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测试卷及答案Word格式.docx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858391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55.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测试卷及答案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最新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测试卷及答案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最新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测试卷及答案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最新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测试卷及答案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最新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测试卷及答案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最新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测试卷及答案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最新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测试卷及答案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最新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测试卷及答案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最新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测试卷及答案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最新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测试卷及答案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最新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测试卷及答案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最新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测试卷及答案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测试卷及答案Word格式.docx

《最新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测试卷及答案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测试卷及答案Word格式.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最新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测试卷及答案Word格式.docx

2.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

(1)-(4)题。

(9分)

勇气是我们生命当中最鲜艳的一抹颜色,勇气是逆境当中绽放的光芒,它是一笔财富,拥有了勇气就拥有了改变的机会。

李白的“直挂云帆济沧海”,文天祥的“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些勇气都彪bǐng在史册上,在故事中流传,铭记在人心底。

爱憎分明是一种勇气,潸然泪下也是一种勇气。

勇气有时候是一舜间的闪念,有时候是一辈子的执念。

勇气

是在你看清了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

愿你我胸怀勇气,过好今天,明天,未来的每一天!

(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3分)彪bǐng() 爱憎.分明() 潸.然泪下()

(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 ”,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 ”。

(2分)

(3)文中“执念”的意思是 ()(2 分)

A.执意B .怀念C .执着D .思念

(4)调整画线句的语序,使之与前后文保持一致。

3.运用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

(1)-

(2)题。

(4分)

(1)《昆虫记》是法国杰出昆虫学家法布尔的传世佳作,它不仅是一部

,也是一部 。

()

A.文学巨著科学百科B .文学巨著科幻巨著

C.散文专集科学百科D .优秀小说科普小说

(2)法布尔被誉为()

A.昆虫界的圣人B .昆虫界的荷马

C.昆虫界的莎士比亚D .昆虫界的托尔斯泰

4.吉米到中国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他在学习的过程中遇到了一些困难,请你给予帮助。

(12分)

(1)【辨年龄说名称】出席宴会的人,年龄有如下特点:

①十几岁孩子②三十多岁青年人③四十多岁中年人④七十多岁老人

请你按照示例,说说它们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称法。

(3分)

①十几岁孩子——垂髫

②三十多岁青年人——

③四十多岁中年人——

④七十多岁老人——

(2)【作古诗领报酬】吉米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被校刊登载了,稿费以每字10元来计算(只算正文,不计标题和标点)。

吉米写收据时,不会用汉字大写数字的标准写法来写金额,请你帮帮他。

已领金额:

元。

(3)【读美文理语序】今天的课堂作业有一道语序排列题,吉米被难住了,请你帮他把语序排列好,选择排序正确的一项。

()(3 分)

汉字,你是中华文化的载体。

时间的长河,奔涌不息,五千年的文化,在你的舞蹈里,源远流长。

①采菊东篱的悠然、带月荷锄的自在,因为你而淡泊成最美的风景②玄妙灵动的狐女、机智勇敢的屠户,因为你而随乡道草庐的茶香流传③石壕村中的夜啼、“安得广厦千万间”的呼声,因为你而伴着诗人的忧愤振聋发聩④河畔婉转的雎鸠、白露时节的蒹葭,因为你而一起被采进《诗经》的抑扬顿挫

A.③②①④B.①③②④C.②①③④D.④①③②

(4)【总经验写感悟】吉米在中国学习了一年,即将回国的时候,写了一段感悟。

感悟中有不少问题,请你帮他改正。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值得世界人民学习。

(A)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使我学到许多做人的道理,比如“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格物致知”等等。

我最感兴趣的是中国古典诗词,(B)它的内容丰满多彩,是中国人民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的瑰宝,给人们带来美的享受。

①A处画线句有成分残缺的语病,应将 删去。

②B处句子用词不当,应将“ ”一词改为“ ”。

二、阅读(5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分别回答问题。

(一)(18分)

