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市宁海县教师招聘《教育公共知识》试题及答案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8320236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31.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宁波市宁海县教师招聘《教育公共知识》试题及答案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宁波市宁海县教师招聘《教育公共知识》试题及答案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宁波市宁海县教师招聘《教育公共知识》试题及答案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宁波市宁海县教师招聘《教育公共知识》试题及答案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宁波市宁海县教师招聘《教育公共知识》试题及答案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宁波市宁海县教师招聘《教育公共知识》试题及答案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4页
宁波市宁海县教师招聘《教育公共知识》试题及答案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4页
宁波市宁海县教师招聘《教育公共知识》试题及答案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4页
宁波市宁海县教师招聘《教育公共知识》试题及答案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4页
宁波市宁海县教师招聘《教育公共知识》试题及答案Word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4页
宁波市宁海县教师招聘《教育公共知识》试题及答案Word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4页
宁波市宁海县教师招聘《教育公共知识》试题及答案Word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4页
宁波市宁海县教师招聘《教育公共知识》试题及答案Word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4页
宁波市宁海县教师招聘《教育公共知识》试题及答案Word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4页
宁波市宁海县教师招聘《教育公共知识》试题及答案Word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4页
宁波市宁海县教师招聘《教育公共知识》试题及答案Word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4页
宁波市宁海县教师招聘《教育公共知识》试题及答案Word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4页
宁波市宁海县教师招聘《教育公共知识》试题及答案Word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4页
宁波市宁海县教师招聘《教育公共知识》试题及答案Word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4页
宁波市宁海县教师招聘《教育公共知识》试题及答案Word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4页
亲,该文档总共3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宁波市宁海县教师招聘《教育公共知识》试题及答案Word下载.docx

《宁波市宁海县教师招聘《教育公共知识》试题及答案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宁波市宁海县教师招聘《教育公共知识》试题及答案Word下载.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宁波市宁海县教师招聘《教育公共知识》试题及答案Word下载.docx

件反应。

这是条件刺激的()。

A、泛化

B、分化

C、具体化

D、一般化

【解析】在一定的条件反射形成后,有机体对与条件反射物相类似的其他刺激物也做出一定的反应的现象叫

做泛化。

7、在做练习时跳过难题,先做简单的题目,体现了学习的()策略。

A、组织策略

B、精细加工策略

C、调节策略

D、控制策略

【解析】首先可以判定题干中的情况属于元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分为计划策略、监控策略和调节策略。

节策略是根据对认知活动结果的检查,如发现问题则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

8、辩证唯物主义者认为,心理是脑的机能,()是心理的器官。

A、神经系统

B、大脑皮层

C、神经元

D、脑

【解析】人的心理是在成熟、健全的大脑发育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脑是心理的器官,心理是脑的机能,这

是大脑的本质和特点所决定的,也为现代有关脑的研究所证实。

脑是人类心理的物质基础,它是一块十分复

杂而精致的物质,具有反映外界刺激,抑制智慧活动和复杂行为的高级机能。

人脑的这种复杂的内在结构,

决定了它的特殊机能,使其真正成为人的心理活动的器官。

9、发展关键期或最佳期的概念是心理学家根据人的身心发展的()提出来的。

A、顺序性

B、阶段性

C、互补性

D、不平衡性

【解析】人的发展速度在整个发展过程中不是匀速前进的,而是呈现出加速与平缓交替发展的状态。

人的身

心发展的不平衡性要求教育要掌握和利用人的发展成熟机制,抓住发展的关键期,不失时机地采取措施,促

进学生健康地成长。

10、基础型课程注重学生基础学力的培养,即培养学生作为一个公民所必须的“三基”为中心的基础教养。

“三

基”指的是()。

A、读、写、画

B、读、画、算

C、画、写、算

D、读、写、算

【解析】基础型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基础学力,即培养学生作为一个公民所必需的以“三基”(读、写、算)

为中心的基础教养,是中小学课程的主要组成部分。

11、失明者的触觉、听觉一般都非常灵敏,这体现了个体身心发展具有()规律。

A、阶段性

B、顺序性

C、不平衡性

D、互补性

【解析】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规律是指机体某一方面的机能受损甚至缺失后,可通过其他方面的超常发挥

