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第二学期安全教育计划及教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794493 上传时间:2023-05-15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2.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第二学期安全教育计划及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六年级第二学期安全教育计划及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六年级第二学期安全教育计划及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六年级第二学期安全教育计划及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六年级第二学期安全教育计划及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六年级第二学期安全教育计划及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六年级第二学期安全教育计划及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六年级第二学期安全教育计划及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六年级第二学期安全教育计划及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六年级第二学期安全教育计划及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六年级第二学期安全教育计划及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六年级第二学期安全教育计划及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六年级第二学期安全教育计划及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六年级第二学期安全教育计划及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六年级第二学期安全教育计划及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六年级第二学期安全教育计划及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六年级第二学期安全教育计划及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六年级第二学期安全教育计划及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六年级第二学期安全教育计划及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六年级第二学期安全教育计划及教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六年级第二学期安全教育计划及教案.docx

《六年级第二学期安全教育计划及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第二学期安全教育计划及教案.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六年级第二学期安全教育计划及教案.docx

六年级第二学期安全教育计划及教案

六年级安全教育计划

安全就是生命,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基础和保障。

班级安全保护工作是做好学校教育工作的前提条件,是搞好班级教育教学的必要保障。

重视班级安全管理和对学生进行经常性的安全教育及自我保护教育,这样才能使学校和班级有一个安全、稳定的教育教学环境,才能保证学生的健康成长,为学校顺利开展各项工作,为教育改革和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本学期,我们将继续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意识,根据孩子的特点,继续开展安全教育活动,培养孩子的安全意识,并提高他们的自我保护能力。

经常强调安全的重要性,将放学前“五分钟安全教育”贯彻到底。

为切实搞好这一工作,特制订以下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教育局镇教育组和学校安全教育的指导思想为依据,认真贯彻落实各级教育安全工作的法律法规和会议精神,落实安全教育内容,努力创建班级安全氛围。

二、教育目标:

(1)让学生对传染病的发生、传播等有全面的了解;让学生知道讲究卫生的重要意义。

2、通过小组讨论、演讲各类发言等形式激发学生讲究卫生,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全面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决心。

(2)防课间意外的教育:

课间提倡文明休息,做游戏应到操场上,不大声喧哗,讲文明话。

不玩带危险性游戏,不在教室前、教室内追跑、推搡、打闹、不做有害身体健康的游戏。

做广播操,学生排队时,不要拥挤,要有序的做到快静齐。

也不在楼道上玩拍球跳绳等体育活动。

体育课认真听取老师的要求,注意安全。

(3)防溺水教育:

虽然这学期将进入春夏季节,还是比较热,所以仍然要进行防溺水的教育,不下河塘,不到河边玩耍。

要进行防溺水的教育,开展以溺水后自救,溺水者的救护为主要内容的教育。

(4)防触电的教育:

对同学们进行电的基本知识讲解,预防触电事故的发生以及对触电后急救常用知识的了解和应用。

(5)防食物中毒的教育:

不喝生水,不乱买零食乱吃零食,更加不要买路边的三无零食。

以杜绝同学们食物中毒的事件发生。

过期霉变的食物不可入口,隔夜的食物也要进行必要的处理。

养成饭前便后勤洗手的习惯,防止病从口入。

二则杜绝一些刺激性强、含激素食物影响孩子的食欲,甚至影响到孩子的健康成长。

让孩子在身体出现不适等情况下,主动及时地告诉老师、告知家长,以免耽误去医院检查治疗。

(6)防病、防体育运动伤害的教育:

重视同学身体健康教育,体育活动应重视安全保护措施,坚持穿运动服运动鞋上体育课,积极做好运动前的准备,尽量避免运动伤害事故的发生。

(7)防火、防电、防煤气中毒等的安全教育:

检查班里的防电设施,落实专人负责。

同时加强对学生家里用火用气的安全知识宣传。

不玩火,不在校园内外私自生火。

不在指定的地点外燃放烟花。

在家中注意自家的火炉,煤气炉的防火安全知识。

(8)尽量不带钱和贵重物品来校,自己的物品保管好,拾到或丢了什么东西,及时报告老师。

三、实施措施

1、班主任要对本班安全工作负责,要分析班级学生的行为和习惯,制定切实可行的班级安全工作规章制度。

2、重视安全教育,要经常在班内回顾总结安全上存在的隐患,提出引起注意和需改正的要求

3、要经常利用晨间活动和班队课进行日常行为规范教育、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饮食卫生、消防安全、危险物品安全、财产安全、安全预警、预防和应急自救等教育,做到有计划、有内容、针对性强。

4、加强放学路对的管理,每队路对设立路队长,对该对进行负责管理。

接送孩子的家长(特别是三轮车、摩托车)应注意交通安全,给孩子做好榜样。

雨天路滑,请您多加小心!

5、通过看影碟和课堂讲述等渠道,增强学生学会保护自我,学会生存。

6、利用黑板报、宣传栏教育学生加强安全防火意识。

7、检查班级电器是否关闭、有无滞留学生、关好门窗方可离校。

8、严格执行学生安全事故报告制度,做到及时、准确。

妥善处理各类突发事件。

9、平时重视交通、饮食、体育、人身、用电等安全,做到安全教育天天讲,时时讲,处处讲,努力营造“平安班级”,做到无意外事故发生。

总之,做到安全教育天天讲,时时讲,处处讲,努力营造“平安班级”,做到无意外事故发生。

 

1、疾病蔓延预防传染

教学目标:

1、通过班会课中的看录像、看照片、知识竞赛等,让学生对传染病的发生、传播等有全面的了解;让学生知道讲究卫生的重要意义。

2、通过小组讨论、演讲各类发言等形式激发学生讲究卫生,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全面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决心。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展示图片,播放录像

二、组织讨论:

1、学生讨论关于传染病的发生、传播和预防。

2、报告讨论结果

教师总结:

预防传染病其实并不难,我们每个人只要做到以下要求,就会远离传染病:

1、头发:

头发整洁无异味;男生不留长发。

2、脸:

洁净无污垢。

3、颈:

脖颈、耳根干净无污垢。

4、手:

手干净无污物;不留长指甲,指甲缝内无污垢。

5、红领巾:

整洁,勤换洗。

6、衣服:

衣服整洁,勤换洗;衣领、衣袖无污垢;

7、鞋袜:

鞋子整洁,上学穿袜子,不拖鞋带。

8、书包:

书包干净整洁,书本摆放整齐。

      

9、桌兜:

整洁无杂物。

三、预防传染病知识竞赛:

划分两个小组,有必答题和抢答题两类,分别给两个小组计分

1、了解春季的常见传染病

春季的常见传染病有以下几种:

A  流感  流感是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潜伏期1—3日,主要症状为发热、头痛、流涕、咽痛、干咳,发热一般持续3—4天,也有表现为较重的肺炎或胃肠型流感

B  麻疹  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潜伏期8—12日,主要症状为发热、怕光、流泪、流涕,眼结膜充血,出现口腔粘膜斑及全身斑丘疹

C  流行性腮腺炎  是由流腮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伏期14—19日,发热,耳下或下颌角疼痛,以耳垂为中心1—2天内迅速肿大,张口和咀嚼时疼痛

D  猩红热  是由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特点为发热,咽炎、全身弥漫性皮疹,疹退后伴皮肤脱屑等,潜伏期1—7天

2、如何预防?

不同的传染病有不同的治疗方法,但基本的预防措施是相通的,我们只要注意以下几点,就能有效地减少疾病的发生和传播

A  每天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避免交叉感染等

B  不到人口密集、空气污染的场所去。

C  勤洗手,并用流动水彻底清洗干净,包括不用污浊的毛巾擦手

D  注意不要过度疲劳,防止感冒,以免抗病力下降;

E  发热或有其它不适及时就医;

F  避免接触传染病人,尽量不到传染病流行疫区;

四、课堂总结:

学生活动情况和效果评价。

下面介绍几种病症的症状和防治措施.

