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置地二期模板方案正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943949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100 大小:445.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香港置地二期模板方案正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0页
香港置地二期模板方案正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0页
香港置地二期模板方案正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0页
香港置地二期模板方案正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0页
香港置地二期模板方案正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0页
香港置地二期模板方案正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0页
香港置地二期模板方案正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0页
香港置地二期模板方案正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0页
香港置地二期模板方案正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0页
香港置地二期模板方案正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0页
香港置地二期模板方案正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00页
香港置地二期模板方案正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00页
香港置地二期模板方案正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00页
香港置地二期模板方案正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00页
香港置地二期模板方案正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00页
香港置地二期模板方案正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00页
香港置地二期模板方案正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00页
香港置地二期模板方案正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00页
香港置地二期模板方案正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00页
香港置地二期模板方案正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0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香港置地二期模板方案正式.docx

《香港置地二期模板方案正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香港置地二期模板方案正式.docx(10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香港置地二期模板方案正式.docx

香港置地二期模板方案正式

第一章编制依据

1.1编制依据

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2、《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规范》(GB50300—2001)

3、《建筑工程大模板技术规程》(JGJ74—2003)

4、《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

5、《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

6、《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01)

7、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

8、《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规范》GB50720-2011

9、《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

10、《重庆市房屋建筑与市政基础设施安全文明施工标准》渝建发[2008]169号文

11、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12(2012年11月1日实施)

12、设计施工图

13、模板在浇筑混凝土前必须验收合格,拆除模板必须报技术负责人审批。

1.2编制说明

本文体现了我部对模板工程施工的总体构思与部署,我们将依据本文确定的原则,严格遵循我公司技术管理标准和质量体系文件,并用以指导和规范工程施工,确保优质、高速、安全地完成本工程的模板施工任务。

第二章工程概况

2.1建筑概况

重庆奥园城市天地A区花园洋房工程是由重庆市奥粤置业有限公司开发的商住楼工程,位于重庆市南岸区茶园新区黄明路右侧。

本工程由10#—21#花园洋房,1#、4#、5#、6#临街商铺及地下车库组成,总建筑面积约74000㎡。

11#、14#、17#、19#、20#为A型花园洋房,12#、15#、18#、21#为B型花园洋房,10#、13#、16#为C型花园洋房,地下1层,地上8层;

2.2结构概况

楼栋编号

结构层数(层)

结构高度(M)

结构体系

1#商铺

2F/-1F

35.4

框剪

1#商铺

8/-2

35.4

框剪

1#商铺

11/-1

40.7

框剪

1#商铺

8/-3

39.1

框剪

8#

8/-3

39.1

框剪

9#

8/-1

31.7

框剪

10#

8/-3

39.1

框剪

12#

8/-1

31.7

框剪

车库

-1、-2、-3

11.4

框架

2.2.1车库、商业框架柱

框架柱横截面为矩形,其主要截面尺寸:

600*600mm、600*700、600*900、500*500、500*600、400*400、400*450等;

2.2.2剪力墙

剪力墙厚度(h):

300、250、200㎜等。

2.2.3梁

梁主要截面尺寸(b×h):

200×400(500、600)、250×600(700、800)、300×600(700)、350×800、400×1000、600×1200等。

2.2.4板

板厚(h):

150、120、100、90等。

第三章施工组织与部署

3.1模板体系

3.1.1井筒模:

电梯井筒采用18mm厚胶合板拼制成定型大模板;

3.1.2地下车库框架:

采用18mm厚胶合板及松枋拼制,框架柱尽量配成定型大模板;

3.1.3住宅标准层模板:

梁、板模均采用18mm厚胶合板散拼。

3.2作业区段划分

根据实际开工的先后顺序及结构予留施工缝,以每栋楼为一个区,每区组织不同的劳务班组进行流水施工。

3.3施工流水段划分

3.3.1地下车库施工阶段

各栋号及其地下车库分别为一个施工流水段;流水段梁板之间的接头按施工缝处理。

3.3.2主楼施工阶段

标准层每层按一个施工段进行施工;

