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都的秋.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358750 上传时间:2023-05-18 格式:DOCX 页数:60 大小:79.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故都的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0页
故都的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0页
故都的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0页
故都的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0页
故都的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0页
故都的秋.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0页
故都的秋.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60页
故都的秋.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60页
故都的秋.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60页
故都的秋.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60页
故都的秋.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60页
故都的秋.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60页
故都的秋.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60页
故都的秋.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60页
故都的秋.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60页
故都的秋.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60页
故都的秋.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60页
故都的秋.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60页
故都的秋.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60页
故都的秋.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60页
亲,该文档总共6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故都的秋.docx

《故都的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故都的秋.docx(6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故都的秋.docx

故都的秋

故都的秋郁达夫

教学目标:

1、理解本文是怎样紧扣“清”“静”“悲凉”来写故都的秋的,又是怎样通过联想来把故都的秋与南国的秋进行对比的。

2、理解本文的脉络结构。

领略故都的秋声、秋色、秋味。

教学重点:

体会本文“情景俱到,既细且清”“真切灵活”的散文特色,进一步体会散文“形与“神”的辩证关系。

教学设想:

通过阅读体会散文中作者的情感,领会并学习课文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表现手法。

陶冶学生性情,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秋天,以其特有的魅力,吸引着一代又一代的骚人墨客。

从古到今,关于“秋”的诗文,可谓汗牛充栋。

历代名家描写秋的名篇和佳句是举不胜举。

有哪位同学能就这些名篇和佳句略举几例?

(展示幻灯)这些名篇和佳句,有的描写秋天的萧杀和凄凉,抒发作者深深的悲秋之感;有的刻画了秋天。

有的刻画了秋天的绚丽多彩,寄寓了作者浓浓的赞秋之情。

而郁达夫却以自己个性鲜明的思想,选择了独特的角度,运用与众不同的手法,写出《故都的秋》这篇散文精品。

究竟郁达夫笔下的秋是怎样一种景象?

“秋”景如何?

“秋”意怎样?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郁达夫的《故都的秋》。

(板书课题、作者)

导入新课2:

“我爷爷小的时候常在这里玩耍,高高的前门仿佛挨着我的家。

一逢衰草,几声蛐蛐叫,伴随他度过了那灰色的年华。

吃一串冰糖葫芦,就算过节,他一日三餐窝头咸菜就着一口大碗茶„„”这首歌名叫《前门情思大碗茶》,歌中唱的是我们国家的哪个城市呢?

对,北京。

(歌曲可以放录音替代)

导入新课3: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也是写北京的散文,不过,它写的不是北京的冰糖葫芦,也不是北京的大碗茶,而是北京的秋。

大家知道,北京现在是我们国家的首都,历史上也曾是几个朝代的都城,但是,在郁达夫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北京已经不是任何朝代的都城,也不叫北京,而是叫北平,因此,郁达夫把它叫做故都。

(板书课题)

导入新课4:

春天到处充满生机、充满活力、充满鲜花、充满美丽,因而许多人都喜爱春天,不少人写过赞美春天的文词,如“春来江水绿如蓝”、“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等,与春天相对的秋天,在人们的眼中往往充满枯黄、充满悲凉、充满萧瑟、充满哀伤,我们今天就在郁达夫的笔下领略北国之秋的那份清静,那份悲凉。

二、释题及作者简介

明确:

“故都”两字表明描写的特点,带有深切的眷恋之情,“秋”字明确描写的内容,题目很深沉。

郁达夫(1896-1945),原名郁文,浙江富阳人。

现代著名的小说家、散文家。

出生于一个知识分子家庭。

从小熟读唐宋诗词和小说杂剧。

1913年赴日本留学。

1921年与郭沫若、成仿吾等发起成立创造社。

同年7月第一部小说集《沉沦》问世,产生巨大影响。

1923年发表(春风沉醉的晚上)。

l923__1926年先后在北大、武昌师大、广东大学任教。

1930年3月参与发起成立“左联”,1932年12月发表《迟桂花》,1933年移居杭州后写了不少山水游记和诗词,1935年发表《出奔》,抗战爆发后,积极投入抗日救亡运动,后流亡苏门答腊,坚持抗战。

1945年9月被日本宪兵秘密杀害。

郁达夫的作品风格清新,抒情浓烈,有感伤情调,有时流露出颓废色彩。

二、理清思路,划分段落

课文分四个部分:

思秋、绘秋、议秋、恋秋。

“绘秋”部分有五幅图画:

破屋秋色、街头落蕊、室内蝉鸣、桥头秋雨、庭院秋果。

(依次出示投影片2、3、4、5、6。

学生找出有关段落)

提问:

1作者主要通过哪些景物来写故都的秋的?

