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桂林市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484819 上传时间:2023-05-19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401.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西桂林市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广西桂林市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广西桂林市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广西桂林市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广西桂林市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广西桂林市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广西桂林市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广西桂林市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广西桂林市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广西桂林市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广西桂林市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广西桂林市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广西桂林市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广西桂林市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广西桂林市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广西桂林市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广西桂林市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广西桂林市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广西桂林市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广西桂林市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广西桂林市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

《广西桂林市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西桂林市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广西桂林市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

广西桂林市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解析版

桂林市2020~2021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

七年级地理

(考试形式为闭卷;总分100分,时间90分钟)

注意事项:

1.试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在本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2.答题前,请认真阅读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

3.考试结束,只需将答题卡交回即可。

一、单项选择题(70分,每题2分,每题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

1.下列比例尺中,最大的是()

A.1:

1000B.1:

300C.1:

2000D.1:

10000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地图是地理第二语言,包括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三个要素,比例尺等于图上距离除以实地距离,图上距离用1厘米代表,实际范围越小的比例尺越大,以上四个比例尺中,1:

300是最大的,故选B。

【点睛】

2.人们规定,纬度在30°~60°之间的地区称为()

A.热带B.高纬度地区C.中纬度地区D.低纬度地区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地球上的纬度划分是从赤道向南北极递增,纬度范围是从0°-90°,人们将纬度划分三部分,0°-30°是低纬度地区,30°-60°是中纬度地区,60°-90°是高纬度地区,故选C。

【点睛】

3.阿拉伯人传统服装是身着长袍,头戴头巾,且多为白色,反映了居住地区地理环境为()

A.气候炎热,多风沙B.气候寒冷,多大雪

C.四季变化分明D.草原广布,水资源丰富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阿拉伯人多数分布在西亚和北非,这里以热带沙漠气候,由于气候炎热干燥、多风沙,使这里的居民养成了身穿白色长袍、头戴白色头巾的习惯,这样有助于散热和挡风沙,故选A。

点睛】

4.地球赤道的度数为()

A.O°B.60°C.90°D.180°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地球上的经纬线是人们为了更好地确定地球上的位置而设置的,其中纬线是从赤道向南北两极越来越短,纬度度数是由赤道向南北两极越来越大,赤道的纬度度数是0°,是最长的纬线圈,故选A。

【点睛】

5.魏格纳提出的假说是()

A.地球膨胀说B.海底扩张说C.大陆漂移说D.板块构造说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是在看到南美洲东部与非洲西部轮廓十分吻合的情况下提出的大陆漂移学说,后来得到了人们的证实,故选C。

【点睛】

6.七大洲中面积最大的是

A.非洲B.亚洲

C.欧洲D.大洋洲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世界上共有七个大洲,其中面积最大的是亚洲,达4400万平方千米,排名第二的是非洲,面积达到约3000万平方千米,接着是北美洲排名第三,南美洲第四,第五是南极洲,第六是欧洲,面积最小的是大洋洲,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七大洲的有关知识。

7.地球上四大洋中面积最大的是()

A.太平洋B.大西洋C.印度洋D.北冰洋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地球上四大洋是指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其中面积最大的是太平洋,面积最小的是北冰洋,A对,BCD错。

故选A。

【点睛】

8.通过学习地理,我们知道了人类的生产活动()

A.可以随心所欲B.受到地理环境的影响和制约

C.可以完全改变自然规律D.要努力改造自然环境,人定胜天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学了地理之后,我们知道了人类的生产活动受自然环境的影响和制约,人们要因地制宜安排生产活动,不能随心所欲,更不能改变自然规律和改造自然环境,故选B。

【点睛】

9.所有大洲中,跨经度最广的是()

A.亚洲B.南极洲C.北美洲D.非洲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地球表面是由海洋与陆地组成,陆地占比重很小,共有七个大洲,其中跨经度最广的大洲是南极洲,因为所有的经线都汇集于南北两极点,亚洲是跨纬度最多的大洲,故选B。

【点睛】

10.下列属于世界上人口密集区的是()

