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第七单元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单元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2.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187347 上传时间:2023-05-17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42.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 第七单元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单元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高中历史 第七单元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单元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高中历史 第七单元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单元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高中历史 第七单元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单元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高中历史 第七单元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单元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高中历史 第七单元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单元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2.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高中历史 第七单元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单元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2.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高中历史 第七单元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单元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2.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高中历史 第七单元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单元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2.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高中历史 第七单元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单元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2.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高中历史 第七单元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单元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2.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高中历史 第七单元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单元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2.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高中历史 第七单元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单元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2.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高中历史 第七单元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单元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2.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高中历史 第七单元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单元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2.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高中历史 第七单元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单元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2.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 第七单元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单元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2.docx

《高中历史 第七单元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单元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 第七单元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单元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2.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中历史 第七单元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单元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2.docx

高中历史第七单元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单元检测新人教版必修2

第七单元 单元检测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00分。

测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2015·绍兴高一调研)在俄罗斯长篇小说《切温古尔》中有这样一段话:

“令人费解的是,红军来了,分了土地,却又把每一粒粮食收走了,你倒是自己去尝尝这样的土地的滋味吧!

”如按上述材料进行情境解读,正确的是(  )

①背景:

新生的苏维埃政权陷于国内外反动势力的包围中,形势非常不利

②内容:

苏维埃政府采取了余粮收集制,引发农民的不满

③后果:

促使苏维埃政府运用国家权力,推行农业集体化政策

④结论:

农民是落后生产力的代表,无产阶级的领导是其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前提

A.①②     B.①③

C.②④D.③④

解析:

本题主要反映的是苏俄建立后,为巩固苏维埃政权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后来引发经济和政治危机。

农业集体化是斯大林时期推行的政策;农民是无产阶级的同盟军。

故选A项。

答案:

A

2.列宁在1920年写的《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一书中指出:

对于执政的共产党来说,“最严重最可怕的危险之一,就是脱离群众,就是先锋队往前跑得太远,没有‘保持排面整齐’,没有同全体劳动大军,即同大多数工农群众保持牢固的联系”。

当时俄共脱离群众主要是因为(  )

A.党员干部追求享乐腐化堕落

B.党的政策损害群众利益

C.党员干部缺乏群众工作经验

D.党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0年正是战时共产主义的弊端日益显露的时候,它严重损害了群众,尤其是农民的利益,影响了他们的生产积极性,也影响到他们与共产党的关系,因此,B项正确。

A、C、D三项说法与史实不符,故均排除。

答案:

B

3.1921年瞿秋白在苏俄考察时,曾在日记里记录:

回忆一月间我们头一天到食堂去吃早餐,看见人人吃完之后,把所剩下的面包、糖、牛油,或是用盒子装,或是用纸包起来,每个人都自己带回去;我们还笑他们真可谓穷极了;不想到午餐的时候,人人都有面包、糖、牛油,独我们3人没有,后来打听才晓得早晨所给的东西是整天的。

与材料描述的情境相关的背景包括(  )

①“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 ②实物配给制的推行 ③农业集体化运动出现失误 ④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A.①②B.②③

C.①②④D.②③④

解析:

解读材料可知,此时实行的是实物配给制;再结合时间信息“1921年”可知,此时实施的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可以排除③。

新经济政策规定废除实物分配制,与材料不符,排除④。

故选A项。

答案:

A

4.列宁指出:

“国家受到严重的破坏,无产阶级被多次几乎是超越人力的紧张情况弄得筋疲力尽,我们要在这样的条件下着手最困难的工作,给真正的社会主义的经济奠定基础,建立起工业同农业间的正常商品交换。

”这里列宁(  )

A.强调十月革命对社会经济的巨大破坏

B.认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应彻底推翻

C.设定了后续经济体制的基本改革方向

D.对国内所面临的困难的估计过于悲观

解析:

由材料信息和所学知识可知,“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对国家的破坏十分严重,无产阶级也被“超越人力的紧张情况弄得筋疲力尽”,因此列宁认为必须改掉这一弊端,“建立起工业同农业间的正常商品交换”。

这实际上是设定了后续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方向,故选C项。

答案:

C

5.列宁说,“1921年春天形成了这样的政治形势:

要求必须立刻采取迅速的、最坚决的、最紧急的办法来改善农民的生活状况和提高他们的生产力。

……应该从农民方面开始。

谁若不明白这一点……就等于‘放弃’或者类似放弃无产阶级专政。

”后来针对改善农民生活状况采取的办法是(  )

A.实行余粮收集制B.征收固定粮食税

C.实行大中企业国有化D.实行农业集体化

解析:

由所学知识可知,“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在后期损害了农民的积极性,于是后来的新经济政策实行固定的粮食税政策,这有利于调动农民的积极性,故选B项。

A项指的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C项是新经济政策中的工业政策,与农民关系不大;D项是斯大林时期推行的,与题干的时间不符。

答案:

B

6.(2015·南昌高一期末考试)新经济政策的实施是列宁对小农占优势的俄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进一步探索的结果,是他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大发展。

在工业方面,新经济政策要达到的直接目的是(  )

A.加强社会主义经济成分在工业中的比例

B.实现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国家工业化

C.改善工农关系,巩固工农联盟

D.吸收资本家的资金和经验发展工业

解析:

结合题中三个限定条件“工业方面”“新经济政策”“直接目的”可知,D项内容与此一致,D项正确。

新经济政策采取国家资本主义形式,实施期间私有制成分增加,A项与史实不符,排除;B项是“一五”计划、“二五”计划的目的,排除;C项是新经济政策在农业方面要达到的目的,排除。

答案为D项。

答案:

D

7.“新经济政策并不改变工人国家的实质,然而却改变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方法和形式,因为新经济政策容许建设中的社会主义同力图复活的资本主义,在通过市场来满足千百万农民需要的基础上实行竞赛。

”新经济政策“并不改变工人国家的实质”的主要原因是(  )

A.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已经确立

B.工人阶级牢牢掌握着国家机器

C.竞争中的社会主义更具活力

D.只是社会主义建设方法的改变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经济政策改变的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方法和形式,工人阶级仍掌握着国家机器,并行使当家做主的权力,因而“工人国家的实质”不会改变,故选B项。

答案:

B

8.以下为1913~1926年俄国(苏俄、苏联)的工业生产情况表。

年份

项目

1913年

1920年

1925年

1926年

总产值(按1926年度价格计算,单位:

亿卢布)

102.51

14.10

77.39

110.83

产值指数(以1913年为基数100)

100

13.8

75.5

108.1

对此表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对生产造成一定破坏

B.新经济政策推动了工业产值的快速增长

C.高度集中的斯大林模式已取得巨大成就

D.奠定了后来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基础

解析:

表格中数据显示,1920年工业总产值急剧下降,说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对生产造成一定破坏。

1925年、1926年,苏联的工业总产值和产值指数不断上升,这正是新经济政策利用商品货币关系恢复与发展生产的成果,也为后来苏联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基础。

故A、B、D三项的分析均正确。

这一时期斯大林模式还没有形成,故C项符合题意。

答案:

C

9.(2015·临沂高一检测)历史上曾出现过一个有趣的现象:

一向与布尔什维克为敌的美国资本家福特在苏俄建成了汽车制造厂,并成为他最满意的生意。

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

A.福特企图干扰苏俄的经济恢复

B.福特为经济利益放弃政治信仰

C.苏俄放弃布尔什维主义的理想

D.苏俄新经济政策吸引外国资本

解析:

本题考查苏俄的新经济政策。

1921年苏俄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其中规定中小企业和国家无力兴办的企业允许外国和本国资本家经营。

A、B、C三项不符合史实。

答案:

D

10.(2015·衡水中学高一月考)据张君劢《史泰林治下之苏俄》载:

“民国十七年春,俄国国营农场经理马克维次有多余不用的机犁百架,召集附近村落的农民,许租给他们使用,而以他们所有的土地共同耕种为条件。

”这种做法(  )

A.提高了农民自主经营的积极性

B.促进了市场经济的发展

C.配合了国家工业化的进行

D.奠定了国内战争胜利的物质基础

解析:

