杂酒痕,远游无处不销魂。

此身合是诗人未?

细雨骑驴入剑门。

作者从抗金前线的南郑调回后方的成都,途中写下了这首诗。

从诗中中可以看出诗人什么思想感情?

8.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2008安徽卷)

小孤①谢枋得②

人言此是海门关,海眼③无涯骇众观。

天地偶然留砥柱,江有此障狂澜。

坚如猛士敌场立,危似孤臣末世难。

明日登峰须造极,渺观宇宙我心宽。

①小孤:

位于安徽宿松县城南6公里的长江之中,四无依傍,地势险要,是南宋军事要地。

②谢枋得:

宋弋阳(今属江西)人,以忠义自任,曾率军抗元。

兵败后隐居福建一带,后被无人胁迫至燕京,绝食而死。

③海眼:

急流遇阻所形成的大漩涡。

诗中小孤的形象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能力训练二&

综合】

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2008全国卷)

春日即事李弥逊①

小雨丝丝欲网春,落花狼藉近黄昏。

车尘不到张罗地②,宿鸟声中自掩门。

①李弥逊(108-113),字似之,吴县(今属江苏省苏州市)人,历任中书舍人、户部侍郎等职。

因竭力反对秦桧的投降政策而被免职。

②张罗地:

指门可罗雀、十分冷落的地方。

(1)请对首句中的“网”字进行赏析。

(2)这首诗表现作者什么样的情绪?

请进行简要分析。

2.读宋词联系其写作背景回答问题(2008湖北卷)

临江仙侯蒙

未遇行藏谁肯信,如今方表名踪。

无端良匠画形容。

当风轻借力,一举入高空。

方得吹嘘身渐稳,只疑远赴蟾宫。

雨余时候夕阳红。

几人平地上,看我碧宵中。

据宋人洪迈《夷坚志》记载:

侯蒙其貌不扬,年长无成,屡屡被人讥笑。

有轻薄少年画其形貌于风筝上,侯蒙见之大笑,作《临江仙》词题其上。

后一举登第,官至宰相。

(1)这首词体现了侯蒙什么样的人生态度?

请结合词作予以简析。

(2)《三国演义》的开篇词《临江仙》上阕“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依旧在,几度夕阳红”,与侯蒙词一样,都运用了“夕阳红”意象,但其象征意义各不相同,请作简要的比较。

3.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2008湖南卷)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

扬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龙标野宴王昌龄

沅漠夏晚足凉风,春酒相携就竹丛。

莫道弦歌愁远诵,青明月不曾空。

龙标,古地名,今属湖南黔阳。

两首诗都有一“愁”字,但其在诗中的含义和所起的作用各不相同,请简要分析

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2008江苏卷)

登金陵凤凰台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①一水:

亦作“二水”。

(1)分别概括这首诗颔联和颈联的内容,并说说其中寄寓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慨。

(2)“总为浮云能蔽日”一句用了何种修辞手法?

尾联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

(2008东卷)

画堂春秦观

落红铺径水平池,弄晴小雨霏霏。

杏园憔悴杜鹃啼,无奈春归。

柳外画楼独上,凭栏手捻花枝,放花无语对斜晖,此恨谁知?

①捻(niǎn):

持取,捻弄

(1)上阙的景物描写是如何表现无奈之情的?

请作简要分析。

(2)“凭栏手捻花枝”“放花无语对斜晖”两句主要使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表现了词中人物怎样的感情变化?

6.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2008江西卷)

初入淮河四绝句(三)杨万里

两岸舟船各背驰,波痕交涉亦难为。

只余鸥鹭无拘管,北去南自在飞。

淳熙十六年十二月,金人派遣使者南宋贺岁,杨万里奉命送金使北返途中,到原为北宋腹地,现已成为宋、金国界的淮河时,感慨万端,作诗以抒怀。

请从“虚实”关系的角度赏析这首诗。

7.阅读下面这首元散曲,然后回答问题。

(2008四川卷)

[双调]雁儿落带过得胜令吴西逸①

春花闻杜鹃,秋月看归雁。

人情薄似云,风景疾如箭。

留下买花钱,趱入种桑园②。

茅苫三间厦③,秧肥数顷田。

床边,放一册冷淡渊明传;

窗前,钞几联清新杜甫篇。

①吴西逸:

生平不详,曾当过小官,终看破红尘归隐。

此曲为归隐前后所作。

②趱:

赶快。

③苫(shà

n):

用草覆盖。

(1)从归隐角度看,这首元散曲写了几个层次?

请简要分析。

(2)这首元散曲主要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

试作赏析。

8.阅读下面的诗,回答问题。

(2008天津卷)

居即事王维

寂莫掩柴扉,苍茫对落晖。

鹤巢松树遍,人访荜门稀。

绿竹含新粉,红落故衣。

渡头烟火起,处处采菱归。

(1)简析“遍”字在颔联中的表达效果。

(2)诗的后四句写出怎样的景与情?

9.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2008重庆卷)

卜算子&

送鲍浩然之浙东王观

水是眼波横,是眉车聚。

欲问行人去那边?

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

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1)本词上、下片各写了什么?

请作简要概括。

(2)宋人王灼《碧鸡漫志》评王观词是“新丽处与轻狂处皆足惊人”。

这首词“新丽”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4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研究 > 教学案例设计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