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业医师心理学讲义.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658150 上传时间:2023-05-20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52.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执业医师心理学讲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执业医师心理学讲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执业医师心理学讲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执业医师心理学讲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执业医师心理学讲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执业医师心理学讲义.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7页
执业医师心理学讲义.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7页
执业医师心理学讲义.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7页
执业医师心理学讲义.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7页
执业医师心理学讲义.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7页
执业医师心理学讲义.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7页
执业医师心理学讲义.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7页
执业医师心理学讲义.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7页
执业医师心理学讲义.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7页
执业医师心理学讲义.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7页
执业医师心理学讲义.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7页
执业医师心理学讲义.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7页
执业医师心理学讲义.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7页
执业医师心理学讲义.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7页
执业医师心理学讲义.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7页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执业医师心理学讲义.docx

《执业医师心理学讲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执业医师心理学讲义.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执业医师心理学讲义.docx

执业医师心理学讲义

第一单元 绪 论

 

【字体:

大中小】【打印】

第一节 医学心理学概述

  一、医学心理学的概念及地位

  二、医学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任务分支与方法

  三、医学心理学主要学派的理论观点

  1.精神分析学派理论

  2.生理心理学派理论

  3.行为主义学派理论

  4.人本主义学派理论

  5.认知学派理论

  一、医学心理学的概念与性质

  医学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社会因素与健康及其在疾病发生、预防、诊断治疗和护理中相互作用规律的科学。

  “医学心理学”一词由德国人洛采(Lotze)在1852年首次提出。

  医学心理学是心理学的分支,是心理学与医学间的交叉学科,其性质既是自然科学也是社会科学,既是理论科学也是应用学科。

  二、医学心理学在现代医学中的地位

  1.医学模式的转变。

  2.预防疾病战略的转变。

  3.临床医疗工作的需要。

  4.改善医患关系。

第二节 医学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任务、分支与方法

  一、对象

  对象:

是正常人和病人的心理活动、心理障碍及不良行为,即影响健康的有关心理问题和行为问题。

  二、研究任务

  1.研究心理、行为因素影响人体健康的机制。

  2.研究心理、行为因素在疾病发生及其全过程中的影响规律。

  3.研究通过调节个体的心理活动、矫正不良行为以调整生理功能,达到健身、预防疾病治疗疾病和促进疾病康复的作用。

  4.研究心理评估、心理咨询、心理治疗方法与改善医患关系的方法。

  临床分支:

  

(1)临床心理学

  

(2)健康心理学

  (3)神经心理学

  (4)护理心理学

  三、研究方法

  1.观察方法:

医师在临床工作中有目的、有计划地通过对病人仪表、行为、言谈、举止的观察去了解其心理活动的方法。

  2.调查法:

通过晤谈或问卷等方式获得资料,并加以分析研究。

  3.心理测验方法与评定量表法:

心理测验是对心理进行客观的标准化的定量测定的方法;评定量表是在自然生活下观察个体或群体心理和行为的量化的测量工具。

  4.实验室方法:

有目的地严格控制自变量和影响因变量的所有变量,使用仪器和计算工具进行研究的方法。

此法是最严谨的科学研究方法。

第三节 医学心理学主要学派的理论观点

  

(1)精神分析学派理论

  弗洛伊德将人的心理活动分为三个层次:

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

  

(2)生理心理学派理论

  (3)行为主义学派理论

  (4)人本主义学派理论

  (5)认知学派理论

第二单元 医学心理学基础

 

【字体:

大中小】【打印】

第一节 心理学的概述

  一、心理活动

  1.心理学的概念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心理学是一门既古老又年轻的学科。

几千年来,中外有许多哲学家和思想家都在探索心理现象。

由于历史的局限性和科学技术水平低,在漫长的年代里心理学并未成为真正的科学,直到19世纪后半叶,在自然科学和实验技术迅速发展的影响和带动下,心理学才从它的母体学科—哲学中独立出来成为一门科学。

  2.心理活动的定义与分类

  