绿豆那些事儿

①据考证,早在商周时期,我们的祖先就开始种植绿豆了。

屈原的《离骚》中,就有对绿豆的记载。

绿豆跟大豆一样,都是土生土长的中华作物。

只是与大豆相比,绿豆总是显得地位卑微:

大豆位列五谷,与稻、黍、稷、麦被供奉于庙堂之上,而绿豆呢,只能与山芋为伍,屈居于杂粮之中。

其实,有这样的差别,也不难理解。

因为,就营养成分而言,绿豆的确太过中庸,只含有淀粉(61%)和蛋白质(22%)。

而大豆就不一样了,营养丰富,且蛋白质含量高达40%,于是有了“田里长出的肉”的美誉。

②除了蛋白质含量不如大豆外,绿豆的淀粉含量不如水稻,产量更是敌不过小麦,所以,它被分在杂粮之中也就合情合理了。

③虽然身为杂粮,绿豆却是不甘寂寞的配角。

在每家每户的厨房里面,总会

多多少少存点绿豆,且不说那些绿豆粥、绿豆糕、小朋友吃的绿豆冰棍以及我们餐桌上的凉拌绿豆芽,单是夏日里每家每户的绿豆汤,就足以证明其对餐桌的贡献之大。

④更为特别的是,绿豆的淀粉有着优良的烹饪性能。

中国美食中有一种特殊的食材——粉条(一种纯淀粉“面条” ),而在粉条之中,又以绿豆淀粉制成的为佳。

绿豆淀粉颗粒出奇的细腻,降低了制作粉条所需的剪切力。

说通俗点,就是可以在制作粉条时进行充分的搅拌。

这样,生产出来的粉条就会既透亮,又筋道。

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哪种作物能够提供如此高质量的淀粉,这也就是假冒绿豆粉条横行的一个原因吧。

⑤另外,富含淀粉的绿豆还有一个特殊用途,那就是制作冻冰棍。

绿豆细腻的淀粉赋予了冰棍特有的疏松感。

当然了,这种纯绿豆汤冻出来的冰棍,远远没有后来的绿豆雪糕那样松软。

不过在早些年那些被糖精水冰棍统治的夏天里,绿豆冰棍已经算得上是极品了。

⑥只是,绿豆真如其颜色一样能为我们遮挡烈日,提供凉爽吗?

⑦其实,绿豆汤作为消暑饮品,并不是因为它有带走酷热的魔力,而是因为其中富含钾、钠、钙等各种矿物质。

夏天,我们很容易出汗,这时我们丢失的不仅仅是水分,还有各种宝贵的矿物质。

此时喝绿豆汤,可以迅速补充体液和流失的矿物质,达到消暑的目的。

所以,在抢救中暑病人的时候,不能给他们喝纯净水,这只会让情况变得更糟糕。

⑧于是,富含各种矿物质的绿豆,成了消暑的佳品。

其实,在夏天喝绿豆汤,跟我们激烈运动后最好补充带盐分的饮料是一样的道理。

同时,绿豆中还有一些特殊的有芳香气味的物质(如香豆素类等),在饮用时会带给我们清爽的心情。

⑨虽然名为“绿豆汤”,但通常情况下,我们煮的绿豆汤是红色的,这是因为绿豆中含有的多酚类物质被氧化形成了红色物质,而氧化跟水中的金属离子浓度,以及与氧气的接触情况有关。

所以,如果我们用纯净水和不锈钢高压锅来煮,会更容易得到理想的“绿”豆汤。

当然了,要及时喝掉,否则在空气中放久了,汤色迟早是要变红的。

⑩绿豆之所以能流行,在很大程度上跟它身上的“解毒”光环有关。

有一个传说,神农氏之所以能在尝百草时逢凶化吉,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带着绿豆。

个“绿豆解百毒” 的故事明显只是个传说,但记载绿豆解毒的医学典籍还真不少。

比如,《开宝本草》中说,绿豆可以“消肿下气,压热解毒”;

《本草纲目》中说,绿豆可“解金石、砒霜、草木、一切诸毒”,仿佛绿豆就是万能解毒药。

但是,事实并非如此,如果迷信绿豆可以解百毒的话,那很可能会延误治疗。

5.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绿豆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农作物,虽然地位不高,但是其历史十分悠久。

B.绿豆淀粉含量虽不如水稻,可绿豆淀粉颗粒细腻,质量高于水稻淀粉。

C.早些年,用纯绿豆汤所制作出的绿豆冰棍,虽没有疏松感却很受欢迎。

D.夏天中暑之后,可以及时喝富含矿物质的饮品,但不能立即喝纯净水。

6.文章第①段的画线句子使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有什么作用?

