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课兔.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495050 上传时间:2023-05-19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4.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六课兔.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第六课兔.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第六课兔.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第六课兔.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第六课兔.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第六课兔.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第六课兔.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第六课兔.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第六课兔.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第六课兔.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第六课兔.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第六课兔.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第六课兔.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第六课兔.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第六课兔.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第六课兔.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第六课兔.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第六课兔.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第六课兔.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六课兔.docx

《第六课兔.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六课兔.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第六课兔.docx

第六课兔

汉语教案教师:

伊力哈木江

周次

第六周

时间

第一节

授课时间

授课班级

课题

第六课兔

新课题目

第一课时讲解运用词语

教学目的

与要求

一、知识目标

通过学习本课的词语使每个学生完全掌握并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能够灵活运用词语造句。

二、能力目标

以讲解法,练习法讲解词语,并让学生口头造句。

三、德育目标

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以提高认知水平。

教学重点

能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新课生字和词语,要求学生能灵活运用重点词语。

教学难点

了解常用词语的用法,掌握词语的运用范围。

教学方法

讲解法、练习法

教具

课本、黑板、粉笔、教案

导入新课

同学们能说一下我们为什么欣赏别人吗?

那,欣赏别人对自己有什么好处呢?

一、教学内容

(1)板书重点词语。

(2)让学生进行分组比赛,解释词语。

(3)讲解并纠正学生解释错的有些难词。

 

 

 

 

【词语】:

警惕【注音】:

【jǐngtì】

【释义】:

对可能发生的危险情况或错误倾向保持敏锐的感觉;

例子:

提高警惕,保卫祖国。

【近义词】:

警戒,小心

【词语】:

追击【注音】:

【zhuījī】

【释义】:

追赶着攻击;

例:

追击敌人。

【词语】:

奔驰【注音】:

【bēnchí】

【释义】:

(车、马等)很快地跑。

例:

奔驰的汽车奔驰的马

【近义词】:

奔跑,奔腾

【词语】:

绝迹【注音】:

【juéjì】

【释义】:

断绝踪迹;完全不出现。

例:

天花在我们这儿几乎完全绝迹。

【词语】:

防范【注音】:

【fángfàn】

【释义】:

防备;戒备。

例:

防范意识提高防范

【近义词】:

提防

【词语】:

居多【注音】:

【jūduō】

【释义】:

占多数。

例:

他所写的文章,关于文艺理论方面的居多。

【近义词】:

占多数

【词语】:

被动【注音】:

【bèidòng】

【释义】:

①待外力推动而行动(跟‘主动’相对)。

②不能造成有利局面使事情按照自己的意图进行(跟‘主动’相对)。

例:

显得被动不能被动被动状态

【词语】:

狡兔三窟【注音】:

【jiǎo tù sān kū】

【释义】:

狡猾的兔子准备好几个藏身的窝。

比喻隐蔽的地方或方法多。

例子:

见柴曰:

“汝狡兔三窟,何归为?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邵九娘》)

【词语】:

悲痛【注音】:

【bēitòng】

【释义】:

伤心。

例:

非常悲痛悲痛起来感觉悲痛

【反义词】:

欢喜【近义词】:

哀思,悲哀,悲恸,沉痛

【词语】:

适应【注音】:

【shìyìng】

【释义】:

适合(客观条件或需要)。

例:

适应环境适应条件

【近义词】:

顺应

【词语】:

便于【注音】:

【biànyú】

【释义】:

比较容易(做某事)。

例:

便于计算便于携带

【词语】:

脱离【注音】:

【tuōlí】

【释义】:

离开(某种环境或情况);断绝(某种联系)。

例:

脱离危险脱离旧家庭脱离实际脱离群众。

【近义词】:

离开

二、课后练习

比一比再组词:

(1)效()

(2)险()(3)狠()

郊()捡()恨()

三、课后小结

通过对以上汉字在中文的运用进行观察和分析,理解其用法并能组新的词语或短语。

在检查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总结学习的方法和经验尽量鼓励学生自己解决问题,不宜讲解的过多。

四、板书设计

第六课兔

1、警惕:

对可能发生的危险情况或错误倾向保持敏锐的感觉;

2、追击:

追赶着攻击;

3、奔驰:

(车、马等)很快地跑。

4、绝迹:

