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文平论文文献综述.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243361 上传时间:2023-05-17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6.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陈文平论文文献综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陈文平论文文献综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陈文平论文文献综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陈文平论文文献综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陈文平论文文献综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陈文平论文文献综述.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陈文平论文文献综述.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陈文平论文文献综述.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陈文平论文文献综述.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陈文平论文文献综述.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陈文平论文文献综述.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陈文平论文文献综述.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陈文平论文文献综述.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陈文平论文文献综述.docx

《陈文平论文文献综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陈文平论文文献综述.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陈文平论文文献综述.docx

陈文平论文文献综述

 

Ⅱ.文献综述

 

目录Ⅱ

中文摘要及关键词……………………………………………………………………2

英文摘要及关键词……………………………………………………………………3

一、产业集群文献综述………………………………………………………………4

(一)韦伯的工业集聚论和佩鲁的增长极理论…………………………………4

(二)马歇尔的产业区理论………………………………………………………4

(三)克鲁格曼的经济地理学理论………………………………………………5

(四)波特的钻石理论模型………………………………………………………5

(五)集群交易成本理论…………………………………………………………7

(六)社会网络关系理论…………………………………………………………7

(七)区域创新环境理论…………………………………………………………8

二、创新系统文献综述………………………………………………………………9

(一)国外创新系统研究成果……………………………………………………9

(二)国内创新系统研究成果……………………………………………………10

三、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11

参考文献……………………………………………………………………………12

 

产业集群创新系统文献综述

摘要:

产业集群理论已经引起发达国家高度重视,集群效应全球化更加明显。

产业集群已经成为一种充满活力的区域发展模式。

另外,现代创新的研究发现,创新是一个系统的过程,是经济行为者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研究创新必须和创新系统联系起来。

产业集群与创新系统的结合将带动产业持续生命力的提升。

产业集群理论的发展从马歇尔产业区理论开始,逐步形成了增长极理论、新经济地理理论、波特的钻石理论等。

而创新系统也以熊彼特的企业创新为起点,历经了国家创新系统、区域创新系统向产业集群创新系统的转变。

本文分别对产业集群和创新系统两方面的文献进行了回顾。

关键词:

产业集群;创新系统;创新

 

LiteratureReviewofIndustrialClusterandInnovationSystem

Abstract:

Thetheoryofindustrialclusterhasattractshighlytheattentionofdevelopedcountries,resultingtheglobalizationofclustereffectbeenmoreandmoreobvious.Infact,industrialclusterhasbecomeanactivemodelforregiondevelopment.Additionally,baseduponmoderninnovationresearch,innovationisasystemprocessandtheresultofmutualeffectsamongthebusinessbehaviorists.Therefore,itisnecessarytoconsidertheinnovationsystemwhenitcomestotheresearchofinnovation.Actually,themarriageofindustrialclusterandinnovationsystemwillpromotethecontinuousvitalityoftheindustry。

StartingfromtheindustrialregiontheoryofMarshall,thetheoryofindustrialclusterhasexperiencedthegrowthpoletheory,theoryinneweconomicgeography,diamondtheoryofPorterandsoon.Moreover,basingontheideaofenterpriseinnovationofSchumpeter,theinnovationsystemhasachievedthetransformationfromcountry’sinnovationsystemtoregionalinnovationsystem,andthentoinnovationsystemofindustrialcluster.Thispaperreviewstheliteraturesfrombothaspectsofindustrialclusterandinnovationsystem.