(5分)

7.品味说明文的语言。

(6分)

(1)而绿豆呢,只能与山芋为伍,屈.居.于杂粮之中。

(体会加点词的效果)

(2)绿豆之所以能流行,在.很.大.程.度.上.跟它身上的“解毒”光环有关。

(加点词能否删去,为什么?

8.文章第⑩段说到人们迷信绿豆的解毒功效,而科学事实并非如此。

你在生活中,有见过类似的例子吗?

请举出一例并加以解说。

(二)(22分)

一张书桌叶圣陶

①寄居乡下的时候,我曾经托一个老木匠做过一张书桌。

我并不认识这个老木匠,向当地人打听,大家一致推荐他,我就找了他。

②过了二十多天,不见他把新书桌送来,我等不及了,特地跑去问他。

他指着靠在阴暗屋角里的一排木板,说这些就是我那新书桌的材料。

我不免疑惑,二十多天工夫,只把一段木头解了开来?

③他看出我的疑惑,就用教师般的神情开导我,说整段木头虽然干了,解了开来,里面未免还有点儿潮,如果马上拿来做家伙,不久就会出毛病,或是裂一道缝,或是接榫处松了。

他怕我不相信,又列出当地的一些人家来。

某家新造花厅添置桌椅,某家小姐出阁准备嫁妆,木料解了开来,都搁在那里等待半年八个月再上手呢。

“先生,你要是有工夫,不妨到他们家里去看看,我做的家伙是不容它出毛病的。

”他说到“我做的家伙”时,黄浊的眼睛放射出闪耀的光芒,宛

如文人朗诵他得意作品时的模样。

④又过了一个月,我走过他门前,顺便进去看看。

一张新书桌立在墙边了,老木匠正弯着腰,几个手指头抵着一张砂纸,打磨那安抽屉的长方孔的边缘。

⑤此后下了五六天的雨。

又过了十多天,老木匠带着他的徒弟把新书桌抬来了。

书桌是栗壳色的,油油的,发着光亮,一些陈旧的家具和它一比更显得黯淡失色了。

老木匠问明了我,就跟徒弟把书桌安放在我指定的地方。

只恐徒弟不当心,让桌子跟什么东西碰撞,擦掉一点儿漆或是划上一道纹路,他连声发出“小心呀”“小心呀”的警告。

直到安放停当,他才松了口气,站远一点儿,用一只

手摸着长着灰色短须的下巴,悠然地欣赏他的新作品。

最后,他说:

“先生,你用用看,用上些时候,你自然会相信我做的家伙是可以传子孙的。

⑥他说到“我做的家伙”时,闪耀的光芒又从他那黄浊的眼睛里放射出来。

9.本文以“一张书桌”为线索,写了哪些内容?

请依照示例,把横线补充完整。

定书桌—— ——做书桌—— 10.文章第②段有什么作用?

11.文章第③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能否去掉?

为什么?

12.文章两次(分别在第③段和第⑥段画线处)写他说到“我做的家伙”时,闪耀的光芒从他那黄浊的眼睛里放射出来,有什么好处?