3.4模板配置

车库施工阶段:

框架柱、剪力墙模板按整层的1/2配置;梁、板模板实行数量总量控制,

标准层施工阶段:

每栋楼柱、剪力墙、梁、板模板按三层进行配置。

模板周转使用至结构断水。

3.5工期部署

施工总进度按施工组织设计;

3.6施工重点及难点

3.6.1车库屋面梁模板支设

车库屋面框架梁截面尺寸较大,支撑体系要求较高。

3.6.2斜屋面模板支设

本工程屋顶形状较复杂,屋面板、梁整浇,模板制作、安装难度较大。

第四章施工准备

4.1技术准备

专业工程师、劳务公司现场管理人员和班组长熟悉施工图纸、设计变更等,劳务公司专业施工员根据施工方案要求编制好配模图,配模图经项目专业工程师审核、项目副经理批准后实施。

专业工程师根据施工方案及配模图做好技术、安全交底,使劳务公司现场管理人员、班组长和作业人员了解本工程的支模体系、操作工艺和注意事项。

4.2物质需用计划

模板、木枋需用计划

序号

材料名称

规格

数量

备注

1

木胶合板

915×1830×18

35000㎡

柱墙梁板

3

木枋

50×100×2000

800m3

梁柱

50×100×4000

100m3

4.3现场准备

机械准备现场每个区各设一个木作加工区,加工区内配置:

圆盘锯一台、平刨机一台、压刨机一台。

 

第五章施工方法

5.1基础吊模支设

有防水要求的剪力墙吊模支设高度为500,先在在剪力墙主筋上焊接Ф14止水螺杆做扁担筋,吊模搁置在扁担筋上,通过双排脚手架进行固定,施工缝处焊300高3厚钢板止水带。

加固方式如下图。

5.2挡墙、剪力墙及电梯井模板支设

5.2.1施工工艺流程:

放线(边线、控制线)→焊导墙筋→立外侧模板→穿对拉螺栓→立内侧模板→加背枋、上钢管横楞临时固定→调校→加固→验收

穿墙对拉螺杆设置φ16PVC套管,对拉螺杆可以周转使用,但有防水要求的墙体不设套管,并加设止水片,一次性使用,拆模后将外露螺杆割掉,抹1:

2防水砂浆封头。

第一道对拉螺栓距地不大于150mm,以防墙根部涨模,墙模侧支撑与满堂架拉牢,形成一整体。

5.2.2搭设主要参数及支撑体系验算

一、参数信息

1.基本参数

次楞间距(mm):

150;穿墙螺栓水平间距(mm):

450;

主楞间距(mm):

900;穿墙螺栓竖向间距(mm):

900;

对拉螺栓直径(mm):

M14;

2.主楞信息

主楞材料:

圆钢管;主楞合并根数:

2;

直径(mm):

48.00;壁厚(mm):

3.00;

3.次楞信息

次楞材料:

木方;次楞合并根数:

2;

宽度(mm):

45.00;高度(mm):

90.00;

4.面板参数

面板类型:

胶合面板;面板厚度(mm):

18.00;

面板弹性模量(N/mm2):

6000.00;面板抗弯强度设计值fc(N/mm2):

13.00;

面板抗剪强度设计值(N/mm2):

1.50;

5.木方和钢楞

方木抗弯强度设计值fc(N/mm2):

13.00;方木弹性模量E(N/mm2):

9000.00;

方木抗剪强度设计值ft(N/mm2):

1.50;

钢楞弹性模量E(N/mm2):

206000.00;钢楞抗弯强度设计值fc(N/mm2):

205.00;

6.墙模板搭设简图如下:

二、墙模板荷载标准值计算

按《施工手册》,新浇混凝土作用于模板的最大侧压力,按下列公式计算,并取其中的较小值:

F=0.22γtβ1β2V1/2

F=γH

其中γ--混凝土的重力密度,取24.000kN/m3;

t--新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取4.000h;

T--混凝土的入模温度,取15.000℃;

V--混凝土的浇筑速度,取2.500m/h;

H--模板计算高度,取5.800m;

β1--外加剂影响修正系数,取1.200;

β2--混凝土坍落度影响修正系数,取1.150。

分别计算得46.083kN/m2、139.200kN/m2,取较小值46.083kN/m2作为本工程计算荷载。

计算中采用新浇混凝土侧压力标准值F1=46.083kN/m2;

倾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标准值F2=2kN/m2。

三、墙模板面板的计算

面板为受弯结构,需要验算其抗弯强度和刚度。

根据《建筑施工手册》,强度验算要考虑新浇混凝土侧压力和倾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挠度验算只考虑新浇混凝土侧压力。

计算的原则是按照龙骨的间距和模板面的大小,按支撑在次楞上的三跨连续梁计算。

面板计算简图

1.抗弯强度验算

弯矩计算公式如下:

M=0.1q1l2+0.117q2l2

其中,M--面板计算最大弯矩(N·mm);

l--计算跨度(次楞间距):

l=150.0mm;

新浇混凝土侧压力设计值q1:

1.2×46.083×0.900×0.900=44.793kN/m;

倾倒混凝土侧压力设计值q2:

1.4×2.00×0.90×0.90=2.268kN/m;

其中0.90为按《施工手册》取的临时结构折减系数。

面板的最大弯矩:

M=0.1×44.793×150.02+0.117×2.268×150.02=1.07×105N·mm;

按以下公式进行面板抗弯强度验算:

σ=M/W

其中,σ--面板承受的应力(N/mm2);

M--面板计算最大弯矩(N·mm);

W--面板的截面抵抗矩:

W=bh2/6=900×18.0×18.0/6=4.86×104mm3;

f--面板截面的抗弯强度设计值(N/mm2);f=13.000N/mm2;

面板截面的最大应力计算值:

σ=M/W=1.07×105/4.86×104=2.2N/mm2;

面板截面的最大应力计算值σ=2.2N/mm2小于面板截面的抗弯强度设计值[f]=13N/mm2,满足要求!

2.抗剪强度验算

计算公式如下:

V=0.6q1l+0.617q2l

其中,V--面板计算最大剪力(N);

l--计算跨度(次楞间距):

l=150.0mm;

新浇混凝土侧压力设计值q1:

1.2×46.083×0.900×0.900=44.793kN/m;

倾倒混凝土侧压力设计值q2:

1.4×2.00×0.90×0.90=2.268kN/m;

面板的最大剪力:

V=0.6×44.793×150.0+0.617×2.268×150.0=4241.2N;

截面抗剪强度必须满足:

τ=3V/(2bhn)≤fv

其中,τ--面板截面的最大受剪应力(N/mm2);

V--面板计算最大剪力(N):

V=4241.2N;

b--构件的截面宽度(mm):

b=900mm;

hn--面板厚度(mm):

hn=18.0mm;

fv--面板抗剪强度设计值(N/mm2):

fv=1.500N/mm2;

面板截面的最大受剪应力计算值:

τ=3×4241.2/(2×900×18.0)=0.393N/mm2;

面板截面抗剪强度设计值:

[fv]=1.500N/mm2;

面板截面的最大受剪应力计算值τ=0.393N/mm2小于面板截面抗剪强度设计值[τ]=1.5N/mm2,满足要求!

