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美术.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8941577 上传时间:2023-05-16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36.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美术.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三年级美术.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三年级美术.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三年级美术.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三年级美术.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三年级美术.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7页
三年级美术.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7页
三年级美术.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7页
三年级美术.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7页
三年级美术.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7页
三年级美术.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7页
三年级美术.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7页
三年级美术.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7页
三年级美术.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7页
三年级美术.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7页
三年级美术.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7页
三年级美术.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7页
三年级美术.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7页
三年级美术.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7页
三年级美术.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7页
亲,该文档总共3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三年级美术.docx

《三年级美术.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美术.docx(3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三年级美术.docx

三年级美术

第一课、我们的社区

主备人:

备课时间:

上课时间:

序号:

教学目标:

1、观察了解自己社区的人物活动和景色,并以绘画的形式来表现社区新貌。

2、培养学生细致的观察力及美术表现能力。

3、通过学习,使学生深刻地感受到社会巨大的变化,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

了解社区的人物活动和景色,并画下来。

难点:

能从独特的角度表现社区美好的生活景象。

教学准备:

彩色笔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师语:

同学们,随着发展,现在,人们的生活条件与生活环境是越来越好了。

今天,我们就来画一画我们的社区。

(板书课题)

2、什么叫社区?

(自己居住的小区一带;农村叫村庄)、

3、谁来想大家介绍一下自己生活的村庄或小区有些什么?

是怎样的?

4、师小结:

看来,同学们对自己生活的社区都非常关心,了解得可真多!

二、新授。

1、那么,通过课前的了解,你觉得自己社区最美的景色是什么?

把你所了解到的讲给同桌听一听。

(同桌交流,指名描述)

师:

真羡慕你们的社区!

2、在这么美的社区里,人们的生活怎么样呢?

有些什么有益的活动呢?

(学生描述)

3、师:

社区里的人们真是生活的有滋有味啊!

我们来看看一些小朋友是怎样来夸自己的社区的?

4、欣赏(书上的学生作品)。

(1)社区全貌(线描):

表现了社区的繁华与热闹。

(2)海岛(色彩):

表现了社区的宁静与朴素。

(3)健身、下棋(线描):

表现了社区健康、活力的生活。

通过欣赏,使学生明确表现的形式(线描与色彩)以及从哪个角度去反映社区,表现社区的哪些方面(环境与生活)。

三、学生作业。

1、想一想,你准备夸一夸社区的哪方面?

你想用什么绘画形式来表现?

2、学生作业,教师巡视辅导。

四、作业展评,课堂总结。

教后记:

 

第二课、恐龙世界

主备人:

备课时间:

上课时间:

序号:

教学目标:

1、了解恐龙消失的原因,增加对恐龙的认识。

2、以学生兴趣为导向,初步学习如何捏制各类造型。

3、通过故事形式,引起学生想进一步了解的恐龙的学习欲望。

4、能够以想象和仿制结合的方式完成一只恐龙造型。

教学重点:

独立完成一只恐龙造型。

教学难点:

正确把握不同体型恐龙的身体各部分的比例。

教具准备:

师:

范作

生:

橡皮泥、各类小型的恐龙玩具。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检查学生用具准备情况。

二、导入新课

1、你参观才恐龙的展览吗?

你知道各种恐龙的名称吗?

庞然大物--恐龙几百万年前就神秘地消失了,给人类留下了无穷的奥秘。

2、揭题板书:

“今天我们来和恐龙玩一玩做一做。

”--恐龙世界

三、讲授新课:

1、出示范作。

这是什么?

(恐龙--长颈龙、三角龙、剑齿龙……)引起学生兴趣,激发学习热情。

2、恐龙生活在什么时代?

都有哪些种类?

它们是长什么模样的?

你最喜欢哪头恐龙?