破屋秋色、街头落蕊、室内蝉鸣、桥头秋雨、庭院秋果。

提问:

2这些景物的共同特点是什么?

清、静、悲凉

1牛花:

“静着时像喇叭似的牵牛花的蓝朵”是在写“静”;“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一椽破屋来住着”、“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既写“静”同时也写“清”;“疏疏落落”的衰草,体现了“悲凉”。

②槐树落蕊:

整段都渲染了寂静的气氛,突出了“静”。

“扫街的树影下的一阵扫后”几句,给人悠闲的感觉,突出了“清”。

“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几句,抒发了悲凉之感,正是紧扣“悲凉”。

提问3、故都北京,即使是在郁达夫那个时代,秋天里,明艳之色有,繁市之境在,作者为何避而不写?

点拨:

由于作者当时心情不好,因此不喜暖色,不好热闹。

“是白色恐怖,使郁达夫心境不好;他心境不好,所以喜好冷色调,总想找宁静处”。

这就点名了“时椙闂景”三者的关系,感时生情?

以情驭景?

以景显情。

写自然之秋,抒内心之愁,便是这篇散文突出的特色。

提问4、作者为何将“淡红色”的牵牛花视为最次?

点拨:

因为“红”的暖色调不符合作者悲凉的心境。

提问5、枣子熟了不也是红的吗?

作者又为何喜欢呢?

点拨:

作者欣赏的是“全盛时期”的秋(“七、八月之交”),这时的枣是“淡绿微黄”,色调依然同作者的心境吻合。

提问6、雨后话秋有一句,“唉,天可真凉了”,作者写“了”字念得很高,拖得很长,是出于什么目的?

点拨:

目的在于渲染“清、静、悲凉”的气氛。

“了”字音抬得高,拖得长,好比是对着无边的大森林呼唤,呼唤的越响,回荡得越远,森林越发显得空寂。

提问7、作者为何要写故都之外的南国之秋?

点拨:

为了对比,两者的比较点都是“秋味”,突出北国之秋更够味,更切合作者的心境。

由此可见,为了突出景物特色,鲜明的对比是有效方法。

提问8、思考第12自然段的议论有无必要?

(试从议论的落脚点上考虑)

点拨:

这一段通过古今中外的引证,说明感秋处处有,而中国的文人最突出,秋的“深味非北方莫属”,还是为了突出北国之秋。

这就使整个文章的情、景、理交融起来,充实了内容,深化了主题,同时也使文章疏朗不羁,挥洒自如。

提问9、作者在文中展开联想,体现在哪里?

其作用是什么?

点拨:

作者由故都的秋写到江南的秋,由故都秋中的槐树、蝉声、果树写到南国秋中的“二十四桥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的残荷等;由现实中作者对故都的秋的感受,写到外国著名诗人、中国古代著名诗人对秋的描写。

作用:

在对比、映衬中,突出了故都的秋之“清、静、悲凉”的特点,表达了在这一时期作者的苦闷、忧愁的思想感情。

提问10、大家这堂课心情怎样?

学生答:

老沉浸在“清、静、悲凉”之中,心里感到压抑。

点拨:

就要这个感觉!

有了这种感觉,你才真的读进去了,品尝到了故都的秋味。

但又必须走出这种感觉,因为故都的秋的“清、静、悲凉”是那个特定时代的写照,今日的北京、今日的中国早已进入改革振兴时期,崭新的时代,激发我们的当是壮志豪情。

提问11、故都的秋景可谓丰富多彩,作者为什么只选取上述秋景来写呢?

试从主客观两方面来分析。

分析:

的确,作者所写的秋景的“清、静、悲凉”的,他所写的秋色是冷色,秋形是使人觉得有点儿落寞的,秋声是衰弱的残声,秋味是都市闲人雨后话秋凉的情韵,秋实也是淡绿或微黄,而不是红熟了的时候。

之所以这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从客观方面来讲,这是景物本身固有的特征,是北京秋天的自然色彩。

从主观方面来讲,也有三个因素:

第一,跟旧中国时代环境的黑暗有关,这导致他思想苦闷,逃避现实;第二,也跟作家个人气质的抑郁善感有关。

郁达夫早年(三岁)丧父,在日本十年的异生活使他饱受屈辱和歧视;第三,还跟作家的文艺观和审美追求有关。

在杭州期间,郁达夫提倡“静”的文学,写的也多是“静如止水似的遁世文学”。

因此,上述主客观两方面的因素,就决定了作家会选什么样的景来抒什么样的情。

提问12、作者分别从不同角度为我们描绘了秋花、秋槐、秋蝉、秋雨、秋果五幅故都秋景,那么,作者在记叙上述秋景时,是以时间为序来记叙的呢,还是以空间为序来记叙的?