断绝踪迹;完全不出现。

5、防范:

防备;戒备。

6、居多:

占多数。

7、被动:

①待外力推动而行动(跟‘主动’相对)。

②不能造成有利局面使事情按照自己的意图进行(跟‘主动’相对)。

8、狡兔三窟:

狡猾的兔子准备好几个藏身的窝。

比喻隐蔽的地方或方法多。

9、悲痛:

伤心。

10、适应:

适合(客观条件或需要)。

11、便于:

比较容易(做某事)。

12、脱离:

离开(某种环境或情况);断绝(某种联系)。

五、作业

1.用重点词语造句(笔记本)。

2.练习册第21-22页(1、2、3题)。

3.预习课文(领会文章大意)。

课后反思:

周次

第六周

时间

第二节

授课时间

授课班级

课题

第六课兔

第二课甘甜的不只是井水

新课题目

第二课时学习课文1

教学目的

与要求

一、知识目标

掌握课文的内容和结构,能够用自己的话叙述。

能流利并有感情地朗读本课课文,体会并理解作者在文章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能力目标

以学生为主题,利用导读法,练习法串讲全文。

三、德育目标

能够模仿本篇课文的协作方法和技巧,把自己的感受写下来。

教学重点

正确、熟练地读并理解课文大意。

教学难点

能够正确地回答有关课文的问题。

教学方法

导读法、练习法

教具

课本、黑板、粉笔、教案

导入新课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一些重点词语的解释和造句。

兔子是一种常见的动物,但是你们了解它的习性和特点吗?

他的习性和特点又是怎样形成的呢?

今天我们来看看这篇课文给我们讲了什么内容。

一、教学内容

1、老师先让学生预习课文。

2、老师范读、领读一遍,学生注意听。

3、让学生全班齐读,分组读。

4、老师纠正学生读错的词语。

 

 

 

二、要求学生带着下列问题阅读课文

1、兔子的一生是怎样的一生?

2、兔子过的是什么样的生活?

3、为什么野兔和家兔都没有绝迹?

4、野兔和家兔各是什么颜色的?

为什么?

5、兔子的耳朵为什么很特殊?

6、兔子为什么前推短、后腿长?

7、如何看待“狡兔三窟”现象?

8、兔子生存适应能力的具体表现有哪些?

9、你喜欢养那些动物?

为什么?

10、从本篇课文中你学会了几个成语?

请说出这些成语的意思。

三、运用课文——学习句型

1、“以….……居多?

”:

意:

表示“其中多数是….……

例:

在天山山脉里,树种一般以松树居多。

这次知识竞赛活动,参加者以青少年学生居多。

2、“首先….…,其次……”:

意:

表示按顺序陈列事件。

例:

阿里木学习好首先是因为他上课认真听讲,其次是课余时间安排得比较合理。

小李身体结实,首先是他勤于锻炼,其次是他生活有规律。

3、“….………不等”:

意:

表示数量的不同。

例:

每天的营业额多到上万元,少到几千元不等。

来景区参观的人多到好几千人,少到几十人不等。

四、课后练习

连词成句:

(1)聪明的更兔子野外

例:

野外的兔子更聪明。

(2)是目的袭击为了的防御敌人

例:

目的是为了防御敌人的袭击。

(3)屏障草木兔子想作为以

例:

兔子想以草木作为屏障。

五、板书设计

第六课兔

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1、兔子的一生是怎样的一生?

2、兔子过的是什么样的生活?

3、为什么野兔和家兔都没有绝迹?

4、野兔和家兔各是什么颜色的?

为什么?

5、兔子的耳朵为什么很特殊?

6、兔子为什么前推短、后腿长?

7、如何看待“狡兔三窟”现象?

8、兔子生存适应能力的具体表现有哪些?

9、你喜欢养那些动物?

为什么?

10、从本篇课文中你学会了几个成语?

请说出这些成语的意思。

运用课文——学习句型

1、“以….……居多?

