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奉贤区九年级调研考试二模化学试题.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459008 上传时间:2023-05-19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31.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海市奉贤区九年级调研考试二模化学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上海市奉贤区九年级调研考试二模化学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上海市奉贤区九年级调研考试二模化学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上海市奉贤区九年级调研考试二模化学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上海市奉贤区九年级调研考试二模化学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上海市奉贤区九年级调研考试二模化学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上海市奉贤区九年级调研考试二模化学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上海市奉贤区九年级调研考试二模化学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上海市奉贤区九年级调研考试二模化学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上海市奉贤区九年级调研考试二模化学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上海市奉贤区九年级调研考试二模化学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上海市奉贤区九年级调研考试二模化学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上海市奉贤区九年级调研考试二模化学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上海市奉贤区九年级调研考试二模化学试题.docx

《上海市奉贤区九年级调研考试二模化学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市奉贤区九年级调研考试二模化学试题.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上海市奉贤区九年级调研考试二模化学试题.docx

上海市奉贤区九年级调研考试二模化学试题

2016-2017学年奉贤区调研测试

九年级理化试卷(2017.4)

(完卷时间100分钟,满分150分)

化学部分

相对原子质量:

H-1C-12O-16Na-23Fe-56Zn-65Ag-108

六、选择题(共20分)

27.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食物变质B.芝麻磨粉C.冰雪融化D.水果榨汁

28.空气中体积分数约为78%的气体是()

A.氧气B.氮气C.氦气D.二氧化碳

29.属于非金属元素的是()

A.MgB.HgC.SiD.Al

30.属于钾肥的是()

A.(NH4)2SO4B.Ca(H2PO4)2C.NaNO3D.K2CO3

31.灼烧氯化钠时火焰颜色呈()

A.紫色B.蓝色C.黄色D.绿色

32.属于酸式盐的是()

A.NaHCO3B.H2CO3C.NaOHD.NH4NO3

33.加入足量水形成悬浊液的是()

A.麻油B.味精C.食盐D.面粉

34.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是()

A.白磷和红磷B.氮气和液氮C.冰和干冰D.水和双氧水

35.氧化铟(In2O3)可用于制作触摸屏,其中铟元素(In)的化合价为()

A.0B.+2C.+3D.+6

36.下列措施不符合我区创建“绿色生态城区”的是()

A.不向水中丢垃圾B.生活污水任意排放

C.合理使用农药化肥D.严查工厂排放的水是否达标

37.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红光,生成无色气体

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D.硫粉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38.物质的用途与性质对应关系不合理的是()

A.石墨做电池电极﹣导电性B.一氧化碳冶炼金属﹣可燃性

C.金刚石切割玻璃﹣硬度大D.活性炭除异味﹣吸附性

39.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溶液,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40.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A.CuO+CO

Cu+CO2B.CuSO4+2NaOH→Cu(OH)2↓+Na2SO4

C.2AgNO3+Cu→Cu(NO3)2+2AgD.CH4+2O2

CO2+2H2O

41.向稀盐酸中加入下列物质,溶液pH几乎不发生变化的是()

A.AgNO3固体B.浓盐酸C.Ca(OH)2固体D.H2O

42.“绿色化学”特点之一是“零排放”。

一定条件下,一氧化碳和氢气可以按照不同比例反应,若只生成一种产物就能实现“零排放”,符合这一要求的产物是()

A.C2H4B.CH4OC.C2H6OD.C2H4O

43.实验方法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法

A

鉴别NaCl、CaCO3、CuSO4三种白色固体

加入足量水溶解

B

除去CaO中的CaCO3

加入足量水,过滤

C

粗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用硫粉代替红磷在空气中燃烧

D

探究稀硫酸与NaOH溶液是否恰好完全反应

向稀硫酸与NaOH溶液反应后所得的溶液中滴加Ba(NO3)2溶液

44.推理和归纳是研究和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有机物一定含有碳元素,所以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有机物

