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职业技术学院第二轮专业建设绩效考核实施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595984 上传时间:2023-05-12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24.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第二轮专业建设绩效考核实施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第二轮专业建设绩效考核实施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第二轮专业建设绩效考核实施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第二轮专业建设绩效考核实施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第二轮专业建设绩效考核实施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第二轮专业建设绩效考核实施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4页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第二轮专业建设绩效考核实施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4页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第二轮专业建设绩效考核实施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4页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第二轮专业建设绩效考核实施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4页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第二轮专业建设绩效考核实施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4页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第二轮专业建设绩效考核实施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4页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第二轮专业建设绩效考核实施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4页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第二轮专业建设绩效考核实施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4页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第二轮专业建设绩效考核实施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4页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第二轮专业建设绩效考核实施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4页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第二轮专业建设绩效考核实施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4页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第二轮专业建设绩效考核实施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4页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第二轮专业建设绩效考核实施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4页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第二轮专业建设绩效考核实施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4页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第二轮专业建设绩效考核实施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4页
亲,该文档总共3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第二轮专业建设绩效考核实施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第二轮专业建设绩效考核实施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温州职业技术学院第二轮专业建设绩效考核实施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第二轮专业建设绩效考核实施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

11

电气电子工程系

电机与电器

12

机电一体化技术

13

电气自动化技术

14

汽车电子技术

15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

16

信息技术系

计算机网络技术

17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

18

软件开发与项目管理

19

电子商务

20

时尚设计系

家具设计与制造

21

服装设计

22

鞋类设计与工艺

23

服装表演

24

财会系

金融与证券

25

会计

26

工商管理系

国际商务

27

市场营销

28

工商企业管理

29

酒店管理

30

人文传播系

商务英语

31

文秘

32

传媒策划与管理

注:

产品造型设计专业、信息技术开发与服务专业2014年开始招生,建设未满3年无毕业生不参加本轮考核。

三、考核进程

1.启动学院专业绩效考核工作(10月24日至11月2日)

教务处在校园网及教务处网站发布通知,并向各专业发放《专业建设绩效考核实施方案》及《温州职业技术学院专业建设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及《专业建设绩效考核等级标准》(修订微调)。

2.学院专业绩效考核数据准备(11月3日至11月30日)

教务处组织全院性专业满意度调查,形成专业满意度各项数据,并根据考核指标体系准备近三年教学建设与改革成果、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情况、省调专业满意度等相关数据,同时需收集新生报道率、就业质量相关数据、学生毕业设计满意度、技能竞赛获奖情况、教师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等全院性数据。

3.各专业开展自查工作(11月3日至11月30日)

各系组织专业负责人根据《温州职业技术学院专业建设绩效考核办法(试行)》及《温州职业技术学院专业建设绩效考核指标体系》(修订稿)及考核等级标准进行自查,撰写自评报告并进行自评,同时准备指标体系内各评价项目近三年(2011-2012学年、2012-2013学年、2013-2014学年)的原始材料。

4.各专业自评材料初审(12月1日至12月7日)

教务处收集各系汇总表、专业排名及各专业绩效考核自评材料并初审,初审不符合要求的材料返回相关系进行修改。

5.组织专业绩效考核工作(2014年12月8日至2015年1月18日)

教务处牵头,学院考评小组深入各系审核材料、实地查看、听取专业负责人汇报并形成初步考核意见,报学院教学工作委员会讨论审核。

具体安排如下:

(1)学院考评小组成员由各系分别推选3名专家(包括系主任)组成,并下设两个分组。

第一组由人文传播系、工商系、财会系及时尚设计系组成,第二组由机械系、电气系、信息技术系及建工系组成,分别负责各组的考核工作。

考评小组专家考核本系时需回避。

(2)按专业建设绩效考核一级指标将材料分成三组,A组为“1.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教学基本条件”;

B组为“3.培养途径方法”;

C组为“4.教学规范与管理”、“5.人才培养质量”。

(“6.专业特色或创新项目”由学院教学工作委员会讨论审定。

(3)由学院教学工作委员会审定考核结果。

6.公布专业绩效考核结果(2015年1月19日至2015年1月23日)

