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主干知识点归纳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877592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93 大小:118.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历史主干知识点归纳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3页
高考历史主干知识点归纳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3页
高考历史主干知识点归纳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3页
高考历史主干知识点归纳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3页
高考历史主干知识点归纳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3页
高考历史主干知识点归纳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3页
高考历史主干知识点归纳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3页
高考历史主干知识点归纳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3页
高考历史主干知识点归纳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3页
高考历史主干知识点归纳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93页
高考历史主干知识点归纳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93页
高考历史主干知识点归纳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93页
高考历史主干知识点归纳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93页
高考历史主干知识点归纳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93页
高考历史主干知识点归纳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93页
高考历史主干知识点归纳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93页
高考历史主干知识点归纳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93页
高考历史主干知识点归纳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93页
高考历史主干知识点归纳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93页
高考历史主干知识点归纳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93页
亲,该文档总共9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主干知识点归纳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高考历史主干知识点归纳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主干知识点归纳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9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考历史主干知识点归纳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孔子:

克己复礼)

(二)两大基本政治理念

1.贵族政治:

政治权力掌握在世袭贵族手里,实行“世卿世禄制”。

2.“家国同构”:

家庭、家族与国家在组织结构方面有共同性,血缘与政治相结合。

(三)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1)以血缘关系为纽带:

将国家权力和家族关系结合起来,形成“家国一体”的局面。

(2)等级森严:

以分封制和宗法制为核心形成了“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

(3)地方权力较大:

诸侯国较大的统治权力,尚未形成权力的高度集中。

(4)神权色彩浓厚:

王权和神权紧密结合。

(2)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二)原因:

经济(小农经济的分散性需要一个强有力的国家政权),政治(维护国家统一的需要,秦始皇吸取诸侯割据的教训),思想(法家思想奠定理论基础)。

三、三大制度

(一)国家权力中心——皇帝制度:

特点:

皇帝至尊、皇位世袭、皇权至上。

(二)中央官制——三公九卿制

1.内容:

中央设丞相(皇帝助手)、太尉和御史大夫(监察)。

2.参政方式(朝议制度):

以“朝议”的方式讨论国家军政要务,供皇帝裁决。

(三)地方政治制度——郡县制

1.渊源:

战国时期出现郡县制现象。

2.内容:

郡守\县令向丞相汇报工作,由皇帝直接任命。

3.特点(与分封制相比):

中央垂直管理地方,郡县长官由皇帝任命且不能世袭。

4.意义:

在国家制度中由地域关系取代血缘关系,贵族政治转化为官僚政治。

四、三大配套保障措施

文化上统一,交通上统一,意识上的统一(“以法为教,以吏为师”“焚书坑儒”)

五、深远影响:

百代都行秦政法

1.积极影响

疆域初步奠定了祖国的疆域

政治利于国家统一,抵御外来侵略,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中央集权制度的基本格局

经济利于有效组织人力、物力和财力,开展大规模的生产活动,利于经济文化发展.

民族利于促进民族融合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文化利于推动中华民族文化的整体发展等

2.消极影响

政治上易出现暴政、腐败现象,阶级矛盾尖锐.

经济上明清时期,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妨碍社会进步

思想上加强思想文化控制,压抑人性及创造力,阻碍民主政治和科技文化发展.

(3)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一、中央行政体制的演变(君权与相权矛盾)

(1)汉代:

汉武帝设中朝(内朝):

重用身边侍从、秘书担任尚书令、侍中等,削弱相权。

(2)魏晋南北朝:

三省体制出现为隋唐三省六部制奠定基础。

(3)隋唐前期:

三省六部制确立(分散相权)。

①内容:

中书、门下和尚书(吏户礼兵刑工),负责决策、审议和执行(政事堂)

②意义:

三省制互相配合制衡;

一定程度削弱相权,同时保持皇帝的制约,实现权力的相对平衡,避免君主独裁造成失误.不利影响:

相权一分为三,相互掣肘,职责混淆.