分析:

既不是以时间为序,也不是以空间为序,应该说,是无序的,这正是散文形散特点的体现。

作者所写的这些秋景在文中的位置并不是必然的,但是我们读起来却觉得很自然,并不觉得有什么不妥。

这是因为这些景物都具有了“清、静、悲凉”这么一个共同点,作者正是以“清、静、悲凉”这个景物的共同点把这些景物组织在一起的,这就是文章不散的“神”。

秋花——色

秋槐——形

秋蝉——声

秋雨——味

秋果——实

北国的秋——清、静、悲凉

南国的秋——慢、润、淡

提问13、课文结构是怎样的,文章怎样前后呼应?

2.教师点拨和学生讨论相结合解决思考题

本文能反映感情基调的词语是“清”“静”“悲凉”,作者是通过选取不同景物,从不同侧面同时加以渲染和刻画的。

3.体会文章写作特色(学生归纳分析)

①衬托的手法:

写江南之秋的作用。

②景物的选取:

能体现作者主观情绪。

③语言的特色:

句式整散结合,节奏感强。

4.归纳鉴赏散文的一般方法

①诵读,朗读最好,便于深入领悟语言和情感。

2系背景,便于深入理解。

3析思路结构。

4鉴赏文章写作上的特点。

5深入体会作者的感情。

6有彩色是指红、黄、蓝、绿等带有彩色的色彩。

无彩色是指白、灰、黑等不带彩色的色彩。

红、橙、黄等颜色称为暖色系,绿、青、蓝等颜色称为冷色系。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唐·王勃《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

秋风秋雨愁煞人。

——秋瑾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王维《山居秋暝》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白居易《琵琶行》)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晓风残月。

——(柳永《雨霖铃》)

2、谈话:

以上诗句有的悲秋,有的颂秋,“自古文人多悲秋”,今天我们就穿越时空一起去感受、品味郁达夫笔下的故都的秋。

(显示课题)

二、欣赏视频朗诵,感知课文内容

1、欣赏视频朗诵。

(1-11自然段)

2、思考:

(多媒体显示)

(1)作者对故都的秋的总体印象是怎样的?

清、静、悲凉提示:

这是北国之秋在作者心中的投影,它奠定了文章的感情基调。

(2)文中集中描绘秋景的几幅画面,主要在哪些段落?

请用四字短语概括每一景观的内容。

破院赏秋、秋槐落蕊、秋蝉残鸣、秋雨话凉、秋枣奇景

提示:

作者所写的景似乎是信手拈来,无序,这正是散文形散特点的体现,这些景虽散,却有一个共同的特点:

清、静、悲凉。

这就是文章不散的神。

本文正体现了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特点。

三、赏析景物描写,把握文章的神

1、欣赏第一幅画

(1)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画面内容。

学生交流后屏幕示例:

碧绿的天底下,五颜六色的牵牛花荟萃成流光溢彩的野花圃,天地之间,偶尔出现一两只白色或灰色的驯鸽,坐在院子里的人,手捧茶碗,举头望碧空,俯身撷牵牛,耳边不时传来驯鸽声。

提示:

画面有动有静,绘声绘色,秋的美,秋的情趣就在这蓝天白花中。

(2)画面中是如何体现“清、静、悲凉”的特点的?

冷色:

青、蓝、灰、白破败景象:

破屋、破壁腰以动衬静:

驯鸽的飞声(3)有感情地朗读本段。

(4)教师小结:

从这幅画中我们可以看出作者的心境是清闲淡泊的,作者的审美情趣是高雅恬淡的。

通过对本段的赏析,我们也明确了写景散文要通过文字展开联想进入意境,把握景与情的内在联系。

2、自由赏析另外四幅画,品味故都的秋。

(1)小组讨论提示:

用“我从„„的描写中品出了故都的秋的„„特点”的形式表述。

(2)交流汇报(结合幻灯片点拨)示例:

我从秋槐的落蕊中品出了秋的凄清;我从秋蝉的残鸣声中品出了秋的寂静;我从秋雨的忽来忽去中品出了秋的凄凉;我从都市闲人的互答中品出了秋的清闲;„„面对此情此景,我们不由诗兴大发,我们一起来做诗:

故都的秋天在哪里啊,在哪里?