 

附件1: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专业建设绩效考核指标体系(修订稿)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权重

1.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1.1专业定位与培养目标

0.05

1.2课程体系构架

0.1

2.教学基本条件

2.1师资队伍建设

2.2实践教学条件

0.03

2.3教材、图书、资料

2.4网络教学资源建设

0.02

3.培养途径方法

3.1产学研合作

3.2教学方法和手段

3.3教学内容

3.4实践教学

3.5职业能力、职业素质培养

4.教学规范与管理

4.1教学规范

4.2教学管理与质量监控

5.人才培养质量

5.1知识、能力和素质

0.07

5.2学生满意度

5.3毕业生就业质量与社会声誉

6.专业特色或创新项目

加分项目

≤20分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专业建设绩效考核等级标准

评价项目内涵及等级标准

等级

A级(优秀)

C级(合格)

A

B

C

D

1.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1.1专业定位与

培养目标

1.专业设置与区域相关行业的发展趋势对人才的需求相适应;

2.专业规模与区域经济发展要求相匹配,新生报到率>

90%;

3.专业教学改革思路清晰,以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技术技能型人才为目标;

4.建构并实施了以应用能力为主线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

5.专业定位面向的核心职业岗位描述清楚;

6.人才培养目标针对的职业核心能力描述清晰。

1.专业设置能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

2.专业规模与区域经济发展要求基本匹配,新生报到率>

80%;

3.专业教学改革思路较清晰,人才培养目标基本符合高职教育的要求;

4.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能基本适应社会的需要;

5.专业定位面向的主要职业岗位描述基本清楚;

6.人才培养目标针对的职业核心能力描述基本清晰。

1.2课程体系架构

1.依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基于工作过程系统构建课程体系,使之符合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目标;

2.内容系统,突出了基本素质和职业能力培养主线,建立了理论与实践结合相互渗透的课程体系,建立了课内外结合、知行统一、教化和养成并重的职业素质教育体系。

内部各课程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内在逻辑联系;

3.教学进程安排合理,可操作性强,有一定的弹性和选择性,体现了培养模式创新,特色鲜明;

4.经过整合后的专业核心课程4-6门,规范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建立了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

5.将职业资格证书纳入专业人

1.能依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体系;

2.逐步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有工学结合的优质核心课程建设规划,并开始实施;

3.基本落实了基本素质和职业能力培养主线,课程体系课程体系结构较合理,能打破学科体系束缚,抓课程整合;

4.已将职业资格证书纳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5.在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等某一方面进行了探索;

6.学生实际选修课≥2门。

才培养方案,使职业资格标准与专业课程标准相衔接;

课程设置与国家职业资格证书、技能证书考试要求接轨;

6.积极推行订单培养,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分方向教学等有利于增强学生能力的教学模式;

7.选修课≥5(其中文化素质教育课程≥2门),能促进学生个性特长发展,扩大就业机会。

2.

教学基本条件

2.1师资队伍建设

1.制定了符合时代进步需要和高职教育特点的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及年度计划,措施得力,实施效果明显;

2.专任教师中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教师人数≥30%,45岁以下中青年教师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的比例≥25%;

3.除了公共课教师及助教外,具有“双师素质”的专任教师的比例≥65%(三能教师有一定的比例);

由高级技术职称教师担任主讲的主干课程比例≥80%;

4.实践教学指导教师的能力和数量满足实践教学的要求。

专职实训指导人员均具有本科以上学历或中级以上技术职称;

实习指导人员中具有中级职称或高级技工的人数≥40%;

5.建立稳定的企业兼职教师队伍,从企业的专家中聘请的兼职教师占专业教师总数的≥20%以上;

6.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企业兼职教师比例占全部兼职教师的比例≥30%,企业兼职教师数量能保证课程实践教学的需要;

7.公共基础课改革力度加大,教师的课改有利于对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

1.有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及年度计划,并能基本落实;

