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含答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903969 上传时间:2023-05-15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44.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七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七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七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七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七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含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七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含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七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含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七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含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七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含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七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含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七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含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七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含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七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含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七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含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七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含答案.docx

《七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含答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七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含答案.docx

七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含答案

七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

题号

总分

得分

一、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10.0分)

1.古诗文默写。

①此中有真意,__________________。

 ②斯是陋室,               。

③念天地之悠悠,________________!

   ④无丝竹之乱耳,__________________。

⑤我们应当像《爱莲说》中的莲花那样“              ,            ”,即使身处污浊环境,也要保持自己高洁的品质。

⑥天净沙·秋思》中作者起句就用六种意象构筑了一幅美丽的秋景图,这六种意象是:

                       ,                          。

⑦在《饮酒》诗中最能体现陶渊明怡然自得、恬淡闲适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⑧《雁门太守行》从听觉、视觉两方面描写战斗惊心动魄的句子是:

                    ,                   。

⑨那边还有飞倦了的几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嫩蓝的春天,几支木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⑩天上也是皎洁无比的蔚蓝色,                       ,平贴于空中,就如一个女郎,                            ,                             。

二、其他(本大题共2小题,共10.0分)

2.学校开展以“爱阅读”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完成下列任务。

(1)阅读下面的材料,写出你从中得出的结论。

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的调查显示,2013年我国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77本,比2012年增加0.38本;人均电子书阅读量为2.48本,比2012年增加0.13本。

结论:

                                                     

(2)纸质书阅读和电子书阅读两种不同的阅读形式,你更喜欢哪一种?

为什么?

(3)请根据下面的材料,提出两条改善国民阅读现状的建议。

【材料1】

【材料2】某地所做的一项调查显示,有近40%的家庭“三无一有”:

无文学书、无杂志、无报纸,有电视。

大人和小孩每天一块看电视的时间可能超过一个小时,一起读书的时间却不到十五分钟。

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根据下面的两则材料,探究博物馆对儿童发展的意义。

(写出两点即可)

【材料一】诺贝尔奖得主中,有相当一部分都有童年时期的博物馆经历。

国外曾有研究,当一个孩子6岁前常参观博物馆,这种习惯会伴随其一生;若6岁前没有这样的经历,博物馆在他此后的生活里将会被放在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

【材料二】《麦田里的守望者》中的主人公在回忆童年生活时写道:

“我对整个博物馆里的一切熟悉得就像背一本书一样。

我们那个名叫艾格莱丁格小姐的老师差不多每星期六都带我们去。

有时候我们去看动物,有时候看古代印第安人做的一些玩艺儿——陶器、草篮以及类似的玩艺儿。

我只要一想起这事,心里就非常高兴,连现在也这样。

三、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0分)

4.下面加下划线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花团锦簇(cù)憩息(qì)污秽(suì)

B.怨天尤人(yóu) 凝眸(moú) 酝酿(niànɡ)

C.随声附和(hè)堕落(duò) 腼腆(diǎn)

D.惟妙惟肖(xiào) 滂沱(pānɡ) 蜿蜒(wān)

5.下列词语中,每对加下划线字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

A.忍俊不禁/严禁烟火引吭高歌/高亢  对峙/侍卫  绮丽/倚靠

B.融融泄泄/泄露    百战不殆/贻误   恫吓/吓唬  伫立/贮蓄

C.蹑手蹑脚/威慑    怒不可遏/竭力   隽妙/隽逸  窥伺/伺机

D.虚无缥缈/剽悍    开天辟地/辟易   吮吸/允许  轧轧/倾轧

6.下列加下划线字的读音全对的一组是(  )

A.融融泄泄(xiè)蹇(jiǎn)劣 叫嚣(xiāo)    引吭(kànɡ)

B.忍俊不禁(jīnɡ)犀(xī)利      翌(yì)日      凝眸(móu)

C.络绎(yì)不绝  剽(piāo)悍    绮(yǐ)丽      丰腴(yú)

D. 枯瘠(jí)   隽(jùn)逸   窥伺(sì)    伫(zhù)立

7.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3分)

