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心理学重点知识归纳整理林崇德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411258 上传时间:2023-05-18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38.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发展心理学重点知识归纳整理林崇德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发展心理学重点知识归纳整理林崇德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发展心理学重点知识归纳整理林崇德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发展心理学重点知识归纳整理林崇德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发展心理学重点知识归纳整理林崇德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发展心理学重点知识归纳整理林崇德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9页
发展心理学重点知识归纳整理林崇德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9页
发展心理学重点知识归纳整理林崇德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9页
发展心理学重点知识归纳整理林崇德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9页
发展心理学重点知识归纳整理林崇德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9页
发展心理学重点知识归纳整理林崇德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9页
发展心理学重点知识归纳整理林崇德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9页
发展心理学重点知识归纳整理林崇德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9页
发展心理学重点知识归纳整理林崇德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9页
发展心理学重点知识归纳整理林崇德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9页
发展心理学重点知识归纳整理林崇德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9页
发展心理学重点知识归纳整理林崇德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9页
发展心理学重点知识归纳整理林崇德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9页
发展心理学重点知识归纳整理林崇德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9页
发展心理学重点知识归纳整理林崇德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9页
亲,该文档总共2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发展心理学重点知识归纳整理林崇德版.docx

《发展心理学重点知识归纳整理林崇德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发展心理学重点知识归纳整理林崇德版.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发展心理学重点知识归纳整理林崇德版.docx

发展心理学重点知识归纳整理林崇德版

 

 

发展心理学考试重点知识整理

1、发展心理学的定义:

发展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的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发展心理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

研究比较心理发展、种族心理发展、个体心理发展。

狭义:

研究人类个体从受精卵形成到出生、成熟、衰老的生命全程中心理和行为发生与发展的特点和规律,以及人生各个阶段的心理年龄特征。

简言之,就是研究个体毕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

2、科学儿童心理学的诞生标志(《儿童心理》注意没有“学”字)

1882年,德国心理学家普莱尔(Preyer,1842-1897)撰写的《儿童心理》出版,标志着科学儿童心理学诞生。

3、发展心理学取代儿童心理学的重要标志

何林沃斯:

1930年出版了《发展心理学概论》一书,这是世界上第一部发展心理学著作。

4、发展心理学研究的类型:

纵向研究、横向研究、横向纵向交叉研究

整体研究、分析研究

个案研究、成组研究

5、主要研究方法:

观察法、访谈法、问卷法、测验法、实验法

观察法:

长期观察、定期观察;全面观察、重点观察;

实验法:

实验室实验、现场实验

6、弗罗伊德的基本观点(精神分析学派)

*弗洛伊德的发展心理学理论

核心思想:

存在于潜意识中的性本能是人的心理发展的基本动力,是决定个人和社会发展的永恒力量

人格结构理论

本我:

无意识的本能;遵循快乐原则

自我:

意识结构;遵循现实原则

超我:

良心和自我理想;遵循(道德)伦理原则

文明的产生与超我密切相关

本我由人的先天本能(主要是性本能)和基本欲望组成,是人格中最原始、最难接近、最基本的部分。

本我由快乐原则支配,按照快乐原则活动,即它的目的在于最大限度地获得快乐、减少痛苦。

本我是无意识的、非道德的,可以看作是人格中的生物成分。

本我生而有之,年龄越小,本我作用越大。

婴儿几乎全部处于本我状态,他们无忧无虑,只追求基本需要的满足。

随着年龄的增长,本我逐渐与现实世界接通,产生了自我。

自我产生于婴儿早期,是人格中的理性部分,也就是人能够意识到的部分。

它相当于外部的现实世界与内在的原始冲动之间的缓冲器。

它抑制本我的冲动以维护儿童自身的安全,又根据现实的要求,保证本我的愿望得到满足。

儿童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步学会控制自己的冲动,懂得考虑行为的现实后果,这就是自我作用增强的表现。

