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必修五月考新课标附答案.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043648 上传时间:2023-05-16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6.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语文必修五月考新课标附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高二语文必修五月考新课标附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高二语文必修五月考新课标附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高二语文必修五月考新课标附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高二语文必修五月考新课标附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高二语文必修五月考新课标附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高二语文必修五月考新课标附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高二语文必修五月考新课标附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高二语文必修五月考新课标附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高二语文必修五月考新课标附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高二语文必修五月考新课标附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高二语文必修五月考新课标附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高二语文必修五月考新课标附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高二语文必修五月考新课标附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高二语文必修五月考新课标附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高二语文必修五月考新课标附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高二语文必修五月考新课标附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高二语文必修五月考新课标附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高二语文必修五月考新课标附答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高二语文必修五月考新课标附答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二语文必修五月考新课标附答案.docx

《高二语文必修五月考新课标附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语文必修五月考新课标附答案.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二语文必修五月考新课标附答案.docx

高二语文必修五月考新课标附答案

高二语文9月考试(附答案)

总分:

150分,考试时间:

150分钟

注意事项:

答题前用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填写姓名、班级、考号。

用2B铅笔把对应的考号和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主观题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第Ⅰ卷阅读题(70分)

甲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3题。

“风”“雅”以后有李杜苏渊雷

李白和杜甫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诗人。

他们继承了诗三百篇以来美刺①比兴的形式,楚骚一派芬芳悱恻的风格,汉魏乐府抑扬顿挫的章法,以及六朝民歌清新婉丽的语调,而加以变化运用,又继承又创新,写出了许多完整美好的诗篇,不但丰富了中国古典诗歌的宝库,而且也树立起一块古典诗歌发展史上的里程碑:

“风”“雅”以后有李杜。

“风”偏于反映民情,是抒情的;“雅”偏于批评时政,是讽喻的。

换一句话说,“风”大体是一种民歌,其中浪漫主义写作方法多一些;“雅”大体是一种叙事诗,其中现实主义写作方法多一些。

因此,外国文学史上的理论(指“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搬到中国来,虽然也可以适用,但总觉得没有“风”“雅”两个字来得集中概括。

而“骚”则兼有“风”“雅”之长,也就是兼有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之长。

李杜作品同是从“风”“雅”“离骚”变化出来,但李偏于“风骚”,而杜则偏于“骚雅”。

李杜风格形成流派之后,即取“风”“雅”二字而代之。

从此,诗人由于性格和学识关系,不免有所偏向。

其间唯号称“大家”的,得体兼风雅,追攀李杜,蔚为一代的“新声”。

换句话说,就是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互相结合,相得益彰。

就此点论,则“风雅”——李杜这条线,始终贯串于两千余年古典诗歌的发展史中而未尝间断。

“诗仙”李白和“诗圣”杜甫,几乎同时出现在当时的诗坛,恰恰是那个充实而光辉时代的两面鲜艳无比的旗帜。

他们有时用一种清新刚健的调子,歌唱那统一繁荣、乐观向上的时代;有时又以诗人特有的敏锐,带着沉郁顿挫的感情,描述着盛极而衰的苦难,并对苦难中的生灵寄予深切的同情。

一句话,弥漫着当时整个诗坛的是一派积极的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精神,而李白和杜甫又恰恰是通过复杂的生活遭遇,各以特异的风格,在最大的一致上,展现了那个不平凡时代整个民族的命运和动荡的灵魂。

这就是伟大的诗人李白和杜甫为什么能够在悠久的中国古典诗歌发展史上,始终站在诗歌艺术的最高峰,以全力陶铸灵魂、鼓舞人心的缘故。

注:

①美刺:

实质上是对诗歌内容或赞美或讽刺。

1.下列对“蔚为一代的‘新声’”在文中含义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指李白和杜甫创作的许多完整美好的诗篇。

