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道328线大南湖至G30烟墩段公路工程第一合同段施工组织计划.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375561 上传时间:2023-05-18 格式:DOCX 页数:66 大小:69.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省道328线大南湖至G30烟墩段公路工程第一合同段施工组织计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6页
省道328线大南湖至G30烟墩段公路工程第一合同段施工组织计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6页
省道328线大南湖至G30烟墩段公路工程第一合同段施工组织计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6页
省道328线大南湖至G30烟墩段公路工程第一合同段施工组织计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6页
省道328线大南湖至G30烟墩段公路工程第一合同段施工组织计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6页
省道328线大南湖至G30烟墩段公路工程第一合同段施工组织计划.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6页
省道328线大南湖至G30烟墩段公路工程第一合同段施工组织计划.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66页
省道328线大南湖至G30烟墩段公路工程第一合同段施工组织计划.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66页
省道328线大南湖至G30烟墩段公路工程第一合同段施工组织计划.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66页
省道328线大南湖至G30烟墩段公路工程第一合同段施工组织计划.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66页
省道328线大南湖至G30烟墩段公路工程第一合同段施工组织计划.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66页
省道328线大南湖至G30烟墩段公路工程第一合同段施工组织计划.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66页
省道328线大南湖至G30烟墩段公路工程第一合同段施工组织计划.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66页
省道328线大南湖至G30烟墩段公路工程第一合同段施工组织计划.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66页
省道328线大南湖至G30烟墩段公路工程第一合同段施工组织计划.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66页
省道328线大南湖至G30烟墩段公路工程第一合同段施工组织计划.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66页
省道328线大南湖至G30烟墩段公路工程第一合同段施工组织计划.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66页
省道328线大南湖至G30烟墩段公路工程第一合同段施工组织计划.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66页
省道328线大南湖至G30烟墩段公路工程第一合同段施工组织计划.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66页
省道328线大南湖至G30烟墩段公路工程第一合同段施工组织计划.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66页
亲,该文档总共6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省道328线大南湖至G30烟墩段公路工程第一合同段施工组织计划.docx

《省道328线大南湖至G30烟墩段公路工程第一合同段施工组织计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省道328线大南湖至G30烟墩段公路工程第一合同段施工组织计划.docx(6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省道328线大南湖至G30烟墩段公路工程第一合同段施工组织计划.docx

省道328线大南湖至G30烟墩段公路工程第一合同段施工组织计划

施工组织设计

第一章总体施工组织布置及规划

1.1总则

(1)施工组织计划是公路工程施工阶段的重要组成部分。

(2)施工组织计划是由工程概况、施工总体部署、主要分项工程项目的施工方案及方法、质量、安全、工期保证体系及措施以及环保、便道、文明施工等措施组成。

(3)本施工组织计划只适用于省道328线大南湖乡至烟墩段公路工程第DY-1标段建设工程。

(4)本施工组织计划是针对我单位施工人员、机械设备配置运用科学的管理原理和经验进行编制的。

(5)施工阶段应按照施工组织计划方案进行施工,但遇到工程地质、气候等不可预见因素的影响时,可针对相应的施工工序及总体施工方案作适当调整,确保各工序衔接紧密,保证工程按期完成。

(6)本公司承诺严格遵守招标文件的各项规定和要求,认真按照《技术规范》进行执行。

1.2编制依据

(1)招标文件、图纸、参考资料、补充技术规范。

(2)《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

(3)《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F50-2011);

(4)《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F10-2006);

(5)《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T034-2000);

(6)《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

(7)《公路工程岩石试验规程》(JTGE41-2005);

(8)《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E42-2005);

(9)《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土建工程)(JTGF80/1-2004)

等现行国家、交通部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等有关部委及新疆自治区工程标准、规范、规程。

(10)同业主签订的施工合同

(11)已批复的两阶段施工设计图

(12)公司多次现场考察情况以及相关部门提供的资料和信息。

1.3编制原则

(1)遵照施工图纸、技术规范、现场实际情况、我单位实际情况和业主要求;

(2)做到统筹安排,科学合理的安排施工进度计划,组织均衡生产和工序衔接,做到紧张有序,确保工程质量,尽量缩短工期;

(3)采用先进的施工技术和设备,提高机械化、标准化施工作业水平,推行全面质量管理,达到安全、文明、高效。

 

