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物流基础》第三版习题答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8959926 上传时间:2023-05-16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8.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代物流基础》第三版习题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现代物流基础》第三版习题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现代物流基础》第三版习题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现代物流基础》第三版习题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现代物流基础》第三版习题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现代物流基础》第三版习题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现代物流基础》第三版习题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现代物流基础》第三版习题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现代物流基础》第三版习题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现代物流基础》第三版习题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现代物流基础》第三版习题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现代物流基础》第三版习题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现代物流基础》第三版习题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现代物流基础》第三版习题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现代物流基础》第三版习题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现代物流基础》第三版习题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现代物流基础》第三版习题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现代物流基础》第三版习题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现代物流基础》第三版习题答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现代物流基础》第三版习题答案.docx

《《现代物流基础》第三版习题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物流基础》第三版习题答案.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现代物流基础》第三版习题答案.docx

《现代物流基础》第三版习题答案

第一章

一、简答题

1.答:

我国关于物流的第一个基础性国家标准《物流术语》正式发布,将物流定义为“物品从供应地到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

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现有机结合。

现代物流是相对于传统物流而言的。

它是在传统物流的基础上,引入高科技手段,即运用计算机进行信息联网,并对物流信息进行科学管理,从而使物流速度加快,准确率提高,库存减少,成本降低,以此延伸和放大传统物流的功能。

现代物流不仅单纯的考虑从生产者到消费者的货物配送问题,而且还考虑从供应商到生产者对原材料的采购,以及生产者本身在产品制造过程中的运输、保管和信息等各个方面,全面地、综合性地提高经济效益和效率的问题。

因此,现代物流是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为目标,把制造、运输、销售等市场情况统一起来考虑的一种战略措施。

这与传统物流把它仅看作是“后勤保障系统”和“销售活动中起桥梁作用”的概念相比,在深度和广度上又有了进一步的含义。

2.答:

(1).物流是国民经济的动脉系统,它联结社会生产各个部分使之成为一个有机整体。

(2).物流是社会再生产不断进行,以创造社会物质财富的前提条件。

(3).物流是保证商流顺畅进行,实现商品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物质基础。

(4).物流技术的发展是决定商品生产规模和产业结构变化的重要因素。

(5).物流的改进是提高微观经济效益和宏观经济效益的重要源泉。

3.答:

(1).运输职能

(2).保管职能

(3).包装职能

(4).流通加工职能

(5).配送职能

(6).信息职能

4.答:

(1).物流反应快速化

(2).物流功能集成化

(3).物流服务系列化

(4).物流作业规范化

(5).物流目标系统化

(6).物流手段现代化

(7).物流组织网络化

(8).物流经营市场化

(9).物流信息电子化

二、单选题

1.C

2.C

3.D

4.B

三、多选题

1.CD

2.ABC

3.ABC

第二章

一、简答题

1.现代物流的功能要素包括包装、装卸、运输、保管储存、流通加工、配送、物流信息等内

容。

2.包装的合理化原则有:

a.合理设置包装方式

b.合理选用包装材料与技术

c.方便物流的回收利用,实现物流资源再循环

3.装卸的合理化原则有:

a.提高装卸搬运活性

b.防止无效装卸

c.充分利用重力或消除重力影响,减少装卸的消耗

4.合理化运输的原则有:

a.避免运力选择不当(弃水走陆、铁路或大型船舶的过近运输、“大马拉小车”)

b.避免不合理运输(单程空驶、舍近求远、无效运输)

c.提高车船技术装载量

d.推广先进实用的运输技术方式

5.储存保管合理化主要实施要点有:

a.采取有效的先进先出方式(贯通式货架系统、“双仓法”储存、计算机存取系统)

b.提高储存密度,提高仓容利用率(采取高垛的方法,增加储存的高度;缩小库内通道宽

度以增加储存有效面积;减少库内通道数量以增加储存有效面积)

c.采用有效的储存定位系统

d.采用有效的监测清点方式(“五五化”堆码、光电识别系统、电子计算机监控系统)

e.采用现代储存保养技术,避免仓储物品质量的损坏(气幕隔潮、气调储存、塑料薄膜封

闭)