3.挠度验算

根据《建筑施工手册》,刚度验算采用标准荷载,同时不考虑振动荷载作用。

挠度计算公式如下:

ν=0.677ql4/(100EI)≤[ν]=l/250

其中,q--作用在模板上的侧压力线荷载:

q=46.08×0.9=41.475N/mm;

l--计算跨度(次楞间距):

l=150mm;

E--面板的弹性模量:

E=6000N/mm2;

I--面板的截面惯性矩:

I=90×1.8×1.8×1.8/12=43.74cm4;

面板的最大允许挠度值:

[ν]=0.6mm;

面板的最大挠度计算值:

ν=0.677×41.47×1504/(100×6000×4.37×105)=0.054mm;

面板的最大挠度计算值:

ν=0.054mm小于等于面板的最大允许挠度值[ν]=0.6mm,满足要求!

四、墙模板主次楞的计算

(一).次楞直接承受模板传递的荷载,按照均布荷载作用下的三跨连续梁计算。

本工程中,次楞采用木方,宽度45mm,高度90mm,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

W=4.5×9×9/6×2=121.5cm3;

I=4.5×9×9×9/12×2=546.75cm4;

次楞计算简图

1.次楞的抗弯强度验算

次楞最大弯矩按下式计算:

M=0.1q1l2+0.117q2l2

其中,M--次楞计算最大弯矩(N·mm);

l--计算跨度(主楞间距):

l=900.0mm;

新浇混凝土侧压力设计值q1:

1.2×46.083×0.150×0.900=7.465kN/m;

倾倒混凝土侧压力设计值q2:

1.4×2.00×0.15×0.90=0.378kN/m,其中,0.90为折减系数。

次楞的最大弯矩:

M=0.1×7.465×900.02+0.117×0.378×900.02=6.41×105N·mm;

次楞的抗弯强度应满足下式:

σ=M/W

其中,σ--次楞承受的应力(N/mm2);

M--次楞计算最大弯矩(N·mm);

W--次楞的截面抵抗矩,W=1.22×105mm3;

f--次楞的抗弯强度设计值;f=13.000N/mm2;

次楞的最大应力计算值:

σ=6.41×105/1.22×105=5.3N/mm2;

次楞的抗弯强度设计值:

[f]=13N/mm2;

次楞的最大应力计算值σ=5.3N/mm2小于次楞的抗弯强度设计值[f]=13N/mm2,满足要求!

2.次楞的抗剪强度验算

最大剪力按均布荷载作用下的三跨连续梁计算,公式如下:

V=0.6q1l+0.617q2l

其中,V-次楞承受的最大剪力;

l--计算跨度(主楞间距):

l=900.0mm;

新浇混凝土侧压力设计值q1:

1.2×46.083×0.150×0.900/2=3.733kN/m;

倾倒混凝土侧压力设计值q2:

1.4×2.00×0.15×0.90/2=0.189kN/m,其中,0.90为折减系数。

次楞的最大剪力:

V=0.6×3.733×900.0+0.617×0.189×900.0=2120.6N;

截面抗剪强度必须满足下式:

τ=3V/(2bh0)

其中,τ--次楞的截面的最大受剪应力(N/mm2);

V--次楞计算最大剪力(N):

V=2120.6N;

b--次楞的截面宽度(mm):

b=45.0mm;

hn--次楞的截面高度(mm):

h0=90.0mm;

fv--次楞的抗剪强度设计值(N/mm2):

fv=1.500N/mm2;

次楞截面的受剪应力计算值:

τ=3×2120.6/(2×45.0×90.0×2)=0.393N/mm2;

次楞截面的受剪应力计算值τ=0.393N/mm2小于次楞截面的抗剪强度设计值fv=1.5N/mm2,满足要求!

3.次楞的挠度验算

根据《建筑施工计算手册》,刚度验算采用荷载标准值,同时不考虑振动荷载作用。

挠度验算公式如下:

ν=0.677ql4/(100EI)≤[ν]=l/250

其中,ν--次楞的最大挠度(mm);

q--作用在次楞上的线荷载(kN/m):

q=46.08×0.15=6.91kN/m;

l--计算跨度(主楞间距):

l=900.0mm;

E--次楞弹性模量(N/mm2):

E=9000.00N/mm2;

I--次楞截面惯性矩(mm4),I=5.47×106mm4;

次楞的最大挠度计算值:

ν=0.677×13.82/2×9004/(100×9000×5.47×106)=0.624mm;

次楞的最大容许挠度值:

[ν]=3.6mm;

次楞的最大挠度计算值ν=0.624mm小于次楞的最大容许挠度值[ν]=3.6mm,满足要求!