B.指中国古典诗歌发展史上既反映民情又批评时政的诗篇。

C.指李白和杜甫之后,那些号称大家的诗人所创作的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相互结合、相得益彰的作品。

D.指李白和杜甫诗歌所表现出来的积极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精神。

2.下列解说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李白和杜甫的诗歌虽然同是从“风”“雅”“离骚”变化出来的,但李诗偏于“风骚”,而杜诗则偏于“骚雅”;“风雅”——李杜这条线,贯串于两千余年古典诗歌的发展史中。

B.中国古代诗歌的优良传统,用“风”“雅”两个字来代表,比用“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来得集中概括。

C.“诗仙”李白和“诗圣”杜甫,之所以成为时代的两面鲜艳无比的旗帜,是因为他俩几乎同时出现在当时的诗坛,而且各以“风骚”和“骚雅”见长。

D.李白和杜甫继承了风、雅、离骚、汉魏乐府以及六朝声律的优良传统,展现了那个不平凡时代整个民族的命运和动荡的灵魂,成为“风”“雅”之后中国古典诗歌发展史上并峙的高峰。

3.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李白和杜甫都运用了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都创作了能体现那个不平凡时代整个民族命运和动荡灵魂的作品。

B.李白和杜甫既继承过去,又融合时代,为中国诗歌开辟了一条宽广而坦荡的道路:

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

C.在李白和杜甫风格形成流派之后的诗人,一般诗人或沿着李白流派的方向发展,或沿着杜甫流派的方向发展,而一些“大家”则沿着兼具李杜之长的方向发展。

D.李白总是用一种清新刚健的调子,歌唱那统一繁荣、乐观向上的时代,而杜甫则总是以诗人特别的敏锐,挟着沉郁顿挫的感情,预感到盛极而衰的苦难,并且寄予深切的同情,充分显示了各自特异的风格。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陆玩字士瑶。

器量淹雅,弱冠有美名,贺循每称其清允平当,郡檄纲纪①,东海王越辟为掾,皆不就。

元帝引为丞相参军。

时王导初至江左,思结人情,请婚于玩。

玩对曰:

“培缕②无松柏,薰莸③不同器。

玩虽不才,义不能为乱伦之始。

”导乃止。

玩尝诣导食酪,因而得疾。

与导笺曰:

“仆虽吴人,几为伧鬼④。

”其轻易权贵如此。

累加奋武将军,征拜侍中,以疾辞。

王敦请为长史,逼以军期,不得已,乃从命。

敦平,尚书令郗鉴议敦佐吏不能匡正奸恶,宜皆免官禁锢。

会温峤上表申理,得不坐。

复拜侍中,迁吏部尚书,领会稽王师,让不拜。

转尚书左仆射,领本州大中正。

及苏峻反,遣玩与兄晔俱守宫城。

玩潜说匡术归顺,以功封兴平伯。

转尚书令。

寻而王导、郗鉴、庾亮相继而薨,朝野咸以为三良既没,国家殄瘁。

以玩有德望,迁侍中、司空,给羽林四十人。

玩既拜,有人诣之,索杯酒,泻置柱梁之间,咒曰:

“当今乏材,以尔为柱石,莫倾人梁栋邪!

”玩笑曰:

“戢卿良箴。

”既而叹息,谓宾客曰:

“以我为三公,是天下为无人。

”谈者以为知言。

玩虽登公辅,谦让不辟掾属。

成帝闻而劝之。

玩不得已而从命,所辟皆寒素有行之士。

玩翼亮⑤累世,常以弘重为人主所贵,加性通雅,不以名位格物,诱纳后进,谦若布衣,由是缙绅之徒莫不隆其德宇。

后疾甚,上表曰:

“臣年向中寿,穷极宠荣,终身归全,将复何恨!

