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部编版四语上册精品教案附教学反思作业设计及答案13 精卫填海.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711433 上传时间:2023-05-20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3.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部编版四语上册精品教案附教学反思作业设计及答案13 精卫填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最新部编版四语上册精品教案附教学反思作业设计及答案13 精卫填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最新部编版四语上册精品教案附教学反思作业设计及答案13 精卫填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最新部编版四语上册精品教案附教学反思作业设计及答案13 精卫填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最新部编版四语上册精品教案附教学反思作业设计及答案13 精卫填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最新部编版四语上册精品教案附教学反思作业设计及答案13 精卫填海.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最新部编版四语上册精品教案附教学反思作业设计及答案13 精卫填海.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最新部编版四语上册精品教案附教学反思作业设计及答案13 精卫填海.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最新部编版四语上册精品教案附教学反思作业设计及答案13 精卫填海.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最新部编版四语上册精品教案附教学反思作业设计及答案13 精卫填海.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最新部编版四语上册精品教案附教学反思作业设计及答案13 精卫填海.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最新部编版四语上册精品教案附教学反思作业设计及答案13 精卫填海.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最新部编版四语上册精品教案附教学反思作业设计及答案13 精卫填海.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最新部编版四语上册精品教案附教学反思作业设计及答案13 精卫填海.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最新部编版四语上册精品教案附教学反思作业设计及答案13 精卫填海.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部编版四语上册精品教案附教学反思作业设计及答案13 精卫填海.docx

《最新部编版四语上册精品教案附教学反思作业设计及答案13 精卫填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部编版四语上册精品教案附教学反思作业设计及答案13 精卫填海.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最新部编版四语上册精品教案附教学反思作业设计及答案13 精卫填海.docx

最新部编版四语上册精品教案附教学反思作业设计及答案13精卫填海

13精卫填海

课题

精卫填海 

课型

讲读课文 

授课

时间

2课时 

教学

目标

1.认识“帝、少、曰”等6个生字,会写“帝、曰、溺”等5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3.使学生初步懂得精卫不畏艰难,持之以恒的精神,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探索、征服大自然的意志和愿望。

教学

重点

1.学习生字词,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能够准确地翻译课文,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

难点

使学生初步懂得精卫不畏艰难,持之以恒的精神,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探索、征服大自然的意志和愿望。

第一课时

教学

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认识本课的生字词。

教具

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导入

( )分钟

一、图画激趣

1.同学们你们喜欢画画吗?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幅图画,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图上画着什么吧!

(课件出示2)(一只小鸟在辽阔的大海上投石子,扔树枝)

2.谁能来说说图中画了什么呢?

(生:

一只小鸟嘴里叼着树枝,准备把它扔到海里)

3.它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让我们一起走进《精卫填海》这篇课文,从中找出答案吧!

(板书:

精卫填海)

4.齐读课题。

师:

读过课题之后,你都想知道些什么呢?

生:

我想知道精卫是干什么的?

生:

精卫精卫要填哪里的海呀?

生:

它把大海填平了吗?

精卫用什么填海呀?

 

【设计意图:

创设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课

教学

(  )分钟

二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师:

同学们提了这么多问题,真好,真聪明!

那么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读一读课文吧!

边读边圈画不认识的生字、新词。

(生自读课文)

2.师:

请同学们想一想平时我们是怎样学习生字的?

(示例:

有不会的生字我们可以问问老师或者同学,我有不会的生字就查字典,我们小组的学习组长学习好,有不会的生字我就问他,不会的生字还可以到书后的查字表中查……)同学们有这么多的好方法呀!

3.选择你最喜欢、最熟悉的识字、记字的方法,以组为单位在组长的带领下学习生字。

一会汇报,看哪一小组汇报的生字最多。

(生以组为单位自学生字)

4.把你认识的生字朋友介绍给大家吧!

生字都汇报完了,老师想请一位小老师到前边领大家读一读这些生字,谁愿意来试试?