(让学生根据自己所知道的知识来说说看。

大家畅所欲言。

3、教师出示幻灯片。

让各类恐龙形象具体化。

和学生一起聊聊恐龙是如何生活的。

身上的各种不同体形各有什么作用。

长劲龙的长脖子;三角龙头上的角;剑齿龙背上的刺;冀龙的翅膀及翅膀上的爪子……

4、任选一只恐龙,一起说说身上各部位如何来捏制。

5、布置作业:

按自己的喜好与兴趣捏制一头恐龙。

6、音乐、教师巡回辅导。

7、作业展示:

集中展示,以讲台为展台,把所有学生完成的作品放置其中,进行学生互评,大家互相欣赏,表扬优秀作品。

四、课堂小结:

五、课后延伸:

     课后查阅有关恐龙的资料,了解恐龙为什么会消失。

教后记:

 

第三课、画中的线条

主备人:

备课时间:

上课时间:

序号:

教材分析:

    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认识到线条的表现力,学习观察、欣赏画面的方法,进而体会、认识到线条这种造型语言的魅力。

教学目标:

1、显性目标:

通过本课学习,了解线条这种绘画语言,通过仔细观察,认识不同动势的线条,能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对线条的观察,了解艺术家的表现风格和情感,能用线条表现自己身边的景物

2.隐性目标:

通过了解中国古代作品,了解中国灿烂的绘画艺术,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通过观察不同画家用线条表现的作品,初步体会画家不同的情感,认识人类丰富的情感世界。

 教学重点:

    通过对画面的分析,认识线条的表现力,学习对画家作品的分析和评述。

教学难点:

   学生能将本课的认识,初步运用到绘画作品中。

教学材料:

铅笔、彩色笔

教学设计:

一、导入活动:

教师准备几件物品(铁丝、木棍、树枝、树皮、网兜等),请同学用线条表现出来。

二、分析中国传统绘画作品

    欣赏我国古代画家从生活中寻找到并运用到绘画中的线条,讨论:

1、画中运用了哪些线条?

它们有什么特点?

这些画面多是以曲线为主,通过线条的表现体会到当时的情景。

2、通过线条的表现你感受到些什么?

 合作学习,同学间取长补短:

通过讨论分析,让学生对线条这种造型语言有进一步的认识与提升。

线条不但可以塑造生动的形象,而且还可以传达画家的思想。

 三、尝试练习

       任选美术作品的一个局部进行临摹。

通过临摹尝试线条表现力。

四、谈学习感受,请同学说说画线条的感受。

互相说说自己对画中线条的不同感受。

进一步了解、体会,使学生对用线造型产生浓厚的兴趣。

教后记:

 

课题:

4、会动的线条

主备人:

备课时间:

上课时间:

序号:

 教学目标:

1、显性目标:

通过观察、体验、感受、了解哪类线条能表现出动感,感悟线的表现力,培养学生造型能力和创造能力。

3、隐性目标:

引导学生在小组学习探究中,相互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

 教学重点:

通过对艺术作品的欣赏,了解哪些线条能表现出动感,学习如何运用纤小表现动感

教学难点:

线的动感的表现及疏密的组织

教学准备:

画纸、水彩笔,彩带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欣赏敦煌壁画《飞天》。

你们看了这幅壁画,有什么感觉?

什么原因让我们感觉他们在飞,在动呢?

仔细观察一下里面的线条变化?

(学生讨论总结,画中含有多处波浪线,让人感觉里面的神仙在飞,里面的东西在动。

2、揭题: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会动的线条。

二、新授

1、请几位小朋友到上面来跟着音乐起舞,让其他同学把他们的舞蹈用线条表示出来。

2、分析用线条的方法(波浪型的线条具有动感,平直的线条比较呆板。

3、欣赏观察另两张图片分析其线条的动感和添加其他线条的表现作用。

(1)分别说说作品中都表现了什么。

(2)线条的排列以及疏密关系哪张处理得比较好?

(3)你认为哪一张动感最强?

为什么?

4、小结:

艺术品中的线条是富于变化的,是会动的。

三、学生作业

作业要求:

在纸上用线条绘画出你认为具有动感的风景或人物以及动作等,注意疏密关系的处理。

四、作业展评

(画面上的东西在动吗?

是怎么动的?

你觉得好看吗?

五、课堂总结

教后记:

 

课题5、卵石动物造型

主备人:

备课时间:

上课时间:

序号:

教学目标:

1、认识有趣的卵石造型游戏,根据卵石的不同形状,创作可爱的动物形象。

2、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与造型能力。

3、丰富学生的绘画经验,提高学生的美术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

能根据卵石的形状进行合理的想象,并创作可爱的动物形象。

难点:

动物形象饱满生动。

教学准备:

卵石、记号笔、颜料、毛笔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师出示卵石:

看看,今天老师带来了什么东西?

