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主干知识概要必修二.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8035931 上传时间:2023-08-07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37.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主干知识概要必修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高中历史主干知识概要必修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高中历史主干知识概要必修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高中历史主干知识概要必修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高中历史主干知识概要必修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高中历史主干知识概要必修二.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2页
高中历史主干知识概要必修二.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2页
高中历史主干知识概要必修二.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2页
高中历史主干知识概要必修二.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2页
高中历史主干知识概要必修二.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2页
高中历史主干知识概要必修二.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2页
高中历史主干知识概要必修二.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2页
高中历史主干知识概要必修二.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2页
高中历史主干知识概要必修二.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2页
高中历史主干知识概要必修二.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2页
高中历史主干知识概要必修二.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2页
高中历史主干知识概要必修二.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2页
高中历史主干知识概要必修二.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2页
高中历史主干知识概要必修二.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2页
高中历史主干知识概要必修二.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2页
亲,该文档总共3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主干知识概要必修二.docx

《高中历史主干知识概要必修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主干知识概要必修二.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中历史主干知识概要必修二.docx

高中历史主干知识概要必修二

必修二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一、古代农业

1、耕作方式

(1)刀耕火种:

生产模式——广种薄收;组织方式——大规模简单协作;时代——氏族公社、夏商周。

(2)石器锄耕(耜耕):

土地利用率较高;能获得较好的收成。

(3)铁犁牛耕:

生产模式——精耕细作;组织方式——个体农耕;时代——春秋、战国开始。

①春秋战国时期,开始使用铁农具和牛耕;牛耕是我国农用动力上的一次革命。

②汉朝以后,铁犁牛耕成为主要的耕作方式。

③隋唐时期出现曲辕犁,耕田工具基本定型。

2、基本模式——小农经济(春秋战国形成)

(1)形成原因:

①铁犁牛耕的出现(生产力的提高);②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生产关系的变革)。

(2)特点:

①以家庭为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一家一户);②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男耕女织);③生产主要是满足自家生活需要和缴纳赋税(自给自足);④精耕细作;⑤脆弱性:

自然灾害和统治者过度的剥削压迫容易导致自耕农破产。

(3)地位:

是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在古代中国经济中始终占主导地位。

3、基本特点

(1)经济形态:

以家庭为单位、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

(2)耕作方式:

以铁犁牛耕为主的精耕细作。

(3)经营方式:

个体经营、分散经营、男耕女织。

(4)土地制度:

土地私有。

(5)经济结构:

以种植业为主,家庭饲养业为辅。

(6)各地区各民族发展不平衡。

①经济重心南移(主要特征:

a、北方人民大批南迁,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经验,以及大量的劳动力;b、南移趋势往往在国家分裂或割据战乱时期最突出;c、政治中心的南移对经济中心的南移有一定影响);②少数民族封建化(民族融合)。

(7)独立发展,自成体系。

4、土地制度

(1)原始社会——土地属于氏族公社

(2)奴隶社会(夏商周)——“井田制”(奴隶制土地国有制度)

(3)封建社会——封建土地私有制

①春秋:

鲁国“初税亩”,实际承认土地私有的合法性;

②战国:

秦国商鞅变法,以法律形式确立封建土地私有制;

③土地私有制的三种形式:

君主私有土地、地主私有土地(最主要)和自耕农私有土地。

(土地兼并成为地主扩大地产的主要途径)

5、农业政策

(1)重农抑商(开始于战国商鞅变法)

①目的:

维护专制主义国家政权的经济基础,巩固封建统治。

(商业与农业争夺劳动力,影响农业生产甚至危及封建统治)

②内容:

“厚本抑末”的治国理财思想;传统的专卖制度;加征民营商业的商税;歧视商人的规定;组建庞大的官营手工业;管理物价和市场。

其核心内容是重视农业生产和小农经济,严格限制工商业的发展。

③评价:

a、保护农业生产,维护社会稳定,巩固封建统治;b、封建社会后期,抑制了工商业的正常发展,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导致中国被远远甩在世界工业文明潮流的后面。

(妨碍自由劳动力的形成、国内市场的扩大和资本的原始积累)

“重农抑商”得以长久实行的根本原因: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2)抑制土地兼并

①均田制(北魏——唐前期); ②明朝:

按人丁和田亩的多少收税(一条鞭法);“鱼鳞图册”(确定土地所有权和征收赋税的依据)。

二、古代手工业

1、中国古代手工业经营形态对比

官营手工业

私营手工业

家庭手工业

管理方式

政府直接经营、集中的大作坊

民间私人自主经营

农户的副业

产品用途

武器等军用品和官府贵族生活用品

民间消费

自己消费、

缴纳赋税

流通方式

不在市场流通

在市场流通

剩余部分出售

特点

地位

资金雄厚,规模经营;工匠技术高超,集体劳动;不计成本。

至明代前期占主导地位,代表我国古代手工业水平。

一直受到压制,曲折发展;出现了雇佣劳动关系。

明中叶后逐渐占据主导地位。

与家庭农业相结合,技术落后,生产分散。

一直存在于社会经济生活中。

2、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1)时间:

明朝中后期,江南一些民营手工业(纺织业)中;

(2)原因:

社会生产力和商品经济的发展;

(3)标志:

“机户出资,机工出力,计日取值”;

(4)本质特征:

资本主义性质的雇佣关系;

(5)明清时期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在全国范围内仍居主导地位。

(6)阻碍因素:

①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缺乏国内市场;官府的沉重剥削,农民贫困,购买力低——缺乏国内市场;②“重农抑商”、“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缺乏国际市场和资本的原始积累;③传统观念(重义轻利、农本商末)——缺乏劳动力;④封建统治者加强思想文化专制——缺乏技术。

三、古代商业(商品经济)

1、古代商业发展概况

时期

发展状况

表现

西周

“工商食官”:

手工业者和商人由政府统一管理

春秋战国

商业繁荣

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

秦汉

发展艰难

开始重农抑商,经商受到时间、地点的限制

隋唐

商业发展

农村集市贸易发展;柜坊、飞钱问世;“扬一益二”;外贸港口广州,市舶使专管对外贸易;唐后期出现夜市

两宋

空前繁荣

交子;商税成为主要财源;市的发展打破时间、空间的限制;出现商业名镇。

(话本、词的盛行;《清明上河图》)

商业繁荣

国际商业大都会:

大都; 世界第一大港:

泉州

明清

依然繁荣

农副产品大量成为商品;白银广泛使用;长途贩运贸易;著名商帮:

晋商、徽商

影响古代商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①国家政局(统一稳定、分裂战乱);②农业和手工业发展状况(基础);③交通状况(驰道、运河、丝绸之路等);④货币的统一与发展(纸币、柜坊、飞钱);⑤政府的政策。

2、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

(1)商业起源很早,并且在不断地发展。

(2)商业市场形式多样,如城市的市,乡村中的草市,夜市和晓市等。

(3)以丝绸之路和陶瓷之路为主要渠道的对外贸易发达,构成了古代商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促使沿海港口城市走向兴盛,明后期逐渐衰落。

(4)对外贸易以朝贡贸易为主,政治目的大于经济目的,并由盛转衰。

(5)商业长期受到重农抑商政策的压制,商人的社会地位较低;商业始终作为农耕经济的补充而未能占据中国古代经济的主导地位。

(6)商业发展刺激了农业、手工业和城市的发展,市民的生活和观念发生了重大变化。

(7)城市逐渐增多,商业性和专业性逐步加强(经济职能增强)。

(8)从空间布局看,商业从城市向乡村扩展。

(9)阶段性特征明显,各个时期发展不平衡。

3、海禁、闭关锁国政策

(1)时间:

明清时期。

“闭关锁国”的含义:

严格限制对外交往。

(2)原因:

①明初为防患倭寇;②清初为对付东南沿海的抗清斗争;③清政府认为无需同外国进行贸易(根本原因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

(3)评价:

①妨碍了海外市场的开拓,抑制了资本的原始积累,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②隔绝了中国与外界的联系,使中国落后于世界潮流。

第二单元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一、新航路开辟——雏形开始出现

1、背景:

(1)原因:

①经济根源(根本原因):

西欧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的萌芽;

②社会根源:

欧洲人对黄金和香料的追求;

③商业危机:

(直接原因)奥斯曼土耳其占领传统商路,使东西方商路受阻;④思想根源:

人文主义精神的影响;

⑤宗教根源:

传播基督教。

(2)可能性(条件):

航海、造船技术的发展;地理知识的增加;西班牙和葡萄牙王室的支持。

2、经过:

航海家

支持国

时间

成就

迪亚士

葡萄牙

1487

到达非洲最南端好望角

哥伦布

西班牙

1492

横渡大西洋,到达美洲大陆

达·伽马

葡萄牙

1497

开辟绕过好望角到达印度的航路

麦哲伦

西班牙

1519--1522

环球航行

3、影响

(1)对世界:

①世界日益成为一个整体;②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

(2)对欧洲:

①引发商业革命,贸易规模扩大,商品种类增多,商业经营方式变化,贸易中心由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②引发价格革命,物价上涨;③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3)对亚非美洲:

美洲的传统社会遭到灭顶之灾;非洲成为猎获黑人奴隶的场所;白银大量地流入亚洲,刺激了亚洲经济的发展。

二、早期的殖民扩张——进一步拓展

1、荷兰殖民扩张

(1)17世纪的荷兰成为世界头号贸易强国,有“海上马车夫”之称。

(2)组建垄断性的贸易公司——东印度公司等参与殖民竞争,成为商业殖民帝国。

2、英国的殖民扩张

(1)手段:

①海盗式劫掠、屠杀。

②进行殖民战争:

1588年打败西班牙的“无敌舰队”;17世纪后期通过三次英荷战争打败荷兰;18世纪中期打败法国。

③组织垄断性的贸易公司,拓展殖民地。

(英属东印度公司)。

④进行残酷的黑奴贸易。

(2)结果:

18世纪下半叶成为最大殖民帝国,最终确立世界殖民霸权,成为“日不落”殖民帝国。

3、殖民扩张的影响:

(1)对殖民国——欧洲:

为西欧国家提供了广阔的商品市场和大量的资本原始积累,以及丰富的原料,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2)对殖民地——亚非拉美:

给殖民地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

(黑奴贸易)

(3)对世界:

使得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进一步扩大。

(世界市场扩大的主要途径:

殖民扩张、掠夺)。

4、殖民扩张的特征

(1)以掠夺财富为主要目的;

(2)以海外贸易、殖民掠夺、欺诈性贸易和贩卖黑人奴隶为主要方式;(3)始终伴随着种族奴役政策。

三、第一次工业革命——基本形成

1、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的前提条件:

(1)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是前提;

(2)圈地运动造就了大量的自由劳动力;(3)奴隶贸易和殖民掠夺以及圈地运动积累了大量资本;(4)工场手工业时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技术;(5)海外市场的不断扩大,工场手工业满足不了日益扩大的市场需求(直接原因)。

2、主要成就:

(1)18世纪60年代,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机”,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

(2)1785年,瓦特研制成改良蒸汽机,突破了自然条件的限制;1814年史蒂芬孙发明蒸汽机车。

3、主要影响

(1)大大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使人类进入到了蒸汽时代。

(2)改变了人类的生产方式——工厂制度的产生;带来社会经济结构形式的变化——工业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过渡;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城市化进程发展;社会关系发生重大变革——新的阶级关系的出现和资产阶级统治的巩固;社会意识的变化——自由主义理念(自由经营、自由竞争、自由贸易)的传播。

(3)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欧美列强在殖民扩张的同时,客观上传播了先进的思想和生产方式,开始改变世界的面貌。

(4)英国成为世界工厂,也是世界贸易中心,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

四、第二次工业革命——最终确立

1、主要成就:

(1)电的广泛应用;

(2)内燃机的创制和使用;(3)化学工业的发展;(4)钢铁工业等传统工业的进步。

2、主要影响:

(1)促进了生产力的巨大发展,使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2)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生调整,出现了垄断组织;

(3)经济结构的变化:

①新兴工业的产生;②工业结构发生变化,重化工业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成分;

(4)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欧美列强在输出商品、掠夺原料的同时,直接向殖民地或半殖民地输出资本;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开始了艰难的发展历程。

3、两次工业革命的比较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起止时间

18世纪60年代——

19世纪中期

19世纪中后期——20世纪初

主要成就

珍妮机(开始标志)、

蒸汽机

电力使用、内燃机的创制和使用、化工技术发展、钢铁工业的进步

象征

蒸汽机的发明(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电力的使用

(使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出现的新交通工具

火车、汽船

飞机、汽车

出现的新能源

电力、石油

出现的新工业部门

棉纺织业、机器制造业、

交通运输业

电力工业、电气产品制造业、

石油工业、汽车工业等

生产组织形式

工厂制

大企业(垄断组织)

科研与技术革新关系

未结合

真正结合

发生的国家

从英国向欧美国家扩展

多个国家同时并举

4、世界市场的形成

(1)形成过程:

①15、16世纪新航路的开辟使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②16—18世纪的早期殖民扩张使世界市场得到拓展;

③18、19世纪中叶的第一次工业革命使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④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2)途径:

国际贸易的发展、人口和资本的流通、武力威逼(殖民扩张与掠夺——主要途径)

(3)影响:

①促进了近代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②造成了亚、非、拉美的贫穷落后;

③客观上冲击了当地落后的社会经济体制,传播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思想观念,推动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近代化的进程;

④加强了世界各国社会经济的相互联系,促使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这正是今天经济全球化的早期表现。

第三单元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一、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1、原因:

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

2、表现:

(1)自然经济逐渐解体(说明:

自然经济解体是一个渐进、漫长的过程,其在中国近代仍长期占主导地位);

(2)近代企业诞生:

外国资本主义企业、洋务企业、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二、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1、原因:

①西方资本主义入侵;②国内市场的不断扩大;③本国近代工业的产生和发展以及交通事业的发展。

2、表现:

①农产品商品化加强;②“耕”与“织”的分离。

3、特点:

①动力主要来自于资本主义倾销商品、掠夺原料的冲击;②速度和程度在各地区发展不平衡,东南沿海尤其是通商口岸发展迅速。

4、影响:

①中国经济沦为世界资本主义经济的附庸(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②动摇了封建统治的基础;③为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条件。

三、洋务运动

1、背景:

19世纪50—60年代,清政府面临内忧外患,统治出现危机。

2、主张及目的:

在不改变封建制度的前提下,利用西方先进的科技,维护清朝统治。

3、时间:

19世纪60——90年代。

4、代表人物:

奕䜣;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

5、内容:

(1)兴办近代军事工业(以“自强”为旗号)——带有资本主义因素的封建性质的企业。

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天津机器制造局。

(2)兴办近代民用工业(以“求富”为旗号)——带有浓厚封建因素的资本主义性质的企业。

开平煤矿;轮船招商局;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

(3)创建海军。

(4)兴办近代教育:

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

6、评价:

(1)没有达到“自强”“求富”的目的,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中国落后的面貌。

甲午中日战争失败宣告了洋务运动的破产。

(2)是我国近代化的开端,对我国早期现代化起推动作用。

(3)引进了一些近代科学技术,培养了一批科技人才,在客观上既刺激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又对外国经济势力扩张起了一定抵制作用,对本国封建经济的瓦解也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7、失败的原因

(1)没有彻底变革封建制度——根本原因;

(2)西方列强的压制;(3)顽固派的阻挠和破坏。

8、中国近代化

(1)在政治上,民主和法制逐渐取代封建专制独裁;

(2)在经济上,从生产方式来看,机器大生产逐渐取代手工操作;从性质上来看,商品市场经济逐渐取代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3)在思想文化上,近代的自然科学逐渐取代封建的思想文化。

其核心是政治民主化和经济上的工业化。

在中国近代,近代化就是工业化和与工业化相伴随着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变化,就是实现社会转型,由封建社会(农业社会)转变为近代社会(工业社会)。

四、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曲折发展

1、发展历程

阶段

时间

原因

表现

影响

产生

19世纪六七十年代

①列强入侵瓦解自然经济;②外商企业丰厚利润的刺激;③洋务运动的诱导。

①上海发昌机器厂;②广东继昌隆缫丝厂;③天津贻来牟机器磨坊。

推动早期资产阶级维新思想的产生

初步发展

甲午战争后(19世纪末20世纪初)

①列强输出资本,自然经济进一步瓦解;②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③“实业救国”思潮推动

①资本总额、企业数量增加;②规模扩大;③由沿海向内地扩展。

为维新变法和辛亥革命奠定经济基础和阶级基础

短暂春天

民国初期(一战期间)(1912-1919)

①辛亥革命扫除了一些障碍;②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推动;③一战期间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经济侵略(最主要原因)

①纺织业、面粉业等轻工业发展较快;②重工业和化学工业也有一定程度的发展。

推动了新文化运动的产生;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奠定了阶级基础。

较快发展

1927—1936

①国家基本统一;②国民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①工业部门增多;②产品出口国外;③国民生产总值逐年增长。

为抗日战争奠定了一定的物质基础;官僚资本主义得到发展。

沉重打击

抗日战争时期

①日军摧毁或吞并;②官僚资本的排挤和压榨。

内迁的民族企业为抗战的胜利提供物质支持

陷入绝境

解放战争时期

①美国商品排挤;②官僚资本挤压;③国民政府苛捐杂税、滥发纸币

2、特点

(1)先天不足(发展艰难):

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

(2)后天畸形(发展不平衡):

