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中考 化学一轮基础复习专题十二 碳及其氧化物.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706358 上传时间:2023-05-20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10.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备考中考 化学一轮基础复习专题十二 碳及其氧化物.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备考中考 化学一轮基础复习专题十二 碳及其氧化物.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备考中考 化学一轮基础复习专题十二 碳及其氧化物.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备考中考 化学一轮基础复习专题十二 碳及其氧化物.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备考中考 化学一轮基础复习专题十二 碳及其氧化物.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备考中考 化学一轮基础复习专题十二 碳及其氧化物.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备考中考 化学一轮基础复习专题十二 碳及其氧化物.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备考中考 化学一轮基础复习专题十二 碳及其氧化物.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备考中考 化学一轮基础复习专题十二 碳及其氧化物.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备考中考 化学一轮基础复习专题十二 碳及其氧化物.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备考中考 化学一轮基础复习专题十二 碳及其氧化物.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备考中考 化学一轮基础复习专题十二 碳及其氧化物.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备考中考 化学一轮基础复习专题十二 碳及其氧化物.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备考中考 化学一轮基础复习专题十二 碳及其氧化物.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备考中考 化学一轮基础复习专题十二 碳及其氧化物.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备考中考 化学一轮基础复习专题十二 碳及其氧化物.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备考中考 化学一轮基础复习专题十二 碳及其氧化物.docx

《备考中考 化学一轮基础复习专题十二 碳及其氧化物.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备考中考 化学一轮基础复习专题十二 碳及其氧化物.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备考中考 化学一轮基础复习专题十二 碳及其氧化物.docx

备考中考化学一轮基础复习专题十二碳及其氧化物

备考2021年中考化学一轮基础复习:

专题十二碳及其氧化物

一、单选题(共6题;共12分)

1.下列物质的应用正确的是(   )

A. 焦炭用于防毒面具

B. 炭黑用于制电极

C. 具有隔水透气高分子膜材料做鸟笼

D. 盐酸用于铅蓄电池

2.碳和一氧化碳的组成和状态都不相同,但它们却有一些相似的性质。

下列性质中,不属于二者共同性质的是()

A. 毒性                                

B. 可燃性                                

C. 还原性                                

D. 难溶于水

3.自然界中氧元素和碳元素在一定条件下不断地转化,关于O2、CO2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从组成上看,O2和CO2都属于纯净物中的氧化物

B. 从结构上看,O2和CO2中都含有氧分子

C. 从用途上看,O2可供给呼吸并支持燃烧而CO2不能

D. 从来源上看,自然界中O2来自光合作用而CO2仅来自化石燃料的燃烧

4.除去二氧化碳中的少量一氧化碳,下列方法中可行的是(   )

A. 用燃着的木条去点燃        B. 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C. 通过石蕊溶液        D. 通过足量的澄清石灰水

5.通过实验探究可获得较多的化学知识,如图所示的实验分析错误的是()

A. 两支蜡烛启下而上依次熄灭                                

B. 二氧化碳支持燃烧

C. 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                                    

D. 二氧化碳不能燃烧

6.将N2、CO、CO2混合气体依次通入足量石灰水和灼热CuO后,剩余气体是()

A. N2、CO2                             

B. N2                             

C. CO2                             

D. N2、CO2、H2O

二、填空题(共2题;共5分)

7.石墨和金刚石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________。

二氧化碳与一氧化碳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是________。

8.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

(1)石墨具有优良的________性,可用作干电池的电极.

(2)自来水厂常利用活性炭的________性,除去水中的异味.