”惟愿陛下崇明圣德,弘敷洪化,曾构祖宗之基,道济群生之命。

臣不胜临命遗恋之情,贪及视息,上表以闻。

”薨年六十四,谥曰康,给兵千人,守冢七十家。

太元中,功臣普被减削,司空何充等止得六家,以玩有佐命之勋,先陪陵而葬,由是特置兴平伯官属以卫墓。

注:

①纲纪:

官职名,指州郡的主簿。

②培缕(1ǒu):

小土丘。

③薰莸:

薰,香草,比喻善类;莸:

臭草,比喻恶物。

④伧鬼:

南方人对北方人的轻蔑称呼。

⑤翼亮:

辅佐。

4.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贺循每称其清允平当允:

公允

B.谈者以为知言知:

知己

C.玩尝诣导食酪诣:

前往

D.不以名位格物格物:

穷究事物的道理或纠正人的过失。

这里指纠正人的过失。

5.下列对文中有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弱冠”,古人的年龄有时不用数字表示,而用一种与年龄有关的称谓来代替。

“弱冠”是男子二十岁。

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表示已成人,因还没达到壮年,故称“弱冠”。

B.“江左”即江东。

古人以东为左,以西为右。

C.丞相参军、奋武将军、侍中、吏部尚书等,都是官职名。

缙绅:

原意是插笏(古代朝会时官宦所执的手板,有事就写在上面,以备遗忘)于带,旧时官宦的装束,转用为官宦的代称。

D.官职的任免调动常用以下词语,“拜、迁、转、领”等。

“拜”指用一定的礼仪授予某种官职或名位。

“迁”:

调动官职,包括升级、降级、平级转调三种情况,这里是升职。

“转”:

转任,转换所任职务。

“领”:

统领。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王敦被平定后,郗鉴以王敦的属吏没有履行匡正奸恶的职责为名,将陆玩等全部属吏予以囚禁,后经温峤营救得以释放。

B.陆玩弱冠之年就颇有美名,且性情刚直,不慕权贵,曾因到王导家食酪而造成身体不适,就写信对其嘲讽。

C.陆玩被提拔为侍中、司空后,曾有人前往拜访他,其间此人索酒倒在梁柱之间,以警示陆玩要珍惜朝廷任用,有所作为。

D.陆玩去世后,因其对朝廷有辅佐创业之功,死后备极哀荣,不仅能够陪葬先帝,而且朝廷还特地设置机构以保卫其墓地。

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寻而王导、郗鉴、庾亮相继而薨,朝野咸以为三良既没,国家殄瘁。

(5分)

(2)后疾甚,上表曰:

“臣年向中寿,穷极宠荣,终身归全,将复何恨!

”(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

舟中二首(其一)陈师道①

恶风横江江卷浪,黄流湍猛风用壮②。

疾如万骑千里来,气压三江五湖上。

岸上空荒火夜明,舟中坐起待残更。

少年行路今头白,不尽还家去国情。

注:

①宋哲宗绍圣元年(1094),作者因党争之祸受牵连被罢职。

这首诗作于离任途中。

②风用壮:

表示风力壮猛。

8.第三、四句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请作简要赏析。

(5分)

9.这首诗表现出作者哪些方面的情感?

请简要分析。

(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6分)

(1),鸟倦飞而知还。

景翳翳以将入,。

(2)时维九月,序属三秋。

,。

(3)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形影相吊。

乙选考题

请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

注意:

作答时必须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大题对应的题号方框涂黑。

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

如果多涂按所答第一大题评分;多做按所答的第一大题评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题。

(25分)

错寄情书给父亲贺双龙

那年,我在远方城市的一所大学读书。

一个有雪的冬天,我对同校的一个漂亮女孩一见钟情。

我们不同年级,见面的机会也很少,我甚至连她的名字也不知道,但是我实在很喜欢她,于是我决定写信给她,以此来表达我对她的一往情深和万般牵挂。

你好:

真不知道该怎么称呼你才能表达我的一片心意。

冬天的雪很大、天气很冷,请原谅我没有送你一束美丽的花或者一条暖和的围巾。

你似乎离我太遥远了,我们难得相见,即使见面,你也很少注意我,而且从不跟我说话。

也许你从来没有给我留一个位置,也许命中注定我们只能一生陌生着吧?

