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化学基础强化训练 专题3 第2单元 铁铜的获取及应用.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735825 上传时间:2023-05-14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99.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化学基础强化训练 专题3 第2单元 铁铜的获取及应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高三化学基础强化训练 专题3 第2单元 铁铜的获取及应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高三化学基础强化训练 专题3 第2单元 铁铜的获取及应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高三化学基础强化训练 专题3 第2单元 铁铜的获取及应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高三化学基础强化训练 专题3 第2单元 铁铜的获取及应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高三化学基础强化训练 专题3 第2单元 铁铜的获取及应用.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高三化学基础强化训练 专题3 第2单元 铁铜的获取及应用.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高三化学基础强化训练 专题3 第2单元 铁铜的获取及应用.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高三化学基础强化训练 专题3 第2单元 铁铜的获取及应用.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高三化学基础强化训练 专题3 第2单元 铁铜的获取及应用.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高三化学基础强化训练 专题3 第2单元 铁铜的获取及应用.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高三化学基础强化训练 专题3 第2单元 铁铜的获取及应用.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高三化学基础强化训练 专题3 第2单元 铁铜的获取及应用.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高三化学基础强化训练 专题3 第2单元 铁铜的获取及应用.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高三化学基础强化训练 专题3 第2单元 铁铜的获取及应用.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高三化学基础强化训练 专题3 第2单元 铁铜的获取及应用.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高三化学基础强化训练 专题3 第2单元 铁铜的获取及应用.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高三化学基础强化训练 专题3 第2单元 铁铜的获取及应用.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三化学基础强化训练 专题3 第2单元 铁铜的获取及应用.docx

《高三化学基础强化训练 专题3 第2单元 铁铜的获取及应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化学基础强化训练 专题3 第2单元 铁铜的获取及应用.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三化学基础强化训练 专题3 第2单元 铁铜的获取及应用.docx

高三化学基础强化训练专题3第2单元铁铜的获取及应用

 

[对接高考——高考命题常设误区汇总]

设误选项摘录

设误角度诊断

1.Fe分别与氯气和稀盐酸反应所得氯化物相同(2011·重庆高考)

铁与弱氧化剂(如H+)反应生成二价铁,与强氧化剂(如Cl2)反应生成三价铁

2.硫化亚铁溶于稀硝酸中:

FeS+2H+===Fe2++H2S↑(2011·新课标全国卷)

忽视Fe2+的还原性

3.氢氧化铁与氢碘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Fe(OH)3+3HI===FeI3+3H2O(2011·启东中学模拟)

忽视Fe3+的氧化性、I-的还原性

4.铁溶于稀硝酸,溶液变黄:

3Fe+8H++2NO

===3Fe2++2NO↑+4H2O(2010·北京高考)

书写离子方程式时,反应产物不符合实验事实

[随堂强化落实]

1.某同学为试验CuS在不同酸中的溶解性,取4份黑色CuS粉末试样置于试管中,分别加入醋酸、浓盐酸、浓硫酸、浓硝酸溶液。

观察到如下现象:

①CuS不溶于醋酸溶液;②CuS不溶于浓盐酸;③CuS不溶于浓硫酸;④CuS在浓硝酸中溶解,溶液变蓝,并有红棕色刺激性气体产生。

[来源:

学科网]

根据上述现象,该同学得出了以下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

A.CuS不溶于弱酸,能溶于强酸

B.CuS不溶于非氧化性酸,能溶于氧化性酸

C.CuS溶于硝酸,是因为硝酸氧化性强于硫酸,S2-被氧化,使溶解沉淀平衡往溶解方向移动

D.CuS溶于硝酸,是因为硝酸的酸性大于硫酸和盐酸的酸性,S2-结合H+,放出H2S气体,使溶解沉淀平衡往溶解方向移动

解析:

浓盐酸为强酸,浓硫酸为氧化性酸,所以A、B均不正确,CuS溶于浓硝酸时观察到红棕色刺激性气体产生,说明硝酸表现出氧化性,D错误。

答案:

C

2.能实现下列物质间直接转化的元素是(  )

单质

氧化物

酸或碱

A.钠        B.铝

C.铜D.铁

解析:

Na与O2生成Na2O或Na2O2,再与H2O生成NaOH,可以与HCl生成NaCl,A项正确。

B项中Al2O3、C项中CuO、D项中Fe3O4都不与水反应,故B、C、D都不正确。

答案:

A

3.(2011·济南一模)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A.将铜屑加入Fe3+溶液中:

2Fe3++Cu===2Fe2++Cu2+

B.将磁性氧化铁溶于盐酸:

Fe3O4+8H+===3Fe3++4H2O

C.将氯化亚铁溶液和稀硝酸混合:

Fe2++4H++NO

===Fe3++2H2O+NO↑

D.将铁粉加入稀硫酸中:

2Fe+6H+===2Fe3++3H2↑

解析:

B项除生成Fe3+外还生成Fe2+,C项没有配平,D项生成Fe2+而不是Fe3+。

答案:

A

4.(2010·南通模拟)下列有关铁及其化合物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工业上在高温下用CO还原含Fe2O3的铁矿石炼铁

B.铁在纯氧中燃烧或高温下和水蒸气反应均能得到Fe3O4

C.工业上可用铁质容器储存、运输浓硝酸和浓硫酸

D.氯化铁溶液有较强氧化性,故可用作净水剂

解析:

FeCl3溶液用作净水剂的原因是Fe3+水解产生Fe(OH)3胶体,其可吸附水中悬浮物和杂质等并形成沉淀沉降下来,从而起到净水作用。

答案:

D

5.将一定量的Fe、Fe2O3、CuO的混合物放入体积为100mL、浓度为2.2mol

/L的H2SO4溶液中,充分反应后,生成气体896mL(标准状况),得到不溶固体1.28g,过滤后,滤液中的金属离子只有Fe2+(滤液体积仍为100mL)。

向滤液中滴加2.0mol/L的NaOH溶液至30mL时开始出现沉淀。

则未滴加NaOH溶液前滤液中FeSO4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

A.2.0mol/LB.1.8mol/L

C.1.9mol/LD.无法计算

解析:

100mL、浓度2.2mol/L的H2SO4溶液中硫酸的物质的量为0.22mol。

由“向滤液中滴加2.0mol/L的NaOH溶液至30mL时开始出现沉淀”可知,溶解Fe、Fe2O3、CuO的混合物后,还剩余硫

酸0.03mol,则未滴加NaOH溶液前滤液中生成盐的SO

的物质的量为0.19mol,再结合“过滤后,滤液中的金属离子只有Fe2+”可推知:

FeSO4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9mol/L。

答案:

C

6.某化学小组欲探究铁及其化合物的氧化性或还原性,请回答下列问题:

(1)除胶头滴管外,你认为本实验必不可缺的一种玻璃仪器是________。

(2)请帮他们完成以下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剂:

铁粉、FeCl3溶液、FeCl2溶液、氯水、锌片、铜片。

实验记录(划斜线部分不必填写):

序号

实验内容

实验现象

离子方程式

实验结论

在FeCl2溶液中滴入适量氯水

溶液由浅绿色变为棕黄色

Fe2+具有还原性

在FeCl2溶液中加入锌片

Zn+Fe2+===Zn2++Fe

在FeCl3溶液中加入足量铁粉

Fe+2Fe3+===3Fe2+

Fe3+具有氧化性,Fe具有还原性

溶液由棕黄色变为蓝绿色

Fe3+具有氧化性

实验结论:

Fe只有还原性,Fe3+只有氧化性,Fe2+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3)根据以上结论判断,下列物质中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的有________(填序号)。

A.Cl2 B.HCl C.Na+ D.F- E.SO2 F.NO2

解析:

(1)常用实验仪器为试管。

(2)实验目的是探究铁及其化合物的氧化性或还原性。

实验记录:

①中离子方程式为Cl2+2Fe2+===2Cl-+2Fe3+;②由离子方程式知Fe2+具有氧化性;③Fe3+被Fe还原,现象为铁粉溶解,溶液由棕黄色变为浅绿色;④由实验现象和结论可知,实验内容应为向FeCl3溶液中加入了铜单质。

