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杨浦区届中考一模化学试题及答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8986561 上传时间:2023-05-16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94.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海市杨浦区届中考一模化学试题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上海市杨浦区届中考一模化学试题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上海市杨浦区届中考一模化学试题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上海市杨浦区届中考一模化学试题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上海市杨浦区届中考一模化学试题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上海市杨浦区届中考一模化学试题及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上海市杨浦区届中考一模化学试题及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上海市杨浦区届中考一模化学试题及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上海市杨浦区届中考一模化学试题及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上海市杨浦区届中考一模化学试题及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上海市杨浦区届中考一模化学试题及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上海市杨浦区届中考一模化学试题及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上海市杨浦区届中考一模化学试题及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上海市杨浦区届中考一模化学试题及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上海市杨浦区届中考一模化学试题及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上海市杨浦区届中考一模化学试题及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上海市杨浦区届中考一模化学试题及答案.docx

《上海市杨浦区届中考一模化学试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市杨浦区届中考一模化学试题及答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上海市杨浦区届中考一模化学试题及答案.docx

上海市杨浦区届中考一模化学试题及答案

杨浦区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终考试

初三化学试卷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015.1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量:

H—1 C—12 O—16 S—32Cl—36.5K—39

注意:

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卷上对应的方框内。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4分)

1、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面包发酵  B.酒精挥发  C.海水晒盐  D.甘蔗榨汁

2、下列物质排放到空气中,不会造成大气污染的是

A.SO2B.O2C.COD.NO2

3、下列物质的化学式书写正确的是

A.氧化铁:

FeOB.甲烷:

CH4C.氯化铵:

NH3ClD.硝酸:

NO3

4、下列物质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最高的是

A.N2

B.NOC.NO2D.N2O

5、如图所示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A.

 

蒸发

B.

取用固体粉末

C.

取用液体

D.

铁丝在O2中燃烧

 

6、下列生活中的常见物质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的是

A.食醋 B.柠檬汁C.食盐水D.肥皂水

7、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淡水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B.用酚酞试液区分中性水和碱性水

 C.海水

、湖水是混合物,自来水是纯净物

D.无色的水在常温下呈液态是水的物理变化

8、下列关于碳和碳的氧化物,说法正确的是

A.金刚石和石墨硬度都很大     B.CO和CO2都具有还原性

C.CO和CO2都能用于灭火        D.CO2可作为气体肥料

9、观察和实验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式,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B.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硫酸铜溶液生成红褐色沉淀

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

D.将氯化钠固体溶于水,溶液温度升高

10、下列选项符合图示从属关系的是

A

B

C

D

X

金属

溶液

纯净物

化石燃料

Y

单质

乳浊液

化合物

石油

 

11、下列方法能鉴别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三瓶气体的是

 A.闻气味

 B.将集气瓶倒扣在水中

 C.观察颜色

 D.将燃着的木条深入集气瓶中

12、以下各类物质中一定含有氢元素的是

①酸②碱③盐④氧化物

A.①②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②③④

13、氨气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以下收集氨气的方法正确的是

14、下列有关SO2的叙述正确的是

A.SO2的摩尔质量是64g

B.1molSO2中含有1molO2

C.SO2的物质的量是指SO2的质量

D.SO2中氧原子与硫原子的物质的量之比大于它们的质量比

15、关于各元素相对含量说法正确的是

A.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是氧B.海洋中含量最高的元素是氯

C.空气中含量最高的元素是碳D.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氢

16、下列有关氧气的制取、收集、验满、性质的实验中错误的是

17、下表是NaCl、KNO3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据此数据,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温度/℃

10

20

30

40

50

60

溶解度:

g/100g

NaCl

35.8

36.0

36.3

36.6

37.0

37.3

KNO3

20.9

31.6

45.8

63.9

85.5

110

A.在40℃时,100g水中最多可溶解KNO363.9g

B.KNO3和NaCl的溶解度曲线在20℃~30℃温度范围内相交

C.在60℃时,KNO3饱和溶液210g加入10g水后,溶质质量分数为50%

D.在20℃时,KNO3和NaCl的混合溶液100g,恒温蒸发,先析出的晶体一定是氯化钠

18、T℃时,将一定量的生石灰

放入饱和的石灰水中,搅拌,并冷却到原温度,得到的溶液与原溶液相比,下列物理量前后不变化的是

①溶质质量②溶剂质量③溶液质量④溶质质量分数⑤溶解度

A.①③⑤   B.②④⑤ C.②④  D.④⑤

19、作为相对原子质量标准的1个碳原子的质量是1.993×10-26kg,一种氢原子1个原子的质

量为3.348×10-27kg,则该氢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A.1      B.2   C.3 D.4

20、某兴趣小组先将粗盐提纯,并用制得的氯化钠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8%的氯化钠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蒸发滤液时,待蒸发皿中的滤液蒸干后停止加热