13.阅读下面一则材料,结合本文,谈谈你的感悟。

古琴是中国历史最为悠久的古乐器之一。

一把古琴的诞生,木料风干要长达两三年,制作前后要经历干燥、磨平、安装冠角、调音等90道工序,整个过程均为手工制作,历时三个半月至半年之久,好琴消耗的时间更长。

相传南宋李清照的古琴,至今仍流传于世,为古琴大家龚一所珍藏。

(三)(15分)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4.结合文意,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管夷吾举于士.()

(2) 饿.其体肤()

(3)人恒过.()(4) 入则无法家拂.士()15.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行拂乱其所为。

(2)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16.下列对本文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3 分)A.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B.本文开头列举六个历史人物,是为了表明逆境出人才的道理。

C.本文不仅谈到了人才造就,还谈到了国家治理的方法。

D.“读书之乐乐何如,绿满窗前草不除”能证明本文的道理。

17.右图是前一段时间不断被转发的“冰花男孩”,他的故事能作为本文的事实论据吗?

请简要说明理由。

三、写作(55分)

18.“给我一个微笑就够了/如薄酒一杯,像柔风一缕/这就是一篇最动人的宣言呵/仿佛春天,温馨又飘逸。

”(汪国真)

请以《给我一个 就够了》为题目,完成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参考答案:

一、1.

(1)①贫贱不能移

②角声满天秋色里③殷勤问我归何处

④隐隐笙歌处处随⑤无可奈何花落去

⑥惊起一滩鸥鹭⑦试倩悲风吹泪

⑧东风不与周郎便

(2)①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②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2.

(1)炳zēngshān

(2)一舜间一瞬间

(3)C(4)流传在故事中

3.

(1)A

(2)B

4.

(1)②而立③不惑④古稀

(2)肆佰(3)D

(4)①“通过”或“使” ②丰满多彩丰富多彩二、

(一)5.C

6.作比较、列数字。

将绿豆的营养成分与大豆相比较,同时列出了绿豆与大豆营养成分的具体数字,说明因为绿豆的营养价值比不上大豆,所以地位卑微,使得说明更全面更有力。

7.

(1)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把绿豆赋予人的特性,说明绿豆在过去地位卑微,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生动性、形象性。

(2)“在很大程度上”表明绿豆的流行与其“解毒”光环有关联,但并不是

唯一的原因;

删去,原因就变得唯一了,这与原文意思不符,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

8.示例:

人们都以为运动越多越好,其实这是个错误的认知,运动要适量,注意时间和方式。

(二)9.问书桌送书桌

10.结构上:

承上启下。

内容上:

从上文写向老木匠定书桌,转入下文写他这么多天“只把一段木头解了开来”的原因。

11.不能删。

画波浪线句子属于插叙,并举实例来解释老木匠为什么把木头搁置,不立即做书桌。

更突出老木匠的技艺精湛,一丝不苟,做事要求尽善尽美的品质。

12.通过木匠的语言和神态突出他对自己所做家具的热爱,以及对自己手艺的高度自信,表达了对老木匠的赞美之情。

13.示例1:

艺术品的完成不能太急功近利,只有耐心制作,才能使得艺术品基础牢固,历久弥新;

示例2:

工匠大师们在制作艺术品的时候,一定要一丝不苟,不偷工减料,扎扎实实做好每一道工序。

示例3:

工匠们对艺术品应该心存敬畏之心,不可以粗制滥造,亵渎自己职业的神圣。

(三)14.

(1)狱官

(2) 使……饥饿

(3)犯错(4) 通“弼”,辅佐

15.

(1)使他做事不顺。

(2)内心困惑,思虑堵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

16.D

17.示例:

能。

“冰花男孩”是个留守儿童,家境贫困,父亲在外打工,但他却能克服困难,勤奋学习,成绩优异,正体现了“生于忧患”的观点。

三、18.思路点拨:

试题分析:

【审题立意】该作文是一篇半命题作文,要求我们自己将题目补充完整。

补充的内容,可以是具体的,也可以是抽象事物。

例如,可以填写“微笑、鼓励、眼神、拥抱”等等,叙述他人的行为或反应给自己带来的积极影响、正能量。

【构思选材】在材料的选择上,关注生活实际,要写自己的亲身经历,这样才会有内容真实、情感真挚的效果。

可以通过写自己一次考试失利之后,回到家里,妈妈却用微笑迎接自己,又面带微笑帮助自己分析考试失利的原因,给自己带来了鼓励,使自己重新鼓起勇气和力量,投入新的学习生活中,最终赢得了下一次考试的胜利。

