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打白骨精》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0****4 文档编号:9544677 上传时间:2023-05-1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9.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打白骨精》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三打白骨精》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三打白骨精》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三打白骨精》教学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三打白骨精》教学设计.doc

《《三打白骨精》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打白骨精》教学设计.doc(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三打白骨精》教学设计.doc

《三打白骨精》教学设计

  今天有幸去参加了2007年宝安区小学语文教师培训,并有幸听到了清华附小的特级教师窦桂梅老师现场上的课《三打白骨精》。

  窦桂梅老师的课上得实在精彩,激情洋溢。

故事情节、环境、人物仿佛都从课文中跑出来了,我们好象就在故事发生的现场,能够感觉到妖风阵阵,阴森可怕的环境以及人物间的矛盾冲突这一切都是源自于她上课的激情,感染力特别强。

  她以背诵古诗导入,从而联系到古代诗词歌赋及小说,再说到我国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

谈起小说就不得不提到小说的三要素:

人物、地点和情节。

  窦老师的课是以聊入题的,和学生是平等的地位,大家可以随便聊聊自己的看法,这样大家都觉得很轻松,课堂气氛就变得活跃。

学生在这样轻松的教学环境中,在窦老师强有力的感染力中也变得很投入,融入了小说中,深深被小说的故事内容吸引住了,表现出浓厚的学习兴趣。

  窦老师的语言极其丰富,名诗佳句信手拈来,出口成章。

分析课文时步步深入,层层解剖,充满激情,极富广度和深度。

最欣赏她的范读,声情并茂,抑扬顿挫,把每个人物的语言动作都表现得淋漓尽致。

  她的教学设计的亮点有:

  ①让学生编歇后语。

比如:

白骨精的面食----碰也不要碰.

  ②替换游戏。

让学生把白骨精换成《西游记》中的其他妖怪,譬如红孩儿,然后套进故事《三打白骨精》的中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发现一样适用,这样就引导学生发现《西游记》中也是采用这种反复叙事的方法来写的。

  ③采访话题。

让学生扮演记者,采访责怪孙悟空的唐僧,设计的问题如下

  1.山势险峻,峰峦重叠的环境,你就没有想到会有妖精出现要吃你?

  2.你为什么不相信孙悟空的话,要念紧箍咒呢?

  3.你说孙悟空无心向善,那你心中的善又是什么呢?

  这样的采访深入人物内心,剖白人物心理活动。

学生理解中的人物性格中引发的矛盾冲突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

假如你是孙悟空,你会说什么呢?

假如通过角色扮演,更好地融入故事,理解人物内心的想法。

  窦老师不但从《三打白骨精》中让学生理解人物的性格还联系整部《西游记》,整体理解、把握人物性格。

课中还引入了窦老师的女儿何松阳读《西游记》以后的感受,还有一些名家学者看这部名著后的感受。

原来这就是清华附小特有的研究课程mdash;mdash;名著导读课。

就是通过名著中的某一故事片段来不断地激发学生渴望读完整部名著的欲望、兴趣。

[

  窦老师在讲课中旁征博引,把故事讲得生动精彩,相信没有读过《西游记》的学生都想一堵为快了。

  下午去培训时听了熊波老师的课《听听,秋的声音》,曾锦花老师的教学设计《听听,秋的声音》以及李玉龙主编对熊波老师的点评。

  秋天在深圳的迹象是不明显的,悄悄地来悄悄地走。

那么,如何在教学中让学生认识秋天的特点,感受秋天的到来呢?

不单单是在教学秋天的文章时让我们教育工作者犯难,在教学生认识雪的情景时也很让人头疼。

光靠图片、多媒体放映能否让学生感知到呢?

针对这个问题,我发短信询问了专家解决的办法,并得到了李玉龙主编的回答:

让学生尽情去想象!

很多事情都是学生无法亲自去体验的,只有通过图片、多媒体放映让学生去尽情想象,学生的想象是无限的。

  最开心的是我的短信从八十多条短信中脱颖而出,成为了幸运参与者,得到了郭真权老师亲自赠送的23万字的,并由他编写的书《语文高效阅读教学策略》,里面有郭老的亲自签名呢!

登上主席台的那一刻很是激动,仿佛我已是真正的教育工作者了,和这会堂上的许许多多老师一样了。

  我知道要成为真正的教育工作者还需要不断地努力,而我正在这努力的路上摸索着,前进着

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