第二章工程概况及主要工程数量

2.1工程概况

本标段起点位于K0+000左侧接农十三师骆驼圈子重工业园区弘毅水泥厂南侧规划道路,一路向西南,在K5+000折向西,沿大南湖矿区北侧布设,至兰新第二双线(客运专线)盐泉大桥,从盐泉大桥2-3号桥墩间下穿,随后穿越750Kv超高压输电线,继续向西,在盐泉北站3km附近下穿兰新铁路终点位于K29+596处、沿线有一些小河沟,规模不大,仅在雨季才有径流形成。

路线建设里程长29.596km,其中小桥16米/1座,排水涵洞22道,钢管涵1道,平面交叉4处,铁路交叉2处。

路面结构层采用4cm厚中粒式沥青混凝土上面层(AC-16C)+1cm厚粘层+5cm厚中粒式沥青混凝土下面层(AC-20C)+1cm同步碎石下封层+32cm厚5%水泥稳定砂砾基层+20cm厚天然砂砾底基层的结构形式。

2.2技术标准

本项目主线采用为双向两车道二级公路,设计速度80km/h,路基宽度12m,设计汽车荷载等级为公路-I级。

本路段以现行《公路工程技术标准》及有关路线、路基、路面、桥涵、地质规范为依据,按交通部现行公路勘测规范的有关要求进行勘察。

其主要设计标准及采用情况见下表2.2-1。

表2.2-1设计标准及采用值

序号

指标名称

单位

指标值

采用值

1

道路等级

公路二级

公路二级

2

设计速度

Km/h

80

80

3

圆曲线最小半径

一般值

m

400

900

4

极限值

m

250

5

不设超高圆曲线最小半径

路拱≤2%

m

2500

2500

6

路拱>2%

m

3350

7

平曲线最小长度

一般值

m

400

554

8

极限值

m

140

9

回旋曲线最小长度

m

70

140

10

圆曲线最大超高

%

6

4

11

停车视距

m

110

110

12

最大纵坡

%

5

4

13

最小纵长

m

200

200

14

凸曲线最小半径

一般值

m

4500

12000

15

极限值

m

3000

16

凹曲线最小半径

一般值

m

3000

8000

17

极限值

m

2000

18

竖曲线长度

一般值

m

170

160

19

设计荷载

公路-I级

20

地震动峰值加速度系数

0.05g

21

设计洪水频率

大中桥1/100;小桥涵洞1/50

2.3沿线自然条件

(1)地形地貌

本项目区位于吐鲁番~哈密山间坳陷东段,南北分别为觉罗塔格复背斜和哈尔里克复背斜,为天山东段较大的一个封闭式山间断陷盆地,即吐哈盆地。

本项目位于吐哈盆地东段南部,地势东高西低,南北高,中部低,区内海拔高度500~800米,相对高度50~100米,地貌由一系列呈北西展布干燥剥蚀风蚀平原、平坦的细土质冲洪基平原、砂质河谷平原以及砾质倾斜平原组成。

地表物质砂、细土及碎屑为主。

发育盐土和草甸土等,地形高差起伏不均。

本项目通过地带的地貌包括:

冲洪积细粒土平原(I)、干燥碎屑质洪积平原(III)、干燥剥蚀台地(IV)与风蚀地貌(V)等四种类型。

(2)地质构造

本项目所在区位于新疆自治区东疆地区吐哈盆地,地处觉罗塔格山和博格达山间,为哈萨克斯坦板块的南东部分,西南与塔里木板块邻,东北接西伯利亚板块,座落在三大板块的接触地带。

吐哈盆地受多期构造运动的影响,盆地内部被分隔成多个形态不一的构造单元,形成了比较杂乱的构造格架,受基底构造控制,吐哈盆地呈现“南北分带、东西分块”构造格局。

由西向东划分为吐鲁番凹陷、了敦隆起、哈密凹陷等三个构造单元。

本项目所在区位于盆地东部哈密凹陷南部边缘—了敦隆起东北缘的过渡地带,盆地内断裂、褶皱十分发育,成排成带分布,断裂构造以北西和北东向为主,褶皱及断裂具有多期活动特点。

总体构造线呈东西向,主要断裂构造为吐—哈盆地南缘大断裂。

(3)地震

据1:

400万地震区划图(《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4-0.45s。

地震基本烈度为VI度。

据历史地震资料,项目区无大的历史地震。

根据《公路桥梁抗震设计细则》(JTG/TB02-01-2008)的要求,构造物需采用抗震措施,桥梁构造物提高一度设防。

(4)不良地质路段情况

项目所在区不良地质主要为风沙,特殊性岩土为盐渍土。

①风沙

沿线风沙现象主要为地表积沙与沙丘,在植被背风一侧为新鲜积沙,呈条状,部分地段表现为固定、半固定、流动沙地,沙丘,沙丘一般高0.5~3米,个别3~6米,主要由粉、细砂组成,其上生长有红柳、梭梭、骆驼刺、沙嵩等耐旱植物,植被覆盖率多在10~55%,部分沙丘表面有1~3厘米厚的泥结皮,个别沙丘上散落大量枯死的红柳根茎。

总体对工程影响较小,影响程度轻微~中等。

本标段沿线对线路有影响风沙段落共有风沙2段,分别为K4+200-K4+800和K22+800-K23+600累计长度1400米。

②盐渍土

沿线盐渍土主要分布于冲洪积平原、洪积台地谷底地势低洼处及河漫滩地带,岩性主要为第四系中更新统一全新统冲、洪积中、细砂与粉质粘土。

一般呈互层分布为主,土粒为石膏、芒硝、岩盐等胶结,表层松软,遇水后具有腐蚀、容陷和盐胀等特性。

沿线盐渍土类型主要为亚硫酸与硫酸盐渍土,局部为氯盐渍土。

地下水埋藏较深、地势较高的地段,地表分布硫酸盐渍土,局部地下水埋藏较浅、地形低洼地段,地表分布有氯盐渍土。

盐渍化程度为弱-中-强-过盐渍化。

第区内四系地层内普遍存在一层盐质板结层,厚度可达5~10厘米,后者可达0.5米以上,板结层质地坚硬,力学性质较高。

本标段沿线对线路有影盐渍土路段累计长度为18430米。

(5)气候、降水、日照、蒸发量、主导风向风速

项目所在区位于中纬度亚欧大陆腹地,属于大陆性温带干旱气候。

气候主要特征是:

干燥少雨,晴天多,光照丰富,年、日温差大,降水分布不均。

春季多风、冷暖多变,夏季酷热、高温少雨,蒸发强,秋季晴朗、降温迅速、风沙危害强烈,昼夜温差大,光照时间长,冬季寒冷干燥、低空气层稳定。

区内年平均气温9.8℃,最冷为1月,平均气温-12℃,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27.3℃,年较差39.3℃。