它在破陋的小屋里,它在浓浓的香茶里,在小院的每一朵牵牛花上,在秋槐的每一片落蕊里,在秋蝉的每一声残鸣中,在秋雨的每一个雨点中,在秋枣的每一丝微黄里,在都市闲人的互答声中。

„„

(3)教师小结:

在作者笔下,故都的秋就在故都的民宅内外、胡同两旁、槐树前后,就在天上,枝头,嘴边„„从这些存在于天空地面,千家万户的秋姿秋态秋色秋声秋实秋意中,可以看出作者对具有浓厚的北国地方特色的人情风物的热爱赞美,对故都的秋的神往、眷恋,可以看出作者借此流露出的真切深沉的民族感情和追求淡泊恬静、悠闲的生活情趣,也可以看出作者流露出的深沉的苦闷、忧思和落寞之情。

3、合作探究:

尽管作者对秋极尽赞美之情,可我们从字里行间感受到的却是作者的寂寞、孤独、忧伤、悲凉,这是为什么呢?

故都的秋在作者那个时代也不乏明艳之色,也有繁闹景象,作者为什么不写这些?

请阅读12自然段寻找答案。

(1)特别的人生经历和特别的个人气质。

(2)中国文人的悲秋情结。

多媒体显示相关资料:

(1)郁达夫,三岁丧父,从17岁开始,在异国生活十年,饱受屈辱和歧视。

在个人性格方面,抑郁善感;在文艺和审美观方面,提倡“静的文学”,写的也多是“静如止水似的文学”,

再加上当时的中国,连年战乱,民不聊生,郁达夫居无定所,颠沛流离,饱受人生愁苦,因此作者描写的悲凉已不是故都赏秋的心态,而是对整个人生的感悟。

因此文章取材很自然地体现了“清、静、悲凉”的特点,而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虽说是令作者向往的帝都胜景,但游人云集,不够清静悲凉,不如民居家院,街头巷尾的秋味更足,更适合作者心境。

这就是散文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艺术技巧。

由此可见,散文鉴赏既要读懂作者笔下的客观景物,又要注意体会作者的情感,而对情感的体会还要结合作者当时的生活经历和本人的气质。

(2)《诗经·蟋蟀》中,秋肇凉气,蟋蟀鸣床;曹操《观沧海》中,秋风萧瑟,洪波涌起;骆宾王《在狱咏蝉》中,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苏轼《赤壁赋》中,秋风徐来,水波不兴;欧阳修《秋声赋》中,其意萧条,山川寂寥„„秋与中国的文人墨客,乃至政治人物结下了不解之缘,秋在中国是一种有深刻内涵的文化。

十二自然段中作者说明了自己赏秋、悲秋的文化渊源,曲折表达了内心的苦闷或对现实的不满,也创造了一种文化氛围,为文章人物增添了历史人文的“厚重”感。

4、自主探究作者写《故都的秋》,为什么在开头结尾都写南国之秋?

对比烘托、首尾照应、结构严谨。

三、总结全文

读完全文,你认为作者是在颂秋还是在悲秋?

明确:

作者在秋景中融入了向往和眷恋,主观情感中又有秋的落寞,而且全文的基调是忧伤的,悲凉的,因此可以说,本文是作者对故都的秋的一曲悲凉的颂歌。

五、本课小结

(1)品味了郁达夫眼中和心中的故都的秋的清、静、悲凉,感悟了作者深沉的民族感情。

(2)了解了本文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的写作技巧。

(3)体会了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和严谨的结构。

(4)学习了鉴赏写景散文的方法:

①展开想象进入意境,把握情与景的关系,尤其注意品味景物所含的主观色彩。

②结合作者个人生活经历和气质,体验作者情感。

六、作业布置

1、将本文与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比较阅读。

2、搜集整理关于秋的名句及古今诗文,并写几句话表达自己对秋的感悟。

3、背诵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试着仿其格式把故都的秋景连缀成诗,并表达作者的情感。

教学反思与评价:

1、多媒体教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创设了民主平等的学习氛围。

3、教给了学生一些鉴赏散文的方法,使学生学有所获。

4、作业设计比较合理,有针对性。

5、不足之处:

时间安排太紧凑,没有更多的时间让学生充分思考,一些问题只能点到为止。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王蕾[教学设想]《故都的秋》是一篇抒情散文,也是郁达夫的代表作。

作者通过对北平清秋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故都的秋的热爱和赞美之情,字里行间洋溢着深沉的落寞和悲凉的情感。

学习这篇散文,要让学生体会作者深沉的感情,以及这种情感的由来;体会以情驭景、情景交融的特点,赏析文章的表现手法;充分尊重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成为学习主体,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激发学生创作欲望。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学习以情显景、以情驭景、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语言鉴赏能力、文字运用能力,有意识地选择景物,写一首诗歌。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受社会变革中,知识分子的苦闷、抑郁,珍惜现在的美好的时光,热爱生活。

[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美读法、讨论法、自主探究法。

[课时安排]一课时[课前准备]学生阅读《故都的秋》,找出五副画面,思考:

五副画面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具有什么特点?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中国有句老话“壮士易悲秋”,这“壮士悲秋”说的是中国的文人大多有一种悲秋情结。

有人独立寒秋,他看到的是“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他读到的是无限的壮美!

有人在风中登高,他看到的是“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他读到的是时光飞逝、壮志难酬的悲凉!

有人在夕阳下悲叹,他看到的是“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他读到的是漂泊的孤独与苍凉!

我们不难发现:

不同的人,他们眼里的秋景不同,因为他们的情感有别。

下面,我们就一同走进散文大家郁达夫的《故都的秋》,走进郁达夫的心灵世界吧!

二新知学习

(一)理清思路1齐读第一段,思考:

作者从哪个角度写故都的秋?

答案提示:

秋味2故都的秋味它究竟有什么样的魅力啊,能让作者不辞劳苦从千里之外赶回北平呢?

在第一自然段中找找,找到后把它画下来。

答案提示:

“北国的秋特别的来得清,来得静,来的悲凉。

”“清静悲凉”在第一段中有总括全文的作用,也就是本文的文眼,在下面的段落里,作者无论写什么,都应该在秋味中渗透着清、静、悲凉。

3请同学们迅速浏览课文,文中具体描写北国之秋的段落是哪些?

答案提示:

3—11段

24在3—11段中,描绘了五幅图画,请大家给每幅图画拟个四个字的标题,要抓住核心内容。

幻灯片展示:

五副画面:

小院秋色,秋槐落蕊,秋蝉残声,秋雨话凉,秋日胜果。

(答案不拘泥于以上五种,言之有理,突出特征的都可以。

(二)深入赏析画面1这五幅图画都是围绕着“清静悲凉”作者又是如何借景抒发“清静悲凉”的呢?

先来鉴赏第一幅画面——“小院秋色”。

幻灯片展示:

“小院秋色”的图

(1)请一位同学朗读第三段,可应该带着怎样的感情去朗读呢?

大家看看第二段和最后一段,愿意用生命去换得故都的秋,真是生命诚可贵,秋日价更高啊!

所以应该带着赞美和热爱的情感朗读。

写景叙事常常追求“绘声绘色,声色并茂”可以从声音和色彩两方面去鉴赏。

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2)教师补充总结:

听见的是:

飞声——而不是叫声,极细小的声音都能听见,说明当时的环境的寂静。

动作:

静静地坐在小院里,数着一丝一丝的日光,怎么数的?

太阳光从茂密的枝叶上泻了下来,日光少,却很细致很用心在数,“细数”和“静对”透露了清闲和惬意的心态。

作者借景抒情,选择最能体现清、静的景物。

(3)在“小院秋色”中有“悲凉”吗?

“租人家一椽破屋”,“站在破壁腰中”,这些都是衰败的景物,不美啊!

可是作者却觉得美的不一般。

若要给秋草涂上色彩,应该是枯黄的,“尖细且长”的秋草必定是瘦弱的、病态的,生命即将走向结束。

符合清、静、悲凉的意境。

(4)在“小院秋色”中,作者借景抒情,所有的景物都能体现清、静、悲凉的特点。

在第三段中还有几组画面:

“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

这些画面中景物的选择是否也体现清、静、悲凉的特点呢?

同桌之间讨论学生回答教师点拨:

①在南国,每年到了秋天,作者就会想起陶然亭的芦花,芦花是灰白的,给人死寂感,白居易的《琵琶行》里“枫叶荻花秋瑟瑟”就是相同的悲凉。

②“钓鱼台的柳影”,把柳影改成柳条好吗?

