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上学期数学复习计划.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205589 上传时间:2023-05-17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8.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四年级上学期数学复习计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小学四年级上学期数学复习计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小学四年级上学期数学复习计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小学四年级上学期数学复习计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小学四年级上学期数学复习计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小学四年级上学期数学复习计划.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小学四年级上学期数学复习计划.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四年级上学期数学复习计划.docx

《小学四年级上学期数学复习计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四年级上学期数学复习计划.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小学四年级上学期数学复习计划.docx

小学四年级上学期数学复习计划

小学四年级上学期数学复习计划

  一、学情分析

  四

(1)与四

(2)两班目前共有学生78人,老生有64人,转学生有14人。

老生中大多数学习积极性较高,能主动探索,并按时完成课堂内外的任务;但是有个别学生习惯较差,学习自觉性不强,仍是复习工作的重点对象。

  二.复习内容:

  第一单元

  、数的认识

  1、大数的认识及组成,

  例如:

64387是由6个(万),4个(千),3个(百),8个(十),7个

(一)组成;

  一个数,千万位和千位上的数字都是6,其余各位上的数字是0,这个数是()。

  2、数位顺序表,可参见课本P3。

  ①数级,包括个级、万级、亿级……

  ②数位及数位顺序表。

  ③计数单位,有个

(一)、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十亿、百亿、千亿……

  值得特别注意的是,应清楚的区别数位与计数单位。

  3、大数的读、写

  四位分节,依次从高到低读、写,可参见教材P5,注意每级中间有零的数的读、写。

  4、数的大小的比较

  ①先四位分节,然后再作比较。

②两个数位数不同,位数多的数大;位数相同,从高位起开始比较。

(位数不同直接比,位数相同比首位)

  可参见教材P7,3题。

  5、数的改写

  改写成以“万”或“亿”为单位的数,可参见教材P8,试一试1、2题。

(末尾只有3个、2个0的一般没有必要改写)

  6、求近似数

  ①在实际背景下,能够区分近似数与精确数。

  ②按精确度要求,求近似数。

  可参见教材P10,说一说;P11,试一试1、3题;P13,5题。

  注意改写一个数与求一个数近似数的区分。

  7、正负数的认识

  ①结合实例,会用正负数表示意义相反的量,可参见教材P86,试一试1、2、3、4题。

  ②明确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③在具体情景中,比较正负数的大小。

  可参见教材P85,练一练2题。

  、数的运算

  1、三位数乘两位数

  ①连续进位的三位数乘两位数

  ②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

  ③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

  2、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小学教学设计网-更多数学复习计划]

  ⑴估计商的位数;⑵试商的方法,以及怎样调整商

  ⑶除法的验算,注意验算策略的多样化,

  例如:

128÷25=5……3,可用以下三种方式验算,

  ①25×5+3,看结果是否等于128。

  ②(128—3)÷5,看结果是否等于25。

  ③(128—3)÷25,看结果是否等于5。

  3、混合运算

  注意运算的顺序,(复习时可让学生先说再算)例如:

  408÷[512-(178+283)]630÷[840÷(240—212)]

  =408÷[512-461]=630÷[840÷28]

  =408÷51=630÷30

  =8=21

  4、估算(两个原则:

方便、与准确值偏差尽量少)

  652×11≈6500(把652看成650,11看成10)

  96×59≈6000(把96看成100,59看成60),

  可参见教材P34,2题;P36,5题;P37,6题。

  5、运算定律及性质,利用这些运算定律及性质可以使计算简便。

  ①乘法交换律,a×b=b×a,

  5×19×2

  =5×2×19运用了乘法交换律

  =10×19

  =190

  ②乘法结合律,×c=a×,

  5×195×2

  =195×5×2运用了乘法交换律

  =195×(5×2)运用了乘法结合律

  =195×10

  =1950

  (60×25)×4=60×(25×4)运用了乘法结合律

  13×4×25×7=(13×7)×(25×4)运用了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

  ③乘法分配律,(a+b)×c=a×c+b×c

  (80+4)×25

  =80×25+4×25运用了乘法分配律

  =20XX+100

  =2100

  35×37+65×37

  =37×(35+65)运用了乘法分配律

  =37×100

  =3700

  125×88

  =125×(80+8)

  =125×80+125×8运用了乘法分配律

  =10000+1000

  =11000

  124×25-25×24

  =25×(124-24)运用了乘法分配律

  =25×100

  =2500

  33×66+66×66+66

  =33×66+66×66+66×1运用了乘法分配律

  =66×(33+66+1)