(4).宋代:

二府三司制(“中书门下”为最高行政机构,设参知政事为副相,分割宰相行政权;

设枢密院,分割宰相军权;

设三司使(户部司、盐铁司、度支司)分割宰相财权。

(5).元朝:

一省二院制。

中书省为最高行政机关,六部归入中书省;

枢密院掌全国军事;

宣政院统领宗教事务和管理西藏地区。

元朝后期,宰相权力越来越大威胁皇权。

二、选官制度演变——从封闭式到开放式政权

1.世官制(先秦时期)——按血缘和门第做官

先秦时期世卿世禄制。

限定在贵族范围内,战国开始用军功授爵替代世卿世禄制。

2.察举制时代(汉朝)——推荐才能品德高尚的人做官(举孝廉)

标准理论上是德行(儒家)和才能,东汉时,形式和实质背离,渐趋败坏

3.九品中正制(魏晋南北朝)——品评官评官授官

门第家世成为选官依据,既无从体现民意,也使皇帝用人权旁落到地方士族手中

4.科举制——依靠考试凭才能选拔人才

(1)演变过程:

隋炀帝创立进士科为标志,经唐代发展,至宋走向成熟完备。

元代遭受打击,明清时期八股取士,走向僵化衰落。

1905年清末改革,科举制度被废除。

(2)两大转变:

①选官主体变化:

从世家大族到中央政府。

加强了中央集权。

②选官依据变化——从血缘门第到学识能力,利于打破特权垄断、扩大官吏人才来源、提高官员文化素质。

三、官僚体系的维系机制——监察与谏议制度

1.内容:

一是监察制度,职责是纠察官邪,运用弹劾手段进行监察;

二是谏议制度,监察方式主要是谏诤封驳,审核诏令章奏。

对下纠察百官言行违失,对上纠正皇帝决策失误。

2.评价

(1)加强皇权,有利于维护统治秩序;

一定程度上监督官员执政,防止官员贪污腐败。

(2)君主专制的本质决定了监察体制的实际效能是有限的,不能杜绝官僚的腐败和低效。

四、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中央与对地方关系)

(一)秦汉至五代十国以前阶段——地方割据不时出现,中央集权程度相对较低

1.西汉:

王国问题的形成及解决

形成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度,导致封国坐大,形成王国问题

解决①汉武帝“推恩令”②刺史制度:

代表中央监察地方

2.唐朝:

藩镇割据(唐中期在地方设节度使,名为朝廷藩镇,实为割据势力)

问题:

安史之乱后形成藩镇割据局面,严重削弱了中央集权

(二)宋代以来——中央集权加强,地方武装割据难以再现

1.北宋解决地方割据

(1)措施:

军事(将领兵权收归中央,抽地方精兵充实中央禁军)行政(中央派文官任地方官,设通判监督)财政(赋税一小部分作为地方开支,其余由中央掌控)

(2)影响:

积极(改变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局面,加强中央集权)消极(形成冗官、冗兵和冗费局面,埋下积贫积弱的祸根)

2.元朝:

行省制度的发明与推广

设中书省作为全国的最高行政机构,中书省直接管辖“腹里”(包括今河北、山西、山东)。

派往地方机构为行中书省(简称行省)。

在行政区划上,采取“犬牙交错”的原则,削弱地方的经济、文化认同感,不仅加强中央集权,客观上促进民族交流。

(2)影响:

①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②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

(4)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

一、中央——皇权与相权矛盾的解决

(一)明代皇权的空前强化

1.宰相制度废除,内阁出现

(1)过程:

奠基(明太祖)-确立(明成祖)-发展(明宣宗)-全盛(张居正)

(2)评价:

①不是法定中央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是皇帝提供顾问内侍机构②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不能对君权起制约作用。

2.宦官专权与特务统治(封建君主专制产物)

(二)清朝:

专制皇权达到顶峰,设立军机处

(1)背景:

①清初仿明制设内阁六部。

②议政王大臣。

③康熙帝为扩大皇权设南书房。

(2)设立:

办理西北军务,在雍正帝时设立。

(3)职能:

①跪受笔录。

②按皇帝旨意拟写成文,传达给中央各部和地方官员执行。

①提高行政效率,中央集权进一步巩固。

②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二、地方——中央集权继续加强和因地制宜设置地方体制

(一)三司分权,设立督抚

明设三司(布政司;

