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16年级阅读理解专项练习10附答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885759 上传时间:2023-05-15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9.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语文16年级阅读理解专项练习10附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部编版语文16年级阅读理解专项练习10附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部编版语文16年级阅读理解专项练习10附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部编版语文16年级阅读理解专项练习10附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部编版语文16年级阅读理解专项练习10附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部编版语文16年级阅读理解专项练习10附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部编版语文16年级阅读理解专项练习10附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版语文16年级阅读理解专项练习10附答案.docx

《部编版语文16年级阅读理解专项练习10附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语文16年级阅读理解专项练习10附答案.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部编版语文16年级阅读理解专项练习10附答案.docx

部编版语文16年级阅读理解专项练习10附答案

​一年级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蜗牛在墙脚边爬。

蚯蚓看见了,问:

“蜗牛哥,你到(那里  哪里)去啊?

”蜗牛说:

“我要到墙顶上去。

看看远处有些(什么  

怎么)。

”蚯蚓忽然笑了起来:

“哼!

你要想到墙顶上去吗?

不要幻想了吧!

你应该明白

自己爬得多慢呀!

”蜗牛不理它,慢慢地爬上了墙壁。

蚯蚓觉得蜗牛太傻了,笑了笑,就钻到泥里去睡觉了。

蚯蚓一觉醒来,钻出泥来看看,再也看不见蜗牛了,原来蜗牛早已爬到墙顶上去了。

1.选择文中括号里恰当的词语。

到_____(那里 哪里)去       有些_

____(

什么 怎么)

2.蜗牛先是在________爬,再爬上了________  , 最后爬到________。

    

3.蚯蚓一觉醒来看不见蜗牛是因为________。

    

4.给文章加个合适的题目。

   

一年级答案:

1.哪里;什么

2.墙脚边;墙壁;墙顶

3.蜗牛早已爬到墙顶上去了

4.努力的蜗牛  

二年级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三只蝴蝶

红蝴蝶、黄蝴蝶和白蝴蝶是亲密的朋友。

 一天,它们正在一起唱歌,天突然下起雨来。

“快到花园里去躲雨吧!

”它们说着向花园飞去。

 它们飞到一朵红花前,红花说:

“红蝴蝶,我保护你吧!

”“不行,我不能离开朋友而只顾自己!

”红蝴蝶说。

它们飞到一朵黄花前,黄花说:

“我只保护黄蝴蝶。

”黄蝴蝶说:

“我也不能只顾自己呀!

”它们飞到一朵大白花前,这时候雨越下越大。

大白花说:

“进来吧,你们三个我都欢迎。

”三只蝴蝶躲进大白花里,又安全又暖和。

雨过天晴,三只蝴蝶谢过大白花,飞走了。

1.短文写了(    )、(    )、(    )三只蝴蝶。

最后它们在(    )躲雨。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保护——(    ) 暖和——(    )3.我最喜欢_______花,因为它___________,并且___________。

4.这个故事让我们明白了(   )A.当危险来临时,要各顾各。

B.真正的好朋友要彼此不离不弃。

二年级答案:

1.红蝴蝶 黄蝴蝶 白蝴蝶 大白花里

2.保卫 温暖

3.大白 乐于助人 不讲条件

4.B

 

三年级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绝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

                。

1.《绝句》是唐代诗人      写的。

诗中一共描写了六种景物:

    、   、     、    、    、船。

提到的四种颜色,分别是    、   、   、   。

2.补充诗句。

3.写出后两句话的诗意。

                    

三年级答案:

1.杜甫黄鹂翠柳白鹭青天雪黄翠白 青

2.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3.窗口可以看见西岭千年不化的积雪,门口停泊着从东吴万里迢迢开来的船只。

四年级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华表(节选)

华表在天安门前、明十三陵以及卢沟桥处都可以看到,尤其是天安门前的那对高大的华表,用汉白玉雕刻而成,古朴精美,高大挺拔,已经成为中华民族文化象征的一部分。

但华表的起源和用途,至今还众说不一。

一般认为,华表是一种在古代建筑物中用于纪念、标识的立柱,相传在我国尧舜时代,人们就在交通要道树立木柱,作为行路时识别方向的标志,这就是华表的雏形。

另一种观点认为,华表起源于远古时代部落的图腾标志,现在天安门广场的华表上蹲坐着一头怪兽,非狮非狗,名为“望天吼”,民间传说这种怪兽喜好观望,让它望着宫外,跳望远方,告诉人们远游的皇帝何日归来整理朝纲。

而远古的人们都将本族崇拜的图腾标志刻在华表上,顶礼膜拜。

后来随着图腾崇拜时代的结束,华表柱顶的图腾也就逐渐演化为“望天吼”类的吉祥动物了。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华表在上古名为“谤木”。

相传尧舜为了纳谏,在交通要道和朝堂上树立木桩,为人们出谋划策、提意见提供方便,后来演化为皇家建筑的一种特殊标志。

1.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华表是用汉白玉雕刻而成的,古朴精美,高大挺拔。

B.在最开始,华表是用来观测时间的。

C.现在天安门广场上的“望天吼”是一头怪兽,它整日喜好眺望远方,告诉人们远游的皇帝何日归来整理朝纲。

D.到最后,华表演化为皇家建筑的一种标志。

2.短文主要写了华表的        和        ,有      种说法。

3.根据上一题所说的华表的用途,请将它们概括出来分别是哪几个。

                     

