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考试复习题含答案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878224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45.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考试复习题含答案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考试复习题含答案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考试复习题含答案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考试复习题含答案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考试复习题含答案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考试复习题含答案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6页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考试复习题含答案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6页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考试复习题含答案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6页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考试复习题含答案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6页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考试复习题含答案Word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6页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考试复习题含答案Word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6页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考试复习题含答案Word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6页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考试复习题含答案Word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6页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考试复习题含答案Word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6页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考试复习题含答案Word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6页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考试复习题含答案Word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6页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考试复习题含答案Word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6页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考试复习题含答案Word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6页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考试复习题含答案Word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6页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考试复习题含答案Word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考试复习题含答案Word下载.docx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考试复习题含答案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考试复习题含答案Word下载.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考试复习题含答案Word下载.docx

7.默写填空。

(6分)

(1)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2)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3)“乡思”是古代文人墨客写诗作赋的一个重要主题,在许多诗词中都流露出作者的离愁别绪。

马致远在《天净沙·

秋思》中用“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两句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

唐朝诗人王湾也在《次北固山下》中用“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两句委婉地表达了这种情感。

8.综合性学习。

(7分)

寒来暑往,四季更替,自然界就是这样演绎着春夏秋冬的变化,周而复始。

今天,就让我们迈着轻松的脚步走进自然,走过四季,一起去看风景!

(1)请各用一个四字短语描写春夏秋冬四季景色。

(2分)

①春:

万紫千红  ②夏:

烈日炎炎

③秋:

天高云淡  ④冬:

大雪纷飞

(2)请为这次活动设计一个宣传标语。

(3分)

示例:

走进自然,领略美景。

(3)请你仿照下面的例子为此次活动再设计一个环节。

第一环节:

绘四季美景。

第二环节:

诵四季诗文。

第三环节:

唱四季赞歌。

第四环节:

四季诗文及常识竞赛。

二、阅读理解(45分)

(一)(16分)

【甲】那水呢,不但不结冰,反倒在绿萍上冒着点儿热气,水藻真绿,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

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

况且那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

看吧,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

这块水晶里,包着红屋顶,黄草山,像地毯上的小团花的小灰色树影。

这就是冬天的济南。

【乙】再看水,以量说,以质说,以形式说,哪儿的水能比济南?

有泉——到处是泉——有河,有湖,这是由形式分。

不管是泉是河是湖,全是那么清,全是那么甜,哎呀,济南是“自然”的情人吧?

大明湖夏日的莲花,城河的绿柳,自然是美好的了。

可是看水,是要看秋水的。

济南有秋山,又有秋水,这个秋才算个秋,因为秋神是在济南住家的。

先不说别的,只说水中的绿藻吧,那份儿绿色,除了上帝心中的绿色,恐怕没有别的东西能比拟的。

这种鲜绿全借着水的清澄显露出来,好像美人借着镜子鉴赏自己的美。

是的,这些绿藻是自己享受那水的甜美呢,不是为谁看的。

它们知道它们那点绿的心事,它们终年在那吻着水波,做着绿色的香梦。

淘气的鸭子,用黄金的脚掌碰它们一两下。

浣女的影儿吻它们的绿叶一两下。

只有这个,是它们的香甜的烦恼。

羡慕死诗人呀!

(选自老舍《一些印象》)

9.两文都是写济南的水,从时令上看,甲文写的是冬天的水,乙文写的是秋天的水。

10.甲文中水的特点是温柔多情,乙文中水的特点是甜美。

11.甲、乙两文段均出自老舍之手,自然写作风格也一样,写水都用了拟人的手法,如甲文中的“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

乙文中的“它们知道它们那点绿的心事,它们终年在那吻着水波,做着绿色的香梦”。

(4分)

12.理解下面两个句子的意思。

(1)这块水晶里,包着红屋顶,黄草山,像地毯上的小团花的小灰色树影。

总结性地写出了济南冬天的景色,体现了作者对济南冬天的喜爱之情。

(2)济南是“自然”的情人吧?

