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四基础知识第四单元附答案.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8933602 上传时间:2023-05-16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9.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必修四基础知识第四单元附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必修四基础知识第四单元附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必修四基础知识第四单元附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必修四基础知识第四单元附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必修四基础知识第四单元附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必修四基础知识第四单元附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必修四基础知识第四单元附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必修四基础知识第四单元附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必修四基础知识第四单元附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必修四基础知识第四单元附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必修四基础知识第四单元附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必修四基础知识第四单元附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必修四基础知识第四单元附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必修四基础知识第四单元附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必修四基础知识第四单元附答案.docx

《必修四基础知识第四单元附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必修四基础知识第四单元附答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必修四基础知识第四单元附答案.docx

必修四基础知识第四单元附答案

高语必修四基础知识

第四单元

11、廉颇蔺相如列传司马迁

12、苏武传班固

13、张衡传范晔

11、廉颇蔺相如列传司马迁

一、作者简介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

西汉、散文家。

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

因替李陵败降之事辩解而受宫刑,后任中书令。

发奋继续完成所著史籍,被后世尊称为史迁、太史公、历史之父。

他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创作了中国第一部通史《史记》(原名《》)。

《史记》全书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余字,包括12(记历代帝王政绩)、30(记诸侯国和汉代诸侯、勋贵兴亡)、70(记重要人物的言行事迹,主要叙人臣,其中最后一篇为自序)、10表(大事年表)、8书(记各种典章制度、礼、乐、音律、历法、天文、封禅、水利、财用),对后世的影响极为巨大,被公认为是中国史书的典范,该书记载了从上古传说中

的时期,到元狩元年,长达多年的历史,是“二十五史”之首,被称为“实录、信史”,被鲁迅先生誉为“,”,列为前“四史”之首,与北宋司马光的《》并称为”“史学双璧”。

因此司马迁被后世

尊称为史迁、。

与司马光并称“史界两司马”,与司马相如合称“”。

遭受腐刑

  汉武帝天汉二年(前99年),武帝想让李陵为出酒泉击匈奴右贤王的贰师将军李广利护送辎重。

李陵谢绝,并自请步兵五千涉单于庭以寡击众,武帝赞赏李陵的勇气并答应了他。

然而,李陵行至浚稽山时却遭遇匈奴单于之兵,路博德援兵不到,匈奴之兵却越聚越多,粮尽矢绝之后,李陵最终降敌。

武帝愤怒,群臣皆声讨李陵的罪过,唯有司马迁说:

“李陵侍奉亲人孝敬,与士人有信,一向怀着报国之心。

他只领了五千步兵,吸引了匈奴全部的力量,杀敌一万多,虽然战败降敌,其功可以抵过,我看李陵并非真心降敌,他是活下来想找机会回报汉朝的。

”然而,随着公孙敖迎李陵未功,谎报李陵为匈奴练兵以期反击汉朝之后,武帝族了李陵家,而司马迁也以“欲沮贰师,为陵游说”被定为诬罔罪名。

诬罔之罪为大不敬之罪,按律当斩。

  面对大辟之刑,慕义而死,虽名节可保,然书未成,名未立,这一死如九牛亡一毛,与蝼蚁之死无异。

想到文王拘于囚室而推演《周易》,仲尼困厄之时著作《春秋》,屈原放逐才赋有《离骚》,左丘失明乃有《国语》,孙膑遭膑脚之刑后修兵法,吕不韦被贬属地才有《吕氏春秋》传世,韩非被囚秦国,作《说难》和《孤愤》,《诗》三百篇,大概都是贤士圣人发泄愤懑而作。

终于,在那个“臧获婢妾犹能引决”的时代,司马迁毅然选择了以腐刑赎身死。

至此,司马迁背负着父亲穷尽一生也未能完成的理想,面对极刑而无怯色。

在坚忍与屈辱中,完成那个属于太史公的使命。

《史记》得传

  司马迁有一个女儿嫁给杨敞。

杨敞在汉昭帝刘弗陵时期,曾官至宰相。

杨敞有两个儿子,也就是司马迁的女儿给杨家生的两个儿子,大儿子杨忠,小儿子杨恽。

杨恽自幼聪颖好学,他的母亲把自己珍藏着的并且深爱着的《史记》,拿出来给他阅读。

杨恽初读此书,便被书中的内容吸引住了,爱不释手,一字字、一篇篇,非常用心地把它读完。

杨恽成年之后,还把它读了好几遍,每读一遍总是热泪盈眶,扼腕叹息。

在汉宣帝的时候,杨恽被封为平通侯,这时候他看到当时朝政清明,想到他的外祖父司马迁这部巨著正是重见天日的时候,于是上书汉宣帝,把《史记》献了出来,从此天下人得以共读这部伟大的史著