材料体现的是苏联实行的农业集体化政策。

民国十七年正好是1928年,苏联正在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此时苏联发展集体农庄旨在配合工业化的进行,故C项正确。

答案:

C

11.(2015·大庆实验中学高一月考)20世纪30年代,苏联的“五年计划给西方国家留下的印象似乎不像给发展中国家留下的印象那么深……按照西方的标准,苏联公民受到了严重的剥削”。

(引自《全球通史》)西方国家作出这一评价,主要是因为苏联的五年计划(  )

A.以指令性计划取代市场调节

B.允许私人经营中小企业

C.强调国家积累而忽视改善民生

D.实行不劳动者不得食

解析:

注意把握材料中的重要信息“按照西方的标准,苏联公民受到了严重的剥削”,由此可以看出,西方国家认为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只强调国家发展而忽视民生,C项正确。

答案:

C

12.(2015·广东实验中学高一期末考试)有学者说:

“苏联制度的设计用意,在于尽快将一个极落后、开发度极低的国家,早早送上工业化的大道……尽管这个制度极其缺乏效率,极其浪费,却毕竟达到了上述目标。

”据此可知该学者(  )

A.赞同列宁的新经济政策

B.客观评价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认为斯大林模式有合理之处

D.否认赫鲁晓夫改革的必要性

解析:

“尽快将一个极落后、开发度极低的国家,早早送上工业化的大道”体现了斯大林模式的初始目标,虽然这一模式存在一些问题,但毕竟达到了一系列目标,故C项符合题意。

答案:

C

13.(2015·襄阳高一期末考试)斯大林模式从形式上看表现出来的特点是高度集中,实际上它的关键问题是教条主义地理解、照搬马克思主义,盲目追求纯粹的社会主义经济,片面追求公有制,政治上忽视民主。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斯大林模式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完全一致

B.斯大林模式的弊端从反面证明新经济政策的合理性

C.斯大林模式阻碍了苏联的现代化建设

D.斯大林模式是对马克思主义的背叛

解析:

从材料中可以看出,斯大林模式的最大特点是高度集中,片面追求公有制,排斥市场经济,这从反面证明了新经济政策的合理性。

新经济政策的最大特点是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恢复与发展生产,故B项正确。

答案:

B

14.(2015·长春高一联考)赫鲁晓夫担任苏共中央第一书记以后,提出“使集体农庄庄员从物质利益上关心公有经济发展的原则”,规定从1958年7月起取消集体农庄向国家义务交售粮食、油料、马铃薯、蔬菜、肉、蛋、羊毛的制度,实行统一的农产品收购办法。

这些规定的实质是(  )

A.部分承认市场经济的调节作用

B.废除高度集中的斯大林体制

C.巩固农村公有制经济主导地位

D.恢复农民的产品支配自主权

解析:

从材料信息看,取消义务交售制并没有说明这是允许农民对产品有支配自主权。

答案:

A

15.(2015·汕头金山中学高一月考)在庆祝十月革命40周年时,赫鲁晓夫提出15年内在人均产品产量方面赶上和超过美国。

1961年他又声称苏联将在“20年内基本建成共产主义社会”。

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赫鲁晓夫(  )

①从根本上改变了斯大林模式 ②在经济建设上过于冒进 ③提出的目标不切合实际 ④其改革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

A.①②B.①③

C.②③D.③④

解析:

本题考查赫鲁晓夫改革。

①④明显错误,赫鲁晓夫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斯大林模式,而只是修修补补,其改革也没有背离社会主义方向,而是在改革中仍然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故正确选项为C。

答案:

C

16.(2015·合肥一中月考)赫鲁晓夫曾说:

“自行编制计划的制度,对于富有创造精神的人来说是争取巩固集体农庄经济的强有力手段。

他能够从单位面积上获得最高产量出发进行安排。

”这表明赫鲁晓夫想通过改革(  )

A.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B.提高粮食价格增加农民收入

C.巩固斯大林体制的地位

D.推动荒地开垦,增加粮食产量

解析:

根据题干中“自行编制计划的制度”“富有创造精神的人”可知,赫鲁晓夫对集体农庄绝对公有化制度进行改革,扩大农庄农民生产的自主权,以调动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故选A项。