Keywords:

industrialcluster,innovationsystem,innovation

 

一、产业集群文献综述

产业集群理论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韦伯的集聚理论和佩鲁的增长极理论为产业集聚理论奠定了基础;19世纪末马歇尔在产业区研究中提出了产业集群的规模经济效益;20世纪克鲁格曼着眼于企业的空间集聚,兴起新经济地理学理论;之后,以波特为代表的经济学家提出了产业集群观点,为政府和企业思考经济、评估地区的竞争优势和制定公共政策提供了一种新的方式;在波特之后,对区域经济进行研究的欧洲学派为集群研究带来了新视角,提出了区域创新环境的集群学习理论。

此外,还有从集群交易成本、社会网络关系以及生态学等角度对集群进行研究和分析。

(一)韦伯的工业集聚论和佩鲁的增长极理论

通常认为产业集聚经济理论是产业集群理论的基础,其中以韦伯的工业集聚论和佩鲁的增长极理论为代表。

韦伯是近代区位理论的奠基人,在《工业区位论》中,韦伯认为集聚的产生是通过企业对集聚好处的追求自下而上自发形成的。

他把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分为区域因素(运输成本和劳动成本)和位置因素(指工业中的集聚)。

其认为多个企业集中在一起比各自分散时能给各工厂带来更多的收益是产业集聚的一般原因,而便利的交通所带来的企业集聚属于企业集中的特殊原因,不具有一般性。

位置因素中包括分散因素和集聚因素,其中集聚因素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通过企业自身的扩大而产生集聚优势,第二阶段则是各个企业通过相互联系的组织而地方工业化,即我们所说的产业集聚。

韦伯的工业集聚理论为古典产业集聚理论奠定了基本框架和研究基础,但由于其都是建立在自由竞争下的成本分析研究,未考虑垄断价格下的高额利润,以及政府和当地文化的作用,因此,韦伯的理论缺乏普适性。

佩鲁认为20世纪的经济增长并不表现为均衡增长,而是以结构变化为特征,各产业此消彼长的非均衡紧急增长。

为次,他提出了“推动性单位”和“增长极”概念。

所谓推动性是指一种起支配作用的经济单位,其增长或创新时可以推动其它经济单位增长,可以为一个工厂、一组工厂或工厂集合。

根据增长极理论,一个地区要实现区域经济增长,关键在于能否建立一系列推动型工业,而这种推动型工业,可以通过国家政策和地区政策自上而下推动完成。

因此,佩鲁的增长极理论注重的是推动性产业——集聚——经济增长研究,强调推动性产业、政府和企业对推动性产业的巨大作用,因此增长极理论中集聚是非自发的。

(二)马歇尔的产业区理论

马歇尔对产业区的研究侧重于从规模经济外部性和交易费用节约等静态效率角度。

在其1890年的经典著作《经济学原理》一书中,马歇尔提出了‘产业区’的概念,并将其定义为‘一种历史和自然共同限定的区域,其中的中小企业积极地相互作用,企业群与社会趋向融合’,人们将马歇尔所描述的产业区称为“马歇尔式”产业区。

该种类型的产业区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1)与当地同源的价值观体系和协同的创新环境;

(2)生产垂直联系的企业群体;(3)最优的人力资源配置;(4)产业区理想的市场——完全竞争市场;(5)竞争与合作并存;(6)富有特色的本地金融系统。

马歇尔更多地是从聚集性经济角度,即外部经济等静态效率优势方面来解读企业空间集聚形态的,他指出,

(1)专业劳动市场的存在;

(2)供应商和服务提供商能供给专用的投入品;(3)商业知识在企业间相对较快的流动导致技术溢出,这三个要素是导致企业空间集聚的三个基本诱因。

另外,马歇尔提供了有助于促进成员企业间的信息和知识流动的包括“产业氛围”、外部性和社会文化等要素在内的分析框架。

“产业氛围”指的是‘商业秘密’和‘思考和行动习惯’,外部性则限于集群边界内的个体企业,社会文化则如成员企业间的信任度等。

因此,马歇尔对产业区的研究主要关注于规模经济外部性和交易费用解决等静态效率角度,强调地域集聚经济主体间既定知识和信息的流动。

(三)克鲁格曼的经济地理学理论

以克鲁格曼为代表的新古典经济地理学理论,侧重于区域内部企业网络组织的经济意义分析,其对产业组织内部竞争优势的研究对产业集群研究作了开拓性的工作(Pinch&Henry,1999)。

