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放射治疗学(正高)模拟试题Word下载.docx

上传人:w**** 文档编号:8378102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81 大小:37.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肿瘤放射治疗学(正高)模拟试题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1页
肿瘤放射治疗学(正高)模拟试题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1页
肿瘤放射治疗学(正高)模拟试题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1页
肿瘤放射治疗学(正高)模拟试题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1页
肿瘤放射治疗学(正高)模拟试题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1页
亲,该文档总共8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肿瘤放射治疗学(正高)模拟试题Word下载.docx

《肿瘤放射治疗学(正高)模拟试题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肿瘤放射治疗学(正高)模拟试题Word下载.docx(8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肿瘤放射治疗学(正高)模拟试题Word下载.docx

  (眶下组织)

  (翼突)

  (颞肌间隙)送检组织内可见肿瘤累及;

  (颧骨旁组织)

  (筛窦组织)

  (翼腭窝组织)送检组织,未见肿瘤;

  (颌下淋巴结)涎腺组织,伴6枚淋巴结呈反应性增生。

患者一般情况可,KPS90分。

)关于上颌窦癌的术后辅助治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所有患者均应给予术后放疗

  B.术后放射治疗靶区一般包括瘤床术区和相应的颈部淋巴结区

  C.术后放疗剂量对于有残留者,应达到60~70Gy

  D.放射治疗应在术后6~8周进行

  或关注微信公众号《做题室》E.术后放化疗可提高局控率和生存率

  F.术后放射治疗常见的并发症有口干、张口困难等

B,C,E,F[案例分析]

  4.目前头颈部鳞癌同步放化疗方案中,可推荐的化疗方案是()

  A.PF(氟尿嘧啶+顺铂)

  B.MTX(甲氨蝶呤)

  C.顺铂单药

  D.阿霉素

  E.紫杉醇类+顺铂

  F.丝裂霉素

  G.氟尿嘧啶类

A,C,E[案例分析]

  5.患者切缘阳性,T4aN0M0,接受术后放化疗,化疗为单药DDP,对于放疗靶区和瘤床的放疗剂量为()

  A.手术病理提示残留部位

  B.原发灶瘤床术区范围

  C.原发灶瘤床、术区+Ⅱ区淋巴引流区

  D.原发灶瘤床+全颈淋巴引流区E.40~50GyF.50~55GyG.55~60GyH.60~70Gy

  或关注微信公众号《做题室》

C,H

  6.

  (提示患者术后给予单药顺铂联合放射治疗(瘤床+Ⅱ区淋巴引流区)。

术后1年,出现头痛、右侧眼球外凸,右侧面颊部肿胀,MRI复查显示右侧上颌窦区软组织填充,球后、筛窦内可见明显新生物,考虑术后复发。

)诊断明确为术后、放化疗后,瘤床复发,患者一般情况可,PS1分,下一步如何治疗()

  A.再次手术切除

  B.化疗

  C.靶向治疗

  D.再次放射治疗

  E.观察

  F.入组临床试验治疗

A,B,C,D,F

  •

  参考解析:

  1.目前能够肯定的上颌窦癌的根治性策略是综合治疗。

治疗方式根据病理类型、肿瘤范围、患者一般情况和意愿等决定。

一般采用手术和放射治疗为主,配合适当的全身治疗。

由于鼻旁窦肿瘤常常有骨侵犯,放射治疗不能完全杀死骨质内的肿瘤细胞,单纯放疗已经被证明不能作为大多数鼻旁窦恶性肿瘤的根治性手段。

但是对于低分化或未分化癌,可以考虑放疗或放化疗为主的根治性策略。

  2.NCCN推荐对于可手术切除的(T1-T4a)上颌窦癌,一般推荐根治性手术,根据术后情况选择进一步治疗。

对于T3-4肿瘤,目前也主张术前放射治疗,可使的肿瘤缩小,消灭肿瘤周围的隐匿性病灶,减少术中播散。

一般推荐放疗剂量为40~50Gy,并不明显增加手术并发症。

  3.对于T3-4aN0的头颈部鳞癌,术后有不良因素者,给予同步放化疗;

无不良预后因素者鳞癌和未分化癌给予原发灶和颈部的辅助放射治疗。

头颈部肿瘤术后的比较明确的不良因素包括:

淋巴结包膜外侵和原发灶切缘阳性。

而一些研究认为多站淋巴结受累、周围神经受侵,脉管瘤栓、病理分化较差、T3-4,以及口腔和口咽癌的LEVEL4-5淋巴结受累也是不良因素。

上颌窦癌局部复发率50%~60%,是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一般在术后2年内。

术后放疗宜在4周左右后执行,过晚可影响肿瘤的局控率。

放疗剂量一般在60~70Gy,由于影响周围器官,头颈部放射治疗后常有口干、张口困难、视力损伤、龋齿、骨坏死、听力下降等并发症。

本例(眶下组织)

  (颞肌间隙)送检组织内可见肿瘤累及,所以推荐术后放化疗。

  4.局部晚期的头颈部鳞癌,推荐同步放化疗,术后

  或关注微信公众号《做题室》有明显高危因素者也推荐术后辅助放化疗。

术后放化疗标准方案:

NCCN指南对术后同期放化疗的推荐方案为单药顺铂。

  5.对于上颌窦鳞癌的术后放疗,T1-2完全切除者,可观察随访;

但是对于有危险因素者或T3-4者,推荐瘤床放射治疗,而且应行颈部淋巴结照射。

一般淋巴结阴性者仅行Ⅱ区预防照射。

已经发生淋巴结转移者,应行该区照射以及下颈部锁骨上淋巴结等的预防照射。

病变累及广泛(侵犯鼻咽等)时根据受累部位行相应的淋巴结区预防。

对于上颌窦癌术后的放射治疗,瘤床一般推荐60~66Gy;

若有肿瘤残存或切缘阳性,按照根治性放疗处理,残存灶可提高至66~70Gy或更高,但要注意及时缩野。

  6.对于局部复发的患者,能够耐受进一步治疗的病例,应积极给予挽救性治疗。

可根据复发肿瘤的分期、切除的可能性,初次治疗的方式,挽救治疗的耐受和疗效等综合考虑。

对于术后放疗后的复发,比较棘手,可切除者可考虑再次手术,术后根据情况放射治疗。

不可手术者也可再次放射治疗,全身化疗、靶向治疗都是可以的选择,推荐进入临床试验。

  [材料题]

  3、患者男,57岁。

发现阴茎头部肿块1年,双侧腹股沟肿物3个月。

1年前无意间发现阴茎龟头肿物,表现为红色斑状突起,未予重视。

龟头肿物逐渐增大,呈菜花状并溃烂,伴有脓性分泌物和恶臭。

3个月前患者扪及双侧腹股沟各有一鹌鹑蛋大小肿物,质地硬、无压痛。

自发病来,无排尿困难、无尿频、尿急、尿痛,无畏寒及发热,无明显消瘦,精神、食欲、睡眠可,二便如常,体重无明显变化。

  既往史:

自幼包茎,10年前曾行包皮环切术;

否认冶游史;

否认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病史,否认肝炎、结核等传染病病史,否认药物及食物过敏史。

个人史:

吸烟40余年,平均2包/天,偶尔少量饮酒,无其他不良嗜好。

婚育史:

已婚,育1子1女,爱人及孩子均体健。

  专科查体:

阴茎头见一菜花样肿物,大小约5.0cm×

4.0cm,肿物边缘距阴茎根部约2cm;

肿物表面溃烂,伴有脓性分泌物及恶臭。

阴囊、睾丸未见明显异常。

双侧腹股沟均可触及一枚肿大淋巴结,左侧约2.5cm×

3.0cm,右侧约2.5cm×

2.0cm,边界清,质地硬,较固定,无压痛。

  阴茎肿物的初步诊断可能为以下中的()

  A.阴茎乳头状瘤

  B.阴茎癌

  C.阴茎角化症

  D.尖锐湿疣

  E.干燥性阴茎头炎

  或关注微信公众号《做题室》F.性病肉芽肿

A,B,C,D,E,F[案例分析]

  2.为明确阴茎病变诊断,首选以检查中的()

  A.CT

  B.血清肿瘤标志物

  C.PET

  D.超声

  E.阴茎肿物活检

  F.MRI

E[案例分析]

  3.(提示行胸、腹、盆腔CT扫描:

双肺散在小结节,倾向陈旧性病变,建议追随;

双肾囊肿,肝囊肿,腹腔及腹膜后未见明确肿大淋巴结;

盆腔未见明确肿大淋巴结;

双侧腹股沟各见一类圆形软组织肿块,左侧3.0cm×

2.5cm,右侧2.0cm×

2.5cm;

阴茎龟头部见不规则形肿物突出,形态不规则,横断面大小约5.0cm×

3.8cm,密度欠均匀。

阴茎肿物活检病理示:

鳞状细胞癌,中分化。

行左侧腹股沟区肿物穿刺活检病理示:

鳞状细胞癌。

)针对该患者最适合的治疗是()

  A.放疗

  C.阴茎部分切除术+双侧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

  D.激光治疗

  E.阴茎全切+尿道会阴部造口术+双侧髂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

  F.同步放、化疗

  4.