区内多年平均年降水量33.8毫米,降水日数平均24.6天,日降水量≥5.0毫米的日数,全年一般仅有1~2天,是全国少降水的地区之一。

区内空气干燥、蒸发量大,年平均蒸发量为3300.8毫米,为降水量的98倍,5~8月各月的蒸发量大于600毫米,为新疆乃至全国蒸发量最大的地区之一。

区内年平均相对湿度41%,相对湿度≥70%的潮湿日仅有10天左右,相对湿度≤30%的干燥日达160~180天。

区内云少雨稀,日照充足,全年平均日照数3360.3小时,日照时数以5月最多,为317.9小时,12月最少。

192.9小时。

区内年平均地面温度10~13℃,地面温度的季月变化,基本和气温变化规律一致。

区内年平均风速4.8米/秒,4~7月平均风速6.1米/秒,最大风速26米/秒。

全年一般有大风日80~110天,一般大风风速18~22米/秒,全年盛行北风和西北风,风力较强。

(6)水文

项目区内位于吐哈盆地东南缘,自然地理条件为气候极度干旱,无地表径流及水体,水文地质单元属相对独立、封闭、贫水的水文地质区。

含水层与隔水层以互层的形式组成,其中隔水层岩性主要以泥岩、泥质粉砂岩为主,而含水层岩性主要以粗砂岩、砾岩为主。

2.4主要工程数量

表2.4-1主要工程数量表

序号

子目名称

单位

数量

1

清理现场

m2

447904.5

2

挖土方

m3

197563.43

3

挖石方

m3

99843.8

4

挖除非适用材料

m3

88405.18

5

利用土方

m3

68395.49

6

利用石方

m3

106833.4

7

借土填方

m3

501700.38

8

导流坝填土

m3

22786

9

复合土工膜

m2

730675

10

换填砂砾

m3

20400

11

M10浆砌片石

m

1284

12

400mm*400mm碎石盲沟

m

470

13

C30现浇混凝土

m3

4564

14

抗硫酸盐混凝土

m3

3803.8

15

C30片石混凝土

m3

123.98

16

C30水泥混凝土

m3

105

17

棉杆方格防沙障

m2

126000

18

搭板、埋板下水泥稳定砂砾基层

m3

1319.11

19

水泥稳定砂砾基层厚320mm

m2

337563

20

石油沥青粘层

m2

313590

21

中粒式沥青混凝土厚40mm

m2

316553

22

中粒式沥青混凝土厚50mm

m2

319813

23

同步碎石封层

m2

321883

24

培土路肩

m3

55052

25

天然砂砾底基层厚200mm

m2

364773

26

钢筋加工

Kg

275000

27

C30混凝土

m3

4094

28

C30抗硫混凝土

m3

6166

29

模数式伸缩装置

m

12.42

30

1-2.0m

m

261.73

31

1-4.0m

m

99.86

32

1-0.5m

m

14.22

33

单面波形梁钢护柱

m

2621

34

单柱式交通标志

65

35

双柱式交通标志

27

36

黄闪灯及附着标志Φ1000+1000*600

7

37

热熔型涂料路面标线

m2

14501

 

第三章施工组织方案

施工组织方案主要包括施工方法的确定、施工机具选择、确定施工顺序等方面的内容。

3.1施工组织机构

(1)项目部

针对本合同的工程特点,根据全面质量管理理论和IS09002质量管理体系的设立原则,成立“省道328线大南湖乡至G30烟墩段公路工程第DY-1项目经理部”,全面实行项目管理,由项目经理一人全权负责,代表公司利益履行合同中规定的权力和义务。

项目经理部由项目经理1人,副经理1人,总工程师1人,下设技术室、质检室、安全文明室、物资综合室、计划合同室、财务室、办公室、工地试验室。

(2)各职能部门的配备与职责

1、项目经理:

作为项目的第一管理者,负责本合同段工程从施工准备、工程施工直至竣工交付全过程的管理、协调和控制,代表本企业法人履行合同及对业主的各项承诺。

2、项目副经理:

贯彻项目管理目标,根据业主、公司下达各阶段的任务目标,保质保量完成生产任务;

3、项目总工程师:

负责本合同段工程的全面技术工作和质量管理工作以及环保工作。

4、技术室:

主要负责图纸审核、现场交接桩、复测、现场核查,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重点难点项目的施工方案制订、技术交底、现场技术指导,技术开发、攻关,等工作。

5、质检室:

负责工序质量检查、验收,三检制、工序交接制、首段验收制的贯彻执行,分项工程、分部工程、单位工程的验收、评定等。

6、安全文明室:

负责全合同段的安全生产、文明施工。

7、物资综合室:

负责物资、材料的采购、供应、保管;机械设备管理、维修工作;机械设备、物资的组织协调。

以及对外事务联系、劳动力调配等工作。

8、计划合同室:

制定施工计划、统计报表、施工资料收集整理、验工计价。

9、财务室:

负责资金管理、成本预测与核算、财务管理等工作。

10、办公室:

负责项目档案管理和文件资料的管理以及相关文件的控制;负责项目地方关系的处理、协调和对外接待工作;负责项目后勤管理与后勤事务,负责项目行政办公设备(用品)的管理;负责项目文化建设和公司、项目形象宣传工作。

11、工地试验室:

负责工程开工前的标准试验、预先试验,对工程所用的原材料、构件、等进行试验检测,进行施工现场质量控制和工序检查。

12、各施工队:

全面负责各施工段落的组织管理工作以及相关安全、环保、精神文明建设工作。

项目组织机构图

项目经理

项目总工

项目副经理

防护及排水施工队

路面施工队

桥涵施工队

路基施工三队

路基施工二队

路基施工一队

拌和站

预制场

工地试验室

办公室

财务室

计划合同室

物资综合室

安全文明室

质检室

技术室

3.2施工总平面布置

(1)总体平面布置

我标段项目部根据实际情况设在K0+000左侧300m,主要是考虑离工地较近和出行方便,水电齐全。

在项目部建工地实验室,面积不小于300平方米。

在K0+000左侧距主线500m处建钢筋加工区。

全线结构物的混凝土均采用位于K0+000左侧距主线300m处的哈密万源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拌合站的商砼。

项目部拟将水稳拌合站,沥青混合料拌合站建设在位于主线K0+000左侧500m处。

(2)施工总平面图(详见附表五《施工总平面图》)

