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一章同步检测卷附答案解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408827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43 大小:836.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一章同步检测卷附答案解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一章同步检测卷附答案解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一章同步检测卷附答案解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一章同步检测卷附答案解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一章同步检测卷附答案解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一章同步检测卷附答案解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3页
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一章同步检测卷附答案解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3页
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一章同步检测卷附答案解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3页
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一章同步检测卷附答案解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3页
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一章同步检测卷附答案解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3页
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一章同步检测卷附答案解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3页
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一章同步检测卷附答案解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3页
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一章同步检测卷附答案解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3页
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一章同步检测卷附答案解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3页
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一章同步检测卷附答案解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3页
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一章同步检测卷附答案解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3页
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一章同步检测卷附答案解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3页
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一章同步检测卷附答案解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3页
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一章同步检测卷附答案解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3页
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一章同步检测卷附答案解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3页
亲,该文档总共4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一章同步检测卷附答案解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一章同步检测卷附答案解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一章同步检测卷附答案解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4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一章同步检测卷附答案解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他们对木块做的功记为W甲、W乙,则W甲  W乙;

接着甲、乙又把木块从一楼抬上三楼(如图所示),甲、乙对木块做的功分别为W甲′、W乙′,则W甲′

  W乙′(均选填“>”“=”或“<”)。

(1)甲、乙两人抬着一个密度分布均匀的长方体木块,在水平地面上匀速行走了10m,人施加的力是竖直向上的,但木块没有向上移动距离,所以他们对木块做的功都为0,则W甲=W乙。

(2)上楼时需要克服木块的重力,以木块重力为阻力,木块的重心在木块的重心上,甲和乙的动力都是竖直向上的,分别以甲、乙的手为支点时,如图所示:

乙的动力臂AB等于甲的动力臂BA,以甲为支点时重力的力臂OA,以乙为支点时重力的力臂OB,且OB>OA,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知F甲×

BA=G×

OB、F乙×

AB=G×

OA,所以甲的动力大于乙的动力(F甲>F乙),又因为甲乙两人上升的高度相同,由W=Fs可知,甲对木块做的功多,即W甲′>W乙′。

=;

>。

6.小李同学先后用同样大小的力F使同一木箱分别在如图所示甲、乙、丙三个表面上沿力的方向移动相同的距离,该力F在这三个过程中所做的功分别为W甲、W乙、W丙,其大小关系为W甲  W乙  W丙(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解析】小李同学先后用同样大小的力F使物体沿力的方向移动相同的距离s;

该力在这三个过程中所做的功分别为W甲、W乙、W丙,三个功的大小都等于W=Fs;

即W甲=W乙=W丙。

7.如图所示,一物体在水平向右的拉力F作用下以3m/s的速度在水平地面上匀速运动了10m,拉力F1所做的功为W1;

若该物体在水平向右的拉力F2作用下以2m/s的速度在同一水平地面上匀速运动了10m,拉力所做的功为W2.则F1  F2,W1

  W2(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1)由题可知,同一物体先后以不同的速度在同一水平地面上匀速运动,

则物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力不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因此两次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不变;

物体在水平地面上匀速运动,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可知,水平拉力F和滑动摩擦力f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即F1=F2=f;

(2)物体运动的距离都为10m,且F1=F2,由W=Fs可知W1=W2。

等于;

等于。

二.选择题(共9小题)

8.如图所示,力对物体做功的是(  )

A.

用力搬石头,搬而末动

B.

提着桶在水平路面上前进

C.

用力将鸡蛋举高

D.

手举杠铃静止不动

【解析】A、用力搬石头,搬而末动,有力作用在石头上,石头在力的作用下没有通过距离,所以力对物体没有做功,故A不符合题意。

B、提着桶在水平路面上前进,人给水桶的力向上,水桶向上没有通过距离,所以力对物体没有做功,故B不符合题意。

C、用力将鸡蛋举高,人给鸡蛋的力向上,鸡蛋向上移动了距离,所以力对物体做功,故C符合题意。

D、手举杠铃静止不动,手给杠铃的力向上,杠铃没有移动距离,所以力对物体没有做功,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

C。

9.如图为一名举重运动员做挺举连续动作时的几个状态图。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从发力到上拉的过程中,运动员对杠铃不做功