按察司;

都指挥使司)。

利:

避免地方割据对中央威胁;

弊:

事权散置,协调不利。

明中叶至清代设总督、巡抚代表中央节制地方。

保证省级职权行使的协调性。

(二)清代对边疆地区管理:

实行大事集权、小事放权,保持各民族习俗和宗教信仰的政策。

1.设理藩院(地位与六部相同),主管边疆民族事务,兼管蒙古、新疆、西藏行政。

2.西藏宗教领袖册封制度及继承人金瓶掣签制度,同时设驻藏大臣制度加强对西藏的管辖。

3.“改土归流”。

明清时改土归流加强了对地方的管理,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三)强化对社会基层控制:

里甲制度,乡村的家族(宗法)与政权相结合。

2.古代中国的经济

(1)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

一、生产模式——从刀耕火种到“精耕细作”

1.表现

(1)耕作方式:

①刀耕火种:

中国原始农业。

商周出现青铜农具,但很少使用,主要工具仍是木制石制②铁犁牛耕:

春秋战国铁农具牛耕出现推广,两汉赵过发明耦犁,出现二牛一人犁耕法,隋唐江东出现曲辕犁。

(2)耕作技术:

春秋战国垄作法,汉朝赵过推行代田法,魏晋南北朝耕耙耱技术形成。

(3)耕作制度:

两汉一年一熟为。

宋朝后江南一年两熟制,有些地方一年三熟制。

(4)水利灌溉:

战国都江堰,汉朝漕渠、白渠、龙首渠等,曹魏翻车,唐朝筒车,宋朝水力高转筒车,明清风力水车

3.影响:

(1)精耕细作为中华文明和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

①中国古代农业强大生命力的来源。

②提高土地生产能力,为人口增长提供物质条件。

(2)精耕细作技术体系的局限性,是导致中国在传统社会逐步落伍的重要原

因。

二、经营方式——从“集体劳动”到“男耕女织”

1.集体劳动:

商周时期,土地归国家所有(井田制),在田间集体耕作。

2.个体农耕(封建小农经济)

(1)形成原因:

①铁犁牛耕出现普及,私田大量增加。

②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确立。

③政府为保证财源,采取重农政策,扶植小农经济。

3.小农经济的基本特点及影响因素

基本特点:

(1)分散性:

以家庭为单位的个体经营。

(2)封闭性:

农业家庭手工业结合,男耕女织。

(3)自足性:

生产目的是满足自家生活需要和交纳赋税。

(4)脆弱性:

规模小和抵御灾祸能力差。

(5)落后性。

(6)保守性

影响因素:

(1)生产力因素

(2)小农经济自身特点。

(3)政府政策因素重农政策。

(4)封建统治腐朽、剥削沉重及社会动荡、严重自然灾害。

地位:

在中国传统经济中占主导地位,关系到古代经济的繁荣和政权的安危。

三、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从“国有”到“私有”

1.原始社会:

土地属于氏族公社所有。

2.夏商西周:

井田制,奴隶社会土地国有制。

3.封建社会:

封建土地所有制。

(1)确立:

春秋税制改革承认土地私有的合法性;

战国商鞅变法以法律形式确立。

(2)类型:

君主土地所有制(封建土地国有)、地主土地所有制、自耕农土地所有制。

(3)问题:

土地兼并现象严重。

原因:

封建土地私有制和土地自由买卖制度的存在,地主兼并农民土地

影响:

影响国家赋税收入,导致租佃关系出现并日趋普遍化,激化阶级矛盾和农民起义

措施:

北魏至唐前期实行均田制,明朝政府丈量全国土地,按照人丁和田亩收取赋税等

结果:

起一定作用,但不能真正阻止土地的兼并

4.古代社会的土地国有制

(1)王田制(王莽时期):

形式上与井田制相似。

目的在于托古改制,限制土地兼并,缓和阶级矛盾。

脱离实际,豪强地主反对而失败。

(2)屯田制(曹魏时期):

国家以军事强制形式要求士兵或农民垦种荒地,生产军粮或征收田租土地制度。

屯田制对解决军粮、安置流民和恢复发展农业生产起一定的积极作用。

(3)均田制(北魏到唐朝前期):