即使如此,我也永不会怪你。

我只有一个小小的请求:

这个周末让我见到你好吗?

我夜以继日地想念你啊!

最想亲近你的人于星期二深夜

信写得很短,但是真挚可见。

因为不知道她的名字,也就省了。

写完信已经是深夜,我匆匆忙忙把信塞进一个信封里,就开始蒙头大睡。

第二天起床,寝室长告诉我,他捎带把我桌上那封信投到邮筒里去了。

“可是我没有写地址呀!

”我惊叫。

“写了地址,我只是帮你贴了一张邮票而巳。

天哪,那封情书,被投到谁家去了呢?

我的桌子那么乱,根本就记不起那个信封上写的是谁的地址了。

周末的下午,我正在图书馆看书,同学来喊我,说是我父亲来看我了。

我父亲会来看我?

这不可能啊!

父亲年轻时好赌,把家底儿输得精光,最后把母亲气得一病不起。

记得母亲去世前嘱咐我,如果父亲不戒赌,就不要认他。

但是父亲没有听从母亲的遗愿,所以我一直痛恨父亲。

除了写信索要生活费,我几乎不与他有任何联系。

回到宿舍,真的看见父亲坐在我的床边,吧嗒吧嗒抽着烟。

我不想见他,又怕在同学面前难堪,只好硬着头皮进了房。

“老伯,喝杯热茶吧。

”寝室长热情地招呼父亲,“这么冷的大雪天,您一路辛苦了。

”“不辛苦,不辛苦!

我接到信就赶来了。

信?

什么信?

我没有给这个不争气的父亲写过信啊?

我疑惑地望了父亲一眼,却分明看到他脸上布满沧桑,稀疏的头发里夹杂着丝丝白发。

父亲从内衣口袋里掏出一封信,晃了一下又收了进去。

“啊……”我明白了,顿时羞得满脸通红,差点失声大叫:

那不是我那寄错的情书吗?

一定是那天晚上我晕了头,把它塞进了以前就写好准备向父亲要钱的信封,但是我不能说出来。

“龙仔,你能写信原谅我,我真高兴!

”父亲走过来握住了我的手。

“爸爸——”我还能拒绝如此让人心酸的亲情吗?

我扑进父亲的怀里,父子两人抱头痛哭。

那封寄错的情书,就这样轻易地融化了那场大雪,也融化了横亘在我和父亲之间的坚冰。

父亲后来开始正正当当地做生意,赚的钱也没有拿去赌博,而是积下来买来一套房子。

我毕业了,又参加了工作,一直跟父亲住在一起,我们过着父爱子敬的日子。

然而,我还是不敢跟父亲说明那封情书的真相,有几次我向父亲讨要那封信,却遭到断然拒绝。

父亲说,他要一辈子珍藏着那封信。

(2014年《中国小小说欣赏》,有删节)

(1)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文章的开头交代“一个有雪的冬天”,点明环境特征,和后面“那封寄错的情书,就这样轻易地融化了那场大雪”相互照应,使文章的结构严谨。

B.文中交代“父亲年轻时好赌,把家底儿输得精光”和后面的“正正当当地做生意,还买来一套房子”,二者相互对照,使父亲的形象更加丰满。

C.文中“那封寄错的情书,就这样轻易地融化了那场大雪,也融化了横亘在我和父亲之间的坚冰”,运用比喻和比拟的手法形象生动的表达了父子之间消除了隔阂。

D.文中交代“我一直痛恨父亲”,可以看出“我”以前是一个不知感恩,只知索取的人,但后来因为父亲到校感动了我,才过上父爱子敬的日子。

E.文章的结尾交代我想要回书信,是因为我有一种羞愧的心理,而父亲断然拒绝是因为父亲要记住这一段感人的经历。

(2)文章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什么手法塑造人物形象,在文中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6分)

