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数第一单元第48课时.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8937211 上传时间:2023-05-16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7.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数第一单元第48课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五数第一单元第48课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五数第一单元第48课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五数第一单元第48课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五数第一单元第48课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五数第一单元第48课时.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五数第一单元第48课时.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五数第一单元第48课时.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五数第一单元第48课时.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五数第一单元第48课时.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五数第一单元第48课时.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五数第一单元第48课时.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五数第一单元第48课时.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五数第一单元第48课时.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五数第一单元第48课时.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五数第一单元第48课时.docx

《五数第一单元第48课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数第一单元第48课时.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五数第一单元第48课时.docx

五数第一单元第48课时

勺湖中心小学五年级数学集体备课

主备人

李艾红

上课时间

课型

新授

教学内容

教材第7~10页,例5、例6及相应的试一试,

练一练,练习二第1~3题

教学

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并掌握等式的性质,即在等式两边都乘或除以同一个数(除以一个数时0除外),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的性质。

2、使学生掌握利用相应的性质解一步计算的方程。

教学重点:

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在等式两边都乘或除以同一个数(除以一个数时0除外)这一等式的性质。

内容分析

重点

能掌握等式的性质及其运用

难点

 能掌握等式的性质及其运用 

教学准备

多媒体,小黑板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一、复习等式的性质

1、前一节课我们学习了等式的性质,谁还记得?

2、在一个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

那同学们猜想一下,如果在一个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数(除以一个数时0除外),所得结果还会是等式吗?

3、那么,下面我们就通过学习来验证一下我们的猜想

学生自由猜想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二、教学例五

1、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例五图,并看图填空。

2、集体核对

3、通过这些图和算式,你有什么发现?

4、接下来,请大家任意写一个等式。

请你将这个等式两边同时乘同一个数,计算并观察一下,还是等式吗?

再将这个等式两边同时除以同一个数,还是等式吗?

能同时除以0吗?

5、通过刚才的活动,你又有什么发现?

6、引导学生初步总结等式的性质(关于乘除的)

7、板书出示:

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不等于0的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

8、练一练第一题

指名读题

生独立填写在书上,集体核对

三、教学例六

1、出示例六教学挂图,指名读题,同时要求学生仔细观察例六图

2、长方形的面积怎样计算?

3、根据题意怎样列出方程?

指名口答,你是怎么想的?

4、在计算时,方程两边都要除以几?

为什么?

5、计算出X=24后,我们怎样才能确定这个数是否正确?

最后将例六填写完整。

小结:

在刚才计算例六的过程中,我们将方程的两边都同时除以40,这是为什么?

为什么将等式两边都同时除以40,等式仍成立?

看图填空

 

全班交流发现

学生独立完成

后和同桌交流自己的想法。

 

学生交流

 

学生独立计算

并口算检验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6、试一试

出示X÷0.2=0.8

生独立解方程,指名上黑板。

师巡视并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集体核对,指名口答:

你是怎样解方程的?

为什么可以这样做?

7、练一练第二题

生独立解方程。

指名上黑板,师巡视。

集体订正。

四、巩固练习

1、练习二第一题

请每位同学在小组里说一说每一题应该怎样解,指名口答。

(第三组)

生独立解方程。

指名上黑板

集体核对

2、练习二第二题

指名读题

生独立填写,师巡视。

你在填的时候是怎样想的?

五、课堂作业

《补充习题》第4页。

 

学生独立解方程

 

学生口答。

 

学生独立完成

学生口答后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学生独立完成。

 

学生独立完成。

 

板书

设计

等式的性质

(2)

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不等

于0的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

例6:

40x=960

40x÷40=960÷40

X=24

答:

试验田的宽是24米。

教后反思

 

勺湖中心小学五年级数学集体备课

主备人

李艾红

上课时间

课型

新授

教学内容

教材第8~11页,例7及相应的试一试,

练一练,练习二第4~7题

教学

目标

1、使学生掌握列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内容分析

重点

能列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难点

 能列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多媒体,小黑板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一、教学例7

1、出示教学挂图,指导学生仔细观察题目,明确题意。

2、题目中已知什么,要求什么?

