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肉牛产业链分析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411534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119.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肉牛产业链分析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中国肉牛产业链分析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中国肉牛产业链分析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中国肉牛产业链分析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中国肉牛产业链分析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中国肉牛产业链分析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中国肉牛产业链分析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中国肉牛产业链分析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中国肉牛产业链分析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中国肉牛产业链分析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中国肉牛产业链分析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中国肉牛产业链分析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中国肉牛产业链分析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中国肉牛产业链分析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中国肉牛产业链分析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中国肉牛产业链分析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中国肉牛产业链分析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中国肉牛产业链分析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中国肉牛产业链分析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中国肉牛产业链分析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肉牛产业链分析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中国肉牛产业链分析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肉牛产业链分析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国肉牛产业链分析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产于河南省南阳地区。

毛色以深浅不一的黄色为主,另有红色和草白色,体骼较大,结构紧凑。

该牛产肉性能良好,屠宰率在55%以上,净肉率达到46%。

  晋南牛:

产于山西省晋南盆地。

体格粗大,前驱较后驱发达,毛色以枣红色为主,红色和黄色次之。

晋南牛产肉性能好,屠宰率和净肉率都在50%以上。

  鲁西牛:

产于山东省的西南部。

体驱高大,结构紧凑,肌肉发达,前驱较宽深。

被毛从浇黄到综红都有,心黄色为主。

该牛肉用性能好,屠宰率达到57%,净肉率达到50%。

  延边牛:

产于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

毛色为深浅不一的黄色,被毛密而厚,皮厚有力,胸部宽深,体长结实,骨骼粗壮。

该牛耐寒、耐粗饲、抗病力强,适应性好,屠宰率57%,净肉率47%。

  蒙古牛:

产于内蒙古中西部。

毛色以黑色、黄色居多,头部粗重,角长,四肢短,蹄质坚实。

屠宰率53%,净肉率45%。

该牛抓膘能力强,发病率低,是我国最耐干旱和严寒的少数几个品种之一。

  还有产于浙江省温岭高峰牛,内蒙古三河地区的三河牛,由吉林、内蒙、河北三省四地区联合育成草原红牛,原产于新疆伊犁、塔城地区的新疆褐牛等均属于国内有名的地方品种牛。

养殖场在优势区的选择上综合考虑了优势区域的资源、市场、区位、肉牛业发展基础及未来发展潜力等多方面的因素。

一是资源优势。

具有充足的牛源,能繁母牛存栏量较多,肉牛存栏增长较快,具有一定的发展潜力。

二是区位优势。

毗邻都市经济圈,具有良好的产销衔接,具有明确的市场定位。

三是产业优势。

产业基础较好,种群结构合理,进入优势区的县肉牛存栏量一般在7万头以上;

具有良好的技术服务体系,拥有一定规模的屠宰与加工能力。

基地县集中连片,可形成区域规模优势。

本期规划拟涵盖中原肉牛区、东北肉牛区、西北肉牛区和西南肉牛区共四个优势区域。

各区特点与发展方向:

中原肉牛区

(1)基本情况。

中原肉牛区是我国肉牛业发展起步较早的一个区域。

该区域包括4个省的51个县,其中山东14个县、河南27个县、河北6个县和安徽4个县。

该区域有天然草场面积1320万亩,其中可利用草场面积1240万亩左右。

该区域是我国最大的粮食主产区,每年可产3860多万吨各种农作物秸秆,目前秸秆加工后饲喂量达1360万吨左右,仍然有约50%的秸秆没有得到合理利用。

(2)主要特点。

该区域具有丰富的地方良种资源,也是最早进行肉牛品种改良并取得显著成效的地区。

我国5大肉牛地方良种中,南阳牛、鲁西牛等2个良种均起源于这一地区。

该区域农副产品资源丰富,为肉牛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饲料资源基础。

中原肉牛区具有很好的区位优势,交通方便,紧靠“京津冀”都市圈、“长三角”和“环渤海”经济圈,产销衔接紧密,具有很好的市场基础。

(3)目标定位与主攻方向。

中原肉牛区目标定位为建成为“京津冀”、“长三角”和“环渤海”经济圈提供优质牛肉的最大生产基地。

未来发展要结合当地资源和基础条件,加快品种改良和基地建设,大力发展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的现代肉牛养殖,加强产品质量和安全监管,提高肉牛品质和养殖效益;