B.配制该溶液需要氯化钠8g,水100g

C.粗盐溶解和过滤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相同

D.配制溶液需要经过计算、称量、量取、溶解等步骤

21、右图所示对比实验主要探究的燃烧条件是

A.氧气

B.可燃物

C.使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D.以上都是

 

22、下列实验中,仪器和用品的选择不合理的是

A.收集CO2气体——⑥⑦⑧

B.检验一瓶气体是否为O2—⑦⑧⑨

C.用H2O2溶液和MnO2制O2——①②

D.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CO2——③④⑤

23、暖宝宝中的发热剂是铁粉、水和食盐等,发热剂能代替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装置

见右图)。

以下对此改进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此实验的原理是利用铁生锈消耗氧气

B.实验前一定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C.此实验中发热剂的多少不影响测量结果

D.此实验测出氧气的体积分数约是18.3%

24、能源与环境已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问题。

充分燃烧1000g天然气和煤所产生的CO2和SO2

气体的质量如下图所示,根据图示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煤燃烧产生的气体更易导致酸雨B.该天然气中不含硫元素

C.煤燃烧对环境影响较小D.天然气的燃烧没有温室气体产生

二、填空题(本题共43分)

25、化学语言包括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图表语言等。

(1)用文字描述下列化学符号的意义:

①2H2O ;  ②3C;  ③O2一个氧分子和;

④SO2中2的含义。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氧化钙与水反应;      

②铁丝在纯氧中燃烧;

③甲烷(CH4)在空气中燃烧;          

④镁条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氧化镁(只考虑氧气

参加反应),化

学方程式为,若固体质量变化用

右图表示,则m2与m1之差表示的质量。

26、火炬使用的燃料为A物质,纯净物A在B物质中充分燃烧,发生反应:

A+5B

3C+4D(部分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

(1)在上述反应中提供氧,具有氧化性的物质为。

其摩尔质量为

(2)A物质的化学式为。

从宏观上分析以上反应前后不变的是

,从微观上分析以上反应前后变化的是

27、20℃时,取相同质量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置于三只烧杯中.再分别向其中加入相同质量的相应固体溶质,将温度升高到40℃,固体的溶解情况如同l所示。

图2为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请仔细阅读图1和图2回答下列问题:

(1)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关系为b>a>c时的温度为t,则t的取值范围是。

(2)烧杯甲中是物质的溶液,烧杯乙中是物质的溶液。

(3)各种状态下,各烧杯(甲、乙、丙)里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一定正确

的是。

A.甲(状态2)>甲(状态1)   B.乙(状态1)>甲(状态3)

C.甲(状态1)>乙(状态2)  D.乙(状态3)>丙(状态3)

28、根据图中所示的实验回答问题:

(1)甲是蒸发溶液的实验,仪器a的名称是____,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的目的是

(2)乙是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

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前,白磷不燃烧,而打开后,白磷燃烧。

比较打开活塞前后的现象,证明白磷燃烧需要____。

烧杯

中水的作用是____。

请写出乙装置中发生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丙是一组对比实验,实验目的是___。

29、归纳总结是学习化学的一种方法。

某同学发现X、Y、Z三种物质有如右图所示的循环转化关系,“→”表示能转化。

(1)若X、Y、Z均为含钙化合物,X是一种常用干燥剂,Y俗称熟石

灰.则X的化学式为,请写出Y→Z的反应化学方程

式。

(2)若X是碳单质,Y、Z是含有碳元素的氧化物,X、Y、Z的相对

分子质量依次增大,则Y的相对分子质量为;Z→X可通过以下反应实现:

2Mg+CO2

2MgO+C,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氧化物是。

该反应的实验现象是

30、实验室用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进行水的电解实验。

实验一:

配制l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

(1)所需的水质量为g;

(2)将烧杯放入电子天平上称量时,先要进行操作,此时电子天平显示数据

为。

再将氢氧化钠固体慢慢放入烧杯内,直到电子天平显示出

g数据为止。

量取所需的水(水的密度为1g/cm3),应选择量筒的规格是(填“l0”“l00”或“250”)mL。

实验二:

水的电解实验

用如图装置进行水的电解实验。

已知氢氧化钠在水的电解实验中,只起到增强水的导电性作用。

(3)开始反应前a、b两管内都充满溶液。

关闭活塞,接通电源,一段时间后,两管产生的气体如图所示,则a管下方导线应接电源的

(填“正”或“负”)极,用验证b管中的气体,写出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

(4)说明水是一种化合物的实验事

实:

(5)电解后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填“<”“=”或“>”)

10%。

在电解后溶液中滴加紫色试液,溶液呈色。

三、实验题(本题共28分)

31、下列三套装置都能用于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

(1)写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

(2)利用图2装取制取二氧化碳时,长颈漏斗的下端管口必须浸没在溶液中,理由是_____________。

(3)图3和图2装置相比.从长颈漏斗改为漏斗,其优点是

(4)以上装置还可以进行许多化学反应,请写出一个你熟悉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它们的化学反应条件是。