(一名小老师到前边领读)

三、记忆字形,指导书写

1.分析记忆字形。

教师要鼓励学生开动脑筋记忆

出示生字“帝、少、曰、溺、返、堙”(课件出示3)

“少”是多音字,在文中读“shào”;“曰”比“日”稍扁一些;“返”—“饭”是形近字。

2.书写指导。

出示生字“帝、曰、溺、返、衔”(课件出示4)指导书写:

“帝”的中间要宽一些;“曰”要扁

一些;“溺”是左右结构,左窄右宽;“衔”各部分要匀称。

指导学生按笔顺规则写字,并注意学生的写字姿势。

 

 

【设计意图:

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来识字,重视对学生自主识字的引导和交流,可以充分发挥学生识字的主动性,激发学生自主识字的兴趣。

 

课堂小结及拓展延伸(  )分钟

四、拓展延伸,体会情感

课下搜集有关有关神话故事的成语,下一节课我们一起来欣赏。

【设计意图:

激发他们主动搜集资料的兴趣,扩充知识面。

课堂作业新设计

一、选择正确的读音后打上“√”。

堙(yīnyān)溺(nìnǐ)曰(yuērì)帝(dìchì)

二、给多音字注音。

1.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2.我是一名少()先队员。

三、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答案】

一、yīn√nì√yuē√dì√

二、shǎoshào

三、略

第二课时 

教学

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2.使学生初步懂得精卫不畏艰难,持之以很的精神,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探索、征服大自然的意志和愿望。

 

教具

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导入

( )分钟

一、欣赏成语,导入新课

同学们搜集了有关神话故事的成语,下面我们来一起看看这些成语谁来讲一讲他们的故事。

愚公移山夸父追日嫦娥奔月后羿射日

(指名讲故事。

上节课我们一起初读了《精卫填海》这篇课文,你们都知道了什么?

  

生:

《精卫填海》是一个神话故事。

(板书:

精卫填海)

 

【设计意图:

这一环节的设计对课文有一个总体的感知。

 

新课

教学

(  )分钟

二、品读课文,理解感悟

过渡:

我们再回到课文中。

看看文中都写了什么?

从文中找到同学们上节课想知道的问题。

指导朗读,理解词义。

“精卫”神话中鸟的名字。

形状像乌鸦,头上有花纹,白色的嘴,红色的脚,传说是炎帝的小女儿溺水身亡后的化身。

(课件出示6)

“炎帝”:

传说中上古时期的部落首领。

“少女”:

小女儿。

“溺”:

溺水,淹没。

“故”:

因此。

“堙”:

填塞。

(课件出示7)

学生自由读,发表自己的看法。

1.师: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想。

2.提问:

看你们读得真好,现在老师有很多的问题,不知道你们能不能帮帮我?

只有认真看书、勇敢的小朋友才能找到一个又一个的答案。

问答方式导读,不添字不漏字。

传说很久很久以前……有一次,是谁到海上游玩,倒霉被淹死了?

后来她变成了一只美丽的小鸟,名字叫做——(精卫)。

精卫天天从西山衔来什么和什么,(小树枝和小石子)投进哪里的大海里?

(东海)(课件出示8)

(板书:

精卫小树枝和小石子东海)

3.你们真勇敢,这么多的问题都难不倒你们,从刚才你们的回答,我们知道了炎帝的小孩子去海上游玩倒霉被淹死了变成了一只美丽的小鸟,名叫精卫。

精卫天天从西山衔来……和……投进大海里?

那么她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你认为精卫能把大海填满吗?

在这个故事中,你从精卫身上学到了什么?

(课件出示9)(生自由发言)(板书:

持之以恒,不畏艰难)

4.师结:

同学们既欣赏精卫的善良勇敢,又欣赏大海的美丽,假如你是勇敢的精卫,运用21世纪小学生的智慧,你会怎样自然灾害的发生呢?