  (提示该患者经积极抗炎后行阴茎全切+尿道会阴部造口术+双侧髂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

术后病理:

  (阴茎头部肿物)中分化鳞状细胞癌,肿瘤侵犯阴茎海绵体,未侵犯尿道;

①(左侧腹股沟浅组)转移性淋巴结(1/5);

②(左侧腹股沟深组)淋巴结未见转移癌(0/3);

③(左髂血管旁)淋巴结未见转移癌(0/5);

④(右侧腹股沟浅组)转移性淋巴结(1/6);

⑤(右侧腹股沟深组)淋巴结未见转移癌(0/3);

⑥右髂血管旁淋巴结未见转移癌(0/6)。

)目前该患者术后的病理TNM分期是()

  A.T1N1M0

  B.T1N2M0

  C.T2N1M1

  D.T2N2M1

  E.T3N1M1

  F.T3N2M0

D

  1.阴茎癌需要与以下病变鉴别,包括乳头状瘤、尖锐湿疣、阴茎角化症、干燥性阴茎头炎、黏膜白斑、Bowen样丘疹、Kaposi肉瘤以及一些感染性病变,如下疳、疱疹、性病肉芽肿和结核等。

这些疾病主要通过相应的血清学、组织学及微生物学检测进行诊断。

  2.阴茎癌的确诊需行活组织检查。

  3.阴茎部分切除术适用于阴茎恶性肿瘤,距肿瘤边缘2cm切除后,阴茎海绵体残留3cm以上者也可施行阴茎部分切除术。

为保证足够的手术范围,切除阴茎肿瘤后由于阴茎残端不足以维持站立排尿的患者均适于行阴茎全切除+尿道会阴部造口术。

其他治疗方案效果均不如手术。

对于合并感染的患者可Ⅰ期行阴茎病灶切除,待炎症控制后,Ⅱ期行髂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以利于手术切口愈合;

也可选择经积极抗炎下同期行阴茎病灶切除+髂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

  4.肿瘤侵犯尿道海绵体/阴茎海绵体为T2;

多个或双侧表浅腹股沟淋巴结转移为N2;

未见远处转移为M0。

  4、ICH-GCP的基本要点包括()

  A.保护受试者

  或关注微信公众号《做题室》B.保证试验的科学性

  C.保证数据的完整真实性

  D.保护申办者的利益

  E.保证责任和义务的统一

A,B,C[多项选择题]

  5、术中放疗的缺点是()

  A.只能作一次大剂量照射

  B.对周围正常组织损伤大

  C.影响伤口愈合

  D.要有专用的设备,不能普遍应用

  E.对医务人员的健康有一定的影响

A,D,E[多项选择题]

  6、下列哪些肿瘤的发生与激素有关?

()

  A.前列腺癌

  B.乳腺癌

  C.胃癌

  D.卵巢癌

  E.膀胱癌

A,B,D[多项选择题]

  7、关于胰腺癌正确的是()

  或关注微信公众号《做题室》A.随年龄变化

  B.男性多于女性

  C.与饮食有关

  D.与从事焦炭工作有关

  E.儿童发病罕见

  8、患者女,42岁。

既往健康,近2个月出现巩膜、皮肤黄染,呈进行性加重,无腹痛,略消瘦,体检见:

肝肋下可触及,右上腹扪及肿大之胆囊,无触痛,无发热。

  1.可排除因结石造成梗阻的可能性的临床表现是

  A.既往健康

  B.无腹痛

  C.巩膜、皮肤黄染且呈进行性加重

  D.扪及肿大胆囊、无触痛

  E.无发热

  F.黄疸是进行性加重的

D[案例分析]