(3)工业上,用赤铁矿炼铁的主要反应原理是Fe2O3+3CO

2Fe+3CO2,其中CO体现了________(选填“氧化性”或“还原性”)。

三、实验探究题(共2题;共8分)

9.如图,水槽内盛有少量新制的澄清石灰水,点燃蜡烛,用玻璃钟罩将其扣在水槽内,观察到蜡烛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这个实验还观察到________ ;原因是________

10.下图为实验室模拟制铜的实验改进装置。

(1)实验开始时应先________(填标号)。

a.通一氧化碳

b.点燃酒精灯

(2)实验中可看到A中玻璃管内的现象是___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3)B的作用是

①一是检验A中反应的气体生成物,B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②二是________。

(4)反应结束后,取C中药品少许于试管中加足量稀盐酸,有气泡产生,产生气泡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四、综合题(共4题;共16分)

11.                  

(1)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只有一字之差.

①二者就像孪生兄弟,这是因为________(填字母)

A.它们都有毒    B.它们由同种分子构成

C.它们都能溶于水   D.它们由同种元素组成

②二者化学性质相差甚远,请举一例说明:

________.

(2)近年来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不断上升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

(3)“低碳”是一种生活理念,也是一种生活态度.下列做法不符合“低碳”要求的是______(填序号)

A.提倡使用一次性塑料袋购物

B.尽量乘坐公交车或骑自行车出行

C.大量植树造林,禁止乱砍滥伐

D.为了方便,不用随手关闭电器电源.

12.我国著名化学家徐光宪院士说:

“化学是不断发明和制造对人类更有用的物质的科学”。

在分子一原子层面上改变原子的排列方式就可以创造新物质。

石墨在超高压和高温的条件下某些碳原子(方框中的碳原子a受到挤压,西出到间的空间中,与上一层正六边形的碳原子形成正四面体的排列形式,就得到金刚石(方框中的碳原子a对应的石墨中的碳原子a)。

1985年,英国化学家克罗托发现C60,提出C60是由12个正五边形和20个正六边形构成封闭的完美对称的笼状分子,由于C60分子的形状和结构酷似英国式足球,所以又被形象地称为“足球烯”,C60在常温下是紫红色晶体,具有金属光泽。

1991年,日本科学家发现了碳纳米管,它是碳原子以正六边形排列而成的管状结构,直径一般为几纳米到几十纳米。

碳纳米管的管状结构决定了它的弹性和弯曲性都比较优异,可制作金属催化剂载体,作为贮氢材料制作燃料电池等,碳纳米管还可用于纳米机器人、计算机芯片等前沿领域。

2004年,英国科学家成功制得石墨烯,这种碳单质的碳原子是以正六边形紧密排列的单层结构石墨烯具有很多优异性能:

比表面积大、透光率高、导电性强、机械性能优异等,使石墨烯在透明电极、太阳能电池、传感器、手机屏幕、电脑触摸屏等方面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

科学家在一定条件下可以选取石墨烯片段包裹成足球烯,也可以将片段卷起来得到碳纳米管。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短文中涉及到的碳单质共有________种。

(2)文中提到“在超高温和高压的条件下,石墨足球烯磯纳术管石墨以转变为金刚石”,这一变化是________变化。

(3)C60在常温下是________色晶体,猜想C60的一种化学性质可能是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它与金刚石性质上存在明显差异,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 。

(4)碳纳米管机械加工性能优异,弹性较好,易于弯曲,这些性质都源于它是________结构。

(5)石墨烯具有较高的导电性和透光性,可以用来制作________。

(6)结合本文,你认为从微观角度创造新物质的可能途径有________ 。

13.世界是物质的,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着变化。

下图是我们学过的几种物质间的转化关系,请回答问题。

(1)图中“丙”物质是________;

(2)请写出标号为④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 。

14.“Y”形管在实验中应用越来越广泛,请用“Y”形管完成以下实验。

(1)图A中Y形试管左侧管中加入无色酚酞试液,右侧管中加入浓氨水,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的现象:

________,用分子的观点解释这一现象:

________。

(2)图B中Y形导管平放于桌面,实验中可观察到的现象:

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解释以上现象:

________;

(3)若把Y形导管固定在铁架台上(如图C),a管位于上方,b管位于下方,两石蕊试纸均湿润,可观察到________管中试纸先变色,原因是:

________。

五、推断题(共1题;共4分)

15.已知A~F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六种物质。

且A为黑色固体单质,E是可供给动植物呼吸的气体,其余物质都是氧化物。

图中“→”表示转化关系,“一”表示反应关系(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未标出)。

试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A________,E________;

(2)写出C物质的一种用途________;

(3)B和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4)C和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C

【解析】【解答】A.焦炭没有疏松多孔结构,不具有吸附性,不能够吸附有毒气体,故A不符合题意

B.碳黑不能做电极,B不符合题意

C.如图的鸟笼必须透气隔水,C符合题意

D.盐酸不能用于铅蓄电池,用的是硫酸,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C

【分析】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物质的用途反应物质的性质,据此分析

2.【答案】A

【解析】【解答】A.碳单质没有毒性,一氧化碳有毒,所以毒性不是碳和一氧化碳共同的性质,故符合题意;

B.碳和一氧化碳都能够认识,所以可燃性是碳和一氧化碳共同的性质,故不符合题意;

C. 碳和一氧化碳都能够还原金属氧化物,所以还原性是碳和一氧化碳共同的性质,故不符合题意;

D. 碳和一氧化碳都不能溶于水,所以难溶于水是碳和一氧化碳共同的性质,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A。

【分析】根据碳和一氧化碳的性质进行分析。

3.【答案】C

【解析】【解答】A.氧气是单质,二氧化碳是氧化物,A不符合题意

B.氧气中含有氧分子,二氧化碳中含有二氧化碳分子,B不符合题意

C.氧气能供给呼吸而二氧化碳不能供给呼吸,C符合题意

D.自然界中O2来自光合作用而CO2来自化石燃料的燃烧和动植物的呼吸,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分析】A、根据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分析

B、根据含有某分子的只能是某物质或含有某物质的混合物分析

C、根据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性质分析

D、根据二氧化碳的来源分析

4.【答案】B

【解析】【解答】A. 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不能够点燃,这是因为当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大量存在时,少量的一氧化碳是不会燃烧的,故方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B. 一氧化碳与灼热的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方法正确,符合题意;

C. 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一氧化碳不能,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方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D. 二氧化碳能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一氧化碳不能,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方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B。

【分析】物质的除杂的原则是,加入的试剂只与杂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5.【答案】B

【解析】【解答】A.实验现象为蜡烛从下而上依次熄灭。

A分析正确,不符合题意。

B.CO2不能支持燃烧。

B分析错误,符合题意。

C.CO2密度比空气大。

C分析正确,符合题意。

D.CO2不支持燃烧。

D分析正确,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B

【分析】CO2能使蜡烛熄灭,说明CO2不支持燃烧。

6.【答案】A

【解析】【解答】将N2、CO、CO2混合气体依次通入足量石灰水和灼热CuO后,原气体中二氧化碳被吸收,CO会与氧化铜反应转化为二氧化碳,所以剩余气体是氮气和二氧化碳;

故答案为:

A

【分析】根据二氧化碳能与石灰水反应、CO与氧化铜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分析。

二、填空题

7.【答案】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分子构成不同

【解析】【解答】石墨和金刚石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二氧化碳与一氧化碳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是分子构成不同。

【分析】根据物质的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分析

8.【答案】

(1)导电

(2)吸附

(3)还原性

【解析】【解答】

(1)石墨具有优良的导电性,可用作干电池的电极;

(2)活性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能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自来水厂常利用活性炭的吸附性,除去水中的异味;(3)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Fe2O3+3CO

2Fe+3CO2可知一氧化碳夺取了氧化铁中的氧,发生了氧化反应,体现了一氧化碳的还原性。

【分析】

(1)根据石墨具有导电性分析

(2)根据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分析

(3)根据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分析

三、实验探究题

9.【答案】熄灭

;氧气耗尽时蜡烛会熄灭

;液面上升、石灰水变浑浊

;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与澄清石灰水反应产生难溶的碳酸钙,同时装置内压强减小,液面上升,所以还可观察到钟罩内液面上升,且石灰水变浑浊