6.流通加工合理化的要求是:

a.加工和配送结合

b.加工与配套相结合

c.避免盲目设置流通加工

7..配送的作用表现在:

a.完善了输送及整个物流系统

b.提高了末端物流的经济效益

c.通过集中库存使企业实现低库存或零库存

d.简化订货程序,方便用户

e.提高企业保证供应的程度

8、配送合理化应采取的措施:

a.推行一定综合程度的专业化配送

b.推行共同配送

c.推行加工配送

d.实行送取结合

e.建立准时配送系统

二、单项选择题

1.A

2.B

3.C

4.D

三、多项选择题

1.ABC

2.ABCD

3.BCE

第四章国际物流

一、填空题

1.必要条件2.集装箱海陆联运3.国际综合一贯运输4.更换车轮

二、单选题

1.A2.A3.B

三、简答题

1.①广义的国际物流研究的范围包括国际贸易物流、非贸易国际物流、国际物流投资、国际物流合作、国际物流交流等领域。

狭义的国际物流(internationallogistics,简称IL)主要是指国际贸易物流,即组织货物在国际间的合理流动,也就是指发生在不同国家之间的物流。

更具体点说,狭义的国际物流是指当生产和消费分别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或地区)独立进行时,为了克服生产和消费之间的空间距离和时间间隔,对物进行物理性移动的一项国际贸易或国际交流活动,从而完成国际商品交易的最终目的,即卖方交付单证、货物和收取货款,买方接受单证、支付货款和收取货物。

②国际物流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分别是第一阶段:

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初在这一阶段,物流设施和物流技术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企业建立了配送中心,广泛运用电子计算机进行管理,出现了立体无人仓库,一些国家还建立了本国的物流标准化体系等等。

物流系统的改善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物流活动也已经超出了一国范围,国际间开始形成了大量的物流,在物流技术上出现了大型物流工具,如二十万吨的油轮,十万吨的矿石船等。

20世纪70年代,受石油危机的影响,国际物流不仅在数量上进一步发展,船舶大型化趋势进一步加强,而且,出现了提高国际物流服务水平的要求,大量、高服务型物流从石油、矿石等物流领域向物流难度最大的中、小件杂货领域深入,其标志是国际集装箱及国际集装箱船的大发展,国际间各主要航线的定期班轮都投人了集装箱船,一下子把散杂货的物流水平提高了,也使物流服务水平获得了很大的提升。

到了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国际物流的质量要求和速度要求进一步提高,国际物流领域出现了航空物流大幅度增加的新形势,同时还出现了更高水平的国际联运。

第二阶段:

20世纪80年代初至90年代初进入20世纪80年代,美国经济已经失去了兴旺发展的势头,陷入长期倒退的危机之中。

因此,必须强调国际物流管理的改善,降低产品成本,并且要改进服务、扩大销售,以图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获得成功。

此时,正处于成熟的经济发展期的日本,则以贸易立国,实现与其对外贸易相适应的物流国际化,并采取了建立物流信息网络、加强物流全面质量管理等一系列措施,提高了其物流国际化的效率。

这一阶段,在物流量基本不继续扩大的情况下出现了“精细物流”,物流的机械化、自动化水平显著提高。

同时,伴随新时代人们需求观念的变化,国际物流着力于解决“小批量、高频度、多品种”的物流,出现了不少新技术和新方法。

这就使现代物流不仅包括大量货物、集装杂货,而且也服务于多品种的货物,从而基本覆盖于所有物流对象,解决了所有物流对象的现代物流问题。

国际物流领域这一阶段的另一大发展,是伴随国际物流,尤其是伴随国际联运式物流出现了物流信息和首先在国际物流领域出现了电子数据交换(EDl)系统。

信息的作用,是使物流向更低成本、更高服务、更大量化、更精细化的方向发展,许多重要的物流技术都是依靠信息技术才得以实现的,几乎每一项物流活动都需要信息技术支撑。

物流质量取决于信息,物流服务依靠信息。

可以说,这一阶段的国际物流已进入了物流信息时代。

第三阶段:

20世纪90年代末至今这一阶段,国际物流的概念和重要性已为各国政府和外经贸部门所普遍认识。

贸易伙伴遍布全球,必然要求物流国际化,即物流设施国际化、物流技术国际化、物流服务国际化、货物运输国际化、包装国际化和流通加工国际化等等。

世界各国都在国际物流的理论和实践方面进行了大胆探索。

人们已经形成共识:

物流无国界,只有广泛开展国际物流合作,才能促进世界经济繁荣。

在这一阶段,网络技术、条码技术以及卫星定位系统(CIS)在物流领域得到了普遍应用,而且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这些高科技手段在国际物流中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物流的信息化和物流服务水平。

各大物流企业纷纷投巨资于物流信息系统的建设。

可以说,21世纪将是国际物流信息化高度发展的时代。

由于各个企业的国际化运营,也要求国际物流的运作参与到覆盖全球的整个供应链管理之中。

2.国际贸易与国际物流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

后者随着前者的发展而发展,但若后者的发展跟不上前者,又会限制和影响前者的顺利发展。

只有切实做好国际物流工作,才能推动和扩展国际贸易。

所以说,发展国际物流是发展国际贸易的必要条件,而发展国际贸易又是发展国际物流的前提。

3.国际贸易对国际物流提出了新要求:

质量要求(国际贸易的结构正在发生着巨大变化,传统的初级产品、原料等贸易品种逐步让位于高附加值、精密加工的产品。

高附加值、高精密度商品流量的增加,对国际物流工作的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此外,国际贸易需求的多样化还造成了物流的多品种、小批量化,这就同时要求国际物流向优质服务和多样化发展。

效率要求(国际贸易活动的集中表现就是合约的订立和履行。

而国际贸易合约的履行是由国际物流活动来完成的,这就要求通过高效率的物流来履行合约。

从输入方面的国际物流看,提高物流效率最重要的是如何高效率地组织所需商品的进口、储备和供应。

也就是说,从订货、交货,直至运人国内保管、组织供应的整个过程,都应加强物流管理。

根据国际贸易商品的不同,采用与之相适应的巨型专用货船、专用泊位以及大型机械等的专业运输等等,这对提高物流效率起着主导作用。

安全要求(由于国际分工和社会生产专业化的发展,大多数商品是在世界范围内分配和生产的。

国际物流所涉及的国家多、地域辽阔、在途时间长,易受气候条件、地理条件等自然因素和政局、罢工、战争等社会政治经济因素的影响。

因此,在组织国际物流,选择运输方式和运输路径时,要密切注意所经地域的气候条件、地理条件,同时还应注意沿途所经国家和地区的政治局势、经济状况等,以防止这些人为因素和不可抗拒的自然力造成货物灭失和损害。

经济要求(国际贸易的特点决定了国际物流的环节多、备运期长。

在国际物流领域,控制物流费用以降低成本具有很大潜力。

对于国际物流企业来说,选择最佳物流方案、提高物流经济性、降低物流成本、保证服务水平,是提高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信息化要求(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逐步实现国际贸易活动的信息化和无纸化,已成为现代国际贸易发展的一大趋势。

目前,电子贸易、国际电子商务在国际贸易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所谓国际电子商务,是指通过电子信息技术、网络互联技术和现代通信技术,使交易双方得以借助电子方式进行联系及交易活动的处理,而无需再依靠大量纸介质的人工处理与传输或直接的实物接触来完成交易,从而实现全部或部分交易过程电子化、自动化的一种商务形式。

国际电子商务的核心是通过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提高交易伙伴之间商务联系的效率,进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国际电子商务的交易过程大体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交易前的准备,交易磋商和签订合同,办理交易进行的手续及交易合同的履行和索赔。

电子商务的使用在全球范围内已有许多成功的范例,而随着EDI技术的成熟以及国际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电子商务全球化的发展必将更加突飞猛进,从而不可避免地对国际商贸领域产生重大而深刻的影响,国际贸易的运行、管理、效率都将因此而产生质的飞跃。

这就要求国际物流业必须实现信息化,加强网络意识,提高工作效率,并及时做好国际货物的运输工作)

 

3.国际运输根据运输工具和模式的不同目前比较普遍的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一)、“大陆桥”的运输;

(二)、国际多式联运(三)、国际铁路联运(四)、航空快递

第五章

一、填空题

1.物流情报系统2.物流硬技术管理3.物流软技术4.互补5.广义的物流成本

6.生产性物流成本固定成本质量控制7.管理图表8.主要因素9.分析影响质量诸因素10.上游下游双向11.是基本一致的12.供应链绩效

二、单选题

1.A2.C3.C4.A

三、多选题

1.ABC2.ABDFG3.ABCDE4.ABCE5.ABCDEF6.ABCD7.BCD

四、简答题

1小题

(1)制定物流管理计划;