1、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春季最常见,主要是人体感染副流感病毒、鼻病毒等病毒引起的疾患,常伴有咽干、咽痛、头痛、鼻塞、流清水样鼻涕、咳嗽、咳痰、疲倦、喷嚏、流泪,可伴全身酸痛、发热等上呼吸道症状。

2、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是由乙型脑炎病毒经蚊虫叮咬人体而引起病人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的急性传染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的自然疫源性疾病。

症状:

急性起病,发热、头痛、嗜睡、喷射性呕吐,可伴有脑膜刺激症状,如昏迷、抽搐、惊厥、肢体痉挛性麻痹等。

3、流行性腮腺炎:

又称痄腮,以春季为发病高峰。

发热(有时可不明显),腮腺部肿痛,一般先见于一侧,大多在1-2天后对侧也肿大,部分患者仅有颌下腺肿而无肋腺肿者。

多数一周内可痊愈,而且获得终身免疫。

4、其他病毒性疾病、如:

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人感高致病性禽流感、其他不明原因的病毒性疾病。

5、其他过敏性疾病,如过敏性哮喘、过敏性皮炎、过敏性眼结膜炎等。

预防措施:

1、接种疫苗。

进行计划性人工自动免疫是预防各类传染病发生的主要环节,预防性疫苗是阻击传染病发生的最佳积极手段,也是投资小,收效大的预防举措。

2、注意个人卫生和防护。

要保持学习、生活场所的卫生,不要堆放垃圾。

饭前便后、打喷嚏、咳嗽和清洁鼻子以及外出归来一定要按规定程序洗手,勤换、勤洗、勤晒衣服、被褥,不随地吐痰。

保持教室、宿舍内空气流通。

在呼吸道传染病流行的季节应减少集会,少去公共场所。

3、加强锻炼,增强免疫力。

春天人体的各个器官、组织、细胞的新陈代谢开始旺盛起来,正是运动锻炼的好时机,应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多到郊外、户外呼吸新鲜空气,每天散步、慢跑、做操、打拳等,使身体气血畅通,筋骨舒展,增强体质。

在锻炼的时候,必须注意气候变化,要避开晨雾风沙,要合理安排运动量,进行自我监护身体状况等,以免对身体造成不利影响。

4、生活有规律。

睡眠休息要好,生活有规律,保持充分的睡眠,对提高自身的抵抗力相当重要。

要合理安排好作息,做到生活有规律,劳逸结合,像有的人通宵玩牌、打电子游戏机、上网冲浪,劳累过度,必然导致抵御疾病的能力下降,容易受到病毒感染。

5、衣、食细节要注意。

春季气候多变,乍暖还寒,若骤减衣服,极易降低人体呼吸道免疫力,使得病原体极易侵入.必须根据天气变化,适时增减衣服,切不可一下子减得太多。

合理安排好饮食,饮食上不宜太过辛辣,太过则助火气,也不宜过食油腻。

要减少对呼吸道的刺激,如不吸烟、不喝酒,要多饮水,摄入足够的维生素,宜多食些富含优质蛋白、糖类及微量元素的食物,如瘦肉、禽蛋、大枣、蜂蜜和新鲜蔬菜、水果等。

6、切莫讳疾忌医。

尽量减少与病患者接触,与病人接触时需戴多层棉纱口包,注意手的清洁和消毒。

在发现身体不适,或有类似反应时要尽快诊断和治疗,早发现,早治疗。

同时对发病的房间要及时消毒,有条件的也可以通过食醋熏蒸来进行预防。

2、外出游玩心系安全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外出游玩可能会遇到的危险;

2、如何避免发生的意外伤害;

3、树立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出示问题,激发兴趣:

1、外出游玩是一个什么大问题?

(不容忽视的问题)

2、外出游玩如何注意交通安全?

(不坐运营车、不乘陌生人的顺路车)

3、外出游玩如何注意饮食卫生?

(不随便采摘、不把头伸到车窗外等)

4、如何注意天气变化?

天气预报(看所要去旅游的地区的天气情况)

5、活动中有什么要求?