【解析】【解答】当容器内氧气耗尽时,蜡烛会熄灭,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与澄清石灰水反应产生难溶的碳酸钙,同时装置内压强减小,液面上升,所以还可观察到钟罩内液面上升,且石灰水变浑浊。

【分析】根据蜡烛燃烧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使石灰水变浑浊分析。

10.【答案】

(1)a

(2)粉末由黑色逐渐普通成红色;CO+CO

Cu+CO2

(3)CO2+Ca(OH)2=CaCO3↓+H2O;收集储存CO气体,防止CO污染空气

(4)CaCO3+2HCl=CaCl2+H2O+CO2↑

【解析】【解答】

(1)实验开始时应先通入一氧化碳,在点燃酒精灯,防止因CO不纯发生爆炸,因此选a;

(2)实验时玻璃管中的黑色氧化铜被CO还原为红色的铜单质,因此实验中可看到A中玻璃管内的现象是粉末由黑色逐渐普通成红色,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CO 

 Cu+CO2;

(3)B中的澄清石灰水可以检验反应中生成的CO2气体,反应方程式为① CO2+Ca(OH)2=CaCO3↓+H2O;因CO有毒不能直接排放到空气中,因此B也可以用来②收集储存CO气体,防止CO污染空气;

(4)B中反应生成的碳酸钙沉淀悬浮在溶液中被压入C中,滴加稀盐酸,吸烟酸能与碳酸钙反应生成气体,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

【分析】实验室用CO还原氧化铜时需要注意的事项为①实验前要先通入一段时间CO,再点燃酒精灯,防止因CO不纯发生爆炸,②实验结束后要先熄灭酒精灯,等装置冷却至室温后再停止通CO,③CO有毒,要安装尾气处理装置;实验现象为:

①黑色粉末变为红色,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四、综合题

11.【答案】

(1)D;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一氧化碳可以燃烧(或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一氧化碳不能或二氧化碳能与石灰水反应一氧化碳不能或一氧化碳能与氧化铜反应二氧化碳不能;一氧化碳有毒,二氧化碳无毒)等

(2)化石燃料的燃烧

(3)A,D

【解析】【解答】

(1)①A.二氧化碳没有毒,A不符合题意

B、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分子构成的不同,B不符合题意

C、一氧化碳不溶于水,二氧化碳能溶于水,C不符合题意

D、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都是由碳氧元素组成的,D符合题意

②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差异很大,如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一氧化碳可以燃烧(或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一氧化碳不能或二氧化碳能与石灰水反应一氧化碳不能或一氧化碳能与氧化铜反应二氧化碳不能;一氧化碳有毒,二氧化碳无毒)等

(2)近年来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不断上升的主要原因是化石燃料的燃烧;

(3)A、一次性塑料袋使用会造成白色污染,A不符合题意

B、尽量乘坐公交车或骑自行车出行能够减少汽车尾气对环境的污染,B符合题意

C、大量植树造林,禁止乱砍滥伐能够减少二氧化碳,C符合题意

D、不随手关闭电源电器会造成能源的浪费,D不符合题意

【分析】

(1)根据物质的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分析

根据两种物质的化学性质分析

(2)根据化石燃料对环境的污染分析

(3)A根据一次性塑料袋使用对环境的影响分析

B、根据汽车尾气对环境的污染分析

C、根据植树造林的好处分析

D、从能源方面分析

12.【答案】

(1)五

(2)化学

(3)紫红色

;C+O2

CO2

;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4)管状

(5)透明电极、太阳能电池、传感器等

(6)改变粒子的排列方式

【解析】【解答】

(1)短文中涉及到的碳单质有金刚石、石墨、足球烯、碳纳米管、石墨烯五种碳单质;

(2)石墨与金刚石为不同种物质,转化时需发生化学变化;