(2)控制物流成本;(3)构建物流管理信息系统;(4)提高物流服务质量

2小题

物流成本主要由以下七个部分构成:

物流过程的研究设计、重构和优化等费用;物流过程中的物质消耗,如固定资产的磨损,包装材料、电力、燃料消耗等;物品在保管、运输等过程中的合理损耗;用于保证物流顺畅的资金成本,如支付银行贷款的利息等;在组织物流的过程中发生的其他费用,如有关物流活动进行的差旅费、办公费等;从事物流工作人员的工资、资金及各种形式的补贴等;在生产过程中一切由物品空间运动(包括静止)引起的费用支出,如原材料、燃料、半成品、在制品、产成品等的运输、装卸搬运、储存等费用。

3小题

(1)健全企业物流体制;

(2)加强物流成本的核算;(3)树立物流总成本观念;(4)加强企业员工的成本意识;(5)优化企业物流系统。

4小题

物流成本管理方法主要有物流成本预测、物流成本计划、物流成本核算、物流成本控制、物流成本分析等环节

举例:

物流成本预测首先要把原材料成本、制造成本、劳动力成本、浪费的成本等加起来预测总成本

5小题

(1)加强统一领导,建立全面质量管理网络,严格贯彻质量责任制。

(2)建立物流质量指标体系

制定质量方针,确定质量目标,编制质量计划,建立物流质量指标体系。

(3)运用“PDCA”循环推动整个质量体系运转。

(4)推行质量管理业务标准化、管理流程程序化,加快物流标准化体系的建设

(5)树立组织物流整体质量管理思想

①真正形成物流整体质量管理的认识。

②认真做好物流服务过程的整体质量管理。

③整体考核物流服务质量管理水平。

④同时提高组织内部物流服务质量和外部物流服务质量。

(6)建立质量信息反馈系统,不断完善质量管理的基础工作。

(7)运用行为科学提高自检效果。

6小题

有效性供应链主要体现供应链的物理功能,即以最低的成本将原材料转化成零部件、半成品、产品,以及在供应链中的运输等;反应性供应链主要体现供应链市场中介的功能,即把产品分配到满足用户需求的市场,对未预知的需求做出快速反应等。

7小题

随着企业经营业务全球化的趋势日益明显,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供应链管理与发展呈现出新的特点,即信息化、联盟化与全球化。

(一)供应链管理的信息化

1.供应链管理信息化的要点

信息系统的建设并不仅仅是硬件的建设,而是整个企业业务流程的重组。

以信息系统为支点,而且要将现代管理观念和业务流程的重组结合起来,才能产生飞跃性的绩效提升。

2.供应链管理的信息集成

供应链管理的趋势是通过优化其流通网络与分销渠道、减少库存量、加快库存周转来改进其供应链,其关键是进行更好的集成,提高每个企业对整体供应链中即时信息的可见度。

3.供应链管理的电子商务化

(二)供应链管理的联盟化

1.横向联盟化

它往往有两种形式:

一是在承认并保留各企业原有的配送中心的前提下,实行商品的集中配送和处理;二是各企业放弃自建配送中心,通过建立共同的配送中心,来实现供应链管理的效率性和集中化。

2.纵向联盟化

纵向联盟化的形式主要有批发商与生产商之间的联盟协作和零售商与批发商之间的联盟协作等形式。

3.通过第三方物流实现联盟化

通过接管、合资、系统剥离、管理型合同来实行联盟。

(三)供应链管理的全球化

(1)作为全球化的生产企业,在世界范围内寻找原材料、零部件来源,并选择一个适应全球分销的物流中心以及供应关键物质的集散仓库,在获得原材料以及分配新产品时使用当地现有的物流网络,并推广其先进的物流技术与方法。

(2)生产企业与专门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同步全球化,即随着生产企业全球化的进程,将以前所形成的、完善的第三方物流网络也带入到全球市场。

(3)国际运输企业之间的结盟。

8小题

1.分析企业当前所处的供应链

(1)分析企业自身的物流现状如企业目前的物流管理处于哪一个阶段?