与马歇尔类似,克鲁格曼也认为促进规模经济的要素主要有三种:

劳动力储备、专业供应商和技术知识溢出。

但是与前者不同的是,克鲁格曼的研究是建立在不完全竞争的市场假设基础上的(Martin&Sunley,1999)。

他强调历史偶然事件及规模收益递增在产业集群中的重要作用,认为区域专业化在历史偶然因素的作用下发生并建立起来之后,就会在外部规模经济的作用下持续下去。

因为市场具有规模效应,聚集性经济可以通过各种形式的水平和垂直生产活动外包来实现交易成本的节约,即聚集性经济具有外部规模和范围经济优势。

但是很多学者对克鲁格曼的理论持不同意见,指出,交易成本分析是孤立的,或者是与组织和制度形式是高度相关的。

此外,德国菲利普大学经济地理学教授巴泽尔认为与外部的供应商、市场和技术建立系统的联系、与多种文化融合、合理的权利结构和有效的调控手段是集群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在制定区域政策时,不能简单地将一个产业集群的政策移植到另一个区域,需要因地制宜。

此外,不是所有的地区都是适宜产业集群发展的,产业集群政策并非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的唯一途径。

(四)波特的钻石理论模型

波特(Porter,1991)的钻石模型和帕得卯等的GEM模型将集群分析研究的视野从规模外部性等角度转移到对集群竞争力源泉和竞争优势的分析角度上来。

波特的产业集群研究是建立在国家竞争力研究基础上的,他认为政府作为企业的外在环境,其目标应当是为国内企业创造一个适宜的环境。

因而能否有效地形成竞争性环境和创新是判断一国产业竞争力的关键。

而要素条件、需求条件、相关支持产业和企业战略、结构和竞争状况这四个要素被波特认为是决定国家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即构成了波特的国家竞争力钻石模型。

其中政府行为和机遇以各自的方式改变着这四个要素,模型作为一个动态系统运作。

在波特的钻石理论中,他认为,集群竞争优势的获得是通过“钻石”四大元素之间互动的高度本地化的结果。

具体地,产业集群对产业竞争优势的影响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集群提高了集群内企业的生产率。

因为集群内的信息迁移时企业容易获得专门的信息,其中的个人关系和社区纽带有利于彼此的信任,从而有助于信息的流动。

另外,集群还能在客户、集体生产效率上实现互补。

二是集群可以推动创新。

集群内资源即投入要素的可获得性和简易性往往为企业新产品和新生产方式的获得提供了快速反应能力和灵活性。

三是集群能够促进新企业和新商务的形成。

由于集群内资产、技术、投入品和人力资源都是可直接获得的,可方便的为企业所组合,再加上集群内往往已经形成一个巨大的当地市场,企业家能够从已经建立的业务网络中受益,这些因素使新企业进入壁垒大大降低。

波特的钻石理论模型揭示了分析中小企业竞争优势的框架,但是其对集群的分析更多的是从国家竞争优势层面上的宏观分析,更强调集群内部企业间的竞争的重要性,而对企业间的合作和非正式关系则未作分析。

忽视了在全球开放的经济条件下,不同国家和不同形式的产业集群之间的互动和协作。

另外,波特的钻石理论是建立在对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比较成熟的、有竞争力的产业的基础上总结提出的,对发展中国家的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缺乏深入的探讨和研究,因此,该理论对发展中国家而言,缺乏适用性。

在波特产业集群研究的基础上,英国和加拿大学者帕得卯和吉勃森(Padmore&Gibson,1998)对波特的钻石模型四要素加以补充,提出了GEM模型——环境要素(Groundings)、企业要素(Enterprises)和市场要素(Markets)。