A.气温较高的低纬度地区B.严寒的高纬度地区

C.气候温和的温带地区D.气候寒冷的高山、高原地区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世界人口的分布受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影响,主要分布在中低纬度的近海平原地区,这些地区气候温和、交通便利,适合人类生存与发展;而气温高的低纬度地区气候湿热,严寒的高纬度地区气候寒冷,高山、高原地区气候寒冷都不适合人类居住,人口稀疏,故选C。

【点睛】

11.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通常用于表示海拔200米以下地区的颜色是(  )

A.棕色B.黄色C.蓝色D.浅绿色

【答案】D

【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地图。

【详解】在等高线和等深线地图上,按照不同的高度和深度,着上深浅不同的褐色、黄色、绿色、蓝色、白色等颜色,以鲜明的表示地面和海底起伏的形态,这种地图叫分层设色地形图。

在等高线分层设色地形图上,蓝色表示海洋、湖泊,绿色表示平原,黄色表示低山丘陵,棕褐色表示高山和高原,白色表示雪山。

通常用于表示海拔200米以下地区的颜色是浅绿色。

故选D。

12.下列几句话,描述天气的是()

A.夏季高温多雨B.四季如春C.全年干燥少雨D.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天气与气候都是表示大气运动状况,区别是天气表示的是短时间内的大气运动状况,是多变的,气候表示的是长时间内大气运动状况,是少变、稳定的,以上;四句话中,夏季高温多雨、四季如春和全年干燥少雨表示的是气候特征,“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表示的是短时间内的天气特征,故选D。

【点睛】

13.

表示的天气变化是()

A.少云转晴B.晴转阴C.晴转多云D.多云转晴

【答案】B

【解析】

【分析】在天气预报图上,我们可以看到一些符号,这些符号都是用来表示天气状况的,他们都有特定的含义。

【详解】天气预报中出现两种天气符号,则表示天气由一种状态转变为另一种状态。

读图可知,太阳表示晴,云朵表示阴,图中天气符号表示的是晴转阴。

故选:

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常见的天气符号的认识,牢记即可。

14.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

A.汉语B.葡萄牙语C.阿拉伯语D.英语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世界上的语言种类很多,目前正在使用的语言超过两千种,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汉语,主要在中国的汉族使用,因为汉族是世界上最大的民族,故选A。

【点睛】

15.被伊斯兰教、基督教、犹太教都看作“圣城”的是()

A.耶路撒冷B.麦地那C.麦加D.开罗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以上四座城市中,耶路撒冷被伊斯兰教、基督教、犹太教都看作“圣城”,该城市所在的西亚是伊斯兰教、佛教和基督教的发源地,麦地那和麦加是伊斯兰教的圣城,开罗不是宗教圣城,故选A。

【点睛】

16.宗教是人类社会中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世界三大宗教都发源于()

A.欧洲B.亚洲C.非洲D.北美洲

【答案】B

【解析】

【分析】根据基督教起源于巴勒斯坦地区,经典为《圣经》,是世界上信仰人数最多和流传最广的宗教。

基督教形成于亚洲的西部,目前主要集中分布在欧洲、美洲和大洋洲。

佛教创建于公元前6世纪的古印度,主要分布在亚洲的东部和东南部;伊斯兰教于公元7世纪诞生在沙特阿拉伯,经典为《古兰经》,主要分布在亚洲的西部和东南部、非洲的北部和东部,进行分析解答。

【详解】基督教起源于西亚的巴勒斯坦地区;佛教创建于公元前6世纪南亚的古印度;伊斯兰教于公元7世纪诞生在西亚的沙特阿拉伯;三大宗教都起源于亚洲。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世界三大宗教的发源地,牢记即可。

17.读“两类国家人口与国内生产总值比较图”,下列国家中属于Ⅰ类国家的是(  )

A.澳大利亚B.阿根廷C.尼日利亚D.巴西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以经济水平的差异分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读图可知:

Ⅰ类国家发达国家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20%,但国内生产总值仅占世界的78%,是发达国家,以上四个国家中,澳大利亚是发达国家,阿根廷、尼日利亚、巴西是发展中国家,故选A。

18.“人口自然增长率等于零”的含义是()