答案:

A

17.(2015·宿迁高一检测)赫鲁晓夫是第一个敢于向社会主义旧政治、经济模式挑战的改革家,他的改革实践对整个社会主义世界的影响是巨大的。

下列对赫鲁晓夫改革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大规模开垦荒地,严重破坏生态环境

B.扩大地方和企业权利,承认企业和个人的物质利益

C.具有探索性和开创性,理论上取得重大突破

D.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但未能从根本上改变

解析:

赫鲁晓夫改革只是对斯大林模式的修修补补,并未在理论上取得重大突破,故C项符合题意。

答案:

C

18.“1956年、1958年和1962年风调雨顺,(苏联)粮食丰收,粮食产量分别达到1.25亿吨、1.34亿吨和1.402亿吨,但在1957年、1959年和1963年,却分别陡降2240万吨、1520万吨和3670万吨。

”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直接原因是(  )

A.斯大林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的影响

B.赫鲁晓夫的农业政策缺乏科学性、一贯性

C.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导致农业投入严重不足

D.勃列日涅夫搞国民经济军事化牺牲了农业发展

解析:

由时间信息可知,此时是赫鲁晓夫执政时期。

他执政时期,靠垦荒等粗放经营的方式扩大生产,大搞种植玉米运动,违背自然规律,导致农业生产率低下,粮食产量波动很大。

故选B项。

答案:

B

19.前苏联流传的一个笑话:

美国外交代表团到苏联访问,苏联接待官员陪他们参观“建设的伟大成就”,并且得意地说:

“到了下一个五年计划,每个苏联家庭都可以拥有一架私人飞机!

”美国人惊讶地问:

“他们要飞机干什么呢?

”苏联官员说:

“当然有用啊……譬如你在莫斯科听说列宁格勒开始供应面包了,你可以马上开飞机赶去排队啊。

”这段笑话(  )

A.充分肯定了农业集体化运动

B.较客观地分析了苏联工业化的弊端

C.指出了新经济政策的积极作用

D.指出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弊端

解析:

材料中“每个苏联家庭都可以拥有一架私人飞机”与买面包需要赶去排队,这两个现象的巨大反差是极具讽刺意味的,反映苏联在斯大林模式下,优先发展重工业,导致农轻重比例失调,人民生活水平低下。

答案:

B

20.(2015·荆州中学高一期末考试)以下是1961~1985年苏联资本生产率(投资所带来的生产效率)变化趋势表,制约苏联资本生产率提高的主要条件是(  )

时间

1961~1965

1966~1970

1971~1975

1976~1980

1981~1985

资本生产率

-3.5

-2.0

-4.0

-4.0

-3.4

A.过分倚重重工业而产生经济结构性缺陷

B.科学技术的应用和经济发展脱节

C.军备竞赛导致经济负担加重

D.粗放型经济导致单位产品的物资消耗巨大

解析:

资本生产率就是投资所带来的生产效率,材料表明20世纪60~80年代,苏联资本生产率一直呈现负增长。

其根本原因是受高度集中的斯大林模式的影响,在经济领域具体表现为依靠行政命令来进行资源配置(包括资本的运用),这种粗放型经济导致单位产品的物资消耗巨大,也即经济成本过高,使投资效益出现负增长。

因此选D项。

答案:

D

21.(2015·南京金陵中学高一调研)在这一时期,苏联的整体实力大有提升,与美国的差距不断缩小,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也有大幅度提高;同时苏联在这一时期四处扩张势力,并把大量资源花费在与美国进行的军备竞赛中,而国内的经济问题却越来越严重,逐渐暴露出危机。

在“这一时期”执政的是(  )

解析:

勃列日涅夫的执政特点非常明显,为了成为与美国相匹敌的军事大国,他强调要搞国民经济军事化,把大量资源花费在与美国进行的军备竞赛中,结果拖累了苏联经济的发展,故选C项。

答案:

C

22.韩西林教授撰文写道:

“到戈氏上台时,这种高度集中统一的僵化的计划经济体制对整个经济的制约作用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打破这种体制的要求已非常强烈,而这种体制也确实到了非改不可的时候了。

