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福建省闽侯第一中学高三质量检测历史试题.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8917620 上传时间:2023-05-16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70.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福建省闽侯第一中学高三质量检测历史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届福建省闽侯第一中学高三质量检测历史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届福建省闽侯第一中学高三质量检测历史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届福建省闽侯第一中学高三质量检测历史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届福建省闽侯第一中学高三质量检测历史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届福建省闽侯第一中学高三质量检测历史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届福建省闽侯第一中学高三质量检测历史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届福建省闽侯第一中学高三质量检测历史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届福建省闽侯第一中学高三质量检测历史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届福建省闽侯第一中学高三质量检测历史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届福建省闽侯第一中学高三质量检测历史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届福建省闽侯第一中学高三质量检测历史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届福建省闽侯第一中学高三质量检测历史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届福建省闽侯第一中学高三质量检测历史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福建省闽侯第一中学高三质量检测历史试题.docx

《届福建省闽侯第一中学高三质量检测历史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福建省闽侯第一中学高三质量检测历史试题.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届福建省闽侯第一中学高三质量检测历史试题.docx

届福建省闽侯第一中学高三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2018届福建省闽侯第一中学高三7月质量检测

历史试题

本试卷共28题,共100分,共8页,考试时间90分钟。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卷和机读卡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48分)

一、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周天子分封王族、功臣及先贤,以家长的面目“作民父母,以为王天下”,对国家进行专制统治。

这反映了当时()

A.国家结构以血缘关系为纽带B.人伦秩序巩固了中央集权统治

C.宗法政治与伦理政治相结合D.分封制实现了地方的有效管理

2.《左传·僖公二十四年》:

昔周公吊二叔之不咸,故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关于分封制的认识,下列选项史实、推论一致的是()

A.史实:

分封国的主要区域为黄河中下游地区

推论:

成康分封带有遏制商族残余势力,统治殷商遗民的目的

B.史实:

诸侯带领周王所授之民向东迁徙,与当地原居民杂糅,初步打破了邦族界限

推论:

地缘政治向血缘政治转变

C.史实:

秦朝废分封,行郡县

推论:

秦朝以后中国历史上再无分封制

D.史实:

诸侯在自己的封国可以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徭役、再分封

推论:

西周政治带有一定的民主性

3.孝廉和秀才的察举,在魏晋时都采用了考试之法,郡举孝廉考试经术,州举秀才考试策论。

梁武帝向寒微人士开放了策试之途,还允许自学者申请考试。

据此可知()

A.当时已建立了考试选官制度B.这对科举制产生了影响

C.察举成儒家宣传的主要工具D.寒门人士成为了入仕主流

4.吴宗国认为,从政府机构看,秦和汉初“中央政府中皇家事物与国家事务尚未分离……‘卿’这个称呼本身即带有家臣的意味,宰相和百官也是具有浓厚的为皇帝个人服务的色彩,国家还保持了古老的家国不分、家国一体的传统和形式”。

这反映出(  )

A.经济发展是家国同构观念维系的关键

B.秦汉沿袭西周宗法制度,等级森严

C.三公九卿相关规定凸显宗族观念加强

D.秦汉处于国家政治制度的转型时期

5.明朝初年政府“命在京兵马指挥司并管市司,每三日一次,校勘街市斛斗、秤尺,稽考牙侩(中间商)姓名,时其物价”,此举意在(  )

A.垄断城市商业贸易B.强化工农抑商政策

C.维护市场公平交易D.征税补充军费开支

6.杨在军在《家族企业长寿之家族因素剖析》中指出:

“步人近代,同仁堂药店除加强产品开发和市场营销外,还积极利用官方联系以图在原材料、定价权、品牌维护、资金方面获得好处,企业获得新发展。

”这反映出同仁堂(  )

A.经营者专注于产品结构调整B.充分利用官商合办经营模式

C.利用与官方的关系垄断市场D.借助政府力量加快市场开拓

7.根据《南京条约》文本,五口通商后,中方认为英人可在各口岸的港区居停,不得入城;英方则坚持要到城内活动。

咸丰帝认为夷人入城事关中外大防,有损天朝体面。

广州官府默许士绅煽动排外情绪,引发1849年反入城风潮。

这反映出(  )

A.清政府被动实行开放政策B.广州官民合理维护主权

C.清政府抗拒接纳条约体系D.列强曲解条约扩大侵略

8.读表《中国进出口贸易商品结构表》(单位:

百分比).这表明(  )

进口

出口

进口

出口

1912年

54.7

10.9

13.7

3.6

1926年

43.6

25.2

18.9

2.9

1930年

33.6

21.6

27.9

2.9

1933年

20.4

25.8

32.6

5.2

1936年

14.3

13.5

47.0

6.5

A.中国工业化水平逐步提高B.外国加强对华资本输出

C.一战后轻重工业协调发展D.中国经济结构趋于平衡

9.三大改造后,陈云指出:

“节制资本在历史上曾经起过积极的作用,但是也存在着副作用。

特别是一九五三年以后,对工业实行统购包销,商业自上而下派货,农产品收购,市场管理很严格,带来了消极因素。

主要是产品品种减少,质量下降。

这种消极因素过去就有,现在应该取消”。

依据材料可知(  )

A.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时机已成熟

B.自由市场是国家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C.全面实行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的必要性

D.社会主义改造不利于国民经济的整体发展

10.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于1932年4月26日发表通电称,它将“领导工农红军和全国广大被压迫民众以民族革命战争驱逐日本帝国主义出中国,反对一切帝国主义实行瓜分中国,以求得中华民族彻底的解放和独立”。

通电发表的背景是()

A.日本大举侵华东北沦为殖民地B.中国共产党由幼稚走向了成熟

C.停止内战一致抗日政策的制定D.抗日救亡运动扩展到全国规模

11.政治民主化是近代化的重要内容。

下列言论主张通过改良方式实现中国政治近代化的是(  )

A.“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

B.“伏乞上师尧舜三代,外采东西强国,立行宪法”

C.“立国之道,尚礼仪不尚权谋,根本之图,在人心不在技艺”

D.“今日之民智,不必恃它事以开之,而但恃革命以开之”

12.“20世纪50年代后,中国几乎所有的城市居民都被纳入到各种单位组织当中,单位成为国家与市民之间必不可少的联结,处于社会生活的中心位置,整个城市社会的运转表现为各种组织的运行。

”材料所述现象()

A.说明社会主义改造已经完成B.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具体表现

C.反映了计划经济体制的形成D.反映了工业化是国家的重心

13.1987年同1978年相比,国有企业留利占利润总额的比重从3.7%上升到40%以上,扣

除了各种税费后的实际留利仍为20%,到1987年,全国有80%的国有企业实行了各种形

式的承包经营责任制。

这突出反映了这个时期全国工业企业出现了()

A.经营自主权变化B.经营规模变化

C.管埋方式变化D.所有制结构变化

14.军机处虽然是国家最高权力机构,但完全置于皇帝的直接掌握之下,等于皇帝的私人秘书处。

同时,军机处在形式上始终处于临时机构的地位。

在办公场所和官员设置上没有正式的规定,也无品级和俸禄。

符合材料主旨的是()

A.极大地提高了行政效率B.说明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C.实际上并没有任何权力D.有利于君主专制的强化

15.公元前462年,罗马平民保民官提出编纂成文法,却遭到贵族反对。

由于平民持续不断斗争,公元前454年政府派遗考察团去希腊考察立法。

参考两年的考察情况,罗马组建十人委员会编纂出十个铜表法。

由于平民仍不满意,第二年在十表以外又制定了两表,作为对前者的补充。

十二铜表法的由来,表明当时(  )

A.罗马法以希腊法律精神为标准而获得迅速发展

B.罗马人重视运用法律和借鉴外部文明调整社会矛盾

C.罗马社会在学习希腊民主制度基础上完善了成文法

D.罗马平民和贵族之间的矛盾已经变得日趋尖锐

16.当代一位西方学者指出:

“马克思关于贫穷将迫使工人阶级发动革命的预言并没有实现,部分原因在于这一预言受到了及时理会”﹣﹣19世纪下半叶,“政府加快了为民服务的步伐,尤其表现在统一管理大众卫生、教育和食物供给”;“雇主们开始提高工资,改善工作状况。

”“经济繁荣发泄了无产阶级的怒火……‘你不可能煽动一个衣食无忧之人闹事’”。

这位学者强调(  )

A.马克思主义推动了工业资本主义社会自我调整

B.政府和资本家的积极合作避免了社会动荡

C.工业革命促成经济大发展和工人阶级状况改善

D.西方社会从此开始建立现代意义福利国家

17.公元前6世纪末至公元前4世纪晚期,雅典实行公益捐助制度,城邦公共服务费用主要由富有公民自愿承担,虽有人对该制度表达不满,但其仍长久存续。

对该制度长久存续的合理解释是()