B.从上拉到翻站的过程中,运动员对杠铃不做功

C.从翻站到上挺的过程中,运动员对杠铃不做功

D.举着杠铃稳定站立的过程中,运动员对杠铃不做功

【解析】A、从发力到上拉的过程中,运动员对杠铃施加一个向上的力,杠铃向上移动了距离,所以人对杠铃做了功,故A错;

B、从上拉到翻站的过程中,运动员对杠铃施加一个向上的力,杠铃向上移动了距离,所以人对杠铃做了功,故B错;

C、从翻站到上挺的过程中,运动员对杠铃施加一个向上的力,杠铃向上移动了距离,所以人对杠铃做了功,故C错;

D、举着杠铃稳定站立的过程中,运动员施加了力,但杠铃没移动距离,所以人对杠铃不做功,故D正确。

D。

10.如图所示,小明用桶把一些沙子运上三楼。

在此过程中(  )

A.小明克服自身重力所做的功是总功

B.小明克服沙子重力所做的功是有用功

C.小明克服沙子重力所做的功是额外功

D.小明克服桶的重力所做的功是有用功

【解析】小明用桶把一些沙子运上三楼,对克服沙子重力做的功为有用功;

为了提升沙子不得不克服自身重力、克服桶的重力所做的功为额外功;

克服沙子重力做的功、克服自身重力、克服桶的重力所做的功之和为总功。

可见,B正确、ACD错。

B。

11.小明的家住在三楼,每次从一楼爬到三楼,他克服重力做的功最接近于(  )

A.I00JB.500JC.1000JD.3000J

【解析】小明的重力约为G=500N,从一楼爬到三楼的高度约为h=2×

3m=6m,

则小明克服重力做的功约为:

W=Gh=500N×

6m=3000J。

12.甲、乙、丙、丁四个同学进行攀岩比赛,他们做的功W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

若规定做功最快的获胜,则最后胜出的一定是(  )

A.甲B.乙C.丙D.丁

【解析】在相同时间内,做功越多,功率越大,也就是做功越快。

由图象知,当时间相同时,甲做功最多,所以由公式P=

知,甲功率最大,做功最快。

A。

13.一位质量约50kg的同学从一楼走到五楼,他上楼过程中克服重力所做的功可能为(  )

A.60JB.600JC.6000JD.60000J

【解析】每层楼的高度大约为3m,5层楼高度h=3m×

(5﹣1)=12m,

克服重力做的功:

W=Gh=50kg×

10N/kg×

12m=6000J,故C符合题意。

14.一物体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沿力的方向以0.2m/s的速度匀速运动了4s,拉力F大小为5N,4s内拉力F做的功为(  )

A.1JB.3JC.2JD.4J

【解析】由v=

可得,物体移动的距离s=vt=0.2m/s×

4s=0.8m,

拉力F做的功W=Fs=5N×

0.8m=4J。

15.如图所示,AC>BC,用相同的推力沿粗糙程度相同的斜面AC和BC分别将同一重物从底部推到顶端,则此过程中(  )

A.两次推力做功大小相同

B.两次克服摩擦力做功大小相同

C.两次克服物体重力做功大小相同

D.两个斜面的支持力对物体做功大小不相等

【解析】A、已知AC>BC,则sAC>sBC,由于用相同的推力推物体,则根据W总=Fs可知:

两次推力做功大小不相同,故A错误;

BC、已知将同一重物从底部推到顶端,根据W有用=Gh可知:

两次克服物体重力做功大小相同,故C正确;

根据W额=W总﹣W有用可知:

两次所做的额外功不同,即克服摩擦力做的功大小不相同;

故B错误;

D、由于斜面的支持力方向与运动方向垂直,则物体在支持力的方向上没有移动距离,所以,两个斜面的支持力对物体做功都为0J;

故D错误。

16.小明同学用50N的水平推力推着重200N的箱子在水平地面上匀速前进了2m,松开手后,箱子继续向前滑行了2m,整个过程中小明做功和书箱的重力做功分别是(  )

A.200J0JB.100J200J

C.100J0JD.200J100J

【解析】由题知,箱子在50N的水平推力作用下前进了2m,松开手后,由于惯性又向前滑行了2m,

根据做功的两个必要条件可得,水平推力所做的功:

W=Fs=50N×

2m=100J;

虽然箱子受重力,也移动了距离,但在重力的方向上没有移动距离,所以重力没做功,即重力做功为0J,故只有C正确,ABD错误。

三.实验探究题(共2小题)