A.帷幕 仰慕  临摹   蓦然回首

B.脉络  奶酪  烙印   恪尽职守

C.精湛  勘探  斟酌   不堪设想

D.瞭望  缭草  嘹亮   星火燎原

8.下列各项中,书写全对的一项是(   )

A.融融泄泄络泽不绝 刁奸猥鄙引吭高歌

B.争妍斗燕 奋袖出臂 鲜为人知忍俊不禁

C.庞然大物 三眼一板 黔驴技穷命运蹇劣

D.左顾右盼 蹑手蹑脚 空空如也游哉游哉

9.在下列选项中,选出成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津津有味争妍斗艳 忍俊不禁 左顾右盼

B.络绎不绝 束手无策青黄不接相题并论

C.克勤克俭 轻举妄动 别出新裁 家喻户晓

D.别具匠心 爱不释手高瞻远瞩 姹紫嫣红

10.指出下列句子中成语运用不当的一项( )

A.他是我班首屈一指的业余节目主持人.

B.这个消息来得太突然了,让我有点措手不及.

C.他上课的时候总是我行我素,一点也不受其他同学的干扰,所以总是受到老师的表扬.

D.我们要先发制人,不能总是比别人慢一个节拍.

11.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国际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我们更要全面继承和发挥中华文化传统.

B.是否有坚强的意志,是一个合格党员的关键参考要素.

C.双休日里,大家去郊游时一定要注意交通安全,防止不要发生意外事故.

D.大力加强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是学校.家庭和社会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12.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报告预测,到2020年中国废弃手机数量将比2007年增长大约7倍左右.

B.入夏时节,郁郁葱葱的花木间,彩蝶三五成群,用它们的翩翩舞姿展示生命之美.

C.能否熟练规范地书写汉字,是《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汉字书写的基本要求.

D.由于张丽莉老师舍己救学生,被网友誉为“最美女教师”.

13.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读书不仅是开启个人成长.成功.成才之门的钥匙,而且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复兴.繁荣富强的必由之路.

B.能否规范地书写汉字,是对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汉字书写的基本要求.

C.在今年的“两会”上,代表们就完善和建立社会保障机制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

D.由于这篇文章,使我们认识到吸烟的害处有多大.

四、名著导读(本大题共1小题,共6.0分)

14.名著阅读。

(1)从下面两部名著中任选一部,依照示例写一段话,写出你阅读该名著的收获。

①《安徒生童话》   ②《名人传》   

  示例:

吴承恩的《西游记》滋养了我:

从孙悟空身上我看到了爱憎分明,从沙和和尚身上我看到了吃苦耐劳,从猪八戒身上我体悟到了憨厚的可爱。

(2)《名人传》翻译到我国时,又名“巨人传”,你认为哪个好,为什么?

(3)阅读下面的小诗,回答问题。

     墙角的花,

     你孤芳自赏时,

     天地便小了。

 ①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_____,她一步入文坛,便以宣扬“___________”著称。

 ②请你分析《繁星》《春水》中这类诗歌的特点。

(提示:

可从艺术、语言、形式方面进行分析,答出两点即可)

五、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1小题,共15.0分)

15.解释下划线词

惟吾德馨(      )         可以调(    )素琴(      )  

无案牍(   )之劳形(    )   濯(   )清涟(   )而不妖(   )  

亭亭(      )净植(     )   不可亵玩(    )  

六、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1小题,共30.0分)