2.专任教师中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教师人数≥25%;

3.45岁以上中青年教师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的比例≥15%;

4.除了“两课”、公共课教师及助教外,具有双师素质的专任教师的比例≥40%;

5.由高级职称教师担任主讲的主干课程≥50%;

6.实践教学指导教师的能力和数量能基本满足实践教学的要求;

7.兼职教师占专业教师总数的10%。

2.2实践教学条件

1.与企(行)业紧密结合,建立了具有真实职业氛围、设备先进的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管理先进,运行状态良好,使用效果好;

2.校内实训基地教学仪器设备先进,能够满足教学需要,实训实验开出率达到100%,经费投入有保证;

3.建立了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能满足学生专业实训和顶岗实习、暑期社会实践的需要;

1.初步建立了具有模拟(仿真)条件和真实职业氛围的校内实训基地,管理规范,运行良好;

2.教学仪器设备能基本满足需要,实验实训开出率达到90%以上,经费投入有保证;

3.校企合作建立了稳定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能基本满足学生顶岗实习的需要;

2.3教材图书资料

1.根据本专业特点制订教材建设规划,且执行情况良好;

2.有科学合理的教材选用制度,选用符合课程标准要求的优秀高职教材(如十一五、十二五规划),且近三年出版的教材比例≥60%;

3.能与企(行)业共同开发紧密结合生产实际的实训教材和体现“实践导向”的自编教材(含讲义);

4.本专业图书资料充足,满足教学需要,建设和利用专业优质教学资源和网络信息资源;

1.根据本专业特点制订教材建设规划,并组织实施;

2.有科学合理的教材选用制度,选用符合教学大纲要求、水平较高的高职高专教材,且近三年出版的教材比例≥30%;

3.有一定数量体现“工学结合”的自编教材或讲义;

4.本专业图书资料充足,基本满足教学需要;

2.4

网络教学资源建设

1.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重视优质教学资源和网络信息资源的利用,实现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

学院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及学习平台资源内容丰富;

2.网络教学资源具有科学性、创新性、共享性、交互性,有利于师生、生生之间互动和沟通交流;

3.使用方便、利用率高、更新快。

4.专业网络课程占全部课程之比≥30%。

1.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重视优质教学资源和网络信息资源的利用,网络教学资源内容比较丰富;

2.网络教学资源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创新性、共享性、交互性,有利于师生、学生之间互动和沟通交流;

3.专业网络课程占全部课程之比≥20%。

3.

培养途径方法

1.形成了以就业为导向,以行业、企业为依托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长效机制,成立了专业指导委员会,产学合作教育计划及措施得力,实施效果好,每年召开2次专业指导委员会议,并能发挥积极作用;

2.至少与1家行业协会密切合作,有实质性合作的企业数:

理工类专业≥15家,文经管类≥5家;

3.重视教师科技开发服务能力的培养,引导教师主动为企业和社区服务,同时教师积极引领学生参加教师的科技开发、应用、生产或推广工作。

带学生进行科技研发或兴趣小组的教师≥50%;

4.参加科研和教育教学研究的教师≥60%;

3年内教师人均发表的论文不少于2篇;

5.专业课教师联合企业共同进行课程改革,理实一体化课程占全校专业课程的比例≥30%;

6.3年内取得院级以上科研成果奖不少于3项,取得优秀教学成果或高教研究成果奖不少于3项;

7.利用专业的资源优势,积极为社会和企业开展非学历的短期职业技能培训和岗位培训,年培训人次不少于专业在校生人数。

1.产学研结合的长效机制在专业办学中得到体现,成立了专业指导委员会,有产学合作教育计划,实施效果尚可,每年召开1次专业指导委员会议,并能发挥一定作用;

2.与行业协会数合作,有实质性合作的企业数:

理工类专业≥10家,文经管类≥3家;

2.面向社会和企业开展技术应用与服务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3.参加研究和教育教学研究的教师≥40%;

3年内教师人均发表的论文不少于1篇;

4.5年内取得院校级以上科研成果奖1项,取得教研成果奖1项;

