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081018修改版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457102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2.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081018修改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081018修改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081018修改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081018修改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081018修改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081018修改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081018修改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081018修改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081018修改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081018修改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081018修改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081018修改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081018修改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081018修改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081018修改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081018修改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081018修改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081018修改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081018修改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081018修改版Word文档格式.docx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081018修改版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081018修改版Word文档格式.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081018修改版Word文档格式.docx

11.2温度测试……………………………………………………………….19

12质量保证………………………………………………………………….22

13安全文明施工…………………………………………………………….24

图1……………………………………………………………………………25

图2……………………………………………………………………………26

图3……………………………………………………………………………27

1编制依据

1.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普通混凝土设计规范》(JGJ55-95).

1.2寿光高层次人才创业园1#、2#楼图纸。

1.3《高层建筑基础设计与施工规范》

1.4本公司有关施工质量、安全生产、技术管理等文件

2工程概况、特点

寿光高层次人才创业园1#、2#楼工程基础底板厚1500mm,1#楼混凝土总方量约1800m3,2#楼混凝土总方量约1300m3,属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施工时间为秋季。

施工过程中要采取散热、保温及温度监测等相应措施,以控制混凝土温升和温降速度,避免底板出现温度裂缝和较大的温度应力。

本工程基础混凝土方量大,且无施工缝,必须连续浇筑完成。

因此,组织本次大体积基础底板混凝土浇筑必须从汽车泵、混凝土固定地泵、混凝土运输罐车的配备、商品混凝土供货速度、混凝土罐车进场运输路线、浇筑小分队及振捣手、振捣机具安排,混凝土浇筑分区、分层设计等方面做细致、认真的布置,确保混凝土每小时浇筑达到100~110m3,在17小时内连续作业,完成1800m3的浇筑任务。

3施工部署

3.1劳动力(人员)安排

为保证基础底板混凝土的连续浇筑,浇筑时配备两个浇筑小组,具体人员配备如下(其它工种配合)

具体人员配合

序号

工种名称

人员数量

主要人员名单

备注

1

现场生产总指挥

2人

李红军、周卫生

2

现场技术总指挥

1人

混凝土浇筑队长

沈春忠

混凝土浇筑小队长

胡兵、刘忠志

3

混凝土供货验收

倪荣、袁兵

4

泵车放料处

2人×

2=4人

5

浇筑点放料

4人×

2=8人

6

振捣手

8人×

2=16人

7

找平、抹光、压实

8

护模

4人

9

护筋

10

电工

杨兵

11

泵管移动

12

泵管紧急修理机工

混凝土厂家配备2人

13

试验员

朱建荣

14

测温孔布置及施工员

季辉、张平

15

现场车辆交通调度

李祥生

总人数

71人

浇筑小组17小时连续进行施工,中餐及晚餐统一供饭至现场,确保混凝土浇筑一气呵成。

施工过程中间歇时间不得超过30min,以防止混凝土施工冷缝出现。

3.2机械、车辆配备

商品混凝土厂家现场配备一台混凝土汽车输送泵,工地自配一台固定地泵,汽车泵每小时最大混凝土输出量60m3,固定地泵每小时最大混凝土输出量50m3,泵的停机点见基础底板混凝土浇筑泵送方案图(图一)。

混凝土泵配置的数量(以16小时完成布料计算)

现场拟配置一台汽车泵和一台混凝土地泵,可满足施工要求,另应联系备用一台汽车泵,以防止现场混凝土泵车发生故障。

混凝土运输车辆按照现场泵送能力,每小时110m3配置,每罐车方量以10m3计,考虑搅拌站的运距及间歇时间,共需配置12辆运输罐车。

3.3技术管理安排

3.3.1对混凝土振捣手上岗前进行技术交底,交底目的必须让每位参加大体积混凝土底板浇筑的人员知道:

混凝土的浇筑量、浇筑时间、浇筑流水线、浇筑振捣的技术要求、质量要求、各岗位人员的职责、各岗位人员的配合。

3.3.2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安排专人负责商品混凝土供货验收。

(坍落度14~16cm,供货小票)并填写浇灌记录。

3.3.3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到现场参与协调、指挥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工长、质检员、技术员深入施工一线,跟踪监督、检查现场的施工状况。

3.3.4专人负责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后的养护、测温工作,发现控制温差值超过指标,及时反馈到项目技术部,及时采取措施,降低混凝土温升和温降的梯度,降低混凝土中心温度和表面混凝土温度差,降低混凝土表面温度和大气环境温度差。