  心理现象是心理活动的表现形式。

心理现象分为心理活动过程和人格两个方面。

心理活动过程又包括认识过程(感觉、知觉、注意、记忆、思维和想象等心理活动);情绪、情感过程(情绪、情感体验和表情);意志过程(自觉确定目的。

克服困难调节控制行为的心理活动)三部分。

人格(又称个性)包括人格倾向性(需要、动机、兴趣、信念、和世界观等);人格特征(能力、气质和性格)、自我意识系统(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调控)三部分内容。

  二、心理实质

  1.动物心理的发展

  2.心理实质的内容

  心理实质的内容是:

心理是脑的功能,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能动的反映。

  3.心理活动的内容来源于外界。

  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主观能动的反映心理作为脑的功能是以活动的形式存在的,脑的神经活动是生理的、生化的过程,这些过程中发生对现实外界刺激作用的反映活动则是心理活动。

人对客观现实的反映,不限于现在的事物,还涉及过去经历过的事物,而且后者又会影响前者。

客观现实是心理活动的源泉,一切心理活动都是由神经活动过程携带的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心理反映形式是非物质的观念的反映。

并具有主观能动性。

心理的主动性的最基本表现是反映的选择性,包括人和动物。

反映外界事物随当时处境和过去经历及需要而转移,即表现出选择性。

动物的选择性是由它的生物性决定其需要人的选择性不只取决于生物性,还取决于人的社会需要。

正是这种社会性需要才使人的心理的主动性上升为主观能动性。

人类具有生物性和社会性,尽管人的高度的复杂的需要使人的心理有了高度复杂的主观能动性.也不是可以主观任意的。

归根到底,人的需要本身还是由社会存在决定的。

人的心理同时具有社会制约性。

第二节 认识过程

  一、认识过程

  1.感觉与知觉的概念与特征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各感觉器官的事物的整体反映。

  知觉有四个基本特征:

  

(1)选择性:

人在纷繁众多的环境刺激作用下,只能对部分事物清晰感知,其他事物作为知觉的背景。

人的知觉对象受注意指向和知觉定势的影响。

  

(2)整体性:

在知觉过程中,人们不是孤立地反映客观事物的个别特征,而是反映事物的整体和关系。

  (3)理解性:

人们以既往的知识经验为依据,力求对知觉对象做出某种解释,赋予一定的意义。

  (4)恒常性:

人们对于变化着的事物的知觉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知觉条件发生一定范围变化时,知觉映像会保持相对不变。

  二、学习与记忆的概念与规律

  学习:

个体经验的获得而引起行为发生相对持久变化的过程。

学习(建立条件反射)的规律有强化、泛化、消退、恢复等特点。

  学习的规律具有强化和消退两种现象。

  记忆:

个体对其经验的识记、保持及以后的再现(回忆或再认)的心理过程称为记忆。

  记忆的规律是识记、保持、再认、回忆和遗忘。

  记忆的基本过程:

包括识记、保持和再现。

记忆作为一种重要的心理过程,贯穿在人的各种心理活动之中,它对保证人的正常生活起着重要的作用。

记忆不仅可使人积累经验,学习新知识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而且记忆在个体的发展以及个性特征的形成中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记忆可使人的心理活动的过去和现在连成一个整体,如果没有记忆,一切心理发展、一切智慧活动都是不可能的。

  识记是反复感知事物。

在大脑中留下印象的过程,是记忆过程的开始和前提。

人们识记事物具有选择性,根据人在识记时有无明确目的性,识记可分为无意识记和有意识记。

  再现包括再认和回忆,它们都是对长时记忆所储存的信息提取的过程。

再认是指过去经历过的事物重新出现时能够识别出来的心理过程。

回忆是指人们过去经历过的事物的形象或概念在人们头脑中重新出现的过程。

通常是能够回忆的内容都可以再认,而可以再认的内容不一定能够回忆。

再认和回忆的正确程度一般取决于两方面因素,一方面是对原识记材料的巩固程度,越巩固越容易回忆或再认,另一方面是积极的思维活动,在回忆或再认时的思维活动越积极,回忆或再认的效果越好。

  三、思维的概念与特征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间接和概括的反映。

思维的特性包括间接性和概括性。

间接性是指不是直接通过感觉器官而是通过其他媒介来认识事物;概括性则是同一类事物找出其共同性和本质性的联系。

  思维是人脑借助语言实现的,以已有知识为中介,对客观现实间接的和概括的反映。

间接性是指人们借助于一定的媒介和知识经验对客观事物进行间接的反映。

正是思维的间接性才能使人们能够超越感知觉提供的信息,去认识没有或者不能直接作用于人的各种事物和特性,从而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预见事物的发展。