”这可以印证戈尔巴乔夫改革(  )

A.适应时代需要,获得成功

B.使苏联经济得到迅速发展

C.冲击了苏联的所有制结构

D.改变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经济模式

解析:

从题干材料可以看出,苏联经济发展到了计划经济体制非改不可的时候,戈尔巴乔夫上台后首先进行经济改革,调整了苏联的所有制结构,但改革并未取得成功,也没有改变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模式,答案为C项。

答案:

C

23.1990年10月,戈尔巴乔夫指出:

“只有市场与全社会的人道主义方向相结合,才能保证人们的需要得到满足、财富的公正分配、公民的社会权利和社会保障、自由和民主的扩大。

”对其言论理解正确的是(  )

A.旨在为“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改革造势

B.主张市场经济发展和民众利益相结合

C.这一改革思路将会加速苏联的解体

D.说明苏联已确立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

解析:

本题考查戈尔巴乔夫改革。

从材料中可以看出,戈尔巴乔夫已认识到发展市场经济的重要性,并切实采取一些措施推进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他认为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与民众的利益紧密相连,主张在发展市场经济的同时维护民众的利益,故选B项。

答案:

B

24.(2015·武汉外国语学校高一期中)1991年8月19日,苏共中的保守派软禁了总统戈尔巴乔夫,试图收回下放给加盟共和国的权力,同时终止不成功的经济改革。

其经济改革之所以不成功,主要是由于(  )

A.改革完全放弃了苏联传统做法

B.改革忽视重工业的优先发展

C.缺少宏观决策和相应配套措施

D.首先进行政治改革偏离了社会主义方向

解析:

A项“完全放弃”说法错误;优先发展重工业,是斯大林模式,而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原因就是斯大林模式的弊端,B项排除;D项与题干无关,题干所问是经济改革失败的原因。

答案:

C

25.(2015·三明高一联考)和中国经济改革的成功相比,苏联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和戈尔巴乔夫经济改革最终都没有成功,主要原因是(  )

A.缺乏正确的改革理论和政策指导

B.把改革的重点放在工业方面

C.没有进行政治体制改革

D.把改革的重点放在农业方面

解析: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制定了适合中国发展的改革政策。

改革缺乏科学理论指导,这是苏联改革失败的主要原因,A项正确;B项仅是勃列日涅夫改革失败的原因,说法不全面;D项仅是赫鲁晓夫改革的内容,且不是其改革失败的原因;C项仅是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改革失败的原因之一,且并非主要原因。

答案:

A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0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6小题10分,第27小题22分,第28小题18分,共计50分)

2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国内战争爆发后,苏维埃政权控制的地区仅占全国面积的1/4,失去了粮食和煤炭的主要产地。

……劳动人民忍受着饥饿的折磨。

材料二 国内战争结束后,余粮收集制非但没有取消,反而强化了……这种越来越严厉的无偿征购,使得农民的不满演变为农民暴动的事件。

工人也日益不满。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十月革命之后苏俄面临着怎样的处境。

(4分)

(2)材料二反映了哪些重要信息?

(6分)

答案:

(1)苏维埃政权处境艰难,物资严重匮乏。

(4分)

(2)苏俄没有及时终止“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社会矛盾激化,引发了严重的政治危机。

(6分)

27.(2015·江西临川一中高一月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世纪20年代初至30年代中期,资本主义各国进步人士,或者以朝圣式的拜谒,或者以记者式的评述,或者以文人式的寻味,奏响了一曲访苏交响曲。

他们称赞新生的苏联是“一块让人类再次得救的新大陆”,“代表着人类精神的新方向”。

但也有一些西方进步人士对苏联国内政策进行了坦率的批评。

1935年访问苏联的法国作家罗曼·罗兰写道:

苏联显示了“无比高涨的管理生命力和青春活力,正在为全人类更美好更灿烂的未来而工作”,另一方面苏联“正在不人道地形成贱民阶级……青年人不可能自由地将自己的智力成就和思想与他们的西方朋友相比较,真担心有朝一日突然发生社会动荡”。

材料二 “我们必须考虑积累的界限问题,投资的最大界限问题,在这里我们弦绷得太紧了,把它绷得太紧,使商品荒更加尖锐化,已经不行了……”从供求关系平衡角度作详尽的分析,这自然不是“表面的缺点,不是形式上的疏忽,而是一个深刻内在的错误”。

——苏共领导人之一布哈林《一个经济学家

的札记》(1928年)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20年代初至30年代中期西方进步人士称赞苏联的主要原因。

(12分)

(2)材料一、二批评了苏联社会中的哪些不健康现象?