4施工准备

4.1技术准备

4.1.1编制基础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方案,并对班组作业人员交底。

4.1.2对大体积混凝土进行温控计算,做好防止混凝土产生裂缝的技术准备措施。

4.1.3加工测温管

4.2生产准备

4.2.1基础底板钢筋隐蔽验收合格,电梯井、集水坑、加强筋复核无误,墙柱插筋位置正确,固定牢固。

4.2.2基础模板支撑牢固,防止涨模。

4.2.3在施工作业面铺置人员脚手马道。

4.2.4底板钢筋马凳腿上刷分层浇筑厚度标志红色漆线。

4.2.5备足20支ZN-70型高频振动插入式振捣棒,功率1.5KW,振幅1.2mm,振动频率200HZ。

4.2.6备好作业面振动棒机连接电源箱及夜间施工电源。

4.2.7掌握天气预报,备足遮盖防雨布。

4.2.8现场降运输通道清理到位,无障碍物,通知各材料供应商明日不要有车辆入场供货。

4.2.9将养护覆盖材料运到基坑内(一层薄膜,一层保温被),备用。

4.2.10泵车停机点及主要行车通道提前清理干净。

4.2.11备好通讯联系的无线对讲机,备好混凝土泵送放料的指挥旗(下料点专人挥旗,举红旗,停止下料,举蓝旗,下料)。

5混凝土拌制、供货

5.1供货技术指标

本工程基础底板混凝土强度为C30,抗渗等级为P6,采用天津君利商品混凝土,根据厂家多年大体积混凝土供货生产经验及项目部的施工技术设计,混凝土供货技术指标如下:

5.1.1水泥采用P.O42.5,用量详见商品混凝土配合比。

5.1.2石子采用5~25mm碎石,砂采用中粗砂。

砂、石料的杂质含量:

石子含泥量≤1%,砂含泥量≤3%。

5.1.3掺加缓凝剂,控制混凝土初凝时间在振捣后8小时左右,以缓解混凝土中水泥的水化反应热产生速度。

5.1.4水灰比0.48,坍落度控制在14~16cm,掺加粉煤灰,用量详见混凝土配合比,及减水剂,减水率≥12%,以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混凝土的泌水性能要求:

10s时的相对压力泌水率P10小于40%。

5.1.5掺加膨胀剂6%~8%,以控制混凝土后期收缩裂缝。

5.1.6混凝土含碱量符合《预防混凝土工程碱集料反应技术管理规定》总当量≤3kg/m3。

5.1.7混凝土拌合水采用自来水或地下水。

5.2混凝土供货速度

应满足现场16小时全部混凝土布料的要求。

每小时混凝土供应量≥112.5m3,满足两台汽车泵及一台固定地泵同时施工的要求,最少使用混凝土运罐车的车辆数为16辆。

为防止施工冷缝,混凝土每小时的供应量Q≥1.1(hLb/t)

L=浇捣长度64.8m;

b=混凝土浇捣宽度18.4m;

h=混凝土浇筑分层厚度0.5m;

t=混凝土初凝时间扣除混凝土运输时间7h。

计算结果Q≥85.2m3.施工能够满足要求。

5.3供货验收

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现场安排一名混凝土坍落度监测人员,并验收每车小票,查看混凝土强度等级、浇筑部位填写是否正确,是否填写了出厂时间,进场时间要签证,并随时抽检混凝土坍落度。

若混凝土搅拌质量及工作性能不符合现场的要求,一律退回搅拌站做报废处理。

6混凝土运输

商品混凝土供货采用汽车式运输搅拌车,每车运输量10m3,总方量1800m3,加上润管砂浆一车,供货总车次约181次,每小时供货总车次12次,以12辆车计算,平均每车每小时须供货一次。

混凝土供货车的工作要点如下:

6.1要检查混凝土运输车的行经路线,如架空管线高度、桥涵洞口及库门口的净高和净宽,要设法排除各种路障,以利混凝土运输搅拌车的通行。

6.2每车混凝土运送时间一般控制不得超过1小时。

6.3在混凝土运送过程中,搅拌筒应低速(2~4r/min)转动,到达工地后,搅拌筒应以8~12r/min的转速转动2~3min。

待搅拌筒停转后,再使筒反转卸料。

6.4反转卸料速度为6~8r/min.在出料及卸料部位附近工作时,应特别注意安全,以免发生意外。

使用接长料斗溜槽时,切勿将手伸入溜槽连接处。

对粘在进料斗、搅拌洞口、搅拌筒拖轮等出的混凝土应及时冲洗干净。

在铲除混凝土结块时,必须先使发动机熄火,停止搅拌筒转动。

7混凝土浇筑

7.1混凝土施工工艺流程

布置混凝土输送泵混凝土供货验收开机、泵送砂浆、润管浇筑第一区第一层混凝土振捣作业面推进

浇筑第二区第一层混凝土振捣返回混凝土第一区第二层混凝土振捣循环作业混凝土表面第一次赶平、压实、抹光混凝土表面第二次赶平、压实、抹光混凝土及时覆盖保温保湿养护混凝土测温监控