B.溶液中有晶体析出时,溶质质量减小,所以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减小

C.碱性溶液能使石蕊试液变蓝,所以能使石蕊试液变蓝的溶液一定呈碱性

D.碳酸盐与盐酸反应产生气体,所以与盐酸反应产生气体的物质一定是碳酸盐

45.下列图像与对应的描述一致的是()

A.向饱和硫酸铜溶液中加无水硫酸铜B.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双氧水分解

C.电解水产生气体D.向CuCl2和HCl混合液中加NaOH溶液

46.向一定质量的AgNO3和Fe(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X克Zn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将滤渣洗涤、干燥后称量,得到的固体质量仍为X克。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滤液有两种可能的组成B.滤液中滴加稀盐酸,有白色沉淀产生

C.滤渣中至少有两种物质D.滤渣中滴加稀盐酸,一定有气泡产生

七、填空题(共21分)

47.喜爱阅读的同学发现,化学课本中的图表资料可以为我们提供很多信息。

表一:

部分酸、碱和盐的溶解性表(20℃)

表二:

部分法定计量单位

量的名称

量的符号

单位名称

单位符号

备注

n

mol

摩尔质量

M

①Ⅰ处物质的名称是

(1),该物质

(2)(填“溶”或“不溶”)于水。

②Ⅱ处“量的名称”是(3),Ⅲ处“单位符号”是(4)。

48.随着经济的发展,能源和环境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问题。

①目前,人类以化石燃料为主要能源,常见的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和(5)。

②煤燃烧产生的(6)是引起酸雨的主要物质。

煤燃烧过程中某些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生成物属于(7)(填“纯净物”或“混合物”),为了能使煤充分燃烧提高燃料利用率,在反应物中应增加的微粒是(8)(填序号)。

A.B.C.D.

③为减轻对化石燃料的依赖,可以在燃油中添加适量的酒精(C2H6O),其中C元素以(9)(填“化合”或“游离”)态存在,0.5mol酒精中约含有(10)个氧原子(用科学计数法表示)。

49.下表是硝酸钾和氯化钠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单位:

g/100g水)

温度/℃

0

20

40

60

80

KNO3

13.3

31.6

63.9

110

169

NaCl

35.7

36.0

36.6

37.3

38.4

①根据表中数据,绘制KNO3的溶解度曲线(11),根据

所绘溶解度曲线,KNO3在70℃时的溶解度约为(12)g/100g水;

②从表中数据分析,硝酸钾和氯化钠溶解度相同的温度范围是(13);

③20℃时,50g水中最多溶解(14)g氯化钠;

④保持温度不变,将硝酸钾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15)(填序号)。

A.溶解度一定不变B.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增大

C.溶液质量一定改变D.溶液中水的质量一定减少

50.某气体可能含有CO2、CO、H2中的一种或几种,同学们为确定气体成分,设计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夹持装置已省略,浓硫酸有吸水性)。

有关实验现象是:

Ⅰ.A中溶液变浑浊,Ⅱ.C中固体由黑色变红色,Ⅲ.D中固体由白色变蓝色。

反应前后分别对C、D装置进行了称量,结果如下表:

反应前

反应后

C装置中玻璃管与固体总质量(g)

a

b

D装置中U形管与固体总质量(g)

c

d

①写出A装置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6);

②从环保角度分析该装置还存在什么问题(17);

③由现象Ⅰ、Ⅱ、Ⅲ可知,该气体中一定含有(18),可能含有(19),

利用表中数据分析,能证明该气体存在的关系式是(20)。

八、简答题(共19分)

51.下图为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

①写出仪器名称:

a

(1);b

(2)。

②A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3),E装置收集氧气验满的方法(4)。

③温度、浓度、固体颗粒大小等因素均会影响化学反应速率。

为研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适宜条件,进行了如下四组实验:

Ⅰ.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5);

Ⅱ.实验甲与(6)对照(填实验编号),是为了研究固体反应物颗粒大小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另一个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是(7);