  2.为明确黄疸性质,最有意义的检查是

  A.B超检查

  B.CT检查

  C.MRI检查

  D.肝功能检查

  或关注微信公众号《做题室》E.ERCP

  F.CT-PET

  3.如黄疸性质为梗阻性,欲明确梗阻部位,选择下列检查手段为最优的是

  A.MRI检查

  B.ERCP

  C.B超

  D.十二指肠低张造影

  E.CT检查

C[案例分析]

  4.B超显示肝内外胆管扩张,则梗阻部位可能在

  A.第一肝门处

  B.Vater壶腹周围

  C.胆总管下端

  D.第二肝门处

  E.肝总管与胆囊管汇合处

  F.肝内胆管阻塞

  5.术中发现胰头部一轮廓不规则肿物,边界欠清,与周围组织粘连,门静脉、肠系膜上静脉均完整,无破坏,宜行

  或关注微信公众号《做题室》A.Whipple胰头十二脂肠切除术

  B.扩大切除术

  C.全胰切除术

  D.胆囊十二指肠吻合术

  E.胆总管十二指肠吻合术

  F.以上均可

B[案例分析]

  6.该患者术后病理诊断为胰腺癌,则下列肿瘤标志物检测意义较大的是

  A.CEA

  B.CA125

  C.CA153

  D.CA199

  E.CA72-4

  7.根据患者的术中所见,该患者进行了术后辅助放疗,下列关于胰腺癌的放射治疗说法正确的是

  A.CT模拟定位进行3D-CRT

  B.可以对区域淋巴结进行预防性照射

  C.全胰腺照射

  D.以吉西他滨为基础的同步放化疗

  E.靶区照射剂量45~50Gy

  或关注微信公众号《做题室》F.以上均对

A,B,D,E

  8.

  该患者进行胰腺癌外照射时,下列可能属于放射治疗并发症的是

  A.胰腺假性囊肿形成

  B.胃窦部出血

  C.横结肠出血

  D.胆管梗阻

  E.胰腺炎

  F.腹泻

A,B,C,E,F

  6.胰腺癌最常见的升高的肿瘤标志物是CA199,它的动态检测经研究证实对胰腺癌的病情监测是有意义的。

  8.胰腺癌做放射治疗时,由于周围累及器官及其耐受量的原因,A、B、C、E、F均有可能出现。

  9、患者女,42岁,因"

腹胀1个月"

就诊,行腹盆CT检查示:

①双附件囊实性肿物,左侧约8cm×

5cm,右侧约9cm×

6cm,考虑恶性,卵巢来源可能大,原发恶性肿瘤(囊腺癌?

)可能大,不除外转移的可能。

胃窦壁略增厚。

②大网膜明显增厚,腹膜增厚,考虑种植转移,伴中量腹水。

③双髂血管旁淋巴结肿大,大者约2.0cm×

1.2cm,CA125:

700.2U/ml,CA19956U/ml,CEA正常。

腹水细胞学找到癌细胞。

有乙肝史。

  体格检查:

BP118/74mmHg,HR116次/分,RR18次/分,T36.7℃,H157cm,BW62kg。

一般情况:

发育正常,营养中等,神志清,自动体位,查体合作。

腹水征(+),妇检:

子宫中位常大,双附件可及囊实性肿物,左侧直径约8cm,右侧直径约9cm,子宫直肠窝可及肿物,未固定。

胃肠镜检查未见恶性证据。

  根据上述病史、检查,临床诊断考虑为()

  或关注微信公众号《做题室》A.胃癌

  B.盆腹腔结核

  C.卵巢恶性肿瘤

  D.原发腹膜癌

  E.子宫恶性肿瘤

  F.结肠癌

  2.首先应考虑的治疗方式是()

  A.化疗

  B.初始手术+术后化疗

  C.新辅助化疗+手术

  D.放腹水,营养支持

  E.中药治疗

  F.生物免疫治疗

B

  1.腹水细胞学找到癌细胞,基本可排除B。

卵巢原发癌和转移性癌的鉴别主要是通过临床病史、影像学、病理及细胞学来鉴别。

胃肠道原发的卵巢转移癌最常见,此患者胃肠镜检查未见恶性证据,CA125700.2U/ml,CEA正常,基本可除外胃肠道转移癌(A、F)。

患者无阴道出血,CT未提示子宫肿物,可排除E。

原发性腹膜癌是指原发于腹膜的上皮癌,其恶性行为及临床表现与原发于卵巢的上皮癌相同,而卵巢可表现为正常大小或仅卵巢浅表肿瘤侵犯。

此患者

  CT:

双附件囊实性肿物,左侧约8cm×

6cm,考虑恶性,卵巢来源可能大。

可排除D。

  2.对于晚期卵巢癌患者,最重要的预后因素是减灭术后残留病灶的大小。

因此,如果患者病情允许,都应先做开腹手术,切除全子宫、双侧输卵管及卵巢、大网膜,更多考试题目请访问

  或关注微信公众号《做题室》并尽最大的努力,使手术取得满意细胞减灭术的效果。

初始治疗采用开腹肿瘤减灭术,适合各期肿瘤。

  10、下列哪些细胞有可能参与肿瘤逃避免疫攻击的机制()

  A.巨噬细胞

  B.T细胞

  C.NK细胞

  D.核细胞

  E.嗜酸性粒细胞

A,B[多项选择题]

  11、关于子宫内膜癌淋巴转移正确的是()

  A.淋巴转移与肿瘤复发相关

  B.与组织分类相关

  C.与患者年龄相关

  D.与临床分期相关

  E.与肌层浸润程度相关

A,B,D,E[材料题]

  12、患者男,48岁,因“发现双侧颈淋巴结肿大3个月”来诊。

无发热、盗汗和体重减轻。

否认高血压、心脏病和糖尿病病史。

查体:

ECOG=1;

双侧颈部数枚肿大淋巴结,质韧、活动;

余无阳性体征。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凝血功能无异常;

LDH128U/L;

乙型肝炎5项:

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

颈部和胸部CT:

双侧颈部多发肿大淋巴结。

腹部和盆腔CT:

未见异常。

左侧颈淋巴结活检: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CD20(+)。

  1.其IPI评分为A.0分B.1分C.2分D.3分E.4分F.5

  分

A[案例分析]

  2.其分期为

  A.Ⅰb

  B.Ⅱa

  C.Ⅱb

  D.Ⅲa

  E.Ⅲb

  F.Ⅳb

  3.初始治疗方案为

  A.受累野放射治疗

  B.次全野放射治疗

  C.利妥昔单抗单药治疗

  或关注微信公众号《做题室》D.利妥昔单抗+全身化学治疗,3~4个周期

  E.利妥昔单抗+全身化学治疗,6~8个周期

  F.利妥昔单抗+全身化学治疗,3~4个周期联合受累野放射治疗

  G.高剂量化学治疗+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

E,F[多项选择题]

  13、肿瘤细胞具有遗传不稳定性,在增殖过程中可发生自发突变,对某种药物由敏感变为耐药。

Goldie-Coldman模型理论对合理应用化学治疗的启发有()

  A.应在肿瘤体积小时尽早开始化疗

  B.应完成足够的化疗周期数

  C.应给予足够剂量

  D.应采用多药联合化疗

  E.应采用多周期化疗

A,D[材料题]

  14、患者女性,51岁。

右乳癌改良根治术后2年。

右乳浸润性导管癌伴右腋窝淋巴结3/8转移。

术后右胸及右腋窝放疗1疗程,化疗5疗程,均于一年前结束。

  1.除定期体格检查、复查肝脏、腋窝及颈部超声、肺部CT及骨显像外,应优先检查的肿瘤标志物是

  A.AFP

  B.CEA

  C.CA-125

  D.CA-153

  E.Ferritin

  或关注微信公众号《做题室》F.SCC-Ag

  2.该患者3个月前,多次查血CA-153水平呈进行性升高,相关检查均未能发现复发或转移病灶。

遂行F-FDGPET/CT全身显像,结果显示肝左外叶放射性分布局灶性异常浓聚。

除转移性肝癌外,尚可出现F-FDGPET阳性结果的是

  A.肝脓肿

  B.原发性肝细胞癌

  C.肝囊肿

  D.肝腺瘤

  E.肝血管瘤

  F.胆管细胞癌

A,B,D[案例分析]

  3.为进一步鉴别肝左外叶放射性分布局灶性异常浓聚灶为转移性病变抑或肝脏原发恶性肿瘤病变,应首选的肿瘤标志物是

  A.CA-153

  B.AFP

  D.CEA

  E.CA-199

  F.Cyfra2-11

  或关注微信公众号《做题室》CA-153为乳腺癌相对特异性肿瘤标志物,应优先查血cA-153水平进行随访。

故正确答案为D。

  [材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成人教育 > 成考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