(结伴而行穿统一服装)

6、在山区、湖泊等地点旅游要注意什么?

(搜集相关卫生知识等)

教学过程:

B、导入

暑假,小强和爸爸妈妈一起去北京。

后天要出发,今天正准备出门的物品:

舒适的衣物,遮阳防晒用品,防中暑或晕车等常备药,带点方便食用的水果、水及干粮以便途中食用。

他们把所有的物品按使用的情况分类装好,并尽量带得少而精,然后按个人的能力分配了每个人携带的物品。

然后他们又教育小强出发前好好休息

C、外出旅游有哪些安全隐患?

1、小强的爸爸妈妈考虑了哪些安全问题?

穿着舒适,防晒防中暑防晕车,及时补充体能,减小体力消耗。

保证身体健康,以便高兴地享受旅游。

2、他们还会提醒小强注意哪些安全问题?

学生小组讨论,然后交流:

他们会提醒小强,外出旅游最重要的是安全,身体安全要注意保持体力,注意不乱吃东西及时补充水份,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

游览时要紧随大人,切不可独自行动,如要走开需提前告知征得同意后才可离开,一旦发生走失的事可寻求工作人员或打电话。

D、拟定一份游安全提醒小贴士

1、暑假里,同学们可能会出门旅游,可能会去游山、也可能会去玩水、有可能会去大城市、也可能去沙漠、草原、高原等地方。

现在有几处景点可供选择,请各小组选定一个你们可能去或喜欢去的地方,然后来领取该旅游景点的相关资料。

根据资料及你们所能考虑到的安全问题,拟一份去该地旅游的安全小贴士,内容可包括临行前的准备和出行时的注意事项。

2、学生小组讨论,拟定相关的安全事项。

E、为学生们敲响安全警钟

外出旅游须注意,健康安全放第一。

衣服装饰要舒适,常备药品需带好。

成人相伴更安全,联系电话要记好。

交通法规严遵守,爬山涉水需谨慎。

如遇困难别慌张,相关人员可求助。

安全第一记心中,旅游才能得快乐。

3、宠物可爱小心伤害

教学目标:

1、了解与动物亲密接触时,动物可能给人类带来的人身安全和健康方面的伤害,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2、知道如何与小动物相处,使得人与动物和谐相处。

3、掌握被动物伤害时的一些简单的处理方法。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二、安全警示:

1、听事例。

2、说一说:

养小宠物会给我们带来哪些危害?

三、小博士:

1、读课文。

2、说说自己的看法。

四、防止人畜共患疾病。

五、总结

六、作业。

4、明辨是非慎重交往

 

5、打架斗殴危害社会

教学目标:

让学生了解打架的危害,加强自身修养,以正确的生活态度对待摩擦

教学重点:

如何正确对待摩擦

教学过程:

引言:

近期,发现打架现象有所抬头,学生在处理突发事件或个人利益易发生以讲数、打架、群殴的方式来解决,打架斗殴已成为校园内的一大公害,是在校学生违法违纪行为的主要表现之一。

一、打架斗殴的害处

1.破坏校园秩序

少数学生参与打架斗殴,把学校的良好氛围破坏了,把校园风气破坏。

群体性的打架斗殴,如校际之间学生打群架、校内不同地区之间学生打群架,容易产生轰动效应,形成不安定因素,危及学校乃至社会的稳定。

2.恶化成才环境

同学来自五湖四海,理应相互尊重,团结友爱。

打架斗殴,只会伤害感情,削弱友谊,破坏团结,瓦解集体,使自己孤立于集体之外,失去从他人身上得到帮助及受他人启发以增长自己的学识的良好机会。

3.损害身心健康

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不仅是求知的前提条件,同时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打架斗殴是一种典型的故意伤害行为,加害者以故意损害他人身体健康为目的。

所以打架斗殴的结果往往是造成受害者身体的损伤,遭受伤痛的折磨,甚至造成残疾。

4.引发违法犯罪

打架斗殴常因小事而起,但其一旦酿成刑事、治安案件,轻则受到退学、开除的处理;重则触犯法律法规,受到法律的严厉制裁,断送自己美好的前程。

二、引发打架斗殴的主要原因

1.欺压同学的流氓行为引起的打架斗殴。

  