(生发言)

5.让我们学习精卫的勇敢善良,一起来保护地球,减少灾害的发生吧。

6.全班齐读课文。

7.指导背诵。

 

【设计意图:

解释重点词语,从而让学生理解意思。

 

【设计意图:

通过学文升华情感,让学生领会诗文的含义。

 

课堂小结及拓展延伸

(  )分钟

 四、总结课文,课外延伸。

1.总结:

当我们做事情没有恒心、没有毅力,或者没有目标的时候,我们就会赞扬精卫填海的精神,用来鼓励人们。

最后,让我们再一起把这篇课文读一遍。

2.编新“精卫填海”。

板书

内容

13精卫填海

精卫

小树枝和小石子东海

善良勇敢、持之以恒、不畏艰难

课堂作业新设计

一、看拼音写词语。

yándìshàonǚnìàiwǎnɡfǎn

()()()()

二、理解词语。

1.少女_____________________2.溺_____________________

3.故_____________________4.堙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精卫用__________填平了东海,表现了精卫__________的精神。

【答案】

一、炎帝少女溺爱往返

二、1.小女儿。

2溺水,淹没3因此4填塞

三、西山的木石善良勇敢、持之以恒,不畏艰难

教学反思

本课中灵活运用网络资源让语文与自然学科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对学生成功的进行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让学生懂得了要勇敢的面对生活中的困难。

不足之处:

1.朗读不到位。

没有让学生进入了情境,感悟到了精卫的勇敢。

2.我在课堂上的语言不够富于激情和感染力,没能将学生心底的声音呼唤出来,在课后小练笔这一环节,有一小部分同学发挥的不够好,如果能让学生结合实际谈出精卫的精神在学习上放光,那样会更好。

【教材分析】

《精卫填海》是小学四年级的一节语文课,本篇课文是中国神话故事的经典之作,这个故事围绕精卫日日夜夜填海的事,让人感受到其坚强不屈、坚忍不拔的品格。

【作者介绍】

许仲琳(约1567—1620),亦作陈仲琳,号钟山逸叟,应天府(今江苏南京市)人,明朝小说家。

著有《封神演义》。

活动于于隆庆、万历年间。

生平事迹不详.有些学者,专家以为许仲琳仅是别人托名,《封神演义》可能另有他人所著,到底是谁,尚有争论。

【与文章相关的资料介绍】

成语典故精卫填海

解释:

精卫:

古代神话中的鸟名。

精卫衔来木石,决心填平大海。

旧时比喻仇恨极深,立志报复。

后比喻意志坚决,不畏艰难。

出处:

《山海经·北山经》。

★清·阮葵生《茶余客话》卷十“精卫填海”是中国远古神话中最为有名,也是最为感人的故事之一,世人常因炎帝小女儿被东海波涛吞噬化成精卫鸟。

课后作业

基础积累大巩固

一、组词。

帝()溺()返()衔()

啼()弱()饭()街()

二、辨字填空,组词语。

(1)曰日:

美其名()()记

(2)违伟:

()反()大

(3)弱溺:

()亡微()

(4)古故:

()诗()事

三、翻译句子。

(1)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

(2)溺而不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能力大提升

四、课文整体梳理。

传说精卫因为而填海,用西山上的_____和____经过不懈的努力,最后终于填平了的故事。

五、重点段落品析。

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

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1.解词。

曰()溺()

堙()故()

2.阅读后回答。

本文选自《》,炎帝是________________,精卫是__________。

3.请你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课文内容。

思维创新大拓展

六、想一想,说一说。

请你把这个故事讲给小伙伴们听。

参考答案:

一、皇帝啼叫溺水弱小返回饭菜衔着街头

二、

(1)美其名曰;日记

(2)违反;伟大

(3)溺亡;微弱(4)古诗;故事

三、

(1)它原来是炎帝的小女儿名字叫女娃。

(2)溺水而死未能回来。

四、游泳溺亡;树枝和石块;东海

五、1.叫做;溺水,淹没;填塞;因此

2.《山海经•北山经》;传说中上古时期的部落首领;神话中鸟的名字,传说是炎帝小女儿溺亡后的化身。

3.炎帝有一个小女儿,叫做女娃。

有一次她去东海游玩,溺水身亡,就再也没有回来,就化身精卫鸟,经常叼着西山的树枝和石头来填海。

六、略

 

师:

同学们,仔细听听,你听到什么声音了?