”:

表示“其中多数是….……

2、“首先….…,其次……”:

表示按顺序陈列事件。

3、“….………不等”:

表示数量的不同。

 

六、作业

1、学会复述课文,并领会文章主要内容。

2、完成练习册第22页(4、5题)。

周次

第六周

时间

第三节

授课时间

授课班级

课题

第六课兔

新课题目

第三课时理解课文1

教学目的

与要求

一、知识目标

掌握课文的内容和结构,能够用自己的话叙述。

二、能力目标

利用点拨法,让学生能流利并有感情地朗读本课课文,体会并理解作者在文章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德育目标

培养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的优良品质。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掌握阅读的技巧和方法;在阅读中注意观察和分析作者的写作方法。

2.理解课文分段大意和中心内容。

教学难点

1.联系生活实际,围绕自己熟悉的动物生活习性和特点进行真实交际。

2.准确理解和掌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总结课文中心内容。

教学方法

点拨法

教具

课本、黑板、粉笔、教案

导入新课

兔子是一种什么羊的动物?

为什么说兔子一生都在逃避中?

哪些方面能说明兔子的一生都生活在被动的状态中?

兔子为什么会有灵敏的听觉?

兔子的前后肢有什么特点?

哪些成语反映了兔子的生存智慧?

兔子既软弱又胆小,但它又不会绝种的原因是什么?

 

 

 

 

 

 

一、串讲课文

1、让学生说课文的分段大意,老师纠正总结

2、让学生板书课文分段大意,老师纠正学生写错的、不足的地方。

3、老师总结本文分段大意。

本文共有12个自然段,分为四个大段:

第一段(1~2自然段)

兔子是最漂亮、最可爱的动物之一,它既善良又软弱,几乎一生都

过着逃避的生活。

问:

这篇课文时怎样开头的?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1)兔子漂亮、最可爱。

2)兔子善良、软弱。

第二段(3~8自然段)

兔子毛色、前后肢、耳朵的生理结构特点都是为了适应危险环境生存的需要;“狡兔三窟”与“兔子不吃窝边草”反映了兔子的生存智慧。

繁殖力极强,成活率高——兔子不会绝种。

问:

兔子没有灭种的原因有哪些?

?

问:

家兔和野兔有哪些区别?

1)兔子的毛色——为修饰自己而改变成灰色或土黄色;

2)兔子的耳朵——“每天警惕地收听动静”;

3)兔子的前、后肢——前腿短后腿长,非常便于向山顶疾驰,有效地摆腿追击,脱离危险;

4)“狡兔三窟”与“兔子不吃窝边草”——谁也不知道它在哪个窝里住着;

5)兔子不会绝种——人们喜欢它的肉皮,同时它又繁殖力极强,成活率高。

第三段(第9自然段)

兔子的善良是动物界出了名的——兔死狐悲,狡猾的狐狸想得到动物界的同情,想表明自己也是善良的。

问:

作者为什么说“兔子的善良是动物界出了名的”?

这样写有什么目的?

问:

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引用“兔死狐悲”这个成语结尾有什么目的?

1)兔子的习性、生理特点、生活环境;

2)兔子不吃周边草的原因。

二、初步感受这篇议论文所要表达的内容。

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理解“兔”这篇文章的大意,理解文章的深刻含义,从读中得到感悟。

三、中心思想

先让学生总结出本文的中心思想,后老师纠正总结对学生未说到的地方补充,而对学生说错的地方加以纠正。

四、总结全文,升华情感

让学生读出文中感受最深的语句,畅谈自己学习这篇解说问的感受。

理解作者所提出的“兔”的核心论点。

注意作者采用的写作方法。

五、课后练习

根据课文的内容判断句子的正误:

(1)兔子是最漂亮的动物。

()

(2)兔子的内耳很浅。

()

(3)兔子的后腿非常短。

()

(4)兔子软弱,没有本事,生存能力极强。

()

六、课后小结

兔子的善良是动物界出了名的——兔死狐悲,狡猾的狐狸想得到动物界的同情,想表明自己也是善良的。

七、板书设计

第六课请欣赏别人

第一段(1~2自然段)

兔子是最漂亮、最可爱的动物之一,它既善良又软弱,几乎一生都过着逃避的生活。

第二段(3~8自然段)

兔子毛色、前后肢、耳朵的生理结构特点都是为了适应危险环境生存的需要;“狡兔三窟”与“兔子不吃窝边草”反映了兔子的生存智慧。

繁殖力极强,成活率高——兔子不会绝种。

第三段(第9自然段)

兔子的善良是动物界出了名的——兔死狐悲,狡猾的狐狸想得到动物界的同情,想表明自己也是善良的。

 