  概括性指的是在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人们把一类事物共同的特征和规律抽取出来,加以概括。

概括性在人们的思维活动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它使人们可以脱离具体的事物进行抽象思维,并使思维活动在一定条件进行迁移。

  四、想象与创造的概念

  想象是人脑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形成新形象的过程,它是创造性思维的基础。

  

(1)想象:

人脑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2)创造想象:

是不依据现成的描述而独立地创造新形象的过程。

它是通过思维揭示或建立许多形象之间的合乎逻辑的联系,而产生新的表象组合。

第三节 情绪过程

  一、情绪与情感的概念

  情绪是人和动物受到情景刺激时,经过是否符合自己需要的判断后,产生的生理变化、行为变化和对事物态度的主观体验。

情感是人对精神性和社会性需要的态度的体验。

  二、情绪与情感的区别

  情绪与情感的区别

  1.对需要的满足情绪与生理性需要相联系;情感是与人的社会性需要相联系的体验。

  2.从进化上看情绪代表感情的种系发展的原始方面,人与动物共有;情感是人才有的高级心理现象,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

  3.从发生上看情绪受情境影响大,不稳定,情感受情境影响小。

较稳定。

  4.从反应上看情绪反应强烈,外部表现明显,情感反应较深沉,外部表现不明显。

  情绪状态可分为心境、激情和应激三种状态。

心境是指微弱、持久、带有渲染性的情绪状态。

激情是一种迅猛暴发、激动短暂的情绪状态。

应激是指人对某种意外的环境刺激所做出的适应性反应。

  高级情感分为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

道德感是在评价人的思想、意图和行为是否符合道德标准时产生的情感。

理智感是在认识和评价事物过程中所产生的情感。

它是人们学习科学知识、认识和掌握事物发展规律的动力。

美感是根据—定的审美标准评价事物时所产生的情感。

  三、情绪的有关理论

  沙赫德提出三因素学说解释人的情绪的发生。

  影响情绪有三个因素:

情景、对情景的认识以及自身的生理状态。

  四、情绪的作用

  1.情绪可通过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对各器官的作用而对人体健康发生影响。

  2.影响工作效率积极的情绪、适当的紧张能提高工作效率,消极的情绪则降低工作效率。

  3.影响人际交往

  情绪是适应生存的心理工具情绪是进化的产物。

在低等动物种系中,所有的情绪只是一些具有适应价值的行为反应模式。

当特定的行为模式、生理唤醒及相应的感受状态出现后,就具备了情绪的适应性,其作用在于发动机体能量使机体处于适宜的活动状态。

所以,情绪自产生之日起便成为适应生存的工具。

人类继承和发展了动物情绪这一高级适应手段。

情绪的适应功能根本在于改善和完善人的生存和生活条件。

由于人生活在具有高度文化的社会里,情绪适应功能的形式有了很大的变化,人用微笑向对方表示友好,通过移情和同情来维护人际联结,情绪起着促进社会亲和力的作用,但对立情绪有着极大的破坏作用。

  激发心理活动和行为的动机情绪能够驱策有机体发生反应、从事活动。

在最广泛的领域里为人类的各种活动提供动机:

情绪的这一动机功能既体现在生理活动中,也体现在人的认识活动中。

生理内驱力是激活有机体行为的动力。

而情绪的作用则在于能够放大内驱力的信号.从而更强有力地激发行动。

情绪反应却比内驱力更为灵活,它不但能根据主客观的需要及时地发生反应,而且可以脱离内驱力而独立地起动机作用。

  情绪是心理活动的组织者情绪是独立的心理过程,有自己的发生机制和操作规律。

作为脑内的一个监测系统,情绪对其他心理活动具有组织作用。

情绪的组织作用包括对活动的促进或瓦解两方面,正性情绪起协调、组织作用,负性情绪起破坏、瓦解或阻断作用。

研究证明,情绪能影响认知操作的效果,影响效应取决于情绪的性质和强度。

  情绪是人际交往的重要手段情绪和语言一样,具有服务于人际沟通的功能。

情绪通过独特的沟通手段,即表情来实现信息传递和人际间相互了解:

其中面部表情是最重要的情绪信息媒介。

表情信号的传递不仅服务于人际交往,而且常常成为人们认识事物的媒介,这种情绪参照作用有助于人的社会适应。

情绪的沟通交流作用还体现在构成人际的情感联结上。

如依恋、友谊、亲情和恋爱等都是以感情为纽带的联结模式。

情绪的组织作用体现在对记忆和行为的影响方面。

良好情绪状态下,容易回忆带有愉快情绪色彩的材料;如果识记材料在某种情绪状态下被记忆,那么在同样的情绪状态下,这些材料更容易被回忆出来。

当人处在积极、乐观的情绪状态时,倾向于注意事物美好的一面,而在消极情绪状态下则使人产生悲观意识,失去希望和渴求,更易产生攻击性行为。

  情绪与健康有密切的关系情绪可通过神经、内分泌和免疫系统引起的生理变化影响健康,严重时也可导致疾病。

乐观的情绪有利于健康和长寿,而严重的负性情绪本身就是一种不健康状态。

第四节 意志过程

  一、意志的概念

  意志是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来支配自己的行动,克服困难,以实现目的的心理过程。

  二、意志的特征

  1.意志行动是有目的的行动

  2.意志行动总是与克服困难相联系

  3.意志行动是以随意运动为基础

  意志的首要特征是具有明确的目的性,这是意志活动的前提。

人不是消极被动地适应环境,而是积极能动地改造世界,成为现实的主人。

人为了满足某种需要而预先确定目的,并有计划地组织行动来实现这一目的。

人在从事活动之前,活动的结果已经把行动的目的以观念的形式存在予头脑中,并用这个观念来指导自己的行动。

人的这种自觉的目的性还表现在能发动符合于目的的行动,同时还能制止不符合目的的另一些行动。

  意志的第二个特征是意志与克服困难相联系,这是意识活动的核心。

在实际生活中,并不是人的所有目的的行动都是意志的表现,有的行动虽然也有明确的目的,如果不与克服困难相联系,就不属于意志行动。

所以,个体的行动需要克服的困难越大,意志的特征就显得越充分、越鲜明。

  意志的第三个特征是以随意活动为基础。

随意运动是指可以由人的主观意识控制的运动,主要是由支配躯体骨骼肌的体神经控制韵躯干四肢的运动。

意志行动是有目的的行动,这就决定了意志行动是受人的主观意识调节和控制的。

  三、不良意志的品质

  1.意志的自觉性差

  2.意志果断性差

  3.意志坚韧性差

  4.意志自制力差

  自觉性是指个体具有明确的行动目的,能主动地支配自己的行动,使其能达到既定目标的心理过程。

与意志的自觉性相反的是盲从和独断。

  果断性是指人善于明辨是非,迅速而合理地采取决断,并实现目的的品质。

和意志的果断性品质相反的是武断和优柔寡断。

  坚韧性是指一个人能长期保持充沛的精力,战胜各种困难,不屈不挠地向既定的目的前进的品质,与意志的坚韧性品质相反的是动摇和执拗。

  自制力是指一种能够自觉地灵活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和动机,约束自己的行动和语言的品质。

和意志的自制力品质相反的是任性。

第五节 需要、动机与挫折

  一、需要定义与分类

  需要是人的生理和社会的客观需求在脑中的反映,是对某种目标的渴求和欲望。

需要分两大类:

生理需要和社会性需要。

生理需要是为了保持人的生存和繁衍后代,如食物、水、睡眠、防御、配偶;社会性需要则为了人际交往、生产和生活,如家庭、教育、人际关系、工作、尊重、爱与被爱、自我实现等。

  二、需要层次论

  马斯洛提出人的主要需要依其发展顺序与层次高低分为五个层次。

当低层次的需要满足以后才会进一步满足高层次需要。

  1.生理的需要空气、食物、水、性等。

  2.安全的需要回避危险和恐惧感。

  3.归属和爱的需要社交、归属、爱等。

  4.尊重的需要成就、权利、名誉、地位等。

  5.自我实现的需要理想、抱负的实现。

  三、动机定义与分类

  动机即推动个体投入行动,达到目的的心理动力。

它是以需要为基础,并在外界诱因下产生的。

可分为生理性动机和社会性动机两类。

  四、冲突的类型

  动机冲突是指在同一时间内如存有两种或以上相似矛盾的动机时,使人难以取舍,产生斗争而称之。

它有三种类型:

①双趋冲突,两个目标对人有相同的吸引力,无法同时实现,二者必择其一的冲突。

如“鱼和熊掌不可兼得”。

②双避冲突,人同时受到两种威胁,产生同等程度的逃避动机,但迫于形势只能择其一时的冲突。

如“前有狼,后有虎”。

③趋避冲突,人对同一事物同时产生相矛盾的动机,既向往得到它,又想拒绝避开它。

如好吃糖的人既想吃它,又怕引起肥胖。

  五、挫折

第六节 人格

  一、人格的定义

  人格指在遗传基础上,在其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具有一定倾向性的行为模式和心理特征。

  二、能力的概念与分类

  能力是指直接影响人们完成活动质量和数量水平的个体心理特征。

  能力分为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

一般能力是指顺利完成各种活动所必备的基本能力,如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特殊能力指完成某项专业活动所需要的能力,如画家的色彩分辨力,音乐家的音色分辨力等。

  三、气质的概念、生理基础、分型与意义

  气质是人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特点在行为方式上的表现,是人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

  动力是指心理过程的速度、强度、稳定性和内、外倾向性等,它使所有心理活动都蒙上了个人色彩。

  根据哪种体液在人体内占优势,而把气质命名为多血质、胆汁质、抑郁质和粘液质四种类型。

  多血质:

活泼好动,待人热情,粗心,浮躁,注意力不稳定,兴趣易变、外倾。

  粘液质:

情绪隐而不露,对人冷淡,固执拘谨,内倾,言行少而慢。

  胆汁质:

精力充沛,不易疲劳,情绪急躁,粗心,易冲动,自制力差、显著外倾。

  抑郁质:

动作稳定、缓慢,观察细微,情感体验深刻,怯懦,孤独多虑,不果断且缺乏信心,显著内倾。

  四、性格的概念、特征与分型

  性格是个人对客观现实稳定的态度及与之相适应的行为模式,是人格的核心,能反映人的本质属性。

性格有对现实态度特征、情绪特征、意志特征和理智特征。

  性格按照理智、意志、情绪何者占优势而分为理智型、意志型和情感型。

  五、人格的理论

  精神分析的人格理论、人格特质理论、社会学习理论、人本主义的人格自我理论

  

(1)心理动力学派理论

  弗洛伊德创立,认为人格是一种动力结构,能量来自于性本能;强调人的潜意识的动机,将人格结构分为本我、自我和超我三个部分。

  

(2)人格特质理论

  主张人格可分为不同的特质,每个人在这些特质上的不同可将人分为不同的类型。

卡特尔用因素分析的方法提出了16种人格特质;艾森克提出三种人格特质:

内一外向、情绪稳定性和精神质。

  (3)社会学习理论

  与行为主义的观点一脉相承,强调人格的形成是后天经过环境的学习和对环境的适应所决定的。

  (4)人本主义理论

  马斯洛与罗杰斯等创立,强调人格是自我和经验的统一,人可以独创性地适应环境,自我实现是人格发展的动力。

  六、人格形成的标志

  人的遗传基因是形成人格的基础,在出生后随着发育成熟,环境影响,学校教育形成人格。

其标志是:

  

(1)自我意识的确立

  是个体对自己形象、能力、家庭、人际、应对、归属总的估计和认识。

常以他人的评价作为依据来形成对自己的认识。

  

(2)社会化程度

  社会化指个人的价值观、道德观、行为准则、遵守各种规章、制度、纪律、法律纳入社会规范的过程。

第七节 行为

  一、行为的定义

  行为是机体为了个体生存和种族繁衍而进行的各种活动。

行为分为本能行为(如摄食、饮水、睡眠、防御、性行为等)和社会行为(家庭、人际、教育、团体等)。

  二、A型行为、C型行为、与疾病发生

  A型行为与心血管疾病

  C型行为与肿瘤发生

  A型行为

  