用比喻的手法,表现了大自然对济南的钟爱,体现了济南秋天的美好。

13.将乙文中“哪儿的水能比济南”改为“哪儿的水都比不上济南”好不好?

为什么?

不好。

原句是反问,表达的语气更强烈一些。

(二)(15分)

看 春

丁立梅

①城里的春天,多半是零碎的,小打小闹着的,不过是人家窗台的一盆花,城边河畔的一排柳。

乡下的春天却全然不一样,乡下的春天,是极讲排场的,仿佛听到哪里“哗”一下,成桶成桶的颜料,就花花绿绿泼下来,染得满田满坡皆是。

这时的乡村,像油画,是最有看头的。

②于是去乡下看春天。

③我们去的地方,是一个叫新曹的小镇,它有五万亩的油菜地。

车子在修得平坦宽敞的乡间道上,一路奔去,奔向那菜花深处。

以为就到尽头了,哪知车子一拐,竟又撞上一片菜花地,又铺开一片黄色汪洋,绵绵不绝。

同行中一人问:

“美吧?

”我笑无语,不堪说,只任一双眼睛,掉进那汪洋里。

古有女子“对镜帖花黄”,我想这花黄,该是菜花的颜色才对,眉心一点艳,有惊心之感。

④跟一些植物相认,不是初相识,是久别重逢。

牛耳朵、刺艾、乳丁草、三叶草……这一些,我多么熟悉!

乡下是草们的天堂,草们是羊的天堂。

小时养羊,天天提了篮子去挑羊草。

却贪玩,在草地里捉蚱蜢,或扣了篮子玩老鹰捉小鸡的游戏。

等到日落西山了,才想起篮子还是空的呢,野地里,随便找几根草秆,把篮子架空,然后割一把青草,摊上面,看上去,就是满满一篮子翠绿了。

回家,在大人面前晃一下,让他们看是满篮子青草呢,趁他们不注意,人已溜到羊圈边,把那把青草扔进去。

大人问起,草呢?

响亮地回答,羊吃了。

真是可怜了那些羊,半夜里饿得直叫唤。

⑤不知现在的孩子,玩不玩我们小时玩的游戏了。

不知现在的羊,还会不会半夜饿得直叫唤。

我看到草地上有一群羊,正悠闲地吃着草,同去的惊喜地叫:

“羊哦。

”同去的老先生神态安详,说:

“羊有什么看头?

”莞尔。

⑥蚕豆花开了,星星点点,伴在菜花旁,像撒下无数的小眼睛。

白萝卜的花,是粉紫的,小蜜蜂们围着它嗡嗡,我好不容易等到一只停在花蕊上,给它拍了一张照。

一种叫婆纳头的草,开粉蓝的花,花细小得像米粉。

我拉近镜头,拍下那粒粉蓝。

再看显示屏上,分明是一朵美得让人心疼的花呵,像乖巧的小女儿。

这野地里,到底还藏了多少美?

无论卑微与否,它们都认真地绿着,开着花,不辜负春天。

我想,这才是活着的真姿态吧。

⑦看见养蜂人,正在路边忙碌。

头上裹着头巾,脸上刻着岁月沧桑。

这些养蜂人,据说是从闽浙那一带来,他们天南地北地追着花跑,此处花谢了,又将迁徙到他方,去寻找花开。

一旦成为养蜂人,四处漂泊将贯穿他们一生,他们幸福吗?

我看过商场货架上摆放的蜂蜜,一瓶一瓶,盛满甜蜜芳香,想那里面该有多少花的魂蜂的魄,还有养蜂人的颠沛流离?

这世上,很多时候,苦乐自知,好好活着,才是本质。

我唯愿这个春天,他们是快乐的。

(选自《阅读与作文》)

14.如果将本文标题改为“赏春”,你觉得如何?