A.财产等级决定了公民义务B.抽签选举消弭了贫富鸿沟

C.公民内部利益妥协的产物D.民主机制的发展尚未完善

18.1884年,英国首相格莱斯顿提出的“人民代表法案"获议会通过。

农村中,除地主及租地人外,年缴房租10英镑以上者也获得了选举权。

该法案的实施()

A.标志着圈地运动的终结B.体现了英国社会的共识

C.改变了议会政治的性质D.实现了成年男子的普选

19.仔细观察如图,下列对该图的解读正确的有(  )

A.欧洲白银流入中国,与中国输出工业制成品有关

B.美洲白银的主要流向是欧洲,与殖民扩张有关

C.日本白银大量流入欧洲,与新航线开辟有关

D.世界市场雏形出现,中西贸易中中国处于入超地位

20.美国和英国等国在二战中通过谈判协调,建立国际组织来确定了多方在战后世界金融关系中的地位。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曾这样评价:

“从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后金融危机屡屡发生且愈演愈烈来看,全世界为现行货币体系付出的代价可能超出从中的收益。

”这表明布雷顿森林体系(  )

A.有利于国际合作和稳定经济秩序

B.是美国单方面强加于世界的

C.是美苏意识形态斗争和冷战的产物

D.实现了美国独霸世界的意图

21.1530年,英国议会颁布了《啤酒法》,解除了地方官对啤酒经营长达近两个世纪的管制,学致了酗酒等社会治安问题,直到1879年,才通过《酗酒法》重新强化地方对酒类的管理权。

这一过程反映了英国(  )

A.中央与地方之间的权力较量B.立法服务于经济利益的原则

C.工业化带来议会制度改革D.自由主义理论内涵的渐变

22.19世纪30年代,欧洲“资产阶级在它已取得了统治的地方把一切封建的、宗法的和田园诗般的关系都破坏了。

它使人和人之间除了赤裸裸的利害关系,除了冷酷无情的‘现金交易’,就再也没有任何别的联系了”。

此状况导致了(  )

A.浪漫主义文艺的兴起B.现实主义文艺的兴起

C.印象主义的蓬勃发展D.现代主义文艺的繁荣

23.如表为1947年至2000年美国制造业产值及在国民收入中的比例(单位:

十亿美元).表中数据的变化说明(  )

年份

制造业总产值

制造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百分比

1947

60

30

1980

527

24

1993

1118

17.6

2000

1566.6

15.8

A.技术革新步伐减缓B.国际竞争日益加剧

C.产业结构调整加速D.知识经济开始崛起

24.如表为经济互助委员会章程(宗旨)的演变概况(节选).由此可知该组织(  )

时间

章程(宗旨)

1959年

在“国际分工”的原则基础上发展“全面的经济合作”

1962年

首次对欧洲以外的社会主义国家开放

1988年

与欧洲共同体签署联合声明,双方相互承认,并正式建立关系

1991年

成立以市场原则为基础的开放型“国际经济合作组织”,以取代目前的经互会

A.符合苏联与东欧经济发展规律

B.推动了社会主义阵营不断扩大

C.是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的产物

D.后期的政治意识形态逐渐弱化

 

第Ⅱ卷非选择题(52分)

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

第25题-——第26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

第27题--第28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需求做答。

40.(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孔子是儒家学说的创始人,他早年以“儒”为业,“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出则事公卿,入则事父兄,丧事不敢不勉,不为洒困,何有于我哉”。

他除了通晓迎生送葬的礼仪外,还精通礼、乐、射、御、书、数六艺。

办私学,授徒讲学,有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

孟子将孔子的思想系统化并建立起完整的理论体系,其提出了“人唯有不忍人之心”的性善论,“不忍人之政”的仁政论,“尽心,知性,知天”的天道观,“由博返约”的认识论,“养吾浩然正气”的人格论,其主要学说体现在《孟子》一书中。

荀子一方面强调人自身的修养,强调圣人,君主对人民的教化作用,另一方面,他又看到只讲礼义,不讲法度,只生教化,不重刑罚,并不能维持社会统治秩序。

因而他的思想不局限于个体的仁义孝悌,而且强调集体的礼法纲常,主张礼法并重。

——田苗苗《先秦儒家思想的发展》

材料二方(克立)先生指出,现代新儒家主张‘复兴儒家文化'、‘重建儒家的价值系统',呼唤和推进‘儒学的第三期发展',其根本精神不在于复古,而是要畅通民族文化生命的本源大流,使之不至于割断和失坠,保存中华民族文化的主体性。