我们学过的写杨柳的诗词有哪些啊?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迎来春光先到来,浅黄清绿映楼台。

只缘袅娜多情思,便被春风长倩猜。

”柳条无论是下垂的还是飘拂的,都是明艳的,袅娜的,会给人以情趣,而柳影则是灰暗的。

和本文的意境相符合。

③“潭柘寺的钟声”,改为“香客”可以吗?

我们立刻想起了张继的“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伴钟声到客船。

”幽静的秋天景色,意境清远。

真是异曲同工啊!

④虫子、蝉在我国的文学作品中多是忧愁凄惨的象征。

柳永在《雨霖铃》中就用“寒蝉凄切”来营造清冷凄惨的离别氛围。

秋天的虫唱,给人生命衰微的意味,悲凉之情油然而生。

2学生朗读“小院秋色”。

配《秋日私语》音乐3还有四幅画面,选择你最喜欢的一幅图画来赏析。

注意:

图片要对应出来。

4赏析“秋槐落蕊”图幻灯片展示:

“秋槐落蕊”图作者抓住了触觉和视觉来写。

3

(1)声音没有,是静;气味也没有,更静;微细和柔软的触觉已经难以感觉了,而作者却能感触得到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这份静已不仅仅是环境的寂静了,还有心境的宁静。

(2)落蕊是什么颜色的啊?

白色,白色是冷色调,落蕊白中带着黄。

古人说“一叶落而知天下秋”,郁达夫看着着满地的落蕊,不仅仅想到的是自然之秋,还想到了人生之秋,年华将逝,青春不再,是何等的清闲,但正是这种清闲让作者感到苦闷、落寞,悲凉。

5赏析“秋蝉残声”图幻灯片展示:

“秋蝉残声”图在我国的古典文学作品中,蝉多是哀怨、忧愁的象征。

在故都连衰弱的蝉声,足见当时的?

一个残字也意味着蝉的生命快到了尽头,什么感觉又油然而生啊?

悲凉。

6赏析“秋雨话凉”图幻灯片展示:

“秋雨话凉”图辛弃疾有词曰: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天气转凉了,一年也就快走到尽头了。

言外之意,人到中年,剩下的光阴也就不多了。

这尾音一拖,那种感叹悲凉的味道就出来了。

7赏析“秋日胜果”图幻灯片展示:

“秋日胜果”图秋果淡绿微黄,显出清秋的色彩。

(三)体会情感清、静既是客观景物的特点,又是内心感受,而悲凉则更多是内心感受。

郁达夫为什么不写明艳之色,繁闹之景呢?

先来齐读下面的名家名句。

幻灯片展示: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

——李白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

——柳永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王勃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刘禹锡对于秋,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感受,这主要是由他们所处的社会环境、个人经历决定的。

郁达夫三岁丧父,幼年生活困难,青年时代,十年客居日本的生活,又使他饱受屈辱和歧视。

他的自传体小说《沉沦》表现出了浓郁的抑郁、孤僻的个性特征,因此,他喜爱“清、静、悲凉”的色彩便不难理解。

本文写于1934年,此时的中国,连年战乱,民不聊生,郁达夫也是居无定所,颠沛流离,饱受人生的愁苦和哀痛。

因此作者描写的人生的悲凉,已不是故都赏景时的心态,而是对整个人生的感悟,真是“而今识尽愁滋味”不写不休。

故都的秋其实在作者的心中,心中有秋,笔下才有秋。

体现了本文的写作手法:

感时生情,以情驭景,以景显情。

幻灯片展示:

感时生情,以情驭景,以景显情三练习反馈独特的个性,特定的社会环境,促成了郁达夫对秋的特别感受,白居易眼中的晚秋又是何种风采呢?

大家一起来朗读这首《晚秋闲居》。

幻灯片展示:

晚秋闲居白居易地僻门深少送迎,披衣闲坐养幽情。

秋庭不扫携藤杖,闲踏梧桐黄叶行。

我们能“读”出作者在闲适中还透着怎样的情感?

学生回答明确:

透出的是寂寞凄苦的心情。

教师点拨:

鉴赏诗歌需要知人论世,通过意象把握情感。

4白居易怀才不遇,吟出“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千古名句。

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梧桐这个意象多传达忧愁哀怨的情感。

例如以前学习过的“寂寞梧桐庭院锁清秋”,将来会学习到的李清照的“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四拓展延伸“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

作者写故都的秋却不忘江南的秋,在第二段和第十三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