  =66×100

  =6600

  78×129-28×78-78

  =78×129-28×78-78×1

  =78×(129-28-1)

  =78×100

  =7800

  ④商不变的规律,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零除外),

  150÷25

  =(150×4)÷(25×4)运用了商不变的规律

  =600÷100

  =6

  500÷125

  =(500×8)÷(125×8)

  =4000÷1000

  =4

  6、探索运算规律。

  可参见教材,P40-41,数学丛书P32-33

  、解决问题(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应用题)

  可参见教材以及自己的学习资料上的一系列的解决问题。

  第二单元

  空间与图形单元(所有作图均要求用铅笔,标准,所购三角板,量角器要质量比较好的,否则结果出入会很大)

  

(一)、图形的认识与测量

  1、直线、线段、射线

  ①能够识别直线、线段、射线;

  ②能够用符号(字母)表示直线、线段、射线;

  注意:

射线AB与射线BA的区别;

  ③清楚的知道直线、线段、射线三者之间的区别。

  可参见教材P14,

  ④明确经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

  经过两点可以画一条直线,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小学教学设计网-更多数学复习计划]

  2、同一平面的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两种位置关系:

平行与相交)

  ①平行,能够画平行线,会判断。

  ②相交(有两种情况:

斜交、垂直),能够画垂线,会判断。

  明确点到直线上,垂线段最短。

  3、角

  ①能够识别平角、周角、锐角、直角、钝角。

②清楚平角、周角、锐角、直角、钝角之间的关系。

③能够利用量角器或三角板测量角的度数,或画出指定角度的角。

  

(二)、图形的变换

  清楚的知道,图形的旋转的三要素:

点(旋转中心)、方向(顺时针、逆时针)、度数(主要是90度.80度)。

  能够辨认、画出一个基本图形经过一定旋转过后形成的图形。

  可参见教材P53,2、3题,P102,2题。

  (三)、方向与位置

  1、用数对表示位置。

2、用方向和距离表示位置。

  可参见教材P90,6题,P103,4题。

  第三单元统计

  1、能够按要求绘制条形

  

  统计图、折线统计图。

2、能够正确的读统计图,从统计图中获取信息。

3、能够根据统计图,说出变化的趋势。

  可参见教材P95,练一练的1、2题。

  三、单元复习目标:

  1、通过复习,引导学生进一步巩固本学期各单元所学的知识,加深对这些知识的理解程度,提高学生对这些知识的掌握水平。

  2、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提高计算能力,发展数感,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3、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统计的基本知识和方法,培养学生初步的统计观念,提高统计能力。

  4、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提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关系,体会数学的价值,提高数学思考能力。

  5、通过复习,使学生经历回顾学习情况和整理知识、方法的过程,激发自主学习的意识,初培养总结与反思的态度和习惯。

  四、复习重难点及关键:

  1、重点: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及有关的实际问题。

  2、难点:

针对学生存在的不同问题,弥补知识缺漏,促进知识系统化,提高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关键:

  

(1)老师要认真回顾本学期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掌握情况,通过回顾,理清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数学技能使用情况,以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成功做法和存在的问题,以便具体复习时有的放矢地加以指导,提高复习效率。

  

(2)要特别关注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注意他们在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上的具体问题,知识的薄弱环节,针对性地采取措施,调整复习方案,使他们切实有所提高或掌握。

  (3)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组织复习。

  (4)重视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具体措施

  1、以学生为主体,发挥学生自主学习、自主管理作用,使之成为学习的主人。

  引导孩子在复习中养成自主学习、主动参与、善于质疑、解疑的学习习惯,学会在合作中互相帮助,互相鼓励,共同进步。

如开展小组闯关的活动,一帮一,攀高峰等竞赛活动,调动学生的主动性。

  2、建立学习互动机制,在组织学习活动中,要体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家长与学生互动,形成一种和谐、融洽的学习气氛,让学生在愉快中学习。

  3、联系学生实际,有针对性进行练习,使学生巩固知识提高能力。

  4、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感受数学与人们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他们在生活中运用语言的能力。

  5、重视基础知识,以多种活动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6、重视学生的差异,关注学习基础较弱的学生。

  六、复习时间:

20XX年12月20日——元月16日

  七、课时安排:

  1、认识更大的数及生活中的负数

  配套的知识点联系1课时

  2、乘、除法

  配套的知识点联系1课时

  3、线与角及图形的变换

  配套的知识点联系1课时

  4、方向与位置

  配套的知识点联系1课时

  5、统计1课时

  配套的知识点联系

  6、解决实际问题

  配套的知识点联系1课时

  7、综合练习4课时

  8、机动2课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