(板书:

卵石)

2、你知道它有什么作用吗?

(铺路、装饰鱼缸等)

3、今天,我们还要让卵石来发挥一个更有趣的作用,你们有兴趣知道吗?

二、新授

1、出示一鼠身形的卵石,看一看,它像什么?

换个方向看一看,它又想什么?

2、再出示多种形状的卵石,学生大胆想象。

3、师语:

很多小朋友和大家一样,看到了各种形状的卵石,也产生了很多丰富的想象,并且把自己的想象变成了现实,创作出了许多有趣的动物造型。

在我们的课本里就有很多,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4、欣赏,认知。

(1)打开书本,学生观赏卵石动物作品,自由交流。

(2)仔细观察,说一说这些作品是怎样利用卵石形状创作的?

创作的动物形象在姿态上有什么特点?

(除了动物头像与鱼类外,动物的姿态大多是静止的团身形象。

5、了解创作过程:

(1)根据卵石形状进行合理想象;

(2)用记号笔在卵石上勾勒动物形象细节;

(注意:

此时,这块卵石就是动物的身体,就像是它的剪影。

(3)用干笔蘸上颜料进行美化。

(注意:

不要用水)

三、学生作业,教师巡视辅导。

人手一个,先构思,再涂色。

四、作业展评,课堂总结。

1、学生作业展示,生生互评,师生互评。

    师总结:

今天,通过大家丰富的想象与灵巧的双手,一块块色彩暗淡、毫无生气的卵石变活了,变漂亮了,真了不起。

其实,生活中还有很多可以让我们美化的东西,只要你能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一定能让我们的世界变得更美!

教后记:

课题6、威武的盾牌

主备人:

备课时间:

上课时间:

序号: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在冷兵器时代,盾牌是防御性武器,并了解盾牌在当今生活中的用途。

2、结合现有的资料和材料,从外形、图案、色彩等方面进行设计和制作。

3、培养学生学会保护自己,从小树立防范意识,建起心中的盾牌。

二、重点和难点:

1、重点:

了解盾牌外形及图案的特点并进行设计和创作。

2、难点:

让学生感受威武的含义并能做出让敌人胆战心惊的威武的盾牌。

三、教学准备:

彩色卡纸、蜡光纸、瓦楞纸、剪刀、双面胶、彩色笔及大锅盖、雨伞等。

四、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教师出示盾牌,问是什么?

2、教师左手握住盾牌,用力往前伸,让学生配上声音。

3、导出课题。

(二)、欣赏盾牌图片

   课件显示盾牌图片(8幅),着重介绍北约和平之盾,让学生在视觉上初步接触盾牌,并有简单了解。

(三)、探究式学习

    1、你知道盾牌的用途吗?

    2、盾牌的外形有什么特点?

你还能设计出哪些形状?

        A、左右对称。

        B、请四位同学上前设计盾牌形状,其他同学在白纸上画,比一比谁画的又多又好。

3、盾牌的图案设计有什么特点?

给你怎样的感受?

          A、学生回答盾牌图案设计的特点,并谈感受。

          B、你能例举在生活中还见过哪些威武的形象?

(欣赏课件显示生活中威武的形象:

石狮子、铺首、青铜器、面具。

C、看了那么多威武的形象,你能选一选这幅图片中的三个形象哪个最威武吗?

为什么?

         D、你认为要显得威武,关键是抓住哪个部位的变化?

         E、你能不能上来做一下威武的样子?

         F、课件显示两只不同形象的老虎,问:

哪只更适合做盾牌?

(四)艺术实践

1、小组讨论、分配每位同学的具体工作任务。

2、课件显示作业要求:

A、制作是要做好盾牌的手握部分。

B、用动物头的图案来设计盾牌。

C、装饰盾牌的色彩要对比强烈。

3、学生制作,教师巡回辅导。

(五)评价

1、展示学生作品。

2、做游戏。

(六)课的延伸

师:

在古代,人们遇到危险时用盾牌来保护自己。

那假如你以后遇到危险,将用什么来保护自己呢?