八、作业

1、背会课文,并学会叙述。

2、做练习册23—25页。

课后反思:

周次

第六周

时间

第四节

授课时间

授课班级

课题

第六课兔

新课题目

第四课时做 练 习

教学目的

与要求

一、知识目标

通过做练习巩固所学的词语,句子和课文。

二、能力目标

完成练习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能用真是交际中的情景进行对话和交际能力。

三、德育目标

养成巩固所学的内容的习题。

通过真实交际让学生知道感恩并有责任感。

教学重点

做练习,能正确地读,说,写。

教学难点

辨别形近字和意思相近的词语。

教学方法

练习法

教具

课本、黑板、粉笔、教案

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已经把第五课都学完了,现在我们来做-做相关的练习。

 

教学过程

 

 

 

 

 

 

一、在课堂总结全课练习的完成情况,有困难老师帮助解决。

二、书后练习

1.用指定的词语完成句子。

(1)虽说军训才半个月,我还没有完全适应那儿的生活。

(适应)

(2)同学们都随身带着词典,便于随时查找生词。

(便于)

(3)经过医生的抢救,小明终于脱离了危险。

(脱离)

(4)在日常的学习、交流中,我们有了很深的交情。

(交情)

(5)只是注意听讲和被动地按要求完成作业是不够的,只有主动学习才

会有好的效果。

(被动)

2.整理本课以兔子为主的成语、惯用语和谚语,互相交流,看看还

有哪些有关兔子的成语、惯用语。

答:

1.狡兔三窟

2.兔子不吃窝边草

3.小白兔,白又白,两只耳朵竖起来。

4.兔死狐悲

5.兔子的尾巴——长不了。

6.死兔狗烹

7.兔起落

3.选择正确的句子填空。

(1)兔子是最漂亮的动物之一,。

答:

B

(2)无论是家兔还是野兔,它们。

答:

A

(3)因为它善良、软弱,所以。

答:

D

(4)“狡兔三窟”是说。

答:

C

4.根据课文的内容选择恰当的答案。

答案:

(1)兔子的颜色有变化是因为:

(B)

(2)本文的第四自然段告诉我们:

(B)

(3)兔子的前腿短,后腿长是为了:

(C)

(4)兔子筑窝的特点是:

(B、C、D)

(5)兔子为什么不吃窝边草:

(A)

(6)为什么兔子软弱,数量却很多:

(C、D)

(7)关于兔子文中没有提到的是:

(B)

5.根据课文的内容回答问题。

(略)

注:

初学课文的时候已被总结。

三、真实交际

情景1:

谈谈你所喜欢的动物并详细说说它们的生活习性、特征和生存环境的关系。

四、课后练习

写一片关于“XX动物”为主题的段落。

要求:

1)选一个自己最喜欢的动物;

2)写出喜欢这种动物的充分理由;

五、课后小结

在检查过程当中有好的写作提纲,可以推荐给全班同学学习。

鼓励了学生结合自己在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来进行扩展性的表达。

六、板书设计

第六课请欣赏别人

1.

(1)我还没有完全适应那儿的生活。

(2)便于随时查找生词。

(3)小明终于脱离了危险。

(4)我们有了很深的交情。

(5)只是注意听讲和被动地按要求完成作业是不够的。

2.1.狡兔三窟

2.兔子不吃窝边草

3.小白兔,白又白,两只耳朵竖起来。

4.兔死狐悲

5.兔子的尾巴——长不了。

6.死兔狗烹

7.兔起落

3.

(1)B

(2)A(3)D(4)C

4.

(1)B

(2)B(3)C(4)B、C、D(5)A(6)C、D(7)B

四、写一片关于“XX动物”为主题的段落。

要求:

1)选一个自己最喜欢的动物;

2)写出喜欢这种动物的充分理由;

 

七、作业

1、要求完成笔记本作业;

要求完成的内容:

词语大意、造句、复述课文,部分练习。

2、预习课文

(二)的内容。

周次

第六周

时间

第五节

授课时间

授课班级

课题

第六课兔

新课题目

第五课时学习课文2

教学目的

与要求

一、知识目标

主要以课文为材料,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

二、能力目标

能够流利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基本理解和掌握课文所表达的内容。

三、德育目标

了解生活杂感类文章写作的基本方法,喜欢读这类作品并能进行模仿写作。

教学重点

要求每个学生都能运用课文提供的材料、语言知识进行听、说、读、写。

教学难点

能用课文提供的材料,进行听、说、读、写。

教学方法

鼓励法

教具

课本、黑板、粉笔、教案、图片

导入新课

人们的欣赏观点不同,对事物的看法也不一样,现在我给同学们看一张图片看看同学的欣赏观点。

教学过程

 

 

 

 

 

 

一、教学内容

1、先让学生预习课文。

2、老师范读、领读一遍,学生注意听。

3、让学生全班齐读,分组读。

4、纠正学生读错的词语。

二、要求学生带着下列问题阅读课文

1、“我”为什么说自己“不能算是爱猫的”?

2、大白是一只什么样的猫?

3、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猫很“懂事”?

4、花花儿有什么特点?

5、李妈是怎样教花花儿的?

6、李妈为什么说花花儿很无耻?

7、李妈为什么说花花儿很仁义?

8、文中最后一个自然段为什么反复说这“不是我们唯心想象的”?

三、重点字、词语例释:

(1)秀气:

①清秀;②(言谈、举止)文雅。

③(器物)小巧灵便。

例:

眉眼长得很秀气。

他的字写得很秀气。

这把小刀儿做得真秀气。

(2)赌气:

因为不满意或受指责而任性(行动)。

例:

他一赌气就走了。

(3)忙碌:

忙着做各种事情,跟“清闲“相对。

例:

为了大家的事,他从早到晚忙碌着。

(4)拿定:

掌握,确定

例:

我拿定花花儿不是要闻我的吃了什么东西,因为我什么都没有吃呢。

(5)时髦:

形容人的装饰衣着或其他事物入时。

例:

赶时髦追求时髦非常时髦

(6)领域:

①一个国家行使主权的区域。

②学术思想或社会活动的范围。

例:

思想领域生活领域

在自然科学领域内,数学是最重要的基础。

(7)仁义:

仁爱和正义。

例:

仁义道德

(8)敢情:

<轻><方>副词。

①表示发现原来没有发现的情况。

②表示情理明显,不必怀疑。

例:

哟!

敢情夜里下了大雪啦。

办个托儿所吗?

那敢情好!

四、齐读课文,巩固课文内容,让学生分组分析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并完成课后习题。

五、运用课文——学习句型

1、“因为….,而且只因为……”

意:

“而且”是连词,常用语表示递进关系的复句中,表示更进一步。

例:

因为我只爱个别的一只两只,而且只因为它们不像一般的猫。

2、“尽管……,决不……,只是……”

意:

“尽管”常用语表示转折关系的复句中。

例:

饭桌上尽管摆脱着它爱吃的鱼肉,它决不随便取食,只是忙碌地跳上桌又跳下地,仰头等着。

3、“即使……,也……”

意:

表示假设的让步。

例:

即使我们在工作中取得了一点儿成绩,也决不能骄傲。

六、课后练习

用指定的词语完成句子:

(1)他的话使大家都热泪盈眶。

(热泪盈眶)

(2)我们看某人不顺眼,但是那个人有可能完美无缺。

(完美无缺)

七、课后小结

课文二学习是泛读课文,以积累词汇量和培养阅读兴趣为目的,教师对学生遇到的生字、词和疑难句式不作讲解,引导学生自己通过查字、字典及在阅读中联系上下文意思来基本理解课文内容即可。

八、板书设计

第六课请欣赏别人

回答下列问题:

1、“我”为什么说自己“不能算是爱猫的”?

2、大白是一只什么样的猫?

3、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猫很“懂事”?

4、花花儿有什么特点?

5、李妈是怎样教花花儿的?

6、李妈为什么说花花儿很无耻?

7、李妈为什么说花花儿很仁义?

8、文中最后一个自然段为什么反复说这“不是我们唯心想象的”?

四、学习句型

1、“因为….,而且只因为……”:

“而且”是连词,常用语表示递进关系的复句中,表示更进一步。

2、“尽管……,决不……,只是……”:

“尽管”常用语表示转折关系的复句中。

3、“即使……,也……”:

表示假设的让步。

 

八、作业

写一篇“XX动物”方面的作文。

(300字左右)

课后反思:

批课人签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