所谓“现代新儒学”是适应时代的需要而产生的。

方先生在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研究现代新儒学思潮并与之展开交流对话之始,乃至在整个研究的过程中,他实际上一直在强调和凸显马克思主义较之现代新儒家具有更为开放、多元、理性和健全的文化立场与态度。

方先生强调指出,与现代新儒家偏狭的新道统论、中体西用的文化立场和态度不同,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具有更为开放的文化视野,善于吸取古今中外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以海纳百川的气魄,实行开放的文化政策,睁开眼睛看世界,对东方和西方各民族一切优秀的历史文化,对近代先进的科技成就,均采取兼容并包、为我所用的态度。

很明显,这两派所表现出来的文化胸襟和开放态度应该说是不可同日而语的,比较顽固守旧派有着相对多元开放立场的现代新儒家,与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马克思主义者相比显然还是要逊色得多。

——林存光《一个中国马克思主义者的儒学观与文化主张》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先秦儒学产生的背景及发展脉络。

(16分)

(2)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时代背景谈谈我们应对“大陆新儒家”这一思想流派的态度。

(9分)

 

26.(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简介

图示

初始用途

后世演变

钺有刃,器形与斧类似,使用时配合长柄

兵器,起初用作刑具

后世渐变为仪卫所用的礼器,成为权力的象征

“束棒”拉丁文作Fasces,一种被多根绑在一起的木棍围绕的斧头

罗马执政官外山时,身边有12位肩扛束棒的侍卫。

倘若有人犯了严重罪行,侍卫便用束棒行刑

演变为古罗马权力和威信的象征。

后世成为集权和独裁的代表

从材料中提取信息,自拟一个研究题目进行论证。

(要求:

正确解释历史现象并认识其本质。

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请考生在第27、28两道历史题中任选一题作答。

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题号后的方框涂黑。

27.(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面分别是秦朝、汉朝、唐朝、北宋的部分货币图。

注:

唐高祖于武德四年(621年)废五铢,改铸开元通宝钱,开元的意思是开辟新纪元。

从此,中国钱币不再以“铢”“两”命名,开创了以“通宝”“元宝”命钱之新制,是货币品类新旧更替过程中的一次飞跃和突破。

材料二 1935年11月3日,国民政府颁布《法币政策实施法》及《兑换法币办法》,规定中央、中国、交通3家银行发行的货币为法币,以改变以往各家银行皆可呈准许发行货币的混乱局面,统一全国币制。

此次币制改革是在英国经济顾问李滋·罗斯协助下实行的。

……1948年8月,国民政府发布《金圆券发行办法》《人民所有金银外币处理办法》等一系列财政金融法规,规定发行20亿金圆券为本位币,限期以金圆券1比300万的比价兑换法币。

……此后,金圆券的发行量就像洪水决堤,迅速膨胀。

到11月底已超过30亿元,12月超过80亿元,到1949年4月又超过1900亿元,到5月18日金圆券发行总额已达到98041亿元。

短短9个月时间内,金圆券几乎成为废纸。

——摘编自《国民政府实行币制改革》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秦汉两朝货币的相同点,并说明唐宋两朝在货币使用上出现的新变化。

(6分)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国民政府币制改革的特点,并对这次改革进行简要评价。

(9分)

 

28.(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1928年,宋子文就任国民政府财政部长,任职伊始即对记者说:

“现在收入每月仅二三百万,支出须一千一百余万,相去甚远。

'同年7月,通过谈判与美国签订《中美关税条约》,规定中美以前税率“应即撤销作废,而应适用国家关税完全自主之原则"。

这是自北洋政府在华盛顿会议首次提出收回关税自主权以来,中国政府取得的突破性进展。

至1930年,宋子文分别与英、德、日等国签订新关税条约。

自此,中国基本实现了关税自主。

九·一八事变后,宋子文提议“军队进入满洲收复失地"。

全面抗战开始,他公开表示“即使上海和黄河以北均告不守,中国政府亦不愿与日本休战"。

1940年宋子文赴美国争取援助,被外界认为是“最不知困窘最不怕疲倦的游说家'。

在他的建议下,开辟了“驼峰"航线,确保了大批援华物资运抵中国。

1943年,经过其努力,基本取消了美、英在华治外法权。

一一摘编自王松《宋子文传》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基本实现关税自主的背景。

(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抗战期间宋子文的主要活动。

(9分)

2018届高三毕业班质量检测

历史试卷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C

A

B

D

C

D

C

A

D

A

B

C

题号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答案

A

D

B

A

C

B

B

A

D

B

C

D

25.