17.如图所示,在“测量利用斜面提升物体所做的功”的实验中,用弹簧测力计沿斜面匀速拉动重为G的小车至h高度处,记录了如下三次实验数据。

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可知:

实验

序号

小车的重力

G/N

斜面的高度

h/cm

沿斜面向上的

拉力F/N

斜面的长度

s/cm

1

10

20

5.5

100

2

40

7.0

3

60

8.5

(1)在第一次实验中,拉力做功为  J。

(2)比较三次实验数据,使用斜面时,  (能/不能)省力。

(3)比较三次实验数据,使用斜面时,  (能/不能)省功。

(1)由表中第一次实验数据,在第一次实验中,拉力做功为:

W=Fs=5.5N×

1m=5.5J;

(2)比较三次实验数据,物体的重力相同,小车的重力都为10N,但拉力都小于重力,故使用斜面时,能省力;

(3)第1次实验中,克服重力做的有用功:

W′=Gh=10N×

0.2m=2J;

使用斜面做的功W=5.5J,因W′<W,同理第2、3次实验也有类似的结论,故比较三次实验数据,使用斜面时,不能省功。

(1)5.5;

(2)能;

(3)不能。

18.在“测量提升物体所做的功”的实验中,小李所在的实验小组利用长木板、木块组装,并进行如图实验,并将实验数填入表中

斜面长度

s/m

沿斜面的拉力

F/N

小车重力

斜度高度

h/m

0.8

0.6

2.0

0.20

(1)该实验的主要目的是  

(2)根据实验目的,分析测量结果,你认为最合理的结论  

A.利用斜面提升物体可以省力

B.利用斜面提升物体既可以省力,也可以省功

C.利用斜面提升物体可以省力,但费距离,不省功

D.斜面越陡越不省力,斜面越陡,可以省距离

(1)由表中实验数据可以算出沿斜面提升小车做功和竖直提升小车做的功,可以通过比较,得出利用斜面提升物体是否可以省功,即该实验的主要目的是探究利用斜面提升物体是否省功;

(2)实验中沿斜面提升小车做功为:

W1=F1s1=0.6N×

0.8m=0.48J;

竖直提升小车做的功为:

W2=Gh=2N×

0.2m=0.4J;

由表格数据和以上计算可知,利用斜面提升物体可以省力,但费距离,不省功,故C正确,AB错误;

虽然斜面越陡越不省力,斜面越陡,可以省距离,但不符合实验目的,不是最合理的结论,故D错误。

(1)探究利用斜面提升物体是否省功;

(2)C。

四.计算题(共2小题)

19.一辆重为6000N的汽车在1200N的牵引力作用下在水平平直公路上匀速行使,1min内通过的路程为1200m求:

(1)匀速行使过程中,重力对汽车做的功?

(2)匀速行使过程中,牵引力对汽车所做的功?

(3)汽车的速度是多少?

(1)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汽车没有在竖直方向上通过距离,所以重力对汽车做功为0;

(2)牵引力做功:

W=Fs=1200N×

1200m=1.44×

106J;

(3)汽车的速度:

v=

=20m/s。

答:

(1)匀速行使过程中,重力对汽车做功为零;

(2)匀速行使过程中,牵引力对汽车做功1.44×

(3)汽车的速度是20m/s。

20.如图所示,沿斜面将一个质量为6kg的物体匀速由A点拉到B点拉力为40N,升高的高度为0.5m,AB的长度为1m,g取10N/kg,求:

(1)拉力做的有用功;

(2)此过程中的额外功;

(3)物体受到的摩擦力。

(1)物体重力:

G=mg=6kg×

10N/kg=60N,

拉力做的有用功:

W有=Gh=60N×

0.5m=30J;

(2)拉力做的总功:

1m=40J,

额外功:

W额=W总﹣W有=40J﹣30J=10J;

(3)由W额=fs可得物体受到的摩擦力:

(1)拉力做的有用功为30J;

(2)此过程中的额外功为10J;

(3)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10N。

第2节功率

一.填空题(共6小题)

1.甲、乙两物体都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运动的路程s和所做的功W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分别如图(a)、(b)所示,则两物体速度较大的是①  (填“甲”或“乙”下同)功率较大的是②  。

【解析】由图a知,甲、乙两物体的路程与时间成正比,所以做匀速直线运动;

并且相同时间内,甲通过的路程长,因此甲物体的速度大于乙物体的速度;