二、文化常识

1、上卿:

战国时期诸侯国大臣中最高的官位。

2、宦者令:

宦官的首领。

3、舍人:

有职务的门客。

4、和氏璧:

战国时著名的玉璧,是楚人卞和发现的,故名。

6、斋戒:

古人祭祀之前,一定要沐浴更衣,节制饮食,以示虔诚。

7、列观(guàn):

一般的台观,指秦离宫中的章台。

8、有司:

官吏的通称。

古代设官分职,各有专司,故称。

9、九宾:

古代外交上最隆重的仪式,由傧相九人依次传呼接引宾客上殿。

10、汤镬(huò):

指烹刑。

汤,沸水。

镬,大锅。

11、位在廉颇之右:

秦汉以前,以右为尊。

12、寿(为寿):

向人敬酒或献礼。

13、御史:

中国古代官名。

商周时为史官。

两君相会,常由御史在旁记录,如秦、赵两君渑池之会即如此。

秦代御史兼掌监察,开监察机关之端。

御史大夫为最高监察官和副丞相,下设御史中丞、侍御史、监御史等。

汉初沿秦制,但改御史中丞为御史中执法。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设御史中丞,其下因事而设若干御史。

三、文本中的成语

1、价值连城:

形容物品十分贵重。

 连城:

连在一起的许多城池。

《廉蔺列传》:

“赵惠文王时,得楚和氏璧。

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2、完璧归赵:

本指蔺相如将和氏璧完好地从秦国送回赵国。

后比喻把原物完好地归还本人。

 

3、布衣之交:

平民之间的交往、友谊。

也指显贵与无官职的人相交往。

 

4、负荆请罪:

《廉蔺列传》:

“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背着荆杖,表示服罪,向当事人请罪。

形容主动向人认错、道歉,自请严厉责罚。

 

5、刎颈之交:

《廉蔺列传》:

“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

” 比喻可以同生死、共患难的朋友。

 

6、怒发冲冠:

《廉蔺列传》:

“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

” 指愤怒得头发直竖,顶着帽子。

形容极端愤怒。

 

7、白璧微瑕:

《廉蔺列传》:

“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乃前曰:

‘璧有瑕,请指示王。

’”比喻很好的人或事物有些小缺点,美中不足。

四、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燕国()飞燕()渑池()龟兹()

亘古()妲己()袒露()坦言()

赦免()敕造()煊赫()羞赧()

倨傲()雄踞()裙裾()桔梗()

城邑()跋扈()斋戒()颛顼()

偈语()谒见()褐色()碣石()

汤镬()宦者()嘻哈()嬉戏()

酒酣()佳酿()奶酪()醇厚()

御史()装卸()盆缶()酒缸()

风靡()糜烂()刎颈()脖颈()

进谏()谰言()舍人()舍得()

避匿()偌大()招惹()箬笠()

不肖()悄然()驽钝()弓弩()

瑕疵()遐迩()闲暇()蒹葭()

廉颇()缪贤()秦穆公()蔺相如()

12、苏武传班固

一、作者简介

班固(公元32年—公元92年),字,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东北)人,东汉著名、文学家。

班固出身儒学世家,其父、伯父班嗣,皆为当时著名学者。

在父辈的熏陶下,班固九岁即能属文,诵诗赋,十六岁入太学,博览群书,于儒家经典及历史无不精通。

建武三十年(54年),班彪过世,班固从京城洛阳迁回老家居住,开始在班彪《史记后传》的基础上,与其弟班超一同撰写《》,后班超,班固继续撰写,前后历时二十余年,于建初中基本修成。

汉和帝永元元年(89年),大将军窦宪率军北伐匈奴,班固随军出征,任中护军,行中郎将,参议军机大事,大败北单于后撰下著名的《》。

后窦宪因擅权被杀,班固受株连,死于狱中,时年六十一岁。

班固一生著述颇丰。

作为史学家,《汉书》是继《史记》之后中国古代又一部重要史书,“前四史”之一;作为辞赋家,班固是“”之一,《两都赋》开创了京都赋的范例,列入《文选》第一篇;同时,班固还是经学理论家,他编辑撰成的《》,集当时经学之大成,使谶纬神学理论化、法典化。