得到部分补偿,题干中的内容体现了这一规律。

12、教师有权享受国家规定的各种待遇,包括医疗、住房、退休方面的待遇和优惠政策以及寒暑假期的带薪

休假,这体现了教师享有()。

A、教育教学权

B、指导评价权

C、报酬待遇权

D、参与管理权

【解析】报酬待遇权包括三方面的具体含义,即①教师的报酬必须按时发放;

②教师有权要求足额支付工资

报酬;

③教师有权享受国家规定的各种待遇,包括医疗、住房、退休方面的待遇和优惠政策以及寒暑假期的

带薪休假。

13、决定教育性质的是()。

A、生产力发展水平

B、政治经济制度

C、社会意识形态

D、民族文化传统

【解析】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的领导权和受教育权,决定教育的性质。

14、学生的学习行为是为了得到某种报偿,持此观点的是()。

A、强化理论

B、归因理论

C、成就动机理论

D、自我效能感

【解析】学习动机的强化理论认为动机是由外部刺激引起的,可以用强化来说明动机的激发与作用,因为强

化可以使人在学习过程中增加某种反应发生的可能性。

按照这种观点,任何学习行为都是为了获得报偿。

选A。

15、小明是比较调皮的学生,他为此总是受批评。

有一天,他表现很安静,就没受到批评。

从那以后,他好

像越来越严格要求自己了。

老师的做法属于()。

A、正强化

B、负强化

C、奖励

D、惩罚

【解析】负强化是指撤销原来存在的消极刺激以使这些行为发生的频率提高。

“越来越严格要求自己”表明行

为发生频率增加,属于强化,“没受到批评”说明是撤销厌恶刺激,因此为负强化。

16、素质教育强调“选择适合儿童的教育,而不是挑选适合教育的儿童”。

这说明素质教育()。

A、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

B、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C、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D、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解析】四个选项都是素质教育的内涵,题干中反映的是素质教育不是为了选拔,而是面向全体学生。

故选

B。

17、下列学校行为,没有违背《义务教育法》的是()。

A、拒绝接收具有接受普通教育能力的残疾适龄儿童、少年随班就读的

B、分设重点班和非重点班的

C、选用未经审定的教科书的

D、开展分组教学或教改实验的

【解析】《义务教育法》鼓励开展分组教学或教改实验。

18、()强调学习的主动性和认知结构的重要性,主张教学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学生对学科结构的一般理

解。

A、斯金纳

B、布鲁纳

C、苛勒

D、加涅

【解析】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论强调教学目的在于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

19、耶基斯—多德森定律表明,对于简单的学习来说,最佳的动机水平是()。

A、中等偏低的强度

B、中等强度

C、中等偏高的强度

D、越高越好

【解析】心理学家的研究指出,动机强度与学习效率的关系并不是线性的关系,而是成倒U型曲线关系。

就是说,学习动机的强度有一个最佳水平,此时的学习效率最高;

一旦超过了顶峰状态,动机程度过强时就

会对活动的结果产生一定的阻碍作用。

当然,如果动机水平过低,也不会有高效率的活动的。

20、在学习“gas-煤气”这一单词时,学生加入了中介词,成了“gas-该死-煤气”。

该学生使用的策略

A、精细加工策略

B、组织策略

C、复述策略

D、计划监控策略

【解析】题目中学生使用了谐音联想,是精加工策略。

21、()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A、个体因素

B、环境因素

C、遗传因素

D、学校教育

【解析】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学校教育目标明确,时间相对集中,有指导并进行专门组

织的教育活动。

学校教育使个体处在一定的学习群体中,个体之间发展水平有差异,有助于个体的发展。

选D。

22、教师的行为不应该()。

A、稳重大方

B、潇洒自然

C、彬彬有礼

D、拘谨呆板

【解析】教师要稳重大方、潇洒自然、彬彬有礼。

切忌轻浮粗俗、拘谨呆板。

2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教师劳动复杂性的表现的是()。

A、教育目的的全面性

B、教育任务的多样性

C、教学手段的多样性

D、劳动对象的差异性

【解析】复杂性体现在:

首先,教育目的的全面性。

其次,教育任务的多样性。

最后,劳动对象的差异性。

24、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和师生之间传递信息的工具是()。

A、教学主体

B、教学媒体

C、教学的物质环境

D、教学的精神环境

【解析】教学媒体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师生之间传递信息的工具,如实物、文字、口头

语言、图表、图像以及动画等。

25、教师在现实教育教学情境中自主进行反思性探索,并以解决工作情境中特定的实际问题为主要目的,强

调研究与活动一体化,使教师从工作过程中学习、思考、尝试和解决问题的研究方法是()。

A、参与观察法

B、行动研究法

C、调查研究法

D、非参与观察法

【解析】行动研究法是指教师在现实教育教学情境中自主进行反思性探索,并以解决工作情境中特定的实际

问题为主要目的的研究方法。

26、在世界教育学史上被认为是“传统教育学之父”或“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的学者是()。

A、斯宾塞

B、夸美纽斯

C、裴斯泰洛奇

D、赫尔巴特

【解析】赫尔巴特是传统教育之父;

夸美纽斯是教育学之父。

27、《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自()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是1995年9月1日起实

施。

A、1994年1月1日

B、1994年9月10日

C、1993年11月1日

D、1995年1月1日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于1994年1月1日起施行。

28、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通过观察榜样的行为受到强化,从而在自己身上也产生了类似的强化效果,班杜

拉称这种现象是()。

A、自我强化

B、内部强化

C、替代性强化

D、负强化

【解析】替代性强化指学习者通过观察他人行为所带来的奖励性后果而受到强化。

29、学生伤害事故的责任应当根据()确定。

A、当事人的主观动机和损害后果之间的因果关系

B、当事人的行为和主观动机之间的关系

C、当事人的行为和损害后果之间的因果关系

D、当事人是否是主观故意

【解析】《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规定,归责原则是学生伤害事故的责任,应当根据相关当事人的行为与

损害后果之间的因果关系依法确定。

30、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

A、主导作用

B、制约作用

C、决定作用

D、内部动力作用

【解析】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但并不起决定作用。

31、《神童诗》有云: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由此可见,封建社会教育具有()的特点。

A、专制性

B、象征性

C、刻板性

D、等级性

【解析】“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是封建社会等级秩序的反映,表明封建社会教育具有等级性的特点。

具有一定消极影响。

32、()的出现意味着人类正规教育制度的诞生,是人类教育文明发展的一个质的飞跃。

A、教会

B、学校

C、文字

D、教师

【解析】学校教育系统的形成,即意味着教育制度化的形成。

制度化教育主要所指的是正规教育,也就是指

具有层次结构的、按年龄分级的教育制度,它从初等学校延伸到大学,并且除了普通的学术性学习以外,还

包括适合于全日制职业技术训练的许许多多专业课程和机构。

33、教学设计一般包括目标设计,内容设计,(),措施设计和评价设计五个主要方面。

A、教材设计

B、时间设计

C、教法设计

D、结构设计

【解析】一般说来,教学设计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教学目标设计;

根据学生现实发展水平确定教

学起点设计;

教学内容设计;

教学时间设计;

教学措施设计;

教学评价设计。

34、教师不得体罚、变相体罚学生,不得侮辱学生是依据学生的()。

A、隐私权

B、人身自由权

C、人格尊严权

D、生命权

【解析】我国的《义务教育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尊重学生人格尊严,禁止体罚或变相体罚学

生。

35、“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句话反映了教师劳动的()。

A、主体性

B、创造性

C、连续性

D、长期性

【解析】主体性即教师自身可以成为活生生的教育因素,教师言行举止都会成为学生仿效的对象,教师的人

品、才能、治学态度都可能成为学生学习的楷模。

36、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受制于()。

A、生产力

B、政治

C、文化

D、社会

【解析】生产力水平是教育发展的物质基础,教育的规模和速度受制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37、新课改整体设计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在小学阶段()。

A、以综合课程为主

B、以分科课程为主

C、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相结合

D、分科课程为主,综合课程补充

【解析】新课改整体设计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在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阶段设置分科和综合