A.表示该地区不出生婴儿B.表示该地区出生率等于零

C.表示该地区死亡率等于零D.表示该地区出生率与死亡率相等

【答案】D

【解析】

【详解】人口的自然增长率是由人口出生率减去人口死亡率,如果人口自然增长率等于零,就表示该地区的出生率与死亡率相等,故选D。

19.卫星云图上,云雨区用什么颜色代表(  )

A.黑色B.蓝色C.绿色D.白色

【答案】D

【解析】

【详解】在卫星云图上,绿色表示陆地,蓝色表示海洋,白色表示云雨区,故ABC错误。

故选D。

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面小题。

20.图中山顶甲与乙地的相对高度为()

A.200米B.253米C.1400米D.1453米

21.图中丙处地形部位的名称是()

A.山脉B.山谷C.山脊D.鞍部

【答案】20.B21.D

【解析】

【分析】

【20题详解】

两地的相对高度是由两地的海拔相减,图中甲地的海拔是853米,乙地的海拔是600米,所以两地的相对高度是253米,故选B。

21题详解】

由图中等高线图可以看出,丙地的地形是位于两座山之间的低洼处,是鞍部地形,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及相对高度的计算。

读“四个大洲轮廓图”,完成下面小题。

22.联合国总部所在的大洲是()

A.甲B.乙C.丙D.丁

23.甲和丙两洲的分界线是()

A.巴拿马运河B.苏伊士运河C.白令海峡D.土耳其海峡

【答案】

22.D23.B

【解析】

【分析】由图可知,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亚洲,乙是世界第四大洲-南美洲,丙是世界第二大洲-非洲,丁是世界第三大洲-北美洲。

【22题详解】

联合国的总部是位于纽约,是位于美国东部的大西洋沿岸,美国位于丁表示的北美洲,故选D。

【23题详解】

甲表示的亚洲和丙表示的非洲分界线是苏伊士运河,该运河沟通了红海与地中海,大大缩短了大西洋与印度洋的运输距离,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大洲轮廓及洲界线。

24.国际上习惯划分东西半球分界线的经线圈是

A.90°E、90°WB.0°、160°EC.0°、180°D.20°W、160°E

【答案】D

【解析】

【分析】东西半球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

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

【详解】国际上习惯用20°W和160°E这两条经线组成的经线圈,作为划分东西半球的界线,该经线圈绝大部分穿过海洋,避免人为的,将一些国家分隔在两个半球上。

故选:

D。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东西半球的划分,牢记即可。

25.下列地图的图幅大小相等,所表示的内容最详细的是()

A.中国地图B.广西壮族自治区地图

C.校园平面图D.世界地图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地图是地理第二语言,包括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三个要素,比例尺是图上距离比上实际距离,图幅相同的情况下,范围越小的地区比例尺越大,表示的内容越详细,以上四个地图中,校园平面图范围最小,比例尺最大,表示的内容最详细,故选C。

【点睛】

26.假如要造一座四面窗户都朝北的房屋,应该建在()

A.赤道B.北极C.南极D.北回归线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在地球上如果要建一座四面窗户都朝北的房屋,应该建在南极点,因为南极点是地球的最南端,往前的任何方向都是向北,北极则相反,故选C。

【点睛】

27.北半球的12、1、2三个月是什么季节(  )

A.春季B.夏季

C.秋季D.冬季

【答案】D

【解析】

【分析】地球在自转

同时还要绕着太阳转动叫地球公转,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是季节的变化和太阳高度角的变化。

【详解】地球公转时,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会发生改变,决定了不同时间温度的差异,产生四季变化,北半球的冬季为12月和次年的1、2月共三个月,春季为3、4、5月,夏季为6、7、8月,秋季为9、10、11月。

所以D符合题意。

故选:

D。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四季的划分,牢记即可。

28.在山区常有河流流过的地形是:

()

A.山脊B.山谷

C.山顶D.陡崖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可以看出,山谷是是河流发育的地方。

所以选B。

【点睛】该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阅读。

29.地球上海陆比例是()

A.各占1/2B.2/3陆地C.1/4海洋D.三分陆地七分海洋

【答案】D

【解析】

【分析】根据我们生活的地球,从太空看是个蔚蓝色的美丽星球,它看上去更像“水球”。

根据人们的计算,地球表面71%是海洋,而陆地面积仅占29%.概括地说,地球上七分是海洋,三分是陆地。

陆地集中于北半球、东半球,海洋集中于南半球、西半球,进行分析解答。

【详解】根据人们的计算,地球表面71%是海洋,而陆地面积仅占29%.概括地说,地球上七分是海洋,三分是陆地。

世界上海洋和陆地的比例约为7:

3,D正确。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世界海陆分布概况。

30.据观测,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

A.0.7℃B.0.8℃C.0.6℃D.6℃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地势越高,气温越低。

据观测,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

所以选C。

【点睛】

31.全年炎热高温,草原茂盛,生活着许多大型动物长颈鹿等,该气候类型是()

A.热带沙漠气候B.热带雨林气候C.热带季风气候D.热带草原气候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热带草原气候主要分布在赤道多雨气候区的两侧,即南、北纬5°~15°左右(有的伸达25°)的中美、南美和非洲。

的特点是全年高温,降水分干季和湿季,草原茂盛,有斑马等大型动物生活,在非洲分布最广,故本题选D。

32.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国际组织是()

A.世界贸易组织B.联合国C.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D.红十字会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当今的国际组织既是处理国际事务、开展国际合作与国际斗争的重要工具,也是国家之间相互联系的纽带与桥梁。

联合国是一个由主权国家组成的国际组织,联合国致力于促进各国在国际法、国际安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人权及实现世界和平方面的合作,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最具影响力的全球性国际组织,B正确,故选B。

【点睛】

33.下列地理条件不利于聚落形成的是:

( )

A.水源充足B.地形崎岖C.交通便利D.资源丰富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聚落多形成于地形平坦、土壤肥沃、资源丰富、气候适宜、交通便利、水源充足、经济发达的地区.地形崎岖,交通不便,不利于聚落的形成和发展,故B符合题意.

34.东南亚的高架屋反映的是(  )

A.湿热的环境B.干燥的环境C.平原环境D.城市环境

【答案】A

【解析】

【详解】东南亚大部分地区属于热带,全年炎热多雨,乡村民居通常是双层木楼或竹楼,下层架空,以利于通风隔潮,多用做碾米场或堆放杂物、饲养牲畜;上层住人,前部有宽廊和晒台。

故选A。

35.“南北对话”中的“北”指的是()

A.北方的国家B.北半球的国家

C.发展中的国家D.发达国家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状况存在明显差异,根据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一般把世界各国划分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其中的发达国家指的是“北”,发展中国家指的是“南”,我们通常把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经济合作称为南南合作,把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间就经济关系所进行的谈判对话或多边磋商活动称为南北对话,故本题选D。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发展与合作。

二、综合题(30分)

36.读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A、B、C三点的经纬度:

A:

纬度________,经度________;B:

纬度________,经度________;C:

纬度________,经度________。

(2)A、B两点分别位于东西半球的哪个半球:

A在________半球;B在________半球。

(3)从南北半球来看,C点位于________(南、北)半球。

(4)从低、中、高纬度看,A点位于________纬度。

【答案】

(1).40°N

(2).120°E(3).40°S(4).30°W(5).40°N(6).170°E(7).东(8).西(9).北(10).中

【解析】

【分析】由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络叫做经纬网,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在经纬网上,经线的度数叫做经度,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表示;纬线的度数叫纬度,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

【详解】

(1)由图可知,图中A处的经度位于向东增大上,纬度是位于向北增大上,所以经纬度位置是(40°N、120°E);B处经度位于向西增大上,纬度位于向南增大上,经纬度位置是(40°S、30°W);C处经度位于向东增大上,纬度位于向北增大上,经纬度位置是(40°N、170°E)。

(2)由图可知,图中A点的经度是位于西经20°以东的东半球;B处是位于西经20°以西的西半球。

(3)赤道以北是半球,赤道以南是南半球,从南、北半球看,C处是位于赤道以北的北半球。

(4)从高-中、低纬度看,0-30°是60-低纬度地区,30-60°是中纬度地区,60-90°是高纬度地区,A点是位于30-60°之间的中纬度地区。

点睛】

37.读一读,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中国科学工作者在喜马拉雅山发现海洋生物化石.

材料二:

在我国东部海底,人们发现了人类活动的遗迹.