(1)时间紧迫感。

  

(2)脾气暴躁,容易激动。

  (3)争强好胜。

  (4)对人有敌意等。

  C型行为

  

(1)童年生活挫折、不顺利;

  

(2)性格克制,压抑情绪,压抑愤怒;

  (3)焦虑、抑郁;

  (4)谦虚、谨慎、过分合作、调和行为。

第三单元 心理卫生

 

【字体:

大中小】【打印】

第一节 心理卫生概述

  一、心理卫生概念

  或称心理健康,是根据不同年龄特点,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和培训,使人们能形成健全人格和正常心理过程,适应社会环境,预防精神疾病、心身疾病和不良行为模式,从而使心理、生理和社会生活处于完满的状态。

  二、心理健康的标准

  

(1)有充分的适应力;

  

(2)充分了解自己,并对自己的能力作恰当地评价;

  (3)生活目标切合实际;

  (4)与周围环境保持良好接触;

  (5)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

  (6)具备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

  (7)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8)适度地情绪表达和控制;

  (9)在集体允许的前提下,有限度地发挥个性;

  (10)在社会规范允许的范围内,适度地满足个人的基本需要。

  三、心理健康的简史

  关于维护人类健康要注重预防、注意心理健康的思想源远流长。

早在2000多年前的《黄帝内经》中就已强调“圣人不治已病治来病”。

  1792年皮纳尔医生提出要使精神病患者得到康复,除了不受束缚外,他们应该从事有益的劳动。

人们要以关心的态度来倾听他们的诉说,并且在他所管辖的精神病院中迈出了解放患者的第一步。

这是从如何认识精神病和给患者以人道主义待遇开始的当代心理卫生运动的起点。

  后来1908年比尔斯以自己患精神病后又恢复健康的亲自体验所著的《一颗失而复得的心》又一次使心理卫生运动得到迅速发展。

他使人们了解到当时精神病患者被当作疯子,在近乎监狱的精神病院中所遭受的非人的待遇。

从而最终结束了这样的“看护”和“管理”。

这次心理卫生运动迅速得到医生、心理学家、精神病学家及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

并于1908年5月成立了世界第一个心理卫生协会“康涅狄格州心理卫生协会”。

协会宗旨有5项。

保持心理健康;防治心理疾病;提高精神病患者的待遇;普及关于心理疾病的正确认识与心理卫生有关的机构合作。

  心理卫生运动迅速发展,于1930年5月5日在华盛顿成立了国际心理卫生委员会。

其宗旨是“完全从事于慈善的、科学的、文艺的、教育的活动。

尤其美心世界各国人民的心理健康的保持和增进,对心理疾病、心理缺陷的研究、治疗和预防以及全世界人类幸福的增进。

”中国也有代表参加,并于1936年4月在南京成立了“中国心理卫生协会”。

后因日军侵华使活动停顿。

  在1985年我国学者在山东泰安召开了中国心理卫生协会成立大会。

从此,心理卫生工作和各类学术活动在我国如雨后春笋般普及推广开来,对维护人民健康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第二节 不同年龄阶段的心理卫生

  一、儿童心理健康的问题与维护

  

(1)优生是儿童心理健康的基础。

  

(2)母爱、拥抱、抚摸儿童是使儿童产生安全感,促进其心理健康发展的关键。

  (3)感觉整合训练是促进脑发育、心理正常发展的关键之一。

如爬行、滑板、秋千、垫上运动、木马等。

  (4)抓住不同心理发展关键期,促进心理发展。

语言发展关键是1-3岁,多训练听、说、读、写。

人格发展关键期在3-7岁;智力发展关键期在7岁。

  (5)家庭教育要民主协商式,利于健全人格。

  (6)学龄前教育注意人际交往、社会化。

  二、青少年心理健康的问题与维护

  青少年常见心理问题是学习问题、性问题、社会适应不良。

  青少年是性生理发育成熟和自我意识形成期。

  

(1)性生理、性心理、性道德教育。

  

(2)正确世界观、价值观教育。

  (3)正确友谊观和恋爱观教育。

  (4)自我意识形成。

  三、中年人心理健康的问题与维护

  中年人常见心理问题是心理压力大、工作家庭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演讲主持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