7.2混凝土浇筑顺序

本工程两栋楼的浇筑顺序:

1#楼自西向东,2#楼自东向西浇筑。

每栋楼采用两个振捣小分队,每个小分队分6路向前推进,首泵料分别投放在其实浇筑的基础底板大角,基础底板混凝土浇筑顺序图如(图一)所示。

考虑泵送混凝土坍落度大,当混凝土浇筑至电梯井坑相邻轴跨时,电梯深坑底板混凝土先下料浇筑。

根据现场交通环境,安排泵车停靠位置的方案图如基础泵送方案图(图二)所示。

7.3浇筑方法

采用一次性连续浇捣方案,分三层浇筑,每层500mm厚,分层厚度标志在底板钢筋马凳腿上刷红色漆。

底板振捣采用斜坡式分层振捣,斜面由混凝土自然流淌而成,坡度控制在1:

6左右,振捣工作从浇筑层的底层开始逐渐上上移,以保证分层混凝土间的施工质量。

混凝土在振捣过程中宜将振动棒上下略有抽动,使上下混凝土振动均匀,每次振捣时间以20~30s为宜(混凝土表面不再明显下沉,出现气泡、泛出灰浆为准)。

振捣时,要尽量避免碰撞钢筋。

振捣棒插点采用行列式的次序移动,每次移动距离不超过混凝土振捣棒的有效作用半径的1.25倍(一般为30~40cm)。

振捣操作要“快插慢拔”,防止混凝土内部振捣不实;

要“先振低处,后振高处”,防止高低坡面处混凝土出现振捣“松顶”现象。

混凝土的斜面分层水平方向错开距离大于4m,混凝土浇筑斜面分层见(图三)。

7.3.1外墙底板上30cm高导墙

外墙根部的施工缝在底板上30cm处,该部位有固定模板的钢管,有剪力墙定位梯子筋,并设置了钢板止水带,混凝土下料不能直接将泵送混凝土倾入模板中央,振捣必须慢速、细致的操作。

7.3.2电梯深坑浇筑

电梯深坑的底板混凝土应先下料振捣,待坑壁混凝土浇筑时,底部不致返浆,振捣操作应分层振捣,分层厚度500mm。

电梯井深坑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容易出现井筒移位、跑模的质量病,为防止模板移位,除支模时采用外顶内撑的固定方式支模,一定要注意在井筒周边对称下料,对称振捣,禁止一侧混凝土一次浇筑到顶。

7.3.3框架柱根部

应是混凝土下料振捣密实的重点部位,操作工应防止漏振、欠振。

7.4钢筋防止移位措施

采取定点下料,对称振捣的措施防止混凝土将钢筋推离设计位置。

底板上剪力墙及柱插筋采用定位箍控制竖向筋的间距,竖筋外套PVC管防止水泥浆污染,浇筑现场安排专人看护。

7.5泌水处理

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振捣过程中,容易产生泌水现象,泌水现象严重时,可能影响相应部分的混凝土强度指标。

为此必须采取措施,消除和排除泌水。

一般情况下上涌的泌水和浮浆会顺着混凝土浇筑坡面下流到坑底。

施工中根据施工流水,大部分泌水可拍到积水坑和电梯井坑内,然后用潜水泵抽排掉,局部少量泌水采用海绵吸除处理。

7.6表面防裂施工技术要点

大体积泵送混凝土经振捣后表面水泥浆较厚,容易引起表面裂缝,首先,要求在振捣最上一层混凝土时,控制振捣时间,注意避免表层产生太厚的浮浆层,在浇捣后,必须及时用2m长括尺,将多余浮浆括除,按施工员测设的标高控制点,将混凝土表面括平整。

有凹坑的部位必须用混凝土填平,在混凝土收浆接近初凝时,混凝土面进行二次抹光,用木抹子全面仔细打抹两遍,既要确保混凝土的平整度,又要把其初期表面的收缩脱水细缝闭合,在混凝土收浆凝固施工期间,除了具体施工人员外,不得在未干硬的混凝土面上随意行走,收浆工作完成的面必须同步及时覆盖表面养护保护层。