(3)物质中元素处于中间价态的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来源:

Zxxk.Com]

答案:

(1)试管

(2)探究铁及其化合物的氧化性或还原性

①Cl2+2Fe2+===2Cl-+2Fe3+

②Fe2+具有氧化性

③铁粉逐渐溶解,溶液由棕黄色变为浅绿色

④在FeCl3溶液中加入铜片

(3)A、B、E、F

[提能综合检测]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1.下列关于铁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铁能被磁铁吸引,但纯铁易锈蚀 ②在人体的血红蛋白中含有铁元素 ③不能通过化合反应生成FeCl2和Fe(OH)3 ④铁能在氧气中剧烈燃烧,但不能在水蒸气中燃烧 ⑤铁与硝酸反应的产物仅是Fe(NO3)3

A.①③         B.②④

C.②⑤D.④⑥

解析:

①中纯铁不易被锈蚀。

③中可以通过化合反应生成FeCl2和Fe(OH)3,

2FeCl3+Fe===3FeCl2,

4Fe(OH)2+O2+2H2O===4Fe(OH)3。

⑤中当铁过量时可生成Fe(NO3)2。

答案:

B

2.铁及其化合物是中学化学中的一类重要物质,下列关于铁元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2Fe3++Fe===3Fe2+成立说明氧化性:

Fe3+>Fe2+

B.25℃,pH=0的溶液中,Al3+、NH

、NO

、Fe2+可以大量共存

C.5.6g铁与足量的氯气反应失去电子为0.2mol

D.硫酸亚铁溶液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

Fe2++2H2O2+4H+===Fe3++4H2O

解析:

pH=0的溶液呈强酸性,Fe2+、NO

、H+不能大量共存,B项不正确;C项应为0.3mol,不正确;D项电荷不守恒,不正确。

答案:

A

3.(2011·安庆模拟)一种新型净水剂PAFC{聚合氯化铁铝,[AlFe(OH)nCl6-n]m,n<5,m<10},广泛用于生活用水的净化和废水的净化,有关PAFC的说法正确的是(  )

A.PAFC用于净化饮用水时,可以除去水中所有的有害物质

B.PAFC中铁显+2价

C.PAFC可看做一定比例的氯化铝和氯化铁的水解产物

D.PAFC在强酸性或强碱性溶液中都能稳定存在

解析:

氯化铝和氯化铁的水解产物用于除去水中的悬浮物质以净化饮用水,A错误;根据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知铁显+3价,B错误,C正确;此净水剂在强酸中不能稳定存在,D错误。

答案:

C

4.红珊瑚栖息于200~2000m的海域,产于台湾海峡、南中国海,它与琥珀、珍珠被统称为有机宝石。

在中国,珊瑚是吉祥的象征,一直用来制作珍贵的工艺品。

红珊瑚是无数珊瑚虫分泌的石灰质大

量堆积形成的干支状物,其红色是因为在海底长期积淀某种元素,该元素是(  )

A.NaB.Fe[来源:

学&科&网Z&X&X&K]

C.SiD.Cu

解析:

根据平常对各元素的化合物性质的了解得知,铁的化合物多数有颜色,红色的比较多。

答案:

B

5.(2011·温州高三五校联考)一定量的Fe和Fe2O3混合物投入2mol/L250mL的HNO3溶液中,反应完全后,无固体剩余,生成1.12LNO气体(标准状况),再向反应后溶液中加入1mol/L的NaOH溶液,要使铁元素全部沉淀下来,所加NaOH溶液的体积最少是(  )

A.450mLB.500mL

C.400mLD.无法确定

解析:

根据氮元素守恒,HNO3最终转变为NaNO3和NO,因此所

加入NaOH的物质的量至少是2mol/L×0.25L-

=0.45mol,NaOH溶液的体积为450mL。

答案:

A

6.下列物质能通过化合反应直接制得的是(  )

①FeCl2 ②H2SO4 ③NH4NO3 ④HCl

A.①②③B.②③

C.①③④D.全部

解析:

这些化合物均可通过化合反应制得:

Fe+2FeCl3===3FeCl2,SO3+H2O===H2SO4,NH3+HNO3===NH4NO3,H2+Cl2

2HCl。

答案:

D

7.(2012·浙江模拟)Cu2O呈红色,在酸性条件下会发生自身氧化还原反应。

CuO完全被氢气还原所得产物呈红色,若要检验其中是否含有Cu2O,以下试剂选择和判断方法均正确的是(  )

选项

试剂

判断方法

A

稀硝酸

是否生成蓝色溶液

B

稀硫酸

固体物质是否完全溶解

C

浓硫酸

是否有无色气体生成

D

稀盐酸[来源:

学科网]

是否生成蓝色溶液

解析:

H2还原CuO生成物一定含有Cu。

A稀硝酸具有氧化性,与Cu2O和Cu都能反应,且生成蓝色溶液,试剂和判断方法均不正确;B稀硫酸不能与Cu反应,固体不能完全溶解,试剂正确,判断方法不正确;C中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能与Cu在加热时反应,生成SO2,试剂和判断方法均不正确;D稀盐酸能与Cu2O反应生成CuCl2,如果观察到蓝色溶液生成,则证明含有Cu2O,试剂和判断方法均正确。

答案:

D

8.(2011·吉林省高考复习质量检测)在含有Cu(NO3)2、Zn(NO3)2、Fe(NO3)3、AgNO3

各0.1mol的混合溶液中加入0.1mol铁粉,充分搅拌后铁完全反应,溶液中不存在Fe3+,同时析出0.1molAg。

则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

A.反应后溶液中Cu2+与Fe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

B.氧化性:

Ag+>Fe3+>Cu2+>Zn2+

C.含Fe3+的溶液可腐蚀铜板

D.1molFe可还原2molFe3+[来源:

Z*xx*k.Com]

解析:

由题知氧化性Ag+>Cu2+,Ag+>Zn2+、Fe3+>Cu2+、Fe3+>Zn2+,但得不出氧化性顺序:

Ag+>Fe3+>Cu2+>Zn2+的结论。

答案:

B

9.(2011·浙江调研)某溶液中含有K+、Mg2+、Al3+、Cu2+等离子,为了将它们一一分离(不要求各离子恢复到原来的形态),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四个实验方案,其中不正确的是[已知:

Mg2+、Al3+溶液中通入H2S不产生沉淀;Ksp(CuS)=1.3×10-36。

](  )

解析:

A中试液通入H2S,生成CuS沉淀,滤液加入过量KOH生成Mg(OH)2,滤液中通入CO2,生成Al(OH)3沉淀,符合要求;B中沉淀CuS后,加入过量氨水,生成Mg(OH)2和Al(OH)3混合物,再溶于盐酸,不能分离,不符合要求;C中在沉淀CuS后,加入K2CO3生成MgCO3沉淀和Al(OH)3沉淀,再用过量KOH溶解Al(OH)3,最后通入CO2使NaAlO2转化为Al(OH)3,符合要求;D中先加过量KOH,沉淀是Cu(OH)2和Mg(OH)2,沉淀中加入过量氨水,使Cu(OH)2溶解生成Cu(NH3)

,滤液中通入CO2,生成Al(OH)3沉淀;符合要求。

答案:

B

10.(2011·安徽十校联考)在Fe(NO3)3和Cu(NO3)2的混合液中逐渐加入铁粉,溶液中Fe2+的物质的量浓度和加入铁粉的物质的量之间关系如图所示。

则该溶液中Fe(NO3)3与Cu(NO3)2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  )

A.3∶1B.1∶2

C.2∶1D.1∶1

解析:

由化学方程式:

2Fe3++F

e===3Fe2+、Fe+Cu2+===Fe2++Cu,结合图像可知,c(Fe2+)的大小范围在0~3变化快,3是拐点,此前发生2Fe3++Fe===3Fe2+,在3~4范围内变化时发生Fe+Cu2+===Fe2++Cu,由化学方程式2Fe3++Fe===3Fe2+可得,2n(Fe2+)=3n(Fe3+),由化学方程式Fe+Cu2+===Fe2++Cu可得,n(Cu2+)=n(Fe2+),

故c(Fe3+)∶c(Cu2+)=2∶1。

答案:

C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50分)

11.(12分)(原创题)Fe元素是地壳中最丰富的元素之一,

在金属中仅次于铝,铁及其化合物在生活、生产中有广泛应用。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磁铁矿是工业上冶炼铁的原料之一,其原理是Fe3O4+4CO

3Fe+4CO2,若有1molFe3O4参加反应,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_mol。

[来源:

学科网]

(2)与明矾相似,硫酸铁也可用作净水剂,在使用时发现硫酸铁并不能使酸性废水中的悬浮物沉降除去,其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某课外活动小组将下图所示装置按一定顺序连接,在实验室里制取一定量的FeCl3(所通气体过量并充分反应)。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各装置的正确连接顺序为(填写装置代号)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D。

②装置C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反应开始后,B中硬质玻璃管内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可以检验生成物中含有Fe3+的试剂是________(填写试剂名称)。

解析:

(1)1molFe3O4参加反应消耗4molCO,1molCO转变为CO2失去2mol电子,故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是8mol。

(2)Fe3+的水解受到H+的抑制作用,故得不到Fe(OH)3胶体。

(3)2Fe+3Cl

2

2FeCl3要考虑到氯气的纯度、Fe3+的水解等因素,需要对氯气除杂,尾气需要处理。

答案:

(1)8

(2)因酸性废液中,将会抑制Fe3+的水解,无法得到Fe(OH)3胶

体,故不能够吸附悬浮物

(3)①E C B ②干燥Cl2,防止FeCl3的水解而产生Fe2O3杂质 ③产生棕(红)色的烟

 硫氰化钾

12.(14分)实验室用铜制取硫酸酮,将适量硝酸分多次加入到铜粉与稀硫酸的混合物中,加热使之反应完全,通过蒸发、结晶得到硫酸铜晶体。

(1)理论上硫酸和硝酸的物质的量之比最佳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际上,即使铜粉、硫酸及硝酸都比较纯净,制得的CuSO4·5H2O中还是有可能存在的杂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符合绿色化学的要求,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进行如下设计:

方案甲:

以空气为氧化剂。

将铜粉在__________(填仪器名称)中反复灼烧,使铜与空气充分反应生成氧化铜,再将氧化铜与稀硫酸反应。

方案乙:

将空气或氧气直接通入到铜粉与稀硫酸的混合物中,发现在常温下几乎不反应。

向反应液中加少量FeSO4,即发生反应,生成硫酸铜。

反应完全后,加物质甲调节pH,铁元素全部沉淀(一般认为铁离子的浓度下降到10-5mol·L-1,就认为沉淀完全),然后过滤、浓缩、结晶。

已知:

Ksp[Cu(OH)2]≈10-22,Ksp[Fe(OH)2]≈10-16,

Ksp[Fe(OH)3]≈10-38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为了使铁元素全部沉淀,应调节pH至少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甲物质可选用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CuCl2B.NaOH

C.Cu2(OH)2CO3D.CuO

E.H2SO4

③反应

中加入少量FeSO4对铜的氧化可以起催化作用。

其反应过程是:

1步,4Fe2++O2+4H-===4Fe3++2H2O,请写出其第2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方案丙:

将铜丝放到一定量的稀硫酸中,加入适量的H2O2,并控温在50℃~60℃,持续反应1h,也能获得硫酸铜。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④反应时温度必须控制在50℃~60℃,温度不宜过高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

⑤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H2SO4与Cu物质的量之比为1∶1,而Cu被硝酸氧化,生成Cu2+和NO,根据得失电子数相等,所以Cu与HNO3物质的量之比为3∶2,即H2SO4与HN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2,生成的CuSO4·5H2O晶体中可能含有的杂质是Cu(NO3)2;方案甲中灼烧固体应在坩埚中进行;方案乙中加入少量FeSO4作用是生成Fe3+,然后将Cu氧化,生成CuSO4,反应结束后,要除去溶液中的Fe2+,必须先将其全部氧化成Fe3+,再调节pH转化成Fe(OH)3沉淀除去,根据Ksp[Fe(OH)3]≈10-38,可计算当Fe3+浓度小于10-5mol·L-1时,c(OH)-=10-11mol·L-1,控制溶液pH约为3;调节pH可选用难溶物Cu2(OH)2CO3或CuO;方案丙中用H2O2氧化Cu,温度不能太高,防止H2O2分解。