 

  班固墓在陕西省宝鸡市扶风境内沿西宝北线公路傍边的太白乡浪店村,被评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二、《苏武传》未选部分

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师,诏武奉一太牢谒武帝园庙。

拜为典属国,秩中二千石;赐钱二百万,公田二顷,宅一区。

常惠、徐圣、赵终根皆拜为中郎,赐帛各二百匹。

其余六人老,归家,赐钱人十万,复终身。

常惠后至右将军,封列侯,自有传。

武留匈奴凡十九岁,始以强壮出,及还,须发尽白。

武来归明年,上官桀、子安与桑弘羊及燕王、盖主谋反,武子男元与安有谋,坐死。

初桀、安与大将军霍光争权,数疏光过失予燕王,令上书告之。

又言苏武使匈奴二十年,不降,还乃为典属国。

大将军长史无功劳,为搜粟都尉,光颛权自恣。

及燕王等反诛,穷治党与,武素与桀、弘羊有旧,数为燕王所讼,子又在谋中,廷尉奏请逮捕武。

霍光寝其奏,免武官。

数年,昭帝崩。

武以故二千石与计谋立宣帝,赐爵关内侯,食邑三百户。

久之,卫将军张安世荐武明习故事,奉使不辱命,先帝以为遗言73。

宣帝即时召武待诏宦者署。

数进见,复为右曹典属国。

以武著节老臣,令朝朔望,号称祭酒,甚优宠之。

武所得赏赐,尽以施予昆弟故人,家不余财。

皇后父平恩侯、帝舅平昌侯、乐昌侯、车骑将军韩增、丞相魏相、御史大夫丙吉,皆敬重武。

武年老,子前坐事死,上闵之。

问左右:

“武在匈奴久,岂有子乎?

”武因平恩侯自白:

“前发匈奴时,胡妇适产一子通国,有声问来,原因使者致金帛赎之。

”上许焉。

后通国随使者至,上以为郎。

又以武弟子为右曹。

武年八十余,神爵二年病卒。

甘露三年,单于始入朝。

上思股肱之美,乃图画其人于麒麟阁,法其形貌,署其官爵、姓名。

唯霍光不名,曰大司马大将军博陆侯姓霍氏,次曰卫将军富平侯张安世,次曰车骑将军龙额侯韩增,次曰后将军营平侯赵充国,次曰丞相高平侯魏相,次曰丞相博阳侯丙吉,次曰御史大夫建平侯杜延年,次曰宗正阳城侯刘德,次曰少府梁丘贺,次曰太子太傅萧望之,次曰典属国苏武。

皆有功德,知名当世,是以表而扬之,明著中兴辅佐,列于方叔、召虎、仲山甫焉。

凡十一人,皆有传。

自丞相黄霸、廷尉于定国、大司农朱邑、京兆尹张敞、右扶风尹翁归及儒者夏侯胜等,皆以善终,著名宣帝之世,然不得列于名臣之图,以此知其选矣。

  

三、文化常识

1、汉赋四大家:

司马相如、扬雄、班固、张衡

2、班门三杰:

班彪、班固、班昭

3、中郎将:

皇帝的侍卫长。

4、节:

以竹为杆,上缀以旄牛尾,是使臣所持信物,又称“旄节”。

5、假吏:

临时委任的使臣属官。

6、斥候:

军中担任警卫的侦察人员,即侦察兵。

7、阏(yān)氏(zhī):

匈奴单于配偶即王后的封号。

8、相坐:

连带治罪。

古代法律规定,凡犯谋反等大罪者,其亲属也要跟着治罪,叫做连坐,或相坐。

9、株连:

指一人有罪而牵连他人。

株,本指露出地面的树根,根与根之间牵连甚多。

10、女弟:

妹妹。

11、上林:

即上林苑。

故址在今陕西省西安市附近。

汉朝皇帝游玩射猎的园林。

12、竹帛:

古代以竹片或帛绸记事,此代指史籍。

13、丹:

硃砂。

青:

青艧(huò)。

都是绘画所用的颜色。

此指绘画。

14、秩:

官俸。

中(zhòng)二千石:

官俸的等级之一,即每月一百八十石,一年合计二千一百六十石。

此举整数而言。

15、食邑:

又名采邑、采地。

因食其封邑的租税而称。

16、丈人:

对老人或长辈的尊称

16、后土:

地神,相对皇天而言。

皇天后土即指天地神明。

17、蛮夷:

古代用以指边远民族,四夷:

东夷、西戎、南蛮、北狄。

18、谶纬:

谶纬是古代中国官方的儒家神学,谶书和纬书的合称。

谶是方士们造作的图录隐语,纬是相对于经学而言,即以神学附会和解释儒家经书的。

由于先秦天命神权、天人感应观念的流行,出现许多祥瑞灾异、神化帝王和河图洛书、占星望气等等说法。

比如秦朝时,“亡秦者胡”,秦始皇误以为说的是匈奴,于是命蒙恬率30万大军北击匈奴,后来历史表明,“亡秦者胡”指的是胡亥。

唐代时,有人预言“唐三世以后,女主武王代有天下”,唐太宗以为是李君羡(小名叫“五娘”),找个借口把他杀了,结果历史表明预言说的是武则天。

南北朝后期,曾流传过一条神秘的预言,预言将有一位“黑衣人”降临成为天子以终结乱世。

初期预言是“亡高者黑衣”,结果穿黑衣的北周宇文邕灭了北齐的高纬,后来预言变为“黑衣临天位”,黑衣尼姑“智仙”之徒黑衣小子杨坚灭陈建隋。

在四大名著中也有许多谶纬。

《三国演义》中,有一位老人对年轻的关羽说:

“雨水盛,麦子亡。

”这句谶纬暗示关羽水淹七军与在麦城被谋害;《水浒传》中,一位禅师告诉鲁智深:

“遇林而起,遇山而富。

遇水而兴,遇江而止。

逢夏而擒,遇腊而执,听潮而圆,见信而寂。

”遇林而起是在野猪林救了林冲,遇山而富是与杨志在二龙山起义,遇水而兴是在梁山泊,遇江而止是讨伐方腊后在浙江听到了钱江潮声,看到了钱江潮,圆寂了。

逢夏而擒,是指在万松林活捉夏侯成;遇腊而执,是指活捉方腊。

四、文本中的成语

1、白发丹心:

“武留匈奴凡十九岁,始以强壮出,及还,须发尽白。

”丹心:

赤诚之心。

形容年迈苍老,仍然怀有一颗赤诚之心。

2、卧雪吞毡:

“乃幽武置大窑中,绝不饮食,天雨雪,武卧啮雪与旃毛并咽之,数日不死,匈奴以为神。

”比喻困境中的艰难生活。

后用以比喻民族气节。

3、雁足留书:

“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书,言武等在某泽中。

”大雁能传递书信。

4、竹帛之功:

“今足下还归,扬名于匈奴,功显于汉室,虽古竹帛所载,丹青所画,何以过子卿!

”竹帛:

竹简和绢,古时用来写字,借指典籍。

指名垂史册的功绩。

5、肝脑涂地:

“(武)常愿肝脑涂地。

今得杀身自效,虽蒙斧钺汤镬,诚甘乐之。

”形容惨死。

也形容竭尽忠诚,任何牺牲都在所不惜。

五、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缑王()禅让()单于()阏氏()

姊妹()廪食()煴火()乘舆()

招募()赦免()蛮夷()地窖()

啮雪()牧羝()弋射()纺缴()

旃毛()栀子()穷厄()穹庐()

栘中()厩监()斧钺()汤镬()

左伊秩訾()凿地()为坎()

马畜()弥山()泣下()霑衿()

昆邪王()於靬王()

且鞮侯()浞野侯()

去草实()棫阳宫()檠弓弩()

收藏矫正

 

13、张衡传范晔

一、作者简介

范晔(398年—445年),字,顺阳(今河南南阳淅川)人,安北将军范汪曾孙、豫章太守范宁之孙、侍中范泰之子。

南朝官员、史学家、文学家。

范晔出身士族家庭,元熙二年(420年),代晋称帝,范晔应招出仕,任彭城王刘义康门下冠军将军、秘书丞;元嘉九年(432年),因得罪刘义康,被贬为宣城太守,于任内著写《》。

元嘉十七年(440年),范晔投靠始兴王刘浚,历任后军长史、南下邳太守、左卫将军、太子詹事。

元嘉二十二年(445年),因参与孔熙先、彭城王刘义康的政变阴谋,事败被处斩,死时年48岁。

范晔才华横溢,史学成就突出,其《后汉书》博采众书,结构严谨、属词丽密,与《》《》《三国志》并称“前四史”。

“后四史”是指《》《》《明史》以及《清史稿》

二、文化常识

1、游于三辅:

在三辅一带游学。

游,游历,游学,指考察、学习。

三辅:

汉朝以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三个地区为三辅,在今陕西西安附近。

2、太学:

古代设在京城的全国最高学府,西汉武帝开始设立。

3、五经:

《诗》、《书》、《礼》、《易》、《春秋》五部经书

4、六艺:

指礼、乐、射、御、书、数六种学问和技艺,也指《诗》、《书》、《礼》、《乐》《易》、《春秋》六部经书

5、孝廉:

汉朝由地方官(太守)向中央举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被推举的人称为“孝廉”。

孝廉是“孝顺亲长,廉能正直”的意思。

后来“孝廉”这个称呼,也变成明朝、清朝对举人的雅称。

6、连辟(bì)公府不就:

连,屡次。

辟,(被)召请(去做官)。

公府,三公的官署。

东汉以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

7、两都:

指西都长安和东都洛阳,也称“二京”。

8、公车:

汉代官署名称,设公车令,臣民上书和征召都由公车接待

9、阉竖:

对宦官的蔑称。

10、豪右:

豪族大户。

秦汉时,豪族住在城市的右边,故称“豪右”

11、下车:

官员初到任。

12、视事,这里指官员到职工作。

13、乞骸骨,古代官吏因年老请求退职的一种说法。

14、致仕:

交还官职,即官员正常退休。

15、征拜,征召任命。

由下而上举荐人才有“举、荐、推”,

由上而下提拔人才有“征、召、辟”。

征/徵是指皇帝下诏聘召,有时也称为特诏或特征,皇帝下诏指名征聘。

辟是指公卿或州郡征调某人为掾属,汉时人也称为辟召、辟除。

三、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连辟()公府首衔()铜丸

吉凶倚伏()互为掎角()

涟漪()猗顿()犄角()旮旯()

范晔()邓骘()阉竖()蟾蜍()

篆文()籀文()璇玑()逾侈()

驿站()诡对()桅杆()帷幄()

三辅()浦东()西鄂()陇西()

骸骨()弹劾()惊骇()意赅()

属文()谗言()巉岩()搀扶()

互为掎角:

比喻互相配合,夹击敌人的态势

吉凶倚伏:

祸福相因。

语出《老子》:

“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籀文:

籀文又叫做大篆。

籀文的代表为今存的石鼓文,为石刻之祖。

 

高语必修四基础知识第四单元(答案)

11、廉颇蔺相如列传司马迁

一、作者简介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

西汉史学家、散文家。

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

因替李陵败降之事辩解而受宫刑,后任中书令。

发奋继续完成所著史籍,被后世尊称为史迁、太史公、历史之父。

他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原名《太史公书》)。

《史记》全书130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余字,包括12本纪(记历代帝王政绩)、30世家(记诸侯国和汉代诸侯、勋贵兴亡)、70列传(记重要人物的言行事迹,主要叙人臣,其中最后一篇为自序)、10表(大事年表)、8书(记各种典章制度、礼、乐、音律、历法、天文、封禅、水利、财用),对后世的影响极为巨大,被公认为是中国史书的典范,该书记载了从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到汉武帝元狩元年,长达3000多年的历史,是“二十五史”之首,被称为“实录、信史”,被鲁迅先生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列为前“四史”之首,与北宋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并称为“史学双璧”。

因此司马迁被后世尊称为史迁、史圣。

与司马光并称“史界两司马”,与司马相如合称“文章西汉两司马”。

四、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燕国(yān)飞燕(yàn)渑池(miǎn)龟兹(qiūcí)

亘古(gèn)妲己(dá)袒露(tǎn)坦言(tǎn)

赦免(shè)敕造(chì)煊赫(hè)羞赧(nǎn)

倨傲(jù)雄踞(jù)裙裾(jū)桔梗(jié)

城邑(yì)跋扈(hù)斋戒(zhāi)颛顼(zhuānxū)

偈语(jì)谒见(yè)褐色(hè)碣石(jié)

汤镬(huò)宦者(huàn)嘻哈(xī)嬉戏(xī)

酒酣(hān)佳酿(niàng)奶酪(lào)醇厚(chún)

御史(yù)装卸(xiè)盆缶(fǒu)酒缸(gāng)

风靡(mǐ)糜烂(mǐ)刎颈(jǐng)脖颈(gěng)

进谏(jiàn)谰言(lán)舍人(shè)舍得(shě)

避匿(nì)偌大(ruò)招惹(rě)箬笠(ruò)

不肖(xiào)悄然(qiǎo)驽钝(nú)弓弩(nǔ)