长期战乱后为恢复生产,保证赋税来源,北魏到唐朝前期颁布均田制。

在不触动原私有土地的基础上,把国家掌握无主荒地分配给无地或少地农民耕种,农民缴纳租税并服徭役和兵役(租庸调制)的一种土地管理制度。

均田制的推行有利于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保证国家兵役、徭役的征发和国家财政收入;

但农民被束缚在土地上,成为国家的佃农,农民对国家的人身依附关系加强。

唐中期被废止。

5.宋元以来的土地制度和租佃关系

(1)土地私有制化日趋明显:

宋代奉行“不抑兼并”,封建土地私有化倾向越来越明显,土地问题越来越严重。

(2)宋至明清租佃关系日趋普遍化:

四、中国古代的赋役制度——由人丁到财产的标准转变

1.中国古代重要的赋税制度

(1)“相地而衰征”“初税亩”:

春秋时期实质承认土地私有,促进井田制的瓦解。

(2)编户制度:

汉代对百姓的管理制度和赋税制度。

编入户籍平民百姓称为“编户齐民”。

(3)租调制:

北魏均田制规定受田农民须交租(即土地税)和调(即户税),服兵役和徭役。

(4)租庸调制:

隋朝沿用北魏租调制,后规定50岁以上可以缴纳绢代替劳役,叫“庸”。

唐朝在隋的基础上实行轻徭薄赋的思想改革赋税制度,“庸”不再有年龄限制。

保证农民的生产时间,减轻农民的赋税负担,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也保证国家的赋税收入。

(5)两税法:

唐后期土地兼并严重,均田制租庸调制无法维持。

为解决财政困难,实行两税法,每户按资产土地交税,一年分夏季和秋季两次

纳税。

是我国赋税制度的一次重大变革,改变了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征税标准,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松弛。

(6)“一条鞭法”:

为增加政府收入缓和矛盾,明朝张居正将原来田赋、徭役、杂税,“并为一条”折成银两,分摊在田亩上,按人丁和田亩多寡来分担。

纳银代役说明农民对国家人身依附关系有所松弛;

适应商品经济发展需要,利于农业商品化和资本主义萌芽成长。

(7)“摊丁入亩”和“地丁银”:

康熙“滋生人丁,永不加赋”,废除新生人口的人头税。

雍正在全国推行,把丁税平均摊入田亩之中,征收统一赋税。

“摊丁入亩”废除了长期以来的人头税,进一步放松农民对国家的人身依附关系,使中国人口迅速膨胀,增加大量劳动力。

3.认识:

赋税制度随土地制度变化而变化,两种趋势:

一是以人丁为主逐渐变为以土地为主,说明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逐渐松弛;

一是纳税物品由实物和力役为主逐渐变为货币地租,说明我国商品经济在不断地发展,有利于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五、古代经济重心的变迁——由北方(黄河流域)到南方

1.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的过程

春秋战国江南开发,秦汉时期中原铁器传到珠江流域。

东晋南朝:

南北差距缩小.两晋是中原人口南迁第一次高潮(因:

①北方战乱,经济破坏;

②北民南迁,带去劳动力和先进技术;

③南方少数民族与汉族融合,加速当地经济的发展;

④统治者推行有利于农业发展政策;

⑤南方自然地理条件优越)。

隋唐五代:

开始南移.江南土地进一步开发。

唐朝后期出现“赋之所出,江淮居多”的现象,扬州经济地位超过长安和洛阳。

“安史之乱”后形成中原人口南迁的第二次高潮.(因:

①北方安史之乱生产遭到严重破坏,北方游牧民族南下冲击中原农耕区;

②隋朝大运河开通为南方经济发展提供条件;

③南方政局相对稳定)

两宋:

“苏湖熟,天下足”表明江南农业超过北方,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两宋是人口南迁第三次高潮(因:

①北方战乱,自然灾害,经济衰败;

②北民南迁;

③南方农业纺织业商业繁荣)

明清:

地位巩固。

江南出现许多重要城市,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并缓慢发展

2.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影响

(1)推动南方沿海沿江城市发展,海上交通和运输有了很大改善,促进海上贸易发展。

(2)北方人口南迁一定程度上促进经济重心南移,而经济重心南移又吸引北方人口南迁。

(3)促进了南方地区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

(4)导致南方某些地区过度开发,一定程度破坏生态环境,影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手工业发展

一、官营手工业

1.概念:

政府经营集中大作坊生产,生产军用品和供官府、贵族消费生活用品。

利用国家权力,征调最优秀工匠,控制最好原料,生产不计成本,产品精美。

2.成就:

商周青铜铸造繁荣,原始瓷器,西周斜纹提花织物,秦汉东汉杜诗水力鼓风冶铁工具(水排),东汉烧出成熟青瓷,长安东西织室,魏晋南北朝灌钢法和成熟的白瓷,唐朝南青北白两大制瓷系统,吸收波斯的织法和图案风格;

宋代瓷五大名窑,吸收花鸟画写实风格;

明清青花瓷、彩瓷、珐琅彩,苏杭等地设织造局;

缎成为清朝丝织品代表

二、民间手工业

1.生产特点:

家庭手工业(副业,交纳赋税和家庭消费,剩余部分出卖),民营手工业:

(私人经营,主要生产供民间消费的产品)

2.发展历程

早期状况春秋战国和秦汉的发展,魏晋南北朝时遭受摧残

隋唐时期唐朝赋税户调的布、绢、锦等,多出自农夫织妇之手

宋元时期民间日常用品主要出自民营手工业;

元代黄道婆推广棉纺织技术

明清时期民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

江南出现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

三、手工业的影响:

“丝绸之路”“丝国”“瓷器大国”。

四.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点

(1)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2)技术先进,长期领先世界,不仅供国内消费且远销亚非欧国家。

(3)生产部门不断增加,劳动分工越来越细。

(4)官营、民营、家庭手工业三种经营形态并存。

官营手工业发达,长期据统治地位,民营手工业到明中叶以后超过官营占据主导地位。

(5)农业与手工业紧密结合,手工业发展受农业生产的制约。

(6)手工业布局随经济重心南移发生变化。

(7)明中叶后,民营手工业出现了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关系。

(3)商业的发展

一、古代商业的发展历程和发展变化的趋势

1.古代商业的发展历程:

商朝人以善于经商著称,春秋战国官府控制商业局面被打破,秦汉商业发展艰难,商业总体水平不高,隋唐都市商业和农村集市发展;

柜坊和飞钱问世,宋代商业环境宽松,出现纸币“交子”,商税收入成为政府重要财源,元代大都成为国际性商业大都会,明清农产品商品化,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展,“商帮”出现

2.古代中国商业发展变化的趋势

商业场所固定时间、空间限制,宋元时期被打破

交易内容地区间土特产品,奢侈品到普通百姓所需农副产品以及手工业品

交易媒介秦统一货币;

北宋出现世界最早纸币“交子”;

明清时期白银成为主要货币

商人组织由宗族血缘组织发展为地缘组织(徽商、晋商等商帮)和行会

城市职能传统政治性城市逐渐向商业化、专业化城市发展;

农村人口不断涌向城市,

交易范围由地区贸易向全国性贸易、国内贸易向对外贸易扩大

二、市的变迁和城市的发展

1.市的变迁:

宋代以前严格时间地点限制,设市令或市长直接监管,宋代市坊界限被打破,“草市”普遍,经营时间不受限制,不再受官府直接监管

2.市镇兴起:

宋朝全国出现数十座较大的市镇。

汉口镇、佛山镇、景德镇、朱仙镇

三、城市的发展

1.原因:

丝绸之路开通,大运河的开凿,经济重心的逐渐南移等。

2.表现:

北方长安、洛阳、开封、临安、大都等既是政治中心、军事重镇,也是商业中心,南方扬州、成都等南方城市成为繁荣的大都会

3.古代中国城市发展变化的规律

从城市功能看唐以前主要是政治中心、军事重镇,其后经济功能逐渐超过政治功能

从商业活动看政府对城市商业活动的限制逐步放宽,宋代打破坊市界限和时间限制

从数量和规模看明清规模巨大的商贸城市增多,还兴起一大批中小工商业市镇

从地区分布看与经济重心南移呈现相应变化;