当然,也可以从反面构思立意。

例如,“我的一次考试意外失利了,回到家里,遭到了大人的严厉批评,尤其是妈妈那严厉的眼神,给我的心理带来了阴影,久久挥之不去。

由此,我期待妈妈慈祥的眼神,鼓励的眼神,以便帮助我战胜考试的失利。

”这种构思,新奇巧妙,值得

借鉴。

【写作手法】注意使用细节描写、以小见大、对比等写作手法,使文章的内容更丰富,更有吸引力。

例文:

给我一个鼓励的眼神就够了

斗转星移,时光渐逝,沧桑岁月里隐藏着一颗枯萎的心。

我驾着风在寰宇间寻找真诚,寻找一个至高的灵魂……

终于,我找到了。

是她——我敬爱的初中语文老师——车菲菲。

“孩子”,她总喜欢这样叫我。

而我却觉得她也像个孩子,与我们欢笑疯闹,甚至领着我们在课上出去“采风”“踏青”,找到了娇艳、美丽的牡丹花,她就开心得手舞足蹈,像个孩子。

开始的时候,因为我每次的作业都完成得非常好,她总是特别关注我。

而第一次月考,更是证明了我语文成绩的突出。

我还记得她每次上课时,都会看着我,对我笑。

那是我见过的大人们脸上最纯真、最干净的笑脸。

她的眼眸明亮而纯净,充满着对我的肯定与支持,让我一路向前,向着自己的梦想奋力奔跑。

直到那一次,一直骄傲的我才懂得,什么叫作失败。

七年级上学期,我一直是班里的团支书,而在下学期的团支书竞选中,这一曾经让我引以为荣的职位转瞬交给了别人。

一直自以为高高在上的我仿佛从悬崖峭壁上跌落,心中有了沉重的负担,于是,我在作业本上写下了一篇关于此事的日记。

她回复的评语是:

“仔细想想你这半年来都做了些什么,凡事都要从自己身上找原因。

”对!

就是这句,一个字也不差。

我仿佛从这句话中,再一次看到了她那双明亮的眼眸,仿佛两个黑洞,让我深陷其中,从那里,我不仅得到了鼓励,更读懂了人生。

我从悲哀中坚韧不拔地走了出来,开始新的美好的生活。

失败的苦痛刚刚过去,新一轮的“悲剧”又开始上演。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落选的事影响到了我的学习。

我下学期的第一次语文考试的分数就奇差无比,在班级只是中等分数。

这次,我是真的痛了。

我似乎感觉到我这一生都要毁在此处了。

而又是她,在不停地鼓励我。

我在作业本中把我当时最真切、最着急的心情写在了上面,而她这次的评语是“别灰心,别着急,一次的失败不代表你的学习方法有问题,再好的马也有失足的时候,继续努力,你一

定可以做到最好!

”当天,她找我谈了话。

我记得她放在我肩膀上的手,温暖而有力,而她的眼神,更是满怀希望和鼓励。

柔情的眸又忽然变得这般坚定。

她让我知道,在困难的时刻,有这样一双眼睛,在背后支持着我,是我坚实的后盾。

我就这样在她的鼓励下成长。

不出她所料,后来,我的语文成绩再没有出过班里的前三,并在七年级最后一次考试中以语文117分的高分位居全校第一。

这一切又一切的荣誉,都应归她所有。

她拥有最美的眼神,带着她的眼神,我可以纵情地、勇敢地向着希望大步前进。

一败,一励,一双眼。

一生,一师,一段情。

点评:

作者善于活用事例,信手拈来,丝毫不着痕迹。

本文细节描写较为突出,尤其是关于老师眼神的细节描写,既是对“我”的鞭策,又是对“我”的鼓

励,关爱之情自然流淌。

文章结尾,再次强调老师的眼神,起画龙点睛的作用。

文章语言优美,比喻等修辞手法的运用,增强了文章的表达效果,是一篇好文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