因为“看春”几乎不带有感情色彩,从而能客观地引领读者走进春天,春天美的感受由读者自己得出。

若改为“赏春”,一个“赏”字就暗示了读者——春天很美,太直接,有先入为主的嫌疑。

15.请任选一个角度对开头一段略作赏析。

“零碎的”与“讲排场的”构成鲜明的对比,突出乡下春天最有看头,从而引起下文到乡下看春天的叙述。

16.第③段中加点的“掉进”一词在表达上有什么效果?

“汪洋”指的是无边无际的菜花地,句中的“掉进”一词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作者陶醉于菜花深处的情景,流露出对无边无际的菜花的喜爱之情。

17.第⑥段描写的是田地里的野草野花,但作者通过这细微的花草,却看到深刻的人生哲理。

试体会作者在这段文字中所表达的人生哲理。

无论卑微与否,细微的花草都认真地绿着,开着花,不辜负春天。

言外之意是,人和这些花儿草儿一样,天生平等,并无高低贵贱之分,只要认真地活着,就是美丽的人生。

18.文章结尾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表达了作者对养蜂人的深深祝福之情。

(三)(14分)

莺歌山之冬

林清玄

去年冬天,我经常到台北近郊莺歌山上的亲戚家里度假,那时我觉得,就是没有雪,人坐在屋里听着山上呼啸的风雨,也能寒到彻骨。

莺歌,是一个再平凡不过的小镇,因为它是个陶瓷工业城,还隐伏着空气污染、噪音弥漫、道路崎岖等种种问题,大致地说,它不能说是一个美丽的城。

可是就在我从台北往莺歌驰车的路上,心情就美丽了,尤其是在冬天。

我说冬天最好,是因为一到冬天,污染的空气就仿佛在丝丝的冷雨中洗清了。

亲戚住的地方是在山上一座独立的大屋,旁侧就是一家工厂,即使在冬天,工厂也二十四小时发出隆隆的机械声,机械的规律性,时间一久也能不闻其声了。

如果有风雨隔着,机械的声音就暗淡下来,那时坐在桌前听风看雨,机械的声音仿佛是有生命的,不肯向风雨妥协。

然而在第二天的清晨,我看见一车的地砖从工厂中运出,它们是沉默的,但是全省有多少大楼就在那沉默中被建造起来呢?

最好的是火车的声音吧。

居处不远,每隔几分钟就有火车的声音响过,从远处看,火车真是美的,每一格车窗都有一格乡心在旷野中奔驰,每一扇亮灯的车窗都是活的,它带着我们夜的怀乡的心情,开向南方;

南方此刻可能是暖天,是阳光普照的,我总觉得望着远远的列车,雨中远比阳光下让人惊心。

有时候亲戚的小孩放假,我们就在书房里说故事,围着煤油的炉子,我聆听着孩子们说出他们心里的梦想,他们在冬季仍是充满生命的热力,不畏寒冷。

有一天,他们在院子里放冲天炮,一道闪光射过满天的雨,最小的孩子欢呼着说:

“我要把冲天炮射到星星的位置。

”那时天上并没有星星,可是在孩子心里却有星星的光芒。

我想,孩子不畏冬,因为他们总知道春天的百花不远,大人怕冷,是知道下一个春天不是今年的春天。

冬天在孩子的眼中是为春天而吹奏的音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孩子看来,冬天和春天的距离像同一花枝的两朵花。

对我们来说,冬与春的距离,像星与星的距离一样大。

我几乎能体会孩子的想法,但也使我惆怅,冬天是烦人的,然而只要我们能捉住小小的乐趣,冬天烤番薯的香味也可以和春天的玫瑰花香一样令人回味。

人只要有孩子的心情和孩子的梦,冬天下不下雪无关紧要,因为雪也总要过去。

纪伯伦说:

“橡树和松柏既不是同类,也不必在彼此的荫中生长。

”在莺歌山上过冬,我觉得冬天如果是松柏,春天就是橡树,原是没有好坏,差别的只是心情。

我写信给朋友:

“不必怀念北国的雪了,没有雪也能有雪的心情。

19.联系上下文,说说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1)可是就在我从台北往莺歌驰车的路上,心情就美丽了,尤其是在冬天。

愉快、高兴的意思。

(2)如果有风雨隔着,机械的声音就暗淡下来,那时坐在桌前听风看雨,机械的声音仿佛是有生命的,不肯向风雨妥协。

风雨中仍传来机械的声音,不肯消失。

20.“从远处看,火车真是美的。

”火车的“美”体现在哪些方面?