大力发展肉牛屠宰加工业,着力培育和壮大龙头企业,打造知名品牌。

东北肉牛区

东北肉牛区是我国肉牛业发展较早、近年来成长较快的一个优势区域,包括5个省(区)的60个县,其中吉林16个县、黑龙江17个县、辽宁15个县、内蒙古7个县(旗)和河北北部5个县。

该区域有天然草场面积约11.8亿亩,其中可利用草场面积8.85亿亩;

同时也是我国的粮食主产区之一,每年可产约5900万吨各种农作物秸秆,目前秸秆加工后饲喂量达1600万吨,但仍有50%以上的秸秆没有得到充分利用。

该区域具有丰富的饲料资源,饲料原料价格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肉牛生产效率较高,平均胴体重高于其他地区。

区域内肉牛良种资源较多,拥有五大黄牛品种之一的延边牛,以及蒙古牛、三河牛和草原红牛等地方良种。

近年来,品种的选育和改良步伐进一步加快,育成了著名的“中国西门塔尔牛”,成为区域内的主导品种。

同时,该区域紧邻俄罗斯、韩国和日本等世界主要牛肉进口国,发展优质牛肉生产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

本区域目标定位为满足北方地区居民牛肉消费需求,提供部分供港活牛,并开拓日本、韩国和俄罗斯等周边国家市场。

牧区要重点发展现代集约型草地畜牧业,通过调整畜群结构,加快品种改良,改变养殖方式,积极推广舍饲半舍饲养殖,为农区和农牧交错带提供架子牛。

农区要全面推广秸秆青贮技术、规模化标准化育肥技术等,努力提高育肥效率和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

进一步培育和壮大龙头企业,在提升企业技术水平和加工工艺、产品质量和档次上下功夫,逐步形成完整的牛肉生产和加工体系。

西北肉牛区

该区域是我国最近几年逐步成长起来的一个新型区域,包括4个省区的29个县市,其中新疆自治区16个县(师)、甘肃省9个县市、陕西省2个县和宁夏2个县。

该区域有可利用草场面积约1.2亿亩;

各种农作物秸秆1000余万吨,约40%的秸秆没有得到合理利用。

本区域天然草原和草山草坡面积较大,其中新疆被定为我国粮食后备产区,饲料和农作物秸秆资源比较丰富;

拥有新疆褐牛、陕西秦川牛等地方良种,近年来引进了美国褐牛、瑞士褐牛等国外优良肉牛品种,对地方品种进行改良,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新疆牛肉对中亚和中东地区具有出口优势,现已开通14个口岸,为发展外向型肉牛业创造了条件。

本区域发展肉牛产业的主要制约因素是开展肉牛育肥时间较短,饲养技术以及肉牛屠宰加工等方面的基础相对薄弱。

本区域目标定位为满足西北地区牛肉需求,以清真牛肉生产为主;

兼顾向中亚和中东地区出口优质肉牛产品,为育肥区提供架子牛。

主攻方向是健全肉牛良繁体系和疫病防治体系,充分发挥饲料资源的优势,大力推广规模化、标准化养殖技术,努力提高繁殖成活率和牛肉质量;

培育和发展加工企业,提高加工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开拓国内外市场,带动本区域肉牛产业的快速发展。

西南肉牛区

(1)基本情况。

该区域是我国近年来正在成长的一个新型肉牛产区,包括5个省市的67个县市,其中四川省5个县、重庆市3个县、云南省的35个县市、贵州省的9个县市和广西的15个县市。

该区域拥有天然草场面积1.4多亿亩,每年可产3000余万吨各种农作物秸秆,其中超过65%的秸秆有待开发利用。

(2)主要特点该区域农作物副产品资源丰富,草山草坡较多,青绿饲草资源也较丰富;

同时,三元种植结构的有效实施,饲草饲料产量将会进一步提高,为发展肉牛产业奠定了基础。

主要限制因素是肉牛业基础薄弱,地方品种个体小,生产能力相对较低。

(3)目标定位与主攻方向。

该区域目标定位为立足南方市场,建成西南地区优质牛肉生产供应基地。

主攻方向为加快南方草山草坡和各种农作物副产品资源的开发利用;

大力推广三元结构种植,合理利用有效的光热资源,增加饲料饲草产量;

加强现代肉牛业饲养和育肥技术的推广应用,努力在提高出栏肉牛的胴体重和经济效益上下功夫。

全国肉牛优势区域规划分区情况表(共207个县市)

优势区

省份

县数

县市名称

中原优势区(51个县)