16.父亲二十年前的叮嘱

   ①天刚蒙蒙亮,父亲就挑着柴火和我上路了。

那时我刚到县城里上初中,父亲的负担因此更重了。

隆冬将近,父亲经常抽空上山砍柴,然后卖到县城,由此给我凑生活费以及学杂费。

每个周末。

我都会回家帮助父亲砍柴,然后周一凌晨再走二十里的山路到学校去。

这一次,因为我额外需要五元钱的竞赛费,所以父亲晚上又摸黑砍了一担柴,等到第二天早晨到县城卖掉后再把钱给我。

   ②“最近钱是越来越紧张了。

”父亲挑着担,边走边嘀咕。

自从到县城上学,这句话听了已经不下百遍了。

一阵阵轻微的冷风袭来,天渐渐亮了,山脊的轮廓越来越清晰。

有柔软的东西从空中飘下来,落在父亲的身上,疏忽就不见了。

忽然又有两片落到我的鼻尖上,用手一摸也没了,鼻尖只留下一点冰凉的酸。

抬头远望,雪花正从天而降,有些大一点的树叶上已经挂白了。

除了扁担的颤悠和我们轻重不一的脚步,山路静谧而空蒙。

   ③不知不觉间,县城到了。

   ④街上大部分的人家还没有开门。

父亲挑着担,带着我挨家挨户找买主。

由于担心耽误我上学,又怕柴火打湿了没人要,父亲走得很快,我能听到他的喘气声越来越大。

最后终于在一条弄堂里遇到了买柴人。

父亲卸下柴火,从那人手里接过一沓毛票,仔细地数了数,一共四元。

父亲说:

“同志,我这担柴要五块钱哩。

”“什么?

昨天不还是四块吗?

”那人瞟了一眼父亲。

“昨天是昨天,您没看我这担柴,比别人的要后重得多吗?

”父亲小心翼翼地说。

“那我不管,都是四块钱,我又没让你搞这么厚重。

”那人没有丝毫加钱的意思。

“今天下雪了,您看我多不容易,就加一块吧!

”父亲几乎是哀求的口吻了。

   ⑤我从门缝看见那人在裤兜里掏来掏去,终于摸出一张皱巴巴的五元纸钞,然后把沓毛票从我父亲手里抓过去,又把那张纸钞从门缝往外一扔,丢下一句话:

“拿去吧!

   ⑥风裹挟着雪吹过来,纸钞落到门槛前父亲的脚下。

父亲怔怔地站着,不知是因为冷还是累,他的鼻息变得忽粗忽细。

等我走过去刚要把地上的钱捡起来,父亲忽然把我拉到一边,然后低下头,弯下腰,缓缓地把那张纸抄拾了起来,揣在怀里。

父亲弯腰去捡钱的时候,我发现他的身体几乎弯成了一个零度角,头几乎触到了地上。

父亲站起身来,对那人说:

“多谢了!

”然后转身拉着我默默离开。

   ⑦“爹,你冷不冷?

”等走远了,我问父亲。

因为要挑担,父亲出门的时候穿的有点少。

“你可得给我好好读书,”父亲顿了顿说,“没有别的出路,只有读书才能进城。

   ⑧雪下得越来越大,整个县城变成了一片银白色。

父亲没有急着回家,他要一直把我送到学校去。

“爹,本来我不想花那么多钱去参加那个什么竞赛的。

可是老师说了,要是获得好名次,将来能保送上北京的大学。

”眼看快到学校了,我终于忍不住说出了心里话。

我有点想哭了,眼睛湿湿的。

“竞赛好啊,爹和娘支持你。

要是能保送上大学,那正要感谢老祖宗了。

”父亲摸着我的头说,“我当年也想上大学呢!

看来这个愿望你能帮我实现了。

   ⑨到了学校门口,父亲从怀里把那五元钱掏出来,塞到我的书包里,好像生怕它会飘走似的,使劲地把书包捏了又捏。

“孩子。

爹还有一句话,:

父亲望着我,精神与以往大不一样,“等你将来有钱了,假使也遇到了像我这样的人,你最好不要让他……”

   ⑩“什么,爹?

   ⑪“在你面前低头弯腰。

”……

文中多次写到“风雪”,请说说设置这样的自然环境有何作用。

结合上下文,说说第②段画线句子中“冰凉的酸”的深意。

忽然又有两片落到我的鼻尖上,用手一摸也没了,鼻尖只留下一点冰凉的酸。

体会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我从门缝看见那人在裤兜里掏来掏去,终于摸出一张皱巴巴的五元纸钞,然后把沓毛票从我父亲手里抓过去,又把那张纸钞从门缝往外一扔,丢下一句话:

“拿去吧!