环境要素包括物理基础和制度安排,其特点是所有权和使用权是公共性质的,如道路、港口和通讯设施等,以及金融市场、商务和人才环境等无形的制度安排,是整个创新过程中的供应要素。

企业要素则是整个系统的结构要素,决定了产业集群生产效率。

市场要素则按照终端和中间需求分为本地市场和外部市场两类要素,是整个集群的需求要素。

因此,帕得卯等提出的GEM模型相对波特的钻石模型,对产业集群的经济和创新绩效进行了更为全面的评价。

此外,阿歇姆(Asheim)在研究区域创新系统的同时,对产业集群内部构建创新系统的必要条件进行了界定:

(1)集群内部产业间更多的创新合作;

(2)强有力的制度基础结构,并且创新合作中包括更多的知识提供者。

另外,国内学者魏江也对产业集群创新系统的定义进行了界定:

集群创新系统是狭窄的地理区域内,以产业集群为基础并借助制度安排而组成的创新网络和机构,通过正式和非正式的方式,促进知识在集群内部创造、储存、转移和应用的各种活动和相互关系。

另外,魏江还提出了集群创新系统的三要素:

核心价值链要素、可控支持要素和不可控支持要素。

核心价值链要素包括供应商、竞争企业、用户和相关企业四要素。

可控支持要素即基础设施要素包括硬件技术基础设施、集群代理机构和公共服务机构。

不可控支持要素包括政府、正式和非正式制度规制、外部市场关系。

Hill和Brennan则在产业集群竞争优势研究的基础上,构架了产业集群的关系结构模型,从而构建了集群创新系统的核心环节。

模型中心为主导产业,模型的上端则为客户产业,下端则为供应商,水平的两端分别是共享的技术资源和人力资源。

集群中的主导产业和其他产业使用相同的技术、稀有人才,同时围绕“生产/供应关系”建立“前向”和“后向”的联系。

(五)集群交易成本理论

斯格特(Scott,1982)和斯多普(Storper,1986)是从交易成本节约角度出发,对集群进行分析。

他们认为交易费用是和地理距离有关的生产费用中最重要的费用,因此本地企业间的频繁相互联系所产生的交易成本比那些在地理上分散分布的企业更低。

然而他们的理论受到多方质疑,因此斯多普在交易费用的基础上提出了“非交易型相互依赖”,开始注意到知识和学习在集群创新和发展中所起到的关键性作用。

他认为,一旦产业集聚形成,企业之间则会形成本地生产关系包括习惯、规则、实践和制度等方面的相互协助关系。

非交易型的依赖性具有较强的本地根植性,这种缄默性的知识促进了本地“知识社区”的建立——知识是塑造竞争优势最为重要的资源(Lundvall,1992;Morgan,1997)。

(六)社会网络关系理论

社会网络关系学派主要是运用社会网络关系理论对产业集群进行分析,其中以格兰诺维特的“弱纽带信息传递”理论为代表。

格兰诺维特认为,信息传递的纽带有强弱之分,成员之间互动频繁则形成强纽带(个人友好关系),反之,偶然的交际则为弱纽带。

弱纽带提供了更多的接触不同信息中介的机会,因而更能够发现机遇(Mcevily&Zaheer,1999)。

因此集群内部成员通过保持这样紧密但无重叠的关系网络,可以增加获取新的思想、知识以及竞争力相关信息的机会。

社会网络关系理论是从社会学的角度对集群创新和内部的关系结构进行解读的。

台湾学者则从社会学和经济学两个途径出发,运用社会关系网络理论解释台湾经济得以蓬勃发展的原因。

从社会学的角度来讲,由同家庭、同家族、同乡、同学、同事等关系在无形中维持并规范企业主之间的社会关系,从而建立了集群网络成员彼此之间承诺和信任的基础。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讲,则认为企业为了降低交易成本、降低环境不确定性等而形成网络。

