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阜阳市临泉县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8989938 上传时间:2023-05-16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49.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阜阳市临泉县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安徽省阜阳市临泉县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安徽省阜阳市临泉县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安徽省阜阳市临泉县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安徽省阜阳市临泉县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安徽省阜阳市临泉县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安徽省阜阳市临泉县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安徽省阜阳市临泉县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安徽省阜阳市临泉县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安徽省阜阳市临泉县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安徽省阜阳市临泉县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安徽省阜阳市临泉县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安徽省阜阳市临泉县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安徽省阜阳市临泉县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安徽省阜阳市临泉县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安徽省阜阳市临泉县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安徽省阜阳市临泉县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

《安徽省阜阳市临泉县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阜阳市临泉县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安徽省阜阳市临泉县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

安徽省阜阳市临泉县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答案和解析

安徽省阜阳市临泉县【最新】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下列民间制作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佛山剪纸B.潮州木雕C.信宜竹编D.客家米酒

2.【最新】“世界环境日”中国确定的主题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下列做法与之相违背的是

A.利用风力发电B.增加绿化面积C.节约用水用电D.直接排放废气

3.市场上有“加碘食盐”、“高钙牛奶”、“含氟牙裔”等商品,这里的“碘、钙、氟”指的是

A.单质B.元素C.分子D.原子

4.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读取液体体积B.

称量固体质量

C.

过滤D.

滴加液体药品

5.从防火、灭火、自救等安全知识判断,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室内着火时不急于打开门窗

B.发生火灾逃生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C.用明火检验燃气是否漏气

D.炒菜时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

6.豆浆被称为“植物奶”,其中含有异黄酮(C15H10O2)具有防癌功能。

下列关于异黄酮说法正确的()

A.异黄酮中C、H、O三元素的质量比为15:

10:

2

B.异黄酮中共含有27个原子

C.异黄酮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D.一个异黄酮分子中含有一个氧分子

7.微量元素是人体必需的,摄入不足不利于人体健康,硒被誉为“抗癌元素”。

根据如图提供的硒的有关信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硒属于金属元素B.硒原子中的核内质子数是34

C.硒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中x=4D.硒的相对原子质量是78.96g

8.在“宏观一微观一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

下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示意图,从中获取的相关信息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中有2种氧化物

B.甲、乙两物质的质量比为1:

2

C.甲物质的化学式是CH2

D.该反应中原子的数目发生改变

9.下图为四种原子结构示意图,请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①和③两种元素组成的物质是由分子构成

B.①、②、③三种元素中的任意两种元素只组成两种原子团

C.③元素与④元素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D.②元素与③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同一周期

10.化学概念在逻辑上存在如图所示关系时,对下列概念间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①纯净物与混合物属于包含关系

②化合物与氧化物属于包含关系

③单质与化合物属于交叉关系

④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属于并列关系

⑤化合反应与氧化反应属于并列关系

A.①②B.③④C.①⑤D.②④

11.根据下图所示实验分析得出的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A.甲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B.铁能在氧气中燃烧

C.白磷的着火点比红磷的低

D.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A.AB.BC.CD.D

12.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B.

C.

D.

13.在2A+3B=2C+4D中,3.2gA与9.6g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5.6gC,已知D的相对分子质量为l8,则C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A.l6B.28C.44D.64

二、填空题

14.

(1)化学用语是最简明、信息丰富、国际通用的语言,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①2个氢原子:

___________。

②二氧化氮分子:

_________。

③硝酸根离子:

__________。

④氧化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

____________。

(2)写出符号“2NH3”中数字的含义:

“2”表示:

__________“3”表示_____________。

15.能源和环境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

(1)乙醇和天然气中属于不可再生能源的是________;

(2)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排放的________气体导致温室效应加剧;

(3)煤通常含有硫元素,直接燃烧会产生SO2,下列措施能减少SO2排放的是________。

A将煤块粉碎B对燃煤进行脱硫

C推广煤改气、煤改电D循环利用工业尾气中的SO2

三、流程题

16.今年国庆假期,明明从黄河带回一瓶浑浊的河水,他在化学实验室模拟自来水厂的净水过程,最终制成蒸馏水,流程如图所示:

(1)操作①的名称是______,实验室进行该操作时需要用到的仪器为铁架台、烧杯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操作②主要是活性炭的_________性除去一些异味和色素:

(3)取少量液体D于试管中,加入少量肥皂水,振荡,发现有较多浮渣产生,说明是__________(填“硬水”或“软水”),生活中硬水软化采用___________方法;

(4)请你列举一条有利于保护水资源的做法______________。

四、实验题

17.请结合下列实验装置,回答问题

(1)写出仪器b的名称:

b_____________,检查装置B气密性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

(2)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选用的装置为_________(填字母),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4)与集气瓶配套使用的玻璃片一般一面为光滑面,另一面为磨砂面,收集气体时用玻璃片的_________盖好集气瓶(填“光滑面”或“磨砂面”)。