在3~6岁时,从自我逐渐发展出超我。

超我就是个人的道德我。

良心是超我中对儿童进行惩罚、批评的部分,自我理想是儿童积极的雄心和理想,它要求儿童为这种理想而奋斗。

超我是在内化社会道德标准的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

过强的自我容易让儿童变得自私,过强的超我则容易让儿童容易自责和过分谨慎,甚至发生心理疾病。

相对而言,弗洛伊德更强调本我与自我的力量。

3.人格发展阶段论

性本能表现为一种力量,这种力量被称为“力比多”(libido)。

5个人格发展阶段。

(1)口唇期(0~1岁)

性感区是口腔。

父母应满足儿童的基本需要,应及时喂奶,而不应过早断奶,否则容易造成“口腔人格”,没有得到满足或满足过度,里比多可能固着在口腔部位。

(2)肛门期(1~3岁)

里比多转移到肛门部位。

儿童在排便和控制排便时会产生快感。

他们经常有一种被动的冲动,按照自己的意志排便是满足性本能的主要手段。

(3)前生殖器期(3~6岁)

里比多转移到生殖器部位,儿童从刺激生殖器得到快感。

男孩会产生“恋母情结”(俄底普斯情结);女孩则产生“恋父情结”(伊莱克拉情结)。

(4)潜伏期(6~11岁)

力比多进入相当平静的时期,这时期儿童的典型特征是对性缺乏兴趣,男女之间界线分明,儿童主要与同性别伙伴玩耍。

这一情况一直持续到青春期。

超我进一步发展。

(5)青春期(11或13岁~成年)

儿童在前一时期平静下来的冲动与能量又重新活跃起来,对性的兴趣剧增。

这一阶段个体的重要任务是摆脱父母的控制,建立自己的独立生活,寻求同龄伙伴的友谊,试图建立长期稳定的性关系。

7、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新精神分析学派)

发展受到生物因素与文化、社会因素的影响,发展是克服危机的过程。

人生可以分为八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一个主要的危机

1.婴儿期(0~2岁):

信任对不信任。

心理发展的主要任务是形成信任感,克服不信任感,体验着希望的实现。

2.儿童早期(2~4岁):

自主对羞怯、疑虑。

主要任务是获得自主感,克服羞怯和怀疑感,体验着意志的实现。

3.学前期或游戏期(4~7岁):

主动对内疚。

主要任务是获得主动感,克服内疚感,体验着目标的实现。

4.学龄期(7~12岁):

勤奋对自卑。

主要任务是获得勤奋感,克服自卑感,体验着能力的实现。

5.青年期(12~18岁):

自我认同感对角色混乱感。

主要任务是建立自我认同感,防止同一感混乱,体验着诚实的实现。

6.成年早期(18~25岁):

亲密对孤独。

主要任务是获得亲密感,避免孤独感,体验着爱情的实现。

7.成年中期(25~约50岁):

繁殖感对停滞感。

主要任务是获得繁殖感,而避免停滞感,体验着关怀的实现。

8.成年晚期或老年期(50岁~):

完善感对悲观失望。

主要任务是获得自我完善感,避免失望、厌倦感,体验着智慧的实现。

8、华生的发展心理学思想(行为主义创始人)

环境决定论或教育万能论

1.否认遗传的作用

2.夸大环境和教育的作用(教育万能论/环境决定论)

3.教育观

(1)反对统一标准,提倡区别对待;

(2)反对体罚儿童,应在形成行为时加强训练

(3)培养儿童良好的行为习惯,如身体技能习惯、发音习惯等

9、斯金纳行为强化理论(行为主义学派)

强调操作性或工具性条件反射在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主要观点:

1、行为的强化控制原理(最基本的)。

2、强调强化(包括外部内部的)来控制儿童行为:

育婴箱的作用、行为矫正。

3、强化控制理论利用于教学机器和教学程序。

10、班杜拉观察学习理论(行为主义学派)

核心:

儿童行为的社会学习理论

一、观察学习及其过程

(一)观察学习:

指人通过观看他人而习得复杂行为的过程。

观察学习是一种普遍的、有效学习。

在替代强化基础上发生的学习就是观察学习。

(二)观察学习过程:

注意过程、保持过程、运动再现过程、动机作用过程

二、相互作用理论:

行为、认知因素(最重要)、环境

三、自我调节理论

(一)直接强化:

观察者的行为直接受到外部因素的干预。

(二)替代强化:

观察者本身没有受到强化,在观察学习过程中看到榜样的行为受到强化,这种强化也会影响观察者行为的倾向。

(三)自我强化(最重要):

自我强化是个体当自身的行为达到自己设定的标准时,以自己能支配的报酬方式来增强、维持行为的过程。

11、维果茨基心理发展与教育教学的关系(智力发展内化学说的最早提出者)

“最近发展区”思想:

个体现有发展水平与他人指导下达到的发展水平之间的差异,表示个体发展的潜力。

教学应走在发展的前面:

学习的最佳期限:

儿童学习任何知识或技能都有一个最佳年龄的问题,让儿童在最佳年龄里学习可以促进儿童的发展。

12、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论(同化、顺应、平衡、适应)

皮亚杰认为,在个体从出生到成熟的发展过程中,认知结构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不断重构,从而表现出具有不同的质的不同阶段,他把儿童思维的发展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一)感知运动阶段(0—2岁)

感知运动阶段儿童在认知上有两大成就:

1.获得了客体永久性:

所谓客体永久性是指儿童脱离了对物体的感知而仍然相信该物体持续存在的意识。

即当某一客体从儿童视野中消失时,儿童依然认为该物体是存在的。

儿童大约在9—12个月获得客体永久性。

2.形成了因果联系。

(二)前运算阶段(2—7岁)

皮亚杰以不同形式的运算作为划分阶段的标志。

运算指一种内化了的可逆的动作,即在头脑中进行的可以朝相反方向运转的思维活动。

或者说运算是指内部化了的观念上的操作。

皮亚杰把前运算阶段又划分为两个亚阶段:

前概念或象征思维阶段(2-4岁)和直觉思维阶段(4-7岁)。

此阶段思维的特点主要体现在:

1.早期的信号功能

(1)表象符号——延迟模仿

(2)语言符号

2.泛灵论和自我中心主义

自我中心主义指儿童完全以自己的身体和动作为中心从自己的立场和观点去认识事物,而不能从客观的、他人的观点去认识事物的倾向。

3.思维活动具有相对具体性,不能进行抽象的运算思维

4.思维具有不可逆性:

儿童不能在心理上反向思考他们见到的行为,不能回想起事物变化前的样子。

(三)具体运算阶段(7—12岁)

具有以下两个显著特点:

1.获得了守恒性,思维具有可逆性

可逆性的出现是守恒获得的标志,也是具体运算阶段出现的标志。

守恒是指个体能认识到物体固有的属性不随其外在形态的变化而发生改变的特征。

儿童最先掌握的是数目守恒,年龄一般在6—7岁,接着是物质守恒和长度守恒,在7—8岁之间出现,面积和重量守恒在9—10岁左右,而体积守恒一般要到11-12岁以后。

2.群集结构的形成

群集结构是一种分类系统,主要包括类群集运算和系列化群集运算。

具体运算阶段儿童分类和理解概念的能力都有明显提高。

此阶段儿童虽然已实现了许多运算的群集,但是,这时进行的运算仍需具体事物的支持,对那些不存在的事物或从没发生过的事情还不能进行思考。

(四)形式运算阶段(12—16岁)

其最主要的特征是思维摆脱了具体事物的约束,能将事物的内容与形式区分开来,进行。

⑴青少年能够推论脱离现实的假想问题。

⑵青少年期儿童的思维在灵活性和抽象性方面日益发展起来,并不是所有青少年都能达到灵活地解决问题的形式运算阶段。

13、发展心理学研究的主要类型

(一)横断研究(cross-sectionalresearch)

在同一时间内,对不同年龄的被试进行测查并加以比较,探究其心理发展的规律或特点。

在对时间跨度大的发展进行推断的研究中,应考虑同辈效应(cohorteffect,群体中一些年龄差异是由这个群体成长时的文化或历史差异造成,而不是真的由发展带来的变化).