相结合的课程,高中阶段以分科课程为主。

38、人类特有的最高级的心理现象是()。

A、认识

B、情感

C、能力

D、意识

【解析】人类才有意识现象,动物没有。

39、班主任发挥主导作用的前提是()。

A、有正确的学生观

B、要树立育人意识

C、应具备管理能力

D、应具备专业化的素质

【解析】班主任是指全面负责一个教学班学生的思想、学习、健康与生活等工作的教师,是班级工作的组织

者、领导者和教育者。

班主任必须具备专业化的素质,这是班主任发挥主导作用的前提。

40、测验的可靠性即指测验的()。

A、信度

B、效度

C、区分度

D、难度

【解析】自编测验的信度是指测验的可靠性,即某一测验在多次施测后所得到的分数的稳定、一致程度。

既包括在时间上的一致性,也包括内容和不同评分者之间的一致性。

41、“谈虎色变”属于()。

A、经典性条件作用说

B、联结—试误说

C、完型—顿悟说

D、认知—发现说

【解析】谈虎色变是按照巴甫洛夫经典条件作用理论的划分,属于条件反射。

42、课程改革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历史的()选择。

A、必然

B、必要

C、必需

D、首要

【解析】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就是教育要“以人为本”,即“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而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是提高国民素质、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全面发展、促进学生个性、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教育。

所以新课程改革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历史的必然选择。

43、家长对考试成绩好的孩子给予物质奖励是()。

A、处罚

B、消退

C、正强化

【解析】正强化是指个体在某一情境下发生某种行为,如果得到奖励,下次遇到相同情况时,再次发生这种

行为的几率就会提高。

家长对考试成绩好的孩子给予物质奖励属于正强化。

44、新课程背景下的重教学模式尽可能尊重()的主体地位,重视发挥他们的主体性。

A、教学内容

B、教师

C、每个学生

D、每个人

【解析】新课程背景下的重教学模式尽可能尊重每个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发挥他们的主体性。

45、中小学生旷课的,学校应当()与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取得联系。

A、查名原因后

B、在当日

C、在学校领导同意后

D、及时

【解析】中小学生旷课的,学校应当及时与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取得联系。

46、下列不属于新课程结构的主要特点的是()。

A、均衡性

B、综合性

C、发展性

D、选择性

【解析】新课程结构特点具有均衡性,选择性和综合性。

47、教育活动必须符合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这体现了我国教育的()原则。

A、方向性

B、公共性

C、保障性

D、平等性

【解析】教育活动必须符合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这句话确立了我国教育的公共性原则。

48、“经验的获得与智力的发展是相互促进的关系”,这是()教学规律提示我们的。

A、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

B、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结合

C、知情意统一

D、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动性相结合

【解析】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的教学规律提示我们:

掌握经验是发展智力的基础,智力的发展是掌握

经验的重要条件。

49、小张(15岁)的父亲经常在家吸烟,小张也常模仿几口,父亲未加制止,小张父亲的做法()。

A、不违法

B、违法

C、家庭内部问题,法律不予过问

D、合理合法

【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规定。

父母或者其它监护人应当关注未成年人的生理、心

理状况和行为习惯以健康的思想、良好的品行和适当的方法教育和影响未成年人,引导其进行有益身心的活

动,预防和制止其吸烟、酗酒、流浪、沉迷网络等。

50、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状况进行自我评估,或者凭借教师的平常观察记录或与学生的面谈而

进行的教学评价属于()。

A、配置性评价

B、诊断性评价

C、形成性评价

D、总结性评价

【解析】形成性评价是在教学过程中为改进和完善教学活动而进行的对学生学习过程及结果的评价。

它包括

在一节课或一个课题的教学中对学生的口头提问和书面测验。

51、适用于对违反学校纪律和规章制度的学生的主要教育惩罚手段或方法是()。

A、人身罚

B、能力罚

C、财产罚

D、申诫罚

【解析】行政处罚可分为四类:

(1)申诫罚。

属最轻微的处罚,表现形式有警告、通报等。

(2)财产罚。

主要有罚款、没收等形式。

(3)行为罚。

是限制或剥夺违法者特定行为能力的一种制裁,主要有停止营业、

扣留或吊销许可证。

(4)人身罚。

是限制或剥夺违法者人身自由的处罚,是最严厉的一种行政处罚,人身罚

主要有行政拘留(最高期限为15天)和劳动教养(期限为1~3年)。

人身罚、心理罚、财产罚不适用于违

反学校纪律和规章制度的学生。

52、()是教学工作的起始环节、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

A、备课

B、上课

C、作业布置与反馈

D、课外辅导

【解析】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包括:

备课、上课、作业布置与反馈、课外辅导、学业成绩评价。

其中备课是

教学工作的起始环节,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

53、下列所述不符合“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是()。

A、遵循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和发展规律设计教学计划

B、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

C、以实现学生的全面协调发展为教学宗旨

D、照本宣科,完全按照教材开展教学

【解析】D项所述属于传统的教学观念,不符合当代学生观所提倡的“以人为本”,即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

念。

54、下列名称中属于隐性课程资源的是()。

A、教材

B、因特网

C、实验室

D、师生关系

【解析】隐性课程也称潜在课程、自发课程,是学校情境中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呈现的课程,如师生关

系、校风、学风等。

55、教师职业道德具有纠正人的行为和指导实际活动的作用,不仅指向教育过程,而且指向教师本身。

这说

明教师职业道德具有()。

A、教育功能

B、社会功能

C、调节功能

D、认识功能

【解析】通过关键词进行判断:

“纠正行为”、“指导活动”表明教师职业道德具有调节功能。

教师职业道德的调

节功能不仅指向教育过程,而且也指向教师本身。

56、()是课程计划构成的核心内容。

A、课程设置

B、课程开设的顺序

C、课时分配

D、学年编制和学周安排

【解析】课程计划具体规定了教学科目的设置(课程设置)、学科顺序(课程开设顺序)、课时分配(教学

时数)、学年编制和学周安排。

其中,开设哪些科目(课程设置)是课程计划的中心和首要问题。

57、教育理论就是教育学中对()的认识与概括。

A、教育活动

B、教育现象

C、教育规律

D、教育经验

【解析】教育理论是对教育现象或教育事实的抽象概括。

理论在本质上超越于具体的事实和经验,尽管它在

形式上是一种陈述体系,但它在内容上是以浓缩的形式来阐述教育事实和经验的,不是对教育事实和现象的

直接复制,而是间接的抽象反映。

58、根据学生选择课程的自主性,可将课程分为()。

A、学科课程与经验课程

B、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

C、分科课程和综合课程

D、基础性课程、拓展性课程和研究性课程

【解析】按照课程内容的属性,可以把课程分为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或经验课程),根据学生选择课程的

自主性或者学习的要求,可将课程分为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按照课程的组织方式,可以把课程分为分科课

程和综合课程;

按照课程的功能,可以把课程分为基础性课程、拓展性课程和研究性课程。

59、在班级管理中,通常我们把班级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称为()。

A、校长

B、班主任

C、老师

D、教导主任

【解析】在班级管理中,通常我们把班级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称为班主任。

60、整个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C、布置作业

D、成绩评定

【解析】上课是整个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最直接的体现,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选B。

61、“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体现良好的师生关系是()。

A、爱生尊师

B、教学相长

C、心理平等

D、民主平等

【解析】“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意思是指只有先去学习才能知道自己知识的缺乏,只有教了别人之后

才能知道自己对知识还理解不清。

所以教和学要互相促进,教别人也能增长自己的学问,体现的师生关系应

是教学相长。

62、我国教育史上,学校起源于()。

A、原始社会

B、奴隶社会

C、封建社会

D、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解析】根据历史记载,在奴隶社会的夏朝就出现了以“庠、序、校”为名称的早期学校(也有书本表述为商

朝开始出现学校)。

总之,是在奴隶社会。

63、王老师是一位青年教师,工作热情非常高,他对学生的要求十分严格,他经常要求学生不要讲脏话,不

要乱扔废纸——而这位教师教课情景是,常常“笨猪”,“死脑子”不绝于耳,吸烟后,随手将烟蒂丢在课桌下面

——这样教育后的班级会怎样呢?

虽然王老师没少用嘴皮子,没少用各种惩罚手段,但是班上讲脏话,粗

话,乱扔纸屑杂物的现象仍随处可见,这个案例中教师教育的失败说明教师在教育过程中一定要()。

A、爱国守法

B、爱国敬业

C、关爱学生

D、为人师表

【解析】教师职业道德中为人师表指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