                     

四年级答案:

1.B

2.起源 用途 3 

3.标识方向的立柱 图腾标志 “谤木”

 

五年级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画香气

宋朝时,有一次画院考试,画题是一句:

“踏花归去马蹄香。

”这句诗句的意思很明白:

人们在春天骑马赏花,游玩归去,由于踩着了飘落在地上的花瓣,使马的蹄儿也变香了。

考生们想:

游人、落花、马蹄都是有形的,好画,但“香”呢,只能闻得到,却看不见、摸不着,真不好画;而这句诗最有意境的,就是一个“香”字,非画出来不可。

有的考生画出的,无非是满地落花,游人骑在马上,马蹄踩着花瓣,却把那个“香”字丢了。

考生们一个个急得抓耳挠腮。

难啊难!

怎么办呢?

终于,有个考生灵机一动,画了一幅。

画面上遍地开放着鲜花,游人骑在马上,马儿轻快地扬起一只后蹄,两只蝴蝶追逐着马蹄飞舞。

众人一看,都连连称好。

1.“考生们一个个急得抓耳挠腮”说明了什么?

                     

2.为什么大家对其中一个考生的画连连称好呢?

                     

3.如果让你来画,你会用什么来表现“马蹄香”呢?

请写出一个来。

                     

                     

4.请你写两个描写香气的词语。

                                  

五年级答案:

1.说明考生们都很焦急,对于如何画诗中的“香”十分苦恼。

2.因为众人认为该考生将“香”字生动又机智地体现出来了,鲜花显示出生命力,蝴蝶追逐马蹄暗指马蹄香,因此纷纷称好。

3.会从孩童的神情如陶醉在香味中;或是用彩蝶鸟语来侧面体现香气。

4.鸟语花香 香气浓郁  

 

六年级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倔强的小红军

陈赓同志回顾自己革命经历的时候,曾经深情地谈起这样一件往事。

那是深秋的一天,太阳偏西了。

由于长时间在荒无人烟的草地上行军,常常忍饥挨饿,陈赓同志感到万分疲惫。

这一天他掉队了,牵着那匹同样疲惫的瘦马,一步一步朝前走着。

忽然,看见前边有个小红军,跟他一样,也掉队了。

那小家伙不过十一二岁,黄黄的小脸,一双大眼睛,两片薄嘴唇,鼻子有点儿翘,两只脚穿着破草鞋,冻得又青又红。

陈赓同志走到他跟前,说:

“小鬼,你上马骑一会儿吧。

小红军摆出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盯着陈赓同志长着络腮胡子的瘦脸,微微一笑,用一口四川话说:

“老同志,我的体力比你强多了,你快骑上走吧。

陈赓同志用命令的口吻说:

“上去,骑一段路再说!

小红军倔强地说:

“你要我同你的马比赛啊,那就比一比吧。

”他说着把腰一挺,做出个准备赛跑的姿势。

“那我们就一块走吧。

“不。

你先走,我还要等我的同伴呢。

陈赓同志无可奈何,从身上取出一小包青稞面,递给小红军,说:

“你把它吃了。

小红军把身上的干粮袋一拉,轻轻的拍了拍,说:

“你看,鼓鼓的嘛。

我比你还多呢。

”陈赓同志终于被这个小红军说服了,只好爬上马背,朝前走去。

他骑在马上,心情老平静不下来,从刚才遇见的小红军,想起一连串的孩子。

从上海、广州直到香港的码头上,跟他打过交道的那些穷孩子,一个个浮现在他眼前。

“不对,我受骗了!

”陈赓同志突然喊了一声,立刻调转马头,狠踢了几下马肚子,向来的路奔跑起来,等他找到那个小红军,小红军已经倒在草地上了。

陈赓同志吃力地把小红军抱上马背,他的手触到了小红军的干粮袋,袋子硬邦邦的,装的什么东西呢?

他掏出来一看,原来是一块烧得发黑的牛膝骨,上面还有几个牙印。

陈赓同志全明白了。

就在这个时候,小红军停止了呼吸。

陈赓同志一把搂住小红军,狠狠地打了自己一个嘴巴:

“陈赓啊,你怎么对得起这个小兄弟啊!

1.解释文中画线词语的意思。

荒无人烟:

                     

满不在乎:

                     

2.文中画线的句子属于           描写,从这段话中,我仿佛看到了一个

          的小红军形象。

3.那个小红军的干粮袋里装的是               ,但他不要陈赓的青稞面,这么做是为了                                  ,小红军死亡的原因是             ,我是从文中“                                      。

”读出来的。

4.你认为短文中的小红军是一个怎样的人?

陈赓又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六年级答案:

1.形容地方偏僻荒凉。

完全不放在心上。

2.外貌 面黄肌瘦

3.烧得发黑的牛膝骨 把粮食留给陈赓,让他不挨饿,能够生存下来  饥饿 上面还留着几道白白的牙印

4.小红军是一个舍己为人的人,陈赓是一个关爱战士的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