2.吸烟、喝酒引起的打架斗殴。

  

3.日常生活中言行动作粗鲁,引发矛盾。

  

4.冲动,为一点小事。

  

5.哥们儿义气,害已害人

三、打架斗殴的预防

1.要正确认识打架斗殴这种粗野、愚昧的不文明行为是不能根本解决问题的。

应以对人和气、谦虚谨慎、谈吐文雅、举止文明的行为表现对待他人,而不是以自私、狭隘、粗野、偏激、轻率、放纵,只图一时发泄个人意气而不计较后果的行为表现。

2.要加强自我克制的能力。

学生的斗殴行为,往往是由一时盛怒和冲动而引发。

有的在感情愤怒时,完全丧失了理智与控制,不惜代价与牺牲,从而造成了难以挽回的悔恨;有的在感情冲动时,理智战胜了愚昧,克制战胜了冲动,从而化干戈为玉帛。

在个人纷争面前,忍并非无能,让并非无理,善于自我克制。

3.要善于化解淤结。

有些斗殴是由于同学之间长期不和或私人积怨较深逐步演变而来的,如能主动消除隔阂,及时进行调解、疏导,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就可防止矛盾的激化。

我们经常讲,冤家宜解不宜结就是这个道理。

4.加强自身修养,培养文明的内在美。

许多斗殴事件的发生往往祸从口出,一句话可以火上加油,使斗殴行为骤然发生。

同学应当做到和气、文雅、谦逊。

对人要热情、讲话风趣,做到庄重,不恶语伤人,避免强词夺理,更不讲粗话、脏话。

5.要分辨是非,判断正误,防止发生群体性斗殴。

当你在生活中遇到自己老乡、朋友或本班的同学发生打架时,一定要首先克制自己,冷静思考,切莫推波助澜,火上浇油。

关键时刻,应以大局为重,力排众议将其引向解决问题的正当途径。

总结:

为了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培养同学感情,保证身心健康,创建和谐校园,望全体同学自重自爱,发扬团结互助的精神,以宰相肚里能撑船的姿态对待生活。

6、遭遇弃养依法维权

弃养:

动词,书面语。

父母逝世的婉词。

谓父母死亡,子女不得奉养。

亦泛指尊者﹑长者死亡。

现也指把被丢弃的动物重新收养或不抚养老人、孩子等,当属讹用。

弃养的法律

我们国家对弃婴行为有法律规定,必须依法处治,但对弃养、弃教、弃育却没有法律规定,助长了一些监护人的失责行为。

根据刑法的规定,遗弃行为或者虐待行为必须情节恶劣才能构成犯罪,而情节恶劣的衡量标准是造成被害人重伤、死亡等严重后果。

这使得大量虐待、忽视子女、未尽到监护义务的监护人得以籍此逃避惩罚。

中国首部动物保护法征求意见中第六章“实验动物的法律保护”中设立一些特殊的条款,如禁止弃养或放生实验动物等。

7、毒蛇咬伤自救有方

一、主要症状

我国已发现的毒蛇有47种,常见的有10余种,毒蛇一般在上颌处有一对特大毒牙,而无毒蛇则为一排或两排细牙,从死蛇或牙痕可明确诊断。

毒蛇咬伤后,一般局部有牙痕、出血、疼痛、肿胀、淋巴结肿大。

经毒蛇咬伤后,主要影响神经、肌肉,局部红肿不重、流血少、疼痛轻,半小时左右消失,不久出现麻木,头昏、眩晕、嗜睡、恶心、呕吐、乏力、步态不稳、眼睑下垂,严重者视物模糊、呼吸困难、昏迷,最后因呼吸肌麻痹而死亡。

二、急救措施

1、防止毒液扩散和吸收:

被毒蛇咬伤后,不要惊慌失措,奔跑走动,这样会促使毒液快速向全身扩散。

伤者应立即坐下或卧下,自行或呼唤别人来帮助,迅速用可以找到的鞋带、裤带之类的绳子绑扎伤口的近心端,如果手指被咬伤可绑扎指根;手掌或前臂被咬伤可绑扎肘关节上;脚趾被咬伤可绑扎趾根部;足部或小腿被咬伤可绑扎膝关节下;大腿被咬伤可绑扎大腿根部。

绑扎的目的仅在于阻断毒液经静脉和淋巴回流入心,而不妨碍动脉血的供应,与止血的目的不同。

故绑扎无需过紧,它的松紧度掌握在能够使被绑扎的下部肢体动脉搏动稍微减弱为宜。

绑扎后每隔30分钟左右松解—次,每次1—2分钟,以免影响血液循环造成组织坏死。

2、迅速排除毒液:

立即用凉开水、泉水、肥皂水或1:

5000高猛醒钾溶液冲洗伤口及周围皮肤,以洗掉伤口外表毒液。

如果伤口内有毒牙残留,应迅速用小刀或碎玻璃片等其他尖锐物挑出,使用前最好用火烧一下消毒。

以牙痕为中心作十字切开,深至皮下,然后用手从肢体的近心端向伤口方向及伤口周围反复挤压,促使毒液从切开的伤口排出体外,边挤压边用清水冲洗伤口,冲洗挤压排毒须持续20—30分钟。

此后如果随身带有茶杯可对伤口作拔火罐处理,先在茶杯内点燃一小团纸,然后迅速将杯口扣在伤口上,使杯口紧贴伤口周围皮肤,利用杯内产生的负压吸出毒液。

如无茶杯,也可用嘴吮吸伤口排毒,但吮吸者的口腔、嘴唇必须无破损、无龋齿,否则有中毒的危险。

吸出的毒液随即吐掉,吸后要用清水漱口。

排毒完成后,伤口要湿敷以利毒液进行流出。

若身边备有蛇药可立即口服以解内毒。

病人如出现口渴,可给足量清水饮用,切不可给酒精类饮料以防毒素扩散加快。

经过切开排毒处理的伤员要尽快送往医院作进一步的治疗,转运送中要消除病人紧张心理,保持安静。

三、预防方法

(1)勿抓蛇或逗蛇玩。

(2)在毒蛇出没地区活动,宜穿皮靴或厚长裤,扎好裤脚,穿好鞋袜,勿赤脚或仅穿拖鞋,手持一棍棒,边走边打草,起到打草惊蛇的作用。

(3)在未详细诊视前,勿空手伸入中空的原林或浓密的杂草堆中或翻动石块。

(4)跨过石块或木头等物,应注意防备另一侧可能有毒蛇栖息。

(5)大部份毒蛇皆是游泳高手;在毒蛇常出没地区,勿涉水或游泳,以防被水中毒蛇咬伤。

(6)蛇类喜欢栖息的地方如:

草堆、石缝、枯木、竹林、阴湿处、溪畔等,经过时应特别注意。

8、遇泥石流寻逃生路

泥石流发生的时间具有如下三个规律:

(1)季节性:

我国泥石流的暴发主要是受连续降雨、暴雨,尤其是特大暴雨集中降雨的激发。

因此,泥石流发生的时间规律是与集中降雨时间规律相一致,具有明显的季节性。

一般发生在多雨的夏秋季节。

因集中降雨的时间的差异而有所不同。

四川、云南等西南地区的降雨多集中在6-9月,因此、西南地区的泥石流多发生在6-9月;而西北地区降雨多集中在6、7、8三个月,尤其是7、8两个月降雨集中,暴雨强度大,因此西北地区的泥石流多发生在7、8两个月。

据不完全统计,发生在这两个月的泥石流灾害约占该地区全部泥石流灾害的90%以上。

(2)周期性:

泥石流的发生受暴雨、洪水、地震的影响,而暴雨、洪水、地震总是周期性地出现。

因此,泥石流的发生和发展也具有一定的周期性,且其活动周期与暴雨、洪水、地震的活动周期大体相一致。

当暴雨、洪水两者的活动周期相叠加时,常常形成泥石流活动的一个高潮。

如云南省东川地区在1966年是近十几年的强震期,使东川泥石流的发展加剧。

仅东川铁路在1970-1981年的11年中就发生泥石流灾害250余次。

又如1981年,东川达德线泥石流,成昆铁路利子伊达泥石流、宝成铁路、宝天铁路的泥石流,都是在大周期暴雨的情况下发生的。

(3)泥石流的发生,一般是在一次降雨的高峰期,或是在连续降雨稍后。

泥石流的危害

泥石流常常具有暴发突然、来势凶猛、迅速之特点。

并兼有崩塌、滑坡和洪水破坏的双重作用,其危害程度比单一的崩塌、滑坡和洪水的危害更为广泛和严重。

它对人类的危害具体表现在如下四个方面:

(1)对居民点的危害:

泥石流最常见的危害之一,是冲进乡村、城镇,摧毁房屋、工厂、企事业单位及其他场所设施。

淹没人畜、毁坏土地,甚至造成村毁人亡的灾难。

如1969年8月云南省大盈江流城弄璋区南拱泥石流,使新章金、老章金两村被毁,97人丧生,经济损失近百万元。

(2)对公路、铁路的危害:

泥石流可直接埋没车站,铁路、公路,摧毁路基、桥涵等设施,致使交通中断,还可引起正在运行的火车、汽车颠覆,造成重大的人身伤亡事故。

有时泥石流汇入河道,引起河道大幅度变迁,间接毁坏公路、铁路及其它构筑物,甚至迫使道路改线,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如甘川公路394公里处对岸的石门沟,1978年7月暴发泥石流,堵塞自龙江,公路因此被淹l公里,白龙江改道使长约两公里的路基变成了主河道,公路、护岸及渡槽全部被毁。

该段线路自1962年以来,由于受对岸泥石流的影响己3次被迫改线。

建国以来,泥石流给我国铁路和公路造成了无法估计的巨大损失。

(3)对水利、水电工程的危害:

主要是冲毁水电站、引水渠道及过沟建筑物,淤埋水电站尾水渠,并淤积水库、磨蚀坝面等。

(4)对矿山的危害:

主要是摧毁矿山及其设施,淤埋矿山坑道、伤害矿山人员、造成停工停产,甚至使矿山报废。

  泥石流自救

  1.立刻向河床两岸高处跑

  2.向与泥石流成垂直方向的两边山坡高处爬

  3.来不及奔跑时要就地抱住河岸边上的树木  

  什么地方可以躲避泥石流?

  1.离泥石流发生地较远处的安全高地

  2.河谷两岸的山坡高处  

  野外露营时如何避免遭遇泥石流?

  1.露营时避开有滚石和大量堆积物的山坡下面

  2.平整的高地不失为夜晚露宿的好地方

一、泥石流来临时怎样逃生

1.立刻与泥石流成垂直方向两边的山坡上面爬。

2.跑得越快、爬得越高越好。

自救互救要领

1.立刻向河床两岸高处跑。

2.向与泥石流成垂直方向的两边山坡高处爬。

3.来不及奔跑时要就地抱住河岸上的树木。

一定不要

1.往泥石流的下游方向逃生。

2.顺着泥石流方向奔跑。

二、滑坡来临前,如何提前做好必要的物资准备

可能的情况下,应在避灾场所预先做好必要的生活物资准备。

自救互救要领

1.应事先在避灾场所搭建临时住所。

2.事先将部分生活用品转移到避灾场所。

3.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地准备交通工具、通信器材、常备药品及雨具等。

4.准备充足的食品和饮用水。

一定不要

1.不做任何准备,或临时避灾场所条件恶劣。

2.缺衣少药。

三、泥石流发生后,食品不足、水源污染了怎么办

专家提示

千万不要饮用被污染了的水。

自救互救要领

1.食品不足时,应适量进食来维持生命。

2.若食物已短缺,应一边寻找山果等充饥,一边等待救援。

3.水源被污染,应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