(3)C60在常温下是紫红色晶体,因其是碳元素组成的单质,所以具有可燃性,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方程式为C+O2

CO2;它与金刚石性质上存在明显差异,可能的原因是碳原子排列不同;

(4)碳纳米管机械加工性能优异,弹性较好,易于弯曲,这些性质都源于它是管状结构;

(5)石墨烯具有较高的导电性和透光性,可以用来制作透明电极、太阳能电池、传感器、手机屏幕、电脑触摸屏等;

(6)从微观角度创造新物质的可能途径有改变粒子的排列方式。

【分析】根据文中所给信息结合碳单质的构成及碳原子排列方式进行解答。

13.【答案】

(1)CO2(或二氧化碳)

(2)CO+CuO

Cu+CO2 

【解析】【解答】

(1)甲点燃生成乙,乙点燃生成丙,丙与碳高温生成乙,则乙为CO,丙为二氧化碳;

(2)标号为④的反应为CO与氧化铜的反应,化学反应方程式为CO+CuO

Cu+CO2 。

【分析】先根据碳、氧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间的转化推断出各物质,然后再根据一氧化碳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书写方程式分析。

14.【答案】

(1)无色酚酞试剂变红;分子在不停运动

(2)润湿的石蕊试纸变红了,而干燥的石蕊试纸没有明显变化;CO2+H2O=H2CO3

(3)b;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先往位置较低的地方运动

【解析】【解答】

(1)图A中Y形试管左侧管中加入无色酚酞试液,右侧管中加入浓氨水,浓氨水具有挥发性,显碱性,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的现象:

无色酚酞试剂变红;用分子的观点解释这一现象:

无色酚酞试剂变红。

故答案为:

1、无色酚酞试剂变红;2、分子在不停运动;

(2)图B中Y形导管平放于桌面,实验中可观察到的现象:

润湿的石蕊试纸变红了,而干燥的石蕊试纸没有明显变化,因为二氧化碳不显酸性,但是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显酸性,所以用化学方程式解释以上现象为:

CO2+H2O=H2CO3;

故答案为:

1、润湿的石蕊试纸变红了,而干燥的石蕊试纸没有明显变化;2、CO2+H2O=H2CO3;

(3)若把Y形导管固定在铁架台上(如图C),a管位于上方,b管位于下方,两石蕊试纸均湿润,可观察到b管中试纸先变色,原因是:

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先往位置较低的地方运动。

故答案为:

1、b;2、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先往位置较低的地方运动;

【分析】

(1)浓氨水具有挥发性。

碱性溶液能使无色酚酞变红色。

分子在不断的无规则的运动。

(2)二氧化碳不显酸性,碳酸显酸性。

(3)根据二氧化碳的性质进行分析。

 

五、推断题

15.【答案】

(1)C;O2

(2)做燃料或冶炼金属

(3)CO2+H2O=H2CO3(或6CO2+6H2O

C6H12O6+6O2)

(4)2CO+O2

2CO2

【解析】【解答】

(1)根据A为黑色固体单质,所以推断A为碳单质;则C是一氧化碳,B是二氧化碳;

根据E是可供给动植物呼吸的气体,所以推断E是氧气;

根据其余物质都是氧化物,氧气与D可以相互生成,所以推断D是水,则F是过氧化氢,

把推断出来的位置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验证正确。

所以A的化学式为C,E的化学式为O2;

故答案为:

1、C;2、O2;

(2)C物质是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和还原性,用途可以做燃料或冶炼金属;

故答案为:

1、做燃料或冶炼金属;

(3)B和D反应是二氧化碳与水在常温下反应生成碳酸,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H2O=H2CO3(或者是二氧化碳和水进行光合作用);

故答案为:

1、CO2+H2O=H2CO3(或

(4)C和E反应是一氧化碳在空气中认识,生成二氧化碳,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故答案为:

1、

【分析】根据题中有特征的物质首先推出,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最后解答各个小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