(3)结合文章分析“父亲”的形象特征。

(6分)

(4)小说中“我”写的情书到父亲手里,却被父亲当成写给“原谅自己的信”,请分析其中的合理性。

(8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题。

(25分)

“精神贵族”钱钟书

钱钟书文风恣意幽默,充满智慧与哲理以及对世俗的笑骂与揶揄,他以一册仅仅十篇的散文集就位列现代散文大家,而其为数不多的几篇短篇小说更是风格迥异、寓意深刻,令人惊叹叫绝。

他去世之后,一个热爱他的读者曾在报纸上撰文纪念,标题是“世界上唯一的钱钟书走了”,这句话,可以代表大家共同的心声。

钱钟书的性格很独特,有一般才子的恃才傲物,也有一般才子不具备的童心。

他潜心读书研究,不好拜客访友。

因此,在人们心目中,他的形象扑朔迷离,如云中之龙,见首不见尾,时露一鳞半爪,令人想象、神往。

1978年9月至1980年底,是钱钟书在国际学术会议上大放异彩的时候。

一位叫费景汉的汉学家,这样描述在一次座谈会上的钱钟书:

会场上最出风头的要算是钱钟书——他给我的印象是机智,善于征服别人。

他在茶话会上提到一位美国诗人,会用优美的英文背诵一段那位诗人的诗作;提起另一位德国诗人,又会用标准的德文背诵他的一篇作品;再提及一位拉丁诗人,他也能用拉丁文来背诵一段。

这些诗人未见得是什么大诗人,提及的诗作也未必是他们的重要之作,但钱钟书却能出口成章,流利地背出来,真是把在场的美国人吓坏了。

有人这样谈观感:

钱钟书似乎不是在发言,而是在“表演”。

两个小时“表演”结束后,观众报以热烈的掌声。

其实,这些吓坏了的外国人当时还不知道有一部真正能吓坏他们的书,就是正在由中华书局出版的《管锥编》。

姓钱的钱先生,一生似乎没有真穷过,也似乎没有发过财,应该说他是一位精神的贵族。

困居上海孤岛写《围城》的时候,他窘迫过一阵。

辞退保姆后,由夫人杨绛操持家务,那时他的学术文稿没人买,于是他写小说的动机就多少掺进了挣钱养家的成份。

一天500字的精工细作,却又绝对不是商业性的写作速度。

恰好这时黄佐临导演上演了杨绛的四幕喜剧《称心如意》和五幕喜剧《弄假成真》,并及时支付了酬金,才使钱家渡过了难关。

进入80年代,从天上往钱家掉金子的事接二连三。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曾竭诚邀请他前往讲学半年,开价16万美金,交通、住宿、餐饮费另行提供,可携夫人同往,只希望由钱钟书每两星期授一次课,每次40分钟,半年讲12次课,实际授课时间只相当于一个工作日。

像这样的价码,着实让人咋舌,可钱钟书却拒绝了。

他对校方的特使说:

“你们的研究生的论文我都看过了,就这种水平,我给他们讲课,他们听得懂吗?

英国一家老牌出版社也不知从什么渠道得知钱钟书有一部写满了批语的英文大辞典,他们专门派出两个人远渡重洋,叩开钱府的门,出重金请求卖给他们。

钱钟书说:

“不卖。

”与钱钟书签署了《围城》版权协约的美国好莱坞片商,多次盛邀钱钟书夫妇时间方便时做客观光,随便吃住,或监督影片制作,他们都摇头婉拒。

他说:

“我现在是中国式的硬木椅子,搁在那儿挺结实,搬搬就散架了。

更使杨绛好笑的是钱钟书一辈子开不了钱庄。

有同事找他借钱,他问:

你要借多少?