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

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写出三个方面)

请用自己的话,说说父亲的最后一次“叮嘱”的含意。

答案和解析

1.【答案】①欲辨已忘言 

②唯吾德馨

③独怆然而涕下   

④无案牍之劳形

⑤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

⑥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⑦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⑧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⑨闲散憩息于纤细的电线上 几痕细线连于杆与杆间

⑩只有几片薄纱似的轻云 穿了绝美的蓝色夏衣 而颈间却围绕了一段绝细绝轻的白纱巾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古诗词的背诵、默写、理解能力。

诗词在背诵时不仅只注重读音,更要注意容易写错的字,填写名句漏填和错填均不得分,一些易错字可结合词义去背诵。

对于结合诗文内容填写诗句,学生要多了解诗词的写作背景及作者的情感,正确把握内容,才能准确的判断。

注意“馨”、“濯”等字的书写。

2.【答案】

(1)2013年我国国民的阅读量比2012年略有提升。

(2)摆明观点1分,理由合理1分。

示例1:

纸质阅读可以保护眼睛。

示例2:

电子书阅读,携带方便,随时阅读。

(3)建议1:

少上网,多读书。

或上网时多一点阅读,少一点娱乐。

建议2:

家庭要创造阅读的条件或氛围。

或家长要培养孩子的读书兴趣和习惯。

【解析】

(1)此题考查学生对语段材料的探究能力。

解答此题,要认真阅读材料,把握主要信息,找出关键性词语,用简洁的语言概述。

2013年我国国民的阅读量比2012年略有提升。

(2)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能力、探究能力、表达能力。

示例1:

纸质阅读可以保护眼睛。

 示例2:

电子书阅读,携带方便,随时阅读。

(3)本题考查对漫画的解读能力。

画中的文字通常都为解题结出提示,在仔细对画进行观察的基础上,正确运用发散思维(分析、联想、想象等)这个解答开放性试题最为重要的思维武器。

首先仔细观察画面。

要看清,看全,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

明确画所指内容,包括画中的文字。

根据材料中“无文学书、无杂志、无报纸,有电视”建议1:

少上网,多读书。

或上网时多一点阅读,少一点娱乐。

根据材料中“大人和小孩每天一块看电视的时间可能超过一个小时,一起读书的时间却不到十五分钟。

”可以建议家庭要创造阅读的条件或氛围。

或家长要培养孩子的读书兴趣和习惯。

3.【答案】①童年博物馆经历对孩子的一生影响重大,为其成就奠定基础;②童年博物馆的记忆重要而持久,有利于儿童的发展。

(童年参观博物馆的体验促使幼儿产生对于历史及生产实践的浓厚兴致)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提炼概括能力。

两则材料内容都很具体,从材料一中“若6岁前没有这样的经历”反推意义,答题时要扣住“博物馆对儿童发展的意义”这一主题总结,注意答出关键点。

如:

①童年博物馆经历对孩子的一生影响重大,为其成就奠定基础;②童年博物馆的记忆重要而持久,有利于儿童的发展。

4.【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字音辨析的能力。

要做到正确地读写词语,首先应注意从汉字的音、形、义三方面入手,读准字音,辨明字形,弄清字义。

其次要养成利用工具书及课后注释学习的良好习惯,增加汉字读音的积累,丰富自己的词汇量。

并且在积累的过程中,要做到准确无误,同时还要注意多音字、同音异形字等特殊现象,这样在读写的过程中就可以避免读错了。

本题较易,重点考查常见易错字的读音。

只要平时做过很好的积累,本题即可轻松做出。

A项中的“秽”应读“huì”;B项中“眸“(moú) ”的声调标错”应为“móu”C项中的“腆”读“tiǎn”。

故选D。

5.【答案】A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辨别汉字读音的能力。

要养成利用工具书及课后注释学习的良好习惯,增加汉字读音的积累,丰富自己的词汇量。

并且在积累的过程中,要做到准确无误,同时还要注意多音字、形近字、同音异形字等特殊现象,这样在读写的过程中就可以避免读错了。

本题中,A项忍俊不禁(jīn)/严禁( jìn)烟火;引吭( háng)高歌/高亢( kàng);对峙(zhì)/侍(shì )卫; 绮(qǐ )丽/倚(yǐ ​)靠 。