这些量之间有什么关系?

学生看图

学生口答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3、小军的成绩我们知道吗?

不知道可以用什么来表示?

4、接下来,请你用列方程的方法来解决这道问题。

5、集体核对,(指算式)这道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6、计算完结果后,你是怎样检验的?

7、这道题目还可以怎样列式?

8、小结:

刚才我们用列方程的方法来解决了问题,谁来说一说,用列方程解答时,我们是怎样列出方程的,解答过程中要注意些什么?

9、试一试。

⑴、指名读题

⑵、题目的各个数量之间有什么关系?

指名口答后生集体填写在书上。

如有不同的可以书上补充。

⑶、请同学们用列方程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⑷、集体核对。

10、练一练

⑴、引导学生明确条件和问题。

⑵、引导学生明确题目中已知量与未知量的相等关系,并将这个关系写在书上。

⑶、根据数量关系列出方程并解答。

⑷、集体核对。

指名板演,其余学生独立完成。

 

学生口答

学生小组内交流不同的算法,并说一说是根据什么数量关系计算的

 

学生读题

全班交流,并汇报

学生口答

 

学生和同桌交流,并说说自己的想法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二、巩固练习

1、练习二第4题

⑴、生独立读题,明确题意。

⑵、引导学生看图列出方程并解答。

⑶、集体核对。

请你说一说你是怎样列出方程的。

⑷、做完后你是怎样检验的?

2、练习二第5题

⑴、指名读题,明确题意。

⑵、小组讨论每题的数量关系,全班交流。

生独立解答

⑶、集体核对

3、练习二第6题

⑴、生独立完成,师巡视

⑵、小组内核对,同时交流讨论数量关系。

⑶、全班交流。

三、课堂作业

《补充习题》第5页。

 

 

学生口答。

 

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

 

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

 

学生独立完成。

学生同桌交流后独立完成。

 

学生独立完成。

板书

设计

列方程解决简单的应用题

小军的成绩-小刚的成绩=0.06米

解:

设小军的跳高成绩为x米。

x-1.39=0.06

x=1.39+0.06

x=1.45

答:

小军的跳高成绩为1.45米.

教后反思

 

勺湖中心小学五年级数学集体备课

主备人

李艾红

上课时间

课型

练习

教学内容

教材第11页练习二8~12题

教学

目标

1.使学生熟练掌握等式的性质并用列方程的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内容分析

重点

熟练掌握等式的性质并用列方程的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难点

熟练掌握等式的性质并用列方程的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多媒体,小黑板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一、复习等式的性质

1.前几节课,我们学习了等式的性质,谁来说一说,等式有怎样的性质?

指名口答。

2.今天这节课,我们就进行一些相应的练习巩固知识。

 

学生口答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二、练习二第8题

1.指名读题。

2.生独立填写在书上,集体订正。

3.说一说,你是怎么填的。

(小组内交流)

4.我们在解答方程时,要养成检验的习惯,也就是将算出的未知数的值再代入方程,看等式是否成立。

三、练习二第9题

1.指名读题。

2.这道题目,已知哪些量,要求什么量?

3.已知量与未知量之间有什么样的相等关系?

(多请几位同学说一说)

4.生独立做在课练本上。

师巡视5、集体核对。

四、练习二第10、11题

1.学生在小组内讨论这两道题目的数量。

2.生独立解决,师注意巡视,发现问题,个别辅导。

同时注意观察学生的不同做法,并通过板演在全班讨论。

3.集体核对。

五、课堂作业

《补充习题》第6页。

指名板演,其余学生独立完成。

 

学生口答

学生口答

全班交流,并汇报

 

学生和同桌交流,并说说自己的想法。

 

学生独立完成,

指名板演集体。

板书

设计

1.等式的性质

2.列方程解决简单的应用题

教后反思

 

勺湖中心小学五年级数学集体备课

主备人

李艾红

上课时间

课型

新授

教学内容

整理与练习

(一)

教学

目标

1.通过整理,让学生把本单元的知识进行系统的梳理,形成知识的体系,进一步理解本单元的重点和难点。

2.通过练习,提高学生解方程的正确率和速度。

3.提高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能力。

内容分析

重点

解方程的方法和一般步骤。

难点

  能正确掌握应用等式的性质去解方程。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一、回顾整理、突出重点

这一单元,我们学过了哪些内容?

