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推广案例MicrosoftWord文档.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681562 上传时间:2023-05-20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9.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业推广案例MicrosoftWord文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农业推广案例MicrosoftWord文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农业推广案例MicrosoftWord文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农业推广案例MicrosoftWord文档.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农业推广案例MicrosoftWord文档.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农业推广案例MicrosoftWord文档.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农业推广案例MicrosoftWord文档.docx

《农业推广案例MicrosoftWord文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业推广案例MicrosoftWord文档.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农业推广案例MicrosoftWord文档.docx

农业推广案例MicrosoftWord文档

农业推广案例Microsoft-Word-文档

高原特色农业(中药材)在民族地区的推广

 

姓  名

学号

专业

陈勇

2013250207

作物

思那七皮

2013250213

作物

项丽

2013250011

农业信息化

彭云成

2013250010

农业信息化

吴玉琴

2013250088

农村区域发展

 

背景资料

维西傈僳族自治县位于云南省西北部,属迪庆藏族自治州,地处世界自然遗产“三江(金沙江、澜沧江、怒江)并流”腹心地带,境内海拔4880—1570米之间,全县年平均降水量为980毫米,降水量范围在800—1400毫米之间。

维西傈僳族自治县是一个傈僳、藏、汉、纳西、白、普米等十多个民族杂居的地区。

县辖七乡三镇,79个行政村(办事处),1029个村民小组。

全县国土总面积为4661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为32万亩,林地面积269.98万亩,草地面积260.9万亩。

2013年全县年末总人口为154885(公安年报户籍人口)人,其中:

农业人口为134324人,占总人口的86.73%;在总人口中,少数民族人口占87.01%,傈僳族人口占57.08%;在少数民族人口中,傈僳族人口占65.61%。

全县总户数为46488户,其中:

农业户数38205户。

维西县资源富集,素有“横断山脉中的绿宝石”的美称,被誉为“兰花之乡”、“药材之乡”、“天然杜鹃花园”和“滇金丝猴的大乐园”,特别是水资源、矿产资源、生物资源和旅游资源极为丰富。

维西县气候、土壤十分适合秦艽、当归、玛卡等中药材的生长、种植;当地群众种植高山药材的历史悠久,当归、云木香、秦艽、天麻、伏苓等药材的人工种植已有50多年的历史。

云南省在“十二五”规划中明确将云药产业定位为重点支柱产业,提出了要象烟草产业一样,打造天然药物业,把云药产业建成继烟草产业之后的又一支柱产业的奋斗目标,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云药产业的决定》,在全省上下形成了重视和发展云药产业的良好氛围。

也给中药材产业的发展带来了历史性机遇。

维西县气候、土壤十分适合当归、秦艽、当归、玛卡等中药材的生长、种植;当地群众种植高山药材的历史悠久,云木香、当归、秦艽、天麻、伏苓等药材的人工种植已有50多年的历史。

维西县有水利、矿产、旅游等支柱产业。

维西县46万平方公里的国土面积中,有32万亩耕地,其中2万亩是江边河谷水稻田,其他全部为坡耕地,这给维西县发展机械化、规模化的现代农业提出难题。

而良好的生态环境、立体气候、足够的降雨量等等因素为维西县发展中药材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

从总体上看,维西县种植中药材的现状是:

规模小、种植分散、种植不规范、栽培技术差、中药材市场薄弱、中药材产业链短等不益于长期发展的因素存在。

维西县中药材不能以产量取胜,那么就需要发展特色高原中药材,需要发展高精尖的精细中药材产业,同时针对中药材驯化种植的不规范的问题,迫切需要解决。

2013年,维西县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5.35万亩,云木香和秦艽的种植面积达到万亩生产的规模,也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高原特色农业(中药材)在民族地区的发展

 

    维西县种植高山药材的历史悠久,云木香、当归、秦艽、天麻、伏苓等药材的人工种植已有50多年的历史。

但在种植的过程中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维西县中药材种植面积不断增加,最高时达到12万亩,当地民间的中药材种植技术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主要是靠实际的经验总结而成的。

随着历史和社会的不断发展,在新千年,维西县中药材产业受到严重打击,种植面积一度不足2万亩。

近年来,随着“高原特色产业”这一概念的提出,我省各个州、县都在根据自身的地域、生态优势发展了本县的特色产业。

维西县的特色农业产业包括中药材产业、青稞产业、藏香猪产业等。

根据维西县的良好的生态环境以及传统的种植习惯,发展中药材产业是发展维西县特色农业的重要内容之一。

以当归为例,在1964年,周恩来总理曾为当归题词“发扬祖国医药遗产,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因此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甘肃岷县的当归种植面积一直处在领头羊的位置。

全国适合当归种植的地区也在积极种植当归。

近年来,随着甘肃种植的当归质量下降,当归主产地也进行着更替,主要产地移到云南省维西县、曲靖沾益县、大理鲁甸等地,维西县发展当归产业的目标是“中华当归甲天下,维西县当归甲中华”。