故选A。

6.【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字音辨析的能力。

要做到正确地读写词语,首先应注意从汉字的音、形、义三方面入手,读准字音,辨明字形,弄清字义。

其次要养成利用工具书及课后注释学习的良好习惯,增加汉字读音的积累,丰富自己的词汇量。

并且在积累的过程中,要做到准确无误,同时还要注意多音字、同音异形字等特殊现象,这样在读写的过程中就可以避免读错了。

选项A中“吭”应读“háng”;选项B中“禁”应读“jīn”,选项C中“绮”应读“qǐ”;结合题意,故选D。

7.【答案】D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词语辨析的能力。

平时学生要多记忆词语,正确书写,注意形近字的区别,在作文中加强词语的运用。

本题中,D项“ 缭草 ​”应为“潦草”。

故选D。

8.【答案】C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词语辨析的能力。

错别字,主要是因音同或形似而错,平时在积累的过程中,要注意读准字音,辨明字形,弄清字义。

作答时根据各项词义判断字形,注意对易混字要仔细辨析。

本题采用反选排除法,A项“络泽不绝”应为“络绎不绝”;C项“争妍斗燕”应为“争妍斗艳”;D项“游哉游哉”应为“悠哉悠哉”。

B项正确,故选B。

9.【答案】B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辨析词语正确书写的能力。

平时在写作、生活和课外阅读中要留心观察,发现错别字要及时纠正。

要特别注意课文中出现的形似字、注音的常用字和广告中为求创意而有意误用的汉字。

本题在,B项“相题并论”应为“相提并论”,故选B。

10.【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成语运用能力。

完成此类题目要求学生首先要有丰富的成语知识积累,要准确熟练掌握所学课文中出现的成语的意思,其次要在平时的学习实践中,不断提高成语的运用能力和成语辨析能力。

还要能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把握成语的意思变化。

先发制人:

原指战争中双方,先发动的处于主动地位,可以控制对方。

后也泛指争取主动,先动手来制服对方。

故选D。

11.【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病句的辨析及修改能力。

首先明确病句的原因有成分残缺、成分赘余、搭配不当、用词不当、语序不当、结构混乱等。

学生平时要多交流,多做题,就会掌握其中的规律。

A项搭配不当,应将“发挥”改成“发扬”,以与“中华文化传统”相搭配;B项不合逻辑,应去掉“是否”;C项不合逻辑,应去掉“不要”。

D项没有语病,故选D。

12.【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病句的辨析及修改能力。

首先明确病句的原因有成分残缺、成分赘余、搭配不当、用词不当、语序不当、结构混乱等。

学生平时要多交流,多做题,就会掌握其中的规律。

A项属于表意重复,把“大约”与“左右”去掉一个;C项属于不合逻辑,去掉“能否”;D项属于缺少主语,应为“张丽莉老师舍己救学生”;B项正确,故选B。

13.【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病句的辨析及修改能力。

首先明确病句的原因有成分残缺、成分赘余、搭配不当、用词不当、语序不当、结构混乱等。

学生平时要多交流,多做题,就会掌握其中的规律。

B项不合逻辑,应去掉“能否”;C项语序不当,应将“完善”和“建立”的位置互换;D项成分残缺,应去掉“由于”或“使”。

A项没有语病,故选A。

14.【答案】

(1)罗曼罗兰的名人传熏陶了我:

从贝多芬身上我看到了命运交响,从托尔斯泰身上我看到了人道主义,从米开朗基罗身上我看到了为自由而斗争。

(2)示例一:

我认为“名人传”好。

因为①这部书写的是贝多芬、米开朗基罗、托尔斯泰三个人,都是世界著名人物,堪称“名人”;②如果用“巨人”,有可能让人误解为形体巨大的人,尤其是对于年龄较小的孩子来说,还会将这部写实的人物传记误认为是童话故事。