瑕疵(xiá)遐迩(xiá)闲暇(xiá)蒹葭(jiā)

廉颇(pō)缪贤(miào)秦穆公(mù)蔺相如(lìn)

12、苏武传班固

一、作者简介

班固(公元32年—公元92年),字孟坚,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东北)人,东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

班固出身儒学世家,其父班彪、伯父班嗣,皆为当时著名学者。

在父辈的熏陶下,班固九岁即能属文,诵诗赋,十六岁入太学,博览群书,于儒家经典及历史无不精通。

建武三十年(54年),班彪过世,班固从京城洛阳迁回老家居住,开始在班彪《史记后传》的基础上,与其弟班超一同撰写《汉书》,后班超投笔从戎,班固继续撰写,前后历时二十余年,于建初中基本修成。

汉和帝永元元年(89年),大将军窦宪率军北伐匈奴,班固随军出征,任中护军,行中郎将,参议军机大事,大败北单于后撰下著名的《封燕然山铭》。

后窦宪因擅权被杀,班固受株连,死于狱中,时年六十一岁。

班固一生著述颇丰。

作为史学家,《汉书》是继《史记》之后中国古代又一部重要史书,“前四史”之一;作为辞赋家,班固是“汉赋四大家”之一,《两都赋》开创了京都赋的范例,列入《文选》第一篇;同时,班固还是经学理论家,他编辑撰成的《白虎通义》,集当时经学之大成,使谶纬神学理论化、法典化。

 

  班固墓在陕西省宝鸡市扶风境内沿西宝北线公路傍边的太白乡浪店村,被评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五、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缑王(gōu)禅让(shàn)单于(chán)阏氏(yānzhī)

姊妹(zǐ)廪食(lǐn)煴火(yūn)乘舆(yú)

招募(mù)赦免(shè)蛮夷(mán)地窖(jiào)

啮雪(niè)牧羝(dī)弋射(yì)纺缴(zhuó)

旃毛(zhān)栀子(zhīzǐ)穷厄(è)穹庐(qióng)

栘中(yí)厩监(jiù)斧钺(yuè)汤镬(huò)

左伊秩訾(zhìzī)凿地(záo)为坎(kǎn)

马畜(chù)弥山(mí)泣下(qì)霑衿(zhānjīn)

昆邪王(húnyé)於靬王(wūjiān)

且鞮侯(jūdī)浞野侯(zhuō)

去草实(jǔ)棫阳宫(yù)檠弓弩(qíng)

收藏矫正

14、张衡传范晔

一、作者简介

范晔(398年—445年),字蔚宗,顺阳(今河南南阳淅川)人,安北将军范汪曾孙、豫章太守范宁之孙、侍中范泰之子。

南朝宋官员、史学家、文学家。

范晔出身士族家庭,元熙二年(420年),刘裕代晋称帝,范晔应招出仕,任彭城王刘义康门下冠军将军、秘书丞;元嘉九年(432年),因得罪刘义康,被贬为宣城太守,于任内著写《后汉书》。

元嘉十七年(440年),范晔投靠始兴王刘浚,历任后军长史、南下邳太守、左卫将军、太子詹事。

元嘉二十二年(445年),因参与孔熙先、彭城王刘义康的政变阴谋,事败被处斩,死时年48岁。

范晔才华横溢,史学成就突出,其《后汉书》博采众书,结构严谨、属词丽密,与《史记》《汉书》《三国志》并称“前四史”。

“后四史”是指《宋史》《元史》《明史》以及《清史稿》

三、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连辟(bì)公府首衔(xián)铜丸

吉凶倚伏(yǐ)互为掎角(jǐ)

涟漪(yī)猗顿(yī)犄角(jī)旮旯(gālá)

范晔(yè)邓骘(zhì)阉竖(yān)蟾蜍(chánchú)

篆文(zhuàn)籀文(zhòu)璇玑(xuán)逾侈(yúchǐ)

驿站(yì)诡对(guǐ)桅杆(wéi)帷幄(wéiwò)

三辅(fǔ)浦东(pǔ)西鄂(è)陇西(lǒng)

骸骨(hái)弹劾(hé)惊骇(hài)意赅(gāi)

属文(zhǔ)谗言(chán)巉岩(chán)搀扶(chān)

互为掎角:

比喻互相配合,夹击敌人的态势

吉凶倚伏:

祸福相因。

语出《老子》:

“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籀文:

籀文又叫做大篆。

籀文的代表为今存的石鼓文,为石刻之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