内地学者对产业集群的研究主要关注于经济发达的江浙和广东一带,其中广东学者提出的企业网络或者企业家网络,强调企业家的创新精神在集群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在某种程度上,企业集群和网络是两种不同但又紧密相连的概念,企业集群是以企业家个人凭借其雄厚的企业实力、崇高的声望和号召力、广泛的关系网络为基础建立的地区性企业群体。

(七)区域创新环境理论

结合对欧洲多个地区集群发展的实证分析,麦莱特(Mailla,1995)提出了区域创新环境理论,从而将‘创新环境’的概念延伸到产业集群研究中来。

根据欧洲创新环境小组对欧美16个区域的调研显示,区域发展以及大量企业在地理空间上的集聚是与其所在区域的社会人文环境密切相关的。

区域的发展不仅仅是依赖于产业集聚内部专业化的分工,还取决于区域创新环境的改善。

创新环境从广义上讲,指的是产业集群所在的当地文化环境,一般是特指集群当地促进创新的各种制度、法规、实践等所构成的综合体系。

集体学习(collectivelearning)则是创新环境的主要特征,即产业集群内的主体(企业、科研机构等)通过当地企业间的网络互动、人才在企业间的流动等途径实现稳定的创新协同作用。

麦莱特认为,区域内生性发展由创新过程、文化整合过程和再生产过程三个过程构成。

创新过程最终取决于当地的技术和市场环境;文化整合过程的目的在于协调集群内部的资源;再生产过程则是对系统构成要素的复制(如代理人、资源、诀窍、规则、关系成本等)。

因此,创新环境所构成的生产综合体是面向技术环境和市场环境开放的,是地方组织系统发展所依赖的认知框架,对规则、关系资本等要素重新整合和运用,构成集群当地生产系统的基础结构。

此外,内地学者中还提出从生态学的角度来研究中小企业集群。

其主要观点主要有:

(1)历史上民间的商业传统;

(2)以血缘、亲缘和地缘为纽带的人文网络形成相互依存的小企业网络;(3)体制漏洞和政府的不积极干预。

地理位置的偏僻使很多政策的约束力减弱(如温州),同时政府采取默许甚至积极的不干预政策使浙江省中小企业集群能够在改革开放初期迅速发展起来;(4)小企业集群选择某种产品可能是由于历史或地理因素。

二、创新系统文献综述

创新系统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

企业创新系统、国家创新系统、区域创新系统。

(一)国外创新系统研究成果

虽然熊彼特没有提出企业创新系统的概念,但是他一直强调企业家精神在创新理论中的重要作用。

根据熊彼特理论衍生出来的企业创新理论,其研究视角都是从微观的企业角度来研究企业创新行为。

因此我们把该阶段称为企业创新系统阶段。

1、国家创新系统

从总体来看,创新系统在十九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真正发展到系统范式,受到学术界和政府部门的广泛关注。

可以分为两种观点:

一是主要从组织机构的角度来分析国家创新系统,另一种则从要素互动角度的分析则着眼于国家创新系统的构成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

最早由弗里曼(Freeman1987)对国家创新系统概念进行了界定——“公共和私人部门中的机构网络,通过其活动和相互作用,激发、引入、改变和扩散着新技术”。

之后,伦德瓦尔(Lundvall1992)则认为国家创新系统是一个国家内部各种要素和关系的集合,他们相互作用于新的有用知识的产生、扩散和使用。

经合组织也对国家创新系统下了定义,认为国家创新系统是一组独特的机构,他们分别地或联合地推进新技术的发展和扩散,提供政府形成和执行关于创新政策的框架,是创新、储存和转移知识,技能和新技术的相互联系的机构系统。

因此国家创新系统包含三层基本内涵:

1.一套机构和制度;2.促进知识生产、扩散和应用的各种活动和相互关系;3.技术交易、法律、社会和金融等服务支撑系统。

对于国家创新系统的要素构成,弗里曼认为是由政府、企业研究与发展、教育和培训、独特的产业结构等四要素构成;伦德瓦尔则概括为企业内部组织、企业间关系、公共部门、金融部门及大学和研究发展部门等构成。