的开发。

教后记:

第7课会变的盒子

主备人:

备课时间:

上课时间:

序号:

  

(一)教学内容与目标

  I.显性内容与目标

  应知:

让学生了解日常生括中各式各样的盒子,发现不同种类的盒子的不同功能,明确盒子不仅造型美,具有审美价值,还具有实用价值。

  应会:

了解纸盒的基本制作方法,研究纸盒的制作步骤,找一些其它的纸盒,把它们组台在一起,变成你想做的东西,如:

房屋、车辆等。

  2.隐性内容与目标

  了解盒子的设计与实用的关系,培养学生关注生活的习惯,了解有关设计的基

本要求。

  (三)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重点:

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学生研究发现盒子的种类和用途,简单了解纸盒的基本制作方法。

让学生通过纸盒的收集、观察、研究、制作等教学活动,了解有关盒子的相关知识,学习用简单的方法将不同的纸盒进行组合和制作。

  难点:

巧妙利用不同纸盒进行组合、制作。

(四)学习材料

  教师:

各种各样盒子的资料、图片.

学生优秀作品,纸盒步骤图,剪子,刻

刀,胶水等。

  学生:

生活中收集的各种各样的纸

盎,剪子,刻刀,胶水等。

教学活动

1、组织教学组织学生整理用具。

课前准备

(1)收集生活中各种各样的纸盒。

(2)有关盒子的相关资料。

2、讲授新课

  放映教学课件。

  古今中外盒子展示、讲解。

  组织学生介绍自己的盒子。

形状、颜色、用途、功能

  

(1)你收集的盒子是装什么物品的?

  

(2)造型美吗?

有什么特点?

  (3)设计、实用功能表现在哪儿?

 (4)说一说你最喜欢之处。

组织学生典型发言。

  组织学生研究分析纸盒的制作特点。

  说一说为什么这样设计。

  讲解制作要点。

  放映制作展开图,讲解制作要点。

艺术实践

  指导看书第14、15页。

  分析:

盒子不仅造型美,具有审美价值,还具有实用价值。

3、指导学生完成作业。

  学习用简单的方法将不同的纸盒进行组合和制作。

  每人完成一件作品。

4、评价

组织展示、讲评。

教后记:

 

第8课彩墨游戏

(二)

主备人:

备课时间:

上课时间:

序号:

  

(一)教学内容与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

  应知:

简单了解彩墨画的绘画形式,初步认识中国画,了解绘画用具的使用方

法和简单的技法。

  应会:

在游戏中感受、体验彩墨画的基本方法。

  2隐性内容与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彩墨画的特点,感受彩墨画的乐趣,在彩墨游戏中发现彩墨的技法,激发学生热爱民间艺术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让学生在游戏中去发现彩墨与宣纸产生的一种特殊变化,学习用简单的技法进行表现。

  难点:

特殊技法的运用。

  (三)学习材料

  教师:

中国画欣赏作品、教学课件、学生优秀作品、毛笔、墨、中国画颜色或

水彩颜色、生宣纸、毡垫。

学生:

毛笔、墨、中国画颜色或水彩颜色、生宣纸、毡垫。

教学活动

1、组织教学

  组织学生整理好用具:

毛笔、颜色、墨、生宣纸。

2、讲授新课

  

(1)练习用笔、用墨。

  ①请休用毛笔蘸上墨,中锋用笔、侧锋用笔试一试,看有什么变化?

  ②请你笔上蘸满淡墨,笔尖蘸一点点浓墨,卧锋用笔试一试,看看有什么变化?

  

(2)组织学生看书研究、讨论、解答问题:

  ①你知道生活中有哪些有趣的画?

  ②观察分析书中作品采用了哪些画法。

  ◎分析技法的运用。

  (3)教师演示。

  浓淡、干湿、点染、勾勒、没骨等技法。

3、艺术实践

  (I)放映课件,组织学生

观看:

  ①艺术家是怎样作画的。

  ②运用了哪些技法。

  

(2)带领学生体验几种墨色变化和基本技法的应用。

  (3)找一找你画中的这些技法的应用。

  (4)欣赏中国画作品。

从作品中发现技法的运用。

4、评价

  组织学生办小型展览活动——彩墨天地。

教后记:

 

第9课大嘴怪

主备人:

备课时间:

上课时间:

序号:

  

(一)教学内容与目标

  l显性内容与目标

  应知:

了解吹塑纸版画这一版画艺术创作方法,感受吹塑纸版画丰富的艺术表现形式。

  应会:

尝试运用划、刻、揉、撕、剪等方法,制作一幅情趣盎然的表现大嘴怪

题材的吹塑纸版画。

  2隐性内容与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增强学生对版画这一独特艺术表现形式的热爱,引导学生在小组学习过程中,相互交流,培养自主探究精神与创新意识,在作业中增强想像力与动手能力。

  

(二)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重点:

了解吹塑纸版画艺术,掌握基本制作方法,并运用这些方法塑造自己喜爱的形象。

  难点:

创作思维的发散性和磨印的均匀程度。

(三)学习材料

  吹塑纸、印制纸张(可以是图画纸、彩色复印纸、画报纸、报纸等)、油墨、墨磙、用于磨印的马莲或勺子。

教学活动

1、游戏导人

  艺术创作不但可以用绘画的形式,有时只要在材料上稍加变更,就可以使画面产生非常有趣味的效果呢!

2、组织探究活动。

游戏揭秘

  魔术师(老师)出场:

分别帮每组的试验板材滚上油墨,并神秘地告诉他们磨印的方法.同时组织讨沦。

欣赏分析

  引导学生分析书中作创设情境  听:

  

(1)(一声吼叫)这会是谁发出来的声音?

  

(2)它生活在哪里?

(海浪声、鸟叫声、风声)

(3)你想象的大嘴怪是威猛的还是善良的?

它的大嘴巴有哪些本领?

3、创作

  教师根据孩子描绘的情景引导、启发构图形式,并进一步激发孩子们

的想像力。

4、交流评价

  组织“大嘴乐园”展览。

5、课后拓展

  欣赏:

实物拓印、纸版画等其他版画形式的作品。

  提问:

这些版画形式都运用了哪些巧妙的方法来表现?

教后记:

 

第10课中国龙

主备人:

备课时间:

上课时间:

序号:

  

(一)教学内容与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

  应知:

通过本课学习初步了解中国龙的文化、历史。

通过观察,认识龙造型上的变化,以及在中华民族传统中龙的特殊地位,知道龙的各部位的动物原型与象征意义,体会龙的精神。

  应会:

会讲出龙各部位的象征,能自己创作一幅龙的绘画,或与同学合作完成一件舞龙道具,会抓住龙头、身、尾三部分特点进行创作。

  2.隐性内容与目标

  都说中国是龙的故乡,我们是龙的传人,这中间包含人们对龙的尊重、崇拜,人们借龙的精神来树立自己的民族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1)搜集有关中国龙的资料,初步了解中国龙的历史。

  

(2)了解龙的象征意义,欣赏其造型。

  (3)抓住龙的特点,画一条龙或集体创作一条龙。

  难点:

  

(1)在绘画中表现出龙的精神、气势,抓住龙的特点、造型及动态。

  

(2)在“欣赏·评述"中请同学们讲述龙的象征意义并体会龙的精神。

  (三)学习资料

  有关中国龙的资料,彩笔、胶带、布、纸、纸板等。

建议引导学生发现生活

中可利用的材料。

教学活动

一、导入新课

播放录像。

  学生观看,使学生初步感受龙文化。

  

(1)动画片看龙的形象。

  

(2)春节庙会上舞龙和端午节赛龙舟的场景。

  (3)申奥宣传片上的龙的形象。

二、引出题目,解决教学,重点内容

  看到了三段表现龙的形象的影视作品,你有什么感受?

  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中国的龙文化。

(出示课题)你印象中的龙是什么样的?

  真正的龙我们都没见过,但龙的传说已经源远流长,书上就为我们介绍了一些龙的形象,我们一起来看看。

  试用简单的线条画出来龙的局部特征。

拓展思路分组讲解。

  你还在什么地方见到过龙?