河北

6

故城县、景县、无极县、南皮县、武邑县、盐山县

安徽

4

怀远县、临泉县、五河县、颍上县

山东

14

曹县、高唐县、惠民县、济阳县、嘉祥县、乐陵市、陵县、牡丹区、平阴县、齐河县、商河县、阳信县、禹城市、章丘市

河南

27

邓州市、方城县、扶沟县、淮阳县、鹿邑县、洛宁县、泌阳县、内乡县、平舆县、确山县、汝州市、商水县、社旗县、睢阳区、唐河县、宛城区、西华县、夏邑县、襄城县、新蔡县、新野县、鄢陵县、叶县、伊川县、永城市、虞城县、柘城县

东北优势区(60个县)

辽宁

15

本溪县、桓仁县、朝阳县、喀左县、法库县、新宾县、阜新县、康平县、普兰店市、昌图县、开原县、铁岭县、西丰县、瓦房店市、新民市

吉林

16

德惠市、东丰县、东辽县、扶余县、公主岭市、桦甸市、蛟河市、九台市、梨树县、农安县、舒兰市、双辽市、通化县、通榆县、伊通县、榆树市

黑龙江

17

阿城区、拜泉县、宝清县、北林区、宾县、勃利县、海伦市、集贤县、克山县、龙江县、穆棱市、讷河市、尚志市、双城市、望奎县、依安县、肇东市

内蒙古

7

阿鲁科尔沁旗、多伦县、科左后旗、科左中旗、西乌旗、扎鲁特旗、正蓝旗

5

丰宁县、康保县、隆化县、围场县、张北县

西北优势区(29个县)

陕西

2

凤翔县、临渭区

甘肃

9

甘州区、泾川县、崆峒区、凉州区、灵台县、碌曲县、玛曲县、宁县、夏河县

宁夏

彭阳县、原州区

新疆

阿克苏市、阿克陶县、阿勒泰市、布尔津县、莎车县、疏附县、叶城县、奇台县、沙湾县、托里县、新源县、尼勒克县、巩留县、伊宁县、昭苏县、兵团农四师

西南优势区(67个县)

四川

巴州区、古蔺县、南江县、平昌县、叙永县

重庆

3

丰都县、彭水县、石柱县

云南

35

昌宁县、楚雄市、大姚县、凤庆县、富宁县、广南县、会泽县、景东县、隆阳区、泸西县、禄劝县、麻栗坡县、勐海县、弥勒县、南华县、南涧县、丘北县、师宗县、双柏县、腾冲县、巍山县、新平县、宣威市、寻甸县、砚山县、漾濞县、彝良县、永德县、永平县、玉龙县、元阳县、云龙区、云县、镇雄县、镇沅县

贵州

毕节市、黎平县、纳雍县、盘县、思南县、镇宁县、织金县、遵义县、大方县

广西

八步区、桂平市、环江县、靖西县、柳江县、鹿寨县、融水县、三江县、武鸣县、武宣县、象州县、忻城县、兴宾区、宜州市、钟山县

3、肉牛的养殖技术

为了保证牛肉中没有化肥、农药、激素、抗生素、兽药、化学合成物质等对人体有害物质的残留,肉牛养殖必须按照绿色食品生产操作规程的有关要求进行管理和生产。

(1)牛场环境条件与保护

地势高燥。

肉牛场应建在地势高燥、背风向阳、地下水位较低,具有缓坡的北高南低,总体平坦地方。

切不可建在低凹处、风口处,以免排水困难,汛期积水及冬季防寒困难。

  

土质良好。

土质以沙壤土为好。

土质松软,透水性强,雨水、尿液不易积聚,雨后没有硬结、有利于牛舍及运动场的清洁与卫生干燥,有利于防止蹄病及其他疾病的发生。

水源充足。

要有充足的合乎卫生要求的水源,保证生产生活及人畜饮水。

水质良好,不含毒物,确保人畜安全和健康。

  

草料丰富。

肉牛饲养所需的饲料特别是粗饲料需要量大,不宜运输。

肉牛场应距秸秆、青贮和干草饲料资源较近,以保证草料供应,减少运费,降低成本。

交通方便。

架子牛和大批饲草饲料的购入,肥育牛和粪肥的销售,运输量很大,来往频繁,有些运输要求风雨无阻,因此,肉牛场应建在离公路或铁路较近的交通方便的地方。

 