那么什么是等式的性质?

方程的意义又是什么呢?

什么是解方程呢?

 今天我们就来复习一下这一单元

二、练习应用、训练基础

1.比赛练习解方程(P12第1题)

在比赛之前同桌互说每题的两边同时怎样应用等式的性质

学生口答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2.出示P12第2题的“连一连”

这道题有什么方法,大家可以先同桌讨论一下有没有好的做法。

3.练习P13第3题:

看图列方程并解答

①出示正方形和长方形

师:

两个图形的条件相同吗?

 ②出示下面两个图例

这两个图例有相同的地方吗?

先列出方程,不计算。

提问学生,你是怎样列式的?

集体反馈。

指导完成第4题。

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有怎样的数量关系?

三、巩固练习、及时反馈

出示课堂作业:

1.下列式子中是方程的打“√”,不是方程的打“×”。

X+8=16      (   )

28×3-2×42=0(   )

X-4=8=12    (   )

X+34>68     (   )

2.解方程:

①X÷6=6

②6.4+X=9.8

3.看图列方程并解答:

①等边三角形的周长是36.9厘米

 

X厘米

 ②  已修258米    还剩X米

        总长725米

四、课堂总结

今天这节课是复习课,还有什么问题

五、课堂作业

《补充习题》第7页。

同桌互说

独立完成

 

同桌讨论

汇报思路

学生订正

学生回答:

单价×数量=总价

总价÷单价=数量

总价÷数量=单价

 

学生小结

板书

设计

整理与练习

(一)

(1)等式的性质

(2)解方程

教后反思

 

勺湖中心小学五年级数学集体备课

主备人

李艾红

上课时间

课型

复习课

教学内容

整理与练习

(二)

教学

目标

1.通过练习与应用,提高学生列方程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2.通过探索与实践,让学生在操作及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内容分析

重点

列方程解决问题的方法及步骤。

难点

  通过等量关系式来列出题目的方程。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一、重点回顾、解题步骤

同学们还记得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步骤吗?

请同桌先轻声的讨论一下

师生共同回顾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步骤,并及时板书(小黑板)

①先把未知的量设为X,同时要把“解”字写在前面。

 

学生口答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②找出题目中的相等的数量关系。

③根据找出的数量关系来列出方程并解方程。

④把x的值代入原方程去检验,看解方程的过程对不对。

二、探索与实践 

1.出示第8题题目。

指导学生理解题目:

“连续的3个自然数”是什么意思?

举个例子说说。

很多学生在做这道题时会感到比较困难,要让有能力的学生多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师还要结合实际情况多举例来说明它们之间的关系。

 2.第9题

全班交流:

(1)从第一个天平可看出,一个梨子的质量相当于3个苹果的质量。

(2)从第二个天平可看出,三个苹果的质量相当于6个桃的质量。

(3)因此,一个李子的重量相当于6个桃子的质量。

三、评价与反思

组织学生先进行自我评价,小组交流后全班交流。

五、课堂作业

《补充习题》第8页。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订正时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1)学生独立思考这3个问题,在本子上适当记录。

(2)小组内交流,

 

解:

设中间一个数n。

   9n=99     n=99÷9     n=11

 

学生读懂题目意思独立思考,解决问题。

和同座位同学交流自己的思考过程。

 

板书

设计

整理与练习

(二)

(1)等式的性质

(2)解方程

(3)列方程解决简单的应用题

教后反思

 

勺湖中心小学五年级数学集体备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