Ⅲ.如果实验室只有石灰石粉末和稀盐酸,为了顺利制取一瓶CO2气体,应选择的最佳装置组合是(8)(填字母序号)。

52.工业上常用电解饱和食盐水的方法制取烧碱,其反应原理为:

2NaCl+2H2O

2NaOH+H2↑+Cl2↑,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探究久置的工业烧碱的成分,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取少量样品于烧杯中,加入过量稀盐酸,观察到有气泡产生,说明样品中含有(9)。

②继续向烧杯中加入硝酸银溶液,出现白色沉淀,甲同学得出结论:

样品中还含有氯化钠,乙同学对该结论提出了质疑,认为不一定含有氯化钠,其理由是(10);丙同学提出只需将试剂(11)换成(11)就可以确定氯化钠是否存在。

③丁同学认为还需要确认样品中是否含有氢氧化钠,于是大家取少量样品配成溶液后进行以下实验: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12)

(13)

样品中有氢氧化钠

通过实验,兴趣小组同学得出结论:

该工业烧碱中含有Na2CO3、NaCl和NaOH。

④同学们还想测定该烧碱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他们取10克烧碱样品配成溶液,向其中逐滴加入BaCl2溶液,产生沉淀的量与所加BaCl2的量关系如图所示。

(NaOH和BaCl2不反应)

(1)求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14)。

( 写出计算过程)

(2)B点处所得溶液中溶质有   (15)。

 

奉贤区2016学年第二学期调研测试九年级化学试卷(2017.4)

参考答案

题号

空号

答案

分值

说明

27

A

1分

28

B

1分

29

C

1分

30

D

1分

31

C

1分

32

A

1分

33

D

1分

34

A

1分

35

C

1分

36

B

1分

37

B

1分

38

B

1分

39

D

1分

40

C

1分

41

A

1分

42

B

1分

43

A

1分

44

C

1分

45

D

1分

46

B

1分

47

(1)

硫酸亚铁

1分

化学式不得分

(2)

1分

(3)

物质的量

1分

(4)

g/mol

1分

48

(5)

天然气

1分

错别字不得分

(6)

SO2(或二氧化硫)

1分

(7)

混合物

1分

(8)

A

1分

(9)

化合态

1分

(10)

3.01×1023

1分

49

(11)

1分

(12)

135

1分

135左右

(13)

20℃~40℃

1分

(14)

18

1分

(15)

A和B

2分

写对一个得一分,多写一个扣1分,扣完为止

50

(16)

CO2+Ca(OH)2→CaCO3↓+H2O

1分

(17)

没有尾气处理装置

1分

(18)

CO2和H2

1分

(19)

 

CO

1分

(20)

(a-b)>8/9(d-c)

1分

51

(1)

试管

1分

(2)

分液漏斗

1分

(3)

Δ

2KClO3

2KCl+3O2↑

1分

(4)

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复燃则满

1分

(5)

CaCO3+2HCl→CaCl2+H2O+CO2↑

1分

(6)

1分

(7)

盐酸的浓度

1分

(8)

CE

1分

52

(9)

碳酸钠或Na2CO3

1分

(10)

反应也会生成氯化钠;过量的盐酸跟硝酸银溶液也反应产生白色沉淀。

1分

只要答出一点,合理得分

(11)

盐酸稀硝酸

1分

写化学式也得分

(12)

取少量溶液,滴加过量(或足量)的硝酸钡溶液,再滴加无色酚酞试液

1分

“过量(或足量)”不写不得分,其它试剂合理也得分

(13)

酚酞试液显红

1分

跟(12)空要对应

(14)

解:

设反应掉的碳酸钠为Xmol

BaCl2+Na2CO3→2NaCl+BaCO3↓

11

0.01X

=

X=0.01mol

Na2CO3%=(0.01×106)÷10×100%

=10.6%.

答:

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10.6%

1分

1分

1分

1分

(15)

氯化钠、氢氧化钠、氯化钡

2分

全部答对得2分,答对2个1分,多答或答错每个扣1分,扣完为止。

注:

整卷化学方程式书写有错即扣1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