(3)施工总平面管理

①为了减少各种料具的二次倒运距离,有计划地组织现场平面及立体交叉作业,最大限度地利用场地,提高劳动生产率,真正做到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本工程的施工平面管理工作,由项目副经理负责,实行分片包干管理,责任到人,未经同意,任何人不得随意更改。

②项目经理部是现场施工生产的指挥中心,现场办公室内要布置工程进度计划图表、劳动力调配表、晴雨表、单位工程质量目标规划表、管理机构图等图表。

③凡进场的材料、设备必须按施工总平面布置图指定位置堆放整齐,不得随意乱放,施工现场的水准点和里程桩控制点要有明显的标记,并切实做好保护工作。

④进出入口设值班门房并张挂出入制度、场容管理条例、工程概况和安全纪律牌,教育工人维持良好的施工秩序和劳动纪律。

⑤施工现场设专职保安人员,无关人员禁止进入现场。

3.3施工人力部署

根据工程任务和工期考虑自然环境因素对劳动能力带来的影响,尽可能采用机械化施工。

本标段最高峰时平均每天总计投入施工人员250人,其中项目管理人员25人,施工人员225人。

(详见附表六《劳动力计划表》)

3.4施工总体计划

(1)施工段落的任务划分

全线划为三个路基施工作业段,第一施工段落为K0+000-K10+000,由路基一队、桥涵一队完成路基工程和涵洞工程;第二施工段落为K11+000-K18+000由路基二队、桥涵一队完成路基工程和涵洞工程;第三施工段落为K19+000-K29+596,由路基三队和桥涵一队完成路基工程和涵洞工程;由二标预制场完成涵洞盖板预制;由桥涵一队完成桥梁桩基工程;由桥梁一队完成小桥工程。

(2)总体计划的安排

根据业主要求,计划工期:

610日历天;计划开工日期:

2015年3月1日;计划交工日期:

2016年10月31日。

根据招标文件规定,上述开、交工时间仅作为编制投标文件的统一标准,实际开、交工日期按合同条款规定执行。

积极执行业主下发的进度指导性计划。

本标段施工内容包括路基工程、路面工程、桥梁工程、涵洞、排水及防护工程、交通安全等,为了确保能顺利地完工,桥涵工程就成了本标段的关键工程,在整体计划均衡的情况下,尽量将工期向前排,留有余地,以免前松后紧,各分项工程进度安排(详见附表一《施工总体计划表》、附表二《分项工程进度率计划(斜率图)》、附表三《工程管理曲线图》)。

(3)阶段工期

表3.4-1阶段计划工期

序号

项目名称

计划开工日期

计划完工日期

1

前期施工准备及便道修筑

2015-03-01

2015-04-30

2

路基处理

2015-05-01

2015-06-30

3

路基填筑

2015-05-15

2015-9-30

4

涵洞工程

2015-05-10

2015-10-30

5

桥梁工程

2015-05-10

2015-08-30

6

天然砂砾底基层

2015-08-01

2015-10-20

7

水泥稳定砂砾基层

2016-04-1

2016-7-31

8

路面面层

2016-06-01

2016-08-31

9

防护及排水

2016-04-01

2016-09-20

10

路面标志标线

2016-08-15

2016-10-15

11

其他

2016-09-01

2016-10-31

3.5施工现场准备、人员、材料、机械设备准备、试验室检测设备及前期准备

(1)施工现场准备

①进场道路

根据驻地建设需要和现场进出方便的要求修建临时施工便道。

②排水系统

在办公、生活及临时生产区设置排水暗沟,保持排水设施畅通。

③供电系统

根据本合同段施工方案,为保证正常施工,提高供电质量,电力供应可与电力部门协商解决,安装变压器。

为确保不间断供电,将根据现场用电负荷情况配备一定容量和数量的发电设备,作好应急之用。

对于大中桥、预制场、拌合站等耗电量大的场区增设变压器,小桥涵工程施工用电大部分考虑发电机组发电。

④通讯

主要利用手机进行通讯,另外还配置传真机、宽带网络,确保各方联络渠道的畅通。

(2)人员准备

在收到业主中标通知书后,我公司立即组织有关人员,研究本标段项目的技术规范和施工要求,以及本合同项目的通用条款和专用条款,研究制定出各分部、分项工程的详细施工计划和管理措施。

本标段人员分三批进场,第一批10人,主要是项目部主要负责人、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于2015年3月6日进场。

着手施工技术准备工作,进行恢复定线、控制桩复测和加密桩测量工作,并进行驻地建设。

第二批人员约60人,主要为前期施工人员,进行现场清理掘除,原地面碾压及施工便道铺设工作,这批人员于2015年4月5日进场。

第三批人员约100人,主要是土方、桥涵人员,于2014年4月10日进场,保证工程按时开工。

施工人员将按施工进度计划安排进场。

为保证施工按计划顺利进行,确保工期和工程质量,我公司将抽调、新购精良的机械设备投入本工程,并配备维修人员,保证进场设备的完好率和利用率。

(详见附表A《主要管理和技术人员一览表》)

(3)材料供应准备

工程所需钢筋、钢材由八钢购运至现场、煤炭由哈密购运、沥青采用克拉玛依产石油沥青,水泥从天山水泥采购,汽油、柴油以及其他的材料从二牧场购运;在做好施工组织计划的同时,积极开拓符合工程质量要求的料源,选择经济、快捷、便利的运输线路,保证供应。

本工程所用材料主要以沿线各料厂为主,汽车运输到场。

沿线没有的材料本着符合技术要求的材料就近采购,汽车运输到场。

(4)机械设备准备

工程所需主要机械设备采用平板车运输,入场时间服从施工总体计划安排。

(详见附表B《主要机械设备一览表》)

(5)试验检测设备及前期准备

试验检测设备于2015年3月30日均已进场就位(详见附表C《主要试验检测设备一览表》)。

并已调试安装完毕,并由哈密地区技术监督局进行了计量标定。

试验室水、电安装完毕,可以投入使用。

我标段试验室人员会同监理人员对路基设计料场进行了取样,并进行了相应检测。

对哈密万源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拌合站的施工用水,外加剂,水泥,砂石料进行相应检测,检测结果符合规范及设计要求,可以满足本标段桥涵结构物的使用。

3.6主要管理目标

(1)质量目标

标段工程交工验收的质量评定为合格;竣工验收的质量评定为优良。

(2)工期目标

计划于2015年3月1日开工,计划于2016年10月31日交工,计划工期:

610日历天。

(3)安全目标

杜绝人身死亡、重伤事故;机械设备事故损失小于机械设备价值的2‰;杜绝重大火灾事故;杜绝职业病的发生。

(4)环保目标

严格执行业主制定的“环境管理计划”;施工噪音排放达标;严格控制施工扬尘、废物排放,确保排污符合规定标准;杜绝重大环境污染事故。

第四章主要工程项目的施工方案、方法与技术措施

4.1路基工程

(1)土质路堑开挖

土方及部分软岩路堑开挖采用两种方法施工:

一种是采用推土机分层作业,装载机装车,自卸汽车运土。

一种是采用履带式挖掘机挖土装车,自卸汽车运土。

严格按设计图纸和施工规范的要求自上而下,有计划按程序进行,不得乱挖超挖,严禁掏洞取土。

路堑开挖至设计路基顶面以下80cm,采用分三层回填碾压至设计标高,密实度达到设计要求。

土方路堑施工过程中要自上而下全断面分层开挖。

挖掘时,先挖两边后挖中央,地表保持倾斜,断面保持3%左右的横坡。

为保证路堑边坡的稳定和美观,开挖时预留0.2m宽度的土,每挖深3m左右时,用人工配合挖掘机刷坡,并做好边坡防护,确保施工安全。

路堑开挖过程中,经常检查标高、断面尺寸,避免超挖。

挖方路基压实度下沉量由试验确定。

挖方路基施工过程中,使路堑带有一定纵坡保证水能及时排出。

弃土按监理工程师批定位置、堆放形式,坡脚加固和排水系统设置施工。

当挖方达到路基设计标高后立即进行排水边沟施工,排水边沟完成后进行路床换填。

在整个施工期间,保证路段排水畅通。

挖方过程中需人工挖探地下管线,如遇图纸中未示出的地下管道、缆线和其他构造物、文物古迹等应妥善保护,并立即报告现场监理工程师及主管上级。

(2)石质路堑开挖

石方开挖根据岩石类别、风化程度和节理发育程度,确定开挖方法。

对于软石和强风化岩石能用机械开挖的采用机械开挖,不能用机械直接开挖的石方,采用爆破法开挖。

石方开挖中,先利用推土机从上而下清除覆盖层土,采用松动爆破、小爆破和光面爆破方法施工。

边坡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