一、中药材种植分布

维西县中药材主要品种是事宜当地种植的云木香、秦艽、重楼、当归等。

主要分布在全县各乡镇高半山区,种植地块离村民住房较远,当地主要居民是傈僳族、彝族、藏族、纳西族和汉族。

在新千年初,农村劳动力不断向城市转移,维西县农村剩下“三八·六一·九九”部队,没有人力进行除粮食作物外的其他经济作物的种植。

一是造成了中药材种植技术流失和退化,需要现代农技人员重新摸索推广;二是造成了种植面积的急速缩减。

这对发展维西县中药材产业提出了严峻的考验。

二、美洛村推广种植中药材

美洛村是维西县保和镇的一个傈僳族和纳西族杂居的村。

该村处于“维-塔”二级公路旁,海拔在2800米左右,生态环境良好,但种植农作物只能种植一季。

随着“高原特色中药材产业”概念的提出,在政府的领导下,派维西县农牧和科学技术局推广中心人员下乡推广种植中药材--秦艽。

推广人员到当地联系村委会,并驻扎在美洛村进行为期一年的示范推广。

推广人员在村两委的配合下,找到以前种植过中药材的2户农户,在两家的药材地各实验0.2亩秦艽育苗实验。

刚开始推广的时候,当地农民用异样的眼光看两位技术人员,心想这些专家天天在办公室,怎么会懂得中药材种植技术。

两位农业技术人员进村后用当地语言和农民进行交流和沟通,拉近了和当地农民的距离,并在平时生活中宣传中药材种植理念。

在实验的过程中两位推广人员与当地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

在秦艽种植的关键阶段进行现场集中培训,并对当地种植技术能手和前来询问种植技术的农民进行个别指导,手把手教会农民秦艽种植技术。

第二年,秦艽苗价格在0.2元/苗,0.2亩的秦艽苗卖了2万多元。

农民慢慢接受了这一现实:

当地农作物只能种植一季,但是粮食作物的产出和经济作物的产出相差较大。

因此,当地逐渐开始大面积种植中药材。

2010年开始,美洛村开始种植玛咖,当年产量和价格都较好,之后大面积推开。

2013年价格大跌,使部分农户亏损严重,大部分农民专向种植其他中药材品种。

目前,美洛村种植中药材种植超过500亩。

三、维西县中药材发展现状

(一)2005年至2014年中药材种植面积不断增加

2005年中药材种植面积1.7874万亩,2006年中药材种植面积2.9860万亩,2007年中药材种植面积3.0135万亩,2008年中药材种植面积3.9078万亩,2009年中药材种植面积3.814万亩,2010年中药材种植面积3.65万亩,2011年中药材种植面积4.04万亩,2012年中药材种植面积4.38万亩,2013年中药材种植面积5.35万亩,2014年中药材种植面积6.7411万亩。

到2020年,维西县中药材种植计划达到10万亩。

种植的品种有秦艽、云木香、重楼、当归、桔梗、速段、白术、天麻、党参、金铁锁、丹参、玛咖等品种,种植品种在每年的种植面积都有所不同。

(二)中药材用地矛盾突出

维西县2013年中药材面积5.35万亩,2014年增至6.74万亩,发展迅速。

将来目标要达到10万亩,总耕地面积只有32万亩。

怎样解决高原特色农业与粮食作物生产用地(耕地红线)矛盾?

那就是发展林下经济。

大多数中药材都是喜阴植物,通过发展林下中药材产业,既解决用地矛盾,并节约了投入成本,一举两得。

因此,农业推广人员要在新的挑战下不断发挥地区优势,并切合实际,创新发展。

(三)合作发展与示范基地

经过近几年的努力,以打造“云药之乡”为突破口,形成了万亩云木香、万亩秦艽种植示范基地。

全县示范基地主要以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中药材专业协会等为主,示范点比较分散,种植技术参差不齐。

本地中药材龙头企业与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高山经济植物研究所、丽江植物研究所签订了中药材种植技术合作协议,聘请李绍平教授、郭承钢副教授等知名中药材专家老师为技术顾问,共同研究开发维西的中药材产业。

目前,维西县有中药材农业龙头企业4个,中药材农民专业合作社有50个,中药材农村专业技术协会5个。

这些组织对维西县中药材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四)注重技术的宣传推广

一是维西县农科局组织人员编写了《维西傈僳族自治县中药材规范化种植手册》,目前已完成印刷6000册。

二是每年组织中药材企业、带头人、种植大户外出参观考察学习外地先进中药材种植管理理念。

三是鼓励企业开发中药材深加工产品,目前维西供销药材土产有限公司建设的中药饮片加工厂,完成了一期工程,二期工程建设正在进行。

四是鼓励开展中药材种植农村科技培训,提高广大中药材种植户的种植管理水平。

(五)加大政府投入,积极争取上级项目

针对维西县中药材产业规模小、种植分散、种植不规范、栽培技术差、中药材市场薄弱、中药材产业链短等不利因素,政府的投入和项目的实施可以明显改善现状。

通过创立县级中药材产业专项资金纳入财政预算和争取上级项目等行政手段大力发展高原特色生态中药材产业。

使中药材产业向集约化、规模化、科学化、规范化的可持续发展的现代高原特色农业发展。

 

 

 

本案例的部分特点(课后练习)

(一)少数民族地区的农业推广工作中需要注意是首因效应和刻板效应,在初次进行推广的推广人员、推广内容、推广方法都需要慎重考虑。

(二)维西县高原特色农业(中药材)在民族地区的推广采用了多种推广方式和方法,并从中体现了多种咨询的方式。

例如:

采用政府强制推广、项目推广、示范推广(科技成果和方法)、网络媒体宣传推广、农业科技培训推广、个别访问指导、专项产品的推广、技术服务推广、等,咨询的方式包括专家咨询、网络媒体咨询、电话咨询、机构咨询、科技文献咨询等。

(三)案例中推广的各阶段中,处于创新采用的各个推广阶段,政府、推广人员和农民的动机和需要各有不同,采用的推广方法也是多种多样。

(四)根据农业推广的周期性,可从案例中看到玛咖的推广周期较短,而木香、重楼等当地传统种植的品种周期性较长。

且不同年份种植面积变化的原因是每年种植的面积都有变化或消失或引进新品种。

同样可以看出农业推广的内容即农业产业应该切合当地实际,多元化、规范化、规模化、高精尖的延长产业链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