材料三:

欧洲的荷兰是世界著名的”低地国”,全国1/4的陆地低于海平面,但是国土面积在过去的百年中不断扩大.

(1)材料一说明喜马拉雅山在地质时期曾经是__(陆地、海洋).造成这种海陆变迁的原因是__(地壳运动,海平面上升)

(2)材料二说明我国东部海底大陆架在地质时期曾经是__(陆地、海洋).造成这种海陆变迁的原因是__(地壳运动,海平面上升).

(3)材料三说明__活动也可以引起海陆的变化.

【答案】

(1).海洋

(2).地壳运动(3).陆地(4).海平面上升(5).人类.

【解析】

【分析】地球上的海陆分布并不是固定不变的,是会发生变化的,造成海陆变迁的主要动力是地壳运动和海平面的上升,以及人类活动。

【详解】

(1)由题目可知,材料一说明喜马拉雅山在地质时期曾经是海洋,后来由于地壳上升形成了陆地,造成这种海陆变迁的原因是地壳运动。

(2)由材料二可知,说明了我国东部海底大陆架在地质时期曾经是陆地,造成这种海陆变迁的原因是海平面上升。

(3)由材料三说明可知,人类活动如填海造陆也可以引起海陆的变化。

38.读下列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回答以下问题。

(1)两地都位于________(南或北)半球。

(2)两地气温年较差较大的是________地,全年湿润的是________地,夏季多雨的是________地。

(填图代码)

(3)甲地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填下列代码),主要分布在大陆________岸,气候特点________。

乙地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填下列代码),主要分布在大陆________岸,气候特点________。

A.地中海气候B.温带海洋性气候C.温带季风气候D.亚热带季风气候

【答案】

(1).北

(2).甲(3).乙(4).甲(5).C(6).东(7).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8).B(9).西(10).终年温和湿润

【解析】

【分析】影响气候的因素主要有纬度因素、海陆因素、洋流、地形地势因素和人类活动等;观察气候资料图时,可以先看横坐标轴,它表示月份,再看左侧纵坐标轴表示气温,最后根据气温曲线上的点估出各月气温值,降水柱状图的判读和气温曲线图的判读一样,只不过降水是估算各月长方形柱状的数值。

【详解】

(1)由图可知,图中所示的两地区最高气温均在7月,都位于北半球。

(2)两地区中,气温年较差较大的是甲地,全年湿润的是乙地,夏季多雨的是甲表示的温带季风气候,乙地是终年降水均匀。

(3)甲地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的C温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大陆东岸;乙是终年温和湿润的B温带海洋性气候,主要分布在大陆西岸。

【点睛】

39.读下面聚落图和民居图,回答问题。

(1)城市和乡村是两种基本的聚落类型,上面甲图表示____聚落,乙图表示____聚落。

(2)甲图和乙图在景观上的不同有_____。

(3)根据丙图所示的民居建筑外貌分析,当地气候特点是___,说说你的理由_______。

【答案】

(1).城市

(2).乡村(3).甲图房屋高大密集,交通线密集,乙图房屋矮小稀疏,交通线稀疏(4).气候湿热(5).屋脊坡度大,门窗比较大,有利于通风散热和排水

【解析】

【分析】聚落

主要形式包括乡村和城市,乡村是人口规模不大,主要从事农业生产活动的居民聚居地,城市是人口达到一定规模,主要从事非农业生产活动的居民聚居地;城市和乡村景观有明显的差别,城市自然景观变化快,道路纵横,网线密集,人口密度大,商店学校较多,世界各地民居的建筑风格有很大的不同,这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有很大关系,这些民居既能适应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又与居民的社会经济生活密切联系。

【详解】

(1)城市和乡村是两种基本的聚落类型,甲图表示城市聚落,这种聚落类型的房屋建筑特点是高大密集,居民主要从事非农业等工作;乙图表示的是乡村聚落,居民主要从事农业活动。

(2)甲图和乙图在景观上的不同点是:

甲图房屋高大密集,交通线密集,交通便利;而乙图房屋矮小稀疏,交通线稀疏,交通不便。

(3)根据丙图所示的民居建筑外貌分析,当地气候特点是气候湿热,理由是屋脊坡度大,房屋高大、门窗比较大,有利于通风散热和排水,如我国南方地区的民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