5.利用专业资源优势,根据社会和企业需要,开展短期职业技能培训和岗位培训任务,年培训人次不少于在校生人数的1/3。

3.2

教学方法和手段

1.重视教学方法的改革,教师因材施教好,教学过程注重“以学为生中心”,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体现“学中做、做中学”。

强化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培养,能采用“教、学、做”一体化的项目教学或情境教学方法的教师≧80%;

2.由双师素质教师和来自企业的兼职教师上课的比例≧80%;

3.多数课程以提高教学效果和学习效果为目标,采用了投影、幻灯、录像、计算机辅助教学等现代教学手段,教学效果好。

必修课程有80%以上在实训室、机房上课,使用多媒体教学;

4.评价方式改革力度大,积极推行形成性评价,较好地发挥了考核的导学促教、信息反馈、质量检测控制与鉴定功能。

1.探索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改革,强化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采用项目化和情境教学方法的教师≥40%;

2.由双师素质教师和来自企业的兼职教师上课的比例≥50%;

3.采用了现代教学手段,改善了教学效果。

必修课程有50%以上使用多媒体教学;

4.考试模式改革有一定力度,探索教学考核方式方法的改革;

并取得初步成效。

1.改革力度大,课程目标(标准)明确具体,课程内容体现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能够紧贴产业领域的最新变化;

2.教学内容重在训练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根据行业企业发展需要和完成职业岗位实际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及以职业活动、工作过程为导向选取教学内容,并为学生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1.改革有一定力度,课程目标(标准)基本明确,教学内容能基本体现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

2.教学内容比较注重对学生基本素质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

1.实践教学体系科学可行,满足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要求,专业实践教学不低于教学活动总学时的50%;

2.校内生产性实训达到校内实训教学的80%以上,注重校内生产性实践教学与校外顶岗实习的有机衔接与融通;

3.加强毕业综合实践环节的组织与管理,源于真实项目的实践内容占80%以上;

4.加强对顶岗实习组织实施的过程管理,有专任教师定期检查和兼职教师指导;

4.实践教学环节落实到位,制度措施得力,学生的专业技能得到有效的训练。

1.有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能满足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要求,实践教学不低于教学活动总学时的40%;

2.校内生产性实训达到校内实训教学的40%以上;

3.加强毕业综合实践环节的组织与管理,源于真实项目的实践内容达40%;

4.加强对顶岗实习的组织过程管理,有专门教师指导;

4.实践教学环节得到有效保障,学生的专业技能得到较好的训练。

3.5

职业能力职业素质培养

1.在具有真实(仿真)职业氛围的与企业两个实训基地内,由双师素质教师与企业技术管理人员、能工巧匠两支教师队伍精心指导,学生能动口、动手、动脑,顶岗实践体验,教学做结合,实效性好,能高效率地达到培养方案设计的职业技能、能力目标,实现了职业技能、能力创新;

2.强化过程(形成性)测试,突出鉴定性测试;

学生全部参加鉴定,高级职业技能证获得率≥70%(如本专业无对应的高级职业技能证,可按中级计算),通过强化校内外的职业技能、能力测试的龙头作用,促进了教学改革,调动了学生主动实践的积极性。

1.重视职业技能、能力培训方法改革,有一定成效;

2.重视职业技能、能力测试,社会开展职业资格证书鉴定的专业,多数学生参加鉴定考试,高级职业技能证获得率≥50%。

4.