(1)背景:

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发展促使奴隶制向封建制的转型;诸侯国之间兼并战

争不断,需要人才;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形成与新兴地主阶级的崛起;“学在官府”局面被打破,

私学兴盛;“士”(知识分子)阶层的兴起。

(10分,每点2分)

脉络:

春秋晚期孔子兴办私学,整理古代文化典籍,创立儒学;战国时期孟子将孔子的思想

系统化并建立起完整的理论体系;荀子强调集体的礼法纲常,主张礼法并重发展了儒学。

(6

分,每点2分)

(2)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现代化建设迅速发展;西方现代政治学说在中国的传播。

(4分,每点2分)

态度:

公开自称"大陆新儒家"的观点是反马克思主义的;(1分)我们应该批判地继承中华

传统儒学;(2分)站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立场上认清历史上儒学的本质及其现代命运,推

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快速发展。

(2分)

26.题目:

刑具的文化倾向

论证:

植根于文化最深层次的价值体系,是决定文化倾向的核心.文化特点有“内倾”、“外倾”之分;“内倾”型的文化具有“重伦理,轻功利”的特征;而“外倾”型的文化则具有“轻伦理,重功利”的特征.“内倾”型论重视个人道德的自我完善,致力于内心修养,而轻视对外界的探求、进取,因而对生产、技艺等表现出漠不关心,甚至鄙弃.而“外倾”型文化则与之相反.从夏商周三代沿袭下来的千年奴隶制生产方式遭到破坏,新的封建生产方式出现并取而代之,要求政治关系和经济关系相适应的社会大变革此起彼伏,汹涌澎湃.以秦国“外倾”型文化为主的法家,万马激越,革故鼎新,施行了颇有特色、内容丰富、规模浩大的封建化革新.“以杀去杀,虽杀可也;以战去战,虽战可也;以刑去刑,虽重刑可也”的严刑峻法,推动了刑具的跨跃式变革.而皇帝以个人喜恶,随心所欲地立法、司法,专权的宦官、酷吏玩弄法律于股掌之上,在制造无数残酷冤狱的同时,也创造出林林总总设计精巧,式样新奇的刑具.其名目之繁多,方式之酷烈,手段之野蛮,闻之即令人丧胆,成为中国古代传统法律文化积沉中最污秽的渣滓.

评分标准:

一等(12-10分):

论题明确,史实运用合理充分,逻辑严密,论证充分,表述清楚。

二等(9-7分):

论题比较明确,史实运用比较合理充分,逻辑比较严密,论证比较充分,表述比较清楚。

三等(6-4分):

论题基本明确,史实运用基本合理充分,逻辑基本严密,论证基本充分,表述基本清楚。

四等(3-0分):

能够写出某一论题或未能写明论题,也未能运用史实予以论证,或论证存在史实错误,逻辑混乱,表述不清。

27.

(1)相同点:

国家统一发行;以重量为名;圆形方孔形制;材质以铜为主。

(4分,每点1分)

新变化:

唐代货币不以重量为名,开创了以“通宝”命钱的范式;北宋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并由民间主办发展到官府进行发行和管理。

(2分,每点1分)

(2)特点:

中央政府统一发行法定货币;在外国金融专家的协助下实行;金圆券的发行量在短期内迅速膨胀。

(3分,每点1分)

评价:

加强了政府对经济的干预;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起到过促进经济繁荣和稳定金融、安定社会的作用;后期则违背和阻碍了历史进程,造成了经济衰退和金融混乱,并最终导致了国民党政权的灭亡。

(6分,每点2分)

28.

(1)背景: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并统一中国,欲树立自主形象;国民政府建立初期财政入不敷出;历届政府和宋子文等外交家的努力;民众反帝斗争的推动。

(6分,每点2分)

(2)评述:

抗战初期,在“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背景下主张坚决抗日,态度弥足珍贵;积极争取外部援助,为抗战胜利做出了杰出贡献;通过外交谈判,收回了部分国家利权,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体现了宋子文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不辞辛劳的优秀品质。

(9分,每点3分,写出3点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