8混凝土养护

混凝土在浇筑完毕后12小时内,加盖覆盖并洒水保湿养护,养护覆盖采用一层薄膜加一层保温被的方式,现场应备一层塑料薄膜、一层草包(保温被)以做保温保湿备用材料。

要求薄膜的搭接不得小于150mm,保温被的搭接不小于100mm。

墙柱插筋之间狭小的空间必须特别注意保温措施,可用条形薄膜加以覆盖后,再加盖保温被,确保墙柱插筋薄弱环节处的保温工作。

本项目大体积底板混凝土有P6抗渗要求,并掺加了缓凝剂,浇水养护时间不得少于14d,浇水次数以保证混凝土面经常湿润状态即可。

浇水水源采用地下水。

混凝土强度达到1.2Mpa之前,不得上料、上机具、上脚手、模板、钢筋、支架等。

基础底板保温养护期间,应加强现场安全防火管理,施工区严禁烟火,确保保湿措施自始至终起到养护作用,严禁随意揭开保温被。

在保温养护期间,因后续工作(如放线等)需要,必须揭开保温层时,只宜局部进行,并且在工作完成后,及时覆盖,当混凝土内外温差和降温速度超过温控指标时,应及时加盖备用塑料薄膜和草袋。

9试块留置

试块制作必须设标养试块以及同条件养护试块,试块按照超过1000m3连续供应的大体积混凝土,每200m3制作一组标养试块,一组同条件养护试块,1#楼共做18组试块,2#楼共做14组试块,抗渗试块每500m3留置一组,1#楼留置4组,2#楼留置3组,具体试块留置方法执行《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第7.4.1要求规定。

见证试块:

浇筑前通知监理工程师配合做好见证试块,

试块制作后,在现场标养室标养。

标养室温度为20±

2℃,相对湿度为90%以上的环境条件。

同条件试块应锁在现场钢筋笼中,放在现场与结构位置同条件养护。

10泵送作业

10.1泵送程序

10.1.1泵机端操作程序

试泵泵管内输送水以润管输送砂浆润管

打开阀上料开动混凝土泵将混凝土泵入输送管道混凝土泵送到作业点连续作业泵送结束

停止喂料停机清洗

10.1.2浇筑端操作程序

用料斗接浆(试泵期间)正式浇筑,专人指挥放料

10.2泵送操作要求

10.2.1泵送前的准备

在混凝土泵送前,做好混凝土泵的保养和检查工作,主要有检查混凝土泵液油压箱及布料杆液压油箱的高度是否符合要求,检查油路系统有无泄露现象,检查水箱中的水量和水泵的工作性能,并按使用说明的规定对各部位进行润滑。

正式泵送前,应试泵和对管道进行润滑,试泵符合要求后,方可使用,试泵通过泵水检查,确认管道中没有异物,管道畅通且无漏浆现象后,用水泥浆或1:

2的水泥浆进行润管,试泵时的水及稀浆应用料斗承接,严禁注入模内,润滑用的水泥浆可以注入模内,但应分散布料,严禁集中一处浇筑。

10.2.2泵送及作业中的检查

开始泵送时,混凝土泵处于慢速、匀速并随时可能反泵的状态。

泵送应先慢后快,逐步加速,待混凝土泵的压力和各系统工作情况正常,各系统运转顺利后,再按正常速度进行泵送。

泵送应连续进行,如可能出现供料跟不上时,应减慢泵送速度,以保证管路中的混凝土处于流动状态,或采用慢速间歇泵送,若不得不中断时,其中断时间不得超过混凝土从搅拌至浇筑完毕所允许时间(初凝时间),否则,必须对泵机和管道进行清洗。

当采用慢速间歇泵送时,应每隔4~5分钟进行四个行程的正、反泵。

在泵送作业中,要经常注意检查料斗里的混凝土充盈情况,不允许出现完全空泵的情况,以免空气进入泵内,形成气锤,影响泵机的使用寿命,防止活塞处于干磨状态。

要注意检查水箱中的水位,检查液压系统的密封性,拧紧有漏泄的接头。

发现有骨料卡住料斗中的搅拌器和堵塞现象时(泵机停止工作,液压系统压力达到安全极限),

应立即进行短时间的发泵。

若反泵不能消除堵塞时,应立即停泵,查找堵塞部位并加以排除。

10.2.3泵送后的清洗

泵送作业即将结束时,应提前一段时间停止向料斗内供料,以便管道中的混凝土能完全得到利用。

泵送完毕后,必须认真做好泵机及管路的清洗工作。

清洗时产生的废浆、废水,应排入沉淀池,进行搅拌分离处理,以防结块。

沉淀池定期清捞。

11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控制验算及测温

11.1裂缝控制计算

11.1.1混凝土浇筑前的裂缝控制计算

(以下计算中的各项参数参见《建筑施工手册》pg1389~1390)