地区分布不平衡,主要分布于沿海、沿江地区,内地很少;行业分布不平衡,侧重于轻工业,重工业基础极为薄弱,没有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

(3)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很小,封建经济仍占绝对优势。

就近代工业而言,外国资本主义占优势地位。

(4)由列强入侵而产生,而不是在资本主义萌芽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

(5)受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双重压迫,对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既有依赖性又有反抗性。

3、影响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

(1)不利因素:

①诞生和发展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和束缚(主要因素);②战争和革命不断,政局长期动荡。

(2)有利因素:

①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②清末至民国政府鼓励兴办实业(政府的政策);③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④实业家自强不息的爱国精神。

4、民族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1)从经济上看:

民族资本主义工业是一种新的经济因素,其产生和发展有利于社会进步,有利于中国经济的工业化。

(2)从政治上看:

它促使民族资产阶级的产生和壮大,为维新变法运动和民主革命提供了社会基础;也促进了无产阶级的发展壮大,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准备了阶级条件。

(3)从思想上看: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为西方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传播提供了社会条件。

(4)从发展趋势上看:

民族资本主义工业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没有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地区分布不平衡,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外国资本主义、本国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难于独立发展。

5、启示:

(1)实业救国的道路行不通; 

(2)民族独立是国家富强的前提。

 

第四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建国后,两大任务:

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

按阶段划分:

过渡时期(1949—1956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956—1966年);文革十年(1966—1976年);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1978年至今)

一、过渡时期(1949—1956:

发展生产力与改革生产关系并举)

1、国民经济的恢复(1949—1952):

为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创造了条件。

2、一五计划(1953—1957):

(1)特点:

优先发展重工业;

(2)意义:

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的基础。

3、三大改造(1953—1956)

(1)内容:

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2)特点:

采用和平方式;

(3)实质:

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生产资料公有制(变革生产关系);

(4)意义:

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基本建立,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

二、十年探索时期(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956—1966年)

1、中共八大:

1956年。

对主要矛盾(先进的生产关系同落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主要任务(把中国尽快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的正确分析。

2、八大二次会议:

1958年。

提出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忽视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急于求成、不实事求是。

3、大跃进:

1958年。

(以大炼钢铁为中心)

(1)特点:

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

(2)危害:

违背了客观经济规律;造成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严重破坏生态环境。

4、人民公社化运动:

1958年。

(1)特点:

“一大二公”。

(2)危害:

超越了生产力发展水平,挫伤人民生产积极性。

5、八字方针(国民经济的调整):

1961年。

(1)背景:

大跃进、人民公社化引起严重的经济困难(1959—1961年)。

(2)内容:

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3)意义:

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三、文革时期(1966—1976)

1、“左”倾错误恶性膨胀,严重干扰和破坏了国民经济建设。

国民经济损失惨重。

2、1971年周恩来、1975年邓小平对国民经济进行整顿,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四、教训:

1、必须充分认识中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据此制定方针政策;

2、必须坚持党的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原则;

3、必须遵循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不能片面夸大主观能动性;

4、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以后,应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能以“阶级斗争为纲”;

5、生产关系的变革必须与生产力水平相适应;

6、要健全民主和法制,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的原则,防止个人崇拜。

五、改革开放时期(1978—现在)

1、十一届三中全会:

1978年。

(1)决策:

①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②把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

(2)意义:

开创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2、经济体制改革

背景:

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严重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内容:

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系列环节;目的:

解放发展生产力;目标: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78年)——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①概念:

指在土地公有制基础上,把土地长期承包给各农户使用,农业集体生产变为分户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②步骤:

安徽、四川率先实行。

③作用:

农民获得生产和经营的自主权,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农业生产发展。

(2)国有企业改革(1984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①中心环节:

增强企业活力

②措施:

管理体制——政企分开,简政放权;所有制——变单一的公有制经济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分配——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③结果:

调动了积极性,企业有了竞争机制,增强了活力。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1)1992年中共十四大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1997年中共十五大指出“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重要组成部分”。

(3)21世纪初,我国社会主义商品市场体系基本建立。

4、对外开放

(1)史实:

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开放区——内地

①1980年起我国建立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海南5个经济特区:

国家给予特区较大的经济管理权限;实行以公有制为主导的多元化经济所有制形式;经济活动以市场调节为主。

②1984年开放大连、秦皇岛、天津、广州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

③把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环渤海地区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

④1990年中央作出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的决定,成为中国进一步对外开放的标志;

⑤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