教学规范与管理

4.1

教学规范

1.专业培养方案、专业教学执行计划、各课程和实践环节教学标准、学期授课计划等教学文件完备、规范,具有明显的高职的特色;

2.教学档案资料齐全、分类科学、收集完整,且装订规范;

3.无教学差错及以上教学事故。

1.专业培养方案、专业教学执行计划、各课程和实践环节等教学文件齐全;

2.教学档案资料较全,且收集完整;

3.无二级及以上教学事故。

4.2

教学管理与质量监控

1.制订切实可行的教研教改计划,积极组织与开展集体教研活动,每学期≥8次,记录完整;

2.教学运行(备课、试讲、听课、实习、考核等)、教学质量监控、设备管理等制度健全,有专人负责,执行情况良好。

3.专业教学各环节建立了质量标准和工作规范,管理制度健全,且执行良好,实现了预防为主、持续改进、强化人才培养全过程的质量控制。

措施得力,有利于保持专业教学秩序良好;

4.建立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制度和毕业生信息库,调查结果有效地引用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优化中。

1.有教研教改计划,积极组织集体教研活动,定期开展教研活动,每学期≥6次,记录较完整;

2.教学运行(备课、试讲、听课、实习、考试等)、教学监控、设备管理等制度基本健全,有专人负责,执行情况一般。

3.专业教学基本文件齐备,管理制度基本健全,并能执行,有基本的学习评价制度与方法,能促进专业大部分学生学习和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4.建立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制度和毕业生信息库,调查结果引用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优化中。

5.

人才培养质量

5.1知识能力素养

1.必要的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掌握牢固,能应用所学的知识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学生考核成绩呈正态分布;

2.抽测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学生知识掌握与应用程度优良率≥50%;

3、抽查学生实验实习报告、课程设计、毕业综合实践等成果,综合评价高;

4、抽测学生基本技能,优良率≥60%;

5.抽测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优良率高;

6.毕业生90%以上能取得相应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7.具有良好的文化修养、心理素质、健康的身体和创新精神。

学生积极参加各种文体活动,身体素质95%以上达到《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8.学生具有良好的伦理道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修养,遵纪守法,诚实守信;

9.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课外科技文化活动和各项职业能力竞赛,在省(部)级相关竞赛活动中获得优异的成绩。

1.多数学生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掌握程度达到了国家规定的学业标准,学生考试成绩接近正态分布;

2.抽测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学生知识掌握与应用成绩良好;

3.抽查学生实验实习报告、设计、毕业综合实践等成果,综合评价一般;

4.抽测学生基本技能,优良率≥40%;

5.抽测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达到合格标准;

6.毕业生80%以上能取得相应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7.具有基本的文化修养和身体心理素质。

学生积极参加各种文体活动,身体素质95%以上达到《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8.学生履行公民基本道德规范,职业道德修养状况较好,遵纪守法,诚实守信;

9.学生积极参加各项科技文化活动和各项职业能力竞赛,并取得较好的成绩。

5.2

学生满意度

省调专业满意度≥85

省调专业满意度≥75

随机调查本专业学生,对专业整体教学满意度≥85。

随机调查本专业学生,对专业整体教学满意度≥75。

5.3

毕业生就业质量与社会声誉

1.毕业生就业质量高,近3年毕业生平均总体就业质量高(以招生就业处提供的数据为准);

2.毕业生的社会声誉高,社会用人单位对近三年毕业生的职业素养、职业能力、文化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评价高,近3年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综合评价的称职率≥90%,优良率≥60%;

3.近3年录取新生平均报到率≥90%或第一志愿上线率≥70%。

1.毕业生就业率较高,近3年毕业生平均总体就业质量较高(以招生就业处提供的数据为准);

2.学生的社会声誉较好,社会用人单位对近三年的毕业生的职业素养、职业能力、文化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反映较好,近3年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综合评价的称职率≥80%。

优良率≥40%;

3.近3年录取新生平均报到率达到70%。

创新(特色)项目

创新(特色)项目为加分项,加分范围为:

0—20分,由学院组织专家组审定。

创新项目突出前瞻性和适用性,是根据本专业的特点和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的规律和要求,为解决人才培养中的重点、难点问题而取得的成果,而且在本省或国内一定范围内得到应用,效果明显。

专业特色是指专业特有的,且优于其他学校同类专业、在高职高专教育中具有示范作用和推广价值。

特色应当体现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需要,体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对优化人才培养过程,提高教学质量有较大作用,效果显著。

附件2: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专业绩效考核汇总表(自评)

系(盖章)年月日

排名

专业负责人

自评分

备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