18.育才中学的某研究小组在探究维生素C水溶液的酸碱性时,不慎误把维C泡腾片(保健品。

主要成分如图所示)当做维生素C片放入了水中,结果发现有大量气泡产生,于是引起了该小组同学的探究性趣。

(提出问题)该气体成分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小青说:

该气体可能含有CO2、O2、CO、H2、N2中的一种或几种。

小丽说:

不可能含有N2,因为______

小亮说:

不可能含有H2和CO,因为从药品安全角度考虑,H2易燃易爆,CO____最后研究小组的同学共同认为:

该气体可能含有CO2、O2中的一种或两种。

(进行实验)

编号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将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到该气体中

带火星的木条没有复燃

(得出结论)

(1)由实验①可知,该气体中肯定含有_______,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

(2)由实验②____(填“能”或“不能”)确定该气体中不含氧气,理由是_____。

五、计算题

19.高温煅烧石灰石,其主要成分是碳酸钙(CaCO3),可制得氧化钙和二氧化碳。

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请计算:

(1)碳酸钙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_________。

(2)工业上要制取6.6千克二氧化碳,理论上需要碳酸钙的质量_________。

参考答案

1.D

【解析】

化学变化是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佛山剪纸主要是纸的形状发生变化,潮州木雕主要是木材的形状发生变化,信宜竹编主要是竹片形状变化,都没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客家米酒是以大米等粮食作用酿成,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2.D

【解析】

A、风能属清洁能源,正确;B、植物能吸收二氧化碳,产生氧气,正确;C、节约用水用电可保护水资源和环境,正确;D、直接排放废气会造成空气污染,错误。

故选D。

3.B

【解析】

解:

宏观物质的组成,用宏观概念元素来表示;分子的构成,用微观粒子来表示;宏观概念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加碘食盐、高钙牛奶、含氟牙膏等中的碘、钙、氟不能以单质、分子、原子形式存在,而是指元素;

故选B.

4.A

【详解】

A、用量筒量取液体体积时,应该平视凹液面最低处读数;故选项正确;

B、用托盘天平称量药品时,应该左物右码;故选项错误;

C、过滤时,应该用玻璃棒引流,防止液体飞溅;故选项错误;

D、用胶头滴管向试管中添加药品时,应该垂直、悬空,距试管口上方1-2cm滴加;故选项错误;

故选:

A。

5.C

【详解】

A、室内着火时不急于打开门窗,容易使户外空气流入,增大火势;故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B、发生火灾逃生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防止吸入有毒气体;故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C、不能用明火检验燃气是否漏气,容易发生危险;故选项错误,但符合题意;

D、炒菜时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隔绝空气,达到灭火的效果;故选项正确,但符合题意;

故选:

C。

6.C

【详解】

A、异黄酮中C、H、O三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15:

10:

2;故选项错误;

B、每个异黄酮分子中共含有27个原子;故选项错误;

C、异黄酮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90:

5:

16,碳原子占比最大,碳元素质量分数最大;故选项正确;

D、一个异黄酮分子中含有2个氧原子;故选项错误;

故选:

C。

7.B

【解析】

根据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解答。

A.根据化学元素汉字名称的偏旁可辨别元素的种类,金属元素名称一般有“金”字旁,所以硒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故选项错误;

B.根据粒子结构示意图可知,圆圈内的数字是34,故硒原子中的核内质子数是34。

正确;

C.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34=2+8+18+x,则x=6。

故选项错误;

D.根据硒元素在周期表中的所提供的信息可知:

硒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78.96,故选项错误。

点睛:

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个小格所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

8.A

【分析】

由微观粒子反应示意图可知:

CH4+2O2

CO2+2H2O;

【详解】

A、该反应中有二氧化碳和水2种氧化物;故选项正确;

B、甲、乙两物质的质量比为1:

4;故选项错误;

C、甲物质的一个分子中含有1个碳原子和4个氢原子,化学式是CH4;故选项错误;

D、该反应符合质量守恒定律,反应中原子的数目不发生改变;故选项错误;

故选:

A。

9.B

【分析】

①表示氢原子;②表示氮原子;③表示氧原子;④表示硫原子。

【详解】

A.、①和③两种元素组成的物质是水,(或过氧化氢)都是由分子构成;故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B、①、②、③三种元素中的任意两种元素组成:

硝酸根(NO3-)、铵根(NH4+)、氢氧根(OH-)亚硝酸根(NO2-)四种原子团;故选项错误,但符合题意;

C、③元素与④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等,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故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D、②元素与③元素的原子核外都有2个电子层,位于元素周期表的同一周期;故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故选:

B。

10.D

【详解】

①纯净物与混合物属于并列关系;故选说法错误;

②氧化物一定属于化合物,化合物与氧化物属于包含关系;故说法正确;

③单质与化合物属于并列关系;故说法错误;

④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属于并列关系;故说法正确;

⑤化合反应与氧化反应属于交叉关系;故说法错误;

说法正确的有:

②④;

故选:

D。

11.A

【解析】

A、检验二氧化碳用澄清的石灰水,检验生成水用干冷的烧杯,通过该实验只能证明甲烷燃烧生成水,故错误;

B、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光四射,有力地证明了铁能在氧气中燃烧,故正确;

C、铜片上的白磷可以燃烧,红磷不燃烧,说明白磷的着火点比红磷的低,故正确;

D、向烧杯中倒入二氧化碳,下方的蜡烛先熄灭,后面的蜡烛后熄灭,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故正确.