卫生防疫。

远离主要交通要道、村镇工厂600米以外,一般交通道路200米以外。

还要避开对肉牛场污染的屠宰、加工和工矿企业,特别是化工类企业。

符合兽医卫生和环境卫生的要求,周围无传染源。

避免地方病。

人畜地方病多因土壤,水质缺乏或过多含有某种元素而引起。

地方病对肉牛生长和肉质影响很大,虽可防治,但势必会增加成本。

故应尽可能避免。

(2)肉牛选育与选配

现在国内饲养的肉牛多为引进品种如西门塔尔、夏洛来等与国内黄牛的杂交后代,应选择生长速度快、抗病力强、适应当地生长条件的肉牛品种进行饲养,并结合育种引进优秀公牛的冷冻精液进行选配。

对于从场外购入的肉牛要经过严格检疫和消毒。

(3)营养需要

肉牛绿色养殖要根据不同发育阶段期的营养需求,科学合理地配制饲料。

饲料是人类的间接食品,饲料中有毒、有害物质会直接危害到人类的健康。

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人类常见的癌症、畸形、抗药性和某些中毒现象与肉、蛋、奶中的抗菌素、激素和其他合成药物的残留有关。

由于化肥、农药的超量使用会导致饲草原料中化肥和农药较高的残留量,进而导致牛肉中药物残留的增加,因此,绿色养殖的饲料原料必须来自无公害区域内的草场和种植基地。

1、国内牛肉产量分析

2009年全国出栏肉牛4602万头、年末存栏10726万头、牛肉产量635万吨、平均胴体重138kg/头(平均产肉138kg/头),肉牛产值1875亿元,占畜牧业产值的9.63%,位居生猪和家禽之后,排名第三。

2009年全国共有肉牛养殖户(场)13839619个:

出栏9头以下场户有13278414个,出栏3409万头;

出栏10~49头场户有467596个,出栏112万头;

出栏50~99头场户有71900个,出栏508万头;

出栏100~499头场户有18281个,出栏422万头;

出栏500~999头场户有2679个,出栏178万头;

出栏1000头以上场户有749个,出栏129万头头。

牧区县年末存栏牛1356万头(牦牛占54%(牦牛存栏726万头),出栏457万头,牛肉产量45万吨,折合胴体为98.5kg/头。

半牧区县年末存栏牛994万头(牦牛占1.91%)(牦牛存栏191万头),出栏478万头,牛肉产量27万吨,折合胴体为56.5kg/头。

2、国内牛肉消费量和前景分析

从中国牛肉消费结构的变化来看,中高档和多元化的牛肉消费,正在从大城市向中等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的农村扩散,从高收入人群向中低收入人群拓展。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连锁超市的发展和冷藏物流手段的改善,各种冷却分割肉、小包装肉、中西式熟肉制品等增长迅速。

全球牛肉的生产和消费分布较为平均。

2010年,美国是世界最大的牛肉生产国和牛肉消费国。

近年来,全球牛肉产业发展总体平稳,牛肉产量和需求量略有下降。

据美国农业部预测,2011年全球牛肉产量和消费量与2010年相比有小幅下降,将分别达到5,684.8万吨和5,583.4万吨。

农业部在《全国节粮型畜牧业发展规划2011-2020年》中提出,“十二五”期间中国牛肉产量将实现持续增长,至2015年牛肉产量达到700万吨,2010至2015年期间的复合年均增长率达到1.4%。