(5)将一瓶充满二氧化碳气体的集气瓶正立于烧杯中(装置见右图),敞口一会儿,集气瓶外壁上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自上而下变红色,该现象说明分子具有

的性质,还说明二氧化碳气体、

32、请结合下图回答问题:

(1)写出有标号的仪器名称:

①,请写出该仪器一个用

途。

(2)实验室用氯酸钾制O2的化学反应类型为,实验室用于制O2,其反应物中必需含有元素。

用A、装置制取O2时,你选择的理由是。

在反应过程中,A装置试管口有水生成,其发生了变化。

(3)实验室用F装置制取CO2,若要停止反应,关闭活塞,你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有:

、等。

33、我国劳动人民早在五千年前就会使用木炭炼铜。

在化学实验室里模拟炼铜,既可用传统的实验装置(见图甲),又能用改进的微型实验装置(见图乙)。

化学兴趣小组采用图乙装置,开展以下探究活动。

(1)写出木炭与Cu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失去氧原子的物质是,发生了反应。

氧化剂还原剂都属于

物(反应物或生成物)。

(2)判断木炭与CuO已经发生化学反应的依据是。

(3)使用图乙装置与使用图甲装置相比,其优点是(写出1条即可)。

(4)用甲装置进行实验,完毕后先停止加热,可能会引起的后果是

(5)澄清石灰水中含有的氢氧化钙属于(填酸、碱、盐或氧化物),澄清石灰水也参与了化学反应,在反应中逐渐变成了(填溶液、乳浊液或悬浊液)。

 

四、计算题(本题共5分)

34、某兴趣小组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氧气,试管中固体的质量随时间变化的数据见下表。

制取结束后,将剩余固体用适量水充分溶解后,过滤,回收二氧化锰固体,并得到氯化钾溶液100g。

请计算:

(1)共制得氧气的物质的量是多少摩尔。

(2)所得氯化钾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杨浦区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终考试

初三化学参考答案2015.1

一、单项选择题(共24分)

1、A

2、B

3、B

4、C

5、C

6、D

7、B

8、D

9、C

10、A

11、D

12、A

13、B

14、D

15、A

16、D

17、D

18、D

19

、B

20、D

21、C

22、C

23、C

24、A

二、填空题(共43分)

25、(9分)

(1)(4分)①两个水分子②三个碳原子③氧气④一个二氧化硫分子有一个硫原子和两个氧原子组成

(2)(5分)①CaO+H2O→Ca(OH)2②3Fe+2O2

Fe3O4

③CH4+2O2

CO2+H2O④2Mg+O2

2MgO参加反应氧气(氧元素)

26、(5分)

(1)(2分)氧气(O2)32g/mol

(2)(3分)C3H8碳氢氧元素(元素种类)分子数目

27、(5分)

(1)(1分)20℃﹤t﹤30℃  

(2)(2分)ca

(3)(2分)BD

28、(7分)

(1)(2分)铁架台使产生的热量尽快散去,避免固体飞溅

(2)(4分)氧气(O2)提供热量2H2O2

2H2O+O2↑4P+5O2

2P2O5

(3)(1分)比较氯化钠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能力

29、(6分)

(1)(2分)CaOCO2+Ca(OH)2→CaCO3↓+H2O

(2)(4分)28 置换反应CO2剧烈燃烧,有白色粉末和黑色斑点产生

30、(11分)

(1)(1分)90

(2)(4分)去皮010100

(3)(3分)负带有火星的木条2H2O

2H2↑+O2↑

(4)(1分)生成了氢气和氧气(其他合理答案也给分)

(5)(2分)﹥蓝色

、实验题(共28分)

31、(10分)

(1)(2分)CaCO3+2HCl→CaCl2+H2O+CO2↑圆底烧瓶

(2)(1分)防止气体从长颈漏斗下端逸出

(3)(2分)分液可以随时控制反应物的用量

(4)(2分)2H2O2

2H2O+O2↑都在常温下(都不需要加热)

(5)(1+2分)不断运动(分子扩散)比空气重,能与水发生化学反应

32、(9分)

(1)(2分)试管能进行化学反应等(合理给分)

(2)(5分)分解反应氧C氧气比空气重(D氧气不易溶于水)物理

(3)(2分)继续有气泡产生、液体不断下降、固液分离等(只要答出两点即可)

33、(9分)

(1)(4分)C+2CuO

2Cu+CO2↑CuO还原反应物

(2)(1分)黑色固体中逐渐有红色固体产生,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3)(1分)操作简单(或现象明显、节约药品、反应条件容易达到、反应速率快等)

(4)(1分)液体倒流,引起试管爆裂

(5)(2分)碱悬浊液

四、计算题(本题共5分)

34、

(1)m(O2)=28.0-18.4=9.6gn(O2)=

=0.3mol1分

(2)2KClO3

2KCl+3O2↑1分

14996

x9.61分

x=14.9g1分

KCl%=

×100%=14.9%1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