故选A.

12.C

【详解】

A、镁在氧气中点燃生成氧化镁:

;故选项错误;

B、缺少气体符号,没配平:

;故选项错误;

C、氧化汞加热分解产生汞和氧气:

;故选项正确;

D、反应物不需要气体符号:

;故选项错误;

故选:

C。

13.B

【详解】

生成D的质量为3.2g+9.6g−5.6g=7.2g,设C的相对分子质量为x

故选B。

14.2HNO2NO3-

两个氨分子每一个氨分子中含有三个氢原子

【详解】

(1)①原子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原子个数,2个氢原子:

2H;

②分子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分子个数。

二氧化氮分子:

2NO2;

③硝酸根离子带一个单位负电荷:

NO3-;

④氧化铁中氧元素为-2价,铁元素为+3价:

(2)符号“2NH3”中:

分子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分子个数“2”表示:

2个氨分子;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原子个数,“3”表示:

每一个氨分子中含有三个氢原子;

15.天然气二氧化碳BCD

【详解】

(1)天然气在短时间不能形成,属于不可再生能源,乙醇属于可再生能源;故填:

天然气;

(2)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排放的二氧化碳气体导致温室效应加剧;故填:

二氧化碳;

(3)A.煤块粉碎并不能改变煤的含硫量,最终生成的二氧化硫质量不变,错误;

B.对燃煤进行脱硫显然可以降低生成二氧化硫的质量,正确;

C.文章最后一段有原话,煤改气或改电可以改善空气质量,正确;

D.合理的循环使用尾气中的二氧化硫,可以减少SO2的排放,正确。

故填:

BCD。

16.过滤漏斗玻璃棒吸附硬水煮沸工业“三废”经处理达标后再排放或不使用含磷洗涤剂(其他合理均可)

【详解】

(1)操作①将固体和液体分离的名称是过滤,实验室进行过滤操作时需要用到的仪器为铁架台、烧杯和漏斗(用于过滤)、玻璃棒(用于引流);

(2)操作②主要是活性炭具有疏松多孔状结构,有吸附性性除去一些异味和色素:

(3)取少量液体D于试管中,加入少量肥皂水,振荡,发现有较多浮渣产生,说明是硬水,生活中硬水软化采用加热煮、沸方法;煮沸过程中钙离子和镁离子会形成沉淀;

(4)保护水资源的做法:

工业“三废”经处理达标后再排放或不使用含磷洗涤剂;

17.铁架台在导气管口连接胶皮管并夹上止水夹,向长颈漏斗内注入水,待长颈漏斗下端液封后停止注水,观察长颈漏斗内的水面,若水面不下降表明装置气密性完好。

(其他合理方法均可)

BD

磨砂面

【详解】

(1)仪器b的名称:

铁架台,检查装置B气密性的方法是:

在导气管口连接胶皮管并夹上止水夹,向长颈漏斗内注入水,待长颈漏斗下端液封后停止注水,观察长颈漏斗内的水面,若水面不下降表明装置气密性完好;

(2)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产生氯化钾和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3)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选用的固液发生装置(不需要加热)为B,二氧化碳密度大于空气,且能溶于水,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选择装置D;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

(4)与集气瓶配套使用的玻璃片一般一面为光滑面,另一面为磨砂面,收集气体时用玻璃片的磨砂面盖好集气瓶,因为磨砂面密封性更好。

18.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反应物中不含氮元素有毒二氧化碳Ca(OH)2+CO2=CaCO3↓+H2O不能;若生成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混合物,当氧气含量过少时,带火星的木条也不能复燃

【详解】

小丽说:

不可能含有N2,因为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反应物中不含氮元素;小亮说:

不可能含有H2和CO,因为从药品安全角度考虑,H2易燃易爆,CO有毒;

得出结论:

(1)由实验①可知,该气体中肯定含有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CO2=CaCO3↓+H2O;

(2)由实验②不能确定该气体中不含氧气,理由是若生成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混合物,当氧气含量过少时,带火星的木条也不能复燃。

19.

(1)48%

(2)15kg

【详解】

解:

(1)碳酸钙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100%=48%

(2)设:

理论上需要碳酸钙的质量为x。

x=15kg

答:

理论上需要碳酸钙的质量是15kg。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