弗若斯特沙利文预测,牛肉消费量在此期间也将持续增长。

2010年,中国是世界第三牛肉生产大国和消费大国。

由于近年来牛肉存栏量的下降以及牛肉价格的持续提高,预计2011年中国牛肉产量和牛肉表观消费量将略有下降,分别达到638.7万吨吨640.3万吨。

2006年以来,中国牛肉进口量增速远超过出口量增速,反映了我国肉类消费市场对高档牛肉的强劲需求。

2010年,我国进口牛肉2.37万吨,出口牛肉2.21万吨,首次成为牛肉净进口国。

预计2011年我国进口牛肉将持续上升,达到3.39万吨,出口牛肉持续下降,约为1.77万吨。

中国牛肉的消费以户外餐饮消费为主。

2010年,户外消费、家庭消费和加工业消费分别为占牛肉消费总量653.2万吨的60.0%、32.0%和8.0%。

中国牛肉价格自2006年以来持续上涨,至2011年12月,全国牛肉平均价格已达39.78元/公斤,较2006年1月的18.90元/公斤上涨两倍多。

尽管中国牛肉总体消费水平较高,然而目前中国牛肉人均消费量仅为4.1千克/人,远低于发达国家牛肉年平均消费50千克/人以及世界牛肉年平均消费10千克/人的水平。

我国的肉牛业还处于开始起步阶段,发展肉牛业潜力很大,具有广阔的投资前景。

(1)发展肉牛等草食家畜符合我国国情。

1984年以来,我国粮食年增长率大约在1%左右,增长幅度减少,同时又面临着人口增多、耕地减少的制约,粮食供求矛盾日趋突出。

粮食不足集中表现在饲料用粮不足。

我国每年生产4亿多吨粮食,同时就有5亿多吨秸秆。

利用秸秆资源,辅之以适当精料,发展牛、羊等草食家畜生产,是建立我国节粮型畜牧业结构的一条重要途径,同时也是优化我国肉类结构的有力保障。

(2)国内外市场对牛肉的需求量巨大牛肉营养丰富,蛋白质含量比猪肉高;

脂肪含量则相反,因而含热量适中,对人体健康十分有利。

因此,牛肉消费量在全世界仅居猪肉之后,是第二大肉类生产。

目前香港是世界上主要的活牛交易市场。

年需求量20万头,其次是日本,年需求量4万多头,进口较多的还有前苏联、意大利、巴西等国家。

符合出口标准的肉牛,每头可比国内市场多收人200~1000元。

我国河北、河南、江苏、山东、湖北五省,每年向港澳地区提供优质肉牛可占到70%。

我国牛肉产量1994年比1991年翻了1番,市场需求旺盛。

我国人口众多,人均占有牛肉只增加1kg,全国就要增产120万这相当于新西兰牛肉产量的2倍。

如果我国人均牛肉达到世界平均水平,产量就要超过美国,达到1200万吨以上。

国内肉牛饲养量在不断下降,由最高峰的12698.3万头(1999年)已经下降到10726.5万头(2009年)减少了1971.8万头,牛肉供给能力下降。

因此,国内牛肉市场容量很大,远未达到饱和,养牛不要怕卖不出去。

(3)肉牛产品深加工增值的作用不可低估肉牛全身都是宝,能为工业提供多种原料。

牛肉可制成系列熟制品,如罐头、卤制品、灌肠、牛肉干等,风味独特,营养丰富;

牛内脏、牛血可以加工成食品,用牛骨髓生产食品添加剂,用来强化食品营养,防治老人缺钙。

牛骨可以生产骨胶、明胶、皮胶、骨油、儿童、磷酸氢铵,它们广泛应用于造纸、电影制片、照像、医药、塑料、火柴等行业国内外利用牛的脏器已制成400多种生化药品。

胆汁可用来提取胆红素,制造人工牛磺和肝素钠;

其他腺体可用来提取胰岛素及一系列酶、激酶、激素等。

用牛脑提取的脑下垂体促皮质素可治疗风湿病,用牛胰脏制成胰岛素注射液可治疗糖尿病,从牛睾丸中提取睾丸素可治疗神经衰弱,牛鞭作为补品滋阴壮阳。

2、国内牛肉市场总体竞争情况分析

中国牛肉市场总体竞争格局主要表现为大量非正规屠宰商贩(屠宰场)与少量正规肉牛屠宰加工企业并存。

小规模屠宰商贩设备简陋、卫生条件差,其产品绝大多数为质量安全无保障的热鲜牛肉,并且注水现象普遍存在;

现代化正规屠宰加工企业具有一流的屠宰流水线、生产工艺先进、卫生条件好,其产品大多是经过排酸分割后的冷鲜肉和冷冻肉,安全卫生且品质等级高。

小规模屠宰商贩的生产成本低,其热鲜肉及传统肉制品价格低廉,占据了国内低端牛肉市场。

正规屠宰加工企业凭借优质的冷鲜及冷冻产品在国内中、高档牛肉市场具有绝对竞争优势。

但是中、高档牛肉占整个牛肉市场的份额不高,这决定了正规屠宰企业的市场份额较低。

根据艾格农业咨询的研究报告,2008年中国牛肉加工行业的产值约1,700亿元,而真正属于正规屠宰加工企业的产值约为400亿元,约占23%的市场份额。

小屠宰商贩和正规屠宰企业的竞争主要体现在:

对上游资源——“牛源”的抢夺以及不同档次牛肉产品的竞争。

小屠宰商贩通常高价收牛、低价卖肉并大肆销售注水牛肉,其做法一方面导致合法的现代屠宰企业购牛困难,产能利用率不足;