(1)混凝土的水化热绝热温升值:

按照同类工程施工经验,施工水泥选用山水P.O42.5矿渣硅酸盐水泥,以单方水泥用量340㎏计算

T(t)=【(CQ)/(cp)】

(1-e-∞)

=【(340x461)/(0.96x2400)】

=67.9℃

混凝土15d水化热绝热温升值:

T(15)=【(CQ)/(cp)】

(1-e-mt)

=【(340X461)/(0.96X2400)】

(1-e-0.3x15)

=67.3℃

(2)15d临期收缩变形值

εy(15)=εOy(1-e-0.01t)×

M1×

M2×

M10

(M1=1.0,M2=M3=M4=M5=1.0,M6=0.93,M7=0.7,M8=0.54,M1=1.0,M10=0.61)

=3.24×

10-4×

(1-e-0.01×

15)×

1.25×

0.93×

0.7×

0.54×

0.61

=0.968×

10-5

(3)混凝土15d收缩当量温差为;

Ty=-εy(15)/α

=-0.968×

10-5/1.0×

=-0.968℃

(4)混凝土15d的弹性模量:

E(15)=EC(1-e-0.09×

15)

=3.25×

104×

(1-e-0.09×

=2.3×

104N/mm2

(5)混凝土露天养护最大温差为;

△T=T(T)+TO-Tn

=67.9+15+-30

=52.9℃

(6)露天养护期间基础混凝土产生的降温收缩应力:

б(15)=-[E(t)α△TS(t)R]/(1-ν)

=1.37N/mm2

Fct=1.1N/mm2

K=fct/б(15)=1.1/1.37=0.80≤1.05

由此计算知基础混凝土在露天养护期间可能出现裂缝,在此期间混凝土表面应采取和保温措施,使养护温度加大(即Tn加大),综合差△T减小,使ó

<

1.1/1.05,则可控制裂缝出现。

混凝土的3~15d水化热绝热温升变化表11-1

天数

混凝土的水化热绝热温升值℃

40.12

47.48

52.86

56.73

59.85

62.02

63.6

64.76

65.7

66.36

66.8

67.1

67.4

11.1.2混凝土浇筑后裂缝控制的施工计算

混凝土浇筑后,根据实测温度值和绘制的温度升降曲线,分别计算各降温阶段的混凝土温度收缩拉应力,如其累计总拉应力不超过同龄期的混凝土抗拉强度,则表示采取的防裂措施能有效控制预防裂缝的出项,如超过该阶段时的抗拉强度,则应采取加强养护、保温(覆盖草包或回填土)等措施,使其缓慢降温和收缩,以控制裂缝的出项。

若降温速度超过规定范围,及时采取保温措施,加盖草包,并采用蓄水养护。

11.1.3养护材料选用理论计算

大体积混凝土养护是个突出问题,养护不足,容易产生裂缝或温差裂缝。

养护的目的是缩小混凝土的内外温差,途径有两条:

一是减少混凝土与外界热交换、即将已浇筑的混凝土封闭;

以减少内外温差,在小温差条件下,使混凝土得以硬化。

降低混凝土内部温度。

本工程采用混凝土封闭保温养护。

封闭的目的是使已浇筑的混凝土不直接暴露在大气中,而是在封闭的空间内,以较小的温差自行固结硬化。

该温差一般为25℃.在此条件下,混凝土一般不会产生温差裂缝,创造此条件须考虑两个因素;

即保温材料多厚?

如何覆盖?

(1)保温材料厚度的计算

1)混凝土的最高温升Tmax(℃)

Tmzx=To+W/10+F/50

式中To——混凝土浇灌温度,℃

W——单位水泥用量,(㎏/m3)

F——单位磨细粉煤灰掺量,㎏/m3

Tmax=33+34+1.6=68.6

2)保温材料厚度ó

ó

=0.3Hλ1(Ta-Tb)/[λ2(Tmax-Ta)K]

式中H-底板厚度

λ1——混纺羊毛覆盖被材料导热系数(取值0.08);

λ2——混凝土导热系数2.3;

Ta=Tmax-△T(△T为温差);

Tb——施工时日平均气温:

K——传热系数修正值1.5.

Ta=43.6℃

=0.3X1.6X0.08X(43.6-27)/[2.3X(68.6-43.6)X1.5]

=0.00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