其优点是能够在短时间内发现同一年龄或不同年龄群体的发展相似性和差异性,确定发展的年龄特征,而且由于能够同时对几个年龄群体进行调查测量,获得的信息量大,经济且费时短。

缺点是,首先,横断研究设计所关注的年龄效应可能会与代群效应相混淆,分不清遗传与环境的作用;其次,由于在横断研究设计中每个人只在某个时间点上接受调查,因而无法获得个体发展趋势或发展变化的数据资料。

(二)纵向研究(longitudinalresearch)

在比较长的时间内,对同一个或同一群个体心理发展进行有系统的定期研究,以探究心理发展的规律。

也叫追踪研究。

优点是能系统地、详尽地了解心理发展的连续过程和从量变到质变的规律,重视揭示心理发展过程中的因果关系,重视对心理发展机制的探讨。

缺点有三,一是样本的流失;二是反复测量可能影响初试的情绪,从而影响到某些数据的可靠性;三是花费大而且耗时,长期追踪要经历时代、社会、环境的变化,这通常会造成变量的增多。

(三)系列交叉研究(serial-cross-sectionalresearch)

将横断研究设计与纵向研究设计综合起来的方法。

选择不同年龄的被试并对其进行追踪。

优点:

第一,它克服了横断研究设计和纵向研究设计各自的不足之处,吸取了它们各自的长处;第二该设计采用静态与动态相结合的原则,缩短了长期追踪的研究时间。

发展心理学收集研究资料各种方法的突出特点

一、观察法

根据观察的场所,可以分为自然观察法和实验室观察法。

1.自然观察法

在不加任何控制的条件下观察自然环境中被试的行为表现,对行为进行研究的方法。

特点:

自然、无干预。

2.实验室观察法

在实验室中,通过实验控制设置某种情境,观察被试在特定情境中的行为表现。

经典研究:

安斯沃思(M.Ainsworth)运用陌生情境法,考察婴儿依恋的发展。

优点∙常常可以描述自然、真实的行为,生态效度较高;∙被观察对象处于自然状态时,可以在现场观察记录行为,比口头报告或问卷调查客观、全面、准确

缺点∙研究者想要观察的行为可能很少出现;∙有观察者偏差或“观察者效应”,即由于儿童意识到观察者的存在,而感到不自在,从而使行为发生变化;

∙儿童的行为不容易解释,儿童行为的背后可能有多种因素起作用。

二、访谈法

研究者通过与研究对象口头交谈,来收集访谈对象的心理特征与行为方面的数据资料,考察心理活动的规律。

特点:

1.访谈者可以就被试生活的某些方面访谈,与儿童互动;2.提问可能是高度结构化或灵活的,具有研究目的和设计、实施计划。

经典研究:

皮亚杰(J.Piaget)运用访谈法,考察了儿童思维的发展。

优点:

1.较灵活,谈话双方可以随时改变方式,有利于寻找更多更有价值、更深层次的资料。

使用面广,对儿童、成人甚至文盲都可使用。

2.能有效地收集人们的态度、知觉、意见等心理活动的资料,还可以观察访谈对象在访谈过程中的表现,可以了解访谈对象的动机和情绪。

缺点:

1.对访谈结果的分析和处理较复杂,不易量化,需要专业人士来处理;2.访谈者的观点、素质容易影响访谈结果;3.访谈工作效率低,费时费力;4.对于敏感性、隐私性的问题,不易获得真实的信息。

三、问卷法和测验法

问卷法通过书面形式、以严格设计的问题,向研究对象收集研究资料和数据,以获得心理研究活动的规律。

测验法是采用标准化的量表对被试进行测量,具有标准化的施测和记分程序。

优点:

(1)比较客观统一,效率比较高,标准化程度高,能在较短时间内收集大量的资料;

(2)结果处理方便,容易量化;(3)费用低;(4)问卷不计名,质量有保障。

缺点:

1.不灵活,题目制定之后不易改变;2.容易产生废卷,如请人代答、随便答题、漏答等常见问题;3.只适合于一定文化程度的人,使用范围受到限制;4.测验结果容易受到练习或个人主观性的影响。

四、心理生理学方法:

通过精密仪器、设备,探测与行为相应的生理特点,特别是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包括电生理测量方法、脑功能成像方法等。

14、新生儿:

出生到1个月时间,依靠皮下中枢实现的无条件反射来适应内外环境。

15、婴儿(0-3岁)动作的发展主要集中在:

行走动作的发展、手的运用技能的发展(从整体动作到分化、从上部动作到下部、从大肌肉到小肌肉)

16、格赛尔(Gesell):

成熟势力说(成熟与学习,成熟更重要),双生子实验

17、感知觉:

婴儿的认知能力中,最先发展且发展速度最快的方面。

感觉:

视觉(4、5个月的胎儿已发展)、听觉(5、6个月的胎儿已发展)

知觉:

图形知觉(出生2天后可分辨人脸)、空间知觉(深度知觉——吉布森石崖实验:

2个月可分辨,方位知觉,距离知觉)

18、生理发展的基本规律(头尾律、近远律)

头尾律:

人类个体从胚胎开始从头到尾的发展趋势。

胎儿期以头部发育为主,出生时头部占全身长度的1/4。

腿只占1/3。

2岁时头占1/5,腿则占到将近一半。

近远律:

人类个体发育是从近到远地进行,最初头部、胸部和躯干先发育,然后是胳膊、腿,最后是手脚。

在婴幼儿期,胳膊和腿的发育仍快于手脚的发育。

运动能力的发展与身体发育相似。

19、各种知觉发生的时间

1、形状知觉的发生发展在8、9个月以前就获得形状知觉;2、大小知觉的发生发展4个月以前婴儿就具备了大小知觉的恒常性,6个月以前的婴儿已能辨别大小;3、客体永久性的发生发展一般认为婴儿到8-12个月才有这种能力。

20、客体永久性概念:

客体永久性是知觉恒常性的进一步发展,它指客体从视野中消失时,儿童知道这客体并非不存在了。

这已进入表象的范畴。

一般认为婴儿到8-12个月才有这种能力。

21、习惯化和去习惯化的定义:

习惯化就是指由于刺激重复出现,反应会逐渐减弱。

这时,人的注视程度、心率和呼吸频率都会减弱或减慢,表示兴趣降低了。

在这种情况下,一个新刺激的出现,又会导致较强的反应。

心理学家把这种现象叫做“去习惯化”。

22、婴儿言语的发展:

各理论的基本观点、阶段(3)

1.强化说代表人物:

斯金纳

言语的获得是条件反射的建立,对言语的强化(强化依随)具有决定性作用

2.转换生成说代表人物:

乔姆斯基

语言是利用规则理解和创造的;语法规则是生成的,婴儿先天具有某种语言获得装置(LAD),它可以将普遍语法转化为个别语法;每个句子都有其深层结构(语义)和表层结构(语音等),前者通过转换规则转为后者

3.模仿说代表人物:

班杜拉

婴儿主要是通过观察学习(模仿学习)各种社会言语模式而获得言语的

4.认知说代表人物:

皮亚杰

言语发展,认知发展是基础和前提

语法发展的3个阶段

三个阶段:

单词句阶段(1~1.5岁)电报句(1.5~2岁)完整句(2岁后)

情绪发展的标志性事件

5周左右,婴儿出现最初的社会性微笑(如对人脸或熟悉的声音),5周-3.5个月对人的社会性微笑不加区分;

6-8个月:

出现陌生人焦虑(怯生);

6-7个月:

出现分离焦虑;

7-8个月:

表现出情绪的社会性参照能力。

23、婴儿的气质:

传统:

多血质、胆汁质、粘液质、抑郁质

巴普洛夫高级神经学说:

弱型——抑郁质;强而不平衡型——胆汁质;强而不灵活性——粘液质;强而灵活性——多血质

托马斯、切斯气质三类型学说

容易型:

约占40%,生理活动规律,有节奏;情绪愉快;容易适应新环境,讨人喜欢

困难型:

约占10%,难于抚养,烦躁不安,大声哭闹,爱发脾气,不容易安抚;生理活动没规律,不容易接受和适应新环境;

迟缓型:

约占15%,反应缓慢,强度小;情绪低落、安静,愉快情绪少;对外界环境和事物适应较慢,慢慢活跃起来。

另外的35%属于中间型,往往具有上述两种或三种气质类型的混合特点

24、依恋的概念及其阶段及基本类型

依恋:

是婴儿与主要抚养着间的最初的社会性联结

婴儿的依恋发展阶段(鲍尔比Bowlby,艾斯沃斯Ainsworth)

(一)依恋的发展阶段

1.无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0~3个月):

对所有的人作出相同的反应,无区分、无差别,没有表现出对任何人的偏爱

2.有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3~6个月):

对人的反应有了区别和选择性,对母亲偏爱,在母亲面前表现出更多的亲近反应,对陌生人反应较少,不怯生

3.特殊的情感联结阶段(6个月~2岁):

对母亲更为偏爱,母亲在身边时高兴,离开时哭闹;怯生,对陌生人感到紧张、恐惧甚至哭泣

4、目标调整的伙伴关系阶段(2岁以后):

(二)依恋的类型(艾斯沃斯Ainsworth))

根据婴儿在陌生情境中的反应,可以把依恋分为三种类型:

安全型、回避型、反抗型

回避型与反抗型又称为不安全型依恋

1.安全型依恋(约占65~70%,B型)

母亲在场时,以母亲为安全基地,进行自由的探索和操作,对陌生人的反应积极;母亲离开时,感到焦虑、不安;当母亲回来时,寻求与母亲亲近,容易抚慰

2.回避型依恋(约占20%,A型)

对母亲在场与否不关注,母亲离开时不反抗和紧张,母亲回来时,也不理会,表示不略不显得高兴。

未与母亲形成特别亲密的感情联结)

3.反抗型依恋(约占10~15%,C型)

母亲离开时,警惕、极度苦恼和反抗,短暂的分离会引起极度的反抗。

当母亲回来时,既寻求与母亲接触,又反抗与母亲的接触。

也称为矛盾型依恋

另外,Main和Solomon提出混乱型依恋(即D型依恋),这是最不安全的一类依恋,在陌生情境中的行为杂乱无章,缺乏目的性、组织性,不一致、不连贯,行为是A,B,C三类依恋的行为不寻常的结合,亲近、回避、反抗兼有,有时行为怪异,如看到陌生人时转过头去,做出怪异举动,或者僵立不动。

这类依恋常见于母亲抑郁和被虐待的儿童。

不同类型的依恋会产生相对持久的影响,安全型依恋的儿童个性社会性的发展通常更为健康,而不安全型依恋的儿童相对消极

25、阿姆斯特丹的“点红测验”

他应用“点红”的方法,对婴儿进行了追踪研究,揭示了自我认知发展的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

“游戏伙伴阶段”。

6-12个月的婴儿把镜像当作一个游戏伙伴。

第二阶段:

“退缩阶段”。

13-24个月的婴儿开始对镜像表现出小心翼翼的行为。

第三阶段;20-24个月的婴儿有了稳定的对自我特征的认识,他能意识到自己鼻尖的红点,并表现出自我欣赏或困窘。

26、游戏是幼儿期(3-6、7岁)的主要活动形式

27、儿童大脑各区成熟的顺序是:

枕叶——颞叶——顶叶——额叶

28、早期的传统游戏理论:

P190

(1)霍尔的复演说

(2)席勒—斯宾塞的剩余精力说

(3)彪勒的机能快乐说

(4)格罗斯的生活预备说

(5)拉扎鲁斯的娱乐放松说

(6)博伊千介克的成熟说

29、当代游戏理论:

1)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

儿童对游戏的喜欢也有潜意识的成分,游戏是补偿现实生活中不能满足的愿望和克服创伤性事件的手段;

2)皮亚杰的认知动力理论:

儿童进行游戏是由其认知发展的内在动力来决定的,儿童在游戏中可以认识新的事物,可以巩固和扩大已有概念,也可以发展新的认知结构;

3)桑代克的学习理论:

游戏也是一种学习行为

30、注意发展的基本特点:

无意注意高度发展,而有意注意还在逐步形成

31、记忆发展的基本特点:

1)记忆的范围进一步扩大

2)记忆,尤其是短时记忆的容量不断增加

3)无意识记忆占优势,有意识记忆逐渐发展

4)形象记忆为主,语词逻辑记忆逐渐发展

5)自传式记忆的发展

6)记忆策略和元记忆的形成与发展

32、思维发展的基本特点:

1.具体形象性思维为主;2.具有初步的抽象概括性;3.言语的作用日益增强。

33、幼儿思维:

自我中心:

皮亚杰认为,前运算思维(2-7岁)最严重的缺陷是自我中心。

他们没有意识到自己之外的他人的观点,他们认为,其他人理解、思考和感受世界的方式都与他们自己一样。

(三座山实验)皮亚杰认为,自我中心造成儿童思维的刻板性和非逻辑性。

泛灵论思维:

由于幼儿自我中心地把人的意图赋予物理事件,前运算阶段的儿童才出现泛灵论思维——认为没有生命的物体具有与生命类似的性质,如思想、愿望、感受和意图,就像他们自己一样。

不能守恒:

守恒是指,在物质的外表发生很大变化(从一种状态转变为另一种状态)时,某些物体的物理特征和物质含量保持不变。

不可逆性:

前运算阶段最大的非逻辑特征是它的不可逆性,这个年龄阶段的儿童在心理上不能通过问题的一系列阶段,然后再以相反的方向返回出发点。

缺乏类包含能力:

缺乏逻辑运算能力使幼儿很难进行等级分类。

也就是说,他们不能根据相似性和差异性把物体分成类和子类。

概念守恒和长度守恒——6-8岁

液体守恒和物质守恒——7-9岁

面积守恒和重量守恒——8、9-10岁

容积守恒——11-12岁

34、道德判断和道德发展过程

⑴皮亚杰的研究:

皮亚杰的研究方法:

对偶故事

皮亚杰把儿童道德判断发展过程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称为无道德判断时期或前道德判断阶段(1.5~7岁)

第二个阶段是他律道德阶段(5~10岁)

第三个阶段为自律道德阶段(9~11岁以后)

⑵柯尔伯格的研究:

既遵循皮亚杰的研究思路,又有重大的发展。

采用“两难故事”(海因兹偷药)。

他将道德判断水平划分为三个水平6个阶段:

阶段0:

前道德阶段

第一个水平:

前习俗水平

阶段1:

以惩罚与服从为定向。

阶段2:

以功利性的相对主义为定向。

第二个水平:

习俗水平

阶段3:

“好孩子”为定向。

阶段4:

“好公民”取向(以法律与秩序为定向)

第三个水平:

后习俗水平

阶段5:

以法定的社会契约为定向。

阶段6:

以普遍的道德原则为定向。

品德发展阶段及其特点——三水平六阶段道德发展模式:

1.前习俗水平(0~9岁)儿童的道德观念是外在的,儿童为了免受惩罚或获得奖励,而顺从权威人物规定的行为准则。

他包括两个子阶段:

(1)以惩罚和服从为准则,对行为好坏的判断没有固定的标准,而是看是否会受到惩罚、是否服从父母或权威人物的命令。

(2)以行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