另一方面,劣质牛肉低价竞争,扰乱市场秩序,优质企业的优质牛肉难以以质论价。

因此,在规模巨大的牛肉市场面前,威胁现代正规屠宰企业提高产能利用率、扩大市场份额的主要竞争对手是数量众多的小规模屠宰商贩。

随着国家进一步规范肉牛屠宰市场,提高市场准入门槛,小规模、非正规屠宰商贩将逐渐退出市场,正规屠宰加工企业的市场份额将伴随着中、高端牛肉市场的扩大而逐步提高。

4、国内肉牛重点加工企业和加工产品情况分析

牛肉产业的利润主要集中在屠宰、加工和销售等下游环节。

目前,中国的牛肉产业还缺少数十亿元及规模以上的领军企业。

未来产业整合机会主要在牛源控制和牛肉加工行业中出现。

长春皓月、内蒙古科尔沁、大连雪龙、福成五丰和大元牛业是中国牛肉行业最具竞争力的企业。

(1)长春皓月

长春皓月目前是中国牛肉行业最大的制造商,每年可屠宰肉牛50万头,生产饲料30万吨、皮革加工50万标张、各类清真熟食制品10万吨。

(2)内蒙古科尔沁

科尔沁牛业拥有种植基地和草场12万亩,育肥牛存栏12,000头,目前每年可屠宰肉牛10万头,生产冷鲜、冷冻肉2万吨。

2010年9月,科尔沁牛业成为中国首家肉牛制品有机食品企业,实现了在中国境内自行养殖有机肉牛、生产有机牛肉产品。

(3)大连雪龙

大连雪龙拥有“雪龙和牛”高端牛肉品种,是中国牛肉行业最大的高端牛肉制造商,每年可屠宰雪龙黑牛3万头,年产高档深加工牛肉1,000吨以上。

(4)福成五丰

福成五丰(600965)是中国牛肉行业唯一一家上市公司。

每年可屠宰肉牛10万头,生产肉类制品9,000吨、饲料2万吨、有机肥3万吨。

2010年,福成五丰实现销售收入5.0亿元,其中牛肉销售收入约占一半,达到2.6亿元,包括各类鲜冻牛肉(包含牛副产品)和各类熟制食品。

(5)大元牛业

2010年11月,大元牛业成功并购黑龙江北大荒牛业,持有北大荒牛业80%股权。

此次并购是中国牛业行业首例并购案,为中国牛肉企业并购开辟了先河。

自此,大元牛业可凭借北大荒牛业品牌优势和牛源优势,结合自身的市场优势和管理优势,打造中国生态牛业基地。

三、国内肉牛行业经济效益分析

(1)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带来牛肉消费市场增长

中国传统肉食以猪肉、鸡肉为主,由于牛肉价格较高,人均牛肉消费量较低。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对于肉类的消费也有所升级,营养结构有所改善。

在未来,牛肉消费量的提升将有很大的前景。

(2)膳食结构更趋合理,牛肉的替代作用日趋显著

目前,人民的饮食观念、膳食结构正向价值高、营养丰富等方向发展。

从食用的营养性角度看,牛肉所含的不饱和脂肪酸较高,具有高蛋白、低脂肪、营养丰富且味道鲜美等特点,更符合人们注重合理饮食结构的趋势。

因此在未来,牛肉有望取代国内猪肉、鸡肉等传统肉类消费的部分市场份额。

(3)行业进一步规范将使牛源更加充足,促进牛肉行业发展和消费。

国家对肉牛养殖的一系列政策扶持,将从源头上保证牛源充足,改善牛肉品质和口感,从而使更健康更安全的牛肉产品获得消费者认可。

2、国内肉牛养殖业的效益分析

目前,养牛在全国尤其是贫困地区都在大力推广。

其市场效益稳定因素等原因引得大家都非常看好市场前景和发展养殖规模。

(1)肉牛一直供不应求,全球看,世界发达地区牛肉占肉类比例为一半以上,而我国仅占10%左右.牛肉人均占有量,世界发达国家在50公斤以上,世界人均10公斤,而我国却不足5公斤,特别是南方一些地区不足2公斤。

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牛肉是小康指标的组成部分,人们越加注重善食质量和结构的改善,对牛肉特别是优质牛肉需求将与日具增。

(2)牛是草食动物,饲料利用率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