由图b知,甲乙相同时间内,乙做的功大于甲做的功,根据P=

可知,乙的功率大于甲的功率。

甲;

乙。

2.如图甲运动员身高166cm体重63kg,乙运动员身高160cm体重66kg,他们用相同时间把同样重的杠铃举起,如图。

如果两人对杠铃所做的功率分别为P甲和P乙,则

P甲  P乙.(选填“>”“=”或“<”)

【解析】由题知两人举起杠铃的重力相同,

因为甲比乙高,所以举起杠铃的高度:

h甲>h乙,

根据W=Gh可得,举起杠铃做的功W甲>W乙,

又因为举起杠铃用的时间相同,

所以根据P=

可知,两人对杠铃做功的功率P甲>P乙。

3.举重运动员在2s内把1200N的杠铃匀速举高了2m,在空中停留了3s。

前2s内的功率是  W;

在空中停留3s所做的功  J。

【解析】前2s内运动员对杠铃的举力:

F=G=1200N,

杠铃在2s内升高的距离:

s=2m,

运动员对杠铃做功:

2m=2400J,

前2s内的功率是:

P=

=1200W。

在空中停留3s,运动员对杠铃做功:

W'

=Fs'

=1200N×

0m=0J。

1200;

0。

4.“绿色环保,低碳出行。

”一辆纯电动公交车在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发动机的功率为200kW,速度为72km/h。

公交车行驶1h,发动机做的功为  J,公交车行驶的路程为  m。

(1)t=1h=3600s

W=Pt=200×

103W×

3600s=7.2×

108J。

(2)v=72km/h=20m/s

s=vt=20m/s×

3600s=72000m。

7.2×

108;

72000。

5.甲乙两辆汽车匀速直线行驶,它们的功率之比为5:

4,受到的阻力之比为5:

3,则两辆汽车行驶的速度之比为  。

【解析】:

两辆汽车匀速直线行驶,受力平衡,牵引力:

F甲:

F乙=f甲:

f乙=5:

3,

由P=

=Fv得,两辆汽车行驶的速度之比:

v甲:

v乙=

=3:

4。

3:

6.新材料碳纤维具有高强度、高耐热、密度小等特性。

一架由碳纤维材料制造的小型无人机,质量为2kg,功率为40W,则该无人机在5s内做功为  J,可匀速竖直上升  m。

(1)根据P=

知,无人机在5s内做功:

W=Pt=40W×

5s=200J;

(2)无人机的质量m=2kg,其重力为:

G=mg=2kg×

10N/kg=20N;

由W=Gh可得,无人机匀速竖直上升的高度:

h=

=10m。

200;

二.选择题(共8小题)

7.如图所示,AC>BC,在相同时间内把同一物体分别沿斜面AC、BC匀速推上顶端,推力分别为F1、F2,功率分别为P1、P2,在不考虑摩擦的情况下(  )

A.F1<F2,P1=P2B.F1>F2,P1>P2

C.F1=F2,P1=P2D.F1<F2,P1<P2

(1)不计摩擦,斜面AC倾斜角度小于BC,则AC>BC,所以物体沿AB运动时拉力较小,即F1<F2;

(2)不计摩擦,使用光滑的斜面没有额外功,拉力在两斜面上做功相同(等于克服物体重力所做的功),即W1=W2;

拉力做功相同,所用时间相同,根据P=

可知,拉力做功的功率相同,即P1=P2。

8.小胖和小刚在物理课结束后,约了一场比试,从一楼跑步到五楼,比比谁的功率大。

他们同时出发,结果又同时到达,又了解到,小胖的体重大于小刚。

则在比赛过程中(  )

A.小胖的功率大B.小刚的功率大

C.两人的功率一样大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解析】爬上比赛,克服人的重力做功,爬楼功率P=

,他们同时出发,结果又同时到达五楼,说明爬楼时间是相同的,又因为小胖的体重大于小刚,故小胖的功率大。

9.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两次拉着同一物体在同一水平地面上运动,两次运动的s﹣t图象如图所示,其对应的测力计示数分别为F1和F2,功率分别为P1和P2,则它们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

A.两次物体运动的速度:

v1<v2

B.两次物体所受的拉力:

F1>F2

C.相同时间内两次拉力对物体所做的功:

W1>W2

D.两次拉力做功功率:

P1<P2

(1)由图知,相同时间内第①次通过的距离大,根据v=

知,①的速度大于②的速度,即v1>v2,故A错误;

(2)物体两次运动的s﹣t图象都为过原点的直线,说明同一物体两次都做匀速直线运动,由二力平衡条件可知,拉力大小都等于滑动摩擦力大小;

由于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均不变,所以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拉力大小也相等,即F1=F2,故B错误;

(3)根据s﹣t图象可知,相同时间内第①次通过的距离大,且F1=F2,根据W=Fs可知,第1次拉力做的功较大,即W1>W2,故C正确;

(4)物体两次运动的时间相同,根据P=

可知,P1>P2,故D错误。

10.甲、乙两台机器的功率之比为2:

3,工作时间之比为1:

3,它们的做功之比为(  )

A.2:

9B.2:

1C.2:

3D.3:

【解析】根据公式P=

得,W甲=P甲t甲,W乙=P乙t乙,

所以,

1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做功多的机械功率一定大

B.功率小的机械做功一定慢

C.功率大的机械一定省力

D.功率大的机械做功效率一定高

【解析】AB、功率是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功率大的机械做功一定快,功率小的机械做功一定慢;

功率与做功多少和时间都有关系,不知道做功时间,无法确定功率的大小,故A错误,B正确;

C、功率是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功率的大小与是否省力没有直接关系,故C错误;

D、功率是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机械效率是指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二者是两个不同的物理量,所以,功率大的机械,做功效率不一定高,故D错误。

12.如图是小明和小亮利用闪光照相机拍摄纸锥竖直下落时的照片,下列关于纸锥在竖直下落过程中重力做功功率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中正确的是(  )

B.

D.

【解析】由功率公式可得,P=

=Gv,纸锥的重力不变,

由图可知,速度v先变快后不变,故纸锥在竖直下落过程中重力做功功率随时间变化规律是先变大后不变,故只有选项C的图象符合题意。

13.汽车以恒定功率爬坡时要采用低挡上坡,这样做是为了(  )

A.增大汽车惯性B.减小汽车牵引力

C.增大汽车速度D.增大汽车牵引力

【解析】A、汽车爬坡时要采用低挡上坡,不会改变汽车的质量,不会增大汽车的惯性,故A错;

BCD、汽车爬坡时要采用低挡上坡,速度会减小,汽车的功率一定,由功率的变形公式P=Fv可知,可以增大牵引力,故BC错误,D正确。

14.班里组织一次比赛活动,从一楼登上三楼,看谁的功率最大。

为此,需要测量一些物理量,下列物理量中必须测量的是:

①三楼地面到一楼地面的高度。

②从一楼到达三楼所用的时间。

③每个同学的质量或体重。

④一楼到三楼楼梯的长度。

(  )

A.②④B.②③C.③④D.①④

【解析】登楼时克服自身重力在竖直方向上做功,则功率的计算公式为:

因此,要比较从一楼登上三楼谁的功率最大,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

每个同学的体重或质量、从一楼到达三楼所用的时间即可,

不需要测量一楼到三楼楼梯的长度,因三楼地面到一楼地面的高度相同,也不需要测量,所以,必须测量的是②③。

15.为制定执行健身计划,李教授和他的女儿需要测量从一楼跑到3楼的功率,为此:

(1)如果李教授和他女儿的质量都已经知道,手中有一个厘米刻度尺,他们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是  。

(2)请帮助他们把所需要测量的物理量和需要计算的物理量填入下面的表格,并注明需要用到的符号和单位。

物理量

  

李教授

女儿

(3)登楼梯时,某中学生从底楼匀速登上三楼,共用了10s,该中学生登楼时克服重力做功的功率最接近于  。

A.5000WB.500WC.50WD.5W

,需要测量h的厘米刻度尺外,还用测量时间,故用到测量时间的工具秒表;

(2)李教授和他女儿的质量都已经知道,且厘米刻度尺不能直接测量上楼的高度,所以根据P=

可知,所需要测量的物理量分别是一个台阶的高度h/m、台阶个数n、爬楼所需时间t/s和功率P/W;

如下所示:

一个台阶的高度h/m

台阶个数n

爬楼所需时间t/s

功率P/W

(3)中学生的质量约60kg,其重力约为600N:

一层楼的高度约3m,从底楼匀速登上三楼上升的高度约为:

h=2×

则该同学登楼时克服重力做功的功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