明清新兴工商业市镇大部分布在江南

四、官府控制下的对外贸易:

以朝贡贸易为主(以政治目的为主,厚往薄来)

西汉开通陆海丝绸之路,中外贸易逐渐发展起来

唐朝广州成为重要外贸港口,政府设市舶使专门管理外贸

两宋海外贸易税收成为南宋国库重要财源

元朝泉州被誉为当时世界第一大港

明清对外贸易逐渐萎缩,开放广州一处,由政府特许的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

五、古代丝绸之路

(1)覆盖范围广,远及西亚、北非、欧洲。

(2)汉代以陆路为主,唐代陆上、海上并举,宋代以海路为主。

(3)陆上丝绸之路渐趋衰落,海上丝绸之路日益繁荣。

(4)对外贸易与文化交流同步进行。

(5)注重平等贸易、和平交往、睦邻友好。

(4)资本主义萌芽与“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

一、“重农抑商”政策

1.目的:

保护农业生产和小农经济,确保赋役征派和地租征收,巩固封建统治。

战国商鞅变法首倡“重农抑商”,西汉武帝实行货币官铸、盐铁酒专卖、官营贩运、物价管理,明太祖“厚本抑末”;

清雍正帝“农为天下之本务”;

继续专卖制度

3.政策阐释

(1)“重农”是古代政权立政之本,促进社会经济恢复与发展;

缓和矛盾,巩固统治;

同时为工商业发展、科技进步、文化发展奠定基础。

因此重农在各个时期乃至当今都是可取的。

(2)对“抑商”的辨别与分析:

首先,“抑商”主要是“抑制私营工商业”,通过盐铁官营、酒类专卖以及严格的坊市制度等措施,政府获得可观财政收入并保证工商业有序进行。

“抑商”并非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可取,如西汉初年的“抑商”(打击投机奸商)在当时的作用主要是积极的。

其次,明清时期的“抑商”不可取:

阻碍私营工商业发展,使中国与世界发展大势渐行渐远,阻碍中国近代化的步伐。

二、“海禁”与“闭关锁国”政策

妨碍海外市场开拓,抑制资本原始积累,阻碍资本主义萌芽滋长,使中国落后于世界潮流

三、资本主义萌芽(新的生产关系)

1.表现:

明朝中后期,江南手工业部门出现以雇佣劳动关系为特征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2.产生原因:

社会生产力发展和商品经济发展。

3.特征:

劳动力商品化,资本家与工人是雇佣关系无人身依附(机户出资,机工出力,计时授值);

雇佣劳动生产的产品主要是满足市场需求。

4.明清资本主义萌芽的局限性:

(1)只出现少数地区的少数行业中

(2)受封建专制束缚,“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政策阻碍,发展非常缓慢.(3)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

5.明清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

(1)市场:

农民贫困购买力低;

闭关政策难形成海外市场;

自然经济造成国内市场狭窄。

(2)资金:

重农抑商政策使地主商人买房置地,严重影响手工业的扩大再生产。

(3)政策:

重农抑商和闭关政策不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4)政治:

专制集权统治和传统纲常礼教阻滞

3.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1)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一)背景

经济铁器使用和牛耕推广,井田制瓦解;

社会生产力发展提供物质条件。

政治春秋战国时期是社会大变革时代,诸侯争霸兼并战争,社会动荡不安。

文化私学兴起,“学在官府”被打破,贵族垄断的文化学术向社会下层扩散.

阶级“士”地位上升。

环境缺少绝对权威和政治控制情况下,人们思想不受束缚。

(二)评价(意义)1.是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促进思想文化的繁荣,对社会发展具有深远影响。

2.奠定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源头。

3.儒家道法家各派相思想互取长补短,共同构成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二、中国古代道德学说的建构——孔子思想

(一)主张:

1.核心“仁”。

2.以“礼”治国

,强调等级秩序,“克己复礼”。

3.调整“礼”和“仁”方法:

中庸。

4.以“德”治民。

5.教育思想:

开创私学;

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注重全面发展。

6.世界观:

存疑鬼神,对鬼神敬而远之。

(二)文化贡献:

《四书》、《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