每一格车窗都有一格乡心在旷野中奔驰,每一扇亮灯的车窗都是活的,它带着我们夜的怀乡的心情,开向南方。

21.在莺歌山过冬,“我”感受到了哪些美好?

请结合文章内容具体说一说。

前往莺歌山的路上,看到满眼的绿色;

污染的空气被丝丝的冷雨洗清;

在风雨中倾听机械的声音;

夜晚畅看火车的飞驰;

围着煤油的炉子,聆听着孩子们诉说心里的梦想。

22.仿照文中画线句,续写一句话。

冬天在孩子的眼中是在风雨中还能看见的朝霞。

23.“我写信给朋友:

‘不必怀念北国的雪了,没有雪也能有雪的心情。

’”从“我”写给朋友的信中,你得到了什么启发?

任何时候,都要有一个愉快美好的心情,因为只有拥有好心情,才能看到好风景。

三、写作(50分)

24.刚上初中,来到新校园,走进新教室,见到新老师,结识新同学,你一定有许多新的感受、见闻和想法吧?

请任选一个方面,自拟题目,把它写下来,不少于500字。

第二单元部分

一、积累与运用(27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无误的一项是(D)(2分)

A.憔悴(jiāo)  仿膳(shà

n)  分歧(qí

)  唏嘘(xū)

B.匿笑(nì

)菡萏(dà

n)攲斜(qǐ)熬过(á

o)

C.霎时(shà

)沐浴(mù

)嗅觉(xiù

)徘徊(huí

D.并蒂(dì

)莲蓬(pé

nɡ)祷告(dǎo)粼粼(lí

2.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C)(2分)

A.瘫痪 絮叼 捶打 沉寂  B.淡雅 决别 烂漫 信服

C.呕吐 遮蔽 阴影 告诫  D.警醒 复盖 倾侧 阴蔽

3.下列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D)(2分)

A.“你现在就去把它要回来!

”好好坚定地说,“那么贵重的东西怎么能随便送人呢?

B.“你要是愿意,就明天?

”她说。

C.我们在田野上散步:

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D.你要是叫道:

“孩子,你在哪里呀”?

我暗暗地在那里匿笑,却一声儿不响。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B)(2分)

A.你的数学基础好,参加数学竞赛,我喜欢物理,参加物理竞赛,咱们各得其所。

B.冬去春来,夏隐秋至,一年四季,周而复始,变化无常。

C.小张今天下午收到了他盼望已久的足球赛门票,真叫他喜出望外。

D.每当我看电视的时候妈妈就会坐在我身旁,说我少看点电视,多看看书,絮絮叨叨个没完。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B)(2分)

A.通过社会实践活动,让我们接触了社会,开阔了视野。

B.在学习上,老师要求我们独立思考、互相合作、积极探究。

C.具有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是一个人事业成败的关键。

D.为防止不再发生类似的伤害事故,政教处采取了很多安全措施。

6.下列搭配有误的一项是(C)(2分)

A.《秋天的怀念》——散文——史铁生——当代作家

B.《散步》——散文——莫怀戚——当代作家

C.《金色花》——小说——泰戈尔——印度作家、诗人

D.《荷叶母亲》——散文诗——冰心——当代作家、诗人

7.我国素为“文明古国、礼仪之邦”,古代文明用语典雅而简洁。

在现代社会交际中偶尔使用更能平添一分书卷和儒雅之气。

下列用语使用得体的一项是(B)(2分)

A.操场上碰到同学时说“久仰大名”。

B.向老师请教问题时说“不吝赐教”。

C.归还所借之物时说“请笑纳”。

D.向陌生人介绍自己父亲时说“令尊”。

8.古诗填空。

(9分)

(1)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王湾《次北固山下》)

(2)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郞西。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3)马致远《天净沙·

秋思》中点明主旨的句子是: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4)曹操《观沧海》抒发诗人雄心壮志的句子是: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5)兄女曰:

未若柳絮因风起。

(刘义庆《咏雪》)

(6)古诗中有很多关于“友情”的名句,试写出连续的两句: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9.阅读下面材料做题。

2015年5月9日,北京某集团公司经理曾鹏宇接到一个陌生电话:

“您好,我是许涛,您还记得我吗?