(CAI课件音频:

播放潮来时的声音)

  这节课,老师就和大家一起去钱塘江观潮,请大家齐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生齐读;师板书:

天下奇观)

  师:

“奇观”是什么意思?

  生:

“奇观”就是雄伟美丽而又罕见的景象。

  师:

我们想去看看这“天下奇观”吗?

请你告诉老师,你最想看什么?

  生:

我想看潮来时涌起的波浪。

  生:

我想看潮来时人的活动。

  生:

我想听听涨潮的声音。

  师:

好,大家看看画面,听听声音,然后说说你有什么感受。

(CAI课件播放潮来的过程)

  (生不断发出赞叹)

  师:

看了钱塘江大潮,你有什么感受?

  生:

我觉得钱塘江大潮非常壮观。

  生:

我认为钱塘江大潮不愧是“天下奇观”。

  生:

我真想亲自去看看钱塘江大潮。

  师:

钱塘江大潮如此壮观,课文又是怎样描述的呢?

请大家快速默读课文,看看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写了潮来时的景象。

  (生默读课文)

  生:

课文的第三、四自然段写了潮来时的景象。

  师:

你真会读书。

请大家轻声自由地读读这两个自然段,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学生自读课文)

  生:

我知道了这段课文写了潮来时的声音很大,像“山崩地裂”;还写了潮水的样子很壮观。

(板书:

声、形)

  生:

我知道了来观潮的人很多,很热闹。

  生:

我发现作者是按由远到近的顺序来观察潮水的。

  师:

你们真聪明,读书真仔细!

这两个自然段里有很多精彩的语句,同学生们自由地读吧,特别是你喜欢的语句,可以画一画,多读几遍。

待一会读给大家听听,看谁读得最好?

  生:

“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师:

读得这么好,看得出你的确很喜欢这句话,能说说你为什么喜欢这句话吗?

  生:

这句话写出了潮水的气势很雄伟,潮水的声音巨大,浪涌起来就像是白色战马。

(板书:

战马)

  师:

哪个词写出了潮水的声音巨大?

  生:

“山崩地裂”(板书:

山崩地裂)

  生:

“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

”还没看到江潮就听到潮水的声音,说明潮水的声音很大,很大气势。

  师:

最能表现潮水声音的词是……

  生:

“闷雷滚动”。

(板书:

闷雷滚动)

  生:

“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起来。

”这时候潮水来了,人们很激动,高兴得沸腾起来。

  师:

从哪儿知道潮水来了?

  生:

因为人们已经看到了“一条白线”了。

(板书:

白线)

  生:

“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道两丈多高的白色城墙。

”这时候的浪潮涌得很快,很高,就像高高的城墙。

潮水的颜色是白色的,很壮观。

(板书:

城墙)

  师:

读得不错,挺有感受的。

你们再自由地读读课文看,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吗?

提出来,我们一块儿讨论。

  (学生自由读文、组内自由讨论)

  师:

你们还有哪些问题?

  生:

老师,“那条白线很快向我们移来”,为什么说它“横贯江面”?

“横贯”是什么意思?

  师:

我们来做个看图填词的练习,你就明白了。

请同学们仔细看图(CAI课件图片:

1、钱塘江潮水横贯江面图;2、钱塘江横卧江面图),两个词分别应该填入哪幅图中呢?

  生:

“横贯”填到图1中,“横卧”填到图2中。

  师:

能和大家说说你的理由吗?

  生:

图2中,江面很平静,就像躺着睡觉似的,所以我填“横卧”;而图1中潮水是动的,我觉得应该填“横贯”。

  师:

你很会思考,填得不错,老师知道你心里已经明白了。

“横贯”就是横着通过去的意思。

  生:

老师,我想听听闷雷滚动的声音。

  (师CAI课件音频:

闷雷的声音)

  生:

老师,作者为什么把潮水比作战马呢?

潮水的声音真有那么大吗?

  师:

这个问题提得很有价值。

我们一起来看看画面,听听声音。

(CAI课件显示:

战马奔腾逐渐切换到潮水奔涌,并作有巨大的响声)看到这儿,你是不是有了更深的体会呢?