上述现象反映了苏联工业化中存在着什么严重问题?

(10分)

解析:

(1)问,根据时间信息“20世纪20年代初至30年代中期”,结合所学知识从十月革命、苏联取得的工业化成就以及资本主义国家发生经济危机等角度回答。

(2)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概括即可,第二小问从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角度来分析。

答案:

(1)原因:

①十月革命胜利、社会主义制度在苏联建立,使西方进步人士看到了人类解放的希望;②十月革命后的苏联支持西方各国人民的正义斗争,赢得西方各国进步人士的好感;③苏联工业化取得辉煌成就,使西方各国进步人士感到钦佩;④20世纪30年代西方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严重的经济政治危机,法西斯势力猖獗,西方各国进步人士对资本主义制度更加失望。

(12分)

(2)不健康现象:

①出现新的贫困群体——农民;②社会上缺乏自由氛围;③用于建设的投资过大;④商品供应紧张,供求关系失衡。

(4分)严重问题:

①经济发展不平衡,严重忽视农业生产,损害了农民的利益;②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一定程度上压制了民众的自由、民主;③重建设、轻生活,不重视改善民生,不利于调动人们生产的积极性。

(6分)

28.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赫鲁晓夫在1957年提出三四年内苏联的人均肉类、牛奶、黄油产量赶上美国的目标,为此不顾苏联的气候条件,要求各地都扩种玉米,以增加饲料。

结果很多地方因气候条件恶劣造成玉米歉收,其他粮食作物也由于播种面积减少而减产。

1963年苏联粮食产量比1962年减少3270万吨。

1964年苏联被迫增加了粮食的进口。

材料二 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几乎每两位科学家中就有一位在研究坦克、火炮和导弹,军工生产差不多占国民生产的40%。

由于军备竞赛和改革停滞,生产效率和经营水平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差距越来越大,人民的生活水平长期得不到明显的提高。

20世纪80年代上半期,苏联人均生活水平只相当于美国的1/3左右。

广大人民群众的不满情绪越来越强烈,渴望改变现状的呼声日益高涨。

材料三 1985年,苏共中央总书记戈尔巴乔夫认为苏联必须进行根本性的变革和改造,提出了“加速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方针”,并开始进行经济改革。

1986~1988年,苏联经济不仅没有加速发展,相反国民收入年均增长率仅为2.8%,低于1980~1985年的3.2%。

此后戈尔巴乔夫认为,现行政治体制是经济改革没有取得成功的主要原因。

请回答:

(1)材料一、二、三中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和戈尔巴乔夫的改革或统治分别有哪些缺点?

其共同的缺点是什么?

(12分)

(2)从苏联三次改革的失败和苏联最终解体这些惨痛的历史教训中可以得出哪些重要启示?

(6分)

解析:

(1)问比较基础,读懂材料即可作答。

(2)问有一定的开放性,解答时可从改革要从实际出发、改革的曲折性等方面回答。

答案:

(1)缺点:

赫鲁晓夫提出的改革目标不切实际,且不顾自然条件的限制而扩种玉米,使农业生产受到了严重影响;勃列日涅夫上台后,为与美国争夺世界霸权,进行军备竞赛,从而导致经济发展停滞,人民群众的不满情绪高涨;戈尔巴乔夫的经济改革不但没有实现“加速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方针”的目标,反而使经济增长率进一步降低。

(9分)共同的缺点:

没有真正解决因斯大林模式的弊端而导致的国民经济比例失调和人民生活水平不高的问题。

(3分)

(2)启示: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是曲折复杂的;社会主义改革应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要位置;改革一定要切合实际,遵循客观经济发展规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