”曾鹏宇第一反应是:

这么老套的诈骗电话还有人用啊?

“我给您打电话,是想还您的钱。

”对方开门见山的介绍,让曾鹏宇不禁一愣,“钱?

还什么钱?

”“不知道您是否还记得,我在几年前曾经在微博上求助,因为我爸爸得了白血病,那时我还在读大学。

后来您捐给了我一笔钱,我现在想和您确认一下账号,把钱还给您。

”许涛的话让曾鹏宇十分诧异,因为他已经记不得有这件事,更没有想到过了这么多年,居然还会有人真的要还别人的捐款。

许涛告诉曾鹏宇,当时一共得到了数十万元的捐款,现在他已在北京找到工作,打算靠自己的努力还清每一笔钱。

通完电话五分钟后,曾鹏宇的手机短信响起,银行账户提示,他收到了汇款,除了那笔捐款之外,还多出来10%的利息。

曾鹏宇后来翻看以前的微博,找出了三年前的那封求助信:

“我以人格作保向您筹借善款。

因为哪怕仅仅是一块钱、一毛钱对我来说都非常重要,也是极大的帮助。

我希望您能给我一个详细的账号,我会在3-5年内把钱打给您……”

(1)请对许涛的行为点赞。

(点赞:

表示对人或事物的称赞、喜爱、支持)(2分)

践行承诺的诚信之心、感恩之情,让当年的爱心捐助有了美好的续篇,闪现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光芒。

(言之有理即可)

(2)请简要概括上述材料的主要内容。

大学生许涛为救患病的父亲,在微博筹借善款,并承诺还款。

三年后许涛践行承诺,还款同时还附上了利息。

(从曾鹏宇的角度概括亦可)

二、阅读理解(43分)

(一)(12分)

陈太丘与友期行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

“尊君在不?

”答曰:

“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曰:

“非人哉!

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

“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

10.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都是古代用来表示尊敬的称谓,你知道具体所指吗?

(1)尊君在不 尊君:

古代尊称对方的父亲

(2)待君久不至 君:

古代尊称对方,相当于“您”

(3)君与家君期日中 家君:

古代对人称自己的父亲

11.古代还有一些尊称,你能写出两个来吗?

如“令尊”“令堂”等。

12.客人问元方的父亲在不在家,元方直接回答“已去”行不行?

为什么还要加上“待君久不至”一句?

不行。

加上这一句既表示对对方的尊敬,又回答了不在的原因。

__

13.文中有一个词可以作为“文眼”,暗示了主题,这个词是:

信。

14.从本文中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如“人要守信”“人无信而不立”。

(有道理即可)__

(二)(15分)

痴心石

①许多年前,当我还是一个十三岁的少年时,看见街上有人因为要盖房子而挖树,很心疼那棵树的死亡,就站在路边呆呆的看。

树太大了,不好整棵的运走,于是工地的人拿出了锯子,把树分解。

就在那个时候,我鼓足勇气,很不好意思地问,可不可以把那个剩下的树根送给我。

那个人笑着看了我一眼,说:

“只要你拿得动,就拿去好了。

”我说我拿不动,可是拖得动。

②父母看见当时发育不良的我拖回来那么一个大树根,不但没有嘲笑和责备,反而帮忙清洗、晒干,然后将它搬到我的睡房中去。

③以后的很多年,我捡过许多奇奇怪怪的东西回家,父母并不嫌烦,反而特别看重那批不值钱但是对我有意义的东西。

我和父母,其实很少一同欣赏同样的事情。

他们有他们的天地,我,埋首在中国书籍里。

④我的父母并不明白也不欣赏我的那些怪癖,可是他们包涵。

我也并不想父母能够了解我对于“美”这种主观事物的看法,只要他们不干涉,我就心安。

⑤有一次,我答应了跟父母和小弟全家去海边。

结果前一天晚上又去看书,看到天亮才睡去。

全家人在次日早晨等着我起床一直等到十一点,母亲不得已叫醒我,又怕我不跟去会失望,又怕叫醒了我要丧失睡眠,总之,她很为难。

半醒了,我只挥一下手,说:

“不去。

”醒来发现父亲留了条子,叮咛我一个人也得吃饭。

⑥中午起床,奔回不远处自己的小房子去打扫落花残叶,弄到下午五点多钟才再回父母家中去。

妈妈迎了上来,责我怎么不吃中饭,我问爸爸在哪里,妈妈说:

“嗳,在阳台水池里替你洗东西呢。

”我拉开纱门跑出去喊爸爸,他应了一声,也不回头,用一个刷子在刷什么,刷得好用力的。

过了一会儿,爸爸又在厨房里找毛巾,说要擦干什么的,他要我去客厅等着。

⑦一会儿,爸爸出来了,妈妈出来了,两老手中各捧着一块石头。

⑧爸爸说:

“你看,我给你捡的这一块,上面不但有纹路,石头顶上还有一抹淡红,你觉得怎么样?

”妈妈说:

“我挑挑拣拣,才得了一个石球,你看它有多圆!

”我注视着这两块石头,眼前立即看见年迈的父母弯着腰,佝着背,在海边的大风里辛苦翻石头的画面。

⑨看着比我还要瘦的父母,看着这两块没有任何颜色可以配上的、世间最朴素的石头,一时里,我想骂他们太痴心,可是开不了口,只怕一讲话声音马上哽住。

父母的爱——一生一世的爱,都藏在这两块不说话的石头里给了我。

(节选自《三毛文集》,有删改)

15.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2分)

A.文中第①②段写的是少年时拖树根回家的故事,这与标题“痴心石”无关,应该删除。

B.品读第③段画线句,这些语句表现了父母对我个性和爱好的尊重,是痴爱的表现。

C.第④段加点词“包涵”的含义是:

父母对于“我”的那些怪癖,认为情有可原,而选择了理解与尊重。

D.第⑨段画线句中,作者说“可是开不了口”的原因是:

“我”深深感受到父母的爱,“我”怕一开口就会泪流满面。

16.面对父母的浓浓爱意,作者却在第⑨段中说“一时里,我想骂他们太痴心”,这是为什么?

作者一方面深深感受到父母的爱,他们想把“我”想得到的一切都给“我”;

另一方面因为父母为“我”付出太多而愧疚,“骂”实际上是反语。

(答出大意即可)

17.品读下列语句,分析作者表达的情感。

(1)爸爸说:

作者通过语言描写,细致地表达了父亲为“我”挑石头、洗石头的良苦用心和浓浓爱意。

(2)我注视着这两块石头,眼前立即看见年迈的父母弯着腰,佝着背,在海边的大风里辛苦翻石头的画面。

作者描写“我”的心理活动(或:

通过“我”的联想与想象),细腻地表达了“我”对父母“痴心之爱”的醒悟、感动和自责。

18.作者用“痴心石”作为文章题目的原因是什么?

“石头”是文中传递情感、表达爱意的物品,用“痴心”修饰“石头”,表达了父母对我的爱达到了痴迷的程度,切中文章主旨。

(意近即可)

19.文中“我”的父母理解、尊重孩子的“怪癖”,对此,你肯定很有感受,请结合你的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提示:

肯定或否定这种做法均可以,但必须写出充足的理由。

(三)(16分)

一亩地的父爱

王照料

我上初中时,有一次趁星期天从学校回家,见家家户户院子里都晾晒着刚从地里收获来的花生。

那年月,花生对我们来说是稀罕物,只有来了客人或逢年过节,家里才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