  生:

我发现潮水向前涌和战马向前奔很像。

战马马不停蹄地向前,江水也是后浪推前浪,不断地流去。

  生;我觉得战马跑得很快,潮水向前涌得也很快,都很有气势。

  生:

我听到战马奔跑时的声音和潮水奔腾的声音都是滚滚而来,震动大地的。

  师:

你们有这么深的感受,我想你也有把潮水的这种气势读出来,谁来试试?

  (指名读,齐读)

  师:

下面请女同学读第三自然段,男同学读第四自然段,看谁读得更好?

(生分男、女齐读)

  师:

女同学的声音清脆悦耳,男同学的声音抑扬顿挫,都读得很好。

现在我们来做一个练习。

(学生填写两个自然段中表示时间和空间的词句)

  生:

“午后一点左右”、“顿时”、“过了一会儿”,这些是表示时间的词;“再近些”、“浪潮越来越近”是说潮水是由远到近的词。

  师:

那我们能不能根据这些词的提示来背一背课文呢?

  生:

能!

  (生自由练背)

  师:

现在我们一起来,我来读这些词,你们来接,我们小声地背一背,不记得的可以看看书。

  (生齐声背诵)

  师:

学到这儿,我们来做一个游戏。

请你来给钱塘江观潮的客人当导游,我们先来设计一个开场白。

  生:

游客朋友们,大潮就要来了,请跟我来,我会带你看个仔细。

  生:

游客朋友们,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今天是观潮最好的时候,千万不要错过哟。

  生:

游客朋友们,大潮威力无比,请大家注意安全,不要靠近江边。

  师:

相信你们都是合格的导游。

现在就请你们给画面配上解说词,注意用上设计好的开场白。

先在小组内练习一下,一会看看哪个组说得最精彩。

(CAI课件视频:

潮来时的过程)

  (生在组内练说)

  师:

请大家推荐一个同学来当导游。

  生:

游客朋友们,欢迎您来钱塘江观潮。

你听到了吗?

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可江面还是风平浪静。

你看,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了。

那条白线移动得很快,越来越粗,横贯江面。

潮水已经涌起两丈多高了,就像是一堵白色城墙。

潮水越来越近了,就像是千万匹白色战马飞奔而来。

你听,那声音快把人的耳朵都震聋了。

游客朋友们,你们认为钱塘江大潮是“天下奇观”吗?

  师:

这位同学介绍得不错,用上了很多课文中的精彩词句。

如果能用自己的语言来说,就更好了。

  生:

游客朋友们,大潮就要来了,要摄像的,请大家做好准备。

你听,大潮离我们很近了,你听到了隆隆的声音了吗?

那是潮水的声音。

快看啊,远处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声音越来越大了。

潮水越来越近了,请大家退后一点,注意安全。

你看,江水就要向我们扑来了,好像要把我们吞没了,那浪潮多高啊!

那声音真是震耳欲聋!

现在,我们脚下的大地都颤动起来了。

相信你们一定会终生难忘!

  师:

听了你们的介绍,真让人感到震惊,难怪人们把钱塘江大潮称为——“天下奇观”。

(生齐说)

  师:

刚才我们学习了课文的3、4自然段,感受到了钱塘江的壮观景象和雄伟气势,都学得不错。

那么课文2、5自然段还写了些什么呢?

老师想交给大家自学。

你们可以读读自己喜欢的句子,可以说说你的感想,还可以提出不懂的问题。

(学生自学,自由讨论)

  生:

我喜欢读“江面很平静,越往东越宽,在雨后的阳光下,笼罩着一层层蒙蒙的薄雾”。

这句话写得很美,钱塘江就像是一位身披白纱的少女。

  生:

我读了“霎时,潮头奔腾西去,可是余波还在漫天卷地地涌来,江面上依旧风号浪吼”这句话后,觉得钱塘江大潮的余波也非常的有气势。

  生:

老师,我想知道钱塘江大潮是怎样形成的?

  师:

老师这儿有一个知识锦囊,大家有什么问题,可以自己在电脑里查找资料。

  (学生自己在每组的电脑中查找自己所需的文字、图片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