把你收集的有关龙的资料介绍给大家。

  小结:

在古代,人们把“龙”作为吉祥的化身,象征高贵,在民间又是喜庆吉祥的标志。

  历史发展到今天,龙的形象深入到了社会的各个角落,大家一起来欣赏现在的龙的形象设计,更是与众不同。

教后记:

 

第十一课吉祥图案

主备人:

备课时间:

上课时间:

序号:

教学内容与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

应知:

欣赏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吉祥图案,了解有关吉祥图案的文化及其发展。

知道部分典型的吉祥图案,了解它们的造型特点及所表达的含义。

应会:

能用剪纸的形式制作吉祥图案,表达自己美好的心愿。

2.隐性内容与目标

通过对吉祥图案的欣赏,使学生初步了解有关吉祥图案的知识,了解民族传统文化及吉祥图案的设计特点和造型方法。

启发学生感受并表现生活中的美好事物,从而体验到生活的乐趣。

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情感与态度,以及形象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通过了解有关吉祥图案的文化,加深对民族传统艺术的了解。

尝试用剪纸的形式表现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喜爱之情,表达对未来生活美好的祝愿。

难点:

图案的造型要生动、有趣,并且能表达自己的美好愿望。

学习材料

有关吉祥图案的图片,课件,剪刀,各种彩纸。

二、教学设计参考

(一)教学活动的方式与方法

教学活动

教学意图

教师

学生

(1)组织教学

(2)引入新课

出示课题:

吉祥图案

提出问题:

今天我们来一起学习《吉祥图案》这节课,请同学们把自己搜集的图片资料介绍给大家。

在相互学习的过程中,提出自己的疑问和发现。

(3)新授课

①提出问题:

把学生提出的问题归类,并逐一解决:

A什么样的图案叫吉祥图案?

B它有什么用途?

C这些图案代表什么含义

②请你们把搜集的图案按照内容分类,你认为可以怎样分?

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用剪纸的形式制作吉祥图案。

A剪纸与绘画有什么不同?

B书上介绍的剪纸方法谁能给大家介绍介绍?

C这种方法有什么优越性和局限性?

(4)学生作业

(老师指导)

作业要求:

设计制作一个吉祥图案。

(5)小结

组织交流。

其他学生的作品哪些值得你学习和借鉴。

学生分小组讨论。

解决的问题:

①对吉祥图案有个初步的了解。

②认识一部分吉祥图案。

③提出想要探究的问题。

学生思考,讨论,回答问题。

解决的问题:

①初步了解吉祥图案的特点。

中国传统吉祥图案的主要特征是:

借用具象物品表达抽象的概念,同时蕴涵着人们对未来美好生活的祝福和向往。

②吉祥图案的作用和用途:

它常常在喜庆的节日、重要的庆典活动中出现。

它代表着美好的祝福,蕴含着对未来生活的希望。

③明白部分吉祥图案代表的含义。

例如:

“鱼”的谐音是“余”,代表剩余、富裕的意思;牡丹以它特有的富丽、华贵,在中国传统意识中被视为繁荣昌盛、幸福和平的象征等。

按不同的表现内容分类

例如:

按照以动物为主的、以植物为主的、以人物为主要图案的进行分类。

学生打开书。

讨论并回答问题。

解决的问题:

①了解剪纸的基本特点。

②通过学生的讲解和演示,学习对折剪纸的方法。

③启发学生联想到其它的剪纸方法。

解决的问题:

学习制作吉祥图案。

①设计思考:

选择能代表自己思想的表现内容。

②设计构图:

画出基本结构。

③剪纸:

学生作业。

学生展示,交流。

教后记:

 

第十二课橙色的画

主备人:

备课时间:

上课时间:

序号:

一、教学目标:

1、了解由两个原色调配而成的颜色叫间色,认识三间色的色相。

2、通过欣赏以橙色为主的美术作品,使学生感受到橙色温暖、明快的美感,感受到它们使画面构成的特别的艺术效果。

3、以橙色为主要颜色绘制一幅画。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通过调色认识不同量的红色和黄色调出来的颜色是不同的,认识和感知以橙色为主要颜色的画面给人们带来的特有的美感。

难点:

引导学生表达自己对橙色的感受,在感知的基础是行启发学生的发散思维,展开创作。

三、学习材料:

课件、水粉颜料、水粉笔、调色盘、铅画纸、油画棒,透明的玻璃杯,涂色的小卡片。

四、课时安排:

二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演魔术,变橙色。

小朋友,在细雨的浇灌下,小草从地里偷偷的钻出小脑袋,嫩绿嫩绿的,百花园里花儿竞相开放,有粉红的,柠檬黄的,紫色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