(2)对上下游企业的分析对直接的上下游供应链成员进行分析。

2.供应链的比较

(1)物流效果的比较

物流效果通过服务水平和成本水平反映出来,二者都可以通过一系列指标来判定水平高低。

(2)物流过程的比较

物流效果的比较能反映出本企业与竞争对手的差距所在,但却无法提供改进工作的方法或方案。

3.供应链再造

4.供应商的考察与评估

5.结成供应链战略联盟

(1)达成一致的观念

(2)建立相互间的信任

(3)确立共同目标和行动计划

6.建立供应链物流信息系统;

供应链管理的高效运转必须以上下游企业之间的信息交流为基础,大量工作要垮企业、跨组织、跨职能进行协调。

7.供应链管理开始运转;

8.绩效评估如供应链管理进入实际运转之后究竟为企业带来了那些效益呢?

物流服务水平和物流成本同实施供应管理之前相比发生了什么变化呢?

等评估。

 

第六章

一、填空题

1.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方面

2.技术方法

3.高层货架存放货物,以巷道堆垛起重机为主,结合入库出库周边设备来进行作业的一种

仓库

4.自动化仓库

5.辊道输送机、链条输送机、升降台

6.仓储安全设备

7.条、空

8.所有环节

9.电子数据交换或EDI

10.RF

二、选择题

1.ABCD

2.ABD

3.ABDE

4.ACDE

三、简答题

1.答:

物流技术是物流活动中所采用的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方面的理论、方法,以及设施、设备、装置与工艺的总称。

它包括在采购、仓储、运输、装卸、流通加工及信息处理等活动中所使用的各种工具、物资、设备及各种方法、技能、作业程序等。

从物流环节来考察,物流技术应用包括运输技术、保管技术、装卸技术、包装技术等。

2.答:

集装箱是一种运输设备;具有足够的强度,可长期反复使用;为便于商品运送而专门设计的,在一种或多种运输方式下运输时,无需中途换装;具有快速装卸和搬运的装置,特别是从一种运输方式转移到另一种运输方式时。

集装箱便于货物装满或卸空。

具有一立方米及以上的容积。

集装箱按用途分类(箱内所装货物)一般分为:

(1)通用干货集装箱(又叫杂货集装箱),用来运输无需控制温度的件杂货。

(2)保温集装箱:

用于运输需要冷藏或保温的货物。

箱壁采用导热率低的材料隔热而制成,分为三种:

①冷藏集装箱以运输冷冻食品为主,能保持所定温度的保温集装箱,专为运输如鱼、肉、新鲜水果、蔬菜等食品而特殊设计的。

冷藏集装箱分两种:

集装箱内带有冷冻机的机械式冷藏集装箱;没有冷冻机而只有隔热结构,即在集装箱端壁上设有进气孔和出气孔,箱子装在舱中,由船舶的冷冻装置供应冷气的离合式冷藏集装箱(又称外置式或夹箍式冷藏集装箱)。

②隔热集装箱:

它是为载运水果、蔬菜等货物,防止温度上升过大,以保持货物鲜度而具有充分隔热结构的集装箱。

通常用干冰作制冷剂,保温时间为72小时左右。

③通风集装箱,用于装运水果、蔬菜等不需要冷冻而具有呼吸作用的货物,在端壁和侧壁上设有通风孔的集装箱,如将通风口关闭,同样可以作为杂货集装箱使用。

(3)罐式集装箱,专用以装运酒类、油类(如动植物油)、液体食品以及化学品等液体货物的集装箱。

这种集装箱有单罐和多罐数种,罐体四角由支柱、撑杆构成整体框架。

前者由于侧壁强度较大,故一般装载麦芽和化学品等相对密度较大的散货,后者则用于装载相对密度较小的谷物。

散货集装箱顶部的装货口设有水密性良好的盖,以防雨水侵入箱内。

(4)台架式集装箱,是只有底板和四个角柱的集装箱。

可以从前后、左右及上方进行装卸作业,适合装载长大件和重货件,如重型机械、钢材、钢管、木材、钢锭等。

台架式的集装箱没有水密性,装运怕水湿的货物需用帆布遮盖装运。

(5)平台集装箱,平台的长度与宽度与国际标准集装箱的箱底尺寸相同,可使用与其他集装箱相同的紧固件和起吊装置。

(6)敞顶集装箱,是一种没有刚性箱顶的集装箱,由可折叠式或可折式顶梁支撑的帆布、塑料布或涂塑布制成顶篷。

适于装载大型货物和重货,如钢铁、木材,特别是像玻璃板等易碎的重货,利用吊车从顶部吊入箱内不易损坏,而且也便于在箱内固定。

(7)汽车集装箱是在简易箱底上装一个钢制框架。

这种集装箱分为单层的和双层的两种。

汽车集装箱一般不是国际标准集装箱。

(8)动物集装箱,这是一种装运鸡、鸭、鹅等活家禽和牛、马、羊、猪等活家畜用的集装箱。

(9)服装集装箱,其箱内上侧梁上装有许多根横杆,每根横杆上垂下若干条皮带扣、尼龙带扣或绳索,成衣利用衣架上的钩,直接挂在带扣或绳索上。

集装箱的交接方式:

(1)按货物交接地点分为:

门到门;门到场;门到站;场到门;场到场;场到站;站到门;站到场;站到站。

(2)按货运数量交接方式分为两种:

整箱货;拼箱货。

3.答:

自动化仓库技术是现代物流技术的核心,它集高架仓库及规划、管理、机械、电气于一身,是一门综合性的技术。

自动化立体仓库一般由高层货架、物料搬运设备和管理设备等部分组成。

具体说来,自动化立体仓库基本由以下部分组成:

(一)货架

货架泛指存放货物的架子,是用支架、隔板或托架组成的立体储存货物的设施。

货架的库容利用率高;可使货物存取方便,存放在货架中的货物互不挤压,便于清点计量,可以做到先进先出;便于商品的养护,提高存储质量;货架的结构便于实现机械化操作及仓库自动化管理。

常用货架有:

托盘式货架、悬臂式货架、重力式货架、货格式货架、旋转式货架、拣选式货架、阁楼式货架、装配式货架、移动式货架等。

选用货架时应考虑物品的特性(外形大小、包装、重量等)、存取性、出入库量、搬运设备、厂房架构(梁下高度、梁柱的位置、地板的强度、防火、照明等)。

自动化立体仓库一般采用高层货架,高层货架是用于存储货物的。

故而自动化立体仓库也简称高架仓库。

高层货架目前主要有焊接式货架(钢结构)和与钢筋混凝土构成的组合式货架两种基本形式。

(二)自动化立体仓库

自动化仓库(Automaticwarehouse)是由电子计算机进行管理和控制,不需人工搬运作业,而实现收发作业的仓库。

立体仓库(Stereoscopicwarehouse)指采用高层货架配以货箱或托盘储存货物,用巷道堆垛起重机及其他机械进行作业的仓库。

高架叉车仓库(FLTStocker)由高架叉车(无轨堆垛机)和高层货架为主组成的仓库。

在多巷道、多台高架叉车的仓库,有时还配套使用条形码识别,无线传输,自动识别等装置。

自动化立体仓库采用高层货架存放货物,以巷道堆垛起重机为主,结合入库出库周边设备来进行作业的一种仓库。

它把计算机与信息管理和设备控制集成起来,按照控制指令自动完成货物的存取作业,并对库存货物进行管理。

所以被称为“自动化立体仓库系统”,也有的称为“自动化高架仓库系统”。

显而易见它是物流系统的核心之一,并在自动化生产系统中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

立体仓库的最大高度已超过40m,最大库存量可达数万甚至10多万个货物单元,可以做到无人操纵按计划入库和出库的全自动化控制,并且对于仓库的管理可以实现计算机网络管理,成为现代物流技术的典型代表。

(三)托盘(货箱)

托盘用于承载货物的器具,亦是工位器具。

(四)搬运设备

(1)巷道式堆垛起重机(StackerCrane)是在高层货架的窄巷道内作业的起重机,又称为有轨堆垛机,是自动化仓库的主要设备。

按照用途的不同分为单元型、拣选型、单元-拣选型三种。

按照控制方式的不同可分为手动、半自动和全自动三种。

按照转移巷道方法的不同可分为固定式、转移式和转移车式三种。

按照金属结构的形式可分为单立柱和双立柱两种。

(2)高架叉车(无轨堆垛机)RackFork又称三向堆垛叉车,即叉车向运行方向二侧进行堆垛作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