示例二:

我认为“巨人传”好。

因为①这部书写的贝多芬、米开朗基罗、托尔斯泰三个人都是对人类作出巨大贡献的人,在各自领域中达到了后人难以比肩的高度,用“巨人”更合适;②“名人”强调“名气大”,但不一定成就大、贡献大。

(3)①冰心爱的哲学

②示例一:

艺术上,善于捕捉刹那间的灵感,以三言两语抒写内心的感受和思考。

示例二:

语言清新淡雅而又晶莹明丽,明白晓畅而又情韵悠长。

示例三:

形式短小而意味深长。

示例四:

擅于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生动形象,有韵味。

示例五:

这类小诗常用托物言志、借物喻人的表现手法。

评分标准:

写一点得1分,写两点即可得2分。

【解析】

(1)此题考查学生对名著的理解能力。

写出阅读名著的收获,需要对名著有完整的理解,对其中的人物、情节、思想教育意义有一定的把握。

仿照示例,选择《名人传》,示例:

 罗曼罗兰的名人传熏陶了我:

从贝多芬身上我看到了命运交响,从托尔斯泰身上我看到了人道主义,从米开朗基罗身上我看到了为自由而斗争。

(2)此题考查学生对名著的理解能力。

对名著有完整的理解,才能具体有效、言之有理地回答相关问题。

示例一:

我认为“名人传”好。

因为这部书写的是贝多芬、米开朗基罗、托尔斯泰三个人,都是世界著名人物,堪称“名人”;如果用“巨人”,有可能让人误解为形体巨大的人,尤其是对于年龄较小的孩子来说,还会将这部写实的人物传记误认为是童话故事。

示例二:

我认为“巨人传”好。

因为这部书写的贝多芬、米开朗基罗、托尔斯泰三个人都是对人类作出巨大贡献的人,在各自领域中达到了后人难以比肩的高度,用“巨人”更合适;“名人”强调“名气大”,但不一定成就大、贡献大。

(3)此题考查学生对作家作品的把握能力。

不仅要求学生去读,更要要求学生在读的同时,积累并掌握相关的知识,如作者的相关常识、作品的体裁、作品的主人公以及相关的故事情节。

本题要求掌握冰心作品的内容及特点,平时识记积累即可。

15.【答案】惟吾德馨(品德高尚)     

可以调(调弄,这里指弹琴)素琴(不加装饰的琴)  

无案牍((官府的)公文,文书)之劳形(使身体劳累(“劳”使动用法,形,形体,身体))   

濯(洗涤)清涟(水清而有微波,这里指清水)而不妖(美丽而不端庄) 

 亭亭(耸立的样子)净植(立)   

不可亵玩(亲近而不庄重)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词语意思的能力。

理解文言词语意思的时候,除了根据具体的语境之外,还要注意一些字的特殊用法,比如“调”这个词,在不同的语境中意思是不同的。

“劳”是使动用活动。

而这些文言实词基本上都是同学们在课内文言文中学习过的。

解题时,应先套用我们学习过的文言实词的意思,再联系上下文检验,经检验意思通顺,则为正确答案。

16.【答案】【小题1】

(1)对故事情节的展开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2)为父子二人的活动提供了特定背景。

(3)多所塑造的父亲这个人物形象间接地起到了烘托作用。

(4)营造出清冷、凝重的氛围,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

【小题2】

透过雪花落在鼻尖上融化后的感觉,含蓄地写出了“我”看到父亲如此艰辛后的酸楚和感愧。

【小题3】

运用“掏”“摸”“抓”“扔”这几个动词,准确传神地写出了买柴人给父亲钱时的不耐烦及对父亲的不满、冷漠和鄙薄,生动地刻画了一个小气、无礼的小市民形象。

【小题4】

(1)父亲是一个吃苦耐劳的人。

他靠砍柴、卖柴给孩子赚生活费和学杂费,不辞辛苦。

(2)父亲是一个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