答:

一千。

钱钟书说:

“这样吧,不要提借,我给你五百,不要来还了。

”同一个人两次来借,他还是如法炮制,依旧对折送人。

他当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期间,给他开车的司机出车撞伤行人,急切中找钱钟书来借医药费。

他问:

“需要多少?

”司机答:

“三千。

”他说:

“这样吧,我给你一千五,不算你借,就不要还了。

凡进过钱钟书家的人,都不禁惊讶于他家陈设的朴素。

沙发是用了多年的旧物,多年前的一个所谓书架,竟然是四块木板加一些红砖搭起来的。

没有人能弄明白钱钟书究竟看过多少书,但那时他家里却几乎没有书。

据说犹太人认为把知识的财富装进脑子里,比置办什么财产都划算、安全,钱公馆主人则有过之而无不及。

钱钟书曾指着孔方兄说:

“我都姓了一辈子‘钱’了,还会迷信这个东西吗?

”(摘自《魔镜里的钱钟书》)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世界上唯一的钱钟书走了”这句话体现了钱钟书性格中与众不同、特立独行的一面,以及人们对钱钟书的缅怀与尊敬之情。

B.钱钟书认为自己是“中国式的硬木椅子,搁在那儿挺结实,搬搬就散架了”,这句话形象地说出他的文化思想根植于中国的土壤,不愿出国的心意。

C.钱钟书在人们心目中留下扑朔迷离的形象,如偶露一鳞半爪的云中之龙,这是由他的独特的个性与作品的别具一格所致。

D.《管锥编》是钱钟书的学术代表作之一,这部书引述材料虽很少,但处处都是精到的见解,在作者看来是“一部真正能吓坏他们的书”。

E.钱钟书在经济陷入困顿的时候,为了养家糊口,也不得不在文稿里掺进一些东西,增强作品的可读性,为此他创作了通俗易懂的《围城》。

(2)文章从哪些方面来写钱钟书的?

请简要概括分析。

(6分)

(3)钱钟书“精神贵族”的表现很多,请根据文章概括并简析。

(6分)

(4)文章结尾钱钟书曾指着孔方兄说:

“我都姓了一辈子‘钱’了,还会迷信这个东西吗?

”请结合全文,联系现实探究名家与金钱的关系?

(8分)

第Ⅱ卷表达题(80分)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句是()(3分)

A.在中日“钓鱼岛”问题上,中国应当寸步不让,锱铢必较。

B.官员私驾公车惹祸,用公款买单了事的新闻,在媒体上已经数见不鲜。

C.因将梦幻般的现实主义与民间传说、历史和当代很好地融合,莫言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其成就让世人望其项背。

D.成绩来之不易,是广大群众支持的结果。

我们可不能得鱼忘筌,自以为是。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近日,南宁和杭州的部分区县也打算通过松绑限购、下调购房入户标准等方式救市,有人认为这种做法将引发其他城市的效仿。

B.节前,股票指数围绕2400点整数关口来回震荡,节后市场能否突破这一关口,维持强势上攻趋势,节假日期间出台的相关政策将是关键。

C.江西梨温高速公路上饶路段“3·17”特大爆炸事故发生后,事故调查指挥部披露,爆炸原因是客车和运载烟花爆竹药料的厢式货车发生碰撞而引起的,从而发生重大伤亡事故。

D.2008年底,由13家部委联合制定的指导中国乳业未来发展的《奶业整顿和振兴规划纲要》的出台,这是在深入分析我国乳业发展情况后,对振兴我国奶业发展提出的总体规划。

1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宰”一般人都知道,其义为屠杀牲畜、家禽。

那么“宰相”怎么会用这个具有屠夫色彩的“宰”呢?