答案:

(1)3∶2 

(2)Cu(NO3)2 (3)坩埚 ①3 ②CD ③2Fe3++Cu===2Fe2++Cu2+ ④防止双氧水受热分解 ⑤Cu+H2O2+H2SO4===CuSO4+2H2O

13.(12分)(2011·广州模拟)铁及其化合物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请根据下列实验回答问题:

(1)钢铁的腐蚀

钢铁在潮湿的空气中被腐蚀的负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将经过酸洗除锈的铁钉,用饱和食盐水浸泡后,放入如图所示装置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

A.过一段时间,乙试管中的导管内水柱上升

B.甲试管中铁钉发生了化学腐蚀

C.铁钉在该装置中被腐蚀的情况随时间的延长而加快

(2)生铁中含有一种铁碳化合物X(Fe3C)。

X在足量的空气中高温煅烧,生成有磁性的固体Y,将Y溶于过量盐酸的溶液中含有的大量阳离子是________;X与过量浓硝酸反应后溶液中含有的盐的化学式为________。

(3)氧化铁是重要的工业颜料,用废铁屑制备它的流程如下:

[来源:

学科网]

回答下列问题:

①操作Ⅰ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操作Ⅱ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

②Na2CO3溶液可以除油污,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请完成生成FeCO3沉淀的离子方程式:

Fe2++HCO

——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铁发生氧化反应生成Fe2+是钢铁腐蚀的实质,在原电池中发生氧化反应的电极为负极;食盐水为中性溶液,钢铁发生吸氧腐蚀,由于甲试管上部空间中的O2减小,会使乙试管中的导气管上升一段水柱。

(2)含有铁元素且有磁性的物质为Fe3O4,Fe3O4+8HCl===FeCl2+2FeCl3+4H2O,由于浓硝酸具有强氧化性,最终生成Fe(NO3)3。

(3)①分离固体与液体的方法叫过滤,过滤后沉淀中含有杂质,需要对沉淀进行洗涤。

②Na2CO3去油污,是利用了Na2CO3水解显碱性,CO

+H2O

HCO

+OH-。

③FeCO3沉淀是由Fe2+与CO

反应得到,则HCO

H++CO

,而H+与HCO

不能共存,H++HCO

==

=H2O+CO2↑,即可得到答案。

答案:

(1)Fe-2e-===Fe2+ A

(2)Fe2+、Fe3+、H+ Fe(NO3)3

(3)①过滤 洗涤 ②CO

+H2O

HCO

+OH-

③Fe2++2HCO

===FeCO3↓+CO2↑+H2O

14.(12分)(2010·安徽高考,有改动)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网上收集到如下信息:

Fe(NO3)3溶液可以蚀刻银,制作美丽的银饰。

他们对蚀刻银的原

因进行了如下探究:

[实验]制备银镜,并与Fe(NO3)3溶液反应,发现银镜溶解。

[提出假设]

假设1:

Fe3+具有氧化性,能氧化Ag。

假设2:

Fe(NO3)3溶液显酸性,在此酸性条件下NO

能氧化Ag。

[设计实验方案,验证假设]

(1)甲同学从上述实验的生成物中检验出Fe2+,验证了假设1成立。

请写出Fe3+氧化Ag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同学设计实验验证假设2,请帮他完成下表中内容(提示:

NO

在不同条件下的还原产物较复杂,有时难以观察到气体产生)。

实验步骤(不要求写具体操作过程)

预期现象和结论

……

若银镜消失,假设2成立

若银镜不消失,假设2不成立

[思考与交流]

(3)甲同学验证了假设1成立,若乙同学验证了假设2也成立,则丙同学由此得出结论:

Fe(NO3)3溶液中的Fe3+和NO

都氧化了Ag。

你是否同意丙同学的结论,并简述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Fe3+、硝酸的氧化性和盐类水解等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实验探究能力。

[来源:

学科网]

(1)Fe3+有较强的氧化性,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