2、区域创新系统

随着全球一体化和国家边界的消失,创新系统研究逐渐向强调企业与创新环境间的动态性互动过程(Dosi1988)拓展,在区域发展理论和国家创新系统理论基础上出现了区域创新系统理论。

库克在与莫根(Morgan,1990)合作的研究报告《通缩网络化进行学习:

区域创新及巴登——符滕堡的教训》中较早提出了“区域创新系统”的定义,并从“区域”、“创新”和“系统”三个方面对区域创新系统概念进行了界定(Cook,2001),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金融资本、制度性学习和系统创新的生产文化对区域创新系统构建的作用。

另外,阿歇姆(Asheim,2002)根据知识结构位置、知识流和合作诱因三个因素对区域创新系统进行了分类,分为本地根植性的区域创新系统、区域网络式创新系统和区域国家创新系统。

卡尔森(B.Carlsson,1999)认为区域创新系统是创新系统的重要形式;卡西奥拉多(Cassiolato,1999)通过对拉丁美洲国家创新系统的研究阐述了国家、区域、地方创新系统的关系。

此外,其他学者则是在研究具体对象区域的发展过程中将研究对象看作区域创新系统,如萨克森宁(Saxsonian,1994)对美国硅谷和128公路地区的研究,哈森克(Hassink,1992)对巴登——府腾堡英格兰东北部的研究,考里根(Corrigan,1992)对莱茵-阿尔卑斯地区的研究等。

(二)国内创新系统研究成果

陈光和王永杰认为区域创新系统是国家创新系统的子系统,是国家技术创新系统为实现整体功能而实现的二次划分。

除具有国家创新系统的一般功能外,区域创新系统还具有系统的功能设计、系统的重新组合、系统的信息传导和系统的运行方式等若干区域特点。

并结合西部大开发,认为西部省区应在创新要素整合、基础设施和政府功能优化等方面进行重点建设,为区域创新系统的建立奠定基础。

黄鲁成则从分类上对区域创新系统进行研究,认为区域创新系统的研究内容主要有以下几点:

区域创新系统的组织创新研究、创新能力研究、市场创新研究、创新扩散研究、制度创新研究、制度政策研究、创新战略研究等。

胡志坚和素靖则主要关注于区域创新理论的来源和发展,在分析区域发展的理论和区域创新问题出现的背景之后,他们提出区域创新系统主要由企业、大学和研究机构组成,同时市场中介服务组织广泛介入和政府适当参与的一个创新网络系统。

在区域创新系统的功能和特征方面,王稼琼、绳丽惠和陈鹏飞区域创新系统能激活中小企业、改造传统产业、促进产品创新和成果转化、制度与机制创新、发展高新技术企业。

赵修卫则认为,区域创新系统是一种自反馈系统,通过系统创新主体和要素的相互作用,在系统内部能自发、持续地产生推出创新发展的动力,并形成连锁的反应机制,从而促进系统整体技术水平的提高。

王缉慈(2001)则对区域创新环境进行了定义,认为区域创新环境是地方性主体(企业、大学、科研院所、地方政府等组织及个人)之间在长期正式和非正式的合作和交流关系中所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系统。

三、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总体上,产业集群的研究随着以麦尔特等为代表的创新环境和集体学习理论的提出,逐渐从传统的关注交易成本、专业化分工、竞争优势等静态效率分析角度转向动态的、关注集群内部企业间的知识互动、学习和创新行为等角度。

伦德瓦尔(1992)“创新系统”的提出,则更是将创新研究的焦点逐步引导到创新过程的动态和互动本质的强调上来。

从熊彼特(1921)提出创新思想,关注企业家精神以来,创新系统的研究经历了企业创新系统,到国家创新系统,到区域创新系统再到产业集群创新系统的发展。

产业集群研究则实现了从马歇尔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