    。

    ,    。

    ,    。

    。

①早期原始祭典中的主祭权集中体现于主宰权

②由于这种仪式有着极为重要的宗教意义

③因此,在我国原始社会更高发展阶段出现的许多重要官职的名称,便均与“宰”字有关,如“太宰”“少宰”等

④原来,杀牲祭神这种仪式,起源于原始社会阶段

⑤也就是在仪式中主持杀牲、割牲和分肉

⑥所以,一个原始部落的首领往往同时又是这个部落最高祭典中的主祭者

A.②③④①⑤⑥  B.④①②⑤⑥③  C.④②⑥①⑤③  D.①②⑥④⑤③

16.阅读下面一段文字,以“瑜伽”开头,把这段文字压缩成一个单句。

(要求保留主要信息,不超过60个字)(5分)

古代印度有一套帮助人类充分发挥自身潜能的健身体系。

五千年前,古印度高僧们从观察生物中体悟了不少大自然法则,验证到人的身上,竟然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从此,人们开始进行自身健康的维护和调理。

经过长期的钻研与归纳,一套完整、实用的养生健身体系诞生了,这就是瑜伽。

瑜伽                 。

17.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l0个字。

(6分,每空2分)

呼吸作用根据①,分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两种类型。

在正常情况下②,是高等植物进行呼吸的主要形式,但在缺氧条件和特殊组织中植物可进行③,以维持代谢的进行。

六、写作(60分)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

一个黑人小孩在父亲的葡萄酒厂看守橡木桶。

每天晚上,他都用抹布将一个个木桶擦拭干净,然后摆放整齐。

令他生气的是,风常常把摆放整齐的木桶吹得东倒西歪。

小男孩委屈地哭了,父亲摸着男孩的头说:

“孩子,别伤心,可以想办法征服风。

”于是,小男孩擦干眼泪坐在木桶边想啊想啊,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

他从井里挑来清水,倒进空空的橡木桶里,然后就回家了。

第二天,天刚亮,小男孩就匆匆爬起来,跑到放桶的地方,那些橡木桶一个个排列得整整齐齐,没有一个被风吹倒。

他对父亲说:

“木桶要想不被风吹倒。

就要增加自己的重量。

要求:

全面理解材料,选择一个侧面或者一个角度构思作文,题目自拟,立意自定,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1.C【解析】由原文“唯号称‘大家’的,得体兼风雅,追攀李杜,蔚为一代的‘新声’。

换句话说,就是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互相结合,相得益彰”可知,C项最准确。

2.C试题解析:

根据文章最后一段来看,C项属强加因果。

3.D试题解析:

D项表述过于绝对。

原文为“他们有时用一种清新刚健的调子,歌唱那统一繁荣、乐观向上的时代;有时又以诗人特有的敏锐,带着沉郁顿挫的感情,描述着盛极而衰的苦难,并对苦难中的生灵寄予深切的同情”。

4.B试题分析:

要能根据上下文的语境推断重要实词的词义,同时最终也要落实到实词的推断上,因而掌握推断的技巧至关重要。

因文定义法:

根据具体的上下文语境来判断某个实词的具体意项。

答题时要把实词放回到原文语境中,结合上下文意思去理解。

分析可知,B.知,通“智”,明智,有见识。

5.D试题分析:

这是一道文化常识题。

此类古代文学常识题,考生一定注意平时课堂内外的古代汉语知识的积累,多读、多记、多理解。

分析可知,D.“领”是兼任的意思。

6.A试题分析:

分析作者的思想观点和文章的思想内容是否准确、深刻、全面、客观或偏激、浮浅、片面、主观臆断等。

可采用假设法与代入法,把句子放回到原文语境中,结合上下文,与选项所在相应段落进行比较。

分析可知,A.“陆玩等全部属吏予以囚禁,后经温峤营救得以释放”错,原文为“提议免冠禁锢但并未成为事实”。

7.

(1)不久王导、郗鉴、庾亮相继去世,朝廷内外都认为三位贤良去世之后,国家人才就匮乏了(或“国家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