(二).主楞承受次楞传递的荷载,按照集中荷载作用下的三跨连续梁计算。

本工程中,主楞采用圆钢管,直径48mm,壁厚3mm,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

W=4.493×2=8.986cm3;

I=10.783×2=21.566cm4;

E=206000N/mm2;

主楞计算简图

主楞计算剪力图(kN)

主楞计算弯矩图(kN·m)

主楞计算变形图(mm)

1.主楞的抗弯强度验算

作用在主楞的荷载:

P=1.2×46.08×0.15×0.9+1.4×2×0.15×0.9=7.843kN;

主楞计算跨度(对拉螺栓水平间距):

l=450mm;

强度验算公式:

σ=M/W

其中,σ--主楞的最大应力计算值(N/mm2)

M--主楞的最大弯矩(N·mm);M=5.03×105N·mm

W--主楞的净截面抵抗矩(mm3);W=8.99×103mm3;

f--主楞的强度设计值(N/mm2),f=205.000N/mm2;

主楞的最大应力计算值:

σ=5.03×105/8.99×103=56N/mm2;

主楞的最大应力计算值σ=56N/mm2小于主楞的抗弯强度设计值f=205N/mm2,满足要求!

2.主楞的抗剪强度验算

主楞截面抗剪强度必须满足:

τ=2V/A≤fv

其中,τ--主楞的截面的最大受剪应力(N/mm2);

V--主楞计算最大剪力(N):

V=6413.8N;

A--钢管的截面面积(mm2):

A=848.23mm2;

fv--主楞的抗剪强度设计值(N/mm2):

fv=120N/mm2;

主楞截面的受剪应力计算值:

τ=2×6413.8/848.230=15.123N/mm2;

主楞截面的受剪应力计算值τ=15.123N/mm2小于主楞截面的抗剪强度设计值fv=120N/mm2,满足要求!

3.主楞的挠度验算

主楞的最大挠度计算值:

ν=0.32mm;

主楞的最大容许挠度值:

[ν]=1.8mm;

主楞的最大挠度计算值ν=0.32mm小于主楞的最大容许挠度值[ν]=1.8mm,满足要求!

五、穿墙螺栓的计算

计算公式如下:

N<[N]=f×A

其中N--穿墙螺栓所受的拉力;

A--穿墙螺栓有效面积(mm2);

f--穿墙螺栓的抗拉强度设计值,取170N/mm2;

查表得:

穿墙螺栓的型号:

M14;

穿墙螺栓有效直径:

11.55mm;

穿墙螺栓有效面积:

A=105mm2;

穿墙螺栓最大容许拉力值:

[N]=1.70×105×1.05×10-4=17.85kN;

主楞计算的支座反力为穿墙螺栓所受的拉力,则穿墙螺栓所受的最大拉力为:

N=11.71kN。

穿墙螺栓所受的最大拉力N=11.709kN小于穿墙螺栓最大容许拉力值[N]=17.85kN,满足要求!

5.3柱模板

5.3.1框架柱、薄壁柱施工工艺流程:

放线(边线、控制线)→焊导向筋→大模板吊装或定型小块模板就位(放模板对撑)→穿套筒→穿对拉杆→临时固定→调校→加固→验收。

柱模板的背部支撑由两层组成,第一层为直接支撑模板的竖楞,用以支撑混凝土对模板的侧压力;第二层为支撑竖楞的柱箍,用以支撑竖楞所受的压力;柱箍之间用对拉螺栓相互拉接,形成一个完整的柱模板支撑体系。

第一道柱箍距地不大于150mm,以防柱根部涨模。

柱模板支设示意图:

柱截面宽度B(mm):

500.00;柱截面高度H(mm):

500.00;柱模板的总计算高度:

H=5.80m;

计算简图

5.3.2搭设主要参数及支撑体系验算

一、参数信息

1.基本参数

柱截面宽度B方向对拉螺栓数目:

0;柱截面宽度B方向竖楞数目:

5;

柱截面高度H方向对拉螺栓数目:

0;柱截面高度H方向竖楞数目:

5;

2.柱箍信息

柱箍材料:

圆钢管;

直径(mm):

48.00;壁厚(mm):

3.00;

柱箍的间距(mm):

500;柱箍合并根数:

2;

3.竖楞信息

竖楞材料:

木方;竖楞合并根数:

1;

宽度(mm):

45.00;高度(mm):

90.00;

4.面板参数

面板类型:

胶合面板;面板厚度(mm):

18.00;

面板弹性模量(N/mm2):

6000.00;面板抗弯强度设计值fc(N/mm2):

13.00;

面板抗剪强度设计值(N/mm2):

1.50;

5.木方和钢楞

方木抗弯强度设计值fc(N/mm2):

13.00;方木弹性模量E(N/mm2):

9000.00;

方木抗剪强度设计值ft(N/mm2):

1.50;

钢楞弹性模量E(N/mm2):

210000.00;钢楞抗弯强度设计值fc(N/mm2):

205.00;

二、柱模板荷载标准值计算

按《施工手册》,新浇混凝土作用于模板的最大侧压力,按下列公式计算,并取其中的较小值:

F=0.22γtβ1β2V1/2

F=γH

其中γ--混凝土的重力密度,取24.000kN/m3;

t--新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取4.000h;

T--混凝土的入模温度,取15.000℃;

V--混凝土的浇筑速度,取2.500m/h;

H--模板计算高度,取5.800m;

β1--外加剂影响修正系数,取1.200;

β2--混凝土坍落度影响修正系数,取1.150。

分别计算得46.083kN/m2、139.200kN/m2,取较小值46.083kN/m2作为本工程计算荷载。

计算中采用新浇混凝土侧压力标准值q1=46.083kN/m2;

倾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标准值q2=2kN/m2。

三、柱模板面板的计算

模板结构构件中的面板属于受弯构件,按简支梁或连续梁计算。

分别取柱截面宽度B方向和H方向面板作为验算对象,进行强度、刚度计算。

强度验算考虑新浇混凝土侧压力和倾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挠度验算只考虑新浇混凝土侧压力。

由前述参数信息可知,柱截面宽度B方向竖楞间距最大,为l=114mm,且竖楞数为5,因此对柱截面宽度B方向面板按均布荷载作用下的三跨连续梁进行计算。

面板计算简图

1.面板抗弯强度验算

对柱截面宽度B方向面板按均布荷载作用下的三跨连续梁用下式计算最大跨中弯距:

M=0.1ql2

其中,M--面板计算最大弯矩(N·mm);

l--计算跨度(竖楞间距):

l=114.0mm;

q--作用在模板上的侧压力线荷载,它包括:

新浇混凝土侧压力设计值q1:

1.2×46.08×0.50×0.90=24.885kN/m;

倾倒混凝土侧压力设计值q2:

1.4×2.00×0.50×0.90=1.260kN/m;

式中,0.90为按《施工手册》取用的临时结构折减系数。

q=q1+q2=24.885+1.260=26.145kN/m;

面板的最大弯矩:

M=0.1×26.145×114×114=3.40×104N.mm;

面板最大应力按下式计算:

σ=M/W

其中,σ--面板承受的应力(N/mm2);

M--面板计算最大弯矩(N·mm);

W--面板的截面抵抗矩:

W=bh2/6

b:

面板截面宽度,h:

面板截面厚度;

W=500×18.0×18.0/6